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 風扇更換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汽車 風扇更換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劉琳嬌寫的 發動機機械系統構造與檢修(附學習工作頁) 和邢帥教育的 中文版Photoshop CC 2018完全自學教程(在線教學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全部商品 - 振宇五金線上購物也說明:公司資訊. 振宇五金股份有限公司. 統一編號:29092696. 關於購物車 商品訊息. 退換貨原則 更多商品 · 條款與細則 優惠專區.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機械工業 和清華大學所出版 。

明志科技大學 機械工程系機械與機電工程碩士班 黃道易所指導 蔡文裕的 機車火燒車調查鑑定標準作業程序之研究 (2019),提出汽車 風扇更換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電動機車、機車火災鑑定、機車致災零組件危險因子分析。

而第二篇論文淡江大學 建築學系碩士班 陳珍誠所指導 王明洋的 以多向度榫卯接頭搭建的純木框架結構與機械手臂製造之應用 (2019),提出因為有 機器人建造、規格化木材、參數化模型、互承結構、榫卯設計的重點而找出了 汽車 風扇更換的解答。

最後網站做漆后车内有异味该怎么处理? - 车家号- 汽车之家則補充:重庆电视台汽摩频道,一个专业制作汽车视频的电视频道,为广大车友答疑解惑,传播汽车资讯。 精选车系视频 作者视频.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汽車 風扇更換,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發動機機械系統構造與檢修(附學習工作頁)

為了解決汽車 風扇更換的問題,作者劉琳嬌 這樣論述:

本書內容包括內燃機類型的認知、發動機的認知、發動機機體組的認知、曲柄連杆機構的認知、配氣機構的認知、潤滑系統的認知、冷卻系統的認知、起動系統的認知、點火系統的認知、燃油供給系統的認知。本書圖文並茂、通俗易懂,書後配有學習工作頁,並把相關視頻做成二維碼插入書中,可以幫助讀者自主學習,有效地提高學習效果。 本書可作為高職高專、中職中專院校汽車類專業教材,也可作為汽車愛好者的參考書。 出版說明 前言 專案一 內燃機類型的認知 …………………1 1.1 內燃機型號的組成 …………………1 1.2 內燃機型號編制規則 ………………2 1.3 發動機的分類及特點 ………………3 1

.4 發動機冷卻方式的分類及特點 ……3 1.5 發動機氣缸排列方式的分類 ………3 專案二 發動機的認知 ………………………6 2.1 四衝程發動機常用術語 ……………6 2.2 四衝程汽油發動機的工作過程 ……7 2.3 四衝程柴油發動機的工作過程 ……8 2.4 二衝程汽油機的工作過程 …………8 2.5 二衝程柴油機的工作過程 …………9 2.6 發動機的主要性能與特性 …………9 專案三 發動機機體組的認知…………… 11 3.1 機體組的功用與組成 …………… 11 3.2 氣缸體的構造 …………………… 12 3.3 氣缸體的形式 …………………… 12 3.4 氣缸的結構與

特點 ……………… 13 3.5 氣缸套 …………………………… 13 3.6 氣缸蓋 …………………………… 13 3.7 氣缸墊 …………………………… 14 3.8 油底殼 …………………………… 15 3.9 氣缸套磨損的原因分析 ………… 15 3.10 預防氣缸早期磨損的措施 ……… 17 3.11 氣缸體檢查與平面度檢測 ……… 17 3.12 氣缸蓋的拆裝與氣缸墊的更換 … 19 專案四 曲柄連杆機構的認知…………… 22 4.1 曲柄連杆機構的作用與組成 …… 22 4.2 活塞 ……………………………… 23 4.3 活塞環 …………………………… 25 4.4 活塞銷

…………………………… 26 4.5 連杆及連杆軸承 ………………… 28 4.6 曲軸 ……………………………… 30 4.7 飛輪 ……………………………… 33 4.8 曲軸減振器 ……………………… 35 4.9 活塞連杆組的拆裝 ……………… 35 專案五 配氣機構的認知 ………………… 36 5.1 配氣機構的組成 ………………… 36 5.2 配氣機構的分類 ………………… 36 5.3 配氣相位 ………………………… 38 5.4 正時機構 ………………………… 38 5.5 氣門組 …………………………… 39 5.6 氣門傳動組 ……………………… 41 5.7 發動機平

衡軸 …………………… 43 5.8 可變氣門正時/ 升程技術 ……… 43 專案六 潤滑系統的認知 ………………… 46 6.1 潤滑系統的組成 ………………… 46 6.2 潤滑系統的功用 ………………… 46 6.3 潤滑系統的潤滑方式 …………… 46 6.4 潤滑油 …………………………… 46 6.5 潤滑油添加劑 …………………… 47 6.6 機油泵 …………………………… 47 6.7 機油濾清器 ……………………… 48 6.8 機油和機油濾清器的更換 ……… 48 VIII 發動機機械系統構造與檢修 專案七 冷卻系統的認知 ………………… 50 7.1 散熱器 ……

……………………… 50 7.2 風扇與水泵 ……………………… 51 7.3 節溫器 …………………………… 52 7.4 冷卻液 …………………………… 53 7.5 冷卻液的更換 …………………… 53 7.6 冷卻系統密封性檢查 …………… 54 專案八 起動系統的認知 ………………… 55 8.1 起動系統的作用及組成 ………… 55 8.2 起動機 …………………………… 55 8.3 起動性能 ………………………… 56 8.4 起動機的檢測 …………………… 56 專案九 點火系統的認知 ………………… 62 9.1 傳統點火系統 …………………… 62 9.2 點火線圈

………………………… 62 9.3 分電器 …………………………… 63 9.4 火花塞 …………………………… 63 9.5 電子點火系統 …………………… 64 9.6 微機控制點火系統 ……………… 64 9.7 磁電機點火系統 ………………… 65 專案十 燃油供給系統的認知 …………… 66 10.1 燃油供給系統的組成 …………… 66 10.2 進、排氣系統 …………………… 67 10.3 電動燃油泵 ……………………… 68 10.4 燃油濾清器 ……………………… 69 10.5 燃油分配管 ……………………… 69 10.6 燃油壓力調節器 ………………… 69 10.

