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藝術天份的人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有藝術天份的人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漢寶德寫的 談美感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夢想藝術計畫 - 失親兒福利基金會也說明:針對有藝術天分的孩子規劃培訓計畫,透過課程激發藝術潛能、最後展現學習成果,提升孩子的自我形象、 ... 開封閉的心房,老師更看見我繪畫的天份,鼓勵我參加基金會的.

法鼓文理學院 生命教育碩士學位學程 楊蓓所指導 沈士傑的 由懸宕與認同之間追尋生命的意義 (2021),提出有藝術天份的人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生命敘事、自我追求、懸宕、自我實現、自我認同、生命意義。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幼兒教育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魏美惠所指導 陳玠岑的 從幼兒繪畫內容分析其人格特質與情感經驗 (2021),提出因為有 幼兒繪畫、情感經驗、人格特質的重點而找出了 有藝術天份的人的解答。

最後網站台中館/ 簡單線條成纏繞畫人人都是藝術家(20181209)則補充:不少人自認沒有藝術天份,以為創作是藝術家的事,佛光緣美術館台中館12月9日舉辦塗鴉禪藝術課程,邀請有紀法師授課,近百人體驗運用簡單的線條創作,發現原來畫畫不是難事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有藝術天份的人,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談美感

為了解決有藝術天份的人的問題,作者漢寶德 這樣論述:

  繼《漢寶德談美》一書獲得熱烈迴響、掀起台灣對「美」的熱烈討論與關注,漢寶德先生在本書中延續「談美」的書寫風格,更直截了當提出推動全民美育、落實公民美學的具體辦法,並點出美可統合多元文化差異的特點。作者苦心思量之餘,以懇切的文字為台灣社會對美思考的欠缺處進行大膽而深入的剖析,期能引領大眾提升美感、敲醒對美切實的自覺與省思,力使提升美感素質並非只是口號而已,且可迫切於周遭生活著手。   本書為繼《漢寶德談美》之後,更完整之續作,承接上一部書中直接道出他對國人對美體認不足的憂心,且更加提出具體可行的方案,以通篇精闢、啟發人心的散文,繼續敲開「談美」的大門,並切實於根本上做出改變,篇篇真摯生動、啟

發人心的散文書寫,引領我們戮力敲開美的大門,發現通往美的路徑,學習張開對美忽視、扭曲的雙眼……   「人類文明的進步確實靠喜愛新奇的心理,但是對美的敏感反應卻是文明的基石,有文化素養的人可以陶醉在美感中,享受精神的愉快。這是我們需要的基本修養。」??漢寶德 作者簡介 漢寶德   1934年生,成大建築系畢業,美國哈佛大學及普林大學碩士學位,曾任東海大學建築系主任及講師、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籌備主任及館長、台南藝術學院籌備主任及校長。現為世界宗教博物館館長、漢光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總統府國策顧問。著有《漢寶德談美》、《給青年建築師的信》、《中國的建築與文化》、《築人間:漢寶德回憶錄》、《建築的精神

向度》、《建築、社會與文化》等。 如何落實美育?(代序) 輯一 美與生命的體悟 美與生命的體悟 美與創造力 美不是階級的產物 外在美與內在美 科學與美感之間 美是科學 美可以代替宗教嗎? 輯二 美育出了什麼問題? 美育出了什麼問題? 公民美學的落實 美感的育成 美感與快感 美是多元的嗎? 美的多元觀 美為什麼與藝術分家? 解構之美 輯三 尋找美的途徑 美的文化觀 窮人才需要培養美感 美的範疇之辨 自極簡中尋找美 形式美與內容美 自藝術中找美 欣賞質感之美 宗教藝術之美 輯四 美與人文內涵 美與人文內涵 真有人文之美嗎? 複雜與矛盾中有美嗎? 美與人文素養 感官與心靈之間 如何落實美育?

