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撈免費項目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海底撈免費項目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寫的 巷仔口社會學3:如果贏者全拿,我們還剩下什麼? 和李慶豐的 T型商業模式:揭示獨角獸企業的成功密碼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海底撈att 訂位 - Antoniocasali也說明:海底撈 火鍋亞洲中式料理我要訂位我要訂餐選擇訂位時段用餐人數用餐日期5 ... 或02-8780-1866,將由訂餐專員為您服務5 疫情期間,免費項目(遊樂園、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大家 和北京時代華文書局所出版 。

逢甲大學 合作經濟學系 翟本瑞所指導 蔡靜怡的 在交易成本下探討虛實整合和顧客價值的關係-以統一超商、淘寶為例 (2014),提出海底撈免費項目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虛實整合、統一超商、淘寶、顧客價值、交易成本理論、虛擬通路、實體通路。

最後網站海底撈生日優惠台北則補充:海底撈 生日優惠台北生日當月預訂午間或晚間用餐,即享4人同行壽星本人免費。. 海掋撈火鍋海底撈台北,大家都在找解答。2020年1月8日— 鍋物台北信義區- 海底撈火鍋信義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海底撈免費項目,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巷仔口社會學3:如果贏者全拿,我們還剩下什麼?

為了解決海底撈免費項目的問題,作者 這樣論述:

「對不起,是我拉低了平均薪資!」   在贏家通吃的社會,敗者還能不能翻身?是否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出頭天?   讓我們以「社會學之眼」,重新剖析台灣經濟現象!   「為什麼經濟成長,可是我的薪水沒有漲?」   「面對一敗塗地的人生,是不是只要『砍掉重練』,一切就會變好?」   「台灣是經濟的已開發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   「中國的崛起,是否會取代台灣在全球供應鏈的位置?」   主流的經濟學教科書總是強調,人是自利的動物,經濟的事務就讓市場決定,政府(社會)不要干預,這才是對個人利益最好的安排,市場經濟因而是最佳的、也是唯一的經濟模式。   然而,以上的這個預設是正確的嗎?   本書

所要破除的正是以上的這個神話。不僅人性自利的假設違反我們的日常情感,市場經濟也從來就不是理所當然的,而是有意識的選擇。事實上,人不是原子式的個體,個人的經濟行動總是鑲嵌在社會制度、文化、物質文明當中。人類的經濟行動,必須從社會整體、相互關聯的角度來觀看,而不能將經濟行動與其他領域的行動分開。如果一昧崇拜市場經濟,不去調整市場經濟可能的問題,在此一制度中獲利的只會是少數人,而且是固定的一群人,而非整體社會。   如果世界與台灣的市場經濟發展至今,在先進國家與後進國家的競爭、大資本與小資本的競逐,以及資方與勞方的對抗下,贏者拿走了全部的一切,那麼我們還剩下什麼呢?對經濟議題的思考是對整體社會的思

考,也是對個人命運的思索,也唯有思考、破除盲點才可能突破命運的限制,跨越那些似乎不可能跨越的障礙。   《巷仔口社會學》在這一冊以「經濟社會學」為主題,邀請讀者再度打開社會學之眼,以社會學的角度,觀看在我們生活周邊的經濟活動與現象。從經濟體系的產業、組織、勞動、金融、消費、分配等各個面向重新反省市場經濟,開啟另一種社會想像,追問另類的經濟模式、真正自由的社會生活是否可能,以及如何可能?   【本冊核心焦點】   ▍自由市場是不是經濟制度的唯一可能?   已開發國家分為兩種不同的經濟模型,一種是自由市場經濟,另一種是協調市場經濟,前者以英、美為典型,後者以德、日為代表。德國與台灣都以中小企

業為主,德國的協調市場經濟模型,可以是台灣經濟發展的另一種選擇。   ▍面對中國的紅色供應鏈威脅,台灣應該如何因應?   台灣不應侷限於價格與成本等經濟條件的競爭,而應加入「綠色供應鏈」,包括生產原料的採購、生產製程中的能源使用,都納入環保的概念,並將供應鏈延長到產品的回收再利用,這才是創造真正贏家的供應鏈競爭。   ▍如果勞動力不免成為商品,還能怎麼辦?   如果這個世界就如馬克思所說,絕大多數的人,除了自己身上的一張皮以外,再也沒有什麼可以出售,這樣的社會經濟體制是否合理?這樣的體制如何才有鬆動的可能?如何去組織那些沒有被組織起來的勞工?   ▍我消費,故我存在?   商業性的消費活

動,幾乎成了現代人過節的必要項目。但許多團結經濟的實驗,也讓消費者能夠和生產者共同治理經濟活動,例如食農運動中,消費者推動立法,在社區及學校推行食農教育。消費者所能做的,其實比消費還要多。   ▍除了失望與絕望之外,我們還能期望什麼?   經濟社會學的知識也如經濟學的理論一樣,能夠積極地影響所描述的對象,也就是說,從社會角度建構出來的社會經濟圖像與想像,也可以成為驅動社會實踐的力量。   ★「巷仔口社會學」網站:twstreetcorner.org   序 返校讀經濟:追尋真正自由的社會生活(潘美玲、王宏仁) ▎第一篇 市場不只一種可能 台灣黑狗兄的未來:如何讓中小企業成為隱形冠軍

?(鄭志鵬) 不同顏色的供應鏈:透過社會價值來創造產業升級(潘美玲) 中國大推進式發展半導體產業可行嗎?(吳介民) 誰的公司、為誰治理?社會學怎麼看公司治理(鄭力軒) 市場是展演,是社會─技術的組裝物(王驥懋) 社會科技系統中的想像與合理性(楊智元) 台灣的汽車安全應該回歸什麼樣的市場機制?(劉清耿) ▎第二篇 借貸人生 簡介「金融化」的故事及其測量(夏傳位) 從市場工具到社會空間:台灣證券營業廳的轉變(陳宇翔) 社會金融是什麼?以及如何可能?(吳宗昇) 欠債與還債:債務的社會學世界(吳宗昇) 債務與不平等的社會學(翁志遠) 能體會幾分街友漂泊?寫在流浪生活體驗營後(黃克先) ▎第三篇 好