7 噴油器 …………………………… 70 10.8 汽油缸內直噴(FSI)技術 …… 70 10.9 渦輪增壓技術 ………………… 71 10.10  廢氣再迴圈(EGR)系統 …… 71 10.11 三元催化轉化器 ……………… 72 10.12 柴油機微顆粒過濾 …………… 72 10.13 燃油供給系統的檢修 ………… 73 參考文獻 …………………………………… 75 為了貫徹國務院《關於大力推進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以及教育部等六部委《關於實施職業院校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培訓工程的通知》等檔精神,全面實施“職業教育與培訓創新工程”積極推進課程

改革和教材建設,為職業教育教學和培訓提供更加豐富、多樣和實用的教材,更好地滿足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需要。按照教育部頒佈的《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領域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培訓指導方案》的要求,緊密結合目前汽車維修行業實際需求,編寫了這套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高技能型人才教學用書,供高等職業院校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以及汽車運用技術專業教學使用。 本書符合國家對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培訓工作的需要,注重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面向市場,面向社會,為經濟結構調整和科技進步服務的原則,體現了職業教育的特色,滿足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以及汽車運用技術領域高技能型人才培養的需要。 本書在組織編寫的過程中,認真總結了全國開

設汽車專業院校多年來的專業教育經驗,注意吸收發達國家(德國)的職教理念和方法,形成了特色。 本書以行業關鍵技術操作和技術管理的能力要求為核心,確定專業知識和能力培養目標。在內容上選擇注重汽車後市場職業崗位對人才的知識、能力要求,力求與相應的職業資格標準銜接,並較多地反映了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新材料的內容。為學生畢業後能順利進入汽車後市場崗位奠定良好的基礎。 本課程通過對汽車發動機(汽油機和柴油機)的總體構造、主要系統的功能、組成和基本結構的學習,使學生瞭解和掌握汽車發動機的基本工作原理,同時培養學生對汽車的興趣和愛好,並為後續專業課程(發動機原理、發動機設計、內燃機燃料供給、內

燃機增壓、汽車電子學等)的學習和從事相關科研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本課程建議50 ~ 60 學時。 本書由劉琳嬌、徐道發任主編,許建強、陳俊傑任副主編。參加本書編寫工作的還有孫立君、伊春雨、姚立澤、曹紅玉、耿連才、王江英、侯紅賓、孫樹森、姚建玲。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得到了一汽客車有限公司的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 由於作者水準有限,書中難免有不當之處,懇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汽車 風扇更換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汽車冷氣不冷先換這個【拆下冷氣散熱風扇BMW E39】白同學冷氣DI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DRKfJgv98c

機車火燒車調查鑑定標準作業程序之研究

為了解決汽車 風扇更換的問題,作者蔡文裕 這樣論述:

交通部統計至108年全台灣機動車輛總數達兩仟一佰萬輛,其中汽車佔總數38%,機車則佔總數62%,並統計十年內機動車輛成長比例,機車車輛數逐年增加比例大幅高於汽車車輛數,關係於台灣人口密集度高加上機車使用上方便、保養費用較親於大眾家庭,使機車成為大眾優先考慮之交通工具,但依據交通部機車使用狀況調查報告顯示,台灣機車平均車齡達10.2年,在使用高車齡機車下,值得我們探討零組件是否有老化滲油、電器是否受潮引發短路等,引發車輛火災之致災因子,影響駕駛者使用上的安全問題。 隨著環保法規逐漸的嚴格以及科技上的進步,機車增加了許多電子控制零組件,達到強勁的動力輸出下保有較低的廢氣排放,在加上

電動機車的趨勢發展,民眾能有跟多元的選擇,但也增加了鑑定人員在機車火災鑑定上需瞭解多種型式之構造,為了使鑑定人員在缺乏專業知識下,能有效率的釐清案發機車之起火原因,將整合各種型式之機車,逐一拆解分析所有零組件,探討使用上的致災因子及零組件經長時間使用下致災的可能性,並建立圖表可依照受燒部位對應機車零組件相關位置,再對照機車致災零組件危險因子分析表,確認案發機車起火位置並釐清起火原因。

中文版Photoshop CC 2018完全自學教程(在線教學版)

為了解決汽車 風扇更換的問題,作者邢帥教育 這樣論述:

本書是幫助Photoshop初學者實現從入門到精通、從新手到高手的經典自學教程,全書以精闢的語言、精美的圖示和範例,全面、深入地講解了Photoshop的各項功能和實際應用技巧。 全書共分為20章,採用線上教學+線下鞏固的教學模式,涵蓋了Photoshop CC 2018的全部工具和命令。   本書1~15章從Photoshop的基礎使用方法開始講解,循序漸進地解讀了Photoshop的基本操作、選區、圖層、繪畫、顏色調整、圖像修飾、Camera Raw、路徑、文字、濾鏡、蒙版、通道、動作與自動化、3D等核心功能和應用技巧;16~20章則從Photoshop的實際應用出發,針對照片處理、海報

設計、創意合成、質感特效及UI這五個方面進行案例式的、有針對性和實用性的實戰練習,不僅使讀者鞏固了前面學習的Photoshop技術技巧,更為讀者以後的實際工作鋪平道路。 本書適合廣大Photoshop初學者,以及有志於從事平面設計、插畫設計、包裝設計、網頁製作、三維動畫設計、影視廣告設計等工作的人員閱讀,同時也適合高等院校相關專業的學生和各類培訓班的學員參考閱讀。 第1章 繪圖大師—初識Photoshop CC 2018 1.1 進入Photoshop CC 2018的世界—應用領域 1 1.1.1 平面設計 1 1.1.2 後期處理 1 1.1.3 藝術文字 1

1.1.4 創意圖像 2 1.1.5 插畫創作 2 1.1.6 建築效果圖後期處理 2 1.1.7 網頁設計 2 1.1.8 UI設計 2 1.2 瞭解你的辦公桌—Photoshop CC 2018的工作界面 2 1.2.1 工作界面組件 2 1.2.2 實戰—文檔窗口的具體操作 3 1.2.3 工具箱 4 1.2.4 實戰—工具箱的具體操作 4 1.2.5 工具選項欄 5 1.2.6 實戰—搜索欄的具體操作 5 1.2.7 實戰—菜單欄的具體操作 6 1.2.8 實戰—面板的具體操作 6 1.2.9 實戰—用“學習”面板修飾圖像 7 1.2.10 瞭解狀態欄 8 1.3 怎麼看都行—控制圖

像顯示 8 1.3.1 實戰—不同模式切換屏幕 9 1.3.2 實戰—排列窗口中的多個圖像文件 9 1.3.3 改變顯示比例 10 1.3.4 實戰—用縮放工具調整窗口比例 10 1.3.5 實戰—用旋轉視圖工具旋轉畫布 11 1.3.6 實戰—用抓手工具移動畫面 11 1.3.7 實戰—使用導航器改變比例 12 1.3.8 瞭解縮放命令 13 1.4 輔助小幫手—使用輔助工具 13 1.4.1 瞭解標尺 13 1.4.2 實戰—使用標尺 13 1.4.3 實戰—使用網格 14 1.4.4 實戰—使用參考線 14 1.4.5 使用智能參考線 15 1.4.6 實戰—為圖像添加注釋 15 1.4

.7 使用對齊功能 16 1.4.8 顯示或隱藏額外內容 16 1.5 整理你的辦公桌—設置工作區 16 1.5.1 設置基本功能工作區 17 1.5.2 設置預設工作區 17 1.5.3 實戰—創建自定工作區 17 1.5.4 實戰—自定義菜單命令顏色 18 1.5.5 實戰—自定義命令快捷鍵 18 1.5.6 自定義預設工具 18 1.6 Photoshop CC 2018新增功能 18 1.6.1 直觀的工具提示 19 1.6.2 學習面板提供教學 19 1.6.3 同步訪問Lightroom 19 1.6.4 共享文件 19 1.6.5 彎度鋼筆工具 19 1.6.6 更改路徑顏色 2

