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化學系化學生物組課程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東海化學系化學生物組課程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莊麗貞寫的 化學實驗:生活實用版(第三版) 和鷲谷いづみ的 繪圖解說 用圖了解生態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新文京 和晨星所出版 。

國立屏東大學 資訊科學系碩士班 林彥廷所指導 莊子頡的 應用擴增實境技術於國小自然課程植物構造實驗之成效研究 (2021),提出東海化學系化學生物組課程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擴增實境、自然課程、學習成就、國小教育。

而第二篇論文大仁科技大學 藥學系碩士班 施承典所指導 郭珉甫的 自製影音教材介入藥護學生基礎醫學課程學習成效之研究 (2021),提出因為有 自製影音教材、數位教材、知識與技能、學習喜好、學習成效的重點而找出了 東海化學系化學生物組課程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東海化學系化學生物組課程,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化學實驗:生活實用版(第三版)

為了解決東海化學系化學生物組課程的問題,作者莊麗貞 這樣論述:

  對大多數的學生而言,化學一向是最傷腦筋的課目之一,若能將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帶入實驗室中,讓學生有參與感,體認化學即是生活,則會達事半功倍之效。本書「化學實驗-生活實用版」將化學理論與一般生活的應用作連結,使化學的學習更實用化、生活化,也希望讓化學藥品的使用量減少,以實踐環保的綠色科學。   本書主要目標:(1)以通識教育為依歸,提高學習興趣為主;(2)配合課程進度,使理論與實驗相印證;(3)考量環境保護訴求,避免增加環境負擔。   配合實驗課程的時數要求,本書精選30個實驗,其中包含清洗玻璃器皿、秤重、配藥,及濃度計算等基礎實驗訓練,由授課教師自由選擇是否排入實驗課

程中。此外,將具有環保及安全疑慮的藥品,如含氯化合物、重金屬溶液,以及較具毒性的有機溶劑的實驗均予排除,或以較安全的藥品取代。   第三版依最新資訊更新了化學元素週期表,並重新審視全書敘述文字與圖片,力求精簡、易懂。  

應用擴增實境技術於國小自然課程植物構造實驗之成效研究

為了解決東海化學系化學生物組課程的問題,作者莊子頡 這樣論述:

  隨著資訊科技的迅速發展,出現了一系列的新興科技,應用的範圍廣泛包括商業、醫學、製造業、服務業等,創新科技的應用也對於教育領域產生重大的影響,因此教育人員及學者皆指出資訊素養對於學生之重要性,為此,我國於2018年起逐年實施108課綱,將生活情境融入到教學中,教育部也在民國2019年提出虛擬實境暨擴增實境教學應用教材開發與教學實施計畫,以推動資訊科技應用於促進及支援我國K-12的教育。在國小傳統自然課程中,許多科學實驗需要親自動手操作,而傳統實驗時間過長以至於教師及學生需花費許多時間等待或是課堂時間不夠用,導致學生可能會因為時間問題在結果上有認知的落差,透過擴增實境技術能讓教師及學生在實體

教室中有效結合數位資源,以虛實整合的方式提升實驗效率與降低實驗風險。綜上所述,本研究以擴增實境技術為基礎,將擴增實境融入國小自然課程實驗以評估學生學習成就之影響以及學生對於擴增實境融入教學之接受度。為探討本系統融入國小自然課程實驗對學生學習成效之影響,本研究規劃一準實驗研究,控制組以傳統教學及實驗進行,實驗組則以傳統教學及本系統輔助實驗進行,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高、低學習動機的學生在學習成就上有顯著差異,在科技接受度問卷上,大部分學生在滿意度上是抱持正面態度,在易用性及有用性上大部分學生也均抱持著正面態度。

繪圖解說 用圖了解生態

為了解決東海化學系化學生物組課程的問題,作者鷲谷いづみ 這樣論述:

理解生態系後,就能簡單看懂大自然的運作 本書簡潔明瞭的介紹,讓你看見不同面向的生態系!   各式各樣的生物,以及各種不同的環境,組成既複雜,又充滿生命力大自然!   草木叢生的草原,流水淙淙的河川。   兔子吃草,然後狼再獵食兔子,這種獵食與被獵食的關係。   這就是由各式各樣的自然萬物,包含我們人類在內,所組成的生態系。   本書將告訴你:   生態系的各種面向   生態系中的食物網範圍究竟多大?   生態系中,生物間的關係如何組成?   植物有哪些生存戰略?   土壤種子也有銀行?   生態系中的共生關係有哪些?   人類行為對生態系造成什麼影響? 本書特色   1.內容豐富,從生

