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聯人物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民建聯人物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王健平寫的 洛克菲勒家族傳:美國財富和權力的象徵 和劉仲敬的 逆轉的東亞史( 5 ):非中國視角的東北(滿洲國篇)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香港泛民派奪逾300席區會選舉親中派大敗投票率高達71.2%也說明:香港泛民主派在地方區議會選舉中大獲全勝,親中建制派則大敗,這種結果等同向中國「投下不信任票」,勢必衝擊港府的正當性和管治威信,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海鴿 和八旗文化所出版 。

台灣神學研究學院 神學研究道學碩士班 孫寶玲所指導 呂谷風的 《逃犯條例(修訂)》對香港教會的衝擊和影響:以香港浸信會聯會為例 (2020),提出民建聯人物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逃犯條例修訂、反送中、香港教會、香港浸信會聯會、政教分離、社會參與。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新聞研究所 林照真所指導 康陳剛的 臺灣核能社群論述分析初探—「以核養綠」的個案研究 (2019),提出因為有 論述理論、論述分析、接合、以核養綠、核能發電、社群媒體的重點而找出了 民建聯人物的解答。

最後網站民主建港協進聯盟 - 香港網絡大典- Fandom則補充:民主建港協進聯盟(簡稱民建聯,英文Democratic Alliance for the Betterment and Progress of Hong Kong,英文簡稱DAB),香港最大親中共、建制派和保皇黨。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民建聯人物,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洛克菲勒家族傳:美國財富和權力的象徵

為了解決民建聯人物的問題,作者王健平 這樣論述:

  ★ 解讀「七代帝國」的財富密碼   ★ 企業家的世紀聖經   ★ 好看的財富故事中飽含珍貴的經商秘笈     ■ 洛克菲勒家族就是「美國財富和權力」的象徵!   洛克菲勒家族,開創了世界上首個托拉斯組織,這種壟斷組織形式就佔了美國經濟的90%,建立的標準石油公司還曾壟斷了美國85年的石油生產,造就了美國歷史上一個獨特的時代——壟斷時代。     揭秘洛克菲勒家族的商業秘密與經營智慧,學習鮮為人知的創富秘訣,揭示19至20世紀美國財富積累及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     ■ 從政界要人到商界菁英已經改變無數人的命運!   洛克菲勒家族,擁有一個龐大的金融網,以大通曼哈頓銀行為核心,掌控百餘

家金融機構並直接或間接控制了許多跨國企業,在冶金、化學、橡膠、汽車、食品、航空運輸、電訊事業等各經濟命脈以及軍火工業中占有重要地位。     這個家族擁有培養和資助了無數政治家、商人、科學家、文藝家的洛克菲勒基金會、芝加哥大學、洛克菲勒大學等,培養出遍布全美各個階層的精英。   好評推薦     我心目中的賺錢英雄只有一個,那就是洛克菲勒。——比爾‧蓋茲     如果把我剝得一無所有丟在沙漠的中央,只要一行駝隊經過——我就可以重建整個王朝。——約翰‧洛克菲勒

民建聯人物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6.11時事!】升旗易得道 2021年6月11日
主持: Tony Choi

6.11【上進的外圍佬】歐國盃開鑼前夕,賭波集團上樓派傳單吸客,比民建聯紫荆黨更貼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們的後備頻道【升旗易日報】https://bit.ly/3jW9pr8

“每月贊助”支付方法 !
(1) Patreon : https://www.patreon.com/tuesdayroaddaily
(2) Payme 97114085
(3) 我們英國的paypal户口 : [email protected]

英國合作社網站正式上線 https://wearehongkongers.co.uk/
英國合作社Whatsapp +44 7599451657

https://mewe.com/i/tuesdayroadtonyjohnny
https://gab.com/TuesdayRoadWorldwide
https://twitter.com/Tuesdayroad1

升旗易得道【新】支持我們2步曲!!
1. 訂閱 Patreon : https://www.patreon.com/tuesdayroaddaily
2. 俾like, 收看廣告,


【2020年7月1日, 升旗易得道就港區國安法公告 - 】:

因應港區國安法, 本台嚴正作出如下聲明:

