憤怒生氣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憤怒生氣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安藤俊介寫的 應對憤怒:如何成為一個掌控情緒的高手 和이충헌的 憤怒也好,生氣也可以:不被他人操縱情緒的憤怒使用說明書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為何我還是會生氣?教你「8步驟」讓憤怒轉化為動力 - 蕃新聞也說明:道理我都懂,為何我還是會生氣?教你「8步驟」讓憤怒轉化為動力 · 這件事對我來說,代表了XX。 · XX這個問題對我來說很重要。 · XX是我人生的一個議題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機械工業 和方舟文化所出版 。

國立中正大學 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林麗惠所指導 黃筱筠的 轉職婦女超越逆境的轉化學習歷程之研究 (2020),提出憤怒生氣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轉職婦女、超越逆境、轉化學習。

而第二篇論文淡江大學 公共行政學系公共政策碩士在職專班 黃婉玲所指導 謝瓊儀的 急診醫護人員職場暴力促發因素及影響 (2017),提出因為有 職場暴力、急診、醫護人員的重點而找出了 憤怒生氣的解答。

最後網站從古人怎麼生氣,論憤怒的正確打開方式。|方格子vocus則補充:恐懼不安,也是一種自我保護;傷心痛哭,為釋放情緒、療癒自己的必經過程;憤怒生氣,代表你感到自身、或是所在乎的人事物被侵犯了,所以你必須為柔軟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憤怒生氣,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應對憤怒:如何成為一個掌控情緒的高手

為了解決憤怒生氣的問題,作者安藤俊介 這樣論述:

本書分析了憤怒背後的心理機制,闡述了32種控制憤怒的技巧,以期通過練習這些技巧和方法,成功控制發怒。本書開篇闡述“為什麼生活在現代的商務人士有必要進行憤怒管理”。 然後,解說“憤怒管理的基本思考方式”。接著,介紹憤怒管理的兩大技巧—“怒火中燒的現場應對”和“打造與憤怒和諧共處的體質”。 最後,詳細介紹工作場景中特別需要的“應對憤怒的技能”:“正確的憤怒方式”“化憤怒為力量”等。閱讀本書,您可以掌握整套的憤怒管理知識,從今往後在職場上不再焦慮煩躁,不再浪費時間,有效提高工作成績和工作效率。     安藤俊介 日本憤怒管理協會代表理事。憤怒管理諮詢顧問。1971年出生于日本

群馬縣。2003年留美學習憤怒管理,是首次將憤怒管理引入日本的人。美國國際憤怒管理協會在籍的1500名引導師當中,只有15名入選*高級別的憤怒管理培訓專家,安藤俊介是一名當選的外國人。 2017年4月擔任日本厚生勞動省“職場職權騷擾防止對策研究會”委員。受企業、政府機構、教育委員會、醫療機構等之邀發表過眾多演講,主持過多場培訓。著有《首次接觸“憤怒管理”的實踐指南》《讓憤怒消失的心靈訓練》《憤怒管理入門》《讓你不再焦慮的微習慣》等書。其著作在中國及韓國等地被廣泛翻譯,累計銷售超過35萬冊。   前言 第1章 將來你所必備的職場技能——憤怒管理 勞動改革加劇職場焦慮 扭曲的

“工作生活平衡”導致職場不愉快 無法接納“多樣價值觀”的日本社會組織 引起網路攻擊的是“高收入的股長階層” 用“匿名攻擊”發洩積怒的人們 向周圍散播不愉快的“令人遺憾的大叔” 公司裡“不能生氣的領導”越來越多 如今備受關注的“憤怒管理”是什麼 憤怒管理拯救日本職場 提高工作效率,“情緒控制”必不可少 “一點小技巧”便能改變心情   第2章 憤怒管理的基礎理論 憤怒管理並非“不生氣的方法” 學習、理解、高效應對憤怒情緒 生氣的確是“生存的必要情感” 什麼是有問題的“四種憤怒” 1. 高強度的 2. 有持續性的 3. 高頻度的 4. 有攻擊性的 憤怒背後必定隱藏“其他負面情緒” 控制憤怒“衝動”的

