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層平面圖英文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樓層平面圖英文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王信宜寫的 學風水一本就上手 和西川潔的 指示標誌系統的設計法則:以醫療福祉設施為例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臺南市鹽水區公所-中英文詞彙對照表 - 單位網主站(Web)也說明:樓層平面圖, FloorPlan. 書表提供處, FormsSupply. 愛心傘, UmbrellasForYourConvenience. 歡迎取閱, FreeMaterials. 上班時間, OfficeHours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知青頻道 和桑格所出版 。

朝陽科技大學 建築系建築及都市設計碩士班 郭柏巖所指導 陳旻婕的 集合住宅能源計算基準與標示之研究 (2021),提出樓層平面圖英文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集合住宅、單位面積耗電量、建築能源模擬、建築能效、建築碳排密度。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營建工程系 林建良所指導 鍾懷樞的 鋼結構塗裝生產力之研究 - 以高雄某塗裝工廠為案例 (2021),提出因為有 鋼結構塗裝、生產力、資料包絡分析法的重點而找出了 樓層平面圖英文的解答。

最後網站想收集關於建築與設計常用的英文單字中英文對照- FAM準建築 ...則補充:SENSE 感覺(又可用來解釋”品味” ,是吧??) TRANSFORMATION 轉化(名詞) TRANSFORM 轉化(動詞). 圖面用. DETAIL 細部. ELEVATION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樓層平面圖英文,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學風水一本就上手

為了解決樓層平面圖英文的問題,作者王信宜 這樣論述:

改變你的風水,改變你的人生 幫助讀者對風水產生正知正見   透過本書所提供的知識和方法,   一套整合及創新的座向判斷原則,   合乎邏輯讓人一看就懂,   為自己布置出一個藏風納氣的風水好格局。   本書特別針對風水初學者而寫,以深入淺出的筆觸,簡單易懂的方式,讓對風水有興趣的讀者能夠快速上手。了解什麼才是真正的風水,且針對許多時下以訛傳訛、似是而非的風水觀念,提出了筆者的看法。   透過表列圖示的方式,讓讀者能夠一目瞭然,很快就可清楚掌握重要的風水知識及操作方法,可用來檢視並調理自己的居家風水。

集合住宅能源計算基準與標示之研究

為了解決樓層平面圖英文的問題,作者陳旻婕 這樣論述:

近年來社會大眾對於減碳議題及綠建築相關內容有所關注。2020年經濟部能源局統計我國住宅部門電力消費佔18.5%僅次於工業部門55.6%,顯示住宅部門耗電及節能對於台灣的重要性。歐盟在2002年率先實施建築能效標示制度(EPBD),而我國也為了推動建築能源效率認證,於2020年發展出台灣建築能效評估系統TBERS(Taiwan Building Energy-Efficiency Rating System),本研究在TBERS架構下之R-BERS系統(Building Energy-Efficiency Rating System for Residential Buildings)做為住宅

類建築評估使用,對新建住宅制訂建築能效認證制度,可達到有效管理建築節約能源,並與世界各國的發展趨勢接軌。本研究因集合住宅設計多樣化,且評估案件面積規模不同,因應不同集合住宅評估案,量身制定該評估案之R-BERS評分尺度基準,所以必須擬出R-BERS照明及空調耗電密度基準,供不同集合住宅,住宅專用分區評估案使用,運用建築動態耗能分析eQUEST軟體,進行集合住宅住戶專用分區之全年耗能模擬,共進行45種不同參數設定之研究,其模擬成果與近年住宅耗能統計資料接近,具有一定之信賴度,也發現其模擬不同格局一房到五房之EUI分布皆呈現右偏分佈。最終選擇集合住宅三房型的空調與照明EUI基準,作為台灣R-BER

