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系在幹嘛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數學系在幹嘛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斯蒂芬·布伊斯曼寫的 翻轉你的數學腦:數學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 和金容太的 你明明心好累,為何還裝作無所謂?:破解你的「假情緒」,看懂並接納自己內在真實需要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時報出版 和采實文化所出版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數學系 洪萬生、楊凱琳所指導 楊清源的 建構優良數學普及書籍指標 (2020),提出數學系在幹嘛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優良數學普及書籍指標、德懷術、數學普及書籍。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南大學 應用數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孫新民所指導 張敏桂的 桌上遊戲融入教學對國小四年級學生等值分數學習成效之研究 (2018),提出因為有 桌上遊戲、等值分數、數學學習動機的重點而找出了 數學系在幹嘛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數學系在幹嘛,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翻轉你的數學腦:數學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

為了解決數學系在幹嘛的問題,作者斯蒂芬·布伊斯曼 這樣論述:

YOUR BRAIN+MATH>YOUR BRAIN-MATH 寫給每個人的數學讀本, 不管你是喜歡還是厭惡數學,都不能錯過這本書! 數學奇才布伊斯曼帶領讀者穿越歷史, 從兩河文明、古埃及、中國到現代, 聽數學說精彩的故事, 看數學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   改變世界對數學思考方式的奇才,   不用公式、不教計算,   用生動的故事轉變你對數字與數學的思維方式。   正常的情況下,很多人都盡量逃避數學,即便我們都知道數學很重要。   數學究竟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微積分、圖論、統計學跟我們有什麼關係,大家又為什麼要在學校學那麼多公式,這答案卻沒有多少人知道。   斯蒂芬‧布伊斯曼在20

歲獲得博士學位後,已成為最受歡迎的數學教育專家之一。他在本書中帶著讀者橫跨數千年,踏上環遊世界的旅程,探訪那些對數學有著全然不同概念的傳統社會、原始部落,讓大家知曉不同數學領域意想不到的起源,以及數學有什麼用。   布伊斯曼在幽默風趣的敘述中讓我們看到數學的重要性,並以簡單易懂的方式讓我們理解微積分如何應用在自動駕駛、自動溫控,還有圖論如何讓Google 地圖與Netflix越來越好用,以及大數據年代,統計學如何動搖我們的認知……幫助人們比以往任何時候,對數學能有更好的掌握,並深刻感受對數學有更好的理解可以讓我們更了解這個世界。 好評推薦   具有啟發性的數學歷史,也涉及圍繞數學的哲學問

題……,布伊斯曼引人入勝的介紹,呈現了令人信服的論述,當理解這些基礎知識,為我們評估現代社會的訊息衝擊,提供了必要的工具。──出版人週刊   酷斃了!你可能聽說過谷歌地圖規劃行程和在網飛(Netflix)搜尋影片都牽涉到數學演算法,但你知道數學可以幫忙設計咖啡機和治療癌症、或是知道中國古代的數字和數學也是相當高明的嗎?因為古人發展數學是為了實用!   不管你是喜歡還是厭惡數學,都不能錯過這本書──作者是說故事的高手呢!── 于宏燦|臺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主任   作者筆觸流暢生動,書中提及跟生活息息相關的例子,其背後都藏著數學的身影。當你使用谷歌地圖規劃行車路線,它正應用圖論的最短路徑演

算法。當你開啟汽車的電腦巡航控制系統,它正使用微積分對於不斷變動的過程做計算。不時見到令人疑惑的民調數據,若你擁有機率統計的素養,就能嚴肅客觀的正確解讀。透過作者的旁徵博引,你會接受數學就在身邊,也會承認數學真的有用處。── 李信昌|數學網站「昌爸工作坊」站長   不管你以前多麼害怕與討厭數學,今日你生活的世界處處都逃不脫數學的影響,只是你未必覺察到,一如你不停呼吸卻視若無睹空氣的存在。這本書能幫你增進感知當今數學影響的廣度與深度。── 李國偉|中央研究院數學所退休研究員   「你身上有23嗎?」我們能擁有23元或23個種種物件,但卻不能擁有23,因為它是抽象的。簡單的數字23表徵著規律的

