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片照相機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底片照相機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汪正翔寫的 旁觀的方式:從班雅明、桑塔格到自拍、手機攝影與IG,一個台灣斜槓攝影師的影像絮語 和王雅倫的 臺灣攝影史的黎明(修訂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Goodak 底片相機- 復古即可拍,拍立得膠卷攝影4+ - App Store也說明:現在您可以使用Goodak 即可拍底片相機來重溫舊夢。 讓您的每一張照片獨一無二,充滿韻味與感動。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臉譜 和成大出版社所出版 。

開南大學 觀光運輸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劉得昌、溫永松所指導 劉德謙的 高空偵察照相系統的發展與應用分析 (2020),提出底片照相機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偵察、空中照相。

而第二篇論文崑山科技大學 媒體藝術研究所 劉現成所指導 曾建元的 台灣傳統照相館的源流、演變與時代意義-以約翰照相館為例 (2018),提出因為有 約翰照相館、台灣傳統照相館、精炭筆畫師、家族照片的重點而找出了 底片照相機的解答。

最後網站底片相機 - DCView 二手市場則補充:廠牌 品名 價格 發表 刊登 Ricoh 售, RICOH GR1 DATE 底片相機 16,980 廖琪琪 2022‑07‑25 其他廠牌 徵收購 過期135 portra 0 joe0116 2022‑07‑24 其他廠牌 售, Konica HEXAR (黑) 15,000 shawn3030 2022‑07‑23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底片照相機,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旁觀的方式:從班雅明、桑塔格到自拍、手機攝影與IG,一個台灣斜槓攝影師的影像絮語

為了解決底片照相機的問題,作者汪正翔 這樣論述:

沒有在拍照的時候,我身處在人群之中, 看見了他們眼中#不是老街 #也不是景點的台北 朱宥勳│作家 何經泰│攝影家 林君燁│傻瓜書日 Fotobook DUMMIES Day 共同主持人 林運鴻│文字工作者 阿潑│文字工作者 紀金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助理教授 張亦絢│作家 黃亞紀│亞紀畫廊創辦人 黃哲斌│新聞工作者 黃崇凱│小說家 黃麗群│《新活水》總編輯 溫若涵│《BIOS monthly》總編輯 廖偉棠│詩人、攝影師、評論家 鄧九雲│演員/作家 鄭弘敬│攝影師 鍾宜杰│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 助理教授 顧玉玲│國立臺北藝術大學人文學院 助理教授 ──一致推薦 做為一名攝影師貌似浪漫

,彷彿時時都與生活中美好的那一面為伍,能捕捉到一般人所不能見的世界。 然而在這影像環繞、美照充斥的時代,做為一名攝影師也代表要交出客戶滿意的照片,就必須永遠在主流所謂的「好照片」及自身主觀的感性間奮力一搏,在銳利畫素、修圖app、橡膠玩偶似的皮膚中,要不趨於麻木,要不就獻身努力去迎合各種攝影類型對一張好照片的要求。 本書為台灣攝影師汪正翔,繼《My Scenery Only for You:那些不美的台灣風景》後,又一本以攝影師之眼觀察台灣攝影文化熱熱鬧鬧又奇異的各種現象,思考影像如何改變現代人的行為與思維,也分析台灣社會如何定義什麼是「美」── │自拍的盛行,如何深刻影響著人們的旅遊模

式? │從明星小卡、無名小站到IG, 我們對「美照」的想像有什麼改變? │如果小學生也能拍攝出百萬畫素的昆蟲照片, 攝影師跟一根只會按快門的手指又有什麼不同? │一場在網路上看似歡樂的典禮,會不會只是攝影師很會主持活動? 作者同時也以肉身搏鬥,穿梭於公關活動、記者會、婚禮攝影各式需要「攝影大哥」的活動現場。一邊思考構圖、卡位、光線與視角,一邊還要負責控制活動現場的秩序、擺位,一切行禮如儀,只為用影像印證一場活動的美好。 看一名攝影師/藝術創作者如何在傳統攝影與數位影像的交界,在社會大眾對「美」的既定印象與創作自主之間,保有思考的可能及感性的靈光,以文字及影像記錄下那些繽紛多元、眾聲喧

