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式細胞儀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流式細胞儀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鄭偉娟(主編)寫的 現代分子生物學實驗(第2版) 和鄭羽的 感測器與醫學工程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流式細胞儀isotype - Kojin也說明:流式細胞儀. 功能說明|. 依據細胞特殊標定物的數量定量分析特定細胞群. 具備分選(sorting)功能. 針對對細胞固有的性質定量測定細胞的特徵如表面受體.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高等教育 和天津大學所出版 。

臺北醫學大學 奈米醫學工程研究所碩士班 陳奕平、劉滄柏所指導 朱有泰的 在斑馬魚中利用大小及電荷相關的中孔洞二氧化矽奈米粒子穿過血腦屏障 (2021),提出流式細胞儀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血腦屏障、中孔洞二氧化矽奈米粒子、斑馬魚、阿黴素、蛋白質冠冕。

而第二篇論文臺北醫學大學 醫學科學研究所碩士班 黃惠美所指導 黃加的 Asiatic Acid和Rigosertib對T315I Bcr-Abl CML細胞凋亡 和有氧糖酵解的影響 (2021),提出因為有 慢性骨髓白血病、Bcr-Abl T315I耐藥、積雪草酸、Rigosertib的重點而找出了 流式細胞儀的解答。

最後網站建立一種可應用於流式細胞儀上檢測之螢光微脂體複合體及其 ...則補充:這篇研究成功建立了螢光標定之LPPC,並測試其在流式細胞儀上偵測細胞 ... 關鍵字: 微脂體;微脂複合體;流式細胞儀;免疫分析;liposome;LPPC;flow cytometer;immunoassay.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流式細胞儀,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現代分子生物學實驗(第2版)

為了解決流式細胞儀的問題,作者鄭偉娟(主編) 這樣論述:

《現代分子生物學實驗(第2版)》的編寫注重實用性和創新性統一,在實驗內容的編排上不再按照“基礎實驗+綜合實驗”的基本模式,而是依據分子生物學研究的主要內容,分為特定基因的克隆、克隆基因的表達和表達產物的純化、基因的編輯和表達水準的調控、基因表達水準的檢測和基因功能的研究、蛋白質與蛋白質的相互作用、DNA與蛋白質的相互作用、小分子與蛋白質的相互作用七章,每章整合若干實用的分子生物學研究技術實驗,使學生對每一個實驗的目的和適用領域更加明確,也便於從事不同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和青年教師快速選擇相關實驗技術參考借鑒。    書中既包含了分子生物學基礎和常用的實驗技術,如基因的克隆、表達和純化,定點突變、逆

轉錄PCR、westernblotting.pull-down、免疫沉澱、螢光顯微鏡使用、EMSA、染色體免疫共沉澱等,也涵蓋了目前分子生物學研究中先進的研究技術和研究方法,如酵母雙雜交技術、二維電泳、RNA干擾、即時螢光定量PCR、流式細胞儀分析、螢光共振能量轉移(FRET)技術等。    為方便讀者使用,每一章前都有綜述,介紹相關的研究背景;每個實驗都有實驗原理的介紹;實驗步驟中特別強調操作的注意事項和實驗取得成功的關鍵;多數實驗附有實驗結果,供選用該書的師生參考。    《現代分子生物學實驗(第2版)》適合作為高等院校生命科學類及相關專業分子生物學實驗課程的教材使用,也可供相關科研及實驗

技術人員參考。 多年的分子生物學教學與科研工作使我深刻認識到實驗技術在這門學科中的重要地位。跟其他的生物學學科一樣,分子生物學也是一門實驗學科,任何理論上的突破都必須建立在堅實的實驗基礎上,所以對於任何一位希望真正掌握分子生物學這門學科的人來說,都需要在學習分子生物學基礎理論的同時,熟悉和掌握分子生物學的基本實驗技術。    實際上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生物學的各個分支學科,無論是傳統的植物學、動物學、生理學、遺傳學,還是新興的神經生物學、發育生物學;無論是宏觀的生態學、進化生物學,還是微觀的微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的研究,都已經深入到分子水準,與其說分子生物學是生物學的一個新興

