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意義目的與功能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教育的意義目的與功能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寫的 新世紀的教育學概論:科際整合導向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硬塞大學生】哈佛校長告訴新生:教育的目標是確保學生能 ...也說明:她認為大學教育的意義在於對真理的追求,保持多樣性是追求真理的重要前提。 ... 關鍵在於企業長年注重創新精神,當研發新產品或導入新功能時,希望從 ...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數學系 施皓耀所指導 吳姍珊的 國中數學教師參與專業學習社群教學行為之改變 --以一位偏鄉教師為例 (2017),提出教育的意義目的與功能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教師專業發展社群、教師專業發展、數學教學知識、有效教學。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科學教育研究所 施皓耀、周忠強所指導 高齊偉的 教師的數學教學信念改變對學生數學學習態度的影響之個案研究 (2015),提出因為有 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教師專業發展、數學教學信念、數學學習態度的重點而找出了 教育的意義目的與功能的解答。

最後網站幼兒生命教育:意義、內涵、目的、實施與省思 - 嘉義大學則補充:其落實具有無比重要的意義和功能。張家綾(2007)認為幼兒生命教育的意義涵蓋了自己、. 他人、環境、自然與宇宙五大範疇,必須透過具生命內涵課程的教學與體驗的歷程,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教育的意義目的與功能,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新世紀的教育學概論:科際整合導向

為了解決教育的意義目的與功能的問題,作者 這樣論述:

  本書主要目的在為教育學的探討尋找具時代性意義的脈胳,從而跳脫一般坊間類似教育學、教育概論、教育導論等的傳統論述,企盼從多重面向及內容,為教育學提供另一種研討架構。   本書雖由多人合著,但各章作者均為具該領域專長,且有多年教學經驗之學者,撰寫過程中,並經數次共同交換意見,撰寫體例及撰寫方向皆有一致性。本書足可作為一般大學教育學程或教育系所在教育學、教育學導論、教育概論等之教學用書,或參加入學及任用等各種考試之參考用書。尤其每章後面均列有討論問題,提供教學者或自學者更多實質上之便利處。 第一章 教育的意義、目的與功能 001 第一節 教育的意義 """""""""""""""2 第二節 教

育的目的"""""""""""""""14 第三節 教育的功能"""""""""""""""23 第二章 教育的哲學基礎 031 第一節 前言""""""""""""""""""32 第二節 思辨的哲學與教育""""""""""""35 第三節 分析的哲學與教育""""""""""""40 第四節 後現代思潮與教育""""""""""""52 第五節 結語..""""""""""""""""".63 第三章 教育的心理學基礎 071 第一節 教育學與心理學的關係""""""""""72 第二節 了解學習者特性以發展學生潛能""""""78 第三節 從學習與動機理論發展有效的班級教學策略"87

第四節 做為革新教育的基本原理"""""""""98 第四章 教育的社會學基礎 107 第一節 教育與經濟結構之關係 """""""""108 第二節 教育與政治結構的關係 """""""""114 第三節 教育與文化之關係 """""""""""120第四節 學校知識與社會之關係 """""""""125 第五章 教育財政的財政學基礎 135 第一節 教育財政學的定義及理論基礎 """"""136 第二節 公平原則與效率原則 """"""""""143 第三節 教育財政的新趨勢 """""""""""152 第四節 學校本位的財政管理 """"""""""165 第六章 課程理論與課程發展

175 第一節 二十世紀初期的課程理論與發展 """""176 第二節 二十世紀中期的課程理論與發展 """""183 第三節 二十世紀未期的課程理論與發展 """""189 第四節 新世紀的課程焦點一課程統整 """"""205 第七章 教學與評量的理論與實務 221 第一節 緒論 """""""""""""""""222 第二節 學習理論的更迭 """"""""""""223 第三節 教學的革新 """"""""""""""231 第四節 評量的革新 """"""""""""""236 第五節 批判與省思 """"""""""""""241 第六節 結語 """""""""""""""""

247 第八章 教育專業與師資培育 257 第一節 教師人力現況與教師的專業形象 """""258 第二節 教師聘任與待遇福利 """"""""""271 第三節 教師義務、進修、考核與申訴 """"""280 第四節 師資培育機構與學生遴選 """"""""286第五節 師資培育課程、檢定與實習制度 """""29l 第九章 教育行政 303 第一節 教育行政的定義與內容 """""""""304 第二節 我國教育行政的組織 """"""""""306 第三節 教育行政理論的發展 """"""""""309 第四節 影響現代教育行政的重要理論 """"""315 第五節 結論 """""""