漢寶德   有不少朋友看我的美感謬論一段時間後,都說要拿出個具體辦法來。我並不是沒有辦法,然而我的辦法涉及到國家的美育政策,說出來又有什麼用呢?為了國民教育,我曾寫過﹁藝術教育救國論﹂,雖在朋友間起了一些回響,但仍然被大家當成野孤禪。   前些日子,林懷民在不同的場合表示了一些意見,這位聲名顯赫的老弟說話應該是有影響力的。他一改往年的沉默對文化政策說了些話,說的就是全民美育。他與我完全不同路,卻有相同的體會,使我覺得應該在美育的具體辦法上多說些話。林懷民雖然表示了明確的意見,相信他的想法並沒有具體到可以落實的程度。   全民美育的實施,在政府中分屬於兩個部門,一是文化,一是教育。在過去只有教

育部,是教育部長的責任,如今有了文建會或文化部,兩者就要分開了。這兩部分的劃分其實是很明確的:教育是指正式教育,也就是學校教育,文化是指非正式教育,也就是課堂之外的社會教育,這兩種教育在全民美育的實施上是不相同的。 先談正式教育   與知識和道德教育一樣,國民美育的成敗大多要看學校教育是否積極推動,以及方向是否正確。我國自民國初年,蔡元培先生提出美育的理想,一百年來沒有走上正道,實在是沒有頭腦清楚的教育家提出具體可行的辦法︵當然與國家動亂不無相關︶。其實在當時歐美各國推行美育,方法是很具體的,而且很有效,也許就是我們的國民小學中﹁美勞﹂課的來源。   美勞二字是英文Art and Craft的

翻譯,是英國藝術與工藝運動後在藝術教育觀念上的產物。以手腦並用的方式從事美育是它的基本精神。這兩個字不是美術與勞作的合併,不能視為畫畫與手工兩樣東西,應視為通過手工藝而完成的美感教育。這一教育觀奠定了西方工業產品的美學基礎,也成為生活美學的根本要件。   我們的藝術教育在錯誤的觀念下敷衍了一百年,到今天有些積重難返了。時代飛逝,再回到一百年前重新出發是很困難的,目前改為﹁藝術與人文﹂的辦法如何呢?   不成。教改的大人先生們以為把各種藝術讓孩子們沾點邊,就可以提高人文的素養。這把藝術素養當成科學知識了。﹁人文﹂談何容易!不但是小孩子,即使是大學生、研究生,吸收人文價值都是有困難的。學校的藝術教

育要先檢討教育的目標,也就是說,先要問學校通過藝術教育要完成什麼?在蔡元培的心目中,藝術教育的目的也就是提高審美的素養,進而提升精神境界,因此他認為美可以代替宗教。這些到今天好像已經沒有人相信了,那麼在學校裡教藝術何為?   如果教藝術為的是人文素養,必須把藝術與人文課,亦即歷史、科學、哲學等合起來教。在美國已有學校這樣作,要在高中實施。紐約有一所Ross School就是這樣的學校。這是很高的理想,把藝術當成施教的主軸,需要一群非常成熟而且能與學校合作的老師。這樣的藝術教育,是通過藝術來認識文化,深度的了解人文現象。只是要達到其理想是非常困難的,只有在貴族學校中才有此可能。   在二十世紀的

三○年代之後,歐洲開始把藝術教育視為開發創造力與想像力的教育。這顯然是受了現代藝術的影響。教育的方法就是創造。美感的培養是在創造中潛移默化而得到的。與十九世紀的藝術教育比較起來,是自寫實的圖畫與工藝性的繪圖轉化為自由表現的繪畫與幾何圖案藝術。不論是強調規矩的圖,還是強調想像的畫,都可以通過手腦並用的練習達到審美訓練的目的。只是早期的藝教偏重於國民就業與工業生產的實用觀,後來的藝教則以中產階級的感性教育為重點而已。   可是台灣的美術教育僅止於教學生繪畫,對於有些才份的學生就要他進才藝班,當小藝術家來教育了。沒有藝術天才的孩子失掉了接受藝術教育的意義,美術課就成為聊備一格的課,大多數的學校,為了

