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紙回收價格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廢紙回收價格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艾瑞克‧戴維森寫的 GDP又不能吃:結合生態學和經濟學,為不斷遭到破壞的環境,做出一點改變 和高耀威的 不正常人生超展開:正興街櫃男的理想生活指南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廢紙回收價格查詢&紙價回收地址電話查詢 - 資源回收也說明:回收紙價查詢紙類回收價格廢紙回收價格紙類回收紙類回收價格紙箱回收價格廢紙回收價格回收紙價回收紙價查詢紙類回收場紙類回收站紙的回收價錢廢紙回收行情舊報紙查詢紙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經濟新潮社 和遠流所出版 。

元智大學 管理研究所 劉恆逸所指導 朱春福的 以交易成本觀點分析台灣造紙廠商之競爭優勢-以A公司為例 (2007),提出廢紙回收價格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垂直整合、交易成本、造紙產業。

最後網站廢紙回收價格上漲20% - 新浪新聞則補充:近期,廢紙資源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廢紙回收價比去年同期增長了約20%。2020年底國家出台進口固廢新規,國外廢紙進口總量降至700萬噸左右。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廢紙回收價格,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GDP又不能吃:結合生態學和經濟學,為不斷遭到破壞的環境,做出一點改變

為了解決廢紙回收價格的問題,作者艾瑞克‧戴維森 這樣論述:

經濟學最大的問題就是——只要這項「物品」或「功能特性」還沒有被商人找到把它換成收入的方法,它在經濟模型裡就沒有價值。於是,我們的森林、土壤、空氣、水、生物多樣性,不斷遭到破壞……今天,科技發展已經讓人們離大自然越來越遠……現代生活的富裕、便利與忙碌,令人渾然不覺周遭的物品從哪裏來、食物和水從哪裏來,忘記了我們一意追求的經濟成長、個人幸福,要從GNP / GDP、產品、原材料、農作物、動植物、土壤、空氣、水、森林、海洋一路倒推回去,沒有最一開始的大地之母,不會有現代的便利生活。當今的經濟制度,總是將生態環境視為外生變數,或只是一種風險(例如地震或海嘯、極端氣候造成原物料、農產品的價格波動、股價漲

跌),而未曾真正將生態環境和經濟發展平等看待。無論經濟如何繁榮,支撐著我們的經濟體系的,還是生態系統。而目前的情況是:腫脹的全球化大腳,還是一直要硬塞進地球生態圈的小鞋裡面。當生態系統不斷被破壞,經濟體系、人類文明終將會崩潰。本書作者是知名的生態學家,他一開始先指出當代主流經濟學及科技模式的三大謬誤:一、瑪麗皇后式的狹隘經濟學觀點(經濟體系中唯一會受到極端氣候影響的只有農業部門,而該部門又只占美國GNP百分之三而已!)二、愚蠢的卡斯特將軍(假設科技發展一定能找到自然資源的替代品,拯救人類)三、對於一時成功的錯誤自滿(或是「不像以前那麼常打老婆了?」)接著作者分析「生態學家的金字塔」與「經濟學家

的金字塔」有何不同,一針見血地指出目前經濟發展vs.環境保護的爭議中,兩者之矛盾與可能合作的契機。書中也探討土壤(第2章)、森林(第3章)、空氣(第5章)、地下水(第6章)、生物多樣性(第8章)等自然環境惡化的問題,並指出經濟學的成本效益分析、貼現率、外部性等觀念,如何被誤用或濫用。我們不可能重返「自然狀態」,但是人類社會與地球要永續生存,除了正面應對生態環境的問題,還需要適當的經濟分析和政策,來提供誘因;一個永續發展的環境,需要結合科技專家、經濟學家和生態學家的合作,才能完成。本書以熱情、清晰的口吻,介紹當代的生態經濟學觀點,書末也提出如何解決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的兩難問題,而最重要的是別忘了