""""""""""331 第十章 學校制度 335 第一節 教育制度的發展 """"""""""""336 第二節 學校制度 """""""""""""""343 第三節 主要國家學校制度 """""""""""350 第四節 結論 """""""""""""""""365 第十一章 教育政策分析概念探述 369 第一節 教育政策分析的意義 """"""""""370 第二節 教育政策分析的特性與爭論問題 """""372 第三節 教育政策分析的基本模式 """"""""376 第四節 教育政策分析的方法 """"""""""379 第五節 教育政策問題分析舉隅一描述性分析 """383 第

十二章 學校經營一中小學文化整合觀點 419 第一節 學校文化的意義與特質 """""""""420 第二節 學校文化的內涵與形成 """""""""423 第三節 學校文化的功能 """"""""""""427 第四節 傳統學校經營文化之反思 """"""""429 第五節 新世紀學校經營面臨之文化困境 """""431第六節 新世紀學校經營之可行策略 """""""438 第十三章 教育研究(一)量化教育研究 451 第一節 教育研究的功能與類別 """""""""452 第二節 量化教育研究的理論基礎 """"""""453 第三節 量化教育研究的流程 """"""""""457 第十三

章 教育研究(二)質性教育研究 517 第一節 前言:話說質性教育研究 """"""""518 第二節 質性教育研究的理論基礎 """"""""520 第三節 質性教育研究的設計與倫理考量 """""530 第四節 文本資料蒐集與分析檢證 """"""""541 第五節 教育研究的質性寫作與評鑑 """""""559 附錄一 質性與量化研究之特性 """""""""570 附錄二 詮釋學發展沿革與關注焦點簡圖 """""575 第十四章 新世紀教育改革的回顧與展望 577 第一節 前言 """""""""""""""""578 第二節 世界主要國家教育改革的背景和面臨的問題578 第三節 世界

主要國家教育改革的重點與對策 """584 第四節 我國教育改革的方向與目標 """""""591 第五節 我國教育改車的展望 """"""""""594 第六節 結論 """""""""""""""""604 英漢索引 609 序   新世紀是一個變遷更為快速的社會,也是國際競爭更為激烈的時代;同時不僅資訊更為豐富而且科技更加發達的世代。而我國社會亦正面臨高度發展與劇烈變遷的衝擊與挑戰,亟待提升國家的競爭力,重視個人發展,此有賴於主動創新的卓越教育,來培育新世代的國民,擁有駕馭科技,使用工具,平衡身心的本領,以賡續開拓社會旺盛的活力。   目前人類社會面對資訊科技迅速發展所帶來第三波的資訊

社會,其所產生的鉅大變革更具震撼力。其實,資訊社會的最大財富是廠資訊』,而下再是工業社會時代的『資本』  :是腦力,而下再是厂天然資源』。身處這樣新的世紀,從事教育工作者要有新思維、新做法,以高瞻遠矚的眼光,面對時代的困境,毫無恐懼,以追求精神的理想典範從事教學,進而指引和促進社會文明的進步。有鑑於此,為了因應新世紀的來臨,歐美先進國家許多教育學者日漸重視建構新世紀教育學,均認為現代的學校教育制度、課程與教學、經營與管理均應重新加以調整和改變,期能培育健全的國民,適應新世紀的需要。   從過去到現在,本校一直致力於培養國家建設所需要的優秀人才□本校擁有相當充實的師資陣容,人才眾多,因此個人乃積

極鼓勵教師將教學及研究成果,透過教育叢書的編撰,可以提供本校教育學院同仁學術研究發表之園地,以促進學校學術發展,提昇教育學術地位,乃有編撰此書的構想。在構想過程中,本人先後主持過幾次會議,邀集本校教育學院同仁及校外三位教授的支援,歷經二個月的籌備與討論,全書架構於焉完成,並由同仁分別負責一章進行撰寫工作。由於現今坊間有許多教育哲學、教育社會學、教育概論等等的著作,下勝枚舉,其內容大同小異,毫無特色。當今我們亟需要的,是一本可以提供新思維與新策略的教育專著,讓讀者們擁有新的觀念,這是本書的主要目的。此外,我們希冀本書,可以作為教育改革的前瞻理念,有別於以往傳統的教育論著。所以我們很大膽的將本書題

