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電視 沒有 天線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數位電視 沒有 天線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目時伸哉寫的 爸爸應該知道的科學常識 和張志鵬的 掌握汽車電子商機:汽車電子暨零組件產業趨勢報告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數位收訊不好嗎?DIY數位電視天線來也 - tdnj's Blog也說明:因為住的地方沒有電視,有時候想看個電視新聞,得跑到一樓才看得到,又不能轉台所以買了一台數位電視接收器恩.放在桌上---沒訊號.放到窗邊---沒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晨星 和中國生產力中心所出版 。

景文科技大學 電子工程系電腦與通訊碩士班 陳一鋒、彭嘉美所指導 施明材的 應用於偵察系統之傳感器效能最佳化設計 (2016),提出數位電視 沒有 天線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偽裝、低頻、偵察系統、無線通訊。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電子工程學系 林德裕所指導 林茂榮的 具有顯示接收訊號位準的地面DTV廣播接收天線系統 (2016),提出因為有 電視廣播接收天線、電視廣播訊號接收失效模式、射頻訊號檢波的重點而找出了 數位電視 沒有 天線的解答。

最後網站數位電視天線安裝則補充:Step首先準備製作天線需要的工具與材料: 尖嘴鉗美工刀同軸電纜線與接頭不要用的衣架尖嘴鉗主要是用來剪同軸電纜線還有折衣架用的,如果有老虎鉗與斜口鉗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數位電視 沒有 天線,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爸爸應該知道的科學常識

為了解決數位電視 沒有 天線的問題,作者目時伸哉 這樣論述:

從天文、地球科學、物理化學到生物 為孩子解答生活中的科學原理   ◎為什麼夏天會熱?   ◎為什麼電視有畫面?收音機有聲音?手機可以通話?   ◎為什麼食物放久會壞掉?   ◎為什麼天氣變涼會感冒?   ◎什麼是卡路里?   面對孩子的一萬個為什麼,想要解釋看似常識的問題,卻又回答不出的人想必不在少數。本書模擬親子對話的方式,一問一答,科學原理這樣解說,更簡單更好懂!   本書整理出「孩子常常問父母的問題」,從天文、地球科學、物理化學到生物,範圍廣泛、內容豐富,生活科學常識不遺漏。 本書特色   1、本書整理出小孩的一萬個為什麼中的科學原理,為父母提供簡單又清楚的

解說   2、用會話形式模擬親子一問一答,傳遞科學基礎知識,趣味十足!   3、用簡單好懂的方式解說科學原理,孩子自己看也能津津有味,補充課堂外的生活科學知識。   作者簡介 目時伸哉   1971年12月25日出生,東京大學大學院數理科學研究科博士課程結業(數理科學博士)。現於株式會社教育春秋社茗溪預備校擔任數理學科講師。著書有《增強數學能力300題》(共同著作,生活人新書)。 譯者簡介 游念玲   畢業於輔仁大學日本語文學研究所,喜愛日本文化裡寧靜而細膩的美感,如果也能把這種感動傳達給讀者諸君,將是我最幸福的時刻。譯作有《怎麼鍛鍊健康的腦》、《長生不

老的iPS細胞》(晨星出版)。 前言 Chapter01 為什麼夏天很熱?──天文與地理的基礎知識 「春分那天晝夜晚等長」是錯的嗎? 為什麼吸管在水裡看起來是彎的? 為什麼會有「永晝」的現象呢? 當地球靠近太陽時稱為夏季,不是嗎? 什麼是太陽高度角? 為什麼太陽高度角愈高,天氣就愈熱? 為什麼8月比夏至到來的6月還熱呢? 為什麼愈靠近赤道,氣溫變化愈小? Chapter02 為什麼電視有影像?收音機有聲音?──電子通信的基礎知識 為什麼會有聲音? 為什麼收音機能將聲音傳送到遠方? 為什麼收音機要安裝天線? AM和FM有什麼不同 電波怎麼傳遞聲音? 映像