學科,不如說分子生物學是生物學各學科共同的基礎,是生物學研究的一種先進的理念和手段。正因為意識到這一點,現在分子生物學已經成為生物學一級學科所有學生必須掌握的一門基礎核心課程。    更進一步說,分子生物學也與生命科學領域的其他相關學科,如醫學、農學、林學、藥學、古生物學等密切相關,甚至化學、物理學、地質學等學科也開闢了利用分子生物學理論與技術研究自身學科科學問題的方向,出現了化學生物學、結構生物學、生物物理學、地質生物學等交叉學科,越來越多的專業人員需要分子生物學的專業知識,越來越多的專業人員希望熟悉和掌握相關的分子生物學實驗技術,因此綜合性院校、農林醫專業院校等均開設了分子生物學課程,選修

人數蔚為可觀。    與理論課教材建設相比,分子生物學實驗課的教材建設相對薄弱,多數學校的師生仍困惑於缺少實用的、適用的分子生物學實驗教材。這一方面固然與教材編寫本身的動力不足有關,另一方面也與分子生物學的學科特點有關。分子生物學是一門發展迅速的、充滿活力的高技術學科,既有基礎、簡單的實驗技術,更多的則是不斷發展起來的全新實驗技術,這些技術對實驗設備依賴性強,對操作的熟練度和經驗性要求高,要將這些新技術反應到實驗教材中,對編寫者而言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但是作為一名一直在分子生物學教學和科研第一線的高校教師,我深刻感受到師生們對這樣一本教材的迫切需求。幸運的是,我周圍有一群熟練掌握各種分子

生物學實驗技術的年輕人,他們有多年實際使用某項實驗技術、某種實驗儀器進行相關科研工作的經曆,熟悉實驗操作流程,瞭解儀器的性能和各項參數,知道儀器說明書和實驗方案以外需要注意的各種因素,也就是說掌握了如何保證實驗取得成功的訣竅。。有他們的參與,有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和醫藥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支持,我終於決定開始這項艱巨而有意義的編寫工作。    本書第1版從醞釀到2010年8月正式出版,歷時近三年,期間得到南京大學“985工程”二期精品教材建設專案的立項和經費支援,以及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創新實驗教材編寫專項經費的支持。本書出版後得到多方好評,獲評2011年江蘇省高等學校精品教材。    時

光飛逝,分子生物學及其相關研究技術一如既往地迅速發展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希望我們能在第1版基礎上及時修訂,於是有了第2版。    第2版繼承了第1版的編寫風格和理念,在實驗內容的編排上沒有選擇“基礎實驗十綜合實驗”的基本模式,而是依據分子生物學研究的自身特點和研究內容,分為若干部分。第2版保留了第1版的大部分實驗,調整了一部分實驗的編排,同時增加了一些新的實驗技術,包括目前分子生物學研究中應用較多的基因編輯、鐳射共聚焦和超高分辨顯微鏡的使用等新技術,特別增加了在新藥研發中研究小分子與蛋白質相互作用的幾種常用實驗技術,單列一章。    第2版總共分為7章,分別是特定基因的克隆、克隆基因的表達和表達

產物的純化、基因的編輯和表達水準的調控、基因表達水準的檢測和基因功能的研究、蛋白質與蛋白質的相互作用、DNA與蛋白質的相互作用、小分子與蛋白質的相互作用。每一章整合若干實用的分子生物學研究技術,既包含了分子生物學最為基礎和常用的實驗技術,如基因的克隆、表達和純化;定點突變、逆轉錄PCR、westernblotting、pull-down、免疫沉澱、螢光顯微鏡使用、EMSA、染色體免疫共沉澱等;也涵蓋了目前分子生物學研究中比較先進的研究技術和研究方法,如CRISPR基因編輯技術、鐳射共聚焦顯微鏡和超高分辨顯微鏡的使用、酵母雙雜交技術、二維電泳、RNA幹擾、即時螢光定量PCR、流式細胞儀分析、螢光

共振能量轉移(FRET)技術、等溫滴定量熱(ITC)、表面等離子共振(SPR)技術、細胞內熱遷移法(CETSA)、微量熱泳動(MST)等。    第1章“特定基因的克隆”是分子生物學的基本操作,實際上這也是大多數學校分子生物學實驗課實際開設的內容。這部分實驗內容比較簡單,對實驗設備、實驗條件沒有特殊要求,所需要的試劑、耗材成本很低,絕大多數院校、包括基礎條件比較薄弱的學校都具備開設這類實驗的基本條件。同時這些實驗技術也是每一個從事分子生物學或相關研究的師生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術,是他們早早晚晚、多多少少要用到的技術,是真正實用的分子生物學技術。雖然已有的大多數分子生物學實驗教材都包含這部分內容,但