S評估法中的「非透天集合住宅」住戶專用分區之評量尺標。本研究挑選14個近年拿到綠建築標章及候選綠建築之集合住宅或社會住宅案例進行R-BERS評估,在這14個案例中R-BERS評估等級皆可達4級以上,並探討其建築規模與碳排總量關係,也為了了解目前建商提供住戶以毛胚屋形式的照明EL空調EAC皆=0.9時,公共區域照明及空調進行評估,可拿到評估1級的方式,以Case8為例原設計評估等級2級,設定15種不同方案之住宅及公共分區固定式設備進行評估,方案6配合住戶烹飪習慣以瓦斯爐台進行設定,先暫且不考量高層建築消防廚房防火區劃的問題,加上一般普遍建商提供的公共區域固定式設備,以瓦斯爐台1級、瓦斯熱水器2級

、有保溫材之熱水管設定、地下室採用有標章風機及使用動力回生的永磁馬達電梯,此時評估等級可達1級。而假使要提升評估等級到1+級,以現有的住戶照明、空調採毛胚屋形式是無法達成的,必須在住戶內提供能效等級佳的空調設備,才有機會拿到評估1+級。以上15個方案設定,主要是為了提升建築節能及減碳的效果,可供未來新建社會住宅與集合住宅評估時,政府單位或建商挑選相關設備挑選時有所參考。

指示標誌系統的設計法則:以醫療福祉設施為例

為了解決樓層平面圖英文的問題,作者西川潔 這樣論述:

  本書的寫作方針與市面上多數刊行的指標解說書及指標設計案例集不同,是以具體的設施作為範例,完整呈現指標計劃的設計原型。為了能有系統的說明複雜的指標設計,並引起讀者對指標設計的興趣,本書避免像教科書般嚴肅的說教方式,以醫療設施為案例,提出「湖南綜合醫院」一假定機構,將指標設計的配置,配合使用者的動線進行設計規劃。   本次所設定的案例雖為假設,但指標設計對中、大型規模的綜合性醫院,在整體建設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因此本書對設計內容的選定,也以泛用性及一般性為基礎的具體性設計,是能直接並實際被應用的指標系統。不單限於醫療設施,若能透過本書,對指標規劃有更深入的認識,最終結果可以提升各種設施使用

者的便利性及舒適性,這就是指標計劃的最終目的。   筆者針對醫療設施及圖書館等公共設施的指標規劃研究已超過25個年頭。期間,參與過指標規劃的情況及解讀性,實際走訪國內外各個國家,進行優良案例的巡禮,並實際執行指標設計的規劃工作。在實際參與指標規劃工作時,不單是建築設計師,更需要與現場管理者、委託單位的工作人員及實際制作指標的施工單位等共同合作,並從這樣的合作中獲得豐富知識與經驗。關於這方面的研究成果,已刊登於筆者「醫療設施之指標設計方針研究(醫療施設におけるサイン計画の設計方針の研究)」論文中,而本書是以指標規劃的視覺及設計構面的角度切入,提出具體可參考應用的設計規範。 作者簡介 西川

潔(Nishikawa Kiyoshi)   1969年3月畢業於東京教育大學教育學部,並於1971年3月修得東京教育大學研究所構成專攻。目前為筑波大學榮譽教授,擔任過筑波大學藝術學系教授(博士/設計學)、院長及副校長職務,於2011年退休。近期擔任台灣銘傳大學設計學院之講座教授,定期來台進行演講與教學活動。   西川教授之專業領域為視覺傳遞設計,特別是指標、藝術規劃、色彩計畫、活版印刷。著書有玉川大學出版部於1998年出版的「Village Sign(ビレッジサイン)」(共同著作)、大衛社於1981年出版的「歐洲的傳統看板(ヨーロッパ伝統の看板)」、1978年的「寫真集 隙縫的風景( 真