0 1.6.7 全新的“畫筆”面板 20 1.6.8 設置描邊平滑度 20 1.6.9 畫筆對稱 20 1.6.10 可變字體 21 1.6.11 編輯球面全景 21 1.6.12 全面搜索 21 1.7 綜合實戰—創意海報 21 第2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文件的操作方法 2.1 簡單實用的操作—打開、創建與保存圖像文件 23 2.1.1 瞭解“新建文件”面板 23 2.1.2 實戰—新建圖像文檔 23 2.1.3 實戰—新建畫板 24 2.1.4 實戰—打開圖像文件 25 2.1.5 實戰—置入嵌入的智能對象 26 2.1.6 實戰—置入鏈接的智能對象 26 2.1.7 導入文件 2

7 2.1.8 導出文件 27 2.1.9 保存圖像文件 28 2.1.10 選擇正確的文件保存格式 28 2.1.11 關閉圖像文件 30 2.1.12 實戰—複製圖像文檔 30 2.2 使圖像的大小符合要求 —調整圖像和畫布大小 31 2.2.1 像素和分辨率 31 2.2.2 調整圖像大小和分辨率 31 2.2.3 實戰—調整照片文件大小 31 2.2.4 畫布大小 32 2.2.5 實戰—調整畫布大小 32 2.2.6 實戰—設置個性桌面 33 2.2.7 旋轉畫布 33 2.3 隨心所欲設置畫面的大小—裁剪圖像 34 2.3.1 瞭解裁剪工具 34 2.3.2 實戰—運用裁剪工具裁剪

多餘圖像 34 2.3.3 實戰—運用裁剪工具裁剪傾斜圖像 35 2.3.4 實戰—利用裁剪工具增加畫布區域 36 2.3.5 實戰—運用裁剪工具拉直圖像 36 2.3.6 實戰—內容感知裁剪 36 2.3.7 瞭解透視裁剪工具選項 37 2.3.8 實戰—運用透視裁剪工具校正傾斜的建築物 37 2.3.9 實戰—運用裁剪命令裁剪指定的圖像 38 2.3.10 瞭解“裁切”命令對話框 38 2.3.11 實戰—運用“裁切”命令裁切黑邊 38 2.4  Photoshop中的時空穿梭機 —恢復與還原 39 2.4.1 使用命令和快捷鍵 39 2.4.2 恢復圖像至打開狀態 39 2.4.3 使用

歷史記錄面板 39 2.4.4 實戰—用歷史記錄面板還原圖像 40 2.4.5 實戰—有選擇地恢復圖像區域 41 2.5 隨心所欲—圖像的變換與變形操作 41 2.5.1 瞭解“移動工具”選項欄 41 2.5.2 實戰—使用移動工具製作創意圖像合成 42 2.5.3 認識定界框、中心點、控制點 42 2.5.4 實戰—使用“縮放”命令製作茶壺海報 43 2.5.5 實戰—使用“旋轉”命令製作蝴蝶美妝 43 2.5.6 實戰—斜切與扭曲 44 2.5.7 實戰—透視變換圖像 44 2.5.8 實戰—使用“水平翻轉”和 “垂直翻轉”命令製作水中倒影 45 2.5.9 實戰—使用“內容識別比例”縮放

多餘圖像 45 2.5.10 瞭解“精確變形” 46 2.5.11 實戰—通過“精確變換”製作頭飾 46 2.5.12 實戰——通過“變換”製作中國風扇子 47 2.5.13 變形 48 2.5.14 實戰—使用“變形”命令合成扭曲空間 48 2.5.15 操控變形 49 2.5.16 實戰—操控變形更改圖像 49 2.6 綜合實戰—製作全屏海報 50 第3章 選擇的藝術—創建和編輯選區 3.1 選區的原理—為什麼要進行選擇 51 3.2 揭開選區的面紗—選擇方法概述 51 3.2.1 基本狀態選擇法 51 3.2.2 基於路徑的選擇方法 51 3.2.3 基於色調的選擇方法 52 3.2

.4 基於快速蒙版的選擇方法 52 3.2.5 基於通道的選擇方法 52 3.3 選區基礎操作起步 —選區的基本操作 52 3.3.1 全選與反選 52 3.3.2 取消選擇與重新選擇 52 3.3.3 移動選區 53 3.3.4 瞭解“選區的運算” 53 3.3.5 實戰—運用“選區的運算” 合成聖誕卡片 53 3.3.6 隱藏與顯示選區 54 3.4 簡單選擇工具的應用 —使用選框工具建立規則選區 54 3.4.1 瞭解“矩形選框工具”選項欄 54 3.4.2 實戰—使用“矩形選框工具” 製作藝術效果 54 3.4.3 實戰—使用“橢圓選框工具” 製作相框 56 3.4.4 實戰—使用“單

行”和 “單列選框工具” 56 3.5 不規則選區的建立 —使用套索工具建立不規則選區 57 3.5.1 實戰—使用“套索工具”變臉 57 3.5.2 實戰—使用“多邊形套索工具” 更換背景 58 3.5.3 瞭解“磁性套索工具”選項欄 59 3.5.4 實戰—使用“磁性套索工具” 製作瘦身海報 59 3.6 菜單命令也能創建選區—選擇顏色範圍 60 3.6.1 “色彩範圍”對話框 60 3.6.2 實戰—運用“色彩範圍”命令 61 3.7 為顏色建立選區—魔棒工具和快速選擇工具 62 3.7.1 瞭解魔棒工具選項欄 62 3.7.2 實戰—運用“魔棒工具”摳取花朵 63 3.7.3 實戰—運

用“快速選擇工具” 改變嘴唇顏色 64 3.7.4 實戰—運用“鋼筆工具”建立選區 65 3.7.5 實戰—用“快速蒙版”編輯選區 67 3.7.6 實戰—用“通道”摳取透明圖像 68 3.8 工具選項欄創建選區—選擇並遮住 69 3.8.1 選擇視圖模式 69 3.8.2 邊緣檢測 70 3.8.3 瞭解全域調整參數 70 3.8.4 指定輸出方式 70 3.8.5 實戰—摳取頭髮 70 3.9 選區快捷變換法—編輯選區 72 3.9.1 平滑選區 72 3.9.2 擴展選區 72 3.9.3 收縮選區 72 3.9.4 羽化選區 72 3.9.5 邊界選區 73 3.9.6 實戰—用“羽化

選區” 命令製作旅遊海報 73 3.9.7 擴大選取和選取相似 74 3.9.8 隱藏選區邊緣 74 3.9.9 實戰—變換選區 74 3.9.10 實戰—存儲選區 75 3.9.11 載入選區 75 3.10 選區的基本編輯—應用選區 76 3.10.1 剪切、複製和粘貼圖像 76 3.10.2 合併複製和貼入 76 3.10.3 實戰—通過“複製和貼入” 製作圖案文字 76 3.10.4 移動選區內的圖像 77 3.10.5 實戰—使用自由變形製作飄揚的裙子 78 3.11 綜合實戰—製作另類雙重曝光效果 78 第4章 圖形圖像的魔法—圖層 4.1 各種各樣的圖層—什麼是圖層 80 4.