:無論經濟如何繁榮,GDP又不能拿來吃!★★★本書為《生態經濟大未來》改版★★★ 作者簡介艾瑞克‧戴維森Eric A. Davidson現任美國馬里蘭大學環境科學中心(Center for Environmental Science)主任。他曾長期擔任美國麻州的林洞研究中心(Woods Hole Research Center)資深科學家,其田野工作足跡遍及巴西的亞馬遜熱帶雨林,以及美國新英格蘭地區的復育森林(regrowing forests)。戴維森是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的森林學博士,曾隨美國海外和平工作團遠赴薩伊,並曾在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及美國航太總署艾姆斯研究中心(NASA Ames

Research Center)主持土壤微生物學和生物地球化學的研究。他的著作範圍廣及生態學及其他相關科學。譯者簡介齊立文台大社會學系畢業。曾任《明日報》國際新聞中心編譯、《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主編,譯有《從創業家到執行長》、《這小子,讓川普讚嘆!》、《最重要的工作書》、《百辯經濟學》。現任職於商管雜誌。 前言 生態學與經濟學:從公眾利益的角度出發1 財富從哪裏來?──關於經濟學與環境的三大謬誤當紙鈔變成廢紙/當金錢有了另外的涵義……/想過好生活,尤其是更好的生活/當前主流經濟學與科技模型的三大謬誤/生態學、經濟學和科技的攜手並進2 沃土變瘠地──關於土壤價值的兩種觀點生態

學家的觀點/經濟學家的觀點/什麼是土壤?其生成速度有多快?/土壤遭破壞的程度/整合生態學家和經濟學家的世界觀3 定價有問題!──成本效益分析的優點與風險成本效益分析的基本常識/成本效益分析的根本誤解/生態系統的勞務價值/決策時成本效益分析的角色/按照自己的價值判斷進行取捨/不只是定價遊戲:邊際分析的邊際價值4 被「貼現」的未來──成本效益分析裏的另一個惡魔貼現率是什麼?/贏家與輸家/貼係的問題在哪裏?/找出正確的貼現率/貼現率被廣泛使用/預警原則與經濟理論5 將「外部性」內部化──買一片藍天,避免全球暖化吧!一小片藍天/藍天的價值/更溫暖的氣候到底有何不好?/無法估價的大氣層,能被賦予市場價值

嗎?/將空氣污染的外部性內部化/朝向新能源的轉型/逐步成形且深思熟慮的科學共識/長期預防vs.短期獲利動機/回到日常生活的經濟學6 全球垃圾問題──重訪馬爾薩斯科技動力學定律/垃圾也是一種外部性/地下水的污染與耗竭:潛藏的外部性/地下水耗盡:GNP也不能拿來喝/公共財的悲劇/誰來付薪水給全球垃圾清潔工?/設計可回收的產品:徹底解決垃圾問題/二十一世紀的馬爾薩斯7 追求永續發展──從小地主到總體經濟學家追求永續發展的個案研究/永續農業的各種可能/生態經濟學和永續性/永續與平等的關係8 讓人類徹底征服地球,但每一物種至少留下一對──我們能同時達成這兩個目標嗎?具有經濟價值的藥物與生物多樣性/多樣性

是一種不可或缺的資源/如何保護多樣性:盡可能擴大保育規模!/拯救亞馬遜雨林/住木屋的人,不必迴避砍樹9 願大家都來參與──可帶來深遠改變的溫和提議人口增長:新古典經濟學觀點vs.生態學觀點/緩和人口成長的可能性/GNP的成長有極限嗎?/限制經濟學金字塔:由上而下的策略/限制經濟學金字塔:由下而上的策略/「設計就是展現人類決心的第一道曙光」/巨變致謝 推薦與論點:我期待有一天統計學家在估算國家財富時,能將「環境耗損」這個項目加進去。我們將會發現,GNP的數字一直在騙人。 ──亞瑟‧柏恩斯(Arthur Burns),前美國聯