1.本台節目於港區國安法生效日起作出全面重組和整合。

2.本台於2020年7月1 日前所作的所有節目均為節目主持或嘉賓之個人意見, 與本台立場無關。

3.本台所有節目之內容均並非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境內或中華人民共和國之境內製作。

4.本台所有時事節目內容均為引述消息來源、新聞媒體報導 (包括海外媒體, 香港媒體等) 之內容而作出, 與發言者之政治立場或、主張或意見無關。 本台節目內容包含戲仿、滑稽、政治戲仿、諷刺等內容, 與真實之人物並無任何實質關係。

5. 任何接收本台節目內容、收聽的接收者請注意: 本台所有節目內容謹為對新聞時事之評論, 不論在任何時刻均無意構成任何 “煽動、協助、教唆” 行為。 本台節目內容包含戲仿、滑稽、政治戲仿、諷刺等內容, 與真實之人物並無任何實質關係。

6. 最後, 本台據悉港區國安法內容可能帶來極嚴重法律後果, 本台奉勸所有接收本台節目內容、收聽人士小心其條文內容, 切勿以身試法。
-----------------------------------------------------------------------------------------------------------
現時, 香港形勢危急, 我們希望各位團結一致, 運用智慧應對。
希望所有支持者能在各方面支援本台繼續擴播。
-----------------------------------------------------------------------------------------------------------
本台一直致力提供日報式的時事節目予大家。 Youtube 局部恢復了廣告, 但是無理打壓依舊。 廣告收益難以維持本台營運及支援工作。故此, 我們仍然希望聽眾能月費支持本台擴播!

我們經營困難, 因此本台必須改變舊有方式以繼續維持營運。 經商議後, 我們將向聽眾及支持者收取自願性的“每月贊助”。 初步將每月收取贊助港幣200元 (考慮到我們節目集數比同類型網台節目多更多)。 我們致力於降低營運成本,不希望謀取任何暴利, 以達到聽眾及支持者以合理公平的成本即可聽取時事節目。 我們不希望阻止一般大眾繼續收聽節目。 因此, “每月贊助”, 是完全自願性的。我們會在一段時間後檢討計畫內容, 希望各位有能力的, 能盡力支持!

7.21, 8.31, 7.1。 我們, 退無可退。

齊上齊落! 團結一致, 不分割, 不譴責!

我們與前線抗爭者站在一起!

我們認為, 現在是世界歷史的重要關口, 能和近代歷史中的重大變化相比較。 2019年及2020年的事件均顯示出香港人對於民主、自由價值觀的追求, 並同時令這股浪潮捲進全世界, 不可逆轉。

保留實力, 等待黎明!

----------------------------------------------------------
皇牌時事經濟節目!
逢有突發新聞, 立即和大家分析局勢! 關心香港! : 嬉笑怒罵, 分析時事, 經濟, 政治, 歷史和心得!

www.tuesdayroad.com

請即訂閱我們升旗易得道youtube頻道:-
https://m.youtube.com/channel/UCC3Ani
===========================================================

《逃犯條例(修訂)》對香港教會的衝擊和影響:以香港浸信會聯會為例

為了解決民建聯人物的問題,作者呂谷風 這樣論述:

2019年香港因市民反對政府修訂《逃犯條例》引發了一場全球關注的公民抗命運動,這場「反送中」運動對香港社會造成很大的衝擊,撕裂了香港社會,不管是世代之間或是不同階級與政治立場的人,許多市民對政府的信任也蕩然無存。  基督宗教在香港社會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在香港有一定比例的人口信仰基督宗教,當社會發生如此大規模的公共議題時,建立在社會中的教會如何面對與回應當代社會所發生的議題顯得尤其重要。然一個地區的政教關係必定有其歷史脈絡,香港近代的政教關係必定深刻影響教會對於政府的態度與立場。  因此本研究首先整理了2019年至9月政府宣布撤回條例的歷史,並觀察、整理香港教會在這段期間如何應對這

