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森電視台第幾台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東森電視台第幾台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東森新聞台徐俊相寫的 法眼黑與白之人倫悲歌 和陳浩的 女兒父親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節目表也說明:東森 戲劇台. 2022/03/03. 00:00, 大力女都奉順. 01:00, 大力女都奉順. 02:00, 全民星攻略. 03:00, 醫師好辣. 04:00, 今晚開讚吧. 05:00, 緊急公關. 06:00, 全民星攻略.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月之海 和遠流所出版 。

最後網站商業模式演化論 - 第 216 頁 - Google 圖書結果則補充:三、複合商模演化分析東森購物由傳統有線電視台到近年多元媒體通路,開始經營不同類型的差異化產品,並積極發展創新商業模式。尤其東森購物由產品開發到上市推廣,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東森電視台第幾台,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法眼黑與白之人倫悲歌

為了解決東森電視台第幾台的問題,作者東森新聞台徐俊相 這樣論述:

媒體從未公開的幕後真相! 比【CSI犯罪現場】更真實、更震撼人心的案發現場重現 YouTube、論壇、臉書……百萬網友熱烈討論,驚人凶案完整記錄!   最痛的,莫過於來自至親的傷害!   鄰居眼中乖巧的孩子,遽變為砍殺全家的凶手   新婚三個月的夫妻,竟惹來暗夜殺機   兒子失蹤三個月,卻不見家人報案   慈祥的父親,居然手刃親生愛子   即將步入禮堂的新郎慘死魚池中   疼愛孩子的母親,竟放任小寶貝死在毒蟲的手中……   六件最泯滅人性的逆倫重案,本書帶領讀者穿梭刑案現場,身歷其境,跟隨檢警辦案,一窺科技鑑識的奧秘。並由當事人現身說法,探討人性真實面,以追求社會正義

、警惕世人,因為── 真相拒絕沉默!   本書由東森新聞台專業團隊製作的【法眼黑與白】是唯一以科學鑑識為基礎,強調鑑識證據、法醫解剖、詳細辦案過程,深入報導的重刑案件節目。不僅創下同類型節目收視第一 、 口碑第一的紀錄,也掀起YouTube、論壇、臉書…… 百萬網友熱烈討論。 本書特色   .重大刑事案件,真實紀錄   以專業嚴謹的科學鑑識,現場重建犯案過程,深入剖析加害者行兇心理。   .偵辦錄影實況,首度公開   刑事局、警方偵辦實況錄影解秘,偵查畫面書中真實呈現。   .當事人與辦案員警現身說法   案件當事人、家屬獨家專訪,承辦檢調、員警現身說法,揭露當局不曾公開的

幕後真相!   .深入探討、追蹤每個案件背後的真相   加害人及被害人後續關懷追蹤報導,深入探討人性真實面,以追求社會正義、警惕世人。 權威學者專家聯名推薦   關鍵時刻主持人/劉寶傑      刑事局鑑識中心主任/程曉桂   法務部法醫研究所資深教授/蕭開平      東森新聞台副總經理/孫嘉蕊   「法眼黑與白」製作人/主持人──徐俊相 權威學者專家聯名推薦   跳脫一味強調血腥煽情的傳統手法,像偵探般抽絲剝繭,讓讀者不只知道發生什麼事,更可以理解在這些案件背後,證據與破案之間的微妙關係,以及人與人之間千絲萬縷的牽連。 「關鍵時刻」主持人──劉寶傑   當年襁褓

中的女娃,十年來常常問道「殺爸爸的壞人抓到沒有?」身為鑑識人員,我深深感受到……每一筆檢體背後,會有多少人在等待真相。 -刑事局鑑識中心主任──程曉桂   躺在解剖台上的個案……他們彷彿是我的父母、我的兄弟姊妹……每一個悲慘的故事……就是「法眼黑與白」的故事。 -法務部法醫研究所 資深法醫──蕭開平   我們希盼,透過法眼的報導,能撫慰傷心、警惕人心,能在不幸中,找到力量。-東森新聞部副總經理──孫嘉蕊   加害人與被害人之間往往不會只有情、財、仇的糾葛……。我們讓被害人、加害人、執法檢警等,都有機會說出委屈或懊悔。 「法眼黑與白」並非只揭露案情,更著眼於人性的探討。 -「法眼黑與

白」製作人/主持人──徐俊相   作者簡介 徐俊相   現任東森新聞台《法眼黑與白》主持人兼製作人,畢業於國立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研究所,是國內少見理工背景出身的新聞主播、主持人,新聞資歷17年,是那種遇到大新聞,腎上腺素自動大噴發的動物!   曾在波士頓爆炸案連續三十小時未闔眼;也曾在日本台灣留學生命案第一時間前往,連續駐守東京名古屋九天,提供零時差報導。   在《法眼黑與白》節目中,用理工人慣有的邏輯思維,梳理繁雜紛亂的刑案情節,從科學鑑識的角度出發,挹注人性關懷,理性、感性交錯中,推演案情,開創全新的刑案節目風格。   經歷:   東森新聞《法眼黑與白》主持人兼製

作人   東森新聞《關鍵51區》主持人   華視採訪中心副主任、晚間新聞主播   東森新聞社會中心記者   獲獎紀錄:   2003年「卓越新聞獎」 即時新聞採訪獎-北城醫院打錯針事件   2004年 中華民國行政院內政部「防暴優質新聞獎」   近年採訪大事記:   2009緬甸納吉斯風災周年直擊   2012東京台灣留學生命案   2013波士頓馬拉松爆炸事件 東森新聞台   新聞在哪裡 東森就在哪裡   成立於1997年9月的東森新聞台,建台迄今14年,是台灣最早的有線電視新聞品牌之一。秉持著「新聞在哪裡,東森就在哪裡」的理念,東森新聞開創了快速、即時進行

新聞報導的嶄新時代。2008年起,東森新聞台更自我定位為「永遠的監督者」,不只追求速度領先的新聞傳遞,進一步扛起「評公道、論是非」的社會責任,努力為小市民發聲,並針砭監督政府施政。   東森新聞台通古鑑今 關懷民瘼   東森新聞台目前定頻51頻道,在追求新聞速度、新聞深度、新聞廣度以及新聞高度的四「度」空間上,提供給國人24小時不間斷的全方位新聞視野。東森新聞並以製播優質新聞節目為傲,推出的新聞性節目,當中的「法眼黑與白」,從追求社會正義角度出發的重案節目,主持人穿梭刑案現場,帶領觀眾身歷其境,了解警方辦案專業,一窺科技鑑識堂奧。本書即是從此節目中挑選出更值得深入探討,並且能夠發人沈思

的案件,來警惕世人,並共同關懷社會議題。   法眼黑與白節目部   法眼黑與白是最早也唯一以科學鑑識為基礎來談刑案的節目,內容以強調鑑識證據、法醫解剖、詳細辦案過程的精神,來呈現深入報導的專業度。當在日本發生張志揚案件,法眼是第一個抵達現場做深度採訪報導的團隊;當波士頓爆炸案發生,法眼也是第一個衝到現場報導的團隊,並第一時間就從美國帶回李昌鈺博士的專業鑑識觀點。對於社會新聞法眼跑得快、追得更深,當大家在迷CSI影集的同時法眼更致力推動科學辦案的精神。   如果以重口味的濃湯來形容社會新聞,那麼大眾首先被吸引,並感到興趣的多半是濃湯上面的那層油花,那些油花就好比血腥暴力以及相對聳動而

駭人聽聞的內容,但法眼要探討的,是其底下充滿各式配料的濃湯,那才是有意義、有深度、值得探究的內容。法眼是第一個認真探討社會刑事案件,並以專題方式深度報導關於酒駕、毒品、虐童......等社會問題的節目。   推薦序 冷靜的頭腦,溫暖的心   《關鍵時刻》主持人  劉寶傑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刑事局鑑識中心主任  程曉桂  這就是愛,法眼黑與白   法務部法醫病理組組長 蕭開平  法眼中,見希望      東森新聞部副總經理  孫嘉蕊  前言 為你我點上一盞心靈的光明燈  《法眼黑與白》主持人 徐俊相  第一章 哀傷兒歌 折翼小天使,驚人受虐案揭露!     