工作與壞工作 好工作不見了嗎?從工作機會變遷談青年就業困境(張宜君) 證照對謀職或加薪有利嗎?(林大森) 當社會學遇見管理學:一個小主管的經驗談(李香潔) 台商如何想像越南女性勞工?偷竊、搞破壞、集體昏倒(王宏仁) 竹科園區零工會的奇蹟背後:個別化的勞資關係(林倩如) 新年到,揮別「招裁禁飽,薪餉四成」的人生?(邱毓斌) ▎第四篇 消費萬萬歲 戴上「現代」:日本及台灣草帽的誕生與流行(苗延威) 都市的大型慶典:狂歡解放?財團宰制?(董建宏) 巨型活動進化史:由民族主義到資本主義的兩種都市競技場(蘇碩斌) 「砍掉重練」的世界觀:你想線性累積?或是循環重生?(蘇碩斌) 消費如何改變社會?從兩個消

費者組織的故事談起(萬尹亮) ▎第五篇 真實烏托邦 市場中的擴散?社會學的觀點(鄭力軒) 從黑手變頭家到隱形冠軍:台灣中小企業的產業升級與技術創新(1996-2011)(謝斐宇) 巷仔口的中藥房:醫藥專業鬥爭與中藥房的降格(安勤之) 建構台灣茶:喝茶如何成為台灣的日常生活文化?(陳宇翔) 禮物經濟與公民社會:台灣的捐款文化(田畠真弓) 作環保的社會想像與實踐:社區、經濟與環境(郭瑞坤)   主編序 返校讀經濟:追尋真正自由的社會生活 潘美玲(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教授)、王宏仁(中山大學社會系教授)   最近幾年上經濟社會學的課,宏仁老師都會使用經濟學的標準教科書,來對比跟社會學

觀看經濟現象的異同。   這個學期他使用了吳聰敏老師撰寫的《經濟學概論》,閱讀此書時,感覺好像返校重讀經濟學。吳老師是他大學時的總體經濟學老師,非常認真,對於台灣經濟歷史有許多獨到的見解。過去他使用翻譯的美國經濟學教科書,學生經常感到格格不入,因為都是美國的例子,但吳老師的這本書使用了非常多台灣資料來說明經濟現象,而且文筆流暢,這本書應該是目前台灣學生學習新古典經濟學的最佳入門書籍。   你是忘記了「人是社會產物,不是自利動物」,還是害怕想起來?   在該書的第一章第三節「人是自利的動物」,討論經濟學最關鍵的一項基本假設:「人的行為反映其自利的動機,人是為自己而活。」但這個假設實在太違反

我們的日常情感了。     吳老師喜歡登山,我們就來看看某個因登山而起的實際案例。有一群互相不認識的人,一起去能高安東軍縱走,期間一位隊員A體力不支、脫隊嚴重,最後死亡。後來A的家屬去法院控吿其他同行隊員沒有善盡「互助互相照顧的責任」,以至於A死亡。     這些被告的隊友一定心裡OS:「事情到底為什麼會變成這個樣子啊?不就只是爬個山而已嗎?」「把所有的痛苦都留在過去,就這麼忘了不好嗎?」   按照經濟學的說法,人類行為反映其自利動機,人是為自己而活、人是自利的動物,那麼A的家屬憑什麼吿其他隊員,何況大家是互相不認識的一群人。     但法院判定同行隊員需負有保證人的義務,而不是一群完全不相

干的人,這些義務包含「盡可能陪伴、鼓勵、救援時留下食物」、「下山向外求救」、「報案」。司法體系的看法經常反映社會大眾的主流思考,所以即使是一群相互不認識的人在一起,我們都會認為,當他們在一起的時候,已經組成了一個小團體╱社會,也因此要負有某種社會道德義務,彼此不是互不相干、只要追逐自己利益的原子式個人。     經濟學不僅假設人是自利的,而且是自利的「動物」,這種說法剛出來的時候,嚇壞了許多人。經濟學始祖亞當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國富論》還認為,人的尊嚴就是一個道德的存在,競爭跟圖利都必須在理性跟人性面前低頭。但是過了二十多年的馬爾薩斯《人口論》(1798),人已經徹底退化成動物,人類的生存

不再跟社會制度安排有關,而只受到食物多寡、自然環境的支配。不過,人類社會的組成跟動物一樣,就只是為了吃飽而已嗎?顯然不是,要不然怎麼會出現今年(2019)五月以來香港的大規模抗議,持續至今仍未退燒?     真理是這樣的:即使有地心引力,但不是因為有地心引力,小鳥仍然會奮力往上飛翔;即使有自利,但不是因為有自利,人類仍會做出道德的經濟行動(經濟社會學鼻祖波蘭尼〔Karl Polanyi〕說的)。   台灣女人「賣」子宮?   吳老師的教科書裡頭,有一個有趣的案例:根據2014年以前的資料,40至45歲的女性之中,有勞保的女性在45歲以前切除子宮的比例,是沒有勞保女性的二至三倍。經濟學家的說

法是:「勞保失能給付所產生的財務誘因,誘發了婦女選擇切除子宮」。看吧!人就是自利!     但是這樣的子宮切除行為,真的只是為了海撈一筆勞保給付嗎?根據王秀雲老師的調查,她不否認經濟利益會造成子宮切除手術,但這裡的經濟利益不只是指切除子宮的女性,也包括開刀的婦產科醫師,畢竟給建議的是醫師,據2005年的調查顯示,有20%的子宮切除是不必要的。另外的80%是基於醫療需要而進行的手術,而且許多婦女都是在醫師告知後才知道,子宮切除後可以領勞保失能給付。如果大家都是為了十幾萬元而去割除子宮,那麼為何不是去賣卵子,一顆可以高達18萬,或一顆高達750萬的腎臟。此外,男性切除睪丸的話,一樣有勞保失能給付,

根據衛生署2008年的統計,當年有2,121個女性切除子宮,而只有16個男性切除睪丸,如果是財務因素誘發了手術,為何幾乎沒有男性去切除睪丸?     王秀雲老師說,探討台灣女性為何要切除子宮,還必須看到社會對於子宮的論述,例如「子宮無用論」、「子宮有潛在癌症風險」、婦女的身體與醫療技術物的關係(例如避孕的樂普)……等等,才能清楚為何女性要割除子宮。     這裡可以看到,經濟學家傾向於把人類的行為都歸因在個人的自利動機,但是社會學者則強調人類的經濟行為跟社會環境息息相關,經濟行動必須鑲嵌在社會制度之中才可以理解。例如台灣女性切除子宮的行為,是鑲嵌在台灣的健保制度、醫病關係、性別文化,甚至裝樂普

