為什麼google是簡體字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為什麼google是簡體字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胡丹寫的 大明後宮有戰事 和林谷芳、孫小寧的 歸零:擺脫慣性,什麼都可能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遠流 和橡實文化所出版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為什麼google是簡體字,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大明後宮有戰事

為了解決為什麼google是簡體字的問題,作者胡丹 這樣論述:

  本書是「明宮揭祕」系列的第二部,這部「女版」宮史,有請朱明皇室的女性成員粉墨登場。   作者廣徵博引,剝開層層史料,深入歷史現場,用平易生動的語言,講述明朝帝后嬪妃的愛恨情仇,刻畫後宮女性群體的悲喜人生,描寫后妃「外家」大起大落的波折命運,同時也揭露宮廷內部激烈殘酷的爭鬥與衝突。其中牽出了好幾個明宮大案、疑案、謎案,多是學者沒講過的,或有人講過、但含糊不清沒有結論的,尤為值得關注。   歷史到底有多少純粹的真實,有多少徹底的謊言?在一片迷霧中,本書將帶領讀者去觀察紅牆如林、重門深鎖的宮闈後面,到底發生了什麼隱祕故事,盡可能接近和還原歷史的真相。 作者簡介 胡丹   網名「皇帝不

稱朕」,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三峽大學文學與傳媒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明史學會會員,主要研究明、清史及歷史文化傳播。長期活躍在中國史研究的科研一線,同時致力於歷史文化的普及工作。所著「明宮揭祕」系列白話歷史作品,在天涯論壇的「煮酒論史」版發表後,立即以其扎實的史學功底、犀利幽默的筆法、豐富的想像力、厚重的歷史感和隨處綻發的新見吸引了大量讀者。作者亦被多家媒體譽為令人期待的新銳歷史作家。著有《大明王朝家裡事兒》、《大明後宮有戰事》、《明代宦官史料長編》等書。 □《實用歷史叢書》出版緣起 □前言   第一卷  重八公的幸福生活 第1章  朱家「老奶奶」好凶 第2章  男兒氣

概不當家 第3章  重八之相,貴不可言 第4章  省級高幹朱姑爺的黃金時代 第5章  重八公也曾遊龍戲鳳 第6章  未嘗妄將一婦子──例外! 第7章  好個齊人之福! 第二卷  諸王身世之謎 第8章  生子也要爭第一 第9章  「假子」到底是假 第10章  暴君後宮的「託兒所」 第11章  燕王自證嫡子  第12章  大哥的身世四弟說了算 第13章  大明天子竟然「非我族類」 第14章  李淑妃白得了三個兒子 第15章  孝陵太監的導遊解說詞 第16章  永樂皇帝也著了道 第17章  老朱家是一個「大家庭」 第三卷  淒風慘雨明皇宮 第18章  「藍鬍子」朱皇帝 第19章  以青春的熱血去

澆那具枯骨 第20章  殉葬也有人情講 第21章  「天使」高麗選美 第22章  親手剮人,皇帝發瘋了! 第23章  宮亂!宮亂! 第24章  娘,我去了! 第25章  朝鐘一聲響,天子換人了! 第26章  景帝的風流債 第27章  天子竟要賄買臣子 第28章  站腳須防牆倒 第29章  殉葬的絕響 第四卷  皇親國戚衰落記 第30章  與朱元璋簽合同最不可靠 第31章  凡外戚,不許掌國政 第32章  外戚預政的絕響 第33章  明宮狸貓換太子 第五卷  假冒皇親 第34章  宮中禁止吐痰 第35章  同穴而異路 第36章  一切,為了皇嗣 第37章  一筆寫不出兩個萬 第38章  群騙

招搖長安道 第39章  孝宗的愛情之湯特別濃 第40章  忠臣化作冤鬼 第六卷  張皇親覆滅記 第41章  張國舅成了謀反案的被告 第42章  「鄭旺妖言」案──武宗身世成謎 第43章  「鄭皇親」高調回歸 第44章  怪哉!伯父為爹,親爹為叔 第45章  邵太妃的悲喜人生 第46章  皇帝堅定地為母后站台助威 第47章  張皇親的大難到了 第48章  食腐者的盛宴 第七卷  最後的皇親 第49章  陳、王兩家爭認皇親 第50章  終是一筆糊塗帳 第51章  光宗「生產力」排名不低 第52章  少年皇帝落入婦人之手 第53章  被侮辱與被損害的 第54章  皇后是重犯之女? 第55章  魏

閹垮台,皇親平反 □後記 □附錄:明朝皇帝世系圖 前言                                                                             新浪博客:皇帝不稱朕 胡丹                                                                                                                                           本書是我的「明宮揭祕」系列的第二部。   二○一三年七月,「明宮揭祕」系列首發於

「天涯論壇」的「煮酒論史」版塊,帖名曰「明宮鬧鬼」。我在書名中採入「鬧鬼」二字,絕非做「標題黨」,作炫奇之態以勾人。此書擬名,基於兩個理由:   其一,明宮裡真的鬧鬼!眾所周知,明代方士非常活躍,從天子到士民,都喜歡結交各路「大師」,還出了一位有名的「道士皇帝」嘉靖帝。俗話說,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道士最大的對頭是「鬼怪」,他們最主要的專業,是捉鬼。翻翻史書,不難發現,從洪武到萬曆時期,有許多宮廷鬧鬼的故事,只是前人較少注意。我曾經在北京故宮博物院辦的《紫禁城》發表一篇專文,名字就叫〈明宮鬧鬼〉(二○一二年第十期)。此為一。   其二,古代專制王朝的後宮,本就是鬼影幢幢,難稱正大之地;宮廷生

