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衣服非洲2021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另外網站台中捐衣服也說明:今天小編就整理了一些「二手物資捐贈」的機構,從衣物、食品、到生活用品都有專門的捐贈管道,只要把… 2021. 1.推sent : 南屯台中愛心之家還有回收箱,二月 ...

國立中山大學 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 林新沛所指導 李雯薪的 以計畫行為論與價值信念規範理論探討影響消費者避免過度購買衣服的因素 (2020),提出捐衣服非洲2021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快時尚、慢時尚、綠色消費、永續消費、衝動購買。

最後網站【搬家掃除大補帖】2023二手物品、衣服回收處理商店資源 ...則補充:捐贈 物資來說,衣服可能是最大宗的,畢竟現在快速流行的大環境下,四處都有便宜的衣服可以購買,在衣服的部分,最簡單來說就是可以捐給各地的基金會或是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捐衣服非洲2021,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以計畫行為論與價值信念規範理論探討影響消費者避免過度購買衣服的因素

為了解決捐衣服非洲2021的問題,作者李雯薪 這樣論述:

服裝產業每年生產超過1,500億件衣服,佔全球碳排放量的10%,是世界上第二大汙染產業。且紡織業是造成水汙染排名第二的產業,紡織品加工的過程使用了8,000多種化學物質,所產生的廢水許多不僅會造成環境汙染還會危害人們的健康。雖然衣服消費隱藏著這些環境問題,但過去卻少有關於減少衣服汙染的行為研究。本研究以計畫行為理論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PB) 與價值信念規範理論 (theory of value-belief, VBN) 探討影響消費者減少購買衣服的心理因素。研究調查了429位消費者的衣服消費習慣、衣服使用率、不穿後衣服的處理方式,以及可能與減少個人衣

服消費有關的心理變項。結果發現,受測者平均大約4至6個月內會買一次衣服;平均一個人一年大約會買13件衣服;衣服大約穿2年至3年以下即會丟棄。另一方面,雖然大多數受測者表示不穿的衣服會丟舊衣回收,但卻有許多受測者不知道這些舊衣許多都不能回收,最終只能焚化。另透過結構方程模型分析發現,態度、知覺行為控制、個人規範和行為意向有直接顯著關係,態度、知覺行為控制、個人規範愈高,消費者減少購買衣服的意向也愈高。另外,主觀規範、後果意識和責任歸屬均透過影響個人規範對行為意向有顯著的間接作用。根據此結果,本研究分別對政府、環保團體及消費者提出若干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