1.1 圖層的特性 80 4.1.2 圖層的類型 81 4.1.3 圖層面板 81 4.2 聰明地運用圖層—圖層的基礎操作 82 4.2.1 新建圖層 82 4.2.2 背景圖層與普通圖層的轉換 83 4.2.3 選擇圖層 83 4.2.4 複製圖層 84 4.2.5 實戰—運用“複製圖層”製作 85 4.2.6 鏈接/取消鏈接圖層 85 4.2.7 更改圖層名稱和顏色 85 4.2.8 顯示與隱藏圖層 85 4.2.9 鎖定圖層 86 4.2.10 實戰—運用“鎖定圖層” 為嘴唇更改口紅顏色 86 4.2.11 刪除圖層 87 4.2.12 柵格化圖層內容 87 4.2.13 清除圖像的雜邊

87 4.3 重重疊疊的圖層—排列與分佈圖層 88 4.3.1 實戰—改變圖層的順序 88 4.3.2 實戰—對齊與分佈命令的使用 88 4.4 合併與蓋印圖層 89 4.4.1 合併圖層 89 4.4.2 向下合併可見圖層 89 4.4.3 合併可見圖層 89 4.4.4 拼合圖層 90 4.4.5 蓋印圖層 90 4.5 圖層管理的好幫手—使用圖層組管理圖層 90 4.5.1 創建圖層組 90 4.5.2 使用圖層組 90 4.6 神奇的圖層樣式—圖層樣式介紹 91 4.6.1 添加圖層樣式 91 4.6.2 瞭解“圖層樣式”對話框 91 4.6.3 混合選項面板 91 4.6.4 實戰

—運用“混合選項”摳煙花 92 4.6.5 “斜面與浮雕”面板 92 4.6.6 實戰——運用“斜面與浮雕” 製作下午茶海報 93 4.6.7 實戰—為明信片添加“描邊”效果 93 4.6.8 實戰—“內陰影”樣式的使用 94 4.6.9 實戰—“內發光”樣式的使用 94 4.6.10 實戰—“光澤”樣式的使用 95 4.6.11 實戰—“顏色疊加”樣式的使用 95 4.6.12 實戰—使用“漸變疊加” 樣式製作七彩景象 96 4.6.13 實戰—“圖案疊加”樣式的使用 96 4.6.14 實戰—“外發光”樣式的使用 97 4.6.15 實戰—“投影”樣式的使用 97 4.6.16 認識“樣式

”面板 98 4.6.17 實戰—“樣式庫”的使用 98 4.6.18 存儲樣式庫 99 4.6.19 修改、隱藏與刪除樣式 99 4.6.20 複製與粘貼樣式 99 4.6.21 縮放樣式效果 99 4.6.22 將圖層樣式創建為圖層 100 4.6.23 實戰—音樂吉他 100 4.7 透明度的調整與效果—圖層的不透明度 102 4.8 豐富的圖層效果—圖層的混合樣式 103 4.8.1 混合模式的使用 103 4.8.2 實戰—運用“混合模式” 製作雙重曝光效果 105 4.9 色彩的魅力—填充圖層 105 4.9.1 實戰—運用“純色填充” 調整圖層對微景調色 105 4.9.2 實戰

—運用漸變填充圖層製作蔚藍天空 106 4.9.3 實戰—運用圖案填充圖層為裙子貼花 106 4.10 不要低像素—智能對象 107 4.10.1 瞭解智能對象的優勢 107 4.10.2 創建智能對象 107 4.10.3 編輯智能對象內容 108 4.10.4 實戰—替換智能對象內容 108 4.10.5 將智能對象轉換到圖層 108 4.10.6 導出智能對象內容 108 4.11 綜合實戰——打散人像效果 108 第5章 調整個性顏色—調整顏色 5.1 玩轉顏色模式—圖像的顏色模式 111 5.1.1 查看圖像的顏色模式 111 5.1.2 位圖模式 111 5.1.3 灰度模式 1

12 5.1.4 雙色調模式 112 5.1.5 索引模式 112 5.1.6 RGB模式 112 5.1.7 CMYK模式 112 5.1.8 Lab顏色模式 113 5.1.9 實戰—“LAB”顏色模式的使用 113 5.1.10 多通道模式 113 5.2 百變圖像整體調色—圖像的基本調整命令 114 5.2.1 實戰—“自動色調”調整命令的使用 114 5.2.2 實戰—“自動對比度”調整命令的使用 114 5.2.3 實戰—“自動顏色”調整命令的使用 114 5.2.4 實戰—“亮度/對比度” 命令的使用 114 5.2.5 瞭解“色階”調整命令 115 5.2.6 實戰—“色階”調

整命令的使用 115 5.2.7 實戰—“輸出”色階的使用 116 5.2.8 實戰—“色階”命令中吸管工具設置黑場和白場 116 5.2.9 實戰—“色階”命令中吸管工具設置灰場 117 5.2.10 瞭解“色相/飽和度”調整命令 117 5.2.11 實戰—“色相/飽和度”調整命令的使用 117 5.2.12 瞭解“自然飽和度”調整命令 118 5.2.13 實戰—“自然飽和度”調整命令的使用 118 5.2.14 瞭解“色彩平衡”調整命令 119 5.2.15 實戰—“色彩平衡”命令的使用 119 5.2.16 實戰—“色彩平衡”命令使用之保持明度 119 5.2.17 瞭解“曲線”調整

命令 120 5.2.18 實戰—“曲線”調整命令的使用 120 5.2.19 實戰—用“匹配顏色” 調出粉紅色調 121 5.2.20 實戰—“替換顏色”調整 命令的使用 121 5.2.21 實戰—“顏色查找”調整 命令調出背景色 122 5.2.22 實戰—“通道混和器”調整 命令的使用 123 5.2.23 實戰—“照片濾鏡”調整 命令的使用 123 5.2.24 可選顏色 123 5.2.25 實戰—使用“可選顏色” 命令調出藍色調 124 5.2.26 實戰—“陰影/高光”調整命令的使用 125 5.2.27 瞭解“曝光度”調整命令 126 5.2.28 實戰—“曝光度”調整命令的

使用 126 5.2.29 實戰—寧靜色調 126 5.3 特別的色彩效果—圖像的特殊調整命令 127 5.3.1 瞭解“黑白”調整命令 127 5.3.2 實戰—“黑白”調整命令的使用 128 5.3.3 實戰—“漸變映射”調整命令的使用 128 5.3.4 實戰—“去色”調整命令的使用 129 5.3.5 實戰—“反相”調整命令的使用 129 5.3.6 實戰—“閾值”命令的使用 129 5.3.7 實戰—“色調均化”調整命令的使用 130 5.3.8 實戰—“色調分離”調整命令的使用 130 5.4 不會破壞原圖層的優勢—調整圖層 130 5.4.1 瞭解調整圖層的優勢 130 5.4.