十進位數的結構,是符號化與抽象化的等等數學的內在理路。   當我們問「數學有什麼用?為什麼那麼有用?」的應用性問題時,本書作者從數學哲學的角度,透過種種生活數學的應用實例,連結數學內在理路加以充分詮釋,非常深刻獨特。   本書引導我們思考數學本質,體驗生活應用,請大家盡情享受吧!── 林福來|遠哲科學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名譽教授   地鐵路線、Netflix推薦清單、尼可拉斯凱吉的影片流量與泳池淹死人數的相關係數……這本書中用很多有趣又生動的例子來說明:是什麼讓數學有用?以及用什麼方式讓數學有用。   「雖然人們沒有用數學也能做很多事物,但數學簡化了複雜的現實問題,幫助我們找到

沒有注意的事物。」作者的意圖或許是如此,但無論我們是否在意這點,這本書都很適合作為隨身的科普讀物來閱讀。── 洪士薰|臺南女中數學教師   本書作者「想方設法」說明數學知識非常有用,甚至引進原住民的民族數學概念,讓人看到他的博雅素養。由於數學極端抽象,是否涉及我們的現實世界,其實一直沒有定論,因此,作者也試圖介紹數學知識本質的柏拉圖主義vs.唯名論之爭議,在數學「有用」之外添加一點「神祕」話題。── 洪萬生|臺灣數學史教育學會理事長   除了少數天才學生,大多數人都視學習數學為畏途。更雪上加霜的是,當初沒人告訴我們,除了拿高分有利升學外,這些數學究竟要學來幹嘛?這本書就是要告訴我們,數學在

生活中有多麼無孔不入並且奇趣橫生。懂得了數學的妙用後,原本像是被教科書填滿的鴨,終於能夠跳出囚籠而徜徉於碧波浩渺之間。── 黃貞祥|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   「爸爸上車打開Google導航規劃路線、媽媽又收到Netflix的最愛戲劇推薦、姐姐在利用基因進行癌症治療的生技公司上班,這些日常不過的事情,背後都有數學的作用。從這些例子出發,作者想要說明數學(主要是微積分、統計和圖論)是如何影響我們現在的生活,若我們能掌握這些數學的核心概念,就能更好理解周遭這些事物,因應日漸複雜的世界。」── 蘇俊鴻|北一女中數學教師 讚聲推薦   CHEAP  知名YouTuber   于宏燦    臺

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主任   李信昌    數學網站「昌爸工作坊」站長   李國偉    中央研究院數學所退休研究員   林信安    建國高中數學教師   林福來    遠哲科學教育基金會董事長、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名譽教授   洪士薰    臺南女中數學教師   洪萬生    臺灣數學史教育學會理事長   高涌泉    臺灣大學物理學系教授   黃貞祥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   賴以威    數感實驗室共同創辦人、臺灣師範大學電機系副教授   魏瑋志(澤爸)    親職教育講師   蘇俊鴻    北一女中數學教師

數學系在幹嘛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寄信給老師到拍攝當天
影片的背後是你們看不見的顫抖
我也不知道自己幹嘛挑戰這麼大(笑
可能只是一股腦地想把事情做到最好

謝謝老師接受了這次的訪談
見到老師就像是要交出一份成績單
那份成績單叫做 老師的「優秀」學生
待過老師的實驗室 終生老師的學生
在哪裡都要做一個優秀的大人啊!