名為『新世紀的教育學』。   所謂『新世紀的教育學』當然希望提供內容是最新的教育知識與理念,故每一章的前四分之一討論一些基本不變的理念,一些傳承,後面的四分之三則論述一些新的觀念及新的思維。例如,在『教學理論』中,西方最近的教學方法已經從以教師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教師的角色下再是知識的代言人,而是教學過程的諮商者、資源提供者、方法的促進者。在『教育行政』部分則結合現代知識管理中的理念,探討教育行政的問題,以提高行政績效。而在師資培育部分則強調從專業發展加以論述,提供教師生涯發展的良方,並鼓勵教師成為終身學習的示範者與實踐者。   本書係屬集體創作的教育論著,其內容包括教育的基本理念

,教育的哲學基礎、心理學基礎、社會學基礎、財政學基礎、課程理論與發展、教學理論與實務、教育行政、學校制度、學校經營策略、師資培育、教育政策、教育研究以及教育改革的回顧與前瞻等共十四章。各章撰寫者均能掌握前述之原則,從新的思維、新策略、新方向來著手,頗有令人耳目一新之感。綜覽全書,材料豐富、體大思精,下僅可以作為教育學院大學部及教育學程廠教育概論』乙科主教學用書,也可作教育工作者進修的重要參考資料。本書編撰時間較為匆忙,疏漏之處,在所難免,敬祈教育先進指正。 楊國賜國立嘉義大學校長室民國九十一年七月十日  

教育的意義目的與功能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106.05.15-研考會工作報告及說明

今年桃園農業博覽會試營運
花了3億6千多萬
去過的民眾反應
像是花彩節、海竽節和地景藝術節的大匯串
和農村的生活形態無關
對農民的耕作生計無關
所以農業博覽會的效益和目的究竟是什麼?

如果真具可看性和教育意義
那早該進行規劃
包括學校的學生和鄰里長志工等
而不是為了衝高參與人數
挪用他局預算~

用了環保局環境教育基金1千多萬給各里鄰長及環保志工參觀
用了教育局體建科預算
給了少數學生參加
排擠了環保局和教育局原預算原用途!

市府人仰馬翻
臨時調派支援農博
影響市府業務進行

此次農業博覽會
不論經費調度、人力調度、教育意義、博覽會的目的及功能
就是好大喜功急就章........
市府單位應該全面檢討
不要白白浪費人民納稅錢!

#農業博覽會

國中數學教師參與專業學習社群教學行為之改變 --以一位偏鄉教師為例

為了解決教育的意義目的與功能的問題,作者吳姍珊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探討一位任教於南部某偏鄉國中之數學個案教師參與「教師專業發展社群」後,其數學教學知識的改變;其本身有效教學行為之表現情形,及其學生的數學學習成效變化為何,以提供未來推動教師專業發展之參考。為達研究目的,本研究採取個案研究法進行,運用訪談、觀察與上課錄影等方式蒐集資料;再者,評斷教師教學行為之優劣,以學生之學習成效判斷,所以,資料收集部分,除了個案教師之晤談大綱亦有個案教師任教之班級和它班班級的學習成績。所蒐集的資料進行開放式編碼、分析並歸納為之,以了解教師數學教學知識的改變及教師有效教學習為之改變情形。依據上述研究目的與資料分析結果,歸納如下:一、 就教師而言,透過參與「教師專業

發展社群」之個案教師其數學教學知識有正向性改變,並且個案教師之教學行為亦有所改變。二、 就學生而言,學生的數學學習成效有明顯提升。最後根據上述研究結果進行分析及形成結論,提出教師專業發展之建議及後續研究建議,以提供未來相關研究之參考。關鍵詞:有效教學、數學教學知識、教師專業發展社群、教師專業發展

教師的數學教學信念改變對學生數學學習態度的影響之個案研究

為了解決教育的意義目的與功能的問題,作者高齊偉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探討一位資深教師參與「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之後,數學教學信念的改變,及其學生的數學學習態度變化為何,以提供未來推動教師專業發展之參考。為達研究目的,本研究採取質性研究法進行,運用訪談、觀察與上課錄影、學生學習單與問卷等方式蒐集資料,再就所蒐集的資料進行開方式編碼、分析並歸納為教學信念和學習態度之不同面向,以了解教師數學教學信念的改變及學生的數學學習態度的變化。依據上述研究目的與資料分析結果,歸納如下:成功的「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需有理論與實務兼具的師培者,使教師的數學本質提升,並有系統的對每個教學主題進行示範教學,讓教師在使用這些理論時能有觀摩的對象,使得社群當中的教師能夠在一個安全的

環境下學習。就教師而言,透過一個成功的「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個案教師的數學教學信念從傳遞觀逐漸趨向發展觀。就學生而言,學生的數學學習態度,在情意與行為兩個面向有顯著的改變。最後根據上述研究結果進行分析及形成結論,提出教師專業發展之建議及後續研究建議,以提供未來相關研究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