技巧 等待6秒鐘,就能變得理性 技巧一:尺度技巧 用“憤怒溫度計”把握自己的憤怒程度 技巧二:應對咒語 “神奇咒語”讓你隨時恢復冷靜 控制憤怒“思考”的技巧 我們生氣的真正原因在於“核心信條” “核心信條”難以應對的原因 憤怒的原因無外乎“你自身” 瞭解“憤怒的界限”便無所畏懼 問題點一:界限不可見 問題點二:界限每天都在變動 使用“憤怒的界限”消除無用焦慮的竅門 控制憤怒“行為”的技巧 1. 可改變/重要 2. 可改變/不重要 3. 不可改變/重要 4. 不可改變/不重要 在重大問題上選擇憤怒行為 擅長生氣的人是擅長表達“需求”的人 你的“需求”無法傳達的原因   第3章 職場上“突發怒火”

的應對技巧 突發怒火也能立刻奏效的技巧 技巧一:倒計時 倒著數數延遲反射 技巧二:停止思考 停止思考讓大腦清空 技巧三:思維停飛 將意識集中到“此刻此地” 技巧四:1天只需正念5分鐘 用用你的非慣用手 技巧五:積極自我對話 說讓自己振奮起來的話 技巧六:暫停法 在怒火呼之欲出的時候重獲冷靜 技巧七:成功日誌 累積小成功,化憤怒為自信 技巧八:外部化 將憤怒訴之於形 技巧九:奇跡訓練 想像理想全部實現的奇跡之日 技巧十:積極時刻 回想成功體驗,趕走焦慮煩躁   第4章 提高憤怒耐受性的技巧 打造與憤怒和諧共處體質的技巧 技巧一:憤怒日誌 憤怒管理基本中的基本 技巧二:快樂日誌 記錄愉快幸福的事情

技巧三:原則日誌 確定讓自己感到憤怒的核心信念 技巧四:導火索日誌 找出憤怒的觸發點 技巧五:時間軸 回首自己的人生,尋找核心信念 技巧六:扮演角色 扮演崇拜的人物,塑造理想性格 技巧七:衝破固有模式 打造適應變化的自我 技巧八:24小時鎮靜訓練 演練從容冷靜的一天 技巧九:變化日誌 設計自己的改變計畫,明確目標和手段 技巧十:三行技巧 按照自己的核心信念重寫   第5章 工作上也能圓滑處事 高明的憤怒傳達方法 “高明的憤怒方法”的三大要點 “高明的憤怒方法”要點一:誰都能明白你的需求 “高明的憤怒方法”要點二:憤怒的界限要令人信服 “高明的憤怒方法”要點三:使用穩重的表達方式 生氣的四大禁

忌 生氣禁忌一:心情不好所以發火 生氣禁忌二:情緒化憤怒 生氣禁忌三:攻擊人格 生氣禁忌四:人前生氣 生氣時的禁句 禁句一:翻舊賬的話“我不是早說過了嘛” “我都說了好幾次了” 禁句二:責備對方的話“你幹什麼要這樣”“你怎麼不會” 禁句三:強硬的話“總是”“絕對”“必定” 禁句四:程度詞 “規規矩矩的”“扎扎實實的”“好好的”   第6章 依據類型和特徵應對他人憤怒的方法 瞭解他人憤怒的類型便不可怕了 類型一:正義感強型 “你這不對”“他這樣太不成體統了” 類型二:凡事都想分對錯型 “你說這到底是對是錯” 類型三:自尊心強型 “怎麼這點事情也做不了呢” 類型四:不聽他人意見的頑固型 “你沒按照

我說的做啊” 類型五:慎重考慮型 “姑且等等吧”“太冒進了吧” 類型六:事先行動型 “夠了夠了”“不做怎麼知道啊” 不同特徵的憤怒應對法 特徵一:怒氣重的人 特徵二:生氣時間長的人 特徵三:憤怒頻率高的人 特徵四:生氣時帶攻擊性的人   第7章 將怒火化為明日之活力的方法 憤怒管理的兩大難點 難點一:樹立憤怒管理的立場 難點二:與非建設性的核心信念鬥爭 化憤怒為力量的三個方法 化憤怒為力量方法一:明確長期目標 化憤怒為力量方法二:面向目標制定每日具體任務 化憤怒為力量方法三:營造良好環境,保證每天完成任務     本書是面向商務人士的憤怒管理教科書。 憤怒管理是一種心理教