學生準備升學考試,都出借給主科補習之用。老師們也樂得輕鬆,可以多些時間創作,為自己的美術前途努力。   台灣的美術教育就這樣混了幾十年,但是二十世紀八○年代、西方在藝教上的觀念變革,把藝教的功能自人文素養轉變為對社會與文化的理解所形成的混亂,也還沒有影響到台灣。 那麼,我對藝術正規教育的主張何在?   首先要按學生的年齡分為三階段。在國民小學的階段要以動手、創作、描繪為主要內容。在這種年齡的孩子可以發揮想像力,以手腦並用的動手製作或創作多少帶有遊戲意味的作品為課堂的作業,激發他們在造形上釋放創造力的興趣。描繪實物,也就是寫生,在某些十來歲的孩子來說,也可以發生興趣,因而通過繪畫深刻地認識外在世

界。這一部分在台灣藝教中做得大體不差,只是在落實的方法上尚有問題而已。   在創作的教育之中一定要佐以知識與思辨的內容,美術的初步判斷要在這時候引入課堂教育中,最好把抽象畫的欣賞與討論作為小學高年級教學的一部分。   第二階段,也就是國中,是美感教育施教最重要的年齡。在重創作、表現的小學藝教之後,在身體機能逐漸成長,智力發展趨於成熟的階段,應以設計教學的方式施以生活美學教育。   今天的設計教學以電腦為工具,已經不是枯燥的功課。把基本的審美原則通過電腦軟體使學生自遊戲中學習,應該很容易成功。當然了,只靠高科技工具是不夠的。傳統的工藝,如應用陶藝、簡單的金屬工藝,甚至木工,都可增進孩子們對生活器

物的理解與審美判斷力。但是國中的藝教仍然應以平面設計為主,反覆練習點、線、面的組合,比例與構圖,色彩的調配與造形的原則。這些都是在現在的美術課中點到為止,不受重視的那一部分,其實正是美感教育最有效的工具。   換言之,在國中階段要完成手與眼的訓練。其主要目的在審美眼力的養成。美感以眼為窗口,通過手的實踐,連結理性與感性,為一生的審美生涯打下基礎,這是最重要的階段。對於有藝術天份的人,在此階段可以加強寫生畫的訓練,培養作為創作家的基礎。在九年國教的計畫中,還應該注意適當增加些名畫的欣賞與討論。   高中課程則應實施結合創作、藝術史與藝術評論的綜合性課程,視學生的性向,三部分的份量可有增減,對大部

分的學生而言,是自欣賞到認識藝術,從而深度的體會其文化背景與社會涵構。   高中的審美教育中應該包括空間美感的體驗與創造。這是生活美感的基本架構,我認為是高尚國民的基本素養,因為篇幅有限,在此就不多說了。 次說非正式教育   課堂之外的教育,不包含補習班,指的是以場域為主的,也就是美術館與類美術館的教育。一個美好的場域中布置了美術品,供大家自由瀏覽就是美術館。同類的場域而沒有美術館的名稱與形式,就是類美術館。由於非正式的教育是受教者自由參與,自由吸收的,平常我們稱之為文化,以與正式教育有所區隔。可是正因為沒有出現﹁教育﹂二字,過去的非正式教育沒有發揮什麼作用。   文化是很高尚的字眼,好像不是

一般人必須接受的。過去的美術館所持的態度正是如此。一棟很高貴嚴肅的建築裡掛著一些大家看不太懂的畫,是傳統美術館的形象。那只是已經懂得美術的人去消磨周末閒暇的地方,不是一般大眾接受藝術教育的場所。   在台灣,由於國民不曾受到適當的藝術教育,他們長大成人,以至於老年,都是美盲。他們既不可能再回學校去受教育,要提升國民的審美水準,文化機構就必須擔當起教化的任務。文化機構的效用與國民教育比較起來是很有限的,但是亡羊補牢,這一部分仍然是很重要的。   其實在化育方面,類美術館比美術館還重要,一切都市與公共空間,如善加設計,結合美術品,因與生活直接相關,其化育功能尤勝過偶爾去一次的美術館。自家裡的客廳,

到街巷的景致、公園的風貌、廣場的氣勢,都可以是類美術館。國人近年花費很多金錢在公共藝術上,可惜沒有考慮到場域,因此未產生類美術館的效果。到目前為止,台灣的公共空間還沒有一個設計的機制,只有聽任其自由發展。在唯利是圖的現代社會中,要想把公共空間及其附屬的藝術達到歐洲的美感效果幾乎是不可能的。這是國民美育最大的悲哀。   美術館的發展近來略有進步。主要的現象是美術館開始注意觀眾,並設法降低觀眾之年齡層。在展示方法上,也開始考慮到趣味性,甚至引進親子活動。可是因為對藝術教育中的美感部分沒有重視,甚至忽視,所以藝展之於觀眾的意義是很不明顯的,有時只有靠超級特展的國際知名畫家的名氣,用好奇心來招攬觀眾,