活和皇室關係中,充滿了爾虞我詐和陰謀詭計,父子兄弟同氣連枝,卻宛如敵國。這世上本沒有鬼,人心裡戾氣積鬱太多,鬼胎就容易懷上。明代宮廷裡冷漠、決絕甚至是血腥的人際衝突與爭鬥,用「鬧鬼」來形容,不正中肯綮麼?人做鬼事,與厲鬼潛行,都是見不得陽光的。我做此書,將其揭出,彷彿鬼屋揭蓋,讓它們暴露於眾位看官的眼前。   此帖發表後,獲得較好的反響,並很快在大陸出版。然而,「古鬼」雖無害於今人,此書也不是真的寫鬼怪虛誕之事,但「鬼」這個字頗觸時忌,不可用於書名,故紙質出版物重新定名。   該系列第一部,叫《大明王朝家裡事兒》。依照我對「明宮揭祕」系列內容的分配,此書主角是大明「第一家庭」的「爺們兒」,

也就是皇帝父子叔姪等男性成員。而您手中的這部,名叫《大明後宮有戰事》,作為前者的姊妹篇,則請朱明皇室的女性成員粉墨登場。借用當下時髦的話語來說,第一部是這部「明宮大戲」的「男版」,第二部則是它的「女版」。第三部我寫這個家庭的家奴──大明王朝的那些大太監們,大陸版即將推出,在此提前預告。   本書大致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講述朱元璋是如何充實他的後宮的。原來,「洪武大帝」也曾「遊龍戲鳳」,做出許多荒唐失德之事!他的女人來源甚廣,有些還是強取豪奪而來,並由此引發了皇子們的身世之謎,疑雲重重,頗富傳奇色彩。   第二部分,大明王朝已進入「後洪武時代」,後宮依然腥風血雨。忝在「偉大帝王」

之列的明成祖朱棣,屢屢在後宮施行大屠殺,朝鮮妃權氏死亡疑案、內亂案、慘絕人寰的四朝妃嬪殉葬……令人眼亂咋舌,彷彿看一部後宮題材的連環驚悚劇。   第三部分,仁宣以後,大明王朝的後宮漸趨平靜,雖然沒有了大規模的肆意殺戮,但牽涉宮廷的大案、宮人之間的鉤心鬥角,暗潮湧動,從未平息。后妃們的命運與她們的娘家(又稱外家,即大明的外戚)緊密相連。這一時期,有四件大案與明朝政治緊緊糾纏在一起,它們是孝宗初年的「假冒皇親案」、孝宗末年至武宗初年的「鄭旺妖言案」、嘉靖朝的「張皇親案」與天啟年間的「真假皇親案」。許多外戚家族遭到皇帝的殘酷打擊,並不能阻止一些人削尖腦殼、打破腦袋,希望跟皇上家攀上親戚,然而禍福倏

忽轉換,讀來令人扼腕。   過去我們一說「明宮案」,總說明末「梃擊、紅丸、移宮」三案,講的人太多,本書則避開。我要講的大案或疑案、謎案,多是學者沒講過的,或有人講過、但含糊不清沒有結論的。我將廣徵博引,剝開層層史料,深入歷史現場,用平易生動的語言將這幾個大案講得清楚透徹。     書稿殺青後,我重新瀏覽目錄,發現這部「女版」宮史,幾乎看不到什麼溫情、浪漫與兒女情長,全書按照時代的順序寫下來,居然由一個個宮廷大案串聯著!   難怪在詩歌裡,宮廷女人無不是絕望的;在戲劇小說裡,宮廷史幾乎等同於宮鬥劇。藝術創作以歷史為依據,而歷史呈現給我們的著實令人「步步驚心」。   現在電視劇總喜歡注明「本

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云何云何。而我要說的是,本書完全建立在紮實的歷史資料基礎之上,沒有任何的發揮(允許合理的想像),看官盡可放心閱讀。   在此,是不是應該附一個「掩嘴而笑」的表情呢?唯願朋友們讀罷此書,掩卷亦真一笑。                                                                                                          二○一五年八月二十八日   後記 新浪博客:皇帝不稱朕                                                   

                                                                           胡丹     同樣一本書,已經寫了前言,為什麼還要寫後記?讀者會不會覺得此公癖好「立言」,且性兼囉嗦呢?本書大陸簡體字版,是沒有後記的。   可是遠流責任編輯陳穗錚女士,囑我作一文,亦豈敢違命?反而思之,我由一名歷史學者,轉型寫一些通俗的歷史讀物,確實有感存乎胸臆之間。大概後記的作用,就是給作者一個機會,使他滿腹九轉之言,可以找到許多聽眾,有一個快意抒發的機會吧。故欣然鋪紙落筆。   「鋪紙落筆」,是過去常說的話,可紙在哪裡?筆在何方?莫說一

個後記,就是此書厚厚一疊二十萬言,也沒一個字兒落在「紙」上呀。鋪紙已為老話,紙筆已作「故物」,足見這個時代在媒介形態和傳播方式上發生了何等的巨變!沒有這些變化,當下「草根寫史」以及通俗史文的繁榮,無論如何是不可想像的。我想在這方面談談我的看法──   歷史著述,第一門功夫,就是傅斯年先生說的,「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材料」。材料即史料,是歷史研究和寫作的素材。歷史重構與解析只能建立在堅實的史料基礎上,做到「有幾分材料說幾分話」。胡適先生提出「大膽假設,小心求證」,還是著落於充實的史料準備。一個歷史學家,必須成為一位力能引五車之人──所謂「學富五車」也。「五車」裡裝的什麼?全是史料。研究歷