看看這個可愛的孩子吧!兩歲半的小孩,有點頑皮更愛撒嬌,但是,當那一天他被抱進醫院時,醫護靠近一看真是嚇一大跳,天啊!他的鼻樑、指甲……幾乎體無完膚、遍體鱗傷的全身……怎麼會這樣? 更沒想到這孩子已經斷氣了!那剛剛送他進來的那個人呢? 第二章 虛妄變奏曲 雙面情人,癡心換絕命!           即將結婚卻慘遭割喉棄屍在魚池中的男子……他懷有身孕的未婚妻,三度在棄屍現場哭斷腸。只是,這名哀慟的未婚妻非常神祕,而且,她總能比警方搶先一步找到線索,竟然連警方都無法調查出她的真實身份!她究竟是誰?隨著調查,警方發現了驚人的秘密! 第三章 啃老瘋狂逆子 邊緣人格,兇手就在屋簷下!     

  元旦假期清晨,寧靜的社區居民被一聲聲淒厲的呼救給驚醒。警方到達現場後,只見一家三口倒臥在血泊之中。死者的小兒子精神渙散坐在一旁,喃喃自語:「抓我吧!」究竟發生了什麼事,讓這位在鄰居眼中乖巧的男子,竟能狠下心來殺了全家人? 第四章 關鍵跡證 DNA追緝令!冷案無所遁形!       睡夢中恍惚睜眼,卻看見兩名持刀惡煞站在床邊,此時的你該如何面對這突如其來的驚嚇?凌晨二點多,嘉義某的一對夫妻,與他們出生才八個月的嬰兒就面臨了這恐怖的狀況,他們該如何應付這場夜半殺機?而面對暴徒的攻擊,他們,究竟招誰惹誰了? 第五章 說不出口的無奈 密碼悲歌,山邊白骨疑雲!    風光明媚、自然幽

靜的南迴路段最高點的壽卡段,看似平靜卻發現了一具白骨遺骸。警方靠著線索追出死者身分 ,種種不尋常的跡象也讓警方對他的家人感到懷疑。不願報案、牛皮紙上的密碼、無奈的表情,究竟死者的家屬知道多少案情的真相? 第六章 失控的父愛 拖磨幾十年,沉重鋤頭斬斷父子情!    這是一戶再尋常不過的農家民宅,警方趕到現場時,只見一名倒在地上,裹著棉被的男子,身旁還有一把耕作用的鋤頭,此外,隨著警方來到現場,還有一名白髮蒼蒼、哭得老淚縱橫的農民,死者正是他的兒子。究竟發生了什麼事?答案就在老人家的眼淚裡…… 向毒品說不──毒品的無間地獄 推薦序一 冷靜的頭腦,溫暖的心/《關鍵時刻》主持人  

劉寶傑   俊相是個很特別的人,他的資歷特別、風格特別,對新聞的看法與處理更是與眾不同。他的理工背景,他對新聞的執著與熱情,讓他兼顧冷靜的頭腦與溫暖的心,他處理社會案件,跳脫過去一味強調血腥煽情的傳統手法,他像是偵探般抽絲剝繭,讓觀眾在收看這些社會事件時,不只是知道發生什麼事,更可以理解這些案件背後,証據與破案之間的微妙關係,以及人與人之間千絲萬縷的牽連。   如果,你花了六年的時間在國立交通大學的機械系與機械研究所取得一身本領,取得別人求都求不到的學位與能力,穩定且豐厚的收入垂手可得,這時候,你會願意放棄一切歸零重來嗎?99.99%的人所給的答案一定是否定的,但是,俊相卻是在退伍前,

讓自己一切歸零,他追尋著內心的聲音,找到港都電台的工作,從每個月二萬元的微薄待遇做起。   「我想要應徵。可不可以跟你們聊聊?五分鐘就好!」就這樣一個沒有傳播科系背景,不曾有過媒體經驗的俊相,踏上征途,展開他的媒體工作生涯。而錐子不管放在那裡,總是會破袋而出,俊相很快地受到賞識及重用,成為港都電台爬升最快的主持人,同時,很快被同業發掘而轉戰電視台,再從高雄分部,直達台北總部,成為明星主播。   看著俊相的歷程,除了熱情之外,很難想像還會有其他的理由,支持他做出如此重大的生涯轉變,這股熱情,數年如一日地表現在他的工作上,俊相製作〈法眼黑與白〉時,他不是在公司剪接帶子就了事,他還會賦予每個

故事全新的註解,他親自南北奔波,上山下海,親臨案發現場,再找到所有的相關人,包括當事人、辦案刑警與鑑識人員,完整又有脈絡地把故事清楚的呈現在電視螢幕上。   看著節目時,你就會發現,俊相的理工背景讓他的敘事更有層次,因與果之間更有脈絡可尋,他對追尋事實充滿熱情,但敘事的邏輯卻又清楚明瞭,每一個案件之中的疑點,心中的問號,一定是窮極各種手段,找到最合適的答案與理由,看完俊相的報導後,不只是得到充滿感官刺激的案情,更對案件背後糾結因果的愛恨情仇與人性衝突有更進一步理解。   俊相的資歷在新聞界十分罕有,新聞界不乏充滿熱情的好手,但能結合溫暖的心與冷靜的腦的人,則是屈指可數。 推薦序二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刑事局鑑識中心主任   程曉桂   每一起刑案的發生,背後都有一個真相,科學鑑識正是解開謎團的工具之一。〈法眼黑與白〉就是從科學證據的主軸出發,以淺顯易懂的方式,介紹鑑識科學應用在刑案的節目。   我在節目上,關注到一則報導。那是一起發生在嘉義的血案,一對新婚夫妻帶著襁褓中的女兒,睡夢中闖進惡煞,砍殺丈夫致死,而後現場DNA檢體送到刑事局法醫室比對,但礙於當時DNA資料庫建檔有限,並沒有比對出特定對象。案子一懸十年。直到二○一○年,一起強盜案採集DNA檢體,我們根據標準作業流程,採證、受理、送進資料庫比對,結果比中了十年前的這起血案。我們經手過許多案件,為什麼這則

