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音響裝潢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汽車音響裝潢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瓦力寫的 瓦力唱片行 和金彥鎬的 書店旅圖:走進全球21間特色書店,感受書店故事、理想和職人精神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吉展汽車裝潢-汽車住家隔熱紙汽車音響 - FindGlocal也說明:汽車 /建築隔熱紙、音響影音、導航、防盜、內裝、椅套、門板、車頂逢、測速器、行車 ... 攝影♥音響/ 音響主機/數位電視♥衛星導航/ GPS測速器♥汽車內裝潢設計翻新♥皮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寶瓶文化 和聯經所出版 。

最後網站寶豐汽車音響冷氣百貨裝潢行 - 公司登記查詢中心則補充:公司名稱, 寶豐汽車音響冷氣百貨裝潢行. 資本總額(元), 30,000. 負責人, 蔣勝義. 登記地址, 看地圖 臺中市東區合作里力行路208號一樓 郵遞區號查詢.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汽車音響裝潢,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瓦力唱片行

為了解決汽車音響裝潢的問題,作者瓦力 這樣論述:

  ▍你無比確信,你曾被音樂引渡。 ▍   一間不賣唱片、只說故事的唱片行,   他寫著好似要勃起,卻又   瞬 間 軟 掉 的 愛 情 。     ▍開 店 宣 言 ──   拒絕忘記事物,開了一個「可以記得事物如何消失的軌跡」的寓所,   如同電影《瓦力》總在時光的廢墟永恆淘選回憶的餘燼,   我把它叫做瓦力唱片行。     一個純粹書寫音樂的一人唱片行。   不賣唱片,不賣卡帶,不賣宗教神像。   講音樂故事,音樂的鬼故事。     瓦力唱片行鬧鬼,也鬧心。那些鬧鬼的故事,講的其實都是人。   人死了卻還不得安寧,那些死不透、不得安息的愛與寂寥,   它們都曾發生過。     ▍在瓦

力唱片行,我要說的,就是一個死人還魂的音樂紀事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首歌,歌聲裡有多少故事,就有多少祕密。     靈魂真正受到悸動的當下,常是鄉愁和記憶湧現的逢魔時刻。   它們慣常是:你穿著夾腳拖去巷口買肉蛋吐司,無意間聽見的一首老歌;   在電梯裡有人很不識相地把來電鈴聲調到最大,   瞬間你認出那竟是你年少時最愛的樂團,很無腦,但很青春。     瓦力說:「愈來愈多人在『瓦力唱片行』粉專裡留言,告訴我那些故事是怎麼攪亂一池回憶的春水,讓他們透過音樂的陪伴,重新記起那更好的時候。那是鄉愁在發酵,是青春不滅的火還在燒。如果你曾為故事裡的一字一句感動了,希望你告訴更多人。告訴他們,自己

並沒有壞掉,或者其實已經壞掉,但那沒有關係,還有人在這頭徹夜不眠,為你播一整季青春的歌。」     那些逝去的記憶不得安寧,一再蟄伏,而後爬起。   是以瓦力寫下這些孤寂與破碎,譜成一首致過往的送葬進行曲。     專文推薦   JoJo|KISS RADIO 電台主持人   蘇文鈺|成功大學資訊系教授   藝文界推薦     女神殿|粉專「女神殿」殿長   朱頭皮|搖滾傳教士   李明璁|作家、社會學家   吳武璋|誠品音樂   林查拉|造次映畫總監   張天捷|作家   陳雋弘|詩人   黃子佼|跨界王   劉名振|優聲學音響負責人   游璨賓|感傷唱片行店長   蕭青陽|唱片設計師   

(以上皆依姓名筆劃序排列)   名人書評     誰准你把音樂寫成這樣迷人的?對於那些討厭卻又愛死了的,我總說,你這傢伙真的是吼……嘖!瓦力這傢伙真的是吼……嘖!──JoJo(KISS RADIO電台主持人)     如果《愛在黎明破曉時》的Céline跟Jesse在唱片行試聽間,有對彼此幻想過一個平行宇宙,這個宇宙爆炸後再濃縮,就是《瓦力唱片行》。──女神殿(粉專「女神殿」殿長)     銷聲匿跡的唱片控們,請前來招領這些似曾相識的唱片控故事。──林查拉(造次映畫總監)     用音樂搭起的虛幻之屋,裡頭閃逝著愛與記憶的光影,既畸零又完整。──陳雋弘(詩人)     村上春樹的小說中,音樂為