態基本組成到各種環境間的串連。   2.圖說豐富易懂,生態學入門必備。   3.除了理論知識,也列舉不同年代的實例,對於環境研究者是相當重要的參考資料。 作者簡介 鷲谷いづみ   1950年3月22日生。1972年畢業於東京大學理學部。1978年於東京大學理學系研究科修完博士課程。位理學博士。曾任教於筑波大學,現任日本中央大學教授。專攻植物生態學、保育生態學。著有『天與地與人之間—從生態學拓展出來的世界』(岩波書店出版)、『使生態系復甦』(日本放送出版協會出版)、『自然再生—為了可持續的生態系』(中央公論新社出版)、『花為什麼會開?』『不可思議的葉子』『種子從哪裡來?』(以上為山與溪谷出

版社出版)等書。(上述部分書名為譯者暫譯) 繪者簡介 後藤章   1973年4月18日生。1997年,千葉大學理學部畢業。1999年於筑波大學環境科學研究科修完碩士課程。2006年,於東京大學農學生命科學研究科修習博士課程學分後退學。位環境科學碩士。著有『自然再生事業——以回復生物多樣性為目標』(共同著作,築地書館出版)一書。 譯者簡介 林姿妘   台中人,畢業於東海大學日本語言文化學系,業餘筆譯   因喜歡日本動漫畫而接觸日文,亦喜愛透過語言將不同國家人們串連起來的當下。 序 序章  生態系的各種面向 01  生態系的景色 02  Biome(生物群系) 0

3  日本的生物群系 04  生態系的氮循環 05  碳的儲存與循環 06  生態系中廣大的食物網 07  生態塔 08  由生物間的關係所組成的生態系 09  培養皿中的生態系 10  提供服務的生態系 第1章  用來理解生態系的基礎用語 1.01  環境:資源/條件 1.02  生物性的環境與非生物性的環境 1.03  生態性地位,生態棲位 1.04  經由天擇而演化 1.05  植物與動物是如何不同? 1.06  個體與族群 1.07  植物的生存戰略 1.08  植物3大戰略的關係 1.09  林隙與林隙感應裝置 1.10  克萊門茨與群落演替學說 1.11  坦斯利提出的生態系一詞

1.12  演替與群落演替學說 1.13  變動鑲嵌——生氣蓬勃的植被 1.14  流動在生態系之間的能量 1.15  生態系的健全性 第2章  組成生態系的關係 2.01  趨光/背光,植物的馴化 2.02  土壤種子銀行 2.03  使種子甦醒的環境訊號 2.04  動物適應環境溫度的方式 2.05  生態系中豐富的共生關係 2.06  植物與微生物的營養共生 2.07  螞蟻與金合歡的防衛型互利共生 2.08  專一型vs普遍型 2.09  種子的傳播共生 2.10  搬運種子的螞蟻 2.11  動物與動物間多樣的關係 2.12  進行擬態的動物們 2.13  負責消化的共生微生物

2.14  病原生物與宿主的軍備競賽 2.15  關鍵種 2.16  聯繫水、陸生態系的蜻蜓 2.17  聯繫生態系之生物的移動:鰻魚 2.18  聯繫生態系之生物的移動:白額雁 2.19  生態系的回復力以及穩定性 第3章  生態系與人類 3.01  人類的出現與生態系 3.02  從營養生理來探索遠古的飲食生活 3.03  進行狩獵的人類對於環境的積極對應方式 3.04  大型哺乳類為何會滅絕? 3.05  氾濫平原的自然生態與水田 3.06  里山的管理與生物多樣性 3.07  英國的田園生態系 3.08  現代農業帶給生態系的危機 3.09  擴大造林導致生態系變得不健全 3.10

 淡水生態系的危機 3.11  災難性變遷——生態系的非線形變化 3.12  生態足跡 3.13  受難的青蛙 3.14  千禧年生態系統評估(1)——用數字來看生態系的變化 3.15  千禧年生態系統評估(2)——生態系的服務與人類的福祉 3.16  生態系服務的平衡表 3.17  外來種為何強勢? 3.18  外來種帶來的各種影響 3.19  有絕種疑慮的動植物 3.20  日本的物種絕種疑慮的上升 3.21  生態系修復計劃=自然再生的先驅 3.22  根據適應性管理規劃生態系的再生 3.23  適應性管理計畫的範例——科羅拉多大峽谷環境監測計劃 3.24  優養化與流域的生態系修復計劃