❤️❤️❤️追蹤茜珊不欠刪
追蹤茜珊FB粉絲團 ➡️:https://tinyurl.com/y6a7c7jo
點讚茜珊IG專頁 ➡️:https://tinyurl.com/yyxn774r


合作/授權請洽:[email protected]

__________其他影片在這邊_____________
【台大獸醫】一隻狗都沒有的全台最大動物醫院?!
➡️ https://tinyurl.com/yd7xepbq
【台大資工】台大資工驚見Joker&小丑女!揭秘電腦資工宅!
➡️ https://tinyurl.com/yd9vp729
交大無正妹?!茜珊回母校啦! 【交大街訪】
➡️ https://tinyurl.com/ydyjs53r
【化學系】啾啾鞋都哭了!淚流滿面的實驗?!
➡️ https://tinyurl.com/svf5tld
【哲學系】 哲學是理論不是科學?到底哪一科最難啦!
➡️ https://tinyurl.com/trjqc7m
【醫學系】 台大醫科!真正的人生勝利組來了?!
➡️ https://tinyurl.com/t9u2bpc
【財務工程與精算數學系】星培是XX的學弟?到底是財經還是數學啦!Feat.星培
➡️ https://tinyurl.com/y2o8xrdr
【國劇系】誰跟你歌仔戲!我們都很會唱歌!
➡️ https://tinyurl.com/tydet8o
【藥學系】研發新藥此路不通?竟然沒有選修課!
➡️ https://tinyurl.com/y6ed77pt
【表演藝術系(上)】他的同學叫張若凡!明星養成班在這裡
➡️ https://tinyurl.com/vr9arpl

👧Physics Girl ⊕ NCTU ⊕ TSMC
👸唱歌🎶 演戲🐶 主持 🎤

建構優良數學普及書籍指標

為了解決數學系在幹嘛的問題,作者楊清源 這樣論述:

本研究目的有二:建構優良數學普及書籍指標,以及應用指標分析不同類型的數學普及書籍。針對第一個研究目的,本研究採取文獻探討法、德懷術與焦點團體討論,以洪萬生等人(2009)的優良數學普及作品標準為主要參考依據,藉由數學普及書籍與書評定義指標內每個子維度1至5星等的定義及對應例子,初步建構優良數學普及書籍指標,形成第一回德懷術問卷。以14位專家學者為研究對象,進行兩回德懷術問卷調查,透過專家意見與統計結果,以及與焦點團體討論,判斷專家意見是否收斂、指標是否有越修越好的趨勢,確定優良數學普及書籍指標。針對第二個研究目的,本研究採取內容分析法,從2021年臺灣數學史教育學會推薦書單,依據數學普及書籍

(包含數學小說類、趣味數學類、數學知識演化史類及數學教育議題反思類),每類挑選2本,共挑8本數學普及書籍作為研究對象。再以優良數學普及書籍指標作為分析架構,分析不同類型的數學普及書籍之特色。本研究主要結果如下:優良數學普及書籍指標包含三個維度「A. 知識的實質內容」、「B. 形式或表達」、「C. 內容與形式如何平衡」,再細分為15個子維度,分別為A-1認識論面向、A-2方法論面向、A-3歷史或演化面向、A-4哲學面向、A-5教育面向,以及A-6與自然科學、人文社會乃至生活經驗的連結;B-1創新手法、B-2數學知識的洞察力、B-3歷史事實的洞察力、B-4異文化的啟蒙意義、B-5忠實可靠的參考文獻

、B-6敘事的趣味性、可及性與一貫性,以及B-7中譯本的品質;C-1青少年層次和C-2教師層次。其中,每個子維度皆有1至5星等的定義與其對應的例子。

你明明心好累,為何還裝作無所謂?:破解你的「假情緒」,看懂並接納自己內在真實需要

為了解決數學系在幹嘛的問題,作者金容太 這樣論述:

那些情緒失控的時刻 其實是曾經受了傷,卻沒有復原的你     ★韓國最大網路書店YES24心理類長銷經典,讀者五星好評推薦     你是不是也有過這樣的經驗:   明明精疲力盡,卻在面對他人時,總是一副「我沒事」、「我可以」的樣子?   工作壓力大,容易陷入不安、低落的情緒,總安慰自己睡一覺就沒事了?   明明在外是個好好先生,卻在回家後常被小事激怒,莫名就對家人大發雷霆?   日常累積的煩躁,常靠著打電動、追劇、大吃大喝來轉移注意力,卻好像還是悶悶的?     我們習慣不自覺的壓抑感受、消滅情緒,明明避免了衝突,   為什麼到頭來還是傷害了別人,也讓自己內傷?     ──那是因為,這些表現

出來的情緒,   其實根本不是你真正的情緒需求,而是「假情緒」!     ◎什麼是「假情緒」?    情緒是種神奇奧妙的東西,有時人們會下意識的偽裝自己的情緒:   看來獨立自主的人也許是為了隱藏自己的孤單,   作風強勢的人可能是為了掩蓋內心的自卑與不安。     簡單的說,當我們感受到不舒服的情緒時,   比起直接表達出來,我們更常用迴避、無視、壓抑等方式,   來假裝自己沒有那些情緒。   當我們無法調適情緒,又想要勉強壓抑下來,   這時就會產生「假情緒」(表面情緒)。     #案例:獨立卻陷入低潮的人妻   貞瑩一直以來都很獨立自主,因此老公總是放心把家交給她,埋首工作。但對於總是

在加班的老公,漸漸的,貞瑩越看他越不順眼,明明只是小事,最後卻總是變成激烈爭執,陷入了一吵架就冷戰的迴圈。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呢?     貞瑩表面上的情緒是「憤怒」,內在情緒是她「感到孤單」,而她的真正需求是「想要丈夫的陪伴」。因為不願承認自己的孤單,認為孤單的人很丟臉,因此出現了假情緒。     【流程】   我好委屈(是別人害我產生負面情緒的)   ↑   憤怒(假情緒)   ↑   害怕孤單(內在情緒)   ↑   認為孤單的人一無是處(深層情緒)     ◎唯有「內在需要」被照顧了,負面情緒才會完全退場   我們習慣的情緒紓解,經常做錯重點。以為去看場電影「舒壓」就好,或者找人訴訴苦,「

氣消了」就沒事──但這些都只是處理「假情緒」。     對孩子晚歸又不報備的憤怒,傳遞的是「對孩子的深切擔心」;   對朋友越來越難約的寂寞感,傳遞的是「對人際關係的看重」;   對日常忙碌生活的焦慮感,傳遞的是「想追求更好的未來」。     「內在情緒與需要」若沒有被理解並滿足,日後相似的狀況仍會一再發生。     #七個步驟,深層覺察&自我修復   憤怒、焦慮、孤單、自卑,若能將這些負面情緒當成認識自我的契機,就不容易被情緒綁架。     作者在書中提供「調適情緒的七堂課」,從觀察、表達、探索、認知、接受、成長到重生,帶你練習如何不逃避負面情緒,正視內心感受,更列出10個情緒減壓的提案,從

自我對話開始,讀懂情緒的訊息,就能活得更輕鬆自在,與人關係也會更加成熟,並且迎來更好的自己!   本書特色     當負面情緒來襲,本書教你如何辨識真假情緒,把「假情緒」揪出來,辨識藏在底下的真實情緒,是調適情緒的第一步。     作者是韓國家庭諮詢領域的權威,行文既具專業知識,文字又平實流暢,並透過諮詢案例分享,層層遞進剖析「假情緒」的成因,帶領讀者進入梳理情緒的過程,進而自我療癒。     書末提供調適情緒的方法及情緒減壓的練習,給總是硬撐的你,一本拆解情緒未爆彈的修復之書   不心累推薦     林仁廷|諮商心理師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海苔熊|心理學作家 作者簡介   金容太(