本書的特色在於從查找基因序列、分析相關資訊、設計引物、選擇載體、選擇合適的酶切條件等這些通常由老師包辦、實驗課並不涉及的實驗步驟開始,將網路資料庫的使用、引物設計軟體的使用、不同載體的區別、影響酶切的因素、不同凝膠的適用範圍等這些實驗課一般不介紹的知識點貫穿到各個相關實驗中,把這些相互關聯的基本技術作為一個完整的研究任務進行編排。我們希望通過這一組實驗,每一個學生都可以真正掌握特定基因的克隆技術,不至於在開始科研工作、需要克隆特定基因時,無從下手;在實驗遇到困難時,感到茫然,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如何調整實驗條件。   第2章“克隆基因的表達和表達產物的純化”精心選擇了4個實驗,涵蓋了目前常用的

三種蛋白表達系統:大腸桿菌、酵母和昆蟲細胞,並選擇His6和GST兩種最常用的融合表達體系,介紹融合蛋白的表達和純化方法。

流式細胞儀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陰道自我按摩✨淨化骨盆能量🪄 - 女人愛自己儀式 💌#SelfLOVE

疫情讓我們專注「回到女性聖殿 🕌 - 子宮、陰道、骨盆、卵巢」,也就是下三脈輪(身體的能量中心)所在⛲️

我為妳錄製了第102集:[冥想練習] 陰道自我按摩✨淨化骨盆能量🪄 - 女人身心療癒地圖 Wild Feminine - Power, Spirit & Joy in the Female Body 🦚

妳可以在YouTube 或是妳喜愛的Podcast平台上聆聽
➡️ https://podcast.lolalinocean.com/102

這一集解鎖的超能力包括...

1⃣️ 陰道自我按摩 💟
2⃣️ 淨化骨盆能量 🦋
3⃣️ 畫一張骨盆地圖 💝

我也在節目中不藏私地公開「前世今生性創傷」、「如何開始與性感的自己連結」以及更多

每一天,妳會因為「選擇」覺察自己的「潛意識」而覺察Aware、覺醒Awaken 🧲💫

超能力夢想學校🏫的前兩集「野性女人」也在這兒送上❤️

✅ 79:喚醒野性女人生命力、創造力、直覺力的骨盆冥想觀想練習引導|子宮週期循環、月經與月亮能量
https://youtu.be/f2OqtVebJoA


✅ 90:[冥想] 探索妳的女性領土 - 骨盆,呵護好妳的根源區,榮耀她、愛她,讓卡住的情緒能量,流動淨化細胞重現光彩
https://youtu.be/ZaJfwJ-XKZ8

我愛妳們!

🌻🌼🌸🌺🥀🌹🌷💐

「如果小時候...有人教導我『陰道按摩』與連結女性強大直覺力的重要性,我預演未來的超能力從小就可以被啟動,活出生命的最大潛能!

正因為永遠不嫌晚,我致力於賦予女人潛力+權利 Empower Women 感受由內而外的高潮+性感 Orgasmic Sensual Sexy Babies!

一切都是能量ENERGY ⚡️從回到女人身體 - 這座美麗的宮殿🏰⛩開啟」

— 海公主蘿菈教練 💋xoxo

留言👇🏻妳的陰道自我按摩感受✨🛁

💗💗💗

Hiiii 超人們!

歡迎來到超能力夢想學校,我是海公主蘿菈教練。勇敢、自信愛與療癒行動是我的教練傳承使命 ; 引領女性發揮與生俱來的領導力是我的DNA。

在夢想學校,每週的啟發行動故事與干貨支持妳解鎖潛能,回到內在女性超能力,由內而外自信閃耀,打造無敵女超人社群,共創卓越理想生活~

讓我們開趴囉~2021 LET’S PLAY INTO UNKNOWN = 魔法發生區間
▲ Awaken Women Divine Feminine POWER through BREATH ▴ SEX ▴ GUT FEELINGS

▲ 創辦人+Podcast 播主 🎤 超能力夢想學校 🏫 給予最高價值甘貨 ▴ 每一個妳都是 Stroyteller
🦋 邀請妳私訊我IG @lolalolain 上我的播客傳遞「愛 ▴ 光」

YouTube🔍 海公主蘿菈教練
✨全球華人女性創業家Leaders的高效身心靈健康「線上教練Mentor」

✨熱門影片:自由潛水、自體免疫疾病 - 紅斑性狼瘡、呼吸冥想性愛、女性高效健康

2021年,超能力夢想學校在線上課程GUT90天療癒腸胃道+平衡荷爾蒙「高效女性必修身心靈健康線上課程」,與你一起活出我們的潛能,開啟我們與生俱來的超能力。本集所有提到的資源都放在 podacst.lolalinocean.com 中,歡迎你盡情取閱與分享!