準會主席這是一本精彩的好書,不但指出當前經濟學與環境間的不健全關係,同時也提出如何延續世界生存的方式。每個人都應該親自讀讀這本書。 ──湯瑪斯‧羅喬伊(Thomas E. Lovejoy),世界銀行生物多樣性首席顧問誰需要知道「GDP不能拿來吃」?我就認識三位這樣的頂尖經濟學家,他們宣稱根本就不用擔心全球暖化所造成的氣候變遷,因為經濟體系中唯一對氣候敏感的農業部門,只占了美國GNP的百分之三而已!本書將導正他們的錯誤觀念。 ──赫曼‧達利(Herman E. Daly),馬里蘭大學知名生態經濟學家或許阻撓土地倫理(land ethic)進步的最大障礙是:我們的

教育和經濟制度是逐步遠離,而非朝向土地進行深刻的認識。所謂真正的現代化,便是透過許多中間人(middlemen)和無數個小巧器具來和土地進行隔離。人類和土地的關係變得毫不重要;土地只不過是城市和城市之間,用來栽種穀物的空間而已。 ——艾爾杜‧里奧帕德(Aldo Leopold),美國生態保育之父(摘自第二章) 當我們距離大自然愈來愈遙遠時,我們似乎就和「美好生活」更靠近了一點。然而汽車、爐子、抽水馬桶和購物街固然可以讓生活更為便捷,但同時也使得土壤、風、火這些農民們知之甚詳的自然資源日漸遠離人類的生活。一個社會愈是高度發展,生活便愈便利,國家

GNP也會逐步攀升,而人們也就愈不需要去思考生活基本所需究竟從何而來。然而如果事實果真這樣簡單就好了,可惜不是!  我們或許不用每天想到種田這回事,但最好也不要昧於現實──其實所有的財富和舒適的生活都得自於自然資源(土壤、水、空氣、森林、海洋、礦藏和氣候等),和我們運用、管理這些資源的技術和巧思。如果我們輕忽或濫用這些自然資源,那麼我們等於是在破壞繁榮的基礎。  大多數的主流經濟學家都承認,將財富與GNP劃上等號實在是一種過於簡化的思維,然而學者在坦承GNP無法精確計量國家財富、繁榮與富裕之餘,卻還是繼續如法炮製。這些主流經濟學家同時也忽略了那些無可替代的自然資源,在作為國家繁榮基石時所扮演的

重要角色。  當然我們並不需要重返農業生活,以感念我們所賴以維生的自然資源的重要性,也不必忽視GNP和其他有關現代經濟繁榮的測量指標,但我們確實應該暫緩腳步,提醒自己現在所享受的現代化高科技經濟,仍是立基於自然資源的基礎之上。很不幸的是,當前主流經濟學所主張的三個謬誤不但繼續盛行,而且還誤導許多人的想法,認為我們無須去承擔善用天然資源的責任。

以交易成本觀點分析台灣造紙廠商之競爭優勢-以A公司為例

為了解決廢紙回收價格的問題,作者朱春福 這樣論述:

摘 要21世紀來臨,隨著新興市場興起,各國莫不卯足全力發展自己的經濟,尤其是中國大陸與東南亞國家的崛起如印度、印尼、越南等國。近年來的經濟發展程度讓人驚羨,也吸引了更多外商積極投資,更近一步帶動這些國家基礎建設蓬勃發展。正因為如此,連帶造成國際上原物料因搶購短缺。而台灣地狹人稠天然資源又缺乏,所需的原物料幾乎都要經由進口而來,因此生產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如今隨著原物料價格大漲更加使得企業經營雪上加霜。而台灣造紙業發展歷史已久,已由成熟期邁入衰退期,因為政府的政策失當,限制企業前往中國發展,喪失了企業在中國擴張版圖的大好機會,使得廠商只能在台灣有限的市場激烈競爭。面對產能持續上升,但利潤卻反而下