避孕的身體經驗當中,絕對不可能是由單一經濟物質因素就可以誘發的。     總結社會學角度看到的經濟行為:一、人不是原子式的個人存在,而是生活在社會中;二、個人的經濟行動是鑲嵌在社會制度、文化、物質文明當中;三、觀察經濟行動必須從社會整體、相互關聯的角度來觀看,而非將經濟行動與其他領域的行動分開。   如果沒有遇見經濟騙子就好了   但是我們生活世界習慣認為,高效率、高獲利是社會發展的動力,社會進步等於經濟發展,就得追尋資本主義的邏輯,自利式的「賺大錢」才是王道。然而自由市場的發展是歷史的產物,人類歷史上有許多不同型態的市場運作,經濟的運作從來就無法脫離社會、文化、和政治的因素。於是首要之務

,就是要認識到:經濟自利的追求本身就是一種文化產物,因此在過去、現在、未來,它都不會是支配市場行為的單一原則。   1998年的美國杜克大學,一群學生在校園靜坐,他們抗議的對象不是學校,而是因為身上那件印著Duke標誌的衣服。學生們發現,這些印著他們引以為傲的服飾沾滿勞動者血汗,這些勞動者們在低薪和惡劣環境下的工作,而這樣的壓榨更隨著全球產業的競爭,繼續向下沉淪。這場在美國校園開展的反血汗工廠運動,逐漸成為世界性的社會運動,多少翻轉了全球供應鏈的遊戲規則,也稍微改善了第三世界工人的勞動情況。   如果我們認為自由市場是唯一的經濟制度安排,這種視野將會把人類變成狹隘的經濟人,從而將人類困在市

場經濟的牢籠當中──少數資本家拿走利益,人類卻集體賠上社會整合、自然環境,以及人的自由與尊嚴。如果你存了好久的錢買一輛汽車,卻沒有得到應有的保障,你會認為這是市場自由競爭運作法則的結果嗎?本書的第一篇從不同的面向提出各種可能性,例如公司治理就不見得只為了老闆和股東,能源科技的政策如何制定從來就不是只有一種邏輯。認清資本主義和市場的多樣性,不但讓台灣的黑狗兄有繼續打拚的氣力,也讓我們對未來會有積極的想像   連國家都會變成流浪漢的當代金融社會   司法人員在1970年代的時候,薪水很低,宏仁老師的媽媽的某朋友是法官太太,只要一開學,就會來跟他家借錢,因為薪水太低了,連小孩子的學費都繳不起,我

們猜,進入二十一世紀後,這種跟朋友借錢來繳納學費的情況會少很多,一方面有助學貸款,另方面也有信用卡可以應急。以前到美國旅遊或經商,出國前必須換美金現鈔或旅行支票,但現在使用信用卡刷卡或直接在美國的銀行提領現金也可以;以前上公車必須先買票,現在直接刷卡;以前得用現金袋寄送學費給在外學子,現在網路銀行一指搞定;以前賺了錢就儲蓄,現在則去投資股市理財。   我們的生活、社會早被金融化了。   看似更方便的金融生活,其實也徹底改變國際或社會關係,一不小心國家或個人就會陷入負債。借錢非常方便,缺錢中國就借給你,還不出來,就把斯里蘭卡的港口收歸自己所有;信用卡債務還不出來,討債公司、司法體系就會上門來

,逼得你發瘋或出門流浪。   本書的第二篇就是圍繞著全球金融化下的社會議題討論,包含一帶一路、股票號子變遷、卡債剝削、債務造成的創傷,更甚者淪為街友無所依靠。我們可以看到全球金融資本主義的猖獗、衝擊,而台灣這個在地社會又如何回應、適應這樣的衝擊。   為何台灣薪水三十年不變?   宏仁老師的姨丈只有小學畢業,在1970年代先當學徒,接著跟朋友在愛河旁開起工廠做合板加工生意,賺了好幾棟房子;1980年代的台灣,進入「台灣錢淹腳目」時代,大學畢業生起薪,從1980年的8000多元,到1987年翻了一倍,超過1.6萬元;1985年的某個大學畢業同學說,他應徵了13個工作,13家公司都錄取他。

  從1987年到現在,已經過了三十年,但大學畢業生的薪水還漲不到一倍,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是不是好的工作機會都消失了?黑手變頭家的流動路途是不是被堵住了?有人會去考證照,但這只是個人找尋出路的辦法而已,對集體低薪問題的解決有用嗎?還是必須回到勞工組工會才可能改變?但台灣的政經文化環境,非常不利工會組織跟集體行動,怎麼辦?是不是來讀一下《巷仔口社會學》可以比較知道如何解決這些問題?還是必須改變組織的奴隸管理文化?   這些問題沒有簡單的答案,二十世紀的台灣社會,提供許多流動的機會,因此,許多人認為努力就可以階級翻身,但是二十一世紀的台灣,如馬克思說的:「絕大多數的人,除了自己的一張皮以外,沒

有什麼可以出售了。」也只有當台灣勞工認清楚這個處境後,才可能團結來抵抗勞動力的徹底商品化,找出新的出路,這是本書第三篇所關心的主題。   資本主義不會忘記的,永遠都不會忘記的:掏你口袋的錢   大家應該都有這樣的經驗:每年生日的前一個月開始,就會收到各家廠商寄來的賀卡和給壽星的優惠,他們並不認識你,但比你的朋友、家人更在意這個日子,他們提醒你可以如何犒賞自己,提供各種折扣或商品,目的當然很清楚:要你口袋的錢。過去的時代,商人會提醒大家要過母親節、中秋節、聖誕節了,現在則又加碼宣傳古今中外的節日:七夕情人節、萬聖節,還要加上白色情人節,多多益善,甚至就直接宣傳購物節,這個厲害吧!商業性的消費