這種展覽看上去成功,其實是缺乏教化意義的。   美術館在美育上缺乏實質貢獻,歸根到底是太重視純美術,忽視了生活藝術。台北市立美術館近年來頗重視建築,引進不少建築展,但在美育的效能上,建築不容易展出其空間美感,在真正的生活藝術中也還沒有具體的表現。原本要作為第二美術館之用的前市政府建築,沒有照原定從事美育的計畫,改變為當代美術館,而是以推動前衛藝術為目標,而設立了現在的﹁台北當代藝術館﹂。   如依我的想法,當代藝術館辦理前衛藝術,台北市立美術館應把三分之一以上的空間來策畫生活器物的藝術展。當然了,最理想的方式是另外設立一座生活美術館。   我所設想的生活美術館一方面要造成與生活結合的目的,所以

要以生態式展示為主;另方面要達成藝術欣賞與充實生活的雙重目的,所以要以互動式展示為主。在生態式展示中,我們像走進真實的生活空間,在這裡美的器物還原在它應該放置的位置,而不是放在玻璃櫃裡。觀眾在生活化的展示中可以得到啟發,大大提高自己的生活願景,及對美感的渴求。   在互動式的展示中,觀眾可以與精美的展品有直接的接觸,對於器物的功能之美,不直接動手試用是無法體會的。一把著名的座椅除了美觀之外,坐上去一定要舒服,生活美術館的互動式展示好像一個高級產品的賣場,讓大眾免費試用,但其不同處除了不賣之外,還有導覽人員的深度解說,及現代的影音等輔助設施。 藝教與美育分家   上面簡單的說出了我對國民美育的看

法。這只是一個輪廓,再多說恐怕連讀者都感到厭煩了。實施這樣的美育有什麼困難呢?最大的阻力是意識形態。我在這﹁談美﹂系列的文中一再提到,後現代的多元社會中,否定了美的存在,才是真正的問題。先要不為時下的思想所誤,才能邁出第一步。為了解決學界的爭論,我的建議是把藝術教育與美育分開。在學校教育中,藝術是一門課,美育是另一門課,藝術專以創作與文化的理解為主,美育則以美感的培養為主,在觀念上不再衝突,就可按部就班的施教,免除學生在不同觀念間的掙扎,美育可以當成準科學來教。   在文化機構上也可把藝術與美感分開,凡以前衛藝術為表達內容的機構,應該稱之為藝術館,凡以美育為內容的才可稱之為美術館。所以當代藝術

館不能稱為美術館,如果市立美術館以展示前衛作品為主,就不應稱為美術館。美術館應該名副其實的陳列美的造物,要以各種方式推行美感大眾教育,其收藏品都要以美為原則進藏。這樣一來,美術館可以肆無忌憚的對大眾呈現美的造物,宣揚美的價值,不必為社會主義與多元價值的觀點所牽累。   以上就是我在實施國民美育上的夢想。雖為夢想,也是有實際效用的構想。剩下來就是政治權力的問題了。比如教改,有了李遠哲先生的大力呼籲,形成國家政策,推動了十來年。美育比起全面教改要單純得多,而且容易收效,可是缺乏政治力量的推動,就只能是一種個人的看法了。   在台灣,由於國民不曾受到適當的藝術教育,他們長大成人,以至於老年,都是美盲

。他們既不可能再回學校去受教育,要提升國民的審美水準,文化機構就必須擔當起教化的任務。

有藝術天份的人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madteam #畫家 #美術天份

曾經接受過專業美術訓練的微風👨‍🎨
再次重拾畫筆🖍接受K跟空月的挑戰
到底誰才是那位有藝術天份的人
交給各位粉絲來決定❤
-
▼MAD Team 社群▼

官方網站: http://www.madteam.com.tw/
Facebook: https://goo.gl/amhHpZ
instagram: https://goo.gl/5tbwM9
Flickr: https://goo.gl/bXkEcH
Twitch: https://goo.gl/ykQBRg