滑的現象,各家造紙廠商只能依賴成本的降低來提升利潤,而台灣的造紙產業在整個成品結構中以回收廢紙所佔比率最大,至少有75%以上,因此如何有效的收集並持有國內廢紙回收量,保有穩定的廢紙原料供應,便成了各家紙廠降低生產成本主要關鍵來源。因為市場的搶奪,造成廢紙回收價格頻創新高,也破壞了原有的市場均衡,廢紙回收商依照價格高低選擇交易對象,不像以往選擇固定交易對象,使得造紙廠商回收量不穩定,也間接使收購成本往上攀升。因此本研究針對以往的經營方式加以探討,以交易成本為理論中心,探討紙廠以往廢紙回收方式在目前價格激烈波動下,是否能保有一定的回收量,若不然,則需研擬新的對策以因應,以利生產成本的有效降低。因此

本研究也提出ㄧ些具可行性建議做法以供紙廠參考。在可預見的未來,廢紙原料價格應會持續上漲的趨勢已十分明顯,台灣的造紙廠商未來面對的競爭對手也不再只是國內紙廠,在中國及東南亞的新紙機陸續增設完成之後,台灣造紙業經營情況將更形險峻,因此如何未雨綢繆,為未來做好準備實在為刻不容緩之事。關鍵詞: 垂直整合;交易成本;造紙產業

不正常人生超展開:正興街櫃男的理想生活指南

為了解決廢紙回收價格的問題,作者高耀威 這樣論述:

不正常的人生是相對的,太規矩才活不下去咧!     三十三歲脫離年薪百萬的上班族身分,   帶著自營服飾品牌在台南正興街落腳,   卻意外帶起這條老街,也翻轉了自己的人生。     高耀威,他和「正興幫」的街友們,   一起發起無用生活節、出版「全球視野最窄的雜誌」、   舉行辦公椅滑行大賽,揪團辦露天聯合尾牙,   以各種活動宣揚理念、以各種方式凝聚情感。     另一方面,他也是個「月休十九天」的賣衫櫃男,   力行減法生活,對剪髮吃飯隨意,卻對違規停車很介意,   深信利他讓人快樂,好玩才是王道。     生活在正興街這個生猛豐沛的人生道場,   高耀威跟著厝邊頭尾一起瘋、一起笑、一起隨

性、一起反世道。   跳脫世俗框架後才發現,生活不是只有一種套路,   人與人之間的緣分,可以平淡也可以濃烈,   不正常的人生又怎樣,痛並快樂地過活,才是最美的風景! 作者簡介 高耀威   1976 基隆生   香港澳門北京都曾定居   大學時進廣播電台擔任活動主持   再經歷製片公司企劃以及數位內容音樂行銷企劃     2007年創立服飾品牌彩虹來了   2010年移居台南於正興街開設實體店鋪   與朋友們獨立出版《七種民宿的旅行》   而後與街區鄰居們交陪串門子   自得其樂舉辦各種匪夷所思的活動   逐漸凝聚發行「正興聞」、推廣「正興貓」、舉辦「正興街遊」、組織「正興幫」   

藉著獨立自主自嗨精神   期許以下而上的力量顛覆無聊僵化的世界 前言/太規矩是活不下去的!   PART1 正興幫,出動! 小屋唱遊正興街 大好青空巷弄尋物市集 全球視野最窄的雜誌 正興三姝的出道與引退 無用生活節 荒地演唱會 日本辦公椅滑行大賽 台南辦公椅滑行大賽 正興街遊 正興街露天聯合尾牙   PART2 台南移居人生 台南起家ㄟ小威 守著一間店 月休十九 生活的取捨 日常小天使 徒步區改變世界 台南味 凋零廢墟市場裡的奇蹟之春   PART3 櫃男的減法生活 木子到森 一個人的旅行 剪頭髮與吃飯 慢速風景 金錢小實驗 腳勤處處有人情 暴戾之氣的轉化 鐵漢柔情公車司機 櫃男在島嶼寫作