樣大型公共議題,做了什麼事。進一步從近代香港教會歷史與政教關係探討香港教會的社會參與的歷程與演變,並探討反修例運動對香港教會造成的影響。  香港浸信會是香港基督教大宗,其信仰核心價值的「政教分離」常常被使用於教會與公共議題的論述上。因此本研究最後將聚焦於浸信會的信仰價值與香港浸信會聯會如何參與在反修例運動中?浸信會本身在面對這樣的公共議題時,碰到了什麼困難?做了什麼樣的選擇?以及浸信會聯會會長如何以信仰為基礎做公共論述?整個香港浸信會受到什麼樣的影響與改變?  期盼透過香港浸信會在反修例運動這段歷史中的所作所為,能夠在當代公共議題越來越多,越來越廣的社會中,有助於教會或基督徒整理過去,省思現在

,在未來能夠在面對社會議題時有所助益。

逆轉的東亞史( 5 ):非中國視角的東北(滿洲國篇)

為了解決民建聯人物的問題,作者劉仲敬 這樣論述:

滿洲——中國稱之為「東北」 在漢人眼中,它是長城以北的塞外之地; 事實上,卻是中國之外的豐饒新世界! 縱橫於這片黑水白山的滿洲部落,如:渤海人、女真人、契丹人、滿洲人 正是仰賴內亞先進技術而強大、又靠著環日本海的貿易而興盛! 然而,伴隨著強大和興盛而來的,便是帝國體制的誘惑, 當封建部落轉變為征服王朝時,便是滿洲衰弱的起點, 滿洲最終成為中國的東北,喪失了傳統與自由! 渤海國、遼、金、滿清至近代滿洲國 一部因封建秩序興盛,因帝國體制而衰亡的東北千年史!   ==============   ★黑貂之路+環日本海貿易圈=堪比歐洲地中海世界的富庶繁榮!   ★滿洲部落的強盛不只是彎弓射鵰

的騎射傳統,更來自內亞的先進技術與發明創新!   ★女真人的「勃極烈」制度,相當於英國「大憲章」,體現了政治自由的封建傳統!   ★《滿文老檔》記載的滿清習俗,如義子收養制度,為何是漢人士大夫難以理解的野蠻習俗?   ★張作霖是滿洲本土主義者,而兒子張學良則是大中國主義者?沒有東北易幟(親中國),就不會引起滿洲事變(日本干涉滿洲親中)!?   ■ 「滿洲」不只是中國東北,而是多元族群融合的想像共同體   「滿洲」(Manchu),是皇太極所創造的詞彙,最初的意思是指結合滿洲人、蒙古人、朝鮮人以及生活在遼東、但已經滿化的漢人,所共同組成的「想像的共同體」。「滿洲利亞」(Manchuria)一詞

也是英語系國家用來稱呼今日包括中國東北、東蒙古和俄羅斯遠東在內的土地。   然而,作為一種歷史概念的「滿洲」,其地理範圍不僅僅包含今天屬於中國「東北」的行政區域,而是囊括了今日河北(燕地)、膠東半島的泰山以東(齊地)、遼東半島、朝鮮半島、東蒙古,一直到俄羅斯濱海區的廣袤土地。   因此,本書的「滿洲國」,不是單指狹義上由日本扶植下於一九三二年成立的「滿洲國」;而是廣義上的「滿洲」概念,並跳脫古代東亞的王朝譜系和二十世紀的中國中心正統觀,翻轉傳統中國的「東北」視角,以「滿洲」這塊土地為中心,重新書寫曾經在滿洲這片廣袤土地上建立的各個政權歷史──包括它們之間的憲政演變關係、以及它們如何改變了東

亞歷史的走向。   ■ 黑貂之路與滿洲海盜——滿洲的活力來自於內亞文化的輸入與傳播   「滿洲」自古以來,長期作為內亞的一個末端分支,強烈受到內亞草原文化的影響。內亞連結東亞的貿易路線,除了著名的「絲綢之路」外,還有一條從中亞出發,經過蒙古高原直達滿洲的「黑貂之路」。這條路線讓早期的滿洲不必透過中國轉口,便能夠接受來自內亞的先進技術與文化的輸入,如煉鐵、鑄造、畜牧乃至於政治組織。十三至十五世紀的蒙古帝國,更代表著內亞在文化和政治上主導東北亞和東亞的巔峰時代。   在蒙古勢力沒落後,內亞勢力衰微,東北亞崛起。對應傳統的中國史學解釋,就是清帝國統治了中國、蒙古、西藏與準噶爾地區的十七至十九世紀