史很像做「書蟲」,在故紙堆裡爬來爬去,蝕字而樂(當然,史料的範圍不止書籍,還包括口碑材料與地上地下的文物遺跡等)。   歷史研究的特殊性決定了,寫史只能是據有特殊資源的少數人,如國史館官員和江南藏書家們的特權;一般人則難為無米之炊,只能以耳食之物、道聽途說之言,再穿綴若干條傳抄的材料,勉強敷衍成文。   有人說,中國是一個史學民族,史學就是中國的宗教;自古「經史」並稱,史學的地位非常高。然而受制於傳統的知識傳播形態,可以說,二千年來,史學的成果與人們讀史、學史的興趣,始終處於不對等、不對接的狀態。人們對歷史的飢渴和求知慾,只能從戲曲、小說中得到滿足──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人們通過白話小說《東

周列國志》和《三國演義》了解「東周」和「三國」。   一百年前,梁啟超先生力倡「新史學」,批判了傳統史學的「四弊二病」,闡發了史學開啟民智的功能。但一直以來,歷史學依然門閥高深,令人望而卻步。想寫的寫不出,想讀的讀不到。這種狀況,直到進入網路時代,才得到根本的改變。   網路時代是所謂「草根歷史寫手」的春天,帶來了通俗史文的繁榮。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網路,為業餘寫作者提供了發表的平台,其門檻之低,讓所有願意一試身手者都可以隨時公開他的作品,而過去非專業人士幾乎是沒有可能發表歷史作品的;網路資源的共享性,為歷史寫手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和資料,許多不易見的古籍和學術成果都有了自由流通的電子版

;並且,網路語言的滲透和引入,使得通過網路傳播的歷史讀物富於趣味,沒有閱讀障礙,更易讓讀者親近。   於是一時間,網上出現了一大批卓富影響力的通俗歷史作品和歷史寫作者。有的作品,點擊率以千萬計!這樣的傳播效應,是任何一位史學大師都難以企及的。優秀的網路史文,很快從線上走到線下,轉換成紙質出版物,成為圖書市場的新寵。   坦白地講,我作為歷史學者,對此是心羨而動的。我於明史淫浸有年,掌握大量材料,研究成果豐富,但發表在專業期刊上的作品,畢竟讀者有限,總希望自己對於歷史的一些認識能有更大範圍的傳布。可以說,網路時代也給了我同等的機會。這是我在兩年前寫作並在網路發表「明宮揭祕」系列作品的初衷。

  作為一名受過嚴格史學專業訓練的學者,改轍撰寫通俗作品,無疑會遇到一些問題,比如材料如何處理、採用何等筆法及用詞等等;我對當下通俗史文的發展趨向,也有一點小見,願意一併說出來,與朋友們分享。   通過兩年來的跨界實踐,我以為,專業歷史寫作與通俗歷史讀物寫作,主要有兩個不同:   其一,專業歷史文章,除了需要創新價值(也就是常說的「三新」:新材料、新觀點和新角度),再就是嚴格的學術規範。譬如,對所引材料和觀點,必須做出注釋;行文中,哪些是自己發揮的,哪些是借鑒前人成果的,都要逐一標注清楚,各歸其道,否則就有「學術不端」之嫌。而現在的通俗歷史讀物,沒有任何「標準」的限制,選題上炒現飯、重複

撞車的多,標題炫奇古怪,筆法肆意汪洋,這是市場讀物媚眾的通病。   其二,史學論文的讀者,主要是數量有限的史學工作者──俗稱「圈兒裡人」,作者不必擔心讀者「不懂」;而對於一般讀者,學術論文就是難啃的骨頭了,讀起來「枯燥乏味」。與之相反,通俗史文面對的是廣大受眾,為了增加點擊率,它必須盡量下探大眾閱讀能力的底線,為此史文見不得古文,凡「古」必反(改文言為當代白話),行文須生動有趣,插科打諢,不一而足。   應該說,不是每個人文學者都能完美地向通俗作家過渡,曾有一位非常有名的明星學者,就因為作品涉及抄襲(其實是用了某人的觀點而沒有出註)吃了官司。他辯解說,我寫的是通俗作品,不是學術論文,不需要

加那麼多註!   那麼問題來了,通俗讀物固然不必像學術論文那樣遵守嚴格的規範,是否就默認了,其標準可以降低呢?我們換個角度來看,目前市場上絕大多數歷史讀物,都不是學者所寫,往往出自從網路崛起的「草根」之手。他們的寫作就更無標準可言了,其水準如何保證?又由誰來評判?   許多史文作者,還都是快手,筆力極健,一天內寫出好幾千字不為難事(而一篇高水準的學術論文可能要積累好幾年才能寫出),而且東西兩萬里,上下五千年,沒有不能寫的。打開那些被稱為「小說」的通俗史文,繁文如盛夏之水,常常數十萬言,一個註也沒有,材料使用上隨意截取雜糅,讀者根本無法鑒別書中所用材料的來源及其真實程度。   學術研究制定

那麼嚴格的規範,就是為了保證史料和觀點的源流清楚明白,不會在新的書寫中導致材料的異化和變形。而許多歷史寫手雜引二手、三手,甚至多手的材料(史學的標準是盡量引用第一手的原始材料),有的還利用百度、谷歌(Google)上搜到的材料,而對材料本身缺乏辨析力,並受制於學識,習慣發表狹隘偏激或已經過時的觀點,不能將前沿的最新研究成果傳遞給讀者。現在關於歷史的一些激烈爭議,不少就出自這樣的通俗作品,網上聚訟,鬧得厲害,其實多為鑿空之論,發論者對他所議論的對象缺乏深入的研究,往往依靠幾條孤立的自以為是的「新史料」,就要推翻前人多年積累的研究成果和定論。   據我的觀察,也是許多出版界朋友的共識,認為當下所