嘩的台灣風景。 本書特色── ●草根版《東京漂流》 ●台灣數位時代攝影文化點評 國內讚譽── ◎《旁觀的方式》不只是一本自由攝影師的當代浮生錄,此書是一頂霍格華茲的分類帽,以略顯怪誕的歌聲吟唱、碎念、解析,逐一掃描我們的時代裡,各種由影像衍生出的,光怪陸離的行為與現象。每日起床滑開手機,影像分秒交叉繁殖,一張照片的意義日漸稀薄,如何觀看、如何思考、如何自我解嘲——腦袋清空,戴上這頂《旁觀的方式》分類帽。 ──林君燁│傻瓜書日 Fotobook DUMMIES Day 共同主持人 ◎說起攝影家、評論者汪正翔,他還有個祕密身分,就是台灣視覺藝術界 的「蜘蛛人」彼得帕克──不知道的人,可能

誤會他只是普通攝影大哥(外觀酷似被火車輕輕擦撞的彭于晏),然而在那些用單眼相機去捕捉「實在」 的夜晚,這位自由攝影師,就變身為又編織又解構概念迷宮的圖像哲學家, 而且,講話還很好笑! 《旁觀的方式》是一本充滿思想史趣味的攝影文集,是人類製造出影像? 還是影像決定了文明樣貌?攝影是窺淫般消費弱勢?還是獵奇地再現少數? 如果我們拿起相機,就自信可以「留住」真實或瞬間,這種情感恐怕是邪惡「現代攝影」統治地球的黑暗陰謀。要如何在從事攝影藝術的同時,能夠免疫思想貧弱?絕不唬爛,本書可謂「腦洞式攝影」最佳讀本! ──林運鴻│文字工作者 ◎當我還是學生的時候,我的一位前輩跟我說,高手的境界是可以將哲學悄

無聲息地化於生活的每一寸肌膚之中,直到你的所見、所思、所言無一不是哲學。 那個時候的我,根本聽不進去。在我還是學生的那個時代,追求的是另一種哲學,也就是做為學術體制的哲學。那時,我們追逐的是一種思想菁英的形象,我們自傲於自己說著俗人聽不懂的語言,在想像裡,那種桀驁的姿態是漫漫長夜裡遙遠天際中的一顆寒星,獨自璀璨。 直到我畢業後走進了社會,成了一名哲學教授,才知道,生活才是最艱難的試煉。 當學術氛圍的結界在生活世界裡被剝得一乾二淨,你才發現,別人不會等你擺開陣仗大談理論,相反的,會以委婉而不失禮的方式盡速全身而退。 課堂裡情形也一樣。 尷尬的局面有點像是一個想當俠士而跑去鑽研潛修武功的孩

子,一出山門,才發現外面的世界其實並不存在江湖。 一切都被打回原形,最終你遭遇的還是生活。 我們的生活裡有很多的專業,哲學也好,攝影也好,都只是千百種專業的其中之一。別人不會因為你是某個領域的專家,就非得停下來聽你說說你對世界的看法,除非,你是個有意思的人。除非,從你的視角看出去,原先平淡無奇的世界開始變得有趣深邃。 閱讀《旁觀的方式》給我感覺汪正翔就是那種大隱隱於市的高手。 在閱讀的過程中,你眼看他好像只是聊聊手機攝影和私攝影的微妙區 別,可其實他早已不動聲色地將拉岡的鏡象理論化於其中。你讀他輕描淡寫地聊著手機攝影的潤飾功能和美圖秀秀軟體,可是筆鋒一轉,他其實已經將布希亞的擬象概念分

析布置其中。你聽他談外拍文化,靈光一現,隨即已經調度上桑塔格對於觀看與權力關係的犀利見解。 當出版社將原稿寄給我時,我原先以為自己閱讀的是攝影,可是除了攝影,其實更多的觸動來自於哲學,來自於生活,來自於汪正翔巧妙地揉合這一切。 我自己天天的日常就是講授哲學,唯有深受其苦,才會知道能做到這些會有多難。只有那種理論思想早已化作內力,因此出手可以完全不拘泥於招 式、套路的人才能做到這種看似雲淡風輕卻又韻味跌宕的境界。 汪正翔曾對我說,自己是一個哲學系的逃兵,現在充其量只能算是一個哲學發燒友。在反覆閱讀《旁觀的方式》過後,我想,我是再也不會相信他這個說法,下次在他面前講哲學一定要小心,免得被他看