。另外,滿洲和古代日本的關係也一直非常密切,「滿洲海盜」出沒的日本海,一直是古代滿洲、日本和朝鮮之間的重要的交通和文化傳播紐帶。   ■ 封建秩序VS帝國體制──滿洲政治演化的衝突性   本書並非是一部嚴格意義的「滿洲」通史,而是從政治演化的角度,分析「滿洲」歷史的「衝突性」──即封建秩序與帝國體制的交互更迭。比如,滿洲的早期政權──高句麗,其自身的政治組織,最初是比較鬆散的專業集團聯盟,其王權隨著軍事和戰爭而加強,逐漸形成軍國主義與封建聯盟體系並存的二元國家。當帝國的中央體制最終壓倒了傳統的封建聯盟,往往是該政權最強大的時刻,但也是步向衰亡的開始。   此種「衝突性」在歷代滿洲政權皆明顯

可見,如渤海國、遼、金乃至於滿清。滿清的興起得力於強大部落聯盟的封建秩序,但在入關後接受漢文化,逐漸轉變為中國式的帝國體制。雖然從康熙到乾隆等滿清皇帝皆盡力維護滿洲的傳統習俗與封建文化,但最終也無法避免滿清帝國的最終衰亡。   近代東北軍閥張作霖與其子張學良的理念衝突,滿洲本土主義與大中國主義的矛盾而導致的「東北易幟」也是基於相同的邏輯。因此,理解滿洲的政治演化,也能夠反過來認識中國傳統史觀「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內在邏輯。   ■跳脫「東北」,發現「滿洲國」,便是重新理解東亞史的開始   當我們跳脫「東北」、翻轉傳統史觀的「中國」視角,便能發現藏在考古發現和漢文史料下面的「另一

種滿洲史」。「滿洲國」並非蠻荒的塞外之地,而是位處東北亞心臟地帶,自古以來便是國際勢力爭相競逐之地,也是影響東亞歷史走向的關鍵地帶。   比如「滿洲」與內亞文化的直接聯繫、高句麗其實是與唐帝國爭奪朝貢體系主導權的對等國際勢力、契丹和渤海的關係猶如近代的國共對峙、「快錢」(Easy Money)導致女真人的「勃極烈」制度由盛轉衰、還有「滿洲大憲章」的覆滅導致的封建自由喪失等等,完全顛覆了我們既定的歷史認知,這是本書作為歷史書寫的獨特之處,也是重新理解東亞史的開始。   ===================================   劉仲敬‧民族發明學講稿系列   【民族發明學的

世界史】   《叛逆的巴爾幹:從希臘主義的解體到斯拉夫主義的崩潰》   《歐洲的感性邊疆:德意志語言民族主義如何抵制法蘭西理性主義》   《中東的裂痕:泛阿拉伯主義的流產和大英帝國的遺產》   【民族發明學的諸夏史】   《逆轉的東亞史(1):非中國視角的東南(吳越與江淮篇)》   《逆轉的東亞史(2):非中國視角的西南(巴蜀、滇與夜郎篇)》   《逆轉的東亞史(3):非中國視角的華北(晉、燕、齊篇)》   《逆轉的東亞史(4):非中國視角的上海(上海自由市篇)》   《逆轉的東亞史(5):非中國視角的東北(滿洲國篇)》   *本書初版《滿洲國:從高句麗、遼金、清帝國到20世紀,一部歷史和

民族發明》(2019年)   作者簡介 劉仲敬   長於新疆,而獨以川人自屬。嘗操宋慈故業,而自授史學。刀下閱屍,筆下著史。以其獨特的理論體系,致力於用憲制演化的角度研究歷史,並投入民族發明的推廣。他在大眾史學及網路場域擁有巨大影響力,其學說被支持者稱為「阿姨學」。現為旅居美國的自由作家。   最新著作為「民族發明學的世界史」系列作(《叛逆的巴爾幹》、《歐洲的感性邊疆》、《中東的裂痕》),此系列透過劉仲敬獨特的民族建構理論,深入分析中歐、東歐、巴爾幹以及中東等地區,是如何從帝國或封建王國的體系演化成近代的民族國家。   另外,尚著有「近代史的墮落」系列作(《晚清北洋卷》、《國共卷