管電視為什麼可以顯示畫面? 液晶電視、電漿電視的作用機制是什麼? 最近常聽到的數位電視是什麼? Chapter03 為什麼IC卡可以通過剪票口呢?──電子、電磁的基礎知識 驗票機怎麼讀取票券的價錢? 什麼是為元和位元組? 條碼上的線條怎麼表達數字? 為什麼條碼上下顛倒也能正確讀取訊息? 接觸式和非接觸式卡片,有什麼不同? IC卡是什麼? 什麼是IC、矽、半導體? 小小的IC晶片是怎麼做出來的? IC卡如何記錄資訊? 為什麼IC卡只要感應就可以用了呢? Chapter04 為什麼食物會腐壞?──食品化學的基礎知識 「發酵」就是腐爛嗎? 為什麼納豆黏黏的? 優

酪乳和泡菜是發酵食物嗎? 為什麼乳酸菌有益身體健康? 要怎麼做才能保持腸道乾淨? 細菌與菌類有什麼不同? 東西如果不會腐爛會怎麼樣? Chapter05 為什麼天氣變就會感冒?──人體的基礎知識 病毒和細菌有什麼不同? 為什麼會發燒、流鼻水? A型流感和B型流感是什麼? 什麼是病毒的亞型與變異? 為什麼會有「大流行病」? 什麼是疫苗? 疫苗是怎麼做出來的? 「免疫」是怎麼一回事? 白血球是怎麼產生的? Chapter06 為什麼我是天蠍座?──天文的基礎知識 為什麼冥王星不是行星呢? 什麼是閏月翰二十四節氣 為什麼十一月生的我是天蠍座呢? 地軸會偏移嗎

? 為什麼會有閏年? 古時候天蠍座以前是5月的星座嗎? 銀河是怎麼形成的? 哪個是天蠍座? Chapter07 卡洛里是什麼單位?──物理的基礎知識 公尺的長度是怎定出來的呢? 質量是「動的量」,重量是「力」? 為什麼在月亮上體重會變輕呢? 為什麼作「功」會得到能量? 只要一盒冰淇淋就能登上富士山? 100 萬馬力是多大的力量? 什麼是電壓?什麼是電流? 看一個小時電視要繳多少電費? 日本人的電力消耗量是全世界平均的幾倍? Chapter08 為什麼金屬和石頭不一樣,總是閃閃發亮?──化學的基礎知識 銅與青銅有什麼不同? 金與銀那個比較貴? 銀與水銀是不

一樣的東西嗎? 馬口鐵和白鐵皮是什麼? 番茄不是紅色的? 聽說「番茄的紅是補色的顏色」,這是怎麼一回事? 黃金為什麼跟普通的石頭不同,能夠閃閃發亮呢? 多虧了鐵,我們才能呼吸嗎? 堆積報廢手機的垃圾山其實是座寶山? Chapter09 為什麼我跟爸爸長得那麼像?──遺傳的基礎知識 為什麼我們沒有嬰兒時期的記憶呢? 腦是怎麼記憶的呢? 什麼是DNA? 人體如何製造蛋白質? 染色體是什麼? 減數分裂是什麼? 為什麼兄弟長得有點像又不太像? 體格是基因決定的嗎? 性格也是基因決定的嗎? 前言   爸爸:「近年來,標榜『科學技術創造立國』的我國理科教育,為了鞏

固其基礎……」嗯,有點艱澀哪,重寫一次:「在有孩子深信自己飼養的獨角仙僅靠電池驅動的現下,大家過的如何……」這樣又顯得有點普通。   「吾輩是書(編按:這裡是仿用了夏目漱石的小說名《我是貓》[吾輩は猫である]),尚未有前言……跳過開頭冗長前言即為本文……」不可、不可。   兒子:爸爸,你一個人在這裡煩惱什麼呢?   爸爸:啊,兒子,事實上我寫了一本書,但卻寫不出最重要的前言,正感到頭痛呢!   兒子:還好吧?不用為了前言這麼煩惱,無論是書還是人,內容才是最重要的,只要這麼寫:「享受閱讀吧!開始、開始!」就行了吧?   爸爸:不,那可不行唷!如果這是結語的話,是會讓人心情變輕