김용태)     哲學博士,現為「超越心理諮商所」所長。韓國心理治療諮商學會現任會長、韓國諮商學會暨諮商心理學會監察委員、韓國家族諮商協會歷任會長,曾任韓國火炬三一神學院大學教授。     他原本就讀首爾大學數學教育系,幾經思考後毅然決定轉換跑道,改念心理諮商研究所。畢業後赴美留學,在福樂神學院主修婚姻與家族治療諮商系,進而取得哲學博士學位。回國後,在韓國青少年諮商中心擔任諮商師,同時也在火炬三一神學院傳授基督教心理諮商學。     在課堂上,他是以系統化的教學方式闡述諮商理論的嚴謹教授;在諮商室時,他是陪伴心靈受創的個案走出傷痛的溫柔諮商師,也是韓國首屈一指的家庭諮商權威專家。他希望能夠陪伴

更多內心受傷的人,療癒他們內心的傷口。     他於2014年出版本書,提醒人們正視表達和感受情緒需求,多年來已成為長銷經典。另著有《同住奇蹟》、《中年男人的危機》。   譯者簡介   鄭筱穎     國立政治大學韓國語文學系畢業。是兩個小孩的母親,也是熱愛書籍的譯者。喜歡用文字說故事,渴望分享更多溫暖的作品,並在每個人心中種下美好的種子。譯有《疲憊媽媽的修復練習》、《被欺負時,可以打回去嗎?》等。 序 明明是我的情緒,為何我無法掌控?   第一章 為什麼我們對情緒如此陌生? 爭吵不休的夫妻關係 假情緒的成因 情緒是什麼? 壓抑情緒會怎樣? 我的情緒,我主宰   第二章 假情緒與內在情緒 貞

瑩主要的內在情緒:「孤單」 紀川主要的內在情緒:「恐懼」 害怕承認內在情緒 勇於承認,就能讓心自由 諮商結束之後   第三章 為什麼我會有負面情緒? 檢視負面情緒的成因 憤怒:我是對的,你是錯的 焦慮:擔心發生不好的事 孤單:沒有人喜歡我 自卑感:你怎麼可以比我厲害   第四章 調適情緒的七堂課 調適情緒,需要練習 第一課:觀察 第二課:表達 第三課:探索 第四課:認知 第五課:接受 第六課:成長 第七課:重生   第五章 情緒減壓的十個提案 調適情緒,需要有傾訴的對象 提案1:問問自己「你今天心情如何?」 提案2:接納負面情緒 提案3:越負面的情緒,越需要釋放 提案4:我才是情緒的主人 提案

5:盡量使用中性的字眼 提案6:讀懂情緒的訊號 提案7:調適情緒的七堂課 提案8:接納自己的渺小 提案9:區分「做得到」和「做不到」的事 提案10:改變價值觀   結語 不完美也好,不夠好也無妨,就算孤單,那也沒關係 作者序   明明是我的情緒,為何我無法掌控?     念數學系的我,成為諮商師的契機     「怎麼會數學系念一念,跑去當諮商師?諮商和數學,明明是完全不同的領域……」     很多人在得知我大學原本是念數學教育系後,都會感到意外。     「不過這麼一說,您看起來的確很像實事求是的數學家耶!哈哈!」     我想,這是因為我外表看起來很嚴肅的緣故。不過,我之所以會從數學系轉系

,踏進截然不同的領域,是有原因的。     大學時我參加合唱團,團內的氣氛和系上不同。系上的專業科目既困難又無趣,合唱團團練卻十分有趣。首爾師範大學合唱團歷史悠久,有一間專用的練習教室。教室裡擺了一本心情記事本,每個人都可以在上面寫下自己想說的話,團員們也會在記事本上留言回覆。記事本上的內容大多跟戀愛有關,也有團員間互相告白的訊息,每每讀來都令人會心一笑。     我也曾在記事本上寫下我的心事。當時我被喜歡的女生拒絕,心裡很難過。這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體驗到心痛的感覺,才發現人的心情真的很奧妙,又很奇怪──明明是自己的心情,自己卻掌控不了。這是過去的我從未思考過的事。     察覺到自己的心情