》、《民國文人卷》),此系列透過近代東亞地區重要歷史人物之生平,闡述東亞文明的歷史特性;《經與史》、《遠東的線索》為重新解釋內亞和東亞古代歷史關聯性、解釋中國近現代史格局與演變的經典作品;《文明更迭的源代碼》則是關於「阿姨學」的思想脈絡、及對世界各種文明和歷史的探討。   除了著作等身,劉仲敬還譯有大衛.休謨(David Hume)的《英國史》、湯瑪士.麥考萊(Thomas Babington Macaulay)的《麥考萊英國史》等西方歷史學經典作品。   第一章 東北亞的核心 •前國家時代的滿洲 •豪族共治的滿洲系政權 •高句麗──東亞逃亡者的樂園 •在戰爭中擴張的高句麗王權 •高句麗

和唐國爭奪朝貢體系主導權 •「從李白醉草嚇蠻書」看渤海國 •長安、京都、龍泉的三角外交   第二章 內亞的新大陸 •從日本史看渤海二元體制 •黑貂之路的背後是秩序輸入 •契丹和渤海的關係猶如國共對峙 •渤海與唐的登營之戰 •中古滿洲的龍原─日本道 •雙子城──內亞商人在滿洲的租界 •靖康之變前的內亞與東北亞 •滿洲的技術進步源於內亞推動   第三章 東北亞、東亞和內亞的三角鬥爭 •從「吐屯」看突厥在契丹─渤海之爭中的角色 •與「日本人引進朝鮮技術」做比較 •封建嵌套性社會結構有利於社會進步 •日本史書中的滿洲海盜 •如果用漢族發明的形式發明拉丁族 •女真軍事技術怎樣壓倒宋軍(一) •女真軍事技

術怎樣壓倒宋軍(二) •文明─野蠻對立論:宋人的敗戰反思   第四章 內亞的衰微和東北亞的崛起 •漢人不過是在歷史記錄留下漢字名的人 •何謂女真的勃極烈制度 •「Easy Money」使勃極烈制度由盛轉衰 •「滿洲大憲章」的覆滅和政治自由的喪失 •郭子儀家族的政治決斷(一) •郭子儀家族的政治決斷(二)   第五章 殖民主義與逆向殖民主義 •女真人建立帝國卻成為最大輸家 •繼承宋國的通貨膨脹,金國蒙受人力損失 •滿洲煉鋼業和造船業的國營化 •女真帝國是中古鐵器帝國 •從《夢溪筆談》和《天工開物》看宋明的技術退化 •東亞的「超穩定結構」導致技術退化 •滿洲鐵器工業的停滯和日本鐵器工業的崛起  

第六章 清帝國時期的憲制、技術與意識形態 •努爾哈赤並非白手起家 •海西、野人女真的軍事技術比建州女真更進步 •「組織天才」努爾哈赤的國有化政策 •滿洲軍事工業的瓦房店化 •鴉片戰爭時,清國的軍事技術仍然停滯在入關時 •滿洲鐵器技術高於吳越 •技術問題本質上是憲制問題 •大一統理論的演化:從蒙古人到滿洲人 •大一統理論害倒滿蒙騎士   第七章 帝國體系與條約體系下的自組織 •神話學說背後的近代滿洲 •燕晉齊三邦國與十八省神話 •滿洲的公有地:官莊、旗地與蒙地 •滿洲法人團體擁有的土地 •近代前夜滿洲的私有地 •日俄在近代滿洲的各種組織及滿洲的馬賽克結構   第八章 行政國家的產生與發展 •封建

體制下的滿洲 •政治定義下的封建滿洲人 •明國士大夫不理解的滿洲封建體制 •明治日本把行政國家引進滿洲 •假如美國買下或參股滿鐵,歷史會如何改寫? •作為地主資本家的張作霖幕府 •協和主義民族構建理論的出現   第九章 正統主義對決協和主義 •滿洲的水土與封建性的垂危 •近代滿洲正統主義神話的出現 •日裔滿洲人的協和主義及張作霖的採用 •三民主義包圍滿洲及張學良的選擇 •協和主義和正統主義攜手創造滿洲國 •拒絕被整合的滿洲自治主義者 •滿洲國史是壓縮版的資本主義發展史 •統制經濟:滿洲國的光與影   第十章 滿洲堡壘的陷落及反恐戰爭的餘波 •張作霖時代的滿洲憲制:三省保安聯合會 •國會、國民會