鬆啦,但前言不好好寫可不行。用棒球來打比方,前言就像第一棒那麼重要,不能突然就變成犧牲觸擊(sacrifi ce bunt)。   兒子:那就算了。爸爸到底寫了什麼書呢?   爸爸:這是一本給世上所有父親的科學書。   孩提時期在遊戲中與自然融為一體,這對我們來說並不稀奇,但是成年以後,當我們意識到時,卻已經過著每天往返於家裡和公司的日子了。大人們不會花時間思考地球和宇宙的各種知識,萬一這時被自己的孩子問到與科學相關的問題,身為父母,我們能夠毫不丟臉地正確回答嗎?   就算不是這樣,日本小學裡要學習的理科內容不斷增加,根據教學手冊的更新情況來看,2011年度使用的理科教科書平均

頁數比現在增加37%,相較於2002年度增加了67%。   兒子:67%不就從3本增加到5本了嗎!?唔―好嚇人的2011年度!我以為只有把電視播放方式改成數位化而已,沒想到連教科書也要變厚了。   爸爸:沒錯、沒錯。這本書裡討論的內容,從「電視的結構?為什麼要改成數位播放?」等切身的科學知識,到「為什麼夏天很熱?為什麼親子長得很像?」這些我們似懂非懂、很難正確回答的理科問題,以親子對話的方式簡單易懂地解說出來。比起書中的內容,前言、前言該怎麼辦啊!   兒子:「前言」到底有什麼意義呢?   爸爸:前言扮演著對閱讀本書的人說明「這本書有什麼內容」的角色呀?   兒子:啊!我們

的對話就能當作前言了!   爸爸:真的耶!幹得好,兒子!呵呵,親子間的對話真的很重要呢!   兒子:那就享受閱讀吧,開始了、開始了。

數位電視 沒有 天線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今(21)日在立法院交通委員會審查林佳龍委員所提的法案「有線廣播電視法第十九條、第三十七條條文修正草案」,讓民眾隨時可免費收看所有數位無線電視台及推動系統台公司化經營。林佳龍委員表示,通訊傳播政策必須從消費者角度出發,讓消費者享有閱聽質與量的選擇權。

林佳龍委員在提案說明中表示,這是一條專門爭取消費者福利的修法,電視服務數位化在今年將全面啟動,無線電視及有線電視服務數位化預計在今年7月1日及民國104年全部完成,為確保民眾免費收視無線電視服務的基本權益在數位轉換階段以及104年完成全面電視服務數位化之前,不受任何影響,而提出修法。林佳龍委員所提的修法,將來電視數位化後,有線廣播電視系統在其經營區域內應同時提供免費的社區共同天線服務,也就是協助民眾隨時、免費收視基本頻道,以及基本頻道以外無線電視服務。林佳龍委員認為這樣的修法,不但可以充分利用既有纜線及路權,避免重複建置系統造成浪費與不便,另外透過有線廣播電視系統佈設到各家戶的引入線,仍可使民眾隨時可以選擇收視有線電視付費服務或是收視無線電視的免費服務。

101年7月1日無線電視將進入全面數位化,中部地區已率先自5月7日起關閉類比訊號,卻引發大量民眾抱怨無法收看電視。目前民眾收看數位無線電視必須加裝天線及數位機上盒,林佳龍委員認為政府基本的任務要提供免費的無線電視,作法上則可採行補助鄰里,架設社區共同天線或共同碟盤,讓民眾可以收看無線電視及衛星電視。林佳龍委員所提案修訂的有線廣播電視法第 37 條就是要求有線廣播電視系統必須在其經營區域內,同時提供免費的社區共同天線服務,協助民眾隨時可收看無線電視台,以落實政府推動廣電普及服務的重要義務。