3.25  生物多樣性公約與國家戰略 參考文獻 索引 生態系的景色根據水的蓄積與否、樹木的生長與否,或者是人類如何利用等不同的條件,生長於該處的植物或動物,以及包含了這些動植物的環境也會有所不同。而這些則會構成不同的景色,呈現在我們的面前。在水質良好的較淺的湖泊裡,靠近岸邊的地方長滿各式各樣的水草。因應湖水的深度不同,而孕育出葉子探離水面的挺水植物,葉子浮在水面上的浮葉植物,以及沉在水裡的沉水植物等。水中則有植物性浮游生物、動物性浮游生物、魚類、昆蟲、蝦子等甲殼類,以及貝類等生物棲息著。在草原的生態系中,芒草之類的禾本科草本植物(草)佔有優勢。冬天時地上的芒草葉會乾枯,到初春時,明亮的

陽光就會穿透芒草葉,映照到地表。因此小型的植物便會於下方開花。把草割除,焚燒植被等人類的活動就會創造出草原的環境。而以草為主食,或從花朵中採集花蜜的昆蟲,以及以捕食昆蟲維生的鳥類便居住於此。森林的生態系,以有著從地面算起十幾公尺~好幾十公尺高的喬木為特徵。如果是雜木林的話,枹櫟或麻櫟等就屬於喬木。而在喬木下方,則由相對不是那麼高的灌木所組成。接著在灌木下方則長滿草本植物。上層的樹葉越茂密,下層的樹葉就越稀疏。像這樣植物分層的森林中,不只環境多樣,也有各種因應多樣的環境而生的小動物或鳥類、昆蟲,相互關連著,棲息於此地。在土壤表面,啃食落葉的土棲昆蟲,甚至是分解落葉的菌類等也相當的活躍。水田的生態

系中,影響環境特徵最重要的關鍵是:人類的水管理和耕作等行為。水稻當然是佔有優勢的植物,但像鴨舌草之類的水田雜草也生長於其中。葉蟬等所謂的害蟲,蜘蛛、蜻蜓等所謂的益蟲,以及水黽等其他的昆蟲,還有田螺、正顫蚓等等也棲息於此。這裡應該也可以看到從蝌蚪時期就居住於水田的青蛙,或為了捕食青蛙而來的鷺鳥吧。構成生態系的生物們彼此間相互關連,在該場所特有的物理環境的影響下生活著。實際上的生態系並不像右方圖表上所看到的如此單純。生物的種類繁多,彼此間的關係也相當錯綜複雜。

自製影音教材介入藥護學生基礎醫學課程學習成效之研究

為了解決東海化學系化學生物組課程的問題,作者郭珉甫 這樣論述:

近年來,隨著全球教育產業逐漸朝向數位化發展,數位科技及其產品也可作為輔助學習工具,在如此便利的學習環境下,數位教材對我們的知識與技能學習具有相當程度之影響,本研究為探討藥護學生自製影音教材對基礎醫學課程學習成效,使用橫斷式描述性研究,研究對象為大仁科技大學藥學系二年級修習進階生理學與護理系一年級修習解剖學學生,調查時間為109學年(109年9月至110年1月),以大仁iLMS數位學習平台作為觀看媒介,自製影音教材使用PowerCam軟體錄製,錄製後上傳至大仁數位學習平台以供學生觀看。以立意取樣進行問卷調查,於第一週上課時發放前測問卷並介紹相關內容,第二至十六週導入數位教材輔助教學,第十七週發

放後測問卷,問卷內容包含知識與技能以及學習喜好、學習成效等分項,使用Microsoft Excel與SPSS 22.0進行統計分析。導入數位教材輔助教學後,對於基礎醫學課程知識與技能得分皆明顯高於導入前,學習喜好與學習成效得分率皆在80%以上,顯示數位教材輔助教學確實可提高藥護學生對此課程之學習成效,且本研究亦發現女生在學習平均數上大多比男生高。在相關性分析中,知識與技能整體構面與學習喜好以及學習成效皆呈現正相關,學習喜好與學習成效呈現正相關。學習喜好與成效線性回歸分析中,藥學生具有正向顯著關係,護理系學生具有正向關係,但結果不顯著。研究結果顯示數位教材輔助教學有助於學生在學習效果不佳課程中提

供正向學習作用,提高學生學習喜好與成效。介入藥護學生基礎醫學課程後,知識與技能、學習喜好與成效皆具有明顯影響,以藥學生更為明顯,本研究結果可供教育行政主管機關、藥護學系相關學校以及教育從業人員作為未來教育方式之依據、相關改善建議之參考或提供未來相關研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