謂「歷史小說」(實非小說),已呈明顯的落潮之勢。   那麼,是讀者對歷史不感興趣了嗎?不是,是讀者對歷史作品的要求更高了。歷史作品要的是沉澱之深、積澱之厚、引徵之博,而不是喧囂之高、立論之奇。那些內容單薄,多靠文字遊戲和文采增其聲價的讀物,已無法滿足評鑒能力越來越高的讀者的需求。我們看一些歷史類榜單,不難發現,不少史學大家的成名之作,穩固地占據著暢銷和長銷的地位,正是其證明。   近十年來通俗歷史作品的大潮,對於滿足讀者讀史的興趣、培養大眾基礎的史學知識,不可稱無功。這十年也是讀者不斷進步的十年,現在已進入一個新的時期,寫手作為「中介」的時代已告終結。   這是我的一個基本判斷。   

那麼當由誰來引領新的大潮呢?我覺得,這應當是史學工作者的責任,希望更多的史學同仁,學有餘力的話,都能嘗試著將自己的研究成果轉化成大眾讀物。我們做文史工作的,「術業有專攻」,所攻者為何?當然不是搞個發明創造,或建座大樓,那是什麼呢?就是不斷創造優秀的精神產品,並用之去影響更多的人。   最後,還想對台灣的讀者朋友說一句「親熱話」。   我曾經在台灣的學術期刊上發表過學術論文,與台灣的史學同行也素有交流;今年春節前還曾有環島之行,美麗的阿里山、日月潭、太魯閣,善良和氣的台灣民眾,熱情的導遊阿榮,都給我留下美好的回憶;我的女兒還經常提到台北的一○一大樓,相信不久之後我們會故地重遊……希望這本小書

,先帶著我對台灣的祝福,飛越海峽。 二○一五年八月二十八日 《大明後宮有戰事》第32章-外戚預政的絕響 明代的皇后,從成祖徐皇后之後,出身都不高。比如我們多次提及的仁宗之后(皇后)、宣宗之母(皇太后)、英宗之祖母(太皇太后)張氏,河南永城人,洪武二十八年(一三九五年) 選為燕世子妃(朱高熾妻),其父張麒官兵馬副指揮之職。從明代開始,京城分東西南北中,一共五城,各設兵馬指揮司,為正六品武職。依明朝定制,親王妃之父授兵馬指揮,世子及郡王妃的父親授兵馬副指揮。這真的很有意思,與皇帝結親, 馬上就有官兒當,這官帽子算是聘禮嗎?從張麒授官的情況來看,將五城兵馬司正、副指揮作為特授給「戚畹」的恩榮

官,從洪武中期就開始了。但外戚任職兵馬司,只是掛銜,拿乾餉,並不真的管事。張麒在女兒嫁入燕王府之前,應該只是一名普通百姓或軍士。沒料到他女婿有一天會做太子,嘖嘖,不得了,此公搖身一變,也做「戚畹」了,連升三級,做到京衛指揮使。對他來說,最大的遺憾是沒能熬到女婿做皇帝、女兒做皇后的那一天,不曉得他女婿即位後,會追封他這位老國丈為彭城伯,又晉封為侯。張麒有兩個兒子,一名昶,一名昇,兩兄弟都追隨朱棣靖難。張昶在永樂初年累官至錦衣衛指揮使,他妹夫仁宗即位後,令他繼承了他父親追封的彭城伯,還許他的子孫世襲──這便宜明明是照顧老張家來的嘛!爵位本是國家賞功大典,非軍功不授。雖然之前有朱元璋封其外祖父陳公為

揚王,封其岳丈馬公為徐王,包括仁宗封張麒為彭城侯,都是追封,本人生前並未叨此殊榮。而到張昶這兒,憑著他妹妹做皇后,自己是皇帝老倌的大舅子,就撈到一頂世襲罔替的鐵帽子。這便形成一個慣例:自後凡皇帝外家近親,一般都生封伯,死贈侯。曾經有人對此表示反對,還是那些話頭,說爵位是國家用來賞功的,不是犒賞媳婦兒父兄的,可是他們忘了,這「國家」是誰的?還不是老朱家的,他要賞誰就賞誰!當然,新例的形成基於這樣一個事實──后妃之家多為普通百姓。過去與皇室聯姻的,無不是門高戶大的勳閥之家,在這之後,大明王朝的親戚就變窮酸了,盡是些小家寒戶。但與皇室締婚之後,尤其是他家女兒在後宮蒙寵,那簡直就是掉進金窩窩裡,馬上可

以得到高爵厚祿的獎賞和回報,感謝他們為老朱家培養了一位優秀的好兒媳!

歸零:擺脫慣性,什麼都可能

為了解決為什麼google是簡體字的問題,作者林谷芳、孫小寧 這樣論述:

解決所有困境的第一步台灣禪者的無所不答 Vs 北京記者的無所不問面對種種生命困境的問題問到窮處,走到窮處林谷芳總能以一個禪者之姿跳脫常態開展出新的生命風光…  《歸零》共分「我生」、「我愛」、「我死」三大部。每部各有人們關心的各種主題,諸如「人際」、「愛情」、「財富」、「友誼」、「孩子」、「藝術」、「修行」、「宗教」等。每個主題都在北京記者「無所不問」與台灣禪者「無所不答」的直問直答之間,呈現出禪者的生活原貌、處世智慧與生命的無限可能。讓我們明瞭,只要轉個念頭,就可以在人生中一躍,打破慣性,超越臨界點。   ●  有原則有方法就不叫智慧,智慧永遠是對應於一個事件當下的反應與處理。   ●  朋

友也像人際關係一樣,是兩個活體間的關係,當然有無限模式。   ●  只有明確了你的人生觀後,金錢對你的意義才會比較透徹一些。   ●  婚姻,還是兩個獨立個體的事。誰也不是另一個人的附庸,不管他多愛你。   ●  如果回到內心自我的需求,你會發現,有些人有所為是一種成就,有些人有所不為也是一種成就。 林谷芳: 禪,是生命的歸零,因歸零,生命才有無限的可能。歸零,體現在公案話頭、機鋒轉語,它生殺同時,讓人葛藤頓銷。歸零,也體現在日常功用,既無限可能,就必有生活的現前對應。所以說,禪是不離生活的。   這本書,只有如實的提問、如實的回答,但若能因此觸動你如實的觀照、歸零的體踐,則那不離生活、超越生