活動,幾乎成了現代過節的必要項目。我們當然清楚消費社會的遊戲、背後的經濟邏輯,但事情可能比你想的還要複雜。在當代消費開始盛行電子支付,雖然帶來方便,但也暴露了個人隱私,除了國家治理的運作,同時也成為企業蒐集大數據的商機,消費者等於是一頭牛,同時被剝了兩層皮。   以上是大家比較熟悉的個人式消費社會學版本,本書第四篇也介紹進化版的當代資本主義消費,包括許多年輕人期待看到偶像現場表演的跨年演唱會,或各級政府積極爭取舉辦的巨型活動,如花博、世大運、奧運。當然,消費者也不是一盤散沙,要如何不被個個擊破,建立主體性,本書諸多文章也有所討論。   只要我們能另類思考,就有很多事情是可以期待的   有

人說台灣人很愛貪小便宜,一旦有免費的來店禮或促銷活動,事先提早幾小時去排隊,甚至超過24小時都可以。但是台灣人也很有愛心,日本311大地震時,慷慨解囊,讓日本人銘感於心。有一次,我看到一條新聞,一群都市低收入者的屋舍被燒了,時值寒冬,某教會立即為他們募集物資,正當我準備聯絡教會運送物資時,工作人員就和我說已經夠了,這還不到3小時欸!這讓我對台灣人的善心捐助,有了第一手的體會,雖然因為手腳太慢,而有被打敗的感覺,卻也感受到了滿滿的溫暖。   其實,上述行為再次證明了經濟學所預設,以自我最大利益為優先考量的理性經濟人不是人的唯一特質,如何強化從社會利益出發的社會經濟,超越由自由市場支配的資本主義

經濟模式,也可以透過從社會整合的角度,建構社會經濟的想像而加以實踐。而當我們了解到經濟組織和行為不能脫離社會領域而獨立運作時,就得認可經濟行動也是社會行動。經濟社會學的知識也如經濟學的理論一樣,能夠積極地影響它所描述的對象,也就是說,提出從社會角度所建構的社會經濟圖像與想像,也可以成為驅動社會實踐的力量。這是本書第五篇的案例所要傳達的訊息。   這本書的內容還有兩個特色:首先,幾乎所有的篇章都是針對台灣社會或與台灣社會相關的案例展開論述,對於關心台灣社會經濟的讀者而言,可以提供更多元的理解角度,從而思考在資本主義自由市場經濟之外的各種可能性。其次,各篇的內容已經是經濟社會學的2.0進化版,除

了傳統的社會制度、社會鑲嵌、社會網絡概念,也加入STS理論的「社會技術組裝體」、展演性等概念。不過關於親密經濟或文化經濟等新近發展的論述,尚無相關文章,希望未來《巷仔口社會學》可以有更多此類的討論。   另外,本書的各篇文章,除了書中「市場不只一種可能」、「借貸人生」、「好工作與壞工作」、「消費萬萬歲」、「真實烏托邦」這五個篇章的安排之外,還可以從不同的面向組織歸類,例如對於全球供應鏈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將台灣黑狗兄、中小企業隱形冠軍、不同的顏色的供應鏈、中國半導體產業升級策略,合起來一起看。性別的部分,有台商投資的越南工廠的女工、對於柔性管理的討論,以及女性消費者的故事等,同時也可以搭配《巷

仔口社會學》第二輯第七篇的「勞動、運動與性別」共讀。此外,《巷仔口社會學》第一輯第三部的「勞碌人生」也可以與本書內容共同參照。   目前台灣社會經濟,如果贏者拿走了全部,那麼我們還剩下什麼呢?波蘭尼說:「人類最終的認命,讓生命得以重生。不怨天尤人地接受社會現實,讓人類有無比的勇氣、力量來掃除所有可克服的不義與束縛。」本書的作者們,認清目前的個人與社會困境、限制,但是不怨天尤人,大家一起鼓起勇氣來,花費許多時間精力書寫,希望透過知識傳播來為台灣經濟社會提供解方,克服那些似乎不可能超越的障礙。我們要感謝本書的所有作者,即使外在政經、學術環境不是那麼優渥的條件下,為了貢獻、回饋台灣本土社會,他們違

反經濟學的「自利動機」,這就是本書得以順利出版的最重要原因。

海底撈免費項目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哈佛知識分享: 做生意,七大困難選擇!

七條策略問題 Seven Strategy Questions《第五: How Are You Generating Creative Tension? 點令到同事們在適當壓力下更有創意?》

從前挪威一班漁民成日出海捉沙甸魚,可惜次次返到嚟嘅時候啲魚已經死曬,賣得唔值錢。 後來一個漁民, 唔知點解次次返嚟啲魚都活生生。 其他人問佢點解,佢又唔講。 一次偷偷地上佢隻船睇,原來個魚缸入面放咗隻Catfish 鯰魚, 係沙甸魚嘅天敵。 因為咁啲沙甸魚就搏命游,因此每次返嚟岸邊都活生生嘅。

以上故事帶出咩理念? 呢個就係著名嘅鯰魚效應 Catfish Effect。 你公司有冇一條 Catfish 刺激大家嘅思維、 激勵士氣? 下下做又36、唔做又36,大家分餅仔,梗係唔啱啦! 大家都會變成條「死魚」咁。

Business is about making tough choices. 上四集就講咗 Who is your primary customer? 公司股東、顧客、員工,邊個行先? 追數,應追邊三條數? ... 同公司應有邊「十誡」?

今集我會同你探討第五個策略問題: How Are You Generating Creative Tension? 點令到同事們在適當壓力下更有創意?