議與人民代表大會 •張作霖政權的憲制本質和張學良的背叛 •蘇聯匪諜和恐怖分子對滿洲的滲透與破壞(一) •蘇聯匪諜和恐怖分子對滿洲的滲透與破壞(二) •共產黨說對了:蔣介石如何背叛革命 •滿洲土豪功虧一簣 •被《林海雪原》掩蓋的歷史真相 〈漢人不過是在歷史記錄留下漢字名的人〉 有很多詞從漢字看風馬牛不相及,其實它們只不過是同一個人、同一件事物的不同翻譯。像「雷根」和「列根」,其實只不過是台灣翻譯和香港翻譯的差別,指的都是同一位美國總統。愛新覺羅家的「愛新」和「覺羅」,實際上就指的是姓「愛新」的家族。而「愛新」這個詞跟「諸申」和「金」又是同一個詞,姓「愛新」和姓「金」其實是同一個意思,也跟遼

東豪族公孫淵、公孫康他們的「公孫」是同一個詞。看到這幾個詞以後,會有一撥糊塗人以為,這指的是幾個不同的姓,尤其是他們很可能以為,姓「金」的是朝鮮人,姓「公孫」的是漢人,而姓「愛新覺羅」的是滿洲人──其實他們都是同一批人。僅僅憑這個姓氏就可以判斷,他們至少從理論上講都是來自於「按出虎水」或金水一帶的滿洲人,只不過姓「公孫」的那一家屬於熟番而不是生番,而完顏家和愛新覺羅家就屬於生番。 所謂的熟番,例如我是滿洲人或者湖湘尼亞人,但是我像曾國藩一樣,因為我所在的地方被帝國的官吏統治了,而我也是一個有功名心的人,很想到帝國去做一做官,然後我就不能夠說我們家原來姓「紇石烈」什麼的,那樣的話你這個名字在考卷

上顯得很不像樣,考官不會錄取你。例如,如果一個中國人在北京火車站買票的時候,一定要說他的名字叫阿卜杜拉或者穆罕默德,那麼他就買不到車票,因為車票系統只能夠接受「杜師古」、「穆志誠」這樣的名字,如果有四、五個字以上,它就沒法成功錄入。所以你如果要參加科舉的話,不管你原來叫「紇石烈」還是什麼名字,反正你另外取一個只有一個字或者兩個字的漢名就行了。於是,同一個姓就變成了「公孫」或者「烏孫」。有了這樣一個姓以後,你就可以理直氣壯地跟來自湖南的曾家或者項家一起去考取舉人、進士、狀元了。

臺灣核能社群論述分析初探—「以核養綠」的個案研究

為了解決民建聯人物的問題,作者康陳剛 這樣論述:

2018年11月24日,台灣舉行九合一地方公職人員選舉,同時舉辦全國性公民投票,俗稱「公投綁大選」。其中由黃士修等人提出的「以核養綠」公投,意在廢除「2025非核家園」政策的法源依據,因而掀起擁核及反核社群的激烈論戰。本論文選擇以具代表性的擁核及反核方臉書粉絲專頁作為研究對象,採用Laclau和Mouffe提出的論述理論作為研究方法的參考依據,將雙方有關「以核養綠公投」的論述加以歸納、分析,由此理解兩邊陣營的論述架構、邏輯和策略,以及雙方論述如何相互對抗。本論文發現,在擁核方接合論述的各項「節點」中,代表生態、環境和綠能的「綠」和「民主價值」最為關鍵。擁核方在「綠」的意涵上,開展出有別於以往

擁核陣營的論述內容,將核能形塑成在發電效率和生態保護上都表現優良的綠能,得以在生態環境的議題上對抗反核方。擁核方關於「民主價值」的論述,則是將以核養綠公投建構為民主的象徵,在二元對立的情勢中,定調自己和對手間的相對關係。最後,雙方論述雖牽涉許多核能以外的議題,本質上仍是「擁核 VS 反核」的傳統對抗模式,和過去並無明顯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