出什麼破綻、一招斃命。 「我就是棲身在這個環境的人,只是想說出我看到的世界。」 汪正翔的新書《旁觀的方式》就以這樣平淡質樸的方式開場,然而,我覺得他看出去的風景真的不一樣,很不一樣。 那看似簡單、看似清爽的一切,實則內蘊深邃。 ──紀金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助理教授 ◎汪正翔除了會寫,也很敢寫。在這本偽裝成自白體的對話錄中,有散文最根本的真情流露,評論最有趣的一針見血,見聞錄最珍貴的險中求勝。或許,我們正迎接一個攝影與當代藝術的藤森照信的到來吧!雖然某種「攝影者的歷史反身性」是他的強項,但我覺得閱讀這本書的體驗,也像「跟著聰明人聰明,跟著好玩的人好玩」,而有什麼比這更美的嗎?關於藝術倫理

、台灣性或階級敏感度,《旁觀的方式》都讓我想到八爪章魚,絕不僵化與教條,總是非常靈動、有力與多向度。 ──張亦絢│作家 ◎超級好看的攝影論,因為汪大不只是評論家、觀察家、社會學家,更從藝術家的靈魂,寫出帶著情感的攝影思考──他使攝影更迷人了。 ──黃亞紀│亞紀畫廊創辦人 ◎在每個人都是攝影師的時代當攝影,和在每個人都是寫作者的時代當編輯,誰比較廢?我想我愛看汪正翔的廢文,他思考圖像爆炸時代裡身為攝影的意義,有時也像我被問到寫字能當飯吃嗎?我們以為自己朝著靈光走去,卻成為了一個作業員。 可悲的是,這也是我們僅擁有的。會不斷思索書裡的這些問題,意念也很簡單:想拍一張很好的照片。想寫一篇很好的

文章。但當「好」的定義逐漸遠離人的本質,人該如何理解自己存在的意義?例如不完美,例如獨一無二。 如果未來人們可以心電感應,不需文字傳達意念,不需圖像呈現畫面,我希望那時的博物館裡還有一本《旁觀的方式》,這記錄了我們最後的掙扎。 末代武士改拿相機,那就是攝影大哥。 ──溫若涵 │《BIOS monthly》總編輯 ◎汪正翔的文字讓我們驚覺藝術家的理性也可以成為他們的創造,他常常給藝術和藝術圈袪魅,三言兩語戳破皇帝的新衣,犀利如同他攝影中不知從何而來的光。 ──廖偉棠│詩人、攝影師、評論家 ◎我喜歡給正翔拍照,因為他鏡頭底下的我最像自己。讀他的攝影文章, 總是奇妙地給我許多創作的靈感,可以

關於文學關於電影。或許因為攝影的凝結,打破了約定俗成的「時間」,又或許正翔的存在(如同他的視覺),在模糊的曖昧裡透見我們忽略的那些最純粹的事物。 ──鄧九雲│演員/作家 ◎大部分的人喜歡把看似複雜的事情簡化成白話,甚至歸納分類。 而汪正翔卻是擅長讓事情擴展開來,讓它們肆意膨大,最後再撿一些漂浮在空中的塵埃來討論。 因此我跟汪的討論永遠不會到達目的地,不過我們卻都在過程中獲得意想不到的想法。 ──鄭弘敬│攝影師 ◎如同曾經爭論一時的現代與後現代議題,數位攝影究竟與底片攝影是不是同一件事,在這世代交替的節骨眼,也成為爭論的顯學。在生活逐漸被數位化全面覆蓋的當代,我們既想擺脫傳統以證成現在與

過去的不同,卻又不願徹底與傳統切斷以解釋自己來自於何方。這是當代人的矛盾與含混,是 我們與過去的自我所存在的曖昧關係。汪正翔透過了多年的實務經驗與深刻的經典閱讀,為這個議題提出了深刻卻不燒腦的反思;他既說明了攝影是什麼,也說明了攝影不是什麼;他說明了當代攝影活動的社會性,也道出了這項技術或藝術在當代的文化與政治性。 ──鍾宜杰│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 助理教授 ◎敘事有詩意,議論有機鋒,有獨到的勞動視角與批判視野,這一系列有主題的、富知識含量的抒情筆記,緊扣當下的台灣社會現實,既在地,又及時。汪正翔充滿好奇,聯想不斷,既往內挖掘,也向外展延:他帶著困惑, 不做定義,使明確的評論顯得可疑;他