根據哈佛教授 Bob Simons 呢本書 Seven Strategy Questions,上面提及嘅 Catfish 可能係有以下三種:

(1) 同事們表現用 Forced Ranking 強迫性排名,唔可以個個都5分6分(out of 10),有6分就一定要有個4分,有個8分就一定要有個2分, 同事們表現又最好排至最差,咁先至會令上司同下屬有個真誠嘅對話反映表現, making difficult conversation unavoidable. 唔係:「樣樣嘢都幾好呀!」咁就算。表現好啲嘅,就花紅升職加薪都多啲。

表現差嘅,而無改善,美國通用電子 GE 前CEO Jack Welch 就出世名會炒咗最差最底嗰5%人,去換血。 你可以話佢好狠心,我唔係叫你一定要跟佢,但你又吹佢唔脹, 就係因為成日炒最差嗰5%人,呢條「鯰魚」令當年嘅通用電子 GE 人人都好努力,Jack Welch 在位嗰20年期間(1981年至2001年),通用電子市值升咗近30倍,由140億美金升至4100億美金,曾經係全世界最大市值嘅上市公司。

(2) Setting Stretch Goals, not easily attainable, but stretched! 訂立延伸性目標, 即係講勁啲,理想宏大啲,做唔做到都好, 同事們自然會發揮創意,即使做唔到,到一半都好。

例如: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CEO John Seffrin 1996年 challenged 八千個同事們及三百萬個自願者,話於2015年前要把美國癌症個案下降25%,把癌症死亡案數下降50%,及大大改善癌症康復者的生活質素。雖然2015年最終未必做到以上數字, 但由於有咗宏大嘅目標,大家都更發揮創意拯救癌症生命,最終救多咗足足25萬條癌症有關生命。Saved more than 250,000 additional lives since the 2015 goals were announced.

Tesla 嘅 Elon Musk 馬斯克都出曬名最叻「吹水唔抹嘴」,set Stretch 、Lofty、Amibitous goals and often missed them.... but so what! 即使做唔做到,都做得比人多比人快,有 stretch goals 咁同事們先至會更發力向目標邁進, 發揮創意。

我自己雖然無本事賣電車、起電廠、飛去火星,我自己都成日「吹水」話長遠目標要擁有香港1%的街舖,即十萬間入面的1000間, 以今日嘅市值計就大約港幣300億,得唔得? 老實說,我都唔係好肯定。 香港史上未試過有人做到, 不過吹就吹住先啦,講大啲,同事們同我自己先至會更發揮創意去擁有這一千間街舖! 我今年46歲,我成日話要買舖買多最少50年,by 2071年,香港到時係點? Will see ....

(3) Creating Cross-Unit Teams and Task Forces 嘗試畀同事們參與多啲跨部門嘅工作小組, 令佢哋睇嘢唔好咁窄, 有時只係做自己嘅嘢,工作一做就做幾年、十年,好容易麻木, 忘記咗個公司個 big picture ,也留意唔到其他部門嘅難處。

Dennis Bakke, 著名國際能源公司 AES 創辦人,多年前曾經講過: 員工應該放80%時間於 primary jobs 主要工作, 剩餘20%應放在 task forces and special projects 專案小組及特別項目。

唔單只係佢,3M 1948年就開始嘅 "15% Rule" , 同埋後來 Google 嘅 ‘20% Project" 都係鼓勵員工 spend 最少15至20%工作時間於primary jobs 以外 special projects 去發揮創意,員工視野廣闊咗,咁多年來證明對公司嘅業積及創意效率大大提升。

以上 (1) Forced Ranking, (2) Stretch Goals, (3) Cross-Unit Teams and Task Forces, 強迫排名、 伸延性目標、跨部門嘅工作小組,無論你做茶餐廳、補習社、開工廠、 撈嫖賭毒,都同樣道理。

有興趣聽多啲,就來我五六月份星期六嘅早餐會啦! 下一集同你分享下,How Committed Are Your Employees To Helping Each Other? 同事們之間有幾願意互相幫助?

。。。。。

五/六月份早餐分享會 Topic: The Seven Strategy Questions by Harvard Professor Robert Simons

哈佛分享: 七條做生意策略問題

2012至2014間,我連續三年在哈佛上了 Robert Simons 的堂,畢生受用。我自己成間商舖基金公司都是建基於這本書。

有興趣 sign up la ? 每次限四位 (包括我)。 人多傾唔到計。

5月1日或8日或15日或22日或29日或6月5日或12日,星期六早上9時開始,約三小時。地點中環。

對象: 管理層/生意經營者/創業者,連我限4位。

有興趣參加的話,請 whatsapp 你的名片給 Suki (我助手) (+852) 5566 1335。

大家交流做生意最重要的幾條問題。

我唔係靠呢行搵食,免費,我請食早餐 ? Be friends ..... 有機會到時見你。李根興 Edwin

www.edwinlee.com.hk

聯絡李根興 whatsapp (+852) 90361143

。。。。。。。。。。

購買李根興的【李根興的生意哲學】(最新2020年6月出版 - 定價$198),或【買舖 要買得 PRO】(定價$198),連親筆簽名,可 whatsapp Suki (+852) 5566 1335。各大書局也有售。

在交易成本下探討虛實整合和顧客價值的關係-以統一超商、淘寶為例

為了解決海底撈免費項目的問題,作者蔡靜怡 這樣論述:

流通教父徐重仁曾說:「虛實整合很重要,企業無法避免這樣的潮流。未來世界裡,如果很固定的做實體通路、或很固定的在做虛擬通路,到最後都會遇到困難,所以一定要從兩種管道的方向去思考,實體商店本身應該要努力思考如何虛擬化」。研究目的在於探討「虛實整合與顧客價值的關聯」、「虛實整合與交易成本的關聯」及「虛擬通路、實體通路整合效益為何」。本研究以交易成本為理論基礎,以統一超商及淘寶為例來探討在不同地域下,虛實整合模式與顧客價值的關係。研究使用文獻回顧法及貝瑞岱比較教育研究法;以文獻回顧法搜集相關資料再以貝瑞岱比較教育研究法進行比較分析,找出共同點進行後續討論,最後分析出四個主題,依序為:(一)虛實整合與

經營模式:統一超商、淘寶不同虛實整合模式之經營方式。(二)虛實整合模式與地域關係:台灣腹地較中國小,人口密集,統一超商融入消費者生活,定位為社區服務中心。中國腹地廣大,消費者在淘寶上購買產品較為便利,但網路誠信問題嚴重,淘寶成功透過虛實整合突破交易誠信所產生的問題。(三)虛實整合與顧客價值關聯:研究發現消費者透過虛實整合通路服務時,企業均以當時的情境提供消費者實用性服務,而消費者也以情境價值及功能價值為優先選擇。(四)虛實整合與交易成本關聯:研究發現,企業無論經營虛擬通路或實體通路,均以降低消費者交易成本為基礎來執行。最後,研究者針對研究所得到的訊息提出具體的研究建議。(一) 手機移動支付為未