2 實戰—調整及屬性面板 131 5.4.3 實戰—“創建調整圖層” 調出夢幻紫色調 131 5.4.4 實戰—通過修改調整圖層參數改變嘴唇顏色 133 5.4.5 刪除調整圖層 133 5.5 綜合實戰—逆光人像 133 第6章 修復與美化我的靚圖—繪畫與圖像修飾 6.1 色彩填充的魅力—如何設置顏色 135 6.1.1 瞭解前景色與背景色 135 6.1.2 瞭解“拾色器”對話框 135 6.1.3 實戰—前景色與背景色的設置 136 6.1.4 瞭解吸管工具選項欄 136 6.1.5 實戰—吸管工具的使用 137 6.1.6 實戰—用顏色面板調整顏色 137 6.1.7 實戰—用色板面

板設置顏色 137 6.2 鼠標變畫筆—繪畫工具 138 6.2.1 瞭解畫筆工具選項欄與下拉麵板 138 6.2.2 實戰—使用“畫筆工具” 繪製卡通糖果 140 6.2.3 瞭解鉛筆工具選項欄 140 6.2.4 實戰—使用“鉛筆工具” 製作像素圖案 140 6.2.5 瞭解“顏色替換工具”選項欄 141 6.2.6 實戰—用“顏色替換工具” 為衣服換色 141 6.2.7 瞭解混合器畫筆選項欄 142 6.2.8 實戰—使用“混合器畫筆工具” 製作水粉效果 142 6.2.9 設置繪畫光標顯示方式 143 6.3 繪畫的好幫手—畫筆面板 143 6.3.1 瞭解畫筆設置面板 143 6.

3.2 形狀動態 144 6.3.3 散佈 145 6.3.4 紋理 145 6.3.5 雙重畫筆 146 6.3.6 顏色動態 146 6.3.7 畫筆筆勢 146 6.3.8 傳遞 146 6.3.9 附加選項設置 146 6.3.10 實戰—新建畫筆打造彩色的淚 147 6.3.11 實戰—用“繪畫對稱屬性” 繪製插畫塗鴉 147 6.4 不用畫筆也能上色—填充顏色 148 6.4.1 瞭解油漆桶工具選項欄 148 6.4.2 實戰—運用油漆桶工具為卡通畫上色 148 6.4.3 瞭解“填充”命令 149 6.4.4 實戰—“填充”命令的使用 149 6.4.5 瞭解“描邊”命令 150

6.4.6 實戰—“描邊”命令的使用 150 6.4.7 瞭解漸變工具選項欄 151 6.4.8 瞭解漸變編輯器 152 6.4.9 實戰—漸變工具之“線性漸變”的使用 152 6.4.10 實戰—使用“漸變工具”給畫面添加彩虹 153 6.5 再見吧!瑕疵—圖像修復工具 153 6.5.1 “仿製源”面板 153 6.5.2 實戰—“仿製源”面板的使用 154 6.5.3 瞭解仿製圖章工具選項欄 154 6.5.4 實戰—仿製圖章工具的使用 155 6.5.5 實戰—圖案圖章工具的使用 156 6.5.6 實戰—使用污點修復畫筆工具去除人物臉部痘痘 157 6.5.7 瞭解修復畫筆工具選項

欄 157 6.5.8 實戰—修復畫筆工具的使用 158 6.5.9 實戰—修補工具的使用 158 6.5.10 瞭解內容感知移動工具選項欄 159 6.5.11 實戰—內容感知移動工具的使用 159 6.5.12 瞭解紅眼工具選項欄 159 6.5.13 實戰—紅眼工具的使用 160 6.5.14 實戰—歷史記錄畫筆工具的使用 160 6.5.15 實戰—歷史記錄藝術畫筆工具的使用 161 6.6 再完美一點—圖像潤飾工具 161 6.6.1 實戰—模糊工具的使用 162 6.6.2 實戰—銳化工具的使用 162 6.6.3 實戰—塗抹工具的使用 162 6.7 精耕細作的好工具—顏色調整工

具 163 6.7.1 瞭解減淡工具選項欄 163 6.7.2 實戰—減淡工具的使用 163 6.7.3 實戰—加深工具的使用 163 6.7.4 瞭解海綿工具選項欄 164 6.7.5 實戰—海綿工具的應用 164 6.8 不要多餘—橡皮擦工具 164 6.8.1 瞭解橡皮擦工具選項欄 164 6.8.2 實戰—用橡皮擦工具製作瓶子裡的世界 165 6.8.3 瞭解背景橡皮擦工具選項欄 165 6.8.4 實戰—用背景橡皮擦工具摳動物毛髮 166 6.8.5 實戰—使用魔術橡皮擦工具摳花朵 167 6.9 綜合實戰—人像修飾 168 第7章 勾畫出色彩斑斕的世界—矢量工具與路徑 7.1 矢

量圖和位圖—瞭解圖像的類型 171 7.1.1 瞭解矢量圖形 171 7.1.2 瞭解位圖圖像 171 7.2 初識路徑—瞭解路徑與錨點 172 7.2.1 什麼是路徑 172 7.2.2 什麼是錨點 172 7.2.3 瞭解繪圖模式 172 7.2.4 實戰—形狀 173 7.2.5 路徑 173 7.2.6 像素 174 7.3 妙筆生花—鋼筆工具 174 7.3.1 認識鋼筆工具組 174 7.3.2 實戰—使用“鋼筆工具”繪製直線 175 7.3.3 實戰—用“鋼筆工具”繪製曲線 175 7.3.4 實戰—用“鋼筆工具”繪製 轉角曲線路徑 176 7.3.5 實戰—用“彎度鋼筆工具”

繪製小鳥 177 7.3.6 瞭解自由鋼筆工具選項欄 178 7.3.7 實戰—用“自由鋼筆工具” 為卡通貓咪添加鬍鬚 178 7.3.8 實戰—用“磁性鋼筆工具”摳人物製作創建合成 179 7.4 路徑精加工—編輯路徑 180 7.4.1 選擇和移動錨點、路徑和路徑段 180 7.4.2 刪除和添加錨點 180 7.4.3 轉換錨點的類型 181 7.4.4 實戰—轉換點工具的使用 181 7.4.5 調整路徑方向 181 7.4.6 實戰—路徑的變換操作 182 7.4.7 實戰—路徑的運算方法 182 7.4.8 實戰—創建自定義形狀 183 7.4.9 路徑的對齊與分佈 184 7.5

管理路徑的利器—路徑面板 184 7.5.1 瞭解路徑面板 184 7.5.2 一次選擇多個路徑與隱藏路徑 185 7.5.3 複製路徑 185 7.5.4 實戰—複製路徑的使用方法 185 7.5.5 保存路徑 186 7.5.6 刪除路徑 186 7.5.7 路徑的隔離模式 186 7.5.8 實戰—路徑與選區的相互轉換 186 7.5.9 實戰—描邊路徑製作音樂海報 186 7.6 快速畫出不同形狀—形狀工具 187 7.6.1 瞭解矩形工具 187 7.6.2 實戰—使用矩形工具製作電商搶先購廣告 188 7.6.3 實戰—可編輯的圓角矩形工具 188 7.6.4 實戰—使用橢圓工具

製作向日葵相冊 189 7.6.5 瞭解多邊形工具 189 7.6.6 實戰—使用多邊形工具製作PPT內頁 190 7.6.7 瞭解直線工具選項欄 190 7.6.8 實戰—直線工具的使用 190 7.6.9 瞭解自定形狀工具 191 7.6.10 實戰—用自定形狀工具製作插畫效果 191 7.7 綜合實戰—聖誕節海報 192 第8章 讓文字插上設計的翅膀—文本的應用 8.1 強大的文本工具—文字工具概述 194 8.1.1 文字的類型 194 8.1.2 瞭解文字工具選項欄 194 8.2 輸入文字很簡單—文字輸入與編輯 195 8.2.1 實戰—創建點文字 195 8.2.2 瞭解字符面