集 間隙の風景)」、1975年的「視覺溝通(ビジュア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等等。學術論文則有於1997年發表的「醫療設施之指標設計方針研究(医療施設におけるサイン計画の設計方針の研究)」。   擔任指標規劃(基本設計/藝術指導)的專案有:1979年筑波大學附屬中央圖書館、1986年諏訪中央醫院、1989年公立松任石川中央醫院、1990年東京都大田區公共指標、1991年松任市公共指標、1993年大阪市立綜合醫療中心、1995大牟田市立綜合醫院、2002年筑波大學入口識別雕塑(symbol gate)、2004年筑波市指標設計系統、2010筑波大學學生宿舍色彩計畫、2013年東京都健康長壽醫療

中心、2014大府市文化交流會館(大府文化交流の杜)、2015 日立市日立醫療中心(ひたち医療センター)等。   並擔任日本設計學會榮譽會員、日本基礎設計學會理事、日本環境藝術學會會員、以及思考公共色彩委員、茨城縣景觀審議會委員、室外廣告士審查委員等。 譯者簡介 林家華   現職   大同大學 設計科學研究所 助理教授   日本筑波大學人間綜合科學研究科   藝術專攻 視覺傳達設計組 博士   臺灣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   視覺傳達設計組 碩士      領域   視覺環境 / 地域品牌策略設計 / 視覺心理   E-mail:[email protected]   白珊瑜

  東吳心理系學士   日本筑波大學人間總合科學研究科碩士   在日期間曾任口譯工作,如各類國際展覽   (食品、機械、3C、花卉等)、機構參觀、   企業拜訪等。目前為兼職翻譯,從事書籍、   雜誌、軟體等的翻譯工作。 第1部 指標設計規劃之概要 指標設計規劃之概念 指標設計規劃之原則 指標設計規劃之設計流程 指示標誌的分類 配置計畫 風格與形式 字體與雙語標示 繪圖文字 色彩 用語與表示   第2部 依場域別來規劃指示標誌 2-1 由最鄰近車站到醫院入口 市區引導地圖 針對步行者之市區方向指標 針對駕駛者之市區方向指標 醫院入口內外之引導 醫院名指標:獨立型 醫院名指標:壁掛型 非

門診時間入口/救護車專用出入口/停車場 醫院內之管理系指標 醫院內之識別系指標   2-2 入口周邊 綜合引導 非門診時間入口之引導 詢問處引導 診療流程圖 綜合櫃檯 櫃檯 入口周邊之繪圖文字 診療申請書   2-3 院內移動空間 方向指標 天井垂吊式及突出式指標 橫幅與方向指標之組合 天井垂吊式方向指標 箱型(環型)方向指標 樓層指標   2-4 電梯周邊 各樓層主要設施引導 電梯之樓層指標 電梯之內部指標 使用電梯之注意事項 非門診時間出口之引導 分區引導之界標 手扶梯周邊   2-5 門診 門診櫃檯 門診醫師表 檢查室1 檢查室2 櫃檯上之指標 檢查卡片整理架 佈告欄 公告用紙及標題  

2-6 檢查、影像診斷中心及其他 檢查中心 檢查說明 X光照片箱 X光檢查室之注意事項 驗尿檢查 法律指標 復健 物理治療室之視覺圖像 人工透析室之天花板視覺圖像   2-7 病房 病房入口 護理站 病房樓層平面圖 職員名單 患者人權聲明指標 病房指標 病房各設施 浴室掛簾 餐廳 病房藝廊   2-8 管理部門及其他 太平間 管理部門 管理部門櫃檯 辦公室 非門診時間櫃檯附近 避難地圖 其他管制指標 救護車 藥袋 HI(Hospital Identity)之設計範例 名片.名牌 醫院概要與徽章 醫院信息Hospital News   2-9 服務、管理與其他 店鋪 咖啡廳 吸煙區 數位設備1