會特別引起我的注意,這是因為在節目中,我們看到了數據之外的溫度。   節目邀訪了十年前血案倖存的未亡人,雖然我只看到她的背影,看到她訴說著,當年強褓中的女娃,十年來常常會問:「殺爸爸的壞人抓到了沒有?」 身為鑑識人員,我深深感受到每一筆送來化驗比對的數據背後,都代表著那一家的命運跟悲劇,我也以此期勉我的同仁,在埋首實驗室比對的時候,想一想:每一筆檢體背後,還會有多少人一直在等待真相。   如今,科學辦案已經是時代趨勢,科學證據成了定罪關鍵,關於鑑識,更值得積極拓展的價值是,還無辜者清白!在二○一一年,DNA擴大建檔條例通過之後,除了強化科學鑑識定罪能力,讓犯罪者無所遁形,更重要地,希望

透過「凡走過留痕跡」這個概念,藉此達到嚇阻犯罪的功效,那才是全民之福! 推薦序三 蕭開平教授的愛,法眼黑與白/法務部法醫研究所法醫病理組組長   蕭開平   我身為法醫師常以「抽絲剝繭」、「辨冤白謗」為願景,思考如何把案件的是非黑白,透過人性面的剖析去教化大眾。思考著不僅要懲惡除奸,更要用人性、法眼去進行剖析,描繪事實的真相與人性掙扎。三年前「法眼黑與白」節目的誕生,製作人徐俊相、廖啟光以感性的語言,訴說黑白劇情背後的人性與故事,達到寓教於民的效果。   法醫工作中最痛心的,莫過於看到洋溢著青春活力的莘莘學子,落入毒品的陷阱無以自拔。看著無數位吸毒者,因為吸食K他命,造成膀胱纖維

化,輸尿管嚴重堵塞。這些年來,解剖過無數吸毒者一對對導尿的雙J管,所累積的數目之多已足媲美醫美醫療儀器行的展示櫃。我常謬思著,這些年輕人的身體不痛嗎?內心不後悔嗎?為什麼,他們仍然執迷不悟的穿戴著紙尿布,繼續吸毒,最後因吸食過量而死。   我與俊相、啓光分享著躺在解剖台上的個案,他們爲甚麼會來到我的面前,老的、少的、男的、女的……他們彷彿是我的父母、我的兄弟姊妹,我彷彿看到了真實人生故事:「我弟弟是巴士司機,開車時撞到了我白髮蒼蒼的母親」、「我的弟弟妹妹因吸毒而死」、「我的……」,每一個悲慘的故事,彷彿都有我的親人、故友,這就是〈法眼黑與白〉的故事。   〈法眼黑與白〉是一個電視節目,

是一本書,也是一則又一則人性反思的故事,節目團隊用簡潔卻具張力的畫面,輔以最真實、感性的文字,去述說與教化百姓,這就是愛,這就是〈法眼黑與白〉,用愛描繪黑白生命週期與擘劃真實故事情節。 推薦序四 法眼中,見希望/東森新聞部副總經理 孫嘉蕊   兩年多前的一個下午,我召集東森新聞的相關主管,商討開一個社會新聞類型的節目,名稱叫法眼黑與白。也因為法眼黑與白的成功,其他新聞台也陸續開出同類的刑案報導節目。但他者一定不了解,法眼黑與白,為什麼叫法眼?   法眼黑與白,法眼看見什麼?犯罪新聞,起始於人性的不完美。人,不免犯錯而遺憾。人性的錯綜複雜,加害人,被害人,往往交織出連金像獎編劇都寫

不出的真實劇本。然而社會新聞,短短一兩分鐘,無法窺得全貌,但是透過法眼黑與白的深入報導,揭露罪惡皆來自貪婪或恐懼,幸而還有勇敢與良善,讓不勝唏噓的背後,總留有一絲希望。法眼黑與白努力讓大眾,在地獄裏,看見天堂。   法眼黑與白,法眼看見什麼?刑事局鑑識中心主任程曉桂,法醫蕭開平,國內第一把刑案鑑識高手,都曾在法眼黑與白當中,為觀眾層層抽絲剝繭。不同於其他犯罪報導的腥羶情節,法眼黑與白則希望你看見,執法者如何掌握關鍵的蛛絲馬跡,讓犯罪者逐一現形;如何與犯罪人鬥智鬥法,行天道,還公道。努力的讓你看到,法律的重要,以及執法者的用心。   法眼黑與白,法眼看見什麼?一個老父親用榔頭打死吸毒的兒

子,接受採訪時,老人家老淚縱橫,透過法眼,釋放了他的罪惡感與悲痛。一個九年前的命案,經過鑑識人員不棄不捨的比對DNA,終於緝捕真兇,被害人的妻子她說,當年才一歲的女兒,常常問她殺爸爸的兇手抓到沒?如今她總算可以告訴孩子,天理仍然昭彰。一個經常遭受兒子酒後家暴的父親,親手刃子,警方破案時,在抽屜裏找到一張紙條,上面寫著第幾號電線竿,老先生說,這是為了日後能記得埋屍處,好幫兒子撿骨。   佛教故事中,說到觀世音原已成佛,為了普度眾生,倒駕返航世間,聞聲救苦。一日觀世音嘆,世間眾生苦,總總救不完,此時佛祖開語,救人誓願不可倒轉,又以嗡嘛尼咒語相助,咒語一出,觀世音菩薩頭即爆散出朵朵蓮花。法眼黑與

白看見的,幾乎個個都是傷心悲苦的故事。我們為什麼要不斷訴說這些悲痛?因為我們希盼,透過法眼的報導,能撫慰傷心警惕人心,能在不幸中,找到力量。 前言 為你我點上一盞心靈的光明燈/《法眼黑與白》主持人 徐俊相   電視新聞非常即時性、分秒必爭,甚麼樣的新聞,會讓你放下手邊的筷子盯著螢幕看?我想社會新聞肯定是其中之一。打殺燒搶的社會新聞,滿足了人們偷窺、看熱鬧的慾望,也挖掘出潛藏內心深處的不安。然而,社會新聞只能這樣嗎?   我從一個電視社會記者做起,礙於電視新聞的篇幅,五十秒、一分半鐘一則,但是這能對觀眾交代什麼? 每一則社會新聞的背後,都是牽扯好幾個家庭的命運,怎麼可能只是「哀痛欲

絕」一語帶過? 而人家說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警察辦案的曲曲折折,又豈是一句「循線偵破」就交代過去? 所以五十秒、一分鐘的新聞事件,又怎麼可能說成一段段的人生故事?   〈法眼黑與白〉在不影響警方偵查的前提下,彰顯科學辦案的價值:一枚縫補三年半的指紋,破了檳榔園女大學生命案;一滴滴在牛仔褲上的血跡,讓陳屍家中的無辜高職女生沉冤得雪,一根削了半節的手指頭,偵破了舞廳大班分屍案。殺人哪有不留痕跡?不是不報,而是時候未到?   有人說〈法眼黑與白〉像是台灣的CSI,從彰顯科學辦案的角度來說,或許是。但CSI影集是寫出來的劇本,而〈法眼黑與白〉所呈現的,是一段又一段的真實人生故事。我們的社會

從來不是只有光明跟善良的,每天都有各種悲劇正在發生,誰都不敢保證下一秒,你我會不會變成下一個被害人?  於是我們增加更多犯罪防治的篇幅,希望大家能借由其中的案例,學到自我保護的經驗。 另外, 我們也希望這些故事可以啟發我們,提昇我們的生命層次,相同的事件、場景,如果以更宏觀的角度,不同的思維,採取更成熟理性的看待和對應,結局可以不一樣的!   最後,謝謝你們,對於〈法眼黑與白〉的支持。讓我們為自己點亮一盞光明燈。讓自己好過,也讓別人好活!