故事增添了立體感;《瓦力唱片行》的文字裡,則是故事為音樂補足了張力。讀過本書再聽到熟悉的音樂,腦海中會浮現自己的故事:那些可惜沒有的如果、那些再也喚不回的溫柔,還有那些爭吵以後還是想要愛你的衝動。──劉名振(優聲學音響負責人)     一部關於失敗性愛的音樂指南!──游璨賓(感傷唱片行店長)     瓦力用生命為材料,血淚為薪火,徹夜熬煮雞湯,在人心惶惶的歲月中,寂寞無助又徬徨空虛的闇黑心靈得到了撫慰。──蘇文鈺(成功大學資訊工程系教授)

汽車音響裝潢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2020.3.6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8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僅剩四位名額)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人際維基】桌遊工作坊~帶給你更多新鮮的玩法與樂趣~2020.01.18(六)
打造專屬於「你」的遊戲!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213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你有沒有過類似的經驗,就是省了小錢,但是卻花了大錢?

就像是你出去玩吧,可能在風景區的一個路邊攤,你買了一個可口可樂你;發現哦,他跟你要30塊,覺得好貴啊!

結果呢,你回到飯店之後,在它的labby一樣點了一個可口可樂,同樣的容量、同樣的規格,他跟你要80塊;你會覺得還好,飯店不都這樣嗎?

可是如果回到本質喔,那一罐可口可樂,它多少錢就是多少錢啊!它並沒有因為你在飯店,點的那一罐可口可樂,它變得品質比較好。

那當然,如果你要去思考說,因為飯店有等等等等的附加價值,這我也同意;可是如果放到你我身上,我們把它放大一點例子來看的話。

你看看喔,會不會有類似的狀況,有沒有呼應到你,為什麼可能是存不到錢,或者是財務這件事情,會一直困擾著你的主要原因?

比如說吧,有一個大老闆,他經營一家企業,他開著一部舊的轎車;然而這部轎車有點老舊,但性能還不錯,但唯一的問題就是音響壞掉了!

所以他每次去修車的時候,保養場喔,都是建議他換一套大概需要一萬塊的音響。

但是這個老闆喔都覺得不需要,因為他就會覺得,我又不是每天都在車子裡面,而且不怎麼聽音樂、聽廣播,我要這個幹什麼?

結果後來喔,這個老闆的生意越做越大,他也覺得開一輛破車出去談生意不太好;所以呢,換了一台BMW,一台BMW要200多萬。

當他買下這一台車之後呢,這個售車的小姐就問他說,王董啊,我們這裡最近有辦促銷活動,你可以花9萬塊的優惠價格,就換汽車音響,你要不要看一下?

結果沒想到這位王董喔,出乎意料的爽快答應,他說喔好啊!那我就花9萬塊。

其實回到本質,為什麼我們在花費上面,會有這樣的改變?原因很簡單,原因是在於,我們的消費被不同的框架重新定義了。

這個部分呢,在財務心裡面我們會說它是一種「心理帳戶」的概念。

也就是說喔,從王總的角度來說,那台舊車它是一個獨立的心理賬戶,要額外拿出1萬塊來換音響;但是買BMW的時候呢,這時候王董他心中,已經有一個新的關於買車的心理帳戶。

而且為這一台BMW付出了200萬,所以後面追加的9萬塊,也是被放在同一個帳戶裡。

所以你想想看,舊車對於王董來說,叫做是憑空多出來的一萬塊;但是新的BMW對王董來說,我都已經花了兩百多萬,再多花個9萬也不為過,不是嗎?

而且別忘了一件事,王董他本來就很少聽音樂、聽廣播,所以不管新車、舊車;音響對於他的意義,不會因為變成BMW就變得不同,不是嗎?

可是卻在這樣的狀況底下,王董會覺得這9萬塊,連考慮都不考慮就花下去;而前面的1萬塊,他可以撐好久好久的時間。無論保養場怎麼跟他好說歹說,他就是花不下手。

所以客觀來看9萬個1萬,他是不是省了小錢,但是到最後卻花了大錢?如果從客觀的標準來看的話,9萬跟1萬,可是差9倍不是嗎?