自我挖苦,從外部視角檢視自身的攝 影專業,同時也以內部考查評估擺盪在藝術與技術之間的攝影角色,對創作 與現成指涉的質疑,拋出未解的謎團,邀請讀者共同思索。 ──顧玉玲│國立臺北藝術大學人文學院 助理教授

底片照相機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老娘是船長,不開水上的船,
卻開太空飛船,帶船員們航向,
浩瀚無垠的電影宇宙。

信箱:[email protected]
微博:https://www.weibo.com/u/6212443775?is...
臉書:https://goo.gl/P23p7P
B站:http://space.bilibili.com/362569013?

高空偵察照相系統的發展與應用分析

為了解決底片照相機的問題,作者劉德謙 這樣論述:

所謂「善偵者,察其敵;察敵者,知其危;知危者,決其擇;抉擇者,用其兵」。軍事作戰的運籌帷幄莫不以情報作為依據,而空中偵察行動更是獲取敵情最直接且迅速的方式。空中偵察係利用航空器,以目視、照相、電子裝備獲取敵方軍事情報資料。本研究蒐集台灣空軍第十二戰術偵察機大隊相關空中偵察照相機維修經驗和偵察機飛行員偵照經驗、中山科學研究院無人機發展中心參與紐約州BAE公司F-16飛機空用偵照夾艙及相機修維訓練相關資料整合並提出的論述。研究結果顯示,由於雷達技術、電池技術、光電技術和數位技術的快速發展,拍照的距離加長、靈敏度提高、解析度倍增是未來空中偵察的發展趨勢,而無人偵察機也在探測能力,任務設備高解析度、

遠距離、即時性、小型化、綜合性方向發展,且有重量更低、體積趨向小型化的趨勢,因此未來大部分空中偵察作業無人機將取代有人機。本研究主要是能夠提供給台灣空中偵察飛機與空中照相設備採購的依循與參考,除了可以讓台灣的偵照能力增加外,空軍退役的空中偵照飛行員與經驗豐富的相機維修人員也可以繼續為新一代的偵照領域付出最大的貢獻。

臺灣攝影史的黎明(修訂版)

為了解決底片照相機的問題,作者王雅倫 這樣論述:

  2016年,一批保存尚稱良好的關於臺灣早期,共127片濕版(Wet Plate Collodion)與乾版(Dry Plate Gelatin)的清末明初玻璃版被發現且回到臺灣。其內容是一批清末西方人在臺灣開港後,以南臺灣為主要經商生活所遺留下來的影像,時間約莫是在1865至1916年間。這些玻璃版的圖像價值一方面是增補了臺灣攝影史尚未發現的早期文化資產,從這些攝影師有計畫的記錄過程,揭示了清末臺灣開港後,這塊土地上民眾的寫實日常(尤其以臺南、高雄居多)、族群以及稀有的視覺經驗與社會環境。另一方面是影像美學的判讀,在西方殖民地拓展的年代,一種觀看方式隨著攝影術進入亞洲,它在交換異國

記憶的活動中成為一種特殊的視角、一種距離感的對比。這一批由多位攝影師和傳統相機所記錄下的倖存圖像,成為今日我們梳理臺灣近代發展史時一份科學上的證據,為百年臺灣歷史史料再添一筆視覺藝術成果。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2010年指出「文化遺產」為所有藝術的源頭,它匯集了來自歷史學、人類學、民族學、美學和社會的觀點,並影響人們的創造力。本書採用文獻法、圖像風格比較法、攝影技術及田野調查法,費時三年考掘這段從17世紀荷蘭東印度公司在東亞所帶來的經濟、宗教與醫學等歷史的影響,並如何投射在臺灣攝影史的黎明光影中。   本書特色     內容包括古籍收藏家徐宗懋由國際所購藏的127片影像玻璃版,其震撼