育、心理訓練,作為“一種引導人們與憤怒情緒和諧共處,不為憤怒情緒左右的情緒控制技巧”,近來在各種講座、企業培訓中被廣泛提及。 我於2003年在美國紐約首次接觸到憤怒管理。契機是因為看到紐約的商務人士無論在多麼忙碌和壓力巨大的環境下工作,都能有條不紊地做出成績、享受人生。我被他們的姿態深深打動了,向他們打聽秘訣,他們給了我建議:“不如你去學憤怒管理試試吧!” 沒想到實際學習憤怒管理之後,我一改過去那種易怒易焦慮的性格,人際交往的壓力驟減。與此同時,與周遭的交流變得順暢,工作也變得順利起來了。 2008年我回到了日本,開始了普及憤怒管理的活動。當時憤怒管理在日本幾乎無人知曉,2011年我們成

立一般社團法人“日本憤怒管理協會”以來,參加我們講座的人數連年增長,如今總計達到約60萬人次,引入憤怒管理培訓的企業超過了2000家。 為何在日本憤怒管理如此普及?接下來,本書第1章我將詳細陳述如下幾個理由:   “工作方式改革”的施行反而增加了員工的壓力; “整齊劃一的工作生活平衡計畫”給員工強加不自由的工作方式; “職場多樣性”增加,交流齟齬增多; “不知道正確的憤怒方式的領導們”的誕生; …… 換言之,近年來人們的工作狀況急劇變化,迄今為止從未有過的“新問題”層出不窮,憤怒情緒和壓力等在職場不斷蔓延。 一方面,職場上的憤怒、壓力在增大;另一方面,公司卻沒有認真教過員工控制憤怒情緒的方

法。 如此一來,人們懷揣著憤怒與焦慮情緒工作,工作成績、工作效率無法提高,職場就一直是“不開心的職場”……這樣的情況居然不在少數。 在此現狀之下,本書主要面向職場商務人士,網羅所有技巧,旨在讓大家從零開始輕鬆學習憤怒管理,並且能夠明明白白地實踐運用。 本書開篇闡述“為什麼生活在現代的商務人士有必要進行憤怒管理”(第1章)。然後,解說“憤怒管理的基本思考方式”(第2章)。接著,介紹憤怒管理的兩大技巧——“怒火中燒的現場應對”(第3章)和“打造與憤怒和諧共處體質”(第4章)。最後,詳細介紹工作場景中特別需要的“應對憤怒的技能”:“正確的憤怒方式”(第5章)、“針對他人性格類型以及憤怒特徵的對

應處理”(第6章)、“化憤怒為力量”(第7章)等。 閱讀本書,您可以掌握整套的憤怒管理知識,從而在職場上不再焦慮煩躁,不再浪費時間,有效提高工作成績和工作效率。 如果本書能夠為改變我們“不開心的職場”助一臂之力,筆者將感到無上榮幸。   安騰俊介 一般社團法人“日本憤怒管理協會”代表理事    

憤怒生氣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在我孤獨的星球上,有一塊空地只為你保留。

🔹🔸 本集精彩內容 🔸🔹
💬 封閉的能量場:孤獨感與距離感
💬 憤怒:不要對顯示者人生指手畫腳
💬 「告知」之前,先確定自己要的是什麼
💬 學習「發起」與被拒絕的勇氣
💬 如果小孩或伴侶是顯示者,如何相處?

【人設圖.台灣】FB 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RaveTaiwan
【人設圖.台灣】官方網址:https://ravetaiwan.com/
Podcast 節目:搜尋「尼克海波浪」

----------
⫸ Jerome FB & IG:搜尋「人類圖看世界 Jerome’s human design」
⫸ 預約Jerome解讀服務:https://www.fb.com/humandesign.Jerome

⫸ Kevin FB & IG :搜尋「孭起背包·遊歷不預期」
⫸ Kevin 職場引導服務:https://www.KevinCareerCoaching.com
⫸ 人類圖初階課程:https://www.kevincareercoaching.com/livingyourdesign

轉職婦女超越逆境的轉化學習歷程之研究

為了解決憤怒生氣的問題,作者黃筱筠 這樣論述:

本研究以轉職婦女為研究對象,進行超越逆境的轉化學習歷程之研究,旨在探討轉職婦女超越逆境的觀點轉化關鍵與過程,以供有關單位辦理或推動成人教育之參考。本研究以轉化學習理論為基礎,目的在於探討轉職婦女超越逆境的轉化學習歷程與逆境來源,暸解轉職婦女面臨職涯逆境的反應與詮釋方式,探究轉職婦女超越逆境的困難、因應策略與學習方法,解析轉職婦女超越逆境產生的新意義觀點,與超越逆境經驗對職涯發展的影響。以質性研究法為主,針對八位40~65歲具高度心理幸福感的轉職婦女,進行半結構式實地訪談,再進行資料彙整與分析後獲致下面結論:一、轉職婦女超越逆境的經驗,是一種長期的轉化學習過程。二、身心健康、職涯發展與職家衝突

問題,是觸發轉職婦女轉化學習的主要逆境來源。三、憤怒生氣、積極面對與提前離職,是轉職婦女面臨逆境的主要反應。四、成長的機會,是轉職婦女對逆境的主要詮釋方式。五、情緒行為調整、情緒因應困難與維持人際支持,是轉職婦女難以超越逆境的主因。六、尋求有益的社會支持、善用系統化的問題解決方法與理性行為模式,是轉職婦女超越逆境的主要因應策略。七、轉職婦女因興趣嗜好與自我突破,透過非正式、非正規與正規管道,進行職能發展與身心保健內容的學習,才得以超越職涯逆境。八、寬廣看待人生、超越逆境的可學與有益、重視家庭關係,是轉職婦女超越逆境後產生的新意義觀點。九、找到工作意義與發現幸福秘訣,是轉職婦女超越逆境後的職涯變

化。

憤怒也好,生氣也可以:不被他人操縱情緒的憤怒使用說明書

為了解決憤怒生氣的問題,作者이충헌 這樣論述:

了解真正憤怒的原因,蘊養更從容的自己 將強大的怒氣用對地方,就能無畏前進!   大多數的人很容易生氣,卻不熟悉如何處理「憤怒」這種情緒。憤怒的當下,我們真的只是因為「生氣」嗎?這其中往往包含了更多我們忽視的內心需求。當我們理解自我真實的心意,就可以提高情緒的控制能力,進而打造更好的人際關係與更從容的自己。   ■ 越生氣越有力量,卻也挾帶風險!   人最常接觸的情緒之一就是憤怒,不少人以為好的情緒管理就是不讓自己動怒生氣;但其實憤怒是人類得以存活下來的要件之一,是大腦為了提供我們自我保護的能力,而給予最強而有力的防備與武器。   若不了解自我生氣的原因,只是刻意地壓抑,甚至是放任流瀉

,都會深深地影響我們的身心。   ★容易生氣的人,55歲前罹患心臟病的機率,是普通人的3倍。   ★易怒的人,心肌梗塞的機率是一般人的5倍。   ★經常生氣免疫力會變弱,罹癌風險也會升高。   ★遭到上司過分批評的上班族,比起常人,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要高出30%。   ■ 憤怒是可以調節的,重新找回憤怒的開關主導權   憤怒更多時候都反映著我們內心真實的需求與心理狀態。仔細爬梳溢出的憤怒,並透過訓練將之好好拾起,就能將憤怒的能量運用得宜。   ✓細分心中的感受,爬梳對應的樞紐   ◆因為受傷而爆發的怒火   ◆渴求被認同而收不住的怒氣   ◆害怕被拒絕而爆發的憤怒   ◆因為羨慕他人所

有而生成的火氣   ◆不相信他人的不安而引爆的狂怒   ✓按下消除憤怒的按鈕,活化同理心的機能   ◆斷開憤怒,進行「黃金15秒」消除憤怒練習   ◆善用語言,使用「我訊息」來表達想法   ◆「積極聆聽」讓溝通更有力量   ◆多閱讀有效「刺激鏡像神經元」   ◆鍛鍊前額葉,改變生氣的迴路   ■ 駕馭憤怒這種情緒,成為改變生活的起點   我們很難輕易地斷開與他人的相處,生活不是隨著發生什麼事而做出決定,而是取決於一個人的態度。沒有人可以完美地理解別人的心,因此我們需要培養從容的自己,讓我們有勇氣與自信去面對每一個與他人的相遇調節憤怒可以成為改變這一切的出發點,成為提高生活品質和幸福的第一步