女兒父親

為了解決東森電視台第幾台的問題,作者陳浩 這樣論述:

在人生的秋天看到女兒的春天 開始一朵一朵的鮮花怒放,感染了她們不管不顧的歡喜; 但為什麼想不起我自己的春季也曾是這般無憂? 是當年那混帳聯考?還是那個時代的重量把夢軋得灰灰的? 午夜夢迴,老爸坐在沙發傻笑起來,世界第一憨。   新世紀台北城市裡,最溫馨有趣的父女三人行。   一位名場閱歷銷年華,每天在最緊張的新聞媒體前線調兵遣將,早識人間哀樂,心事頗有的中年父親,帶著一對古靈精怪,花樣百出,黏時讓你煩,不理時讓你憂的青春女兒。一個屋簷下,三人如何互動過活?「西瓜你個芭樂咧。」看過女兒的「宇宙無敵成績單」後,父親這樣說。「鳥咧?」染著一頭黃髮,如今整天只想跟男孩子打籃球的女兒如此

回答。自認每天過著驚險生活的老爸,不禁想念起不過幾年之前,還愛看鳥愛畫畫、成天黏跟老爸團團轉、一身靈氣的同一個女兒。怎麼會這樣?short time passing而已,到底 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   有些無奈的父親,很是幽默的自嘲。從廣島的棒球場吶喊到大字躺在床上的父女對話,讓你笑,也讓你感傷。女兒早晚要離父親而去,滿腹經綸,整天胡思亂想,國事家事天下事事事難忘的父親怎麼辦?養女兒像交朋友,不談教養而教養自出,不興栽培而早已亭亭玉立。人家是「孩子,我要你將來比我更強!」這裡是「女兒,爸爸真是敗給你了!」   在城市裡野放遊戲的父女,看他們的

生活,聽他們的心事,讓你感動讓你笑,讓你知道什麼是歲月靜好的人間幸福,浮生如寄的淡淡哀愁。   作者簡介 陳浩   資深媒體人。一九五七年生於台南新營,父母來自中國北方,在台灣落葉生根。政治大學政治系畢業後,即從事新聞工作。歷任《八十年代》雜誌、中時報系、傳訊電視、TVBS、中天電視、中國電視、東森電視等媒體機構。二○○○?二○○一年受邀為華府智庫布魯京斯研究院訪問學人。   陳浩文字清暢,說理明白,展露新聞寫作的特色;筆下細膩多情,則又呈現詩人性格的一面,深為讀者所喜愛。著有《一二三,到台灣》(時報出版),文章散見兩岸三地報章期刊。   繪者簡介 陳翔   以前愛畫

圖,現在愛音樂。打籃球也看棒球,永遠支持廣島鯉魚隊。人生版圖不停擴大當中。 推薦序  女兒人家∕黃春明 推薦序  「殺很大」的父愛∕蔣勳 推薦序  一隻鵜鶘送來的 / 王偉忠 推薦序  女兒的天真活出父親的純真 / 韓良露 自序 女兒經 / 陳浩 序篇 老爸 / 陳翔 序篇 你爸好可愛喔! / 陳昀 【父親的女兒】 長大的事 春天不是讀書天 那些花兒 色老頭 向後進行曲 我猜我猜我猜猜猜 鳥咧? 娘的男人 台妹萬歲 純真情挑 宇宙無敵成績單 古狗找地球 不宜兒童不宜 磺腦總局 福氣啦 溫柔時光 鬼故事 西瓜你個芭樂 琴之斬首 她看到

的事 老爸的驚險生活 冰糖肘子果醬夢 哺甘蔗的日子 需要一點點重量 SAVVY!朱諾的喜劇 偷看十六歲的信 右外野自由席 一種足跡 棒球教她的事 黑毛豬的省籍 第一天醒來 哈啾一百歲 向晚無風的時刻 讀後感 女兒是小孬孬 今天不回家 拔牙記 自體修復 青蛙的一生 非去不可的地方 貓之細道 今年此時 預知消失記事 【女兒的父親】 媽媽妖怪 她死後多日我才重讀張愛玲 2026絮語 秋日無盡 鄉音四重唱 回頭故鄉有阿盛 跟胖子交換的靈魂 胖子電視台 風塵 最好時光的一代 騎腳踏車的時代 時代記憶的修復者 微物之神的筆力 八十

憶往 沒人可說的八卦 紅紅青春敲呀敲 勾魂 青春掉了渣 老先生的衣櫥 非線時代的線性記憶 信不過喬治歐威爾 那一堂選舉課 政客總說清白 外省人 北京晴朗台北大雨 吳佩慈太嗲 鐵桿的鐵成分 運匠的柵欄 兩岸的猜想 九十年代的一頁電視 推薦文1 老爸   高二下學期我們成立了女籃隊,某天放學練完球在學校附近的小飯館邊吃邊討論戰術,沒記錯應該是八點半左右,接到我爸的咆哮電話:   「喂?」   「妳TMD什麼時候要回家?」   「靠!我們在討論戰術耶!」   「靠腰!有什麼好討論的?」   好不容易把我爸打發掉,鬆了一口氣繼續加入未完的戰術研討

。   一臉錯愕的隊長問我:「妳剛剛到底是在和誰講電話?」「我爸。」「哇賽,翔翔的爸爸好酷。」我一點都不覺得這咖到底哪裡酷了,每次這種對話都會讓我滿口髒話想戒都戒不掉,有損我的氣質形象。真的讓我很困擾。   父母年輕時都是籃球隊,我這個女兒卻是從小很愛到處跑跳但卻沒什麼體育細胞,想當初興奮的告訴我老爸:「我是校隊了耶!」他卻回:「憑妳這樣也校隊?」唉,我好歹也是個最佳第六人(?)。殊不知有一次說要跟我PK,結果才二十分鐘就自動倒地的人是誰?   即使高中我選了理組,至今我所有文科的良好基礎都拜我老爸從小培養,除了大量的閱讀,我們小時候還常常拿著地球儀玩講國家的名字要對出首都的遊戲。

現在念國中的妹妹遇到社會科問題卻絕對不會問爸爸而是來問我。我爸常費盡唇舌和妹妹講解了十幾分鐘,小朋友卻聽不懂跑來找我求救。我用一兩句話解決她的疑問,然後雙手一攤向我爸露出勝利的表情。我爸也只有在這種時候會說:「哇,妳姊真是天才。」而這個「天才」這學期的歷史則差一點被當掉。   我們兩人常常一邊看「篤姬」的DVD一邊吃飯(我們的進度真是有夠慢的,聽說緯來日本台都已經無血開城了我們這邊德川家定還沒死)。我爸一開始只會注意演篤姬的生母的?口可南子和演侍女幾島的松?慶子上一個世紀是脫星,而演小松帶刀的妻子的友?理惠「怎麼是個歪臉?」我的注意力也轉移到好像每個日本男性都很適合剃那種中間禿禿的武士頭,