性內容改寫了臺灣攝影史。   聯合推薦     李乾朗 臺灣傳統建築研究權威教授   沈  冬 國立臺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教授暨語言訓練測驗中心主任   吳嘉寶 視丘攝影藝術學院創辦人   莊  靈 臺灣攝影博物館文化學會創會理事長   許雪姬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所長   陳立民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視覺設計系教授   張照堂 行政院文化獎得主、攝影家   黃明川 電影導演   黃子明 影像工作者   劉益昌 國立成功大學考古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蕭瓊瑞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名譽教授   各界好評     莊靈(臺灣攝影博物館文化

學會創會理事長)   作者專力親為對這批玻璃版影像詳加考證、逐片比對、甚至親赴多處原拍現場進行踏勘,以及諮詢當地耆老或相關專家獲得結論後,才下筆論述。這本書的出版,並非僅僅是一部關於這批珍稀影像老照的早期臺灣攝影史專著而已(其實隨著作者的深入研究,本書已經為早期臺灣影史上多幀影像作者不明的疑義,考尋出確切的答案);實際上本書還可以說是一本透過百年前多位外國和本國攝影者及被攝者(包括人、物、景)所釋出的各項可貴資訊的研究所得。     劉益昌(國立成功大學考古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無論是史前或者是17世紀前後臺灣和外界的交往、互動,大都只能從留存的文字記錄、圖像、建築結構以及保

存在地層中的遺跡和遺物,透過文獻以及考古學的研究方法建立過去歷史的情況。王雅倫利用了這一批難得的資料,對於19世紀中葉以來和臺灣貿易體系具有密切關聯的臺南安平、高雄打狗的人物、風景做了充分的考證詮釋,可說完整的地呈現了當時的臺灣南部區域作為貿易體系一環的重要面貌,不但可以當作歷史書來閱讀,更可以作為南部區域歷史地景的重要參考與依據。     蕭瓊瑞(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名譽教授)   在建構臺灣美術史的浩大工程中,攝影研究的起步,無疑較晚,但攝影藝術獨特的科技與史實特色,卻在起步伊始,即展現強力的分量;王雅倫於1997年出版的《法國珍藏早期台灣影像(1850-1920)──攝影與歷史的

對話》,即為經典代表。24年後,王雅倫再以臺灣藏家所藏塵封的127塊玻璃版(Wet/Dry Plate),抽絲剝繭,重建五位(組)攝影家在19世紀臺灣的足跡與攝存影像,考掘西方經濟、宗教、醫學在這個島嶼交會時迸發的火花;將是在重構臺灣美術史的工程中,再添一堅實礎石。     李乾朗(臺灣傳統建築研究權威教授)   臺灣在17世紀大航海時代以後,成為東亞及南亞之間的重要航線中點,有許多機會接觸東西方文明。19世紀後期的西方攝影家以尋奇的眼光為臺灣留下少數的影像,成為非常珍貴的歷史紀實資料。近年來,19至20世紀初期的臺灣古照片漸被發現,猶如地下珍貴文物經考古出土,雖是古老的攝影照片,卻

給予我們極新鮮的感受。每每看到從未見過的歷史影像,都使我們的眼睛無不為之一亮!每張攝影作品都能夠被發掘新事物。我特別注意照片中的建築物,其中有些今天仍健存,可以古今對照,特別有價值。無法辨識的建築可能已毀失,也可能尚未被認出,又成為另一件懸案,吸引人們繼續探索。古照片中的臺灣建築不易判讀,因為它們的特徵要自建築的構造細節才易指認,何況攝影家未在照片中標示地點,這又增加辨認的困難。這本新書的出版,作者著實花費很長的時間考證,諸多困難下難免有遺珠之憾,但本書無疑地是一本具有極高價值的臺灣史料。     沈冬(國立臺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教授暨語言訓練測驗中心主任)   王雅倫是臺灣少數長於影

像研究的學者,在《法國珍藏早期台灣影像(1850-1920)》一書中已充分展現了她的深厚學養,這一本《臺灣攝影史的黎明》可謂又一力作。透過收藏家提供的老照片,作者溯源探流,以文獻和影像參照互補,深入而細緻地呈現了一百五十餘年前鏡頭之下的南臺灣風土民情。她考證了照片的來源及流傳,勾稽了參與其事的洋人及臺人攝影師,以飽滿的筆觸詮釋了鏡頭之下南臺灣的商業、海關、買辦、教會及庶民生活,是一本引人入勝的臺灣史及攝影史著作。     吳嘉寶(1985年行政院文建會百年臺灣攝影史料整理小組召集人/視丘攝影藝術學院、中華攝影教育學會創辦人)   就像操作影像軟體修圖的人,最需要精煉影調控制等暗房工藝