  後記/ 善的漣漪 前言 太規矩是活不下去的!   有人說眼前兩條路,當不知道走哪一條時,就挑難行的前往。回想起來,我的人生好像就是如此,喜歡挑戰創新,總是跌破別人的眼鏡,與自己的下巴。   那些起起伏伏有好有壞的過程,似乎都在暗示關於自身天命的依歸,遠端的某個創世之神,細心安排各種鍛鍊與過關之後的寶物,引領著我解開社會束縛與世俗價值,邁向更適情適性的境地。   如今的我知道,不正常的人生是相對的,太規矩才活不下去咧!   三十三歲前,我是個認分的上班族。出社會的第一份工作是製片公司的企劃,記得當時被錄用的原因之一,是在履歷裡寫了奇怪的專長「說話」。我在工作中把學生時期累積超過

上百場的電台主持經驗轉化成簡報技巧,把說故事的能力運用在企劃書與分鏡表中。   累積三年半的經驗,內心開始有些提問無法在這間公司得到解答,某天突然覺得該稍微停一下轉換跑道了,在前往某場簡報的途中,跟同車的經理說:「我不玩了!」軍人出身的經理似乎早已洞察先機,裝酷地說了一個蒙古孩童長大就要離開蒙古包的故事,當作祝福送給我。   離職之後打算在規律的生活中找自己,每天看早場電影、閱讀、運動,晚上聽電影原聲帶,日復一日,然後去了趟上海旅行。沒想到這趟旅行對我影響甚大,可以說是引領我慢慢走入天命的初心之旅。   決定前往上海,是因為看了兩部電影,一是日本片《19》,內容是莫名其妙的青少年公路電影

。另一部是紀錄片《歌舞中國》,講述三個世代舞者的生活片段,其中一位曾叱吒五○年代的台北,封號「阿飛舞王」的老舞者梁一,他在八○年代投奔中國,在上海開設舞蹈教室「夢工廠」。   坦白說,跟電影並沒有什麼直接關係,倒是受到「突然跟一些陌生人走上某條不知名道路」(19),以及「就算在閉鎖的國家及壓抑的年代仍想做夢」(歌舞中國)的氣氛鼓動,讓我很快地款好行囊出發,沒有事先安排任何行程,也沒有查夢工廠舞蹈教室的地址。結果這趟隨遇而安,一路東張西望俯拾即是的旅行,反而出乎意料地收穫豐富。   印象深刻的是途中遇見一個叫做趙亮的男生,他的工作是貿易,從鄉村找來厲害的手繪面具弄到大都市去賣,從內陸找來珍稀

的布料運到沿海城市去給需要的商人。   記得某天去拜訪他的工作室,裡頭陳設非常簡單樸實,門口卻停了輛狂野的重型機車,我問他夢想是什麼,他抽著菸非常篤實地回答:「三十五歲退休,騎著重機環遊中國。」我被這簡單又難得的夢想給敲到頭殼了,為什麼不是環遊世界?為什麼賺到三十五歲就夠了?為什麼不是開跑車?當年他才二十七歲,這個小我一歲喊我大哥的男孩,照亮了我,給了我一記扎實的夢。   回來沒多久,轉職進入手機加值服務這個新一代數位領域,當時只覺得創意能透過無邊無際的虛擬網絡與萬千大眾接觸的世界,實在是太帥太過癮了!就算二十九歲得從頭開始學習也樂意,帶著睡袋睡公司亦在所不惜,慢慢地邊玩邊成長,攀上事業的