氣質陰柔的松田翔太梳起武士頭卻也不得不承認是位英氣逼人的年輕將軍。   我爸說那個瀧山(服侍將軍的某老女)怎麼看怎麼覺得長得很奇怪。過了十分鐘我突然發現:「啊!瀧山沒有下巴啦!」我爸露出原來如此的表情,從那集以後的每一集他都要研究瀧山的下巴:「欸,妳怎麼知道她沒下巴呀?」「以前我們班就有人沒下巴啊。食指伸直靠在嘴唇上,一般人的鼻頭、嘴唇和下巴都會碰到食指,沒下巴的人就碰不到。或者是嘴巴那邊的骨頭特別突出的黑人也碰不到。」我搬出在書上看到的那一套說法。看個大河劇除了學習日本幕末歷史之外還附帶人類學,父女倆的休閒活動還真寓教於樂。老爸才細細講過德川三家最色的是水戶的齊昭,「跟你們班上高中男生的

飢渴狀態差不多。」   「欸,你在書店看美女雜誌拉不走的行為和齊昭有什麼不一樣?」   「靠!再說我把妳吊起來打!」 陳翔 你爸好可愛喔!   「你爸好可愛喔!」這是我訴說生活點滴時,同學們對我爸的評價。我爸就回答:「可愛你個西瓜啦!」而我呢?我想我眼中的老爸就是「幽默、固執、愛讀書、幼稚和肥胖」吧!   我爸的幽默,就是「不管好不好笑他都要說」,不管「哏」老不老他都希望我們笑,或者他只是想娛樂自己。他總是學我們國中高中青少年的口頭禪,好像覺得他說了就像我們一樣年輕,但不可否認的,這樣的爸爸的確跟女兒沒有什麼距離。他的幽默有時候很冷很文學,有時候又很童稚,有時候應該給他老人

家面子笑一笑,有時候又真是難笑得讓人不得不給他一瞥冷眼,不過我還挺喜歡我爸的幽默。   我爸的固執,就是他摩羯座和O型的特色吧!每當週末出去吃飯,說好了要去「微風廣場」,他偏偏要在路上說想改去一百個其他的餐廳,有時想想這樣的善變哪稱得上固執?但是他說了那一百家之後,還是去了原來決定的那一家。而我爸真正的固執,就是他說了他一定要做什麼或者他一定要買什麼的那種時候吧!但這時又分兩種,一種是死都要做到,一種是說說做不到,然而通常是後者比較多。就像他去挑衣服挑鞋子時,我都會跟去,我儘可能的說一堆他心儀的衣物壞話,有時候是真的,有時候是替他省錢,我想這也常常讓那些專櫃小姐討厭我吧!但是有些衣服他聽我

說了之後就真的不買,而有些他決定了真的喜歡了不管我怎麼說他都要買,即使那真的不適合他或者不好看,但這就是他的堅持和他的固執,越老越明顯了。   我爸的愛讀書,我常常在想是不是只用在星期天晚上?因為那是他要交稿最難熬的夜晚。但他把看書當吃飯一般,每天都要做,吃飯上廁所洗泡澡都要看書,所以他有一點學問是很自然的吧!有時候我寫週記寫心得或是念歷史只要一問他,他就可以說一大堆扯得天南地北,而這些還比不上姊姊只回答的一句話那樣明白。愛讀書也許讓他寫出好文章,也讓他肚子裡有點墨水,卻不曉得為什麼會讓他活生生的被少看他三十幾年書的大女兒比下去。   我爸的幼稚,說實在稱得上是我們家的冠軍吧!有一天晚

上睡覺時,他要我在寫給他的文章裡解釋一下,他到底哪裡幼稚了?不知道這是不是與生俱來的?或者又要怪在我們頭上?他不像一般的爸爸當個嚴父,大部分都是女兒在教訓爸爸,平常的小鬥嘴最後接不上話的也一定是他,而在家裡撒嬌、耍任性的也好像都是他這個做爸爸的!說好聽點是童心未泯,難聽點就是幼稚罷了。   我爸的肥胖,從我有記憶開始就是這樣,他瘦的帥帥的都在以前的相片裡。他胖起來以後也比較親切可愛吧!那顆大肚子對我十分重要,想睡覺那是枕頭,想吃水果那是桌子,想探測我爸吃飽了沒只要敲敲它聽聲音就知道,餓的時候是鼓聲,好聽,吃飽了聲音悶悶的,不好聽。每早上學時,爸爸都要頂著他那十幾年都懷胎九個月大的肚子跟我道

別,讓我抱抱它跟它說再見,聽起來是挺親切的,我很喜歡我爸的大肚子。   我想這就是我眼中的老爸吧!我跟他長得說像不像,小時候大家總說我像媽媽,長大之後跟爸爸出去又說我像爸爸,我總說那些人都是說給他開心的,而他總是心裡甜甜的說那是事實。我沒有我爸的好文筆和愛看書的個性,但我有比他大的眼睛和遺傳到他的鼻子。 陳昀 推薦文2 女兒的天真活出父親的純真   陳浩囑我寫序,以我識他超過三十載的年資來說自當義不容辭外,也是件挺樂乎的事。陳浩的文章,我大概都在專欄中讀過,但重讀依舊開心。   我常幻想這個我們暱稱「浩子」的比常人大個子又特大的肚子裡,是不是藏了好幾個會說腹語術的小人,否則

他下筆為文的語言為何特別生動,看倌仔細拉長耳朵你會聽著好幾個人的聲音在他的文字中交錯,這回是他獅子座的小女兒的童言童語:「你講道理騙小孩啊,幼稚!」「你們大人幹嘛吃得那麼討厭啦?」「你說的是奶奶,對不對?奶奶怎麼會是鬼呢?我覺得你好陰險,什麼認識的鬼,這不是我要你講的。」   浩子想必特別會聆聽身邊的人講話的調,早慧的雙魚座大丫頭的語氣:「為了你好,咱們就各看各的吧,孩子。」「你們去,可別找我。」「哎呀完全不可能去讀建築的啦,房子會被我蓋垮。」還有浩子母親的京片子:「噴你一臉花露水」、「去你一邊兒去」、「缺德帶冒煙」......這些瑣瑣細細的家人的語言記憶,建構出浩子文字的多變魅力。

  當然,最迷人的腔調來自浩子本人詩人加說書人的口氣。猶記三十多年前我初識浩子時,他是個熱衷寫詩的慘綠少年,瘦得像電線桿,因氣喘宿疾說話常哈著氣(變成胖子後,反而中氣十足了),有一陣子不知為啥休學在西門町當酒廊的門神,當時也沒覺得他現代詩寫得有什麼特別好,沒想到後來這些詩意跑到了雜文中就越寫越精采。從《一二三,到台灣》起,浩子的專欄文章就每每令我讚嘆不已,佳句處處,想像天馬行空,真情微妙細膩。除了他,誰能以〈媽媽妖怪〉寫出母親的去世,難道是要逼母親還魂來找浩子算帳?還有誰能想到寫老爸的驚險生活寫女兒的成長:「小女兒們並沒有長大,他們只是離你遠去。」「你若有女七八九十十一二三,必要讀一遍《城南舊