一樣,自問「我要往哪裡去?」的人,更需要徹底掌握「我是誰?」「我從哪裡來?」兩問題的答案。身處「無所不在、無所不能的影像早已完全自由」;攝影4.0版時代的今天,臺灣社會更是刻不容緩地需要釐清一百八十幾年前就已誕生的「圖像自動科技:攝影術」是如何進入臺灣的。王雅倫所著的這本《臺灣攝影史的黎明》來得正是時候。把晚清時期在臺灣拍攝的127張玻璃版底片影像裡的人事時地物底細全都弄清楚,確實是耗費腦力心力;無比艱鉅浩大的工程。     陳立民(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視覺設計系教授)   作者爬梳歷史文獻資料詳細,逐一釐清拍照者與照片中之人事時地物與攝影材料。攝影在當年並不是一項容易的工作,過程中多少

帶有任務性並有其限制性。難能可貴的是,作者幾乎考證出每一張照片的拍攝者,在百年後的今天重建了大部分的資料並初步將它還原。閱讀過程中宛如回溯一部臺灣攝影黎明史的索引書,按圖索驥過往早期臺灣攝影活動,更有趣的是最早臺灣攝影卻是從南臺灣的臺南、高雄與屏東開啟濫觴。     黃明川(電影導演)   臺灣最早期攝影影像再取得已經展開新的途徑,著者王雅倫解析早年除歐美攝影家、博物學家、傳教士及洋商拍攝之外照片來源的多樣性,依此本書顯示了更多未知或知之不深的拍攝者與照片收藏人,並深入各別研究;而事實上將玻璃版攝影術引入臺灣的並非專業攝影家。有趣的是,洋商依《天津條約》入住打狗、安平港通商,吻合約翰

.湯姆生來臺的第一張玻璃版照片拍攝打狗港,使西洋影像風潮無意中先從臺灣南方吹起。     黃子明(影像工作者)   影像作為人類文化活動與自然演替的記錄,甚至觀念的傳達,歷史不過百餘年,但如今已成最重要也最普及的媒介,在許多議題上的話語權更具有主導地位;1980年代就負笈法國研究美術史的王雅倫,對早期臺灣影像研究著力甚深,本書延續她長期鑽研領域,書中相關影像的考證,連建物部分立柱、樹木種類都請文史學者耆老再三確認,足見嚴謹程度,相信這批塵封百餘年的影像,對我們認識先民生活及社會發展將有極大助益。

台灣傳統照相館的源流、演變與時代意義-以約翰照相館為例

為了解決底片照相機的問題,作者曾建元 這樣論述:

張有琛於1899年在台北開設「二有閣」寫真館,是台灣人最早開設的寫真館。1901年時,林草在台中創立林寫真館,同年施強也在鹿港開設二我寫真館。張有琛赴日本學習攝影術,林草在台灣向日本人習得攝影術,施強的攝影學習在香港,他們各自代表不同的攝影術源流。 約翰照相館創立於1932年,歷經兩代經營,目前仍在營運。約翰照相館創辦人張約翰先生是基督教徒,其姑媽張聰明女士是馬偕牧師的夫人。張約翰原是炭精畫師(charcoal portrait artist),自修習得攝影術。照相館經營歷經日治與國民政府時期,在旗山鄰近地區留存許多作品。選擇約翰照相館作為個案研究,源自個人的家族照片。 藉由約翰

照相館的營運歷程與作品,本研究有三項結語。(1)在照相機不普及的年代,照相館作為常民生活紀錄與證件照的消費場所,意象化了時代性的生活與意識型態。(2)攝影媒材的演進是促成傳統照相館轉型的重要因素。大型閃燈與中片幅相機的問世,成就婚紗攝影。彩色沖印技術,促進攝影消費,是傳統照相館轉型成快速沖印店的因素。數位化使攝影普及,解構傳統照相館消費基礎。(3)藉由傳統照相館作品的歷史脈絡建立,回映過去社會、文化與政治的真實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