林佳龍委員的另一項修法提案是有線廣播電視法第 19 條,為避免有線電視系統經營者股權過度集中在極少數人手裡,並著眼於特許的大眾傳播事業應擴大由公眾參與內部監督,實施適當的公司治理,應增訂對系統經營者股東人數的最低要 求。林佳龍委員表示,設定系統經營者股東人數的最低要 求,讓系統經營者財務公開、分散股權、公共監督,並參考臺灣證券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有價證券上市審查準則第五條第五款「記名股東人數在一千人以上,且公司內部人及該等內部人持股逾百分之五十之法人以外之記名股東人數不少於五百人者。」將系統經營者的股份透明化、分散化,讓產業健全發展。林佳龍委員認為這才是解決目前紛擾的旺中案最好的方式,也是對正派的系統經營者進入市場的管道。

林佳龍委員也詢問NCC蘇主委,今天台灣的媒體會鬼影幢幢,好像背後都是中資,長期以來去查資金的流動很辛苦,與其從錢去追不如從人去管,如果修法通過,不管外資、港資或中資都可以掌握,對NCC來說執行有沒有困難?蘇主委回答原則上贊成,但比較擔心實際上目前的業主股份狀況不是林委員修法的規範人數,最常見的是以公開發行,公開上市方式進行,但是在財務受到證券主管機關的監督精神跟林佳龍委員的修法原理是一致的。

林佳龍委員所擬的有線廣播電視法第十九條、第三十七條條文修正草案正在立法院交通委員會進行審查,若審查修正通過將進入院會二讀。

應用於偵察系統之傳感器效能最佳化設計

為了解決數位電視 沒有 天線的問題,作者施明材 這樣論述:

本文提出利用行動偵蒐車之車牌來達到無線電通訊天線偽裝的效果,解決目前國內偵查單位在行動蒐證時容易曝光的問題。除上述目的外,還要兼顧傳感器之效能最佳化,以滿足行動偵蒐時通訊指揮的順暢性。本研究以VHF頻段中的170MHz左右之頻率做為實驗設定,以實際偵查用行動偵蒐車進行車對車之測試,得出結果如次:1.在不能變動車牌的前提下,本研究用L型匹配電路的方式,將傳感器調整至適用頻率。2.由於一般汽車車牌的位置偏低,導致傳感器對信號接收效能稍微降低至約6.5%,但透過傳感器匹配技術,可使發射訊號的效能略有提升。3.以原有的車牌為收發無線電電波之金屬,達成極致輕量化。4.汽車車牌傳感器偽裝,使汽車外觀上沒

有任何更動,達到完美的隱藏的效果。5.汽車車牌為交通部公路總局統一規定之尺寸、型式,適用於所有廠牌的車款,滿足偵查車輛多元化樣式的需求。因此,本研究理念除了可使行動偵蒐車正常運行外,更在車牌偽裝設計後仍可符合原廠標準之規範,有利偵查工作的進行。

掌握汽車電子商機:汽車電子暨零組件產業趨勢報告

為了解決數位電視 沒有 天線的問題,作者張志鵬 這樣論述:

如何制定汽車電子發展的藍海策略? 安全是一百多年來汽車產業不變的定律, 注重安全和環保更是汽車電子必須迎合汽車產業必然的趨勢。 本書教讀者發揮創意,並提出正確的投資策略, 讓更多人掌握汽車電子產業商機。   本書導出,汽車電子的藍海產品開發的正確方向,在於全方位的安全主軸思考。 並指出兩個重要觀點: 1.沒有車廠的台灣切入市場的機會,只有在既定取代機械的電子產品上發揮創意。 2.安全用途正是產品開發的無風險正確方向,也是趨勢主流。   導入汽車電子市場的產品,絕非ICT產業的功能效率化邏輯,反而是安全、實用化的創意與效率。 本書由汽車產業--汽車電子的母體趨勢、到結合科技的安全性汽車電子零件逐