數位設備2   第3部 指標設計的基準與要素 指標面板的尺寸基準 導讀   著作方針   本書的寫作方針與市面上多數刊行的指標解說書及指標設計案例集不同,是以具體的設施作為範例,完整呈現指標計劃的設計原型。為了能有系統的說明複雜的指標設計,並引起讀者對指標設計的興趣,本書避免像教科書般嚴肅的說教方式,以醫療設施為案例,提出「湖南綜合醫院」一假定機構,將指標設計的配置,配合使用者的動線進行設計規劃。本次所設定的案例雖為假設,但指標設計對中、大型規模的綜合性醫院,在整體建設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因此本書對設計內容的選定,也以泛用性及一般性為基礎的具體性設計,是能直接並實際被應用的指標系統

。不單限於醫療設施,若能透過本書,對指標規劃有更深入的認識,最終結果可以提升各種設施使用者的便利性及舒適性,這就是指標計劃的最終目的。   筆者針對醫療設施及圖書館等公共設施的指標規劃研究已超過25個年頭。期間,參與過指標規劃的情況及解讀性,實際走訪國內外各個國家,進行優良案例的巡禮,並實際執行指標設計的規劃工作。在實際參與指標規劃工作時,不單是建築設計師,更需要與現場管理者、委託單位的工作人員及實際制作指標的施工單位等共同合作,並從這樣的合作中獲得豐富知識與經驗。關於這方面的研究成果,已刊登於筆者「醫療設施之指標設計方針研究(醫療施設におけるサイン計画の設計方針の研究)」論文中,而本書是以

指標規劃的視覺及設計構面的角度切入,提出具體可參考應用的設計規範。     讀者   本書是專為對指標設計、規劃及研究等議題有興趣的讀者所編寫。希望能實際幫助指標規劃等相關工作的讀者,能對指標設計建立是否考慮刪除共通的認識,主要可作為指標設計的企劃者及設計師、指標工程的發包者、營運管理者、建築設計師、工事管理者及施工人員等在實際應用上的參考。此外,對指標規劃設計的研究者、CI規劃的指導者及相關領域的學生而言,也可視為一參考用書。   本書所提出的範例,雖以醫療設施的指標規劃為主,但指標設計系統的組成方式、視覺圖像表現上需留意的要點、文字表示及色彩運用等公共設施通用的設計方針都囊括其中。筆者

衷心期盼,以此作為指標設計規劃的入門書,廣泛的被各個領域的讀者閱讀並實際使用。     本書構成   本書的第1部是說明指標設計規劃的整體概念;第2部為醫療設施之指標設計案例,案例的規劃方式是依個別空間的需求狀況整合呈現。以醫院的訪客,從最近的車站或交通據點,到達院內目的地後,到離開醫院當中可能會利用到的指標類別為設定,包括一般市區圖、醫院外部標示、入口附近、院內移動空間、門診區等等。本書所呈現的指標設計體系也許不能說是最合宜的規劃,但是以實際空間構成做為設計基準所提出的設計範例,應較容易讓讀者們所理解及應用;第3部則為指標設計系統的構成、色彩運用、字體字型與版面設計等基準及依據的歸納。  

  雙語並用   本書所設計之指標都是以中英雙語標記呈現。由此,指標的標示面雖會變的複雜,但隨著醫院內的各項訊息的公開化,及今後一般公共設施也需對應外國人士,指標設計更應該朝著多元、國際化的方向發展。只是使用雙語並用的各類設施之英文,其文法及資訊標示的適切性有其檢討的必要。筆者認為多方參考各種標記案例可提升標示的正確性。     形式與色彩   指標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呈現資訊的版面。本書所登刊的指標圖面,其版面設計是耗費最多時間的。本書對指標的形式,如壁掛式、突出式、垂吊式、獨立式、地面式、直貼式等設計有一定程度的說明,但關於指標支撐方式的設計及使用材質等,因設計師本身的美感、設施的特性、