後,我開始覺得學數學又累又煩。就算解再多的數學題,卻解不了我心中的結。我無法專心上課,在課堂上放空的時間越來越長。我想,該是時候做出改變了。     幾經思考後,考研究所時,我決定改念心理諮商所。我想要了解「心」的領域,也想找出心痛的原因,學會調適心情的方法,希望幫助跟我遇到同樣問題的人。這是我轉換跑道的契機。     「心」,究竟是什麼?它可以說是由各種想法和情緒所組成的。理科出身的我,一開始真的覺得人心很難懂。即使經過三十多年的訓練和研究,實際從事心理諮商工作,也還是覺得很難完全了解人心。但我也發現到想要理解人心,「理解情緒」是其中一個不錯的方法。     諮商的定義有很多種。概括而言,諮

商可以說是一種「抒發心情的管道」。在諮商室晤談時,也是讓情緒釋放的過程。當情緒釋放後,心情自然會輕鬆許多,可以活得更舒適自在。       壓抑的情緒不會消失     人活著會體驗到各種情緒,有開心的,也有不開心的。當感受到憤怒、憂鬱、不安等負面情緒時,會覺得不舒服,甚至很痛苦,因此會想逃避、忽略、壓抑,假裝這些情緒不存在。但這麼做,情緒並不會就此消失。如果沒有好好理解情緒,試著表達出來,長時間累積在心裡,總有一天會爆發,到最後很可能會變得連自己都不認識自己。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驗?拚命壓抑忍耐,卻因為雞毛蒜皮小事突然大發雷霆,生氣完後又懊悔不已。又或者總是忽略內心的感受,專注投入在工

作上,忙完後卻感到莫名空虛?倘若我們能在察覺到情緒時,適時表達出來,或許情況會有所不同。這也就是為什麼必須學會調適情緒。     假如不懂得調適情緒,拚命壓抑、逃避,會衍生出許多問題。當情緒沒有釋放出來,長期積累在心中,會消耗掉很多能量,容易對生活充滿無力感。在心力交瘁的狀況下,無法作出正確判斷,也很難集中注意力。過度壓抑情緒,甚至會讓身體產生病痛,也可能出現手腳麻痺現象,使人生充滿了痛苦。但情緒找到出口後,就能從痛苦中解放出來,解決生命中的許多問題。     為什麼經常看別人不爽?     如果老是看別人不爽,必須先好好梳理自己的情緒。你或許會覺得只是自己心裡不爽而已,問題沒那麼嚴重,但這可

能跟生活中遇到的很多課題有關。     不爽,是情緒處於輕微憤怒的階段。情緒很微妙,有時也擅於偽裝。明明擔心,卻生氣;明明悲傷,卻面露微笑。有些人看別人不爽時,心裡會很不舒服。這種不舒服的情緒,有可能是來自恐懼、孤單或自卑感。換句話說,不爽只是表面情緒,背後可能隱藏了恐懼和孤單。但追根究底,真正的原因是因為內在的羞愧感被勾起,這是一種深層的感受。這種羞愧的感受,會讓人陷入自我貶低的狀態,認為自己毫無價值。任誰都想逃避這樣的感受,因為要正視渺小、脆弱的自己,是非常痛苦的事情。     當羞愧感出現時,人們很容易惱羞成怒,會心想:「居然敢瞧不起我?」用發脾氣的方式,讓自己重拾自信心。憤怒傳達出來的