一介紹, 並探討台灣發展現狀,說明台灣汽車產業何去何從,及未來的發展契機。 透過本書一定可以提供汽車電子零組件業者參考,創造更多商機。 作者簡介 張志鵬 .東海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 .2003年亞太科技產業分析協會資深產業分析師認證通過 .專長:   科技產業投資分析(光電、通訊及汽車電子產業) .現任:   睿宏投資顧問股份有限公司暨青玻科技產業投資公司總經理 .曾任:   1.工商時報採訪組中部辦公室特派員   2.中加創投專案經理   3.金亞太投信協理   4龍邦開發股份有限公司投資事業處協理   5.車王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序 許勝雄 序 歐正明 序 蔡裕慶 作者序 前

言 第一篇 汽車零組件產業變動與商機 第一章 汽車電子的產業環境趨勢——汽車產業的發展趨勢 (一)汽車產業全球化驅動因素 1.成本因素 2.技術因素 3.企業策略因素 (二)全球化佈局之下的汽車產業發展 1.亞洲市場重要性逐漸增加 2.全球研發網路的建構與運作 3.產業併購持續增加 4.專業分工取代中衛體系運作 第二章 車輛產業供應鏈變化趨勢與進入障礙 (一)汽車零組件廠商定位之變化 1.全球汽車電子零組件產業發展趨勢 (1)電子化平台的建構與應用大幅成長 (2)聚落與區域中心 2.併購活動與業務分割的影響 (二)產業價值重組所衍生的商機 1.在地合作廠商的重要性 (1)供給方面 (2)需求方

面 2.零組件廠商的角色變化 3.全球汽車產業結構重整的影響 (三)未來產業進入障礙分析 1.規模經濟與範疇經濟效益 2.技術障礙 3.全球協同設計與網路的參與 第三章 新興國家市場重要性與日俱增 (一)新興國家市場對於跨國汽車集團的重要性與日俱增 (二)亞洲汽車零組件產業在全球重要性增加 (三)大陸市場汽車零組件與汽車電子 (四)汽車電子在汽車產業的重要地位 (五)通路執行與整車廠的接軌 第二篇 汽車電子產業與技術 汽車電子的基礎技術平台——Telematics 第一章 汽車電子產業的發展與技術 (一)汽車網路 1.汽車電子市場產值兩倍於NB 台廠競逐 2.汽車市場整合帶動車內網路系統技術

大風吹 3.因應各車廠規範一致性 CAN走向標準化 4.CAN BUS系統技術本源 5.CAN技術應用架構 (七)車用DVD播放機市場 成長動能仍強 (八)胎壓顯示器 1.什麼是胎壓顯示器 2.TPMS系統組成 (1)TPMS感側器 (2)壓力╱溫度訊號處理與發射 (3)TPMS發射模組的安裝 (4)TPMS接收器和顯示器 3.TPMS系統方案 (1)元件選擇 (2)省電與喚醒 (3)胎壓與溫度 (4)胎壓感測晶片 (5)胎壓感測模組及晶片生產廠商 (九)車用音響 1.車用DVD產品型態 2.加計Portable DVD Player 2006年車用DVD市場逾千萬台 3.歐美日市場需求大不同

4.數位重生的Radio?美Satellite Radio市場獨領風騷 5.美國數位廣播市場:衛星廣播仍將穩居主流 6.歐洲DAB市場:英國雖獲突破性成長 但車用市場仍有限 7.日韓數位廣播市場:多媒體應用為主目標 (十)汽車安全電子零組件 1.ABS、EBD、ESP安全系統 2.安全氣囊 (1)汽車安全氣囊的迫切性 (2)中國市場具有相當大潛力 (3)市場規模 (4)市場需求現狀 (5)市場進入障礙 3.ESP電子穩定裝置 4.ABS煞車防抱死系統 5.EBD電子制動力分配系統 6.燃爆式安全帶 6.CAN技術標準不斷更新 車內應用越漸擴張 7.結論 (二)汽車 嵌入式系統扮要角 1.嵌入