高峰,成為年薪百萬的上班族 (在此特別感謝B老闆) 。   當上主管後,又突然感到不太對,每日的會議與無止盡的信件往返,乍看之下掌握了世界脈動,但身體與心理卻沒來由地空虛寂寞,體制內自然累積的無能為力亦日漸加深,內部轉職後還是決定跳離舒適圈,與當時的女友陳雅文共同創立獨立服飾品牌「彩虹來了」,從網路起家慢慢脫離體制朝向「自營人生」,白日夢裡的畫面,就是一間街邊小店,簡單舒服的各色純棉T恤,專注在喜歡的事情上,自主性高的自在人生 。   品牌在網路經營兩年,由於品項簡單樸素,而網海價格競爭激烈,扣除媒體報導時的非理性爆炸式業績,基本上算是成績穩定平平。為求長遠,前兩年兩人維持一人上班一人創業

,以保守的步調推進,思考的不只是創業更是下半輩子的生活型態,因此內心就算擔憂,也是認分堅決地克服,不想回頭地執意向前。   後來在當時才剛興起的創意市集中,找到追求品質的客群,有許多網友,特意前來「確認」質感而深交(深度交易),從而促發我們思考開設實體店面的念頭。幾番轉折,意外地從台北開店變成台南開店,也讓我們的思考大破大立,乾脆在這裡長居久住,展開第二人生吧。   與台南的緣分是經過很多人的牽線,記得某天友人帶我們以大菜市為起點散步台南,從一家店到另一家店,從巷子穿越巷子,從傍晚走到入夜,我們直接迷倒在這古老城市的魅力之下。包括正興街的店面都是友人騎車經過時,恰巧看到招租的紅單。如此這般

在人與城冥冥中的召喚下,移居至此落地深耕。   當時在街上帶著新婚的心情投入老屋改造,隔壁鄰居阿嬤邊看熱鬧邊擔憂地說:「底加賣衫應該ㄟ倒喔,攏某人(在這裡賣衣服應該會倒,都沒有人)!」看我們一副義無反顧的天真無邪貌,自然而然開始經常吃的喝的張羅照顧,厝邊情誼於焉展開。   要說擔心,也不是沒有。但一方面這三樓獨棟老屋,以那時的租金是沒有太大的壓力。二方面我與老闆娘都曾在公司擔任中高階主管,累積超過十年職場歷練,心裡總認為練就的一身功夫只要不疾不徐穩穩當當,經營一間小店以維生不該會是問題。   另外,我心底有一顆定心丸。高中時曾舉家隨父親的事業拓展定居北京,當時大陸氣氛仍相當忐忑拘謹,我就

讀的學校只有兩個台灣人,每天就在這陌生又新鮮的環境中奮力前進,在矛盾的歷史與不可思議的生活習慣中受到衝擊。   後來父親的事業在交流的過程中因為冒進而失守,兩年後家道中落,我與弟弟中斷學業回台,因為學歷不被承認而重讀高中,除了分崩離析的關係與債務,妹妹也在此時罹患重病,人生曲線可以說跌落谷底。   但日後想起來,因為這樣的日子,心志經過淬鍊,反而培養出向上的力量,寶貴的求學及人生經歷成為豐沛的生命資產,谷底的那顆珍珠,是我後來出社會面對種種起伏的定心丸,當然也包括移民到台南這件事。   就這樣開始安居於正興街,展開了事後回想起來有點不可思議的街區生活,人生路途轉向一段驚異又奇妙的旅程。

  後來我把這些絲毫設想不到的人生情節,定義成「天命」。我常覺得生活裡充滿各種暗示,各種「環境訊息」都在指引我們找到自己的天命,就像我由於許多因緣落腳台南,一些隨心舉辦的活動竟帶起了正興街。   雖然我仍然以賣衫的櫃男自居,但超展開的街區生活實在讓我玩得不亦樂乎,就算有時候這個世界不會讓你一帆風順,總要搞點大小坑讓你摔。我常常想起上海那次旅行,年輕時曾經反覆提問的為什麼,隨著生活經歷的累積逐漸得到解答。同時我也學會傾聽內在的聲音,並依循自己的心前進,聲音變弱了就啟程旅行。漸漸地,生活與旅行之間的界線越來越模糊,五感打開細細地觀察,出了門就是旅行,睜開眼就在路上。   因為全然地打開天線,