板 195 8.2.3 實戰—字符面板的使用 196 8.2.4 實戰—創建段落文字 197 8.2.5 實戰—編輯段落文字 198 8.2.6 瞭解段落面板 198 8.2.7 瞭解字符樣式和段落樣式面板 199 8.2.8 實戰—段落樣式面板的使用 200 8.2.9 實戰—點文字與段落文字的相互轉換 200 8.2.10 實戰—水平文字與垂直文字相互轉換的應用 200 8.3 讓文字生動起來—創建變形文字 201 8.3.1 實戰—創建變形文字 201 8.3.2 設置變形選項 202 8.4 極具個性—創建路徑文字 202 8.4.1 實戰—沿路徑排列文字 202 8.4.2 實戰—移

動和翻轉路徑上的文字 202 8.4.3 實戰—調整路徑文字 203 8.4.4 實戰—調整文字與路徑的距離 203 8.4.5 實戰—創建異形輪廓段落文本 204 8.5 編輯文字很容易—編輯文字的命令 204 8.5.1 拼寫檢查 204 8.5.2 實戰—“拼音檢查”命令的使用 204 8.5.3 查找和替換文本 205 8.5.4 實戰—智能識別並匹配字體 205 8.5.5 實戰—支持emoji表情包在內的svg字體 205 8.5.6 實戰—將文字創建為工作路徑 206 8.6 綜合實戰—文字海報 207 第9章 一起領略千變萬化的神奇—濾鏡的應用 9.1 初始濾鏡—濾鏡使用方法

209 9.1.1 什麼是濾鏡 209 9.1.2 濾鏡的種類 209 9.1.3 濾鏡使用方法 209 9.1.4 提高濾鏡工作效率 210 9.1.5 快速執行上次使用的濾鏡 210 9.1.6 查看濾鏡的信息 210 9.2 神奇的濾鏡特效—使用濾鏡 210 9.2.1 瞭解濾鏡庫對話框 210 9.2.2 實戰—使用“濾鏡庫” 製作油畫效果 211 9.2.3 實戰—重新排列濾鏡順序 211 9.2.4 混合濾鏡效果 212 9.3 智能對象濾鏡—智能濾鏡 212 9.3.1 實戰—用智能濾鏡製作網點照片 212 9.3.2 實戰—編輯智能濾鏡 212 9.3.3 智能濾鏡和普通濾鏡

的區別 213 9.4 強大的獨立濾鏡—獨立濾鏡 214 9.4.1 實戰—使用自適應廣角校正建築物 214 9.4.2 實戰—使用鏡頭校正調整夜景高樓透視 214 9.4.3 瞭解“液化”濾鏡對話框 214 9.4.4 實戰—使用“液化”濾鏡打造迷人小蠻腰 215 9.4.5 實戰—使用“人臉識別”液化為人物整形 215 9.4.6 實戰—使用消失點製作公益戶外 216 9.5 凹凸有致—3D濾鏡 217 9.5.1 生成凹凸圖 217 9.5.2 生成法線圖 217 9.6 製作繪畫的粗糙筆觸—風格化濾鏡 217 9.6.1 查找邊緣 217 9.6.2 等高線 217 9.6.3 風 2

17 9.6.4 浮雕效果 218 9.6.5 擴散 218 9.6.6 拼貼 218 9.6.7 曝光過度 218 9.6.8 凸出 219 9.6.9 實戰—“油畫”濾鏡的使用 219 9.7 製作出畫筆描邊的效果—畫筆描邊濾鏡 220 9.7.1 成角的線條 220 9.7.2 墨水輪廓 220 9.7.3 噴濺 220 9.7.4 噴色描邊 220 9.7.5 強化的邊緣 221 9.7.6 深色線條 221 9.7.7 煙灰墨 221 9.7.8 陰影線 221 9.8 朦朧美—模糊濾鏡 221 9.8.1 表面模糊 221 9.8.2 動感模糊 222 9.8.3 方框模糊 222

9.8.4 高斯模糊 222 9.8.5 進一步模糊 222 9.8.6 徑向模糊 222 9.8.7 鏡頭模糊與模糊 223 9.8.8 平均 223 9.8.9 特殊模糊 223 9.8.10 形狀模糊 223 9.9 更真實的模糊效果—模糊畫廊 224 9.9.1 實戰—“場景模糊”濾鏡的使用 224 9.9.2 實戰—“光圈模糊” 濾鏡的使用 224 9.9.3 實戰—“移軸模糊” 濾鏡的使用 225 9.9.4 實戰—“路徑模糊” 濾鏡的使用 225 9.9.5 實戰—“旋轉模糊” 濾鏡的使用 226 9.10 變換萬千—扭曲濾鏡 226 9.10.1 波浪 226 9.10.2

波紋 227 9.10.3 極坐標 227 9.10.4 擠壓 227 9.10.5 切變 227 9.10.6 球面化 227 9.10.7 水波 228 9.10.8 旋轉扭曲 228 9.10.9 置換 228 9.10.10 實戰—金屬乒乓球 228 9.11 圖像清晰並不難—銳化濾鏡 229 9.11.1 USM銳化 229 9.11.2 實戰—“防抖”濾鏡的使用 229 9.11.3 進一步銳化與銳化 230 9.11.4 銳化邊緣 230 9.11.5 智能銳化 230 9.12 獨特的濾鏡—視頻濾鏡 231 9.12.1 NTSC顏色 231 9.12.2 逐行 231 9.1

3 繪製素材並不難—素描濾鏡 231 9.13.1 半調圖案 231 9.13.2 便條紙 231 9.13.3 粉筆和炭筆 231 9.13.4 鉻黃漸變 232 9.13.5 繪圖筆 232 9.13.6 基底凸現 232 9.13.7 石膏效果 232 9.13.8 水彩畫紙 232 9.13.9 撕邊 233 9.13.10 炭筆 233 9.13.11 炭精筆 233 9.13.12 圖章 233 9.13.13 網狀 233 9.13.14 影印 233 9.14 質感外觀—紋理濾鏡 234 9.14.1 龜裂縫 234 9.14.2 顆粒 234 9.14.3 馬賽克拼貼 234

9.14.4 拼綴圖 234 9.14.5 染色玻璃 234 9.14.6 紋理化 235 9.15 模擬像素塊效果—像素化濾鏡 235 9.15.1 彩塊化 235 9.15.2 彩色半調 235 9.15.3 點狀化 235 9.15.4 晶格化 235 9.15.5 馬賽克 235 9.15.6 碎片 236 9.15.7 銅版雕刻 236 9.16 渲染效果—渲染濾鏡 236 9.16.1 實戰—“火焰”濾鏡的濾鏡 236 9.16.2 實戰—“圖片框”濾鏡的使用 236 9.16.3 實戰—“樹”濾鏡的使用 237 9.16.4 雲彩與分層雲彩 237 9.16.5 光照效果 23

8 9.16.6 鏡頭光暈 238 9.16.7 纖維 238 9.16.8 實戰—鼠繪真實黑板 238 9.17 各種繪畫風格—藝術效果濾鏡 239 9.17.1 壁畫 239 9.17.2 彩色鉛筆 240 9.17.3 粗糙蠟筆 240 9.17.4 底紋效果 240 9.17.5 幹筆劃 240 9.17.6 海報邊緣 240 9.17.7 海綿 240 9.17.8 繪畫塗抹 241 9.17.9 膠片顆粒 241 9.17.10 木刻 241 9.17.11 霓虹燈光 241 9.17.12 水彩 241 9.17.13 塑料包裝 242 9.17.14 調色刀 242 9.17.