式設備在車用電子技術中廣受應用 2.嵌入式系統階段性發展 為智能汽車架構鋪路 3.微控制器應具備更強的功能性 4.智能汽車內部系統複雜化 操作介面朝向簡單化 5.汽車智能化系統朝向安全邁進 6.自動警示 7.自動緊急煞車 8.碰撞警示系統工作原理 (三)汽車傳輸控制單元與Telematics傳輸架構 1.FlexRay網路架構 2.訊框格式化 Frame Format 3.同步、非同步資料轉換 chronous and Asynchronous Data Transfer 4.資料安全與錯誤控制 Data Security and Error Handling 5.FlexRay匯排流的優點

6.結論 第二章汽車電子產品與產業 汽車電子與Telematics系統之整合趨勢 四大子系統 (一)Telematics 1.Telematics的發源 2.主要汽車業者 3.以OSGI平台為發展主軸的GateTelematics 4.GPS手機 (二)車用顯示器 1.車前及車後市場劃分 2.行車資訊系統為當前車用顯示器重要資訊 (三)車用顯示面板 第三章 汽車數位電視 數位電視風潮吹入汽車市場 車用數位電視市場 處於萌芽起步階段 (一)車用數位電視應用市場分析 (二)車用數位電視市場興起 零組件廠商大利多 (三)機上盒晶片、天線設計 發展出新趨勢 1.數位化電源控制 (四)數位化電源勝過類比

控制之處 1.Silicon Laboratories的SI825x系列 2.交換式電源背景資料 (五)車用DVR解決方案 (六)汽車衛星導航 1.車用導航系統市場方興未艾 2.「可攜式+車後市場」快速推升車用導航系統產品需求 3.PND具發展整合隨身應用潛力 4.導航系統車後市場崛起 5.市場大幅成長 車用導航系統產業生態大變動 6.車用導航產品市場成長動能強勁 7.高成長背後潛藏高競爭風險 第四章 台灣汽車電子產業何去何從 (一)台灣汽車電子產業概況 1.產業概況 2.產業架構 (1)通路型態 (2)台灣的Telematics (3)車前市場及車後市場 3.台廠進入汽車電子機會 4.結論

附錄 汽車電子的EDA工具和安全測試 (五)EDA工具 (六)安全測試 1.利用慣性感測器檢測 2.汽車元件的EMI抗擾性測試 3.幾種RF測試方法 4.輻射干擾測試 (1)微波暗室中的輻射天線測量法 (2)TEM單元法 (3)帶狀線法和三平面法 5.傳導干擾測試 (1)電流注入法(BCI) (2)直接注入法 6.汽車元件EMI測試的測試參數 (1)頻率範圍 (2)幅度控制 (3)閉環法 (4)開環法 (5)調變頻率和調變深度 (6)監測EUT (7)報告測試結果 7.針對汽車應用的高可靠性創新半導體方案綜述 (1)針對汽車創新應用的未來結構 (2)汽車創新的未來概念 (3)提高汽車可靠性的未

來功能和概念 (七)輪胎壓力監控 1.輪胎壓力直測量系統 作者序   著手寫書之際,有朋友問我動機。這位在美國克萊斯勒擔任多年汽車研發,後來再從事行銷業務的朋友說:「這是很好的汽車電子產業策略書籍。」他的觀點和我一致。他接著說:「可是一般人可能因為難懂而沒有興趣,而在專業領域又礙於篇幅,很難深入到技術解決方案,替業界解決問題。」言下之意,替我擔心。其實這就是我的寫作動機——提出正確的汽車電子產業策略觀。   近幾年來,企業界一窩蜂從ICT資訊通訊產業投入汽車電子產業,在技術延伸和市場延伸的策略上,的確是合乎邏輯的,因此大家本著ICT產業輕薄短小的使用者端介面的Friendly,到低耗電的既

有慣性邏輯精神,到錯誤糾正的解決方案不斷發揮創意,因此大部分的業界都投入汽車影像通訊以及汽車數位電視的領域。大公司投入相關研發、產品設計,與既有的資源結合想打出微利時代血流成河的另一片天空;小企業則秉持以往創新獨特技術基礎,把汽車電子想成是新興領域,以小搏大式的發揮產品創意。   事實上汽車電子是一百多年的產業,早已是一片「紅海」,在一開始的投入就是在「紅海」中尋求一片「藍海」。因此寫這本書的初衷,重點在於告訴業界先進,應該秉持在紅海中打出一片藍海的基本思考;當然,基本邏輯觀念對了,策略上應如何調整?當然從產品策略到市場策略,因為邏輯和ICT產業的差異,自然應有不一樣的發展。   本書是一本產