See you inside
我愛妳
無條件地愛💗


超能力夢想學校 Gift x Super Power School
Episode 102
June 25, 2021

★ Episode details: https://share.transistor.fm/s/17a8227e
★ Additional episodes: https://lolalinocean.com

在斑馬魚中利用大小及電荷相關的中孔洞二氧化矽奈米粒子穿過血腦屏障

為了解決流式細胞儀的問題,作者朱有泰 這樣論述:

中文摘要背景血腦屏障(Blood-Brain Barrier, BBB)是一種高度選擇性的細胞屏障,它嚴格控制中樞神經系統的微環境以限制物質通過,這是提供治療性藥物治療腦部疾病的主要挑戰。本研究旨在開發無需外部刺激或受體蛋白綴合的中孔洞二氧化矽奈米粒子 (MSNs) 的簡單表面修飾,使其表現出臨界表面電荷和尺寸,允許它們在大腦中穿過BBB。方法氨催化的溶膠-凝膠工藝用於合成 MSNs,並進一步進行聚乙二醇化。通過使用穿透式電子顯微鏡 (TEM)、動態光散射儀 (DLS)和介面電位量測儀(Zeta potential Analyzer)對MSNs進行物理表徵驗證。通過使用流式細胞術進行細胞吞噬

。在斑馬魚中研究了跨BBB的阿黴素 (Dox)的藥物遞送和釋放。通過LC/MS質譜分析的蛋白質冠冕用於驗證MSNs的蛋白質吸附對BBB 滲透的影響。結果合成了8種具有正負電荷和兩種不同尺50和200 nm的MSNs。各種類型的MSNs的表徵顯示出均勻的中孔結構,具有從+ 42.3到- 51.6 mV的各種表面電位。共軛焦顯微鏡量化結果表明,與其他帶負電荷的MSNs (N2、N3 和 N5-RMSN50@PEG/THPMP)相比,在斑馬魚胚胎的腦血管外可以顯著觀察到N4-RMSN50@PEG/THPMP。然而,在大腦中幾乎沒有發現帶正電荷的MSNs (P1 和 P4-RMSN50@PEG/T

MAC),這表明帶負電荷的 MSNs可以成功地穿透 BBB。此外,當尺寸增加到 200 nm 但保持與50 nm N4-RMSN50@PEG/THPMP相似的表面負電荷,在斑馬魚的大腦中未發現N4-RMSN200 @PEG/THPMP。這些結果表明,基於MSNs的BBB傳輸是以電荷和大小相關的方式進行的。阿黴素 (Dox)加載N4-RMSN50@PEG/THPMP後,裝載量為5.57± 0.22 wt. %,裝載效率為78.13±3.07 %。毒性試驗表明奈米粒子可以降低Dox的藥物釋放,從而提高斑馬魚的存活率。此外,通過載有Dox的N4-MSN50@PEG/THPMP在斑馬魚中實現了Dox

在大腦中的藥物輸送和藥物釋放。流式細胞儀顯示N4-RMSN50@PEG/THPMP幾乎沒有細胞吞噬。蛋白質冠冕分析評估了轉運蛋白 (如Afamin和載脂蛋白E)對BBB滲透的作用,驗證了N4-RMSN50@PEG/THPMP可以穿過BBB。結論通過這種簡單的方法,我們證明了具有臨界負電荷和大小的MSNs可以克服治療藥物分子的BBB限制特性;此外,它們的使用還可以減緩藥物在大腦中的釋放,降低大腦外周毒性。關鍵詞血腦屏障 (BBB)、中孔洞二氧化矽奈米粒子 (MSNs)、斑馬魚、阿黴素 (Dox)、蛋白質冠冕。

感測器與醫學工程

為了解決流式細胞儀的問題,作者鄭羽 這樣論述:

全書共分為六章,第一章介紹了感測器的基本知識,講解醫用感測器的概念、發展現狀、用途、特點、分類,給出了典型感測器的靜態和動態特性,並介紹了傳感技術的發展趨勢;第二章介紹了感測器在生物電信號檢測上的應用;第三章介紹了感測器在人體生理信號檢測上的應用;第四章介紹了感測器在電療與電刺激儀器上的應用;第五章介紹了感測器在醫學成像中的應用;第六章介紹了感測器在檢驗分析儀器上的應用,每章結合感測器的基本原理講解其在醫學工程上的具體應用,通過感測器應用與原理的有機結合來提高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設計、實踐和動手能力,同時也為課程效果評價提供一個新的方法。該書闡述的部分內容是比較新穎的,也可以開拓學生的視野,增強學

生從事生物醫學感測器研究與應用工作的興趣。 第1章 緒論 1.1 醫學感測器概述 1.1.1 醫學感測器的發展現狀 1.1.2 醫學感測器的用途 1.1.3 醫學感測器的特點 1.1.4 醫學感測器的分類 1.2 感測器的基本特性 1.2.1 感測器的靜態特性 1.2.2 感測器的動態特性 1.2.3 感測器的標定 1.3 傳感技術的發展趨勢 1.3.1 感測器的改進途徑 1.3.2 感測器技術的創新 思考題 第2章 感測器在生物電信號檢測上的應用 2.1 生物電基礎 2.1.1 細胞生物電基礎 2.1.2 微電極感測器 2.1.3 玻璃微電極在細胞生物電測量上的應用 2

.2 人體生物電 2.2.1 人體生物電的分類和特點 2.2.2 人體常見的生物醫用電極 2.3 心電信號的測量 2.3.1 心電信號的產生 2.3.2 心電信號的波形特點 2.3.3 心電信號的導聯系統 2.3.4 生物電極在心電信號測量上的應用 2.4 肌電信號的測量 2.4.1 肌電信號的波形特點 2.4.2 肌電信號測量中的生物電極 2.4.3 生物電極在肌電信號檢測上的應用 2.5 腦電信號的測量 2.5.1 腦電信號的產生 2.5.2 腦電信號的導聯系統 2.5.3 腦電信號測量的感測器 2.5.4 生物電極在腦電信號檢測上的應用 思考題 第3章 感測器在人體生理信號檢測上的應用

3.1 血壓的測量 3.1.1 血壓測量的生理基礎 3.1.2 血壓檢測中的檢測參數 3.1.3 感測器在血壓測量上的應用原理 3.1.4 感測器在血壓測量上的具體應用 3.2 血氧飽和度的測量 3.2.1 血氧飽和度測量的生理基礎 3.2.2 血氧飽和度檢測中的檢測參數 3.2.3 血氧飽和度的測量原理 3.2.4 光電式感測器 3.2.5 光電式感測器在血氧飽和度檢測上的應用 3.3 呼吸的測量 3.3.1 呼吸測量的生理基礎 3.3.2 呼吸的檢測參數 3.3.3 呼吸的檢測方法 3.3.4 呼吸測量的感測器 3.3.5 感測器在呼吸檢測上的應用 3.4 體溫的測量 3.4.1 體溫測

量的感測器 3.4.2 感測器在體溫測量上的應用 3.4.3 紅外感測器在體溫測量上的應用 3.4.4 光纖溫度感測器在體溫測量上的應用 思考題 第4章 感測器在電療與電磁刺激儀器上的應用 4.1 經顱直流電刺激(tDCS)的工作原理 4.1.1 tDCS簡介 4.1.2 tDCS的發展 4.1.3 tDCS的工作原理 4.1.4 經顱直流電定向刺激 4.1.5 經顱直流電刺激裝置的系統結構 4.1.6 tDCS感測器 4.1.7 經顱直流電刺激的臨床應用 4.2 經顱磁刺激(17MS)的工作原理 4.2.1 TMS簡介與發展歷程 4.2.2 TMS的治療原理 4.2.3 TMS的裝置 4.

