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紅傘缺點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小紅傘缺點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口罩男寫的 你這麼可愛,留給懂的人來愛:口罩男寫給女孩們的「新‧愛情童話」 和黃淑文的 媽媽做自己,孩子就能做自己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下載&教學) Antivir 德國小紅傘15.0.29.32 繁體中文版也說明:Antivir 是來自德國的防毒軟體,其優點為體積短小、超省資源、易於操作,且具即時防護功能,可以讓你即時防護網路上病毒的威脅,但缺點為不支援郵件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三采 和天下生活所出版 。

國立臺灣大學 歷史學研究所 陳翠蓮所指導 周美霞的 戰後台灣國軍政工制度與軍隊控制 (2019),提出小紅傘缺點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政工制度、政變、戰後台灣、孫立人案、戒嚴時期。

最後網站台鐵車長追白沙屯「粉紅超跑」求姻緣身掛看板「食量小好餵食」則補充:蕭姓車長還說,他因為從小很少運動食量沒這麼大,這個時代很省錢啦,缺點就沒這麼剛強。 有網友笑稱,這個以後跟他一起出去坐火車,應該不用錢,還有網友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小紅傘缺點,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你這麼可愛,留給懂的人來愛:口罩男寫給女孩們的「新‧愛情童話」

為了解決小紅傘缺點的問題,作者口罩男 這樣論述:

 「總有一個男人,會為你把傘打斜。」 19則醒腦散文×24句口罩語錄×3段逆襲小說 ★奇幻穿越劇情開場,顛覆愛情中的童話幻想★     不管有沒有人愛,都要活得漂亮!   █▇▆▅▄▃▂▁▁▂▃▄▅▆▇█   2021年10月13日,   我把自己關在房間,   寫著人生中最後一篇日記。   歷經了男友的背叛,   對象還是自己的好姊妹徐凌葳。   我把這兩個人當作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原來從頭到尾……   ///   不知道過了多久,睜開雙眼,   發現自己竟然趴在教室的桌子上,   怎麼又回到學校?   輕輕滑動了一下手

機,隨即螢幕上便清楚顯示,   「2016年12月16日。」   天啊,竟然穿越了?   一想到過往的淒慘人生,瞬間背脊一涼,   「該死!為什麼老天爺要這樣對待我? 」   █▇▆▅▄▃▂▁▁▂▃▄▅▆▇█   如果,人生能再來一次,你會選擇......     這本書開始於和編輯的一次閒聊,   口罩:「收件夾裡躺著上萬封訊息,際遇儘管各自不同,傷心卻是同一個模樣。寫了這麼多文章,真的有幫到大家嗎?」   編輯:「如果能幫這些故事改寫結局,你會怎麼寫?」     口罩男在上萬封社群私訊中,爬梳出讓女人流淚的三大故事原型:渣男、惡婆婆、傻被騙。

並從讀者回信中,集結了19篇「最醒腦」散文,穿插24句「最椎心」口罩語錄。     搭配全新創作3段「重生逆襲小說」,穿插於全書散文之中,用現代羅曼史的角度解構公主童話,     ★小紅帽獵殺大野狼:這一次,我一定要反轉自己的命運!   ★灰姑娘不需要玻璃鞋:結婚又不是來吃苦、修行、做功德。   ★白雪公主不當傻嫩白:我愛你,但我的世界不能只有你。     儘管這世界永遠不缺渣男、豬隊友、背叛者,但是這些都無損你的珍貴,每一個女人都可愛,願小紅帽從此不再怕遇上大野狼、灰姑娘可以脫下玻璃鞋、白雪公主不用當傻嫩白。     ────我們一起勇敢去愛,真正值得的

那一個人!   本書特色     ☆☆☆封面特別合作☆☆☆   口罩男欽點新銳插畫家Rya繪製封面,以夢幻畫風詮釋「總有一個男人,會為你把傘打斜」意境,讓「從今以後,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不只是童話,而是你的真實。   好評推薦     「不管有沒有人愛,都要活得很漂亮。」——口罩嫂 曾樂兒

小紅傘缺點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影片當中前面為進場跳傘與日常的物品拾取
灌木叢於08:00取得 開始用字幕分享灌木叢的缺點與優點
影片於09:30灌木叢被打爆