▼MAD Team 商城▼

shopee: https://goo.gl/zS6fN4

▼MAD 英雄聯盟▼

Greentea: https://goo.gl/LD7RQ8
Liang: https://goo.gl/t8eKY1
Benny: https://goo.gl/LiueHf
Kongyue: https://goo.gl/7NXzv4
Uniboy: https://goo.gl/R3DVog
Breeze: https://goo.gl/VmvTiA
Rock: https://goo.gl/fCED8N
K: https://goo.gl/mbnrmh

▼MAD 傳說對決▼
LZ: http://bit.ly/2weg4EG
BV: https://goo.gl/GZRGzz
Joey: http://bit.ly/2MPLoQS
OM: http://bit.ly/2OCyQNy
XinYi: http://bit.ly/2MTJGhp
Soar: http://bit.ly/2MRBjDh
Ronin: http://bit.ly/2OF7sOH

由懸宕與認同之間追尋生命的意義

為了解決有藝術天份的人的問題,作者沈士傑 這樣論述:

本論文是以「生命敘事」作為研究方法,其寫作方式是沿著「時間軸線」,將記憶中的過往透過回憶而寫下。期望以不同視角在撰寫過程中觀待昔日負面等往事能有所啟發進而肯定自己,並從自我的肯定之中感受出生命的意義。 研究者的撰寫以「童年的第一印象」揭開了人生的序幕。此後,成長與求學階段的自我追求在「社會主流價值觀」的標準下的接連挫敗、失意而導致人生多年處於懸宕,於是自我的正面感知逐漸暗誨,也無法確認生命的意義。然而就在將成長和求學回憶撰寫完成後的暫歇期間,研究者忽然身染惡疾。由於危急的病況,「認同」、「生命意義」如此有關自我實現等問題在殘餘生理基礎之上的必然退位,也讓研究者論文的寫作方向及內容也必須

有所調整。由於研究者在倖存後對於生命觀念和態度所產生的巨大轉變,在「珍惜生命」及「品味生活」當中,反而由背負他人眼光和期待的放下之中;在對於「活者就是意義」,與「存在的本然價值」肯定之下所產生的「自我認同」當中,繼而對未來是否會開展出研究者向來所期待的生命意義,將比從前有著更為樂觀的看待。

從幼兒繪畫內容分析其人格特質與情感經驗

為了解決有藝術天份的人的問題,作者陳玠岑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透過幼兒繪畫作品分析幼兒圖像內容與特色,從圖像中了解幼兒的情感經驗,解析人格特質對幼兒繪畫之影響。研究者以立意取樣挑選任教班級內六位幼兒為研究對象。本研究以「自由創作繪畫活動檢核表」為評量工具,透過蒐集幼兒自由畫作品,輔以觀察及訪談對個案及其畫作進行深入的質性分析。本研究之研究結論如下:一、幼兒在內容元素的挑選與興趣有關,內容元素也會影響到線條的使用。 幼兒在繪畫時仍以簡單線條為主,偏好明亮、鮮豔的顏色,但非所有幼兒都喜歡上色。在圖像構圖上,小班的幼兒較少使用基底線,基底線與其挑選的主題有關,畫面飽滿度則和幼兒想像力有關。二、幼兒圖像反應生活的情感連結,會將自己投射在圖像

中表達內心渴望。 情緒會影響到幼兒的圖像呈現,當幼兒內心急躁時,線條較凌亂並會出現大量色塊,反之透過繪畫,幼兒也能調節情緒。繪畫有助於幼兒主動表達,成人可以透過對其圖像的理解了解幼兒內心,並在過程依據個別差異發展更良好的溝通模式。三、幼兒繪畫內容會受到人格特質影響。 外向性及親和性幼兒偏愛生活類,嚴謹性幼兒傾向單一主題。外向性、親和性及嚴謹性線條平和,開放性線條多元。外向性及親和性喜歡高彩度及高明度,嚴謹性喜歡低明度的色彩。外向性及親和性偏好畫於中央,圖像大而明確,嚴謹性偏好畫於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