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意程式碼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惡意程式碼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付安民寫的 網路空間攻防技術與實踐 和肖建榮的 工業控制系統資訊安全(第2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電腦掃描及清洗工具也說明:惡意程式碼 範例包括:病毒、蠕蟲、特洛伊木馬程式、間諜軟體、Rogue 安全軟體等。 Windows Microsoft Defender 防毒軟體. Microsoft Defender 防毒軟體是新一代適用於端點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電子工業 和電子工業出版社所出版 。

國立屏東大學 資訊科學系碩士班 楊政興所指導 賴俊霖的 利用Word2Vec結合機器學習偵測惡意Javascript (2021),提出惡意程式碼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Cyber Security、Malware Detection、Malicious JavaScript、Word2Vec、機器學習。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資訊工程系 郭文中所指導 陳育廷的 基於圖像轉換技術應用於惡意程式家族分類之研究 (2020),提出因為有 惡意程式分類、圖像分類、人工智慧、離散餘弦轉換、離散小波轉換的重點而找出了 惡意程式碼的解答。

最後網站提早啟動防惡意軟體 - Broadcom Tech Docs則補充:提早啟動防惡意軟體(ELAM) 會保護用戶端電腦,使其免於遭受在啟動時載入的威脅。 Symantec Endpoint Protection. 包含的提早啟動防惡意軟體驅動程式可搭配Microsoft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惡意程式碼,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網路空間攻防技術與實踐

為了解決惡意程式碼的問題,作者付安民 這樣論述:

本書從網路空間攻防基礎知識入手,由淺入深地系統介紹了網路掃描與網路嗅探、口令破解、網路欺騙、拒絕服務、惡意程式碼、緩衝區溢位、Web應用等的典型網絡空間攻防技術原理和方法,並闡述了側通道攻防、物聯網智慧設備攻防和人工智慧攻防等當前熱門技術。   此外,本書通過真實網路空間攻防案例闡述、知名安全工具展示、網路空間攻防活動與CTF競賽分析等多種形式的介紹,引導讀者在掌握網路空間攻防技術原理的基礎上,通過動手實戰,強化網路空間攻防實踐能力。   本書內容系統全面,貫穿了網路空間攻防所涉及的主要理論知識和應用技術,並涵蓋了網路空間攻防技術發展的新研究成果,力求使讀者通過本書的學習既可以掌握網絡空間攻防

技術,又能夠瞭解本學科新的發展方向。   本書既可作為高等學校網路空間安全和資訊安全等相關專業本科生及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作為從事網路與資訊安全工作的工程技術人員和網路攻防技術愛好者的學習參考讀物。 付安民,南京理工大學副教授,中國電腦學會(CCF)高級會員,中國密碼學會(CACR)、中國保密協會會員,中國電腦學會電腦安全專委會、中國保密協會隱私保護專委會等專委會委員,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層次人才。主持專案多項,出版圖書多部。 第1章 網路空間攻防技術概述 1 1.1 網路空間安全基礎知識 1 1.1.1 網路空間的概念 1 1.1.2 網路空間安全的

概念 2 1.1.3 網路空間安全的重要性 3 1.2 網路空間安全的主要威脅 3 1.2.1 安全性漏洞 4 1.2.2 惡意軟體 5 1.2.3 網路攻擊 6 1.2.4 網路犯罪 7 1.3 網路空間攻擊過程 9 1.4 物理攻擊與社會工程學 11 1.4.1 物理攻擊 11 1.4.2 社會工程學 12 1.5 駭客與紅客 15 1.5.1 駭客 15 1.5.2 紅客 16 1.6 本章小結 17 第2章 網路空間安全的法律法規 18 2.1 國內網路空間安全的法律法規 18 2.2 國外網路空間安全的法律法規 21 2.3 網路空間安全違法典型案例 24 2.4 本章小結 26

第3章 網路掃描與網路嗅探技術 27 3.1 埠掃描 27 3.1.1 埠掃描概述 27 3.1.2 ICMP掃描 28 3.1.3 TCP掃描 30 3.1.4 UDP掃描 32 3.1.5 其他掃描 33 3.1.6 Nmap工具及其應用 34 3.2 漏洞掃描 39 3.2.1 漏洞簡介 39 3.2.2 Nessus 41 3.2.3 AWVS 45 3.2.4 ZAP 48 3.3 後臺掃描 48 3.3.1 BurpSuite 49 3.3.2 DirBuster 52 3.3.3 Cansina 53 3.4 網路嗅探與網路通訊協定分析 54 3.4.1 網路嗅探與網路通訊協定