建築設計的不同及預算多寡等因素而決定的,不列入本書的探討範圍。本書主要呈現指標設計的重要骨架,而讓指標更有表情變化的色彩運用等,依個別需求對應將更能獲得好的效果,因此書中的指標色彩多為任意而定,請視為色彩的範本即可。     指標的範疇   指標一般不包含佈告欄及貼在其上的公告、海報設計、藝廊、貼有職員照片的告示牌、筆札及出版品的設計等。雖然一般使用者認為指標或海報並沒有太大的差別,只要所標示的資訊是對使用者有必要性、能幫助使用者舒適的在環境中行動及安心的適應住院的生活,才是重點。但對設計端來說,若能將此類標示也列入指標計劃的一部分,較易定位整體的規劃及營運。而對於專業的設計師來說,使指標設

計呈現有秩序性的體系,將構成環境的所有物件與資訊有系統化的呈現,則是共同認知。重點是要致力於建構設施內各種資訊有效的流通及傳遞的機制。     身障者的對應   對於醫療設施或是一般設施的指標規劃,不能只從一般人的角度來設計。本書所提案的指標系統,其設置高度、文字尺寸、配色計劃等都考慮到對身障者的對應 (請參考第3部)。但對於重度的視覺障礙者,例如點字的規劃、手觸指標、聲音誘導、誘導裝置等細部設計,則不列入探討範圍。日本的地區自治團體,可能已有這方面的相關指導方針,但就指標設計而言,在針對身障者對應的這個課題仍有許多努力空間。     數位設備的應用   此部分在第2部醫療設施的設計範例中

有提及,不過本書是以提出指標設計的設計原型為主,並沒有在這部分多加著墨。由於資訊設備的發達,應用其資訊內容的可變性與訊息的即時對應性的特徵,越來越多醫療設施導入數位指標設備的應用。但並非全面性的導入,主要是其所花費的資金成本及運用上,需謹慎考量。   就指標的設計規劃來說,筆者認為今後還是會如同本書所呈現的一樣,著重於固定的視覺訊息傳達及整體的主軸構成系統設計。筆者最早是在1985年日本的筑波萬國博覽會開始對數位指標的調查,但之後對於數位指標的開發卻很少見。日本曾有一段時間,車站內設置有結合印刷功能的機器,可印出目的地的地圖,但在不知何時就被悄然撤除了!雖然如此,筆者還是認為數位指標仍有很多

可發揮的可能性及空間,可作為今後發展的議題。

鋼結構塗裝生產力之研究 - 以高雄某塗裝工廠為案例

為了解決樓層平面圖英文的問題,作者鍾懷樞 這樣論述:

營建產業使用的建材與機械設備,為了有效延長建材與設備的使用壽命,增加外部美觀並減少相關維護的成本,利用塗裝的方式來達成上述各項需求,便成為目前最便利有效的方式,且營建產業是屬於勞力密集的產業,勞動生產力將會影響工程完成的進度,因此應客觀並有效的去評估相關作業生產力。本研究觀察鋼結構塗裝工廠的生產作業,並紀錄工廠內每日作業的出工人數,與生產數量等相關資訊後,來探討鋼構塗裝工廠的生產力、工時損失與其影響原因。本研究方法首先為文獻回顧,接續利用(1)Thomas生產力分析法與(2)資料包絡分析法(DEA)作為研究工具,建構出測量與評估模式並對案例進行分析,最後依研究所得結果提出結論與建議。本研究的

結果如下:1、工廠鋼結構塗裝基準生產力:0.69 (WH/支)與4.13 (WH/T)。 工廠鋼結構塗裝累計生產力:1.13 (WH/支)與6.86 (WH/T)。2、DEA績效分析結果:(1)投入項為工時,產出項為支數時,有效工時百分比為 56.8%;(2)投入項為工時,產出項為噸數時,有效工時百分比為62.6%。3、本案例生產力損失的主因,為受到79%的管理因素影響,其中又以設備妥善 率不佳及施工進度時程管理不良為主,因此工廠管理者與施工人員若能利用此 資訊,減少施工時影響因子的干擾,以避免生產力持續損失並提高作業績效。關鍵詞:鋼結構塗裝、生產力、資料包絡分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