事》給她,不只是為她讀,也是為你自己讀,慢慢的讀,細細的讀,像你預知世上所有的好時光都要消失那般的惆悵,巷口轉角的記憶,你再也追不上她們時間的影子了。」   居住在台北南區的一家三口「咱們仨」,陳浩寫的亦是在台北現代城市過小日子的城南舊事,文章是生活當下寫的,但一寫就過去了,當下也讀,但更是準備給未來讀的。誰家兒女的童年天真與青春浪漫會被如此記憶,天底下較常見子女追述父母的人生,如章詒和的《往事並不如煙》或齊邦媛的《巨流河》,這些為大時代犧牲奉獻的父親,能夠天天陪著小女兒殷勤照料相伴成長嗎?   誰要活在國破家亡的大時代啊?齊邦媛的父親齊世英晚年淚匣子開了說他早年半生沒陪著一家子;齊邦

媛也說她只有來到了台灣後,才覺得撿回了個父親。   但過安居樂業小日子的父母們,有多少人懂得珍惜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台灣相對的安定近三十年(必須扣掉白色恐怖的三十年),是歷史上多難得可以過小日子的小時代。早年讀政治後從事新聞工作的陳浩,以他對時代的敏感,他所記述的「咱們仨」,除了對自己的家人與人生的深情外,也有時代的深意。   陳浩何其有幸,懂得在女兒們的天真中活出了他中年的片刻純真,在本書中寫父親的女兒寫得如此輕盈剔透,靈光閃爍;我們也何其幸運,可以隔文參與這仨人的小世界為他們歡喜而不必像為錢鍾書一家仨口不忍。但我們也知道時代和人生的脆弱,該把握生命的溫柔時光就快把握吧!有陳浩寫得這樣

讀來感動開心的好書,就該快快讀吧! 韓良露(南村落總監、作家) 推薦文3 一隻鵜鶘送來的   我媽常以「一條船來的」形容投緣好友,雖然三十多歲才認識陳浩,熟了之後,一、兩天就要通個電話,不然全身不舒服。我想我們確實是一起來的,只是承載的「載具」,應該不是我媽口中的那艘船。   浩子與我,外型上,以前他瘦我胖,現在他胖我瘦;態度上,他有謀,我有勇;待人處事他溫良恭儉讓,我則常常像太保,但微細處常發現彼此異中有同,同中又有一滴滴差異。   我們同年出生,都屬雞,我十月,他十二月;我出生在嘉義,他出生在台南新營,實際相隔不到四十公里。我是軍人子弟,他是公教子弟;我住眷村,他住教員

宿舍;我讀省立嘉中,他讀私立不知哪個中學;我打籃球,他也打籃球,而且都是校隊。我一直懷疑我倆早就相識,很可能在高中打校際籃球賽時交過手,但遲遲不敢問他還記不記得當年跟嘉中打球是否曾起衝突,我極有可能在籃下給了他不少拐子。   大學之後,他進《中國時報》、《中時晚報》,我做電視,多年後在「台北之音」的徐璐介紹之下認識了,便常相約打球。他後來進入中天電視,我們開始合作電視節目,在中天做出了「康熙來了」、「全民大悶鍋」、「光陰的故事」等等節目。   很多人能做朋友卻不能合作,我跟浩子例外,他曾說我跟他像棒球中的投捕關係---我投球,他穩穩的接球。我覺得他真是我的良師益友,很懂我講的概念,而且

可以進一步琢磨,一點子未熄、另一點子又起,從各種角度延續、修正,好迎合電視觀眾的需索無度。   我們生命中還有一點巧合,都生了兩個女兒,很喜歡看他寫文章談生活談女兒,切入的角度總有新意。另一個共通點就是我們都請女兒幫自己的新書寫序,只是這回,我的點子快了些。   結識這麼多年,浩子愛聽我婚前的浪漫史,這些風花雪月竟還能讓中年的他身體起變化。但有一次居然讓他大怒,因為他發現我在高中那年居然把到了他情竇初開時暗戀已久的夢中情人。   浩子的夢中情人是鄰居媽媽的乾女兒,他從小就喜歡這女孩,後來女孩搬到嘉義,少有機會見面,成了他心中永遠的遺憾。但四十公里遠的嘉義男生都聽說某女中來了個絕世校

花,像林鳳嬌、但又比林鳳嬌秀氣,像胡因夢、又比胡因夢肉一點,每個男生都想追。   我的幸運在於有個眷村姊姊是校花最要好的學姊,每次她來訪,我就放著自家廁所不上,刻意經過姊姊家幾個巷外的公廁,經過女孩身邊就大聲吹口哨歌,「頻尿」到十多分鐘跑一次廁所。同學們常聽我吹牛跟校花多常見面,硬要我邀她郊遊以資證明。不知哪來的勇氣,再次遇到她時,真開口問她願不願意跟我出去玩,校花居然答應了!至今不明白她怎麼可能答應。   那天我揹著水壺、騎著單車去接校花,水壺裡裝滿我媽特製的酸梅湯,心中洋溢著喜悅,她坐在單車後座,路人看我居然載著校花,紛紛對我投以驚訝、欽羨、嫉妒的眼神,到了白杞瀑布,同學們更是..

....真沒想到幾十年後陳浩聽到這段往事居然怒急攻心,血壓高到必須把車停在路邊,問我說:「你有沒有對她怎麼樣?」   我說浩子,你也甭氣了,我們兩個上輩子肯定是一起戰死沙場的袍澤,一同投胎。我想像中的載具是大嘴鳥,送子鵜鶘本想乾脆把我們送到同村當「哥兒們」,但我們在小包袱裡還說個不停,嘰嘰喳喳,鵜鶘煩了高喊一聲「閉嘴!」沒啣穩,讓兩包小孩都掉了,我先掉在嘉義,你隔了一下掉在台南,在人世間繞了半天,總算又湊在一起說個沒完,糾纏至今。   都同一隻鵜鶘送來的,你就別氣我把走你夢中情人了吧!   「我對她......?!」 王偉忠(電視製作人) 推薦序4 女兒人家   陳浩這

本《女兒父親》,不知替多少擠不出兒子的父母親爭回了多少面子。因為曾經只會生兒子而沾沾自喜的父母親,在這個兩代同堂的新家庭結構裡,已經看到只有女兒人家實質的嚐到女兒的窩心,好生羨慕。   然而羨慕歸羨慕,如果真正陳浩這兩個女兒依序,由註生娘娘送到羨慕人的家裡,你有時間給女兒嗎?你敢不敢顛覆過去的一些已成為生活中的觀念和行為嗎?做為一個父親肯讓女兒爬到頭上嗎?其實,陳浩成為今天與女兒共享與一般人不同層次的幸福,其實不只是父親授給的,而是開始時,大人有期待,同時又有付出,到後來大人也從小孩子身上學習到不曾想過的東西,最後共同營造出美好幸福的關係。   謝謝陳浩為我們提供是這麼寶貴的經驗。

黃春明(作家) 「殺很大」的父愛   我在讀陳浩以「女兒」為名寫的一系列文章,總是想起一個畫面。我有一位摯友,年輕時風流倜儻,是個大帥哥。一直混到四十幾歲才結婚,幾年後有了一個女兒。女兒周歲,我去看他。一進門,看到他把女兒抱在懷中,用奶瓶餵奶,看著女兒,一臉滿足喜悅。他抬起頭跟我說:「以後哪個男人追她,我就把那小子殺了!」   陳浩的〈女兒經〉使我懂了那個「父親」當時用的「殺」這個奇特的字---是「殺很大」的「殺」。父親在女兒面前大概注定了「殺很大」的命運,「殺很大」,而且心甘情願。   我本來想說:陳翔、陳昀應該慶幸有陳浩這樣的父親---不!不!什麼念頭嘛!---當然是,陳浩