活卻又回歸生活的種種也就離你不遠了。 孫小寧:   就這本書的採訪,禪給我的最大啟迪,是它臨界點與歸零的智慧。「臨界點」——無數次,我都從林老師口中聽到這個辭彙。理解其深意後發現,它應該成為每個人人生抉擇的一個尺規——智慧其實就在你曉不曉得你的臨界點在哪裡。   臨界點談的是該在何時何地轉折或超越,現在也被各界廣泛所使用,但臨界點在哪?尋常人的思維卻總依循著社會給予的軌跡,仍舊被競技場上一套規則、一條跑道的觀念所限,似乎不如此,就滿盤皆輸。這與林老師所強調的臨界點本質是悖離的。   在林老師,臨界點一定要和歸零連在一起,沒有了歸零,強調臨界點,反而會帶來生命的侷促倉皇。   歸零是拋開慣性,

了然於問題的本質,是超越自我,對生命時時的追問與提醒。禪正是一種歸零的智慧,學會以禪者的智慧洞悉自己的臨界點,徹底的放下與徹底的歸零,人生的抉擇就不會是一件患得患失的事情。由此,生命也才可能呈現清明的軌跡,是林老師常說:識得時間奧秘之人。 作者簡介 林谷芳   禪者、音樂家、文化評論人。台灣佛光大學藝術研究所所長。六歲,有感於死生。高一見書中有句「有起必有落,又生必有死;欲求無死,不如無生」,有省,遂習禪。四十年間,於音樂,始終觀照道藝一體;在修行,則「出入禪、教、密三十年,不惑之後,方知自己是無可救藥的禪子」,遂對禪門不共,多所拈提。常以「禪為劍刃上事」砥礪學人,所作恰可治時人「以禪為生命妝

點」之病。 孫小寧   1970年生,文化記者,現任職於北京晚報。從事文化報導十幾年,喜歡讀歡讀書也讀人,願意發現並挖掘社會浮面下值得尊敬的被遮蔽的存在。 1997年介紹林谷芳先生音樂人文著作《諦觀有情——中國音樂中的人文世界》在大陸出版,2003年出版林谷芳先生訪談錄《十年去來——一個台灣人眼中的大陸》。 【序】如實的生活、如實的禪                         林谷芳【台灣版序】生命的求證:在採訪與聊天之間           孫小寧【採訪序】把心放下,隨處安然                       孫小寧 第一部 我生第一章 人際    一、位子擺對了,人家才看

得對    二、朋友之間相知相諒,不膩最好    三、孤獨是一種美感    四、整個社會都談人際,反而沒有真實的人際可言 第二章 友誼    一、朋友的前提是單純,你看他對你做錯事,也知道他不是出於惡意    二、純粹的異性友誼,是否是我們的妄想?    三、社會落差中的相處之道──總經理與科長理論    四、別人的成就是說食不飽 第三章 財富    一、有對應才有意義,金錢一樣有它的價值遞減效應    二、盯死了股市,也就把生命盯死了    三、有過錢的人才能看淡錢嗎?    四、沒有理財智慧,不代表你沒有生命智慧    五、發展是硬道理嗎?    六、感恩與仇富:當代人的一對難題 第四章 

生涯規劃    一、生命可以想像,生涯不能規劃    二、人生四件事: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游於藝、志於道    三、算命與看星相,是謙卑還是褻瀆?    四、人的命運是上帝安排?但上帝如何安排我不信上帝? 第五章 加法世界與減法世界    一、擴展自由是生命最大的價值    二、禪者如何做減法    三、在最適當的時機做最適當的事 第六章 超越慣性看生活    一、吃食物還是被食物吃?    二、票友的心靈,專家的技巧    三、當「健康」變成流行 第七章 資訊社會    一、資訊經驗不能替代生命經驗    二、網路虛擬世界:是想像力釋放還是另一種腦空白?    三、因為網路,我們得面臨另一種

失序    四、部落格往往會讓你退回子宮    五、資訊社會生命最大的困境是不自由 第二部 我愛第一章 愛情    一、沒有誰會永遠年輕,沒有誰感情不受挫    二、真的是年輕時代爽透了,老了才不留遺憾?照樣有遺憾!    三、初戀時我們不懂愛情,真正懂了為何又難投入?    四、夫妻間的事情,沒有哪一天是明白的    五、假如愛情是盲目的,禪者如何了了分明?    六、出家眾以戒律為重,為何又留下情感公案?第二章 孩子    一、帶業而來:認知孩子有他自己的生命地圖    二、四種老師角色,做父母的,你是哪一種?    三、看清自己是孩子怎樣的參考座標    四、孩子不需要全副盔甲應對社會 

   五、照見自己殘缺,才不會為難孩子第四章 旅遊    一、旅遊是為照見自己    二、年輕時的流浪叫浪漫,年老時的流浪叫流落街頭    三、旅行,山河大地都是作品    四、如果旅遊沒有跟你的生命相應,所寫的文字只能是一種職業書寫 第五章 藝術    一、做藝術教育,先要想清為什麼?    二、藝術和人格為什麼不完全統一    三、當代藝術是呈現了生命的困境,之後呢?    四、謝德慶與印度苦行僧:當一個東西還需要秀,又能深刻到哪裡去?    五、藝術如果可以做不同詮釋,就意味著沒有判準    六、懂與不懂之間,我們要持什麼態度?    七、永恆之當機:作為個體生命,我們選擇什麼? 第六章