訊息,通常是把責任歸咎於他人。如果只是有點不爽,是希望對方可以改變;但嚴重憤怒時可能會想反擊。因為覺得自己沒有錯,一切是對方的問題,於是會跟對方吵架,指責對方的不是。不過,這種方法只是暫時有效,就算吵贏讓你不爽的人,萬一又出現其他惹你生氣的人呢?又立刻跑去找對方吵架嗎?只要有人惹怒你,反擊回去就能安然無恙嗎?其實,真正的解決之道是進一步察覺情緒背後的原因,找出問題的癥結點對症下藥,才能終結這場戰爭。     假情緒的背後藏著真實情緒     當我們看某個人不順眼時,會從這個人身上找出理由,理直氣壯地批評對方。但,真的是這樣嗎?我的情緒究竟是由我主宰,還是由對方掌控?當我心情不好時,看對方的行為

舉止稍不順眼,就會火冒三丈;但心情好時,就算對方做出一樣的舉動,也可能毫不在意。此外,同樣的舉動,在別人眼裡看來或許並無不妥,只有自己看不順眼而已。再來,就算對方解釋他這麼做的原因,聽完解釋後的反應還是取決於我。我的感受,是由我決定。     因此,從現在起,如果看某人不順眼,不妨先回頭檢視自己的內心吧!用心聆聽過去從未聽見的內在聲音。「原來我生氣是因為不安」、「原來我是怕別人瞧不起我」、「原來我是因為羨慕,覺得自己不如他,才會看他不順眼」……。     這些聲音雖然看似不同,但背後傳達出來的訊息其實是一樣的,因為怕別人發現自己很糟糕。但為什麼會有這種感受出現?原因很簡單。這是來自內心深處的自

卑感,覺得自己很沒用,怕別人看見這樣的自己。     人們第一次聽到這樣的說法時往往難以接受,會心想:「我怎麼可能會因為自卑感,就看別人不爽?這太不像話了!明明是那個人的問題,怎麼會是我的問題?」但就像前面所講的,我的感受是由我決定。因此,當莫名感到生氣或心裡不舒服時,試著深入探討自己的內在吧!可能外在顯現出來的情緒是憤怒,但內心深處隱藏了其他真正的感受。或許是不想被別人看見自己狼狽的樣子,才會用恐懼、不安、難過或憤怒的情緒來掩飾。用專業術語來表達,指的就是表面情緒和深層情緒,這也是本書的核心內容。     本書章節介紹及致謝     在本書的第一章,將透過紀川和貞瑩這對夫妻的案例,帶大家看見

自己平時可能會體驗到的情緒。第二章則會詳細呈現這對夫妻進行諮商的過程,因為他們的故事,可能就是你我的故事,把它當成是自己的故事來看,藉此覺察自己的內心,也能達到諮商的效果。     第三章會針對一般人經常感受到的負面情緒,例如憤怒、不安、恐懼、孤獨、自卑感等,進行更深入的探討。了解為什麼會有這種感受出現?這些感受和內在的羞愧感究竟有什麼關聯?     第四章則會介紹調適情緒的七堂課,當學會調適負面情緒,心情會比較輕鬆,生活也能更自在。     在第五章裡,把本書中提到的情緒管理方法,濃縮整理成十個提案。當陷入情緒低潮,或深受情緒所苦時,相信閱讀這章節的內容,會對你有所幫助。     這本書之所

以得以問世,要謝謝許多人的幫助。首先,想藉由此書向一直以來陪伴無數人度過情緒難關,幫助他們找回智慧和熱情的天主致謝與致敬。再來,要謝謝讓這本書順利出版,幫忙潤稿校正的出版社主編高俊英女士。過去我寫的書大多是心理學專業書籍,在高主編的協助下,讓這本書的文字表達更貼近一般讀者。還有,要感謝每次開編輯會議時,給我許多反饋,不斷鼓勵我的朴雲美編輯和柳玄雅總編,以及精心製作這本書的所有出版社同仁。最後,我想謝謝所有踏進諮商室的案主們,願意傾訴內心的痛苦,讓我陪伴他們走過療傷之旅,洞悉人心的奧妙變化。謹以此書獻給我最親愛的妻子和兩個孩子,謝謝他們一直陪在我身邊,為我的人生帶來豐富的情感體驗。 01爭吵不