所以回頭你看看喔,你有沒有過那種經驗,可能因為你搬了新家,換了一個新房子,所以很多消費都無限制的往上提升,一直到等你收到帳單的那一刻,你才嚇出了一身冷汗。

但問題在於,你汗留的再多,你該付的錢還是該付啊!9萬它就是9萬,1萬它就是1萬。

它不會因為這些心理帳戶的過程,它也不會你是因為買了BMW這個原因,聽起來好像比較合理,你的主客觀的負擔就不會那麼大,他一樣就是9萬。

所以透過這個部分呢,我們可以得到一個結論,那就是任何的花費,它就是花費,並不會因為框架的不同,而有所改變。

我們常常會省小錢、花大錢,最主要的原因就在於,我們的內在並沒有把錢,當成是錢來用!

我們把錢放在一個比較的框架,就像是在不同地方買的可口可樂是一樣的。所以如果放長時間來看的話,這樣的狀況是不是就在有形無形之間,讓你的錢不知道跑到哪裡去?

那你可能聽到這邊,也回想了一些你的消費經驗,你可能會問我,到底要怎麼樣防止這件事情的發生?

我說喔有一個方法很簡單,你可能不用聽我的分享你也知道;但是有可能你從來沒有真正的去做過,叫做你做任何消費之前,請先列下預算。

如果你是王董,你要買BMW之前,你有沒有針對買這一台車,你為自己設下一個預算;或者是你有沒有針對買汽車音響這件事,先列下一個預算。

就以我自己為例,我經歷了幾次搬家、換屋,還包含我自己教室的擴充、搬家,還有重新裝潢新的空間。

我想有做過空間裝潢經驗的人,你就會知道,如果你沒有先列預算,到最後你那個花費,跟你原本心裡本來以為的,會差非常非常非常的多。

如果加上你的廠商,又是一個舌燦蓮花、很會銷售的,你會莫明奇妙,預算爆表好幾倍!

因為呢他會問你,那這個門把要不要換好一點的,你都已經花了一千五百萬買這個房子,換個一萬五千塊的門把,應該不為過吧!

你看,聽起來很合理對不對?可是別忘了,不管你買的是一千五百萬的房子,還是一百五十萬的小套房,你額外花出去的那一萬五的門把手,它就是一萬五仟塊啊!

所以談到這裡,其實人在面對消費,在面對自己的慾望的時候,一定是不理性的;我們要做的並不是把自己變得非人類一樣,好像一切可以理性,我覺得那也太強人所難!

而是我們能不能有些技術和方法,來幫助自己,來讓自己更有意識的,去面對這個人生當中,你無法逃避的議題,就是「財務」。

其實說到這裡,我也要很開心的跟你分享,我們在12月2號,會推出一門全新的線上課程,叫做【理財心裡學】。

這一門課呢,是由嘉玲老師擔綱,她本身呢,大學學的是經濟,到了研究所之後,才往心理這一條路發展。

所以如果要說她的養成教育,可是經濟跟財務方面的哦,所以這一門【理財心裡學】呢,就是結合了「財務管理」跟「心理」這兩個領域,來幫助你建立兩個重要的認知。

第一個認知,就是「請你把錢當錢」。

就如同今天所分享的內容,你會發現喔,突然之間,因為買了一台BMW,9萬塊好像變得不是錢了!這是很可怕的事情哦。

而第二個認知,叫做「我們試圖來陪伴你去找到,那為什麼你不把錢當錢呢」?

這一個問題的背後,其實凸顯了很多人看待財務,要麼你就可能像個守財奴一樣,你不是沒錢,但是你把自己過得好苦。

再不然你就是另外一種極端,你可能有賺到錢,但是呢,你卻不知道把錢花在哪裡?再不然就是,你可能賺到了錢之後,莫名奇妙的它都會消失不見!

而這裡會有更深刻的內在議題,需要去探索,【理財心裡學】就是陪伴你、幫助你找到這方面的答案。

那當然了我們的線上課程,承襲了我們過往的傳統,我們會給你很實做的方法,除了讓你能夠去釐清,自己的內在發生什麼事之外;還有實際的動作上的引導,包含你可以怎麼編列自己的預算,如同今天內容所提到的。

透過這些有效的方法,幫助你培養出富人的體質,所以呢,請你期待我們12月2日上線的【理財心裡學】課程,我們很期待你的加入。

也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做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提到的【理財心裡學】課程,這一門課是在12月2號會正式上線。

相關的內容,也即將會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露出,我們很期待你能夠一起學習、一起前進;今天的內容就分享到這裡,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書店旅圖:走進全球21間特色書店,感受書店故事、理想和職人精神