分析概述 54 3.4.2 網路嗅探與網路通訊協定分析的相關技術 55 3.4.3 Wireshark工具及其應用 59 3.5 本章小結 62 第4章 口令破解技術 63 4.1 口令破解方式 63 4.2 口令破解工具 66 4.2.1 Wi-Fi口令破解工具 aircrack-ng 66 4.2.2 Hydra破解Web 68 4.2.3 John the Ripper工具及其 應用 71 4.3 本章小結 72 第5章 欺騙攻防技術 73 5.1 IP欺騙 73 5.1.1 基本的IP欺騙攻擊 73 5.1.2 會話劫持攻擊 74 5.1.3 IP欺騙攻擊的防禦 75 5.2 AR

P欺騙 75 5.2.1 ARP的作用 75 5.2.2 ARP欺騙攻擊的方法 76 5.2.3 ARP欺騙攻擊的實例 76 5.2.4 ARP欺騙攻擊的檢測與防禦 78 5.3 DNS欺騙 78 5.3.1 DNS協議的作用 78 5.3.2 DNS欺騙攻擊的方法 79 5.3.3 DNS欺騙攻擊的實例 79 5.3.4 DNS欺騙攻擊的防禦 81 5.4 網路釣魚技術 81 5.4.1 基於偽基站的短信釣魚 81 5.4.2 克隆釣魚 83 5.4.3 Wi-Fi釣魚 84 5.4.4 XSS釣魚 85 5.5 本章小結 87 第6章 拒絕服務攻防技術 88 6.1 為什麼要重視網路安全

88 6.2 拒絕服務攻擊的分類 89 6.3 典型拒絕服務攻擊技術 91 6.3.1 SYN洪水攻擊 91 6.3.2 Smurf攻擊 92 6.3.3 UDP洪水攻擊 93 6.3.4 HTTP(S)洪水攻擊 94 6.3.5 慢速連接攻擊 95 6.4 拒絕服務攻擊工具 96 6.4.1 hping3 96 6.4.2 Slowhttptest 99 6.5 分散式拒絕服務攻擊的防禦 102 6.6 本章小結 103 第7章 惡意程式碼攻防技術 104 7.1 惡意程式碼概述 104 7.1.1 惡意程式碼行為 104 7.1.2 惡意程式碼免殺技術 105 7.2 逆向工程基礎 1

07 7.2.1 Win API 108 7.2.2 軟體分析技術 111 7.2.3 逆向分析技術 116 7.2.4 代碼保護方法 131 7.2.5 加殼與脫殼的技術 137 7.3 本章小結 143 第8章 緩衝區溢位攻防技術 144 8.1 緩衝區溢位的基本原理 144 8.1.1 緩衝區的特點及溢出原因 144 8.1.2 緩衝區溢位攻擊的過程 145 8.1.3 shellcode 145 8.2 棧溢出攻擊 149 8.2.1 棧溢出的基本原理 149 8.2.2 簡單的棧溢出 151 8.2.3 ROP/SROP/BROP 154 8.2.4 Stack Pivot 157

8.3 堆溢出攻擊 160 8.3.1 堆溢出的原理 160 8.3.2 Unlink 163 8.3.3 Double Free 165 8.3.4 House of Spirit 167 8.3.5 Heap Spray 170 8.4 格式化字串 171 8.4.1 格式化字串函數簡介 171 8.4.2 格式化字串漏洞的原理 172 8.4.3 格式化字串漏洞的利用 173 8.4.4 格式化字串漏洞實例分析 174 8.5 其他漏洞的利用 175 8.5.1 UAF漏洞的利用 175 8.5.2 整數溢出的利用 178 8.5.3 條件競爭的利用 180 8.6 緩衝區溢位的防範

183 8.6.1 Linux作業系統緩衝區溢位的防範 183 8.6.2 Windows作業系統緩衝區出的防範 184 8.7 本章小結 184 第9章 Web應用攻防技術 186 9.1 Web應用攻防技術概述 186 9.1.1 Web應用程式 186 9.1.2 Web安全攻擊的研究現狀 186 9.2 SQL注入攻擊 187 9.2.1 SQL注入攻擊的基本原理 187 9.2.2 SQL注入的類型 188 9.2.3 SQL注入攻擊的繞過技術 193 9.2.4 SQL注入攻擊的防禦 193 9.3 XSS攻擊 194 9.3.1 XSS攻擊的基本原理 194 9.3.2 XSS

攻擊的類型 195 9.3.3 XSS攻擊的檢測與防禦 198 9.4 CSRF攻擊 199 9.4.1 CSRF攻擊的原理 199 9.4.2 CSRF攻擊的防禦 200 9.5 SSRF攻擊 201 9.5.1 SSRF攻擊的原理 201 9.5.2 SSRF攻擊的實現 202 9.5.3 SSRF攻擊的防禦 203 9.6 會話狀態攻擊 204 9.6.1 會話狀態攻擊的原理 204 9.6.2 會話狀態攻擊的類型 205 9.6.3 會話狀態攻擊的防禦 206 9.7 目錄遍歷攻擊 206 9.7.1 目錄遍歷攻擊的原理 206 9.7.2 目錄遍歷攻擊的方式 207 9.7.3 目錄