休的夫妻關係 搞砸的兒童節 「你這個人怎麼這樣啊?」 紀川才剛踏進家門,太太便不分青紅皂白地對他大聲咆哮。他卻絲毫不為所動,旋即轉身回房。 幾個禮拜前紀川和孩子們約好,今天要帶他們去兒童樂園玩。結果一早接到主管電話,臨時得去公司加班。孩子們聽完後露出失望的表情。 「兒童節還要去公司加班?你們主管難道沒有小孩嗎?」 「一定是有急事才會這樣,我趕快把工作弄完,盡量趕在中午前回來。」 紀川向太太道完歉後,就立刻趕去公司。直到下午兩點才打電話回家。 「看來今天沒辦法去兒童樂園了,晚上再帶你們去親子餐廳吧!」 老公總是把工作擺在第一順位,家人排在後面。貞瑩雖然心裡很生氣,還是得先安撫孩子。 「爸爸工作好

像很忙的樣子,等爸爸忙完,晚上我們再去親子餐廳吃披薩和牛排吧!」 看到孩子們連帽子都戴好,興高采烈地準備要去兒童樂園玩,卻只能失落地坐在客廳吃壽司,貞瑩不免感到一陣心酸。 眼看著時間已經過了晚上六點,老公連一通電話也沒有。貞瑩叫女兒打電話給爸爸,爸爸卻要女兒讓媽媽聽電話。 「爸爸還不趕快回家,幹嘛叫我聽電話?」 貞瑩嘴裡嘟囔著,心裡有不祥的預感。 「老婆,我今天沒辦法跟你們一起吃晚餐了,妳幫我好好跟孩子說一下。」 或許是因為部長在旁邊,紀川刻意壓低音量小聲地說。 「你會不會太過分了?孩子等你一整天了,現在又說不能去?」 「對不起,我也是不得已,臨時有狀況。」 貞瑩雖然怒火中燒,但還是忍了下來,

卻故意語帶諷刺地說:「算了,反正你本來就是這種人,我還能期待你什麼?說什麼要帶我們去兒童樂園、親子餐廳,我做夢還比較快!」 原本就已經很內疚的紀川,聽到太太的酸言酸語,心裡更是難受。他還寧願太太乾脆直接對他發火,說這種冷嘲熱諷的話,讓他聽了很不舒服。於是,他拿起手機到外面講。 「妳非得這麼說才開心嗎?連妳都不體諒我,誰能體諒我?」 「對!是我不夠體諒,那誰又能體諒我們在家等了一整天的心情?」

桌上遊戲融入教學對國小四年級學生等值分數學習成效之研究

為了解決數學系在幹嘛的問題,作者張敏桂 這樣論述: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桌上遊戲融入教學對國小四年級學生學習等值分數的學習成效及數學學習動機的影響。本研究採用準實驗研究法的不等組前後測設計,以高雄市左營區某國小四年級兩班共53位學生為研究對象,其中一班為實驗組,接受桌上遊戲融入教學,另一班為對照組,接受傳統講述教學。在實驗教學前,實驗組學生先接受「數學學習動機量表」前測;實驗教學後,兩組學生接受「等值分數概念成就測驗」,實驗組學生進行「數學學習動機量表」後測。再針對部分學生進行半結構式晤談,以瞭解學生的數學學習動機改變情形。三周後,實驗組學生再進行延後測,以瞭解其概念保留效果。分析研究資料後,研究結果如下:1.在國小四年級學生等值分數學習上,

接受桌上遊戲融入教學的學生表現顯著優於接受傳統講述教學的學生。2.以桌上遊戲融入教學,學生在等值分數概念不同題型的表現未達顯著差異。3.運用桌上遊戲融入教學來學習等值分數,具有學習保留效果。4.接受桌上遊戲融入教學之學生,在數學學習動機上有顯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