為了解決汽車音響裝潢的問題,作者金彥鎬 這樣論述:

  金彥鎬(韓國坡州出版城幕後推手、資深出版人金彥鎬):當一個人在人生路上陷入徬徨之際,最好的去處非書店莫屬;被無以言說的孤寂圍困之時,能讓靈魂得到撫慰的空間也是書店。只要世界上依然有這樣的書店存在著,人類就有希望。   韓國資深出版人金彥鎬歷時20年記錄,走訪世界各地,帶你深入世界21間特色書店,探索書店的生存之道!   21間書店日常,21種與書共生的生活方式,讓書店不只是路上風景,而成為日常生活之必須。   甫上市即登上韓國網路書店排行榜,讀者好評5顆星★★★★★!   收錄世界各國,橫跨三大洲,21間各有特色、風格不同的書店。   從書店裝潢、設計理念到成立宗旨,透過上百張全彩照片呈

現。   獨家專訪各書店職人,進行深入對談,一起聊聊書店的生存之道。   書末附有「書店索引」,收錄各書店聯絡資料,方便查找。   ‧書店為何迷人?由資深出版人說給你聽!   作者金彥鎬是資深出版人,也是一位狂熱的愛書人,不論現實環境多嚴苛,仍澆不熄他對書及出版的熱情!為了喚回大眾對閱讀的初心,他花費20年的時間,走遍世界,探訪21間各具特色的書店,用鏡頭和文字記錄這些書店為實現理想、不畏艱難的幕後故事。   ‧書店是城市的縮影,想了解城市就該從「書店」開始!每座城市都該有間書店,而每間書店背後都有一個動人的故事,像是:     •歷經800年風霜,讓傳統教堂大變身的【荷蘭天堂書店】   

•被譽為英語世界文學青年的庇護所和烏托邦的【法國莎士比亞書店】   •將閱讀與美食合而為一的【比利時酷客美食書店】   •不提供其他服務,只專心賣書的【美國史傳德書店】   •讓紙張越陳越香,擁有高達30萬冊舊書的【台灣舊香居古書店】   •被BBC評為「世界十大最美書店」的【中國先鋒書店】   •專為婦女和兒童服務,並提倡和平反戰的【日本蠟筆屋書店】   •見證歷史,伴隨釜山人歷經戰爭風暴的【韓國寶水洞舊書街】   ‧不安時代更需要閱讀!透過書店找回遺失的美好   書中的21間書店代表不同美好時代的精神寫照,在歷史的滾滾洪流中,推動我們奮力前行,找尋心中完整的理想世界。   《書店旅圖:

走進全球21間特色書店,感受書店故事、理想和職人精神》希望能藉由書店的經營故事,喚起讀者思考,「書是什麼?書店又代表什麼?」這也是書店存在於世界的價值和意義。 本書特色   •收錄世界各地特色書店:透過作者第一手的採訪資料,深入21間特色書店的幕後,透過與職人們的訪談,一窺其經營理念。   •用鏡頭記錄書店故事:收錄超過百張的全彩照片 皆為作者親自拍攝,除了能了解書店的設計理念,亦能明白其最真實的一面。   •獨家收錄台灣知名古書店:以舊香居為代表,道出台灣獨立書店的故事,為在地文化盡一份心力。 名人推薦   名家一致熱情推薦   大塚信一︱前日本岩波書店社長   水瓶子︱青田七六

文化長   加藤敬事︱前日本MISUZU書房社長   何撒娜︱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林載爵︱聯經出版事業公司發行人   陳萬雄︱前香港聯合出版集團副董事長兼總裁   張鐵志︱作家、《新活水》總編輯   詹宏志︱作家、網路家庭董事長   詹正德︱前有河book店主、影評人   董秀玉︱前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總經理、總編輯   龍澤武︱前日本平凡社董事、編輯局長 好評推薦   每一座城鎮,無論大小,都應該有書店,可以訴說令人感動的故事,這就是文化。──青田七六文化長 水瓶子   我在旅途上,覺得有點疲憊、有點孤單。然後我打開了這本書,讀著讀著,我開始微笑,開始覺得又有了點力量。─