應該慶幸有陳翔、陳昀這樣的女兒! 蔣勳(作家) 作者序 女兒經   有幾年的週末,陪小女兒到館前路上雲門舞蹈教室,通常她上課的時候我就下樓去逛書店,快下課時再去接她。有一次在家長等待區看了報紙,自然地陷入一旁聊天等兒女下課的媽媽堆裡,乖乖隆地東,韭菜炒大蔥,我竟然出不來啦,聊起女兒經,比誰都來勁,沒完沒了。   我想,這不得了,我咋有這DNA?群聚滔滔,莫非得議論國是,談藝論文,怎會入這等婆媽之道,講起女兒家常瑣事,其樂無窮,欲罷不能?   此生休矣!   之一   觀眾席上   突然   沒有聲音   一顆小小白球   飛過高山   越過大河   讓

  中華隊   贏了   這是不是她的第一首詩?可能不是。卻是我抄在記事本裡的第一首。那年大女兒九歲,第一次對棒球好奇,是因為看到老爸看電視大吼大叫,形似癲狂,一問究竟,原來電視正轉播一支致勝的全壘打。她問,全壘打是什麼?棒球怎麼玩?對老爸的解釋似懂非懂,寫了一首小詩當作業交。老爸讀了,更是癡了。   此後,棒球成了父女之間、她們的童年與我最重要的一種遊戲和記憶。無數個週末,我們三人在台灣大學運動場邊的空地上渡過,她們的母親也加入過幾次。棒球選手是她們最早喜歡的男生,對大女兒來說,因為棒球,她的世界又開了許多扇門,職棒、日本、日文......而老爸總是想問:   我們的世界,是

先有詩,還是先有棒球?   之二   十四歲時,她坐在電腦桌前,啪趿啪趿,就寫了一篇兩萬字的小說,我竟是十分驚異,怎麼一點都不費力氣?「當飛機飛過瀨戶內海」,她寫一個二十八歲的男生,背一把吉他,一部老相機,和一個西班牙鋼琴手到廣島流浪的故事。小說裡有許多音樂和棒球的故事鋪陳在廣島這個有些兒說不清的淡淡悲傷情緒的城市,有些情景是我們初訪廣島所遇,情節的編織是她的虛構,語言純淨,像她用色簡單的鉛筆水彩畫。「當然是小說,不然是什麼?」校刊的老師當年給了比較像是散文的評語,她很不以為然。   我壓根不在乎它的文體像什麼,簡直狂喜,郵寄給像是韓良露、楊澤和遠在德州的林澤民等老友看,在芝加哥開

學術研討會的林澤民還熬夜寫了一篇小說評論給她,鄭重其事,她覺得有點暈,有點深。   但是後來她就不寫了,也許是因為部落格更好玩,也許是因為太忙,忙著考高中,上高中,忙新的朋友新的吉他,籃球隊棒球隊,更多更多好玩的事。我當然若有所失,把這感覺藏在心裡,只是有一次忍不住說給黃春明聽。春明說:「不要逼她寫喔!以後她想寫自然就會寫了。」   我失落的不是她寫或不寫小說。她今年十七歲生日的時候,我又重讀那篇小說,我新發現我可能就是那個一起去廣島流浪的西班牙鋼琴手,它其實不是二十八歲小說主角的流浪行腳,而是十四歲少女如詩的夢境,老爸曾是她無數旅行的真實同伴,化身進入她虛構的世界囉。噓!這是不能說的

秘密。   之三   倆女兒在小Baby時睡覺都像一首詩,變成女生時睡覺則像打油詩,小女兒的尤其熱鬧。她的睡姿是一艘無舵的海盜船,任意橫行,有時三百六十度打旋,半夜常被她打醒,連生氣都不行;有幾年她睡覺時磨牙聲令人害怕,彷彿電影「魔戒」的音效。台東紅葉村有一位導遊青年教我找一條豬尾巴,煮熟,半夜在她嘴邊揮舞,可癒。這招比磨牙更令人困擾,不信,我也忘記多久以後突然也就不磨了。她睡覺時講話,大小聲,有時還可與她對話,有問有答,卻完全無意識,醒來都不記得;有時會嘻嘻笑,甚至大笑,非常玄妙。她如果哪一天睡覺時唱起歌來,我會更想鑽進她的睡眠,探個究竟。   之四   前一陣子挺忙,好不容

易約到大女兒時間一起續看大河劇「篤姬」,為的是邊看邊小聲討論日本明治維新。(聲音稍稍大了些,客廳那頭小女兒的飛鏢就射來了:「我還準不準備考試呀!」)。篤姬是女主角(於一)被薩摩藩主齊彬收為養女、成為公主之後的名字,宮崎葵演來特招人喜歡。有一場女兒跟親生父母拜別的戲,篤姬那老爸百感交集,含淚向女兒說:「此生和你父女一場,十分愉快。」我一向容易入戲,又迷上宮崎葵,看著眼眶也紅了,攬臂拍拍大丫頭的肩膀,小聲說:「我也是十分愉快。」她差點從沙發上彈跳了起來,馬上又恢復鎮定,兩手一抱拳也小聲說:「彼此彼此。」「故意小聲講話最吵了你們。」小女兒又發話了。這部日劇有五十集,我們總算在鐵蹄下小心翼翼修完了五十

個小時的幕末風雲夜間部課程。   之五   M嫁到美國多年,前些時一個小手術沒開好,糾纏數月,電話裡病厭厭沒氣力,就寫簡訊給我說:「我就覺得全世界只有我爸最愛我,他一個半月飛來美國兩趟,這次天天煮飯打雜溜狗.....」;「今天要跟你講的是,不要太溺愛女兒,這樣她們以後會對男人標準太高,很難幸福。」   我回訊給她說:蘋果不能比雞腿,老爸的愛不是一種男人的愛,是超人的愛;女兒不是女人,愛女兒也不能跟愛女人比;愛女人會欲仙欲死,愛女兒不會。不然問問你媽。   「唉,老媽有時也會抱怨老爸,但女兒不明白啊!以為男人都該像老爸一樣聰明睿智,而且每天打罵不還的把自己捧在心窩上。」   

「甭替我女兒擔心啦,好好享受你的奴隸老爸吧!」我說。   之六   「健康美麗是阿思巴拉、厄斯!」我一邊哼著三十年沒忘的廣告歌,一邊把在超市歡喜重逢的鐵罐頭蘆筍汁半打冰進冰箱,她們姊妹瞪著我彷彿看到史前怪物。   「怎麼有人要喝那種東西?噁!綠色蘆筍的汁噯!」姊姊咕噥著。   她妹妹老氣橫秋的說:「別說他了。他喝那種汁是為了想起他的童年。」   我的氣不打一處來。不騙你們,真的是好喝。有主題曲,還可以學英文,asparagus,健康美麗是阿斯巴拉、厄斯。   你愛喝的「青蛙包二奶」,姊姊愛喝的「冬瓜奶茶」,不怪嗎?要我喝我也喝過了你們如果老了也會懷念的「少年時代飲料」,