遍歷攻擊的防禦 208 9.8 文件上傳攻擊 209 9.8.1 文件上傳攻擊的原理 209 9.8.2 檔上傳攻擊的繞過技術 209 9.8.3 文件上傳攻擊的防禦 212 9.9 檔包含攻擊 212 9.9.1 檔包含攻擊的原理 212 9.9.2 檔包含攻擊的實現 213 9.9.3 檔包含攻擊的防禦 215 9.10 網頁木馬技術 216 9.10.1 網頁木馬概述 216 9.10.2 網頁木馬的入侵 216 9.10.3 網頁木馬之一句話木馬 217 9.10.4 網頁木馬的防禦方法 218 9.11 本章小結 219 第10章 側通道攻防技術 220 10.1 引言 220 1

0.1.1 背景介紹 220 10.1.2 密碼演算法的安全性 221 10.1.3 物理攻擊 222 10.2 側通道攻擊 223 10.2.1 側通道攻擊的原理 223 10.2.2 側通道攻擊分類 224 10.2.3 典型側通道攻擊方法 226 10.2.4 其他側通道攻擊方法 230 10.2.5 側通道攻擊典型案例 231 10.3 側通道攻擊的防護技術 233 10.3.1 隱藏防護技術 233 10.3.2 遮罩防護技術 235 10.3.3 針對隱藏及遮罩防護技術的攻擊 235 10.3.4 其他防護技術 237 10.4 側通道洩露檢測與安全評估技術 238 10.4.1

基於攻擊的側通道安全評估技術 238 10.4.2 側通道洩露檢測技術 240 10.4.3 其他側通道安全評估技術 241 10.5 本章小結 242 第11章 物聯網智慧設備攻防技術 243 11.1 物聯網系統常見構架 243 11.2 對物聯網智慧設備的攻擊方式 244 11.2.1 靜態攻擊 244 11.2.2 運行時攻擊 246 11.2.3 物理攻擊 250 11.2.4 DoS攻擊 254 11.3 物聯網智慧設備攻防技術 257 11.3.1 遠端證明技術 257 11.3.2 運行時漏洞利用緩輕技術 264 11.3.3 其他防護與檢測技術 267 11.4 本章小結

268 第12章 人工智慧攻防技術 269 12.1 驗證碼破解及創新技術 269 12.1.1 圖像類驗證碼破解技術 270 12.1.2 滑動類驗證碼破解技術 274 12.1.3 點觸類驗證碼破解技術 277 12.1.4 宮格類驗證碼破解技術 277 12.1.5 基於GAN的高級驗證碼破解技術 279 12.2 分類器攻擊技術及防禦策略 281 12.2.1 對抗性輸入攻擊及防禦 281 12.2.2 訓練污染攻擊及防禦 284 12.2.3 模型竊取攻擊及防禦 286 12.3 人工智慧技術的濫用與檢測 288 12.3.1 濫用資料收集 290 12.3.2 錯誤處理 293

12.4 本章小結 295 第13章 網路空間攻防活動與CTF競賽 296 13.1 網路空間安全攻防活動 296 13.1.1 Black Hat Conference 296 13.1.2 DEFCON 297 13.1.3 Pwn2Own 297 13.1.4 GeekPwn 299 13.2 CTF競賽介紹 301 13.2.1 競賽模式 301 13.2.2 賽題類別 302 13.2.3 知名賽事 303 13.3 CTF賽題解析 305 13.3.1 BROP試題解析 305 13.3.2 Double Free試題解析 308 13.3.3 XSS試題解析 316 13.4 

本章小結 320 附錄A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 321 參考文獻 330

惡意程式碼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由 Tech a Look 介紹英特爾 Intel 第三代新賽揚G1610裝央處理器,這次新處理器採用Ivy Bridge 架構以及22奈米製程,擁有2.6GHz 的時脈運作速度、2M快取記憶體。

Intel Celeron G1610 雙核心處理器特色 :
G1610產品支援主機板腳位是LGA1155,除了內建全新HD Graphics 顯示晶片之外,與前一代賽揚產品相比價格也差不多,是適合一般文書及辦公室使用的平價處理器。
支援英特爾Intel獨家技術 :
- Intel 虛擬化技術(VT-x) : Intel 虛擬化技術可以將一個硬體平台化身為多重虛擬平台,藉由將不同的運算作業分佈到個別的分割區,可以減少停機時間提升電腦穩定性。
- 病毒防毒技術 : 提升硬體基礎安全功能,可以減少受到病毒與惡意程式碼的攻擊風險,進而防止有害軟體在網路上執行與傳播。
- 增強型 Intel SpeedStep 技術 : 此技術會因應中央處理器負載的變化協調切換電壓與頻率,並將電壓及頻率變化做出區隔以及時脈分割和復原,進而提高效能並同時符合系統省電的需求。
- 溫度監測技術 : 散熱監測技術會藉由多項散熱管理功能來防止處理器和系統過熱的情形發生。內置數位溫度感測器(DTS)可以偵測核心溫度,在需要時降低中央處理器的耗能,最後降低溫度以維持電腦系統在正常操作溫度範圍之內。