!   ■不被他人操縱情緒使用說明   ◆情緒是如此的重要,即便是那些可能令我們感到不舒服的情緒,都有它存在的必要性。   ◆可以影響別人的最好方法,是把自己調整成──如果是這個樣子的人跟我相處,我也會感到舒適的樣子。   ◆人類對於生氣警報非常靈敏,儘管對方不是沖著自己發火,我們也能感受到負面情緒的壓力。   ◆內心受傷的最大原因是對方不認同我,當對方不認同我的努力或優點時,我們就很可能會生氣。   ◆覺得難以區分情緒的人,通常也不太能順利地表達自我情感,因為連自己都不清楚自己的感覺,要訴諸言語向他人說明時就會更加困難。   ◆別人無法填補自己心中的空洞,我們必須思考自己擅長的事

、尋找自己的優點,拍拍自己、鼓勵自己。   ◆如果將自己很難承受的心靈傷口託付給時間,完全不做任何治療措施的話,這只會讓傷口轉化成不幸的種子。時間就會變成毒,而不是藥。   ◆我們需要好好檢視內心停止成長的孩子,是不是想要獲得認同和支持。必須接受自己真實的一面,這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人。   ◆我們必須像對待自己最愛的人一樣,溫暖又溫柔地對待自己,因為自己的人生中,最重要的就是自己。   ◆幸福不是外在條件,而是我們自己的選擇。我們不是在做給別人看,而是要努力找出自己內在的價值是什麼。 本書特色   ◆ 3分鐘「瞬間暴怒」指數自我檢測   ◆ 以腦科學分析憤怒情緒迴路,深層改變從這裡開

始!   ◆ 真實臨床案例分享,讀懂他人更懂自己 名人推薦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作家)   從容推薦 熊仁謙(大鼻子哲人)   蘇予昕(諮商心理師)

急診醫護人員職場暴力促發因素及影響

為了解決憤怒生氣的問題,作者謝瓊儀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探討急診醫護人員遭受職場暴力的情況及其促發因素與影響,並就醫療職場暴力提出可能防範措施。採量性橫斷式研究設計,針對新竹以北12家醫院之急診室醫師、護理人員及專科護理師進行問卷調查。研究結果顯示,近二年內有73.6% (156人)的急診醫護人員曾遭受言語暴力,而曾遭受身體暴力則有14.6% (31人),發生次數以1~3次占多數。急診暴力常見的施暴者均以病人為主(言語:51.3%、身體:90.3%);發生地點以看診區最常見;發生班別則以小夜班居多。急診醫護人員遭受職場暴力後對個人生理的影響以感到「心悸」居多,「疼痛」次之;對個人心理的影響則以「感到憤怒生氣」居冠,其次為「感到沮喪無奈」

、「感到失望」;至於對醫護專業的影響則為「日後與病人接觸或行事時更加謹慎小心」占多數,「日後與病人採取保持距離避免接觸態度」次之。進一步的分析還顯示加乘暴力對人體生理的影響,因為當與僅遭受「言語暴力」或「身體暴力」的受訪者比較,「同時經歷言語和身體暴力」的受訪者有顯著較高比例出現諸如「疼痛」、「腫脹/瘀傷」以及「擦傷」等生理影響。另針對促發急診職場暴力因素,次序迴歸分析(ordinal logistic regression)結果指出,「人際溝通能力」對於「遭受言語暴力的次數區間」有顯著影響,此外,「急診工作年資」、「人際溝通能力」、「不良的物理環境」、以及「不完善的組織管理」等因素,對於「遭

受身體暴力的次數區間」皆有顯著影響。最後從第一線急診醫護人員回饋的寶貴意見來看,認為加強改善「醫院急診室防暴措施」、「醫療環境設置與控制」、「保全系統設置與防衛裝備」、「行政管理」、「教育訓練」與「預防性醫療處理」是他們認為最有效預防及減少職場暴力發生的防範措施。總言之,上述研究發現可提供政府與衛生主管機關、醫院管理者、急診單位主管及醫院教育訓練者等,在政策、行政管理、臨床實務、教育訓練等方面上的建議,確實檢視政策實用性及訂定有效改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