總能捕捉到老天給予的各種暗示,在不斷的破界之中找到生命的方向。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同時也會面臨各種恐懼,引發自我設限的枷鎖,阻止我們前往快樂的境地。所以也要破,破那個小看自己的心魔,破那個看似安穩其實沉溺的現狀,時常鍊心,經常旅行,在自問自答與自得其樂中一邊跌倒一邊前進。   就像這一路走來,正興街因為團結和睦共同製造亮點受到注目,同時也迎來更多的挑戰,一方面必須讓自己進化到2.0的階段,一方面也不時出現茫然失措時刻,但總是會有像某個達觀的出版界大哥曾說「禁止進入,是一種邀請」這般有力的人生智慧適時地出現,讓我豁然開朗。這個世界冥冥中真的有股力量在支撐著每一個人前進。   感謝這一切,謝謝出

給我各式難題的人事物;謝謝每個賜給我工作的老闆;謝謝家人像兩人三腳般牽絆著陪我練習;謝謝正興街這個生猛豐沛的人生道場。人生中的起起伏伏在所難免,但是三十而立四十而破的中年男子如我,只要一爬起來看到街頭那端無以名狀的光,還是想繼續向前探詢,在破立之中求道,自得其樂流連忘返,這肯定是天命之所歸,不正常的人生超爽的! 無用生活節 在一個以CP值為指標,事事追求績效,以獎章來佐證人生成就的社會,那些「之外」的人事物,難道沒有足以容身之處嗎?運動比賽裡除了前三名,其他的選手不也活生生地在進行各項鍛鍊,扎扎實實地存在這個世界嗎? 有一次與正興貓的漫畫家小圭聊到這樣的觀察,提到想為此舉辦一個另類主張的活

動,沒想到小圭也複議他放在心裡的一個想法。 小圭是個漫畫家,也是紀錄片導演,作品有《DUDU公轉》、《尋找大麵粳》,還有受高美館之邀創作的動畫片《動物美術館》。第一次與他認識,就是他為自己與朋友籌辦的「短路電影節」(台灣第一個以紀錄短片為主的影展),拿著一些周邊商品來店裡洽談寄售。 他曾說過「我的人生永遠朝多數人相反的方向走」這樣酷帥的話,長年練就以幽默的態度看待「格格blue」的社會之高強能力。小圭提出另一個想法是,他一直很想辦一場「砲灰影展」,蒐羅一些在各大影展中落選的好片分享給人們。 於是我們就這樣你一言我一語地拼湊出「無用生活節」活動:除了「砲灰影展」,還有以街區放送頭廣播請人暢談跌倒

經驗的「失敗講座」、歡迎大家把家中無用之物拿來擺攤販售的「廢物市集」、邀請曾在人生道路上落榜的音樂人在老厝二樓陽台演唱的「槓龜音樂會」。 活動特別選在一月二十三日(自由日),藉以強調「能夠認同無用才能重獲自由」的理念。這樣的想法透過臉書分享傳遞出去,慢慢地,砲灰片、槓龜音樂人、廢物、失敗者陸續到位。 有一天收到一則訊息:「你好,我們是來自嘉義的小衰尾,可否加入無用生活節擺攤呢?」如此振奮人心的入陣團體,讓人內心不由得燃放虛無的自嗨鞭炮。 我們以回收廢紙箱作為街頭活動佈置,大紙箱片用書法寫上活動名稱,中紙箱片寫下許多無用標語,迷你紙箱片抄寫老子的道德經:「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

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等諸多佐證無用價值的篇章。 「那背面空白要寫什麼呢?」一位志工問,最後我們決定畫烏龜,各種各樣以毛筆線條簡單勾勒出的烏龜一一呈現在道德經的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