業研究型報告的書,基本上設定的讀者群是在產品開發設計層級、以及決策制定者看的書,所採取的精神是由趨勢發展的觀點,引出業界應該從紅海的角度去思考未來汽車電子的藍海策略。而「安全」是一百多年來汽車產業不變的定律,也是汽車電子的核心價值。以藍海策略的觀點,汽車電子從外在環境來看,一百多年來汽車一直扮演交通工具的角色,甚至往後幾十年它也不可能消失。而依附在汽車產業的汽車電子,卻是在不變的汽車產業環境之下「變」的因素。也就是說,隨著科技的演進,材料一再變、組件在變,零件也在變,變的是如何使汽車更符合現代生活環境下現代人的需求,因此材料要更好、可以做得更薄或更省電,且使用上要更方便之外,始終不變的卻是駕駛

汽車一定要「安全」;而符合現代環境的要求就是一定要「環保」。因此安全和環保是汽車電子必須迎合汽車產業不變的必然趨勢。   當然,處於「紅海」中的汽車電子,在不變的安全和環保趨勢之下,制定的藍海策略一定要發揮創意,而創意的發揮就是本書所強調的重點:「創意總是要植基在安全之上。」而非單純的創意,這與一般ICT產業完全不同。   本書提供的藍海策略思考方向,其實就是「沒有車廠的台灣切入市場的機會,只有在既定取代機械的電子產品上發揮創意。」這種觀念當然可想而知,會讓習慣於產品創意的ICT產業很不習慣甚至排斥。但事實上筆者早就料想到這樣,因此本書不將目前台灣已存在的汽車電子六十多項產業都列入(參考書中圖

1-1的魚骨圖),在汽車光電子產業的底盤、懸吊、引擎、電力電子、保全以及車載資訊系統中,只列具有「藍海」潛力的高科技產業,目的也在於具體提出藍海策略思考方向。   同時考慮寫此書的原始目的,並礙於篇幅,特別設定ICT產業朝汽車電子產品開發和市場策略決策者為目標讀者,因此介紹上只切入產業環境、市場結構與趨勢以致技術產品功能方塊,而不繼續深入到技術解決方案,目的都是讓讀者體會並不斷去思考、印證本書所提出「藍海」思考策略。   在此也特別舉出電子科技產業容易了解的嵌入式系統,如何應用在汽車電子的例子說明之。   嵌入式系統在手機功能多元化發展之際,從介面層到中間層、操作層到使用者的客戶層,整個軟體平

台的技術核心在於通訊協定的堆疊。也就是將每一層程式設計配合過去經驗,寫出一套使用上方便、甚至可以因為功能好,節省元件數目而節省成本的程式。所以寫軟體重點在於整合和經驗。   但是汽車的通訊協定,由早期的區域控制CAN到目前公認較符合汽車功能化的FlexRay,CAN因為採匯流排控制,因此非常精準,不會有延遲,但是精確速度快的情況下,一旦發生錯誤,幾次之後必須切斷,會因此威脅行車安全。但FlexRay是由實體層與資料連結層兩基層結合,當檢測出一定次數的錯誤時,FlexRay本身可以不動作,讓應用軟體去處置,雖然有延遲的發生,但不會發生中斷而產生安全威脅,因為它符合安全要求的精神,因此逐漸普及。近