**以上資料參考 英特爾 Intel 官方網站**
更多產品訊息請瀏覽 英特爾 Intel 產品網址 :
http://ark.intel.com/zh-tw/products/71072/intel-celeron-processor-g1610-2m-cache-2_60-ghz#infosectionessentials

想知道更多關於3C產品資訊以及更精彩的示範教學內容~請持續鎖定 Tech a Look 吧 !!!
Tech a Look 網址 : http://www.techalook.com.tw/
FaceBook : http://www.facebook.com/techalook.com.tw

利用Word2Vec結合機器學習偵測惡意Javascript

為了解決惡意程式碼的問題,作者賴俊霖 這樣論述:

  Javascript是一種能夠直接在網頁瀏覽器上執行的程式語言,攻擊者可以透過客戶端的網頁瀏覽器來進行各種網路攻擊。檢測Javascript惡意程式碼的方式主要可以分為兩種:靜態方法和動態方法。靜態方法主要透過機器學習的方式分析惡意程式碼的相關特徵來檢測是否為惡意程式碼,動態方法則可以透過在sandbox等封閉環境執行的方式,觀察惡意程式的行為並記錄。在Javascript流行於各網站的同時也存在許多的風險。Javascript的惡意行為諸如重新導向、彈出式視窗或是XSS攻擊,都可能對用戶造成嚴重危害。因此我們提出一種透過Word2vec將Javascript程式碼向量化的方式,透過機器

學習提取Javascript的特徵。實驗結果顯示,我們的方法在檢測Javascript惡意程式碼時,可以達到98 %以上的準確率。

工業控制系統資訊安全(第2版)

為了解決惡意程式碼的問題,作者肖建榮 這樣論述:

隨著工業化和資訊化的迅猛發展,工業控制系統越來越多地採用資訊技術和通信網路技術,工業控制系統資訊安全正面臨嚴峻的挑戰。   本書簡潔、全面地介紹了工業控制系統資訊安全概念和標準體系,系統地介紹了工業控制系統架構和漏洞分析,系統地闡述了工業控制系統資訊安全技術與方案部署、風險評估、生命週期、管理體系、專案工程、產品認證、工業控制系統入侵偵測與入侵防護、工業控制系統補丁管理、工業控制系統資訊安全軟體與監控。   本書以工業控制系統資訊安全應用性為導向,內容闡述深入淺出,問題分析清晰透徹,除了系統地介紹相關技術與理論外,還有具體的工業控制系統資訊安全應用舉例,並對未來展望進行分析

,可進一步加深讀者對內容的理解和掌握。

基於圖像轉換技術應用於惡意程式家族分類之研究

為了解決惡意程式碼的問題,作者陳育廷 這樣論述:

由於每年都會出現不同的惡意程式及其變種,造成防毒辨識上的困難。而就傳統惡意程式分析方法而言,可分為靜態分析及動態分析兩種方式。其中靜態分析能從程式碼內容直接進行分析,但惡意程式碼可能會因為加入大量無意義之程式碼,因此較難完整還原惡意程式實際執行時的情形;動態分析方式則是實際的執行惡意程式,而其主要是針對可移植可執行檔案運行時之行為分析,但是可能因為惡意程式本身之規避機制而導致動態分析不能完整執行。由此可知,靜態分析及動態分析兩者之間各有千秋,可能要因不同需求情況而定。近年來,隨著電腦運算能力提升以及人工智慧的興起,許多專家學者將人工智慧技術應用在圖形辨識及分類的技術上,獲得不錯的成果。因此,

本論文擬透過將惡意程式視覺化的方法,先將惡意程式圖像利用人工智慧的方式建立分類模型,讓辨識人員能快速地透過模型分類惡意程式。緊接著,為提高訓練樣本數量及辨識變種惡意程式的能力,我們擬使用卷積神經網路(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CNN),並透過生成對抗網路(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 GAN)生成的圖像模擬成同家族的惡意程式。然後我們利用離散餘弦轉換(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 DCT)以及離散小波轉換(Discrete Wavelet Transform, DWT)先將圖像進一步轉換,再透過圖像處理

方式減少圖像像素總數來減少模型訓練之時間,以達到快速檢測的目的。最後經過實驗模擬來證明所提出的方法確實可達到預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