─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何撒娜   金彥鎬先生集出版家、新形書店的開拓者和攝影藝術家於一身,對文化和圖書,滿懷熱情。遊歷世界,亦不忘用出版者的心靈,書店經營者的專業,藝術家的眼光,捕捉世界各地書店的亮麗風景!──前香港聯合出版集團副董事長兼總裁 陳萬雄   書店是這個昏暗時代的燃燈者,是思想和文化火光的傳遞者,進行著對時代不合時宜的抵抗。這本書讓我們看到許許多多的光。──作家、《新活水》總編輯 張鐵志   我自己的書架上也藏了若干愛書家的書店探訪專書,,沒有什麼理由我會不愛金彥鎬先生的書,何況他書中提到大部分書店,我也都曾親身拜訪過了呢!──作家、網路家庭董事長 詹宏志   一個城

市的人文指標不只是看它有多少間書店,還要看它的書店都是些什麼樣的書店。看到本書介紹的這些書店,會羨慕那些城市的愛書人。──前有河book店主、影評人 詹正德 作者簡介 金彥鎬   韓國資深出版人,1968年至1975年曾任《東亞日報》記者,之後在1976年創立「韓吉社」出版社。1998年發起韓國出版人會議,擔任第一及第二任會長。2005年開始參與「東亞出版人會議」,並於2008年至2011年擔任會長,期望以此促進東亞地區的書籍交流。   為了重現書的精神和人文價值,策劃並推動韓國嗨里(Heyri)藝術村的發展,遂開設名為「BOOK HOUSE」的新概念書店,是一個由書店、展覽館、餐廳

及咖啡廳等生活環境所組成的複合型文化空間。目前除了是出版社代表、作家,也兼任韓國坡州出版城(Paju Book city)文化財團理事長。   主要著作包括:   《出版運動的現狀與邏輯》   《書籍的誕生》   《嗨里,造夢風景》   《在圖書共和國》   《為了一本書》   《書籍之林,那音響哦》 譯者簡介 金丹實   朝鮮族,現居北京。1985年畢業於東北師範大學中文系,1988年獲吉林大學日本文學碩士學位,同年進入中國外文局,長期從事外文編輯和翻譯工作。近年則以自由譯者身分參與中日韓交流,並翻譯多部日韓文學作品,包括《春天得以安葬:高銀詩選》等。 【作者序】

探訪書店,尋找閱讀的意義   天堂書店︱歷經800年風霜,壯麗建築變身為書店(馬斯垂克,荷蘭) 敦特書店︱為旅行者開的書店,書籍帶你環遊世界(倫敦,英國) 巴特爾書店︱前身是廢棄火車站,華麗變身書店(阿尼克,英國) 莎士比亞書店︱出版名作《尤利西斯》,更培養出無數作家(巴黎,法國) 酷客美食書店︱融合閱讀與美食,新型態的書店風格(布魯塞爾,比利時) 海伊書鎮︱廢棄礦村因二手書而重生,成為著名書都(威爾斯,英國) 特龍斯莫書店︱和暢銷書保持距離,只提供讀者需要的書(奧斯陸,挪威) 中城學文書店︱廢棄劇場重獲新生,為蕭條社區注入活力(賓夕法尼亞州,美國) 蒙塔古書坊︱亞馬遜沒有洗手間,但我們書坊有

(麻薩諸塞州,美國) 史傳德書店︱不提供其他服務,只以好書吸引全球讀者(紐約,美國) 麥克納利‧傑克森書店︱大型書店做不到的事,小書店能完成(紐約,美國) 萬聖書園︱重視小眾聲音,反而成為獨家特色(北京,中國) 三聯韜奮書店︱24小時營業,成為點亮城市之光(北京,中國) 單向空間︱年輕人最愛,閱讀時代的互動空間(北京,中國) 鐘書閣︱為讀者尋找好書;為好書尋找讀者(北京,中國) 先鋒書店︱國際盛讚,更是「中國最美書店」(南京,中國) 舊香居︱沉浸在古書香裡,是愛書人的樂土(臺北,臺灣) 蠟筆屋︱為女性及兒童發聲,宣揚生命及和平理念(東京,日本) 北澤書店︱風雨無阻,117年從未歇業的二手書店(