15 塗抹棒 242 9.18 對雜點的控制—雜色濾鏡 242 9.18.1 減少雜色 242 9.18.2 蒙塵與劃痕 242 9.18.3 去斑 242 9.18.4 添加雜色 243 9.18.5 中間值 243 9.19 獨具特色濾鏡—其他濾鏡 243 9.19.1 HSB/HSL 243 9.19.2 高反差保留 243 9.19.3 位移 243 9.19.4 自定 244 9.19.5 最大值和最小值 244 9.19.6 實戰—“最大值”與“最小值”製作人物線稿畫 244 9.20 綜合實戰—水彩小鹿 245 第10章 照片的高級濾鏡處理—Camera Raw 濾鏡 10.1

認識Camera Raw濾鏡 246 10.1.1 Camera Raw濾鏡的工作界面 246 10.1.2 瞭解Camera Raw中的工具 246 10.1.3 瞭解“圖像調整選項卡” 247 10.2 在Camera Raw濾鏡中修改照片 247 10.2.1 實戰—用“縮放工具”放大圖像 247 10.2.2 實戰—用“抓手工具”移動圖像 247 10.2.3 實戰—用“Transform工具”變形圖像 248 10.2.4 實戰—用狀態欄切換視圖 249 10.2.5 實戰—用“污點去除工具” 去除痘痘 249 10.2.6 實戰—用“紅眼去除工具”去除人物紅眼 250 10.2.

7 實戰—更改圖像的大小和分辨率 250 10.3 在Camera Raw濾鏡中調整圖像顏色和色調 251 10.3.1 實戰—調整照片白平衡 251 10.3.2 實戰—用“調整畫筆工具” 調整局部色調 251 10.3.3 實戰—調整照片曝光度 252 10.3.4 實戰—用“徑向濾鏡”調亮局部圖像 253 10.3.5 實戰—用“漸變濾鏡”調整圖像 253 10.3.6 實戰—用“清晰度”滑塊柔和皮膚 253 10.3.7 實戰—調整色相 254 10.4 綜合實戰—在樹上歌唱 254 第11章 表像與現實的差別—蒙版 11.1 瞭解原理—蒙版概述 256 11.2 建立選區—快速蒙版

256 11.3 約束的藝術—矢量蒙版 256 11.3.1 實戰—創建矢量蒙版 256 11.3.2 實戰—向矢量蒙版添加形狀 257 11.3.3 實戰—編輯矢量蒙版中的形狀 257 11.3.4 變換矢量蒙版 258 11.3.5 實戰—將矢量蒙版轉換為圖層蒙版 258 11.3.6 啟動與禁用矢量蒙版 258 11.3.7 刪除矢量蒙版 259 11.4 管中窺豹—剪貼蒙版 259 11.4.1 實戰—創建剪貼蒙版 259 11.4.2 瞭解剪貼蒙版中的圖層 259 11.4.3 實戰—設置剪貼蒙版的不透明度 260 11.4.4 實戰—設置剪貼蒙版的混合模式 260 11.4.5

實戰—將圖層加入或移出剪貼蒙版 260 11.4.6 釋放剪貼蒙版 261 11.5 神奇實用—圖層蒙版 261 11.5.1 實戰—創建圖層蒙版 261 11.5.2 為圖層組添加蒙版 262 11.5.3 實戰—從選區中生成圖層蒙版 262 11.5.4 實戰—從通道中生成蒙版 262 11.5.5 實戰—複製與轉移蒙版 263 11.5.6 實戰—停用與啟用蒙版 263 11.5.7 實戰—鏈接與取消鏈接蒙版 264 11.5.8 應用與刪除蒙版 264 11.5.9 蒙版面板 264 11.5.10 實戰—使用蒙版面板製作—寂靜的天空合成 265 11.6 綜合實戰—夢幻海底 266

第12章 換個角度看圖像—通道 12.1 編輯通道的場所—通道面板 268 12.2 認識通道—通道的類型 269 12.2.1 顏色通道 269 12.2.2 瞭解Alpha通道 269 12.2.3 實戰—新建Alpha通道 269 12.2.4 專色通道 270 12.3 為什麼需要通道—通道的作用 270 12.4 熟練使用通道—編輯通道 270 12.4.1 實戰—選擇通道 271 12.4.2 實戰—載入通道的選區 271 12.4.3 實戰—複製通道 271 12.4.4 編輯與修改專色 272 12.4.5 用原色顯示通道 272 12.4.6 同時顯示Alpha通道和圖像

272 12.4.7 重命名和刪除通道 272 12.4.8 分離通道 272 12.4.9 合併通道 273 12.5 摳取頭髮等細節圖像—通道摳圖 273 12.6 通道也能調色—通道與色彩調整 274 12.7 顏色與混合—“應用圖像”命令 274 12.7.1 瞭解“應用圖像”命令對話框 275 12.7.2 設置參與混合的對象 275 12.7.3 設置被混合的對象 275 12.7.4 設置混合模式 275 12.7.5 制混合強度 275 12.7.6 設置混合範圍 275 12.7.7 實戰—“應用圖像”命令的使用 276 12.8 不透明度恢復陰影中的細節—“計算”命令 27

6 12.8.1 瞭解“計算”命令對話框 276 12.8.2 實戰—“計算”命令的使用 277 12.9 綜合實戰—另類暖色調通道調色 278 第13章 得來全不費工夫—動作與自動化 13.1 強大的動作控制面板—動作 279 13.1.1 瞭解動作面板 279 13.1.2 實戰—對文件播放動作 280 13.1.3 實戰—錄製用於處理照片的動作 281 13.1.4 實戰—在動作中插入命令 282 13.1.5 實戰—在動作中插入菜單項目 282 13.1.6 實戰—在動作中插入停止 282 13.1.7 實戰—在動作中插入路徑 283 13.1.8 重排、複製與刪除動作 283 13

.1.9 修改動作名稱 283 13.1.10 修改命令的參數 283 13.1.11 指定回放速度 283 13.1.12 載入外部動作 284 13.2 更快捷地處理大量圖像—批處理 284 13.2.1 瞭解批處理命令 284 13.2.2 實戰—處理一批圖像文件 284 13.2.3 實戰—創建一個快捷批處理程序 285 13.3 自動化語言—腳本 285 13.4 更智能的操作—自動命令 285 13.4.1 實戰—圖層自動對齊和混合 285 13.4.2 實戰—多照片合成為全景圖 286 13.4.3 裁剪並修齊照片 287 13.4.4 條件模式更改 287 13.5 綜合實戰—