2.4 經顱磁刺激的應用 4.3 植入式電療儀器的測量原理 4.3.1 心臟起搏器 4.3.2 腦深部刺激器(DBS) 4.3.3 神經肌肉電刺激(NMES) 思考題 第5章 感測器在醫學成像中的應用 5.1 電阻抗成像(EIT) 5.1.1 電阻抗成像的基本原理 5.1.2 感測器在電阻抗成像中的應用 5.1.3 電阻抗成像在肺呼吸過程成像中的應用 5.2 磁探測電阻抗成像(MDEIT) 5.2.1 磁探測電阻抗成像的基本原理 5.2.2 感測器在磁探測電阻抗成像中的應用 5.2.3 磁探測電阻抗成像的測量系統 5.3 x線成像 5.3.1 x線的基本性質及作用 5.3.2 x線成像的物理

原理 5.3.3 x線機成像系統 5.3.4 感測器在X線機成像中的應用 5.4 X-CT成像 5.4.1 X-CT成像裝置 5.4.2 X-CT的成像過程 5.4.3 X-CT的圖像重建方法 5.4.4 CCD圖像感測器在X-CT中的應用 5.5 磁共振成像 5.5.1 磁共振成像的物理原理 5.5.2 磁共振成像的硬體系統 5.5.3 質子旋進式磁敏感測器在磁共振成像中的應用 5.6 超聲成像 5.6.1 超聲波的物理基礎 5.6.2 感測器在超聲成像中的應用 5.6.3 超聲波的成像原理 思考題 第6章 感測器在檢驗分析儀器上的應用 6.1 血液細胞分析儀的測量原理 6.1.1 血液細

胞分析儀的發展歷史 6.1.2 細胞計數原理 6.1.3 感測器在血細胞分析儀上的應用 6.1.4 光電倍增管在血細胞分析儀上的應用 6.2 流式細胞儀的測量原理 6.2.1 流式細胞儀的發展歷史 6.2.2 流式細胞儀的測量原理 6.2.3 Y匕電感測器在流式細胞儀上的應用 6.3 尿液分析儀的測量原理 6.3.1 幹式尿液分析儀的發展歷史 6.3.2 幹式尿液分析儀的測試原理 6.3.3 光電感測器在尿液分析儀上的應用 6.4 電泳分析儀的測量原理 6.4.1 電解質溶液的基本性質 6.4.2 電泳分析儀的測量原理 6.5 微生物檢測儀的測量原理 6.5.1 血培養儀的測量原理 6.5.2

生物感測器 6.5.3 微生物感測器在微生物分析儀上的應用 6.6 免疫分析儀的測

Asiatic Acid和Rigosertib對T315I Bcr-Abl CML細胞凋亡 和有氧糖酵解的影響

為了解決流式細胞儀的問題,作者黃加 這樣論述:

Chronic myeloid leukemia (CML)是一種由 Bcr-Abl 融合基因引起的骨髓增殖性疾病 ,其中 T315I 突變使 CML 細胞對 imatinib 產生耐藥性 。第三代酪氨酸激酶抑製劑 ponatinib 雖然可以抑制 Bcr-Abl 激 酶 ,但也存在嚴重的副作用 。Warburg effect ,即有氧糖酵解,是腫瘤細胞獲取能量的重要來源 。先 前的研究證明 ,抑制 Warburg effect 可能是一種有前途的癌症治療策略 。本研究旨在探討 rigosertib 和 Asiatic Acid(AA)對 T315I 突變 CML 細胞 的影響及機制 。 R

igosertib 是一種非 ATP 競爭性多靶向 抑製劑 ,可抑制 CML 細胞增殖 。AA 是一種天然小分子藥物 , 可誘導實體瘤細胞凋亡 。我們首先發現 AA 在 48 小時處理後抑制 K562、BaF3/p210 和 BaF3/T315I 細胞的增殖並誘導細胞凋亡 。 Rigosertib 和 AA 具有誘導 K562、BaF3/p210 和 BaF3/T315I 細胞凋亡的能力 。AA 在處理 48 後能 夠增加 c-caspase3/PARP 蛋白量表達 。Rigosertib 和 AA 在處理 48 小時後能夠下調 K562、 BaF3/p210 和 BaF3/T315I 細胞

HK1、HK2、HIF1α、PDK1 和 Glut1 Warburg effect 相關基因 mRNA 的表達 。Rigosertib 能夠誘導 K562、BaF3/p210 和 BaF3/T315I 細胞凋亡,並下調 HK2,PDK1 蛋白 表達與增加細胞週期的 G2/M 期停滯 。這些結果表明 ,rigosertib 和 AA 可通過抑制具有 T315I 突變 的 CML 細胞的 Warburg 效應來誘導生長抑制和細胞凋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