 美與歲月    一、拒絕長大與童心未泯有何區別?    二、不服老與臨老入花叢    三、女人如何在歲月裡安然 第三部 我死第一章 宗教    一、痛苦的人才學佛?    二、我不確定這件事,為什麼要信它?    三、我們可以把佛教當科學嗎?    四、曉得終點在哪裡,才會選擇怎麼活    五、死若烏有,生又何歡?    六、好死不如賴活著? 第二章 修行與生活    一、宗教感不能代替修行    二、大法小法如何檢驗?    三、修行是否意味著對惡退讓?    四、修行與日常生活會矛盾嗎?    五、修行的實證緣自生命的另一套觀念    六、有人說這是末法時代,我們怎麼辦? 【後記】且按這

台榨汁機                              孫小寧【附錄】手掌上的修行——關於生命困境的一場對話      林谷芳、孫小寧 作者序如實的生活、如實的禪林谷芳禪是不離生活的,但我卻不曾想過要寫一本生活禪的書。不寫,不因為它無法體現孤輪獨照的絕待、兩刃相交的截然。不寫,也不因它缺乏機關不露的綿密、兵法嚴厲的森然。不寫,是因寫的人太多,可依文解義的結果卻只能讓人死於句下。不寫,還因寫的人多非行者,無有境界現前的勘驗。先前的不寫,為的正是這禪者的如實;如今的寫,卻也緣於同樣的如實。這本書,只有如實的提問、如實的回答,但若能因此觸動你如實的觀照,則那不離生活、超越生活卻又回歸生

活的種種也就離你不遠了。台灣版序生命的求證:在採訪與聊天之間孫小寧  大陸近些年禪風漸盛,各種談禪之書雲集書肆,且經常置於顯眼位置。但回憶最初的影響,很多人仍能找到台灣的源頭。我也不例外。學中文出身的,大都很容易先接觸到台灣作家所寫的帶禪意的散文。溫情脈脈一些人生小道理,看多了,自以為有悟,實際離悟差得很遠。  相遇林老師,大概就是老天在對我做一種點醒。這種點醒並非當頭棒喝、醍醐灌頂,而是綿綿密密、水滴石穿。對禪的領悟,其實也包涵對他這個人的領悟——一個活在當下的禪者如何應對生活,那份自在與灑脫究竟從何而來?有那份凜然果決的禪風,為何又不讓人覺得不可接近、不食人間煙火……以他為參照,我其實已經

知道禪不是用來談的,更不能輕飄飄地為談而談,或者臨時起意,拿它作為一個現實問題的解決法門。  但我們竟然合作了一本和生活禪有關的書。最初的選題當然是由出版商提出,而他的答應,在我後來進行的這本書的採訪當中,慢慢有了理解——喜歡用「禪是劍刃上的事」砥礪學人,但還有份不忍與責任,不願意看到眾生被市面上那些生活禪書所牽引,到頭來就是多識幾個舊公案而已;或者誤拿了別人的引子,做了自己療病的藥方。禪悟起自對自我生命的返觀,沒有什麼答案是對任何人都有效的。要說老婆心切,他想點醒大家的也就是這個吧。  大陸版出版,各界反響甚好。經常有素不相識的朋友輾轉找到我的信箱,向我表達對這本書的喜歡。許多人更列出自己生

命的疑問,然後希望:如果你們再合作下一本書,請幫我再問下林老師。  得到這樣的回饋,既安慰又意外。因為雖然如前所說,大陸禪書出得風起雲湧,類似的對話體書從外面引進的也頗多。但出書之人與選書之人,大概都還是很看重身份與名頭的。所以南懷瑾與美國管理學家彼得‧聖吉的對話賣得好,星雲大師與鳳凰衛視總裁的劉長樂的對話也賣得不錯。最新又看到台灣法鼓山與台灣作家吳若權的對話,打的也是法鼓山聖嚴長老的牌。有出家眾的身份,談起宗教佛理似乎更名正言順,但林老師並沒有這樣的光環。我指的是他在大陸的情形。  幾年前,我們合作《十年去來》時,我稱他為被遮蔽的存在,現在被遮蔽的情況有所好轉,但要向一個陌生人解釋他是誰,仍

是一件困擾我的事。但我還是慶幸,有心的讀者已經開始關注到了他,選擇了他的書來讀,且讀出了自己的感悟,更看出了它與其他同類書的不同。  那麼,這本書轉換為台灣版,會不會在台灣讀者中也激起類似的感受呢?坦白說,一切還尚需檢驗。我只想說說我個人感受強烈的一些特質。首先,它不是修行弟子對老師言語的記錄,而是一本意向明確的採訪書。是跨海所做的採訪。  有兩岸之區隔,當然會呈現兩岸的思維差異。有撞擊,也有迴旋、反詰與質疑。其對話的內涵,無疑比順著一個人思路下來要豐富而有意味許多。另外,林老師的回答既是迎,也是破??迎是為了貼合問題,破則是為了去除訪問者不自覺帶出的思維慣性。而就後一點,我不得不承認,一種思

維方式的形成,其實是和當下的時潮密不可分。在如今,環球同此涼熱,生命的困惑更是趨同,林老師的回答當然不只作用於一方生命。  身為大陸的文化記者,採訪的對象已然無數。兩岸相較,常常會覺得,台灣的文化人口頭表達一般要好於大陸文化人。但是,即使把採訪過的所有善說也善寫的台灣文化人放在一起比較,我仍然認為,林老師是其中最特殊的一位。有些被採訪者學問高深,但會讓你有知識之累;有一些言語機趣人也不乏魅力者,事後又經不起回味。林老師為人著書,卻經住了時間的檢驗。現在回憶,對林老師的採訪,他的許多拈提,是到過了很久,才領略其意。包括他自己的著作,字裡行間的要旨,也是隨著閱歷增長一讀再讀,才有領悟。可貴的是他還