東京,日本) 榮光圖書︱重視讀者需求,沒有買不到的書(釜山,韓國) 寶水洞舊書街︱見證歷史的文化遺產,也是愛書人的心靈故鄉(釜山,韓國)   【結語】透過閱讀,建立懂思考的理性社會 【附錄】本書遺珠,但值得造訪的書店 書店索引 作者序 探訪書店,尋找閱讀的意義   威廉•福耶爾和他的兄弟吉伯特•福耶爾報考1903年的國家公務員錄用考試,結果雙雙落榜。隔年,兄弟倆決定將所有的教材拿出來販售,為此開了家小書店。全球知名的書店──福耶爾書店(Foyles)就此誕生。   福耶爾書店位於倫敦的書店街,即查令十字街。這間書店擁有的書架總長為世界之最,已載入金世世界紀錄中。福耶爾兄弟無心插柳柳成

蔭,不但改變了自己的人生軌跡,也給世間許許多多迷戀書籍的愛書人造就了福利。如今穿梭在倫敦大街小巷,滿載書籍的「福耶爾麵包車」(Foyles Van),已然是世界名城倫敦的文化象徵。   當一個人在人生路上陷入徬徨之際,最好的去處便是書店了。被難以言喻的孤寂圍繞之時,能讓靈魂得到撫慰的空間也是書店。因為有書籍,我們不孤獨,書中總有暖意。閱讀是一個人的行為,但也意味著與世界上無數不同時代的人展開精神交流。   1973年秋天,我任職於韓國某日報下的月刊單位,在一次編委會上提出邀請韓信大學教授,同時也是大眾神學家的安炳茂先生撰寫名為「為了活得像個人」的系列卷首語。那是一個反常年代,在朴正熙(韓國

第5至9屆總統,因鐵腕統治而有獨裁者之稱)軍政強權下,人性思考也動輒被貼上駭人聽聞的政治標籤,媒體人舉步維艱。我渴望與所有同時代人們共同省思,每一個人到底應該實踐什麼。   「為了活得像個人」,這句話是貫穿我的出版生涯的座右銘。寫一本書,編輯一本書,閱讀一本書,無不是為了活得像個人。投身出版業40多年,光陰匆匆流逝,而這個問題對我一直嚴重拷問,我依然在尋求答案。   人類的思索,被書冊賦予形態,存在並衍生著。書籍,承載著人類文明,並將其編織成體系。一本本書彙集於書店,化作世間至美的叢林,智慧的合唱在此迴響。   大大小小的書店,甫一誕生便是開放思想的場所,隸屬于自由的世界。書店是多元的叢

林,薈萃著林林總總的書和五花八門的思考。正如一位書店人對我說的話:   書店,是時代精神無拘無束且流瀉的空間。書店,可以說是與生俱來的公民社會。   的確,書店所蘊育的成果,比任何一間文化機構都卓越。書店喚醒社會意識,思想在書店得到昇華。   在報社當記者時,我在首爾鐘岩洞派出所附近租屋並住了2年多。派出所旁有一家小書店,每天下班我都會先走進這家書店站著看書。老闆心慈面善,喜歡聊關於書的話題。我也偶爾買1、2本書。如今這家書店早已沒了蹤影,派出所也搬進別處的大樓。然而,每次經過這條街時,我總是忍不住東張西望,追尋記憶中的小書店。後來做出版人編書、出書,我的腦海裡會時常浮現那個小書店和那位

和善的大叔。   如今韓國實體書店日漸衰微,作為一名出版人,我無法平心靜觀,於是不自量力踏上尋訪全球書店之旅。我要尋訪世界各地的書店,與書店人進行對話,聆聽他們在嚴峻現實中如何堅守書店的價值,渴望分享他們的經驗和智慧。探訪世界各地書店,我感知著書籍的尊貴和書店的力量,重新整理出版與閱讀的定義。   書店人為書全心投入的至誠,深切地打動我。那些信奉物質至上、機械萬能的唯「物」主義者正在為3C文明歡呼雀躍,然而巡訪五湖四海的知名書店時我發現:這個世界正在重估紙本書的價值。   我認識了許多信念堅定的書店人。雖然無所不能的3C技術看起來所向披靡,書籍被視為物質而非精神產品,然而我遇到的那些書店

人卻完全不為所動。   與這些書店人的對話,使我的旅程充滿喜悅。儘管採訪行程總是排得過於緊湊,我卻一路興味盎然。書和書店依然活著,而且富有動感活力,精神和生命在那裡躍動,那是知識與智慧流光溢彩的地方。正如英國哲學家法蘭西斯‧培根所說:「歸根究底,書籍,寧可被消化,也不會被消費。」能與世界各地的書店人探討書和書店的價值,我由衷地感到幸福。   我和他們一見如故。   近來,遇到一些熟人和退休的專家學者時,我總是要鼓動他們拿出本人的藏書,開一家「會客廳書店」。說是書店,其實就是將個人的書房和大學研究室的書挪一部分到公共空間。未必非得一層門市才行,一間或半間房屋,改裝成主人喝茶會客的地方,便是