錄製調色動作 288 第14章 平面軟件也能玩—網頁動畫 14.1 網頁—切片的應用 289 14.1.1 瞭解切片類型 289 14.1.2 實戰—使用切片工具創建切片 289 14.1.3 瞭解切片工具選項欄 290 14.1.4 實戰—基於參考線製作切片 290 14.1.5 實戰—基於圖層創建切片 290 14.1.6 實戰—選擇、移動與調整切片 291 14.1.7 瞭解切片選擇工具選項欄 291 14.1.8 實戰—劃分切片 291 14.1.9 瞭解劃分切片對話框 292 14.1.10 實戰—組合切片與刪除切片 292 14.1.11 轉換為用戶切片 292 14.1.12

設置切片選項 293 14.2 獲得更好的圖像—優化Web圖像 293 14.2.1 網絡圖像格式 293 14.2.2 實戰—在Photoshop中優化圖像的基本方法和流程 294 14.3 創建視頻動畫—視頻與動畫 294 14.3.1 瞭解視頻模式時間軸面板 294 14.3.2 實戰—製作鉛筆素描風格視頻短片 295 14.3.3 實戰—在視頻中添加文字和特效 296 14.3.4 瞭解幀模式時間軸面板 297 14.3.5 實戰—閃動霓虹燈招牌字 297 14.4 綜合實戰—變色汽車廣告 298 關於Photoshop Photoshop作為Adobe公司旗下最

著名的圖像處理軟件,其應用範圍覆蓋數碼照片處理、平面設計、視覺創意合成、數字插畫創作、網頁設計、交互界面設計等幾乎所有設計方向,深受廣大藝術設計人員和計算機美術愛好者的喜愛。 本書內容安排 全書共分為20章,首先介紹了Photoshop的應用領域,軟件的界面和操作方法,然後講解了軟件功能,包括圖像的基本編輯方法,包括選區、繪畫、顏色調整、照片修飾、Camera Raw等,再到圖層、蒙版、通道等高級功能,以及文字、濾鏡、視頻、3D與動作等其功能。內容涉及數字圖像處理、摳圖、繪畫、照片修復與潤飾、照片顏色與色調調整、Camera Raw過濾照片處理技術、平面設計、特效設計、3D設計、網頁製作、

動畫等眾多領域。在介紹軟件的同時,還對圖層、蒙版與通道、通道與色彩等核心功能進行了深入剖析,並通過5章的綜合實例,展現了Photoshop在實際工作中的具體應用。 本書內容全面、知識豐富、通俗易懂,操作性、趣味性和針對性都比較強,適合廣大Photoshop愛好者閱讀,也可作為高等院校及各類培訓班的自學教程和參考書。 全新教學方式 本書摒棄了傳統的教學思路和理論教條,採用“線上教學+線下鞏固”的方式,從實際的需求出發,詳細講述了各類命令的使用步驟、需要注意的事項以及應用技巧,加入QQ群有老師負責答疑。 案例貼身實戰 技巧原理細心解說。本書所有案例例例精彩,各個經典,每個實例都包含相應工具和

功能的使用方法和技巧。在一些重點和要點處,還添加了大量的提示和技巧講解,幫助讀者理解和加深認識,從而真正掌握知識點,以達到舉一反三、靈活運用的目的。 資深講師編著 圖書質量更有保障。本書由經驗豐富的專業設計師和資深講師編著,確保圖書“實用”“好學”。 322個製作實例 製作技能快速提升。本書的每個案例均經過作者的精挑細選,具有典型性和實用性,更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讀者可以邊做邊學,從新手快速成長為Photoshop高手。 配套資源內容 本書附贈教學視頻,細心講解每個實例的製作方法和過程,生動、詳細的講解可以成倍提高學習興趣和效率,真正地物超所值。 教學視頻請直接掃描相關位置的二維碼觀看

,也可下載後觀看。 素材文件請掃描章首頁的二維碼進行下載。 本書特別贈送2018新增功能教學視頻,請掃描右側二維碼下載觀看。 本書創作團隊 本書由邢帥教育主編,陳波、張磊、歐潔瑤、吳保甯、孫峰、張甜、廖雄風副主編,參加編寫的還包括李紅萍、陳運炳、申玉秀、李紅藝、李紅術、陳雲香、陳文香、陳軍雲、彭斌全、陳志民、林小群、劉清平、鐘睦、劉裡鋒、朱海濤、廖博、喻文明、易盛、陳晶、張紹華、黃柯、何凱、黃華、陳文軼、楊少波、楊芳、劉有良、劉珊、趙祖欣、齊慧明、胡瑩君等。 在編寫本書的過程中,我們以科學、嚴謹的態度,力求精益求精,但書中錯誤、疏漏之處在所難免,在感謝您購買本書的同時,也希望您能夠把對本

書的意見和建議告訴我們。 …… 編者 2018年1月

以多向度榫卯接頭搭建的純木框架結構與機械手臂製造之應用

為了解決汽車 風扇更換的問題,作者王明洋 這樣論述:

面對地球環境的劇烈變化,環保、節能、永續等觀念在建築產業上也逐漸受到重視。相較於現代建築常使用但高汙染、高耗能且無法回收利用的鋼筋混凝土,木材是純自然生成的建築材料且具有質地輕、儲備碳元素的功能,以及可被生物分解的特性等。不僅如此,透過今日的技術,加工後的木料可具備了抗震、防火、與防蟲等優勢。隨著永續環境議題受到重視,今後木構造建築的發展不容忽視。 為求更有效率的生產與製造,在第三次工業革命後木材工業改以一機多用的方式提昇產量與效率。在電腦軟體可普遍輔助加工的環境下,結合電腦輔助設計(Computer-Aided Design,CAD)、電腦數值控制工具機(Computer Numer

ical Control,CNC)與機械手臂製造(Robotic Fabrication)的應用,增加了木材加工技術的發展與新的可能性。本研究著重於以機械手臂為主軸的自動化製程,並以木材材料性的結構特質為基礎,應用互承結構與榫構造的設計搭建多角度變化的幾何外型框架。 本研究主要分為四個部分:一、由傳統魯班鎖鎖件的幾何元件設計為基礎,以CAD軟體繪製可調整型態與角度的參數化榫卯模型,並且透過研究互承結構的幾何關係繪製基本的拱型結構。二、透過機器人離線編程(Off-line Programming, OLP )與機器人製造的方式,測試機械手臂側面銑削加工的路徑與系統配置並以第一部分設計的結構

模型為基礎重新規劃製程並且實際製造。三、結合榫卯設計與互承結構的系統並將該系統套用至一多角度變化的連續幾何面,設計展示亭之外形與構造,並調整機械手臂的製程系統完成製造。四、記錄組裝與搭建展示亭的過程與成果。 以往複雜的木構造結構搭配榫卯設計或互承結構的系統必需仰賴極為精湛的木工手藝與技術方可完成施作。本研究透過設計機器人離線編程並使用機器人製造的方式完成木構造桿件單元的製造。此外,結合上述的系統與參數化模型的調整,可及時產出相對應模型結構單元的大量客製化製程,並且有效率的透過六軸機械手臂與轉盤的生產線來完成製造。期待在本研究完成後能提供後續的研究者參考,使得未來機械手臂製造於建築的應用上

有更寬廣的發揮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