有一種內在的牽引力,也是隨著時間得以檢驗的。你在哪個平台上問詢,他就能在這個平台對接。他把你往上引領,在當時可能是渾然不覺的,只是在日後提問中,他會讓你感到,你長進了,已經不在原有的平台了。  有漫長的十多年相識相交做基礎,我們之間的採訪,準確說,是介於採訪與聊天之間。這是採訪最難得的氣場,而書中有一些內容,也是在這種氛圍中得到的。要說狀態,也可以說是沒有狀態的狀態。這是不是更接近禪呢?反正,我自忖,用一年的時間忙裡偷閒做這件事,並沒有為它所累。  從某種意義上說,只有智慧通達的人,才可以讓自己也讓別人放下一種狀態。以寫文章類比,有些文章是做得漂亮,有些則是自然流露就有動人處。許多大陸年輕讀者

讀此書,形容它像與一位智慧長者的聊天,我深以為然。這的確是一個生命與另一個生命的對話。所有生命的求證與會心,都在這過程之中。我也相信,有心的台灣讀者,也會感受到這份過程中的安然與自在。 採訪序把心放下,隨處安然孫小寧A  有一天,我在自己的MSN上簽名,用的是「我的焦慮綿延不絕」,原本只是當時心情自嘲性的表達,卻不斷有人跳上線問:怎麼你也焦慮?我說,難道別人這時也在焦慮不成?回答是,在他們連線的MSN簽名檔上,好多人都在言說焦慮,大家都是焦裕祿(編按:上個世紀的英雄人物,此取其諧音)——焦慮、憂鬱、忙碌。  我一直認為,那些經常更換的MSN簽名檔,既是個人情緒特性的自然流露,也是這個資訊時代情

緒的晴雨錶,就和那些很奇怪的書一夜大賣一樣,和內在品質都沒關係,反映的只是普通大眾在某個方面的焦慮與饑渴。既然焦慮是那麼容易得到共鳴,我常在想,為什麼當下的我們這麼容易焦慮。印象中,我奶奶這一輩從最困苦的生活中過來,似乎活得都很淡定。樸素的信念與既定的軌道結合在一起,就是簡潔明確的一生——這樣理解他們或許粗淺了些,有些東西確實是這個時代才遭遇到的,比如資訊的豐富帶來的交錯,選擇的多元帶來的困惑。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與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同時裹挾著大人和孩子。不甘心的就此追問下去,篤信「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的,便順著自我慣性一猛子(編按:猛然)活下去,到頭來只是感慨:不是我不明白,這世界變化快

。年輕點兒的,我常歎服於他們的搞笑本事,一個視頻、一段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句子組合,就讓人神經舒緩幾分,不過,那樣的笑意終究也是引鴆止渴,像于丹(編按:原任電視節目策劃)們在《百家講壇》(編按:每周播映的電視節目)講《莊子》、《論語》一樣,看似深情款款,循循善誘,仔細回味,又啥都沒有。  無論是網路還是紙媒(編按:平面媒體),只要聚焦一個教育話題,便口水橫飛。讓人感慨,生一個孩子,怎麼就那麼難?想撒手又放不開,背後都有一種不能輸在起跑線的緊迫感。一個孩子難倒英雄漢的事情真的是親眼得見:有次在外面吃飯,鄰桌的飯局上,兩個男人喝著酒逕自不語,忍不住好奇地觀察下去,聽到的是一個總結式發言:老兄,你女兒

考到那個分數還有什麼不滿意,畢竟進了錄取線啦,而我兒子呢,考上了研究生又怎樣,現在得了自閉症,不跟人溝通,畢都畢不了業。  當然,生活不止這些內容,還有車子、票子(編按:鈔票)、房子、婚姻、愛情、性——  ● 買股票還是買基金,錢掙多少算夠?  ● 是守著自己的位子不斷攀升,還是不斷尋尋覓覓,尋找更合適的位子?  ● 是出國留學還是在本土創業,最好也得求職業規劃師來規劃規劃?  ● 網路發達了,固然可以網戀,但是虛擬世界的愛情卻常常「見光死」,糟心不糟心(編按:煩不煩心)?  ● 出名要趁早,真出了名又身不由己,放棄哪樣更好?  博客(編按:部落格)是個萬花筒,如果我們樂意,就可以從中刨出許多

人的困惑,煩惱即菩提並未見得是,倒是有各種各樣的專家在四處支招兒(編按:出主意):  ● 婚姻愛情專家在教人戀愛秘訣;  ● 健康專家教人一天喝幾杯牛奶(另一種專家認為不要喝牛奶);  ● 教育專家呼籲要孩子減負(編按:減輕負擔)(暗地裡很可能又在為自己的孩子上不上舞蹈課音樂課而躊躇);  ● 電視台最紅火的是談心與談話節目,討論的話題經常是女人應不應該整容。這邊廂醫生數出這類手術N個危險係數,那邊廂小女子仍會置自己的青春貌美於不顧,捨生忘死地挨一刀。看起來這個時代的婦女解放喊得很超前了,倒頭來還是最古老的話最有效:女為悅己者容。B  讀過一本很打動我的小說,叫《我們無處安放的青春》。說它動人

,就在於「無處安放」這四個字,道出了這個時代焦慮與內心動盪的實質。無處安放的豈止是青春?那些有關子女、有關財富、友誼、人際乃至健康、婚姻與性的命題,哪一個不曾讓我們心起漣漪?答案不是沒有——以網路時代的便捷,敲些字上百度與古狗(編按:Google),各式各樣的答案都不難找到。你若是肯將自己的困惑寫在博客上、暴露在電視談心節目上,都比當年在《中國青年報》上發問:人生的路究竟能走多遠,得來的回饋大且真實得多(注:一九八○年五月,一封署名「潘曉」的讀者來信〈人生的路呵,怎麼越走越窄〉發表在《中國青年報》上,曾引起社會各界廣泛討論)。  但別人的答案能否代替自己的選擇,這又是另一個問題。還有沒有另外一