來大部分汽車都採此一標準。但CAN並不會消逝,反而在局部控制上,因為它採匯流排的精準和速度的優點,在局部系統反而被大量採用。也就是CAN採時間控制的軟體設計和FlexRay採事件觸發與時間觸發並行,雖因FlexRay出現,部分功能被取代,但CAN本身也用在更有效率的地方並不受影響。其變化的主軸仍取決於「安全效率」。這一事實證明汽車電子並非如ICT講求替代性及功能效率,而是「安全效率」。   講到這裡,也感慨國內許多業者習慣和不了解台灣汽車電子的產業特性和處境,走了很多冤枉路。我們不妨也想想,像傳統的汽車電力電子regulator整流器,用了幾十年都還在用,未來還是會用,整流是必要的,因為它使汽

車「安全」。但整流器的功能必須增加,未來要思考的是它將數位化或材料安全化等,而不只是低耗電或面積越來越小而已。   汽車是一個一百多年產業,本身涵蓋的產業就包括了五個大系統;所衍生的產業光汽車電子產業在台灣就有六十多種。筆者為了讓讀者更容易了解本書強調的觀點,在觀點之下採印證的方式敘述,並特別經過整理,列出ICT產業技術可延伸,而在科技化趨勢下具有潛力的十三個產業,每一產業都由市場環境到產品設計及發展,並深入產品目前的技術功能方塊逐一介紹。   本書的用意在於提供業者重新從紅海中朝藍海檢視,修正方向,掌握未來商機,不要再走冤枉路。這也是筆者從事創投業多年,並深入了解汽車電子產業後的心血和心得,

此一獨特用心也希望喚起政府在產業策略上的調整,使政策更能與產業輔導結合,幫助業者更具產出效益。 作者 張志鵬於2006/9/9

具有顯示接收訊號位準的地面DTV廣播接收天線系統

為了解決數位電視 沒有 天線的問題,作者林茂榮 這樣論述:

地面無線電視廣播從傳統的類比進化到現代的數位電視(DTV),這不只影響使用者的收視習慣,也改變了使用者在收視設備上的使用情境。例如,接收傳統地面無線類比電視廣播乃以室外天線為主要(Primary),室內天線為次要(Secondary)。現今則反過來,接收地面無線數位電視廣播是以室內天線為主要,室外天線為次要。因為接收地面無線類比電視廣播訊號失效模式是帶有雪花畫面,對收視者或許還能容忍,但是接收地面無線數位電視廣播訊號失效模式則是出現馬賽克畫面﹑靜止畫面﹑甚至是完全沒有畫面,很顯然這會是收視者完全不能接受的,因此地面無線數位電視廣播比地面無線類比電視廣播更依賴接收天線的性能,自然也延續了銷售家

用地面無線電視廣播接收天線的高退貨率問題。所以能否找到符合經濟性的技術與設計來解決這一直以來就存在的問題,在此產業顯得很重要。如果能實現,不只可望解決高退貨率的困擾,針對地面無線數位電視廣播,更可以積極地提供消費者對使用接收天線的體貼與友善性。本論文:具有顯示接收訊號位準的地面DTV廣播接收天線系統,主要目標就是試著解決這一由來已久的問題。首先從電視廣播訊號接收失效模式做探討,並提出癥結所在,接著做先期的研究與測試後,就研究主題與概念轉成的設計方案雛型機做驗證,初步來支持本研究會是可行的解決方案。因為本論文中的地面DTV廣播接收天線,基本上是獨立於接收機系統,所以沒有中頻訊號可以做連結,這也是

技術癥結所在,本研究方案,就從前端訊號開始,天線接收元件取得DTV訊號後,利用UHF帶通濾波器,限制只讓UHF的DTV訊號通過,隨後就是DTV射頻訊號的檢波,檢波器把射頻訊號的強弱轉換成相對的直流電壓,由內附有類比數位轉換器(ADC)的單晶片微電腦,把直流電壓取樣成數據,再依此數值,參考地面無線數位電視廣播訊號的接收閥值做規劃,透過單晶片微電腦輸出入腳來驅動LED指示燈,達到訊號強弱的顯示,並以直覺式LED燈顏色與數目的體貼設計,讓使用者得到極佳的電視天線設置與使用體驗。關鍵詞:電視廣播接收天線、電視廣播訊號接收失效模式、射頻訊號檢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