來之發展,建議後續研究者可把手機移動如何降低交易成本為研究討論。(二)QR code成本低且操作簡單後續研究者可分析QR code如何提升顧客價值為研究探討。(三)研究發現,淘寶阿里旺旺搭起線上買賣雙方溝同橋梁,降低買賣雙方因資訊不足而產生的問題,建議後續研究者可已虛擬通路如何有效雙向溝通為研究討論。

T型商業模式:揭示獨角獸企業的成功密碼

為了解決海底撈免費項目的問題,作者李慶豐 這樣論述:

“T型商業模式原理”是對現有商業模式理論的一次大幅度升級,它來自創業投資實踐,是長期專注對商業模式研究成果的結晶。“T型商業模式”的簡要結構形式包括三個部分:創造模式、行銷模式和資本模式。將三者排列組合在一起:左側是創造模式,右側是行銷模式,下方是資本模式,看起來像個“T”,所以稱為T型商業模式。 本書共分8章,闡述T型商業模式的來源、基本內容、主要部分、三大原理等方面的內容。本書中以“獨角獸”企業為研究樣本和基本案例,再拓展到國內外知名企業或具有發展潛力的行業領先企業,以“T型商業模式原理”揭示這些企業的成功經驗。     李慶豐 資深投資人,眾合創投合夥人。 在鼎

鑫國際資本和眾合創投分別從事PE投資、風險投資和創業投資工作。所在機構先後投資了近100多個投資項目,其中10多家企業已經成長為行業領導型企業或國內外知名上市公司。 長期以來,從實踐與研究中感悟:資本模式為創造模式和行銷模式賦能;從創業企業進化為“獨角獸”,需要T型商業模式!並以其構建的T型商業模式原理及贏利系統,指導投資的企業運營,提升企業競爭力,促進企業成長,並鞏固和提升在資本市場的贏利地位。     第1章 窄門 1.1 應該對商業模式創新進行保護嗎? 1.2 開啟創業易,成為獨角獸難! 1.3 T型商業模式是如何推導出來的? 1.4 獨角獸是這樣煉成的!   第2

章 創造模式 2.1 創造模式的構成要素與運行原理 2.2  模仿還是借鑒:那些常常說起的商業模式 2.3  升級到“中國創造”更需要一個創造模式 2.4 構建創造模式 提升服務業競爭力 2.5 產品組合:“免費”做點公益,“收費”實現共贏 2.6 產品組合:成於專注,敗在分散 2.7 增值流程:產業鏈如何取捨,價值鏈如何構建? 2.8 支持體系:為產品組合賦能 2.9 合作夥伴:產品組合的共同構建者 2.10 技術創新、產品組合創新與商業模式創新的關係   第3章 行銷模式 3.1 行銷模式的構成要素與運行原理 3.2 從目標客戶看價值主張:找到與產品組合的最大公約數 3.3 市場競爭:拓展

市場的方法與建立競爭優勢的策略 3.4  行銷組合:將行銷“絕招”整合在一起 3.5 互聯網行銷組合:行銷方法與互聯網的結合 3.6 行銷模式承接創造模式,共同創造協同價值   第4章 資本模式 4.1 資本模式的構成要素與運行原理 4.2 贏利機制:如何持續贏利和建立競爭優勢 4.3 企業所有者:商業模式掌舵人;資本機制:助力企業發展 4.4 進化路徑:圍繞企業核心競爭力展開 4.5 贏利池:既是資本增值的彙聚地,也是未來發展的孕育地 4.6  商業模式是否可持續,最終要看資本模式   第5章 三大原理 5.1 三端定位原理:構建產品組合的多要素協同活動 5.2 價值分配原理:為創造價值而分

配價值 5.3 資本賦能原理:如何正確地自我賦能   第6章 關聯 6.1 藍海戰略:與T型商業模式有四個結合點 6.2 定位理論:如何對“定位”重新定位? 6.3 爆品戰略:長尾理論將死,爆品才是行銷之王? 6.4 平臺戰略:袁家村、馬嵬驛為什麼這麼火? 6.5 企業贏利系統:華為成功的“偉大秘密”   第7章 創新 7.1 商業模式創新的內容和範圍 7.2 掃描行業:如何預判一個新“冒出”的商業模式? 7.3  關注客戶:讓那些“潛伏”的需求浮出水面 7.4 模仿借鑒:遵循“七步法”,培養創新能力 7.5 技術創新:促進商業模式創新和進階 7.6 資本運營:促進商業模式的進化與升級 7.7

堅持以人為本 推進商業模式創新   第8章 結束語   商業模式是一個“尼斯湖水怪”嗎?   後記   回歸初心之作   雷軍與董明珠曾有一個“10億賭約”。在2013年12月12日的“中國經濟年度人物”頒獎典禮上,雷軍表示小米模式將在5年之內戰勝格力 模式。為了增加趣味性,雷軍提出以1元為賭注,象徵性地立個賭約, 表示5年後看小米與格力的銷售收入以論輸贏。素有“鐵娘子”之稱的董明珠毫不示弱,堅信小米模式不可能戰勝格力模式,霸氣回應:“要 賭就賭10個億。” 立下賭約的2013年,小米的營業額為316億元,格力的營業額為1 200億元。《財富》雜誌報導說,我國中小企

業的平均壽命僅2.5年。這 5年,手機行業經歷了大洗牌,老牌企業諾基亞、聯想、索尼、中興、酷派的銷售量已經大幅萎縮或從市場上消失了,而小米作為一家民營創 業公司,從零開始,八年上市,2018年手機產品出貨量1.19億部,全球 排名第4。這5年,傳統製造企業同樣日子不好過,不時有跑路、倒閉的傳聞,而格力電器持續保持高速增長,2018年有望實現2 000億元營收目標。因此,雷軍與董明珠都贏了! 他們贏在哪兒,是通常所說的商業模式制勝嗎?搞智慧手機的公司 一大堆,能製造家電的公司更多。按照商業模式4要素、6要素或畫布九 宮格等傳統的方法判斷,它們的商業模式好像沒什麼不同。 為什麼小米和格力成了大