姊姊還寫到她剛發表的歌裡去,歌名就叫〈冬瓜奶茶〉:   風吹過山腳下的魚市場   藍天下的魚腥味  我想起了海洋   問自己真的不會猶豫嗎   是不是追夢的都該飛翔   也許我只是一個水手  站在船頭   刷著Chord哼著沒人知道的歌   航路上  誰又在乎過方向   但總會發現屬於自己的太陽   別羨慕最閃亮的那顆星   因為你有你自己  最耀眼的光芒   冬瓜奶茶和傍晚的木吉他   一首歌送給青春  也夠了吧   我喝著我的蘆筍汁,假裝是她的冬瓜奶茶,假裝那首她送給她自己的青春的歌也是送給我的。   一首歌送給青春也夠了吧。   健康美麗是阿斯巴拉、

厄斯。   之七   我們愈來愈像室友了。看一本書上寫孩子讓父母「賞味」期限到十五歲,小女兒剛過十四歲生日,我倒是不信這十五大限,但是我們真的愈來愈像室友了。   她們是我認識最忙的國中生和高中生。怎麼會這麼忙呢?現在連週末要找到三人一齊吃頓飯都得先詢問再預約,TMD比大官大老闆還難;小的這暑假還願意跟我去旅行,大的則明講沒門;哈利波特第六集電影,連小的都先「聘」(台語)如果要看第二次才考慮我,TMD我可是從第一集就跟她們霍格華茲同學的啊,怎說甩就甩?而且第六集預告說是演妙麗他們幾個初戀加初吻啊,老爸一起看會死喔?她老媽隔一兩個月從上海回來一次還跟她們親親密密逛百貨公司一整天買女生

用品,擺明不許我跟。上週末姊妹倆出門前討論穿什麼裙子,我剛想說那條連身牛仔裙不挺好嗎?話才吐出幾個字還沒成句,小的就說「沒你的事」,弄了半天還沒解決,我才想幫忙,小的又射來一箭「別吵」,老爸差點噎死在門口。惟純早就警告我要作Sugar Daddy的準備,我不信多年,但沒事就換一堆零錢堆在桌角讓她們自己拿,就是不喜歡看她們找我要零用錢時笑得甜甜的迷死人,但天老爺知道有個念頭在我腦裡轉了千百遍,等我老了她們走遠了,我會傾我所有就想再換一次她們呵呵的笑聲,就是昨天晚上我已就寢在床上聽到的她們姊妹看「康熙來了」發出的笑聲。   靠!這是什麼老爸的心聲。   之八   昨夜睡前讀王朔《致女兒

書》,很多感觸,那是他寫給女兒的悔過書,我比他幸福多了,從倆女兒呱呱落地也就覺得這輩子為她們付出什麼代價都值,從出生到這會兒有自己的翅膀一根羽毛一根羽毛長出來想飛,老爸沒錯過什麼,也是心懷感激她們來做我的女兒。雖然她們偶而抗議我寫的內容,我總還留下一點生命感動的她們與我的紀錄,她們老媽這幾年生活得較遠距離些,但對她們的成長也沒缺席。   上一本生命紀錄的小書《一二三,到台灣》,寫了她們的童年,我自己的童年,和她們爺爺奶奶我的父親母親的生命遷徙,在她們奶奶生前最後幾年成為老人家枕邊的讀物和慰藉,送走母親之後有無數個夜晚是小女兒睡前說書裡奶奶的故事陪我流淚渡過。這一本書有點像是《一二三,到台灣

》的續集,前半部寫「父親的女兒」,記一點兒她們的成長;後半部寫「女兒的父親」,記一點兒老爸的長成,都是送給女兒們的紀念──讓她們記得些老爸的長相和她們在老爸心中的念想。等書出了,到爺爺奶奶墓前燒一本,讓老人家不管在哪兒,也開心一回。 宇宙無敵成績單放寒暑假,幹我們這一行都得「預為之謀」,準備好年輕化的寒暑假檔的節目,因為收視戶家裡的電視遙控器都在孩子們手上。但是只要一放假,老爸我的生理時鐘和生活秩序必然大亂,丫頭們晚上不睡早上不起,佔領電視電腦和所有可用的活動空間,她們一年比一年大隻,一年比一年有自主性,匪類(這兩字一定得閩南語發音)佔山為王,完全出乎意料,無法預為之謀。暑假的時間長,身心還

調適得過來,寒假加上過年,短期震盪,有一種無以名狀的生存狀態。清早起床,預備做早餐,卻突然明白沒人要吃,晚上時間到了想睡,臥室之外卻正熱鬧,吉他彈奏聲、電視聲、嘻笑吵架聲、講電話聲,此起彼落,吆喝去洗澡沒人理會。我不禁懷念放假前兩週,她們各自準備期末考的寧靜,緊張與自我規律下釋放的空氣裡,女兒們似乎縮小了,空間似乎變大了,我似乎是比較自由的。奇怪奇怪真奇怪,生活的節奏感。空間擁擠的感覺是老爸的心理狀態嗎?還是我已經感覺出她們已在要求更大的成長空間,所以房間顯得小?我們曾約定一種在車上三人同時互相通話的規則,原因是握著方向盤的我有時和姊姊說話,妹妹想插嘴講別的話題,或講某一種她只要跟我講的話題;

姊姊亦然,後來老爸亦然。話題不是三人共同的,而是各自的單向,感覺被冷落的人會生悶氣,空氣會瞬間凝結,於是我們發明出誰都可以和另一人單獨發話、答話,聽不懂活該,不准生氣。這有點像線上遊戲或多方即時通,天下太平。但放假的混沌狀態很不一樣,一年比一年不同,還找不到什麼令人平靜的秩序。最大的不同是今年寒假我開始夢到當年我們兄弟離家後,家裡空蕩蕩的房間,還有我們放假回家過年時,進房間打開自己行李的那一瞬間;這個夢境連續幾天出現,醒時去看看熟睡的女兒們,遂有寂寞的感覺。我想這個假期我們還是該去旅行的,暫且不說這是倒數第幾次的旅行,反正某種置身異地的空間感和時間感應該可以治療老爸的不安全感。(這文章寫著寫著

忽然發現自己怎麼被大女兒傳染以第三人稱說起自己來了,而明明起筆定題時是要寫她們這學期的成績單的事,怎麼又寫著寫著彎不回來了?)放寒假的不知第幾天,她們突然以一種突擊的三人通話的方式,把明明寫著我的名字卻已經拆開的成績單塞到我的手上,然後七嘴八舌的東一科成績西一科成績亂彈似的轟炸老爸的耳朵。我知其中必有詐,假裝煞有介事的跟她們討論能不能把誰的哪一科不及格的慘事寫進文章裡,然後一言不發把兩份成績單塞進包包裡,說我來好好研究吧。曾經有一刻鐘我以為老爸控制了所有的失序的生活節奏,天下終歸一統,那當然是短暫的幻覺,她們誰都知道老爸從不曾真正在意那些紅的或藍的數字,這些數字是她們各自面對的「家」之外的體制

,老爸在意的只有那一艘可以航行無限大宇宙的太空船裡,什麼時候吃早餐,什麼時候洗澡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