不錯的對話、閱讀和執筆空間。也不用擺放太多的書籍,選些主人專長領域的書就夠了。   不少朋友告訴我,這個想法令他們心動。我想著:這小小「會客廳式書店」,成為新生代文化運動、精神運動的燎原之火也未可知。我也願意相信:書和書店、閱讀和論說必將使我們的人生變得更美好。   我再一次上路, 一邊行走一邊思考,一邊思考一邊行走。今天,我依舊在旅途中,一邊旅行一邊思考著本書。旅行即是讀書,讀書也是旅行。   我的路是書,通往書的路,即是我的路。   在我心目中,中國是文字之國、圖書之國、壯闊歷史塑就的敘事之國。那些敘事,是精神,是思想,是賢哲留下的對話,是經典。   我踏上中國之旅──探尋文字、

敘事及書籍之旅,第一站是1988年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我用腳步丈量無數文藝和經典誕生的現場,全身心體會著激越的中國當代史,是對歷史必然的深層認知和實踐;書籍,跨越邊界,橫穿領域。此後,我一次次來到中國,為了尋訪書店,走遍大江南北……。   30年過去了。今天,我很想透過本書與讀者對話,我熱切盼望著能與他們成為朋友。因書結緣,那友誼必然是美麗的。   天堂書店︱歷經800年風霜,壯麗建築變身為書店(馬斯垂克,荷蘭,Maastricht, Netherlands) 建於1294年的這座哥德式建築,當年是天主教多米尼克教派的教堂,如今變身為全球愛書人慕名而來的書店。在寬25公尺、深20公尺、高

25公尺的壯闊空間裡,陽光透過彩色玻璃窗傾瀉而下;人類精神的花朵在這裡以驚豔的姿態迎接讀者。全世界的愛書人來到荷蘭南部小城馬斯垂克,每一個孤獨的靈魂將成為鑲嵌於此的玲瓏寶石,即在天堂書店中得到撫慰。 書是什麼?我是誰?站在天堂書店,我捫心自問,情不自禁回望自己走過的路。出版書籍的意義究竟何在?應該心繫異鄉者的孤獨與悲哀,應該承載被放逐邊陲者充滿艱辛苦痛的人生。唯有在人們的心靈埋下詩魂的書才稱得上是本好書。 歷經800年風霜的老教堂,書籍在這鐫刻著古老光陰的空間綻放,必然是充滿詩意,它講述的必然是神奇的故事。 一部經典!我驀地想到,天堂書店就是一部經典作品。偉大的經典,將使我們內心深處的悲傷得到

昇華。歷經無盡時光錘鍊的經典,終會凝固成那歲月般的悲愴。柏拉圖如是,紀伯倫如是,咸錫憲亦如是。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是因那悲愴至今仍能打濕我們的眼眶,能扶正我們搖搖欲墜的人生。 2008年,天堂書店被英國《衛報》評為世界最美書店。2011年,我首度造訪天堂書店,大受衝擊。2015年夏天,當我再次造訪時,天堂書店像一位不見外的朋友,迎接我的到來。 馬斯垂克是一座古老的小城,目前人口約有12萬5000人。城市同時帶有明顯的比利時和德國特色。首次探訪時,我們從德國的杜塞道夫驅車2小時抵達,再次造訪則從巴黎出發,歷時4 小時。如果從比利時入境,人們可乘電車直達馬斯垂克站。 天堂書店位於馬斯垂克的「客廳」

─維德霍夫(Vrijthof)廣場大街一角,是荷蘭最早的哥德式建築。它自建成以來從未遭受火災等禍患,保存良好,連穹頂下方2公尺高的閣樓狀木椽也完好無損。然而自從1794年多米尼克教派被攻占荷蘭的拿破崙軍隊驅逐,這棟哥德式建築作為教堂的使命戛然而止。它先是淪為法國騎兵的馬舍和物品倉庫,接下來相繼成為拳擊賽場、自行車保管所、汽車展銷場、消防署的裝備庫等;有段時間還是汽車駕照考場、女子手球賽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