贏家? 這就要說到T型商業模式的與眾不同之處。如果說傳統的商業模 式的結構圖是“一”字型的話,那麼T型商業模式在“一”的下面加了 “丨”的支撐——讓“一”字型變成了“T”型。T型商業模式分為3部 分:創造模式、行銷模式、資本模式。在“T”型中,“一”的左右兩 端分別是創造模式、行銷模式,而“丨”就是資本模式。 這並不是文字遊戲,而正是在推進商業模式理論的進階。在T型商 業模式中,創造模式有4個要素,行銷模式有4個要素,資本模式有5個要素。本書中有這樣一段話:“一個企業從創立到發展壯大進而成為獨 角獸,源於對產品組合成功定位後,首先要有一個優秀的創造模式,然後有一個匹配的行銷模式,而資本模式為

創造模式和行銷模式賦能,同時創造模式和行銷模式為資本模式繁衍贏利。” T型商業模式中的“贏利”是指以關鍵資源與核心能力的持續累積贏得發展和競爭優勢。與“盈利”的不同之處在於,贏利不僅包括會計 意義上的利潤,還包括經營活動中形成的其它有形或無形的資本累積。 同樣,資本並非只是指貨幣資金,而是擴大到關鍵資源與核心能力等廣義的資本。可口可樂前董事長伍德魯夫有一句名言:“假如我的工廠被大火 毀滅,假如遭遇世界金融風暴,但只要有可口可樂的品牌,第二天我又將重 新站起。”無疑,品牌來自於贏利的累積,而後轉化為企業資本。 所謂優秀的商業模式不怕被模仿,是因為像任正非、馬雲、董明 珠、馬化騰、雷軍等企業創

始人或領軍人物很難被模仿,他們才是企業最大的資本,讓看似雷同的商業模式在不斷進化中實現差異化……因 此,商業模式不是一個靜止的結構,而是一個可以被驅動而進化發展的 “生命體”。這也是T型商業模式7大創新特色之一,是T型商業模式與眾不同之處。 本書第1章是對全書內容的提要與概括,也因為序言不能寫得太 長,所以對T型商業模式的“劇透”只能有這麼多。如果要回答“為什 麼小米和格力成了大贏家”,以及“如何讓創業公司成為獨角獸”“如 何讓公司可持續進化成長”等諸如此類的問題,就需要我們來共同討論 和學習T型商業模式。 回歸初心之作! 我從2007年開始從事風險投資工作,一直對商業模式的國內外實踐

和理論進化有所關注。我們投資經理或合夥人,特別勤奮者每年閱覽商業計畫書可達上千份,實際接觸項目公司也有近百個。判斷一個創業項 目,我們通常要考察創業團隊、商業模式、發展規劃、行業市場等5~7 個方面,但是商業模式和創業團隊尤其重要。 並不眾所周知的是,風險投資的失敗率還是比較高的。很多投資 機構——在不算極端糟糕的情況——大約70%以上的投資專案不能實現 IPO或以其它高收益方式退出。一個專案成功了,收穫的是品牌、名譽和經濟效益。而對於大多數專案的失敗——甭管是不是自己的專案,出 於持續改進的初心,我們習慣於對它們的商業模式、創業團隊進行複 盤,看看哪裡出現了問題。 有了理論,有了實踐,還

有對成功與失敗項目的研究和反思,因 此,我就想寫一本關於商業模式的書。雖然2007年就有寫書的野心,但 是持續多年來,總感覺自己需要進一步沉澱和積累,將T型商業模式的理論原型進一步完善並不斷進行實踐驗證。 毋容置疑,商業模式之于創業投資、企業進化乃至個人職業發展都 很重要,以至於打著商業模式旗號的專案招商、行銷鼓噪、諮詢培訓紛至遝來。但是,商業模式仍然還不是一門成熟的學科。目前來看,既沒有哪個商學院能系統地開設這門課程(更別說有這個專業了),甚至還 沒有一本普遍認可的關於商業模式的教科書。 算上商業模式的“前身”——利潤模式或盈利模式,“商業模式” 這個名詞的出現也只有30來年歷史,而近期

10來年才被廣泛提及。春江 水暖鴨先知!2000年及2010年左右出現了兩次商業模式研究熱潮,中 外學者提出了若干多個商業模式初步理論或原始結構模型。大家都在 摸著石頭過河,在一片空白上進行理論創新與結構搭建,難度極大,精神可嘉! 中外商學院的教授學者在研究商業模式。他們有較好的理論功底、 專門的時間及科班傳統塑成的規範,也有誨人不倦的學術追求及申報研究專案的強烈願望。中外教授學者的接續研究,推動了商業模式這座大 廈理論基礎的雛形構建。 中外企業諮詢專家在研究商業模式。他們瞭解企業經營的現實情 況,擅長將傳統及前沿的經營管理理論學以致用。指導企業的實踐中必然會出現創新,創新也是他們差異化行

銷及塑造諮詢品牌的利器。中外 企業諮詢專家的堅持創新,促進了商業模式理論與實踐的不斷結合,也 引致了需要進一步創新和完善的諸多新課題! 從中國製造躍遷到中國創造有點難,從引進西方的經營管理理論躍 遷到本土理論原創也是很難的!中國改革開放之初,我國的商學院引進了西方的MBA人才培養模式,教材也從西方引進——絕大部分是英文原 版影印。至今,我們已將那些引進的教材翻譯或改編成了中文,學習的依舊是科特勒、德魯克、邁克爾·波特們的理論。西方理論影響之深, 就連極具創新實踐精神的著名企業家張瑞敏,在演講中引用的也全是西 方管理大師的言論。近些年來,喜馬拉雅、羅輯思維等幾大知識付費平臺異軍突起,名嘴們講授

的也是西方的理論結合當下的實踐——內容多 是“如何迅速成才與賺錢”。對比之下,創新創造有點難,來自中國本 土的經管理論創新更是呼之難出! 現在,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某些產業領域,我國企業 的商業模式創新實踐已經領先於世界,這也呼喚著能有來自中國本土並影響世界的商業模式理論創新。 10多年來,為了提升自己所從事的風險投資的工作水準,並進一步對所投專案進行有效能的投後管理支持,我既關注國內外教授學者、諮 詢專家對商業模式的最新研究進展,也非常注重在創業投資領域的商業 模式創新實踐。有所不同的是,風險投資付出的是真金白銀,創業專案“九死一生”,所以我們的研究與探索就有更多“真刀真槍”、