種可能?它可能不是答案,但會讓我們釋然?甚至讓我們看到,這個問題的提出本身,就有一些問題?作為日常工作就是在選擇合適的採訪對象的一名記者,這樣的追問一直潛藏在心裡。C  一九九五年結識台灣禪者林谷芳老師,這之後我一直在有興趣地接觸與觀察他。這當然首先是因為他是我見到並接觸最多的當代禪者,也因為他曾經如此深入地體察過我們共同關心的文化問題(這在《十年去來》一書中得到過充分體現)。從文化藝術到柴米油鹽,他所給予的那種禪者與文化人兼具的角度,最能打開我的思維疆界,也是我做出版記者生涯中所見、術業有專攻的學者身上缺乏的。我當然承認他們中間不乏佼佼者,但他們要麼陷在自己的專業裡面心無旁鶩,要麼喜歡以既定

的學問來指導生命,無法產生一對一的對應。而林老師之所以一直吸引我,是他永遠以一個活生生的修行人姿態呈現著自己,對於別人,又有著「路逢劍客須呈劍,不是詩人莫獻詩」的智慧與應機。自己不擰巴(編按:彆扭),別人跟他相處也就不擰巴。以現在兩岸傳媒的開放,我當然知道他並不生活在一個與世隔絕的桃花島上,那個政治與經濟擺蕩不定的台灣,如何讓他深處其中又超脫於外,也是我分外好奇的部分。  所以,在我們的往來中,我一直充當著提問者的角色,他也果真能以無所不答應對我的無所不問。問得越多越雜,內心的想法越堅定,他就是我要找的那類採訪對象——觀照並感知一切,又不拘泥於事情本身。有世事的洞察力,也有禪者親歷親證的修為。

提問的回饋,不是一個既定答案,而是一種思維的打開——是一面鏡子,照見你思維僵住的那個點。「禪者是沒有立場的立場」,這一點通過他的應答得以真切體現,我也因此,離我嚮往的禪境界又近了幾分。更主要的是,心結解開,心便落下,那一種安然,真實地滋潤著生命。  漸漸地我也觀察到,這也是身邊朋友的感受。在他歷次到北京的聚會中,他們也都成為像我這樣的提問者。在把生命真實的困惑說給他聽時,先是眉頭緊鎖,然後眉頭舒展,繼而欣然離去,告別時還不忘對我說,等下次他來,聚會時記著叫上我。  他們一定得到答案了嗎?那倒不一定。但他們分明是帶著安然的心走的,我突然意識到,我們這個時代,缺失的不是答案,而是安然。  為什麼有

那麼多書,都在給出答案,卻不能令我們安然,又是什麼才能讓我們享受安然?這是我想做這本書的強烈動機。D  長達一年的採訪,算是對他數年零星提問的一次集結,也加進了身邊朋友這一年生活中的困惑與心結。採訪與整理當中,我隨時提醒自己,這不應該是一本個人化色彩的書,它應該讓這個時代的普通眾生都有所感應,但又絕非「夫妻兵法」、「如何與領導(編按:主管)相處」這樣的處世秘方。它應成為一種通道,人們借由這種問答,感受到禪者觀照世界萬物的角度與方式,從而知道生活,原有各種可能。  基於此,雖然從一開始我們就認定它是一本生活書,但也不希望它從裡到外透出一種形式的瑣碎。所以,我想用「我生」、「我愛」、「我死」統攝這

些問題。它緣自於一九九七年我到台灣時,林老師送我的一本小書——《性是生命的一大公案》(簡體字版書名為《一個禪者眼中的男女》)。我記得很清楚,在送我的台灣版扉頁上,他只寫了六個字:我生‧我愛‧我死,已讓我領略了禪者的生命格局。將它挪用來作本書結構,是想讓大家看出,許多生命問題,大概只有放在這樣的格局之下,其中的比例分寸才會了然清楚。 考慮到書名的直觀性,我們與出版者權衡再三,最終將書名確定為《如實生活如是禪》(編按:此為大陸版書名,二○○八年四月出版),是想再次顯示,禪與生活就是如此的綿密相關。而就這本書的採訪,禪給我的最大啟迪,是它的核心智慧:「臨界點」——無數次,我都從林老師口中聽到這個辭彙

。理解其深意後發現,它應該成為每個人人生抉擇的一個尺規——智慧就在於你曉不曉得你的臨界點在哪裡。   臨界點雖然在許多領域也被使用,但臨界點在哪?尋常人在此的思維卻總依循著社會給予的軌跡,仍舊被競技場上一套規則、一條跑道的觀念局限。於是,強調臨界點,帶來的反而是生命的侷促倉惶。似乎不如此,就滿盤皆輸。這與林老師強調的臨界點本質是悖離的。在書中領會他所說的臨界點,其實是一種對自己生命的智慧觀照,一種生命的時時追問與提醒,一種了然於問題本質的轉折。學會以禪者的智慧洞悉自己生命的臨界點,在不該犯錯的時候就不會重覆一些低級的錯誤,做與不做之間,自然呈現清明的生命軌跡,是林老師常說:識得時間奧秘的人。E

  一年的反反覆覆,這一本書終於出來,雖然林老師和我一直希望它對更多普通讀者帶來啟迪,但我最終仍然發現,一個人終究不可能代替別人提問。也許我要勉力為之的是,將這種局限變成特色。  最後想說的是,在經歷了一場生命中的劫難之後,我更希望,讀到它的讀者,將它看成一個生命與另一個生命的對話。至少對於我,意義是如此。二○○八年八月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