直截了 當的基因與風格。同時,自2007年以來,我所在的眾合創投/鼎鑫國際資 本堅持主辦兩本內刊,一本是《商業模式》,另一本是《中國關注》。 我有幸負責這兩本企業內刊並兼任它們的主編。為了勝任這項有挑戰性的主編工作,我必須關注我們已經投資的近100家企業的商業模式,也 必須關注整個風險投資領域的新案例及新動向,也有必要研究每年接觸到的成千上百個創業計畫的商業模式和新經濟帶動下的風起雲湧般出現 的商業模式創新案例。 工作培養興趣,也會培養情懷,把情懷當真就可能成了理想。既然 它(商業模式)是待開墾的處女地,還有一片一片的空白,我們中國的研究者、實踐者也可以成為世界知名的商業模式研究與創新專家。

《異 類》一書中提出了“一萬小時定律”:“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 凡,並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1萬小時的錘煉 是任何人從平凡變成世界級大師的必要條件。” 如果簡單機械地付出1萬小時,把情懷當真也實現不了理想。“知 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對於企業系統來說,商業模式只是一個子系統,因此我必須拓展認識範圍,上升一個層次, 才能厘清局部和整體的關係。我很早就在想,電腦有作業系統,手機 有作業系統,數控機床也有作業系統,那麼創業企業也應該有個“作業系統”吧!我就提出一個創業企業的“人—車—路”作業系統,人——創業團隊,車——商業模式,路——戰略路徑。將三者連

起來說:創業 團隊驅動商業模式運轉,沿著戰略路徑前進,以實現贏利累積和進化發展。後來,我又下功夫學習了系統論、結構思維,結合我對工商管理的 濃厚興趣和積累,又為這個創業“作業系統”增加了企業文化、管理體 系、資源平臺、技術厚度和創新變革5個助力因素。這樣,原來的創業 “作業系統”升級為“企業贏利系統”,它就適合華為、格力、阿裡巴 巴、百度、騰訊等這樣的大型企業了。 用了幾年時間,對“企業贏利系統”的理論體系初步構建完成後, 我就想寫以“企業贏利系統”為標題的一本書。期間從事投後管理工作時,我策劃與主持了諸多公司的戰略規劃會議,收穫感慨頗多,還想寫 本書,書名叫作《戰略私董會》——它主要是“企

業贏利系統”中戰略 規劃模組的內容。 也許原創一個理論太難了,我總是對自己提出的商業模式結構模 型不滿意,以至於拘泥於“企業贏利系統”“戰略私董會”等多元化領域,迷途而不知返。回歸初心吧!從商業模式這個起點,延伸到企業贏 利系統,還是要回到商業模式。10多年的研究與實踐,不斷改進,不斷反覆運算,今天《T型商業模式》一書終於出版。 為創業者、企業家、職業達人而寫! 雖然“T型商業模式”是一次幅度不算小的理論創新,但是本書的 讀者物件是創業者、企業家、職業達人等知識型工作者。因此,本書理論與實踐並重,並且理論部分不超過三分之一,側重以實踐案例來說明 和驗證理論。為此,本書列舉了88個商業模式

成敗案例,總結了50多個 新模式,配有80余張視覺化商業模式原理圖,關聯33本知名商業書籍的 相關原理,提出並通俗地闡釋了20多個商業贏利新邏輯。本書依靠市場銷量延續生命力,所以少有晦澀難懂的理論,也少有東拼西湊的“申報 式”文字。在寫作時,作者力求讓每章各節簡明易懂,並適當增加趣味化、故事化的渲染。 至於本書的內容結構安排,看看目錄就會一目了然。各種高效能讀 書方法論都建議:讀一本書時先認真看看目錄,瞭解該書的整體結構安排;後續讀每一章時,再返回目錄——加強理解部分與整體的關係。學 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本書有8章42節。每節之前都有3個問題。 例如,第2章第5節重點闡述“免費 收費”

的產品組合,相關的三個問 題是這樣的: ※ 奇虎360將殺毒免費後,構建了怎樣的贏利產品組合? ※ 羅輯思維“免費 收費”產品組合如何促進其商業模式成功? ※ 微信就像一個“大魚塘”,它可以設計哪些贏利產品組合? 本書列舉的88個案例中,其中80個是成功的新經濟獨角獸及傳統型優秀企業,例如:小米科技、滴滴出行、羅輯思維、蘋果、亞馬遜、海 底撈、奇虎360、聯影醫療、星巴克、阿裡巴巴、騰訊、吉利、本田、拼多多、大疆無人機、美團點評、7-Eleven、寶潔、格力……剩餘的幾 個是失敗案例,重點闡述我們應該從中獲得哪些經驗教訓。失敗是成功之母!也有人說“成功乃失敗之父”,還有人說“成功是成功

的父與 母”!百舸爭流,必然景象萬千,各種解釋都能自圓其說。成功,要遵 循專業化;失敗,通常是因為偏離了軌道。T型商業模式包括3大部分, 有13個要素,提出3大原理,有7項理論創新。從創業進化為獨角獸,需 要一個T型商業模式! 2019年1月10日,我寫這篇序言時,雷軍正在“紅米獨立品牌發佈 會”現場“怒懟友商華為”。風起雲湧時,奮力求生存。手機市場一 直有點江湖味道,連一貫溫文爾雅的雷軍先生都“hold不住”了。直至 今天,小米系列產品還在固守“性價比”第一的原則。從T型商業模式看,對於有時尚消費屬性的產品,到了行業成熟期,“性價比”對企業 贏利機制的驅動力將會波動遞減,比亞迪和格蘭仕都是

前車之鑒。 格力董明珠女士可以說是T型商業模式中行銷模式的“代言人”。她說的“每一句話”,都將給企業節約上億元廣告費。“格力——掌握核心科技”的廣告語,其實承載著格力創造模式與行銷模式的完美結 合。不要忘記,高速增長應該是階段性的,而不應是長期戰略。T型商業模式有3大部分,含有13個要素,應該形成聯動!正向增強回饋與調節回饋錯落有致、交相輝映。晶片、造車、智慧裝備,偏離了核心能力 的軌道,格力的正向增強回饋會反轉嗎? 2013年“雙12”的那場賭局,小米與格力都贏了!從T型商業模式 看,它們與市場的賭局,剛剛開啟一個新的篇章…… 李慶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