S4賽季 排位賽教學影片
S4賽排位賽 擊敗高端技巧教學 https://youtu.be/d882V7fjkIM
懂得挑選戰場 你就是常勝將軍 https://youtu.be/0UIzNCaQJ6c
S3賽季 排位賽教學影片
S3賽季最後一場 傳奇之路!!! https://youtu.be/fG2ZvsXmBbQ
排位賽 福特補血吃雞 https://youtu.be/zppX5hnGYyM
排位賽 穩上前10攻略 最強排位角色 福特 https://youtu.be/jDqMqMwWwXQ
排位賽 掩體 伏擊 大後期攻略 https://youtu.be/78udpe1C4uY
排位賽 後期走位 伏擊 攻略分享 https://youtu.be/NH5mMFVxYQU
排位賽 黃金階段從地域爬起來的漢子 https://youtu.be/pajrdwbEADM
排位賽 穩坐前10攻略 https://youtu.be/ufwYSgk4U6Y
多人模式影片 (單排與路人場or觀眾場)
夢靨組合 走到哪殺到哪 https://youtu.be/4DnonUSkI1Q
豬血湯 藍月亮組合 被觀眾嗆爆 https://youtu.be/wgRlwj5EsU4
實況主的悲哀 https://youtu.be/fhYlYeY59iw
開場就殘血@@ 快逃啊!!! https://youtu.be/uU78aL04WUA
卡牆術 來10個都不怕 https://youtu.be/wqmjrzE4UX8
專殺豬血湯@@? 單排雙人 https://youtu.be/QnKjE-zxL3Q
扛著隊友的希望吃雞 https://youtu.be/USr0KsviFvk
金甲傭兵 一抽入魂 https://youtu.be/G-W1P53-nio
殺到決勝圈1打2 居然被電話GANK https://youtu.be/oS2mFCbLh2g
血滴子狙擊槍 AWM https://youtu.be/ELUrShqC-zM
藏補圖出大寶 單排雙人 https://youtu.be/UNZGC9cYMz0
單排雙人 各種1打2教學 https://youtu.be/FiYIueiNeeM
Groza原來這樣搭配最強 https://youtu.be/SqGv8dgZwFg
老天鵝阿 空中飛人 是哪一招? https://youtu.be/N_8sHN4rE6g
VSS與Groza你選擇哪一把呢 https://youtu.be/XI7fPfVmevw
開鏡自瞄懶人包 https://youtu.be/j8EJGSl5yhg
適應改版大作戰 掩體後小紅點說明 https://youtu.be/31mne5k2F7o
掩體後面的小紅點居然能發現敵人 https://youtu.be/0UlKchqvZEY
消音器撿不到? VSS一樣秀一波 https://youtu.be/DIEZFC9KBx0
全新(消音器)搭配SCAR太犯規了 https://youtu.be/JGxWtvp4LTk
Kar98K槍槍爆頭實錄 https://youtu.be/GLy_bf_wyCY
穿越天際的SKS爆頭狙擊槍 https://youtu.be/fhw3ugUUXDU
超療育 文青風 聊著聊著就吃雞了 https://youtu.be/NTQur-oQffg
教學影片
天下武功 唯快不破 https://youtu.be/Be_2qOOJ1U8
來看老豬追著怪獸打 https://youtu.be/rTLmhI6sfnc
秒殺敵人的方法 抬高槍線!! https://youtu.be/CfmglP-_W2w
拚槍關鍵在於 抬高槍線!! https://youtu.be/o3FXTOGHaW0
全新槍械 xm8 使用分享 https://youtu.be/xHoZM6Qvdn8
不吃補包 就是男人的硬氣 https://youtu.be/HzADbJk4ofA
敵人 放過我吧@@" https://youtu.be/OgYE7aL8sU4
情人節單身手速王特輯 https://youtu.be/KQHvvCbKCEQ
搶救藍卡大作戰 https://youtu.be/x2Rvn2II3Vw
核彈級 爆炸輸出 FAMAS https://youtu.be/fbRmkXdkM7k
無違和感灌木叢暗殺流 https://youtu.be/PoVy8tBJAaY
P城小木屋伏擊術 https://youtu.be/Pm7mgDyOU2M
開車就是要SKR 一路撞進決勝圈 https://youtu.be/wd4K5cSjKa4
M249機關槍正確使用 https://youtu.be/eKA5hzKm6Rg
P城 屠城記 13殺 https://youtu.be/Pm7mgDyOU2M
Kar98K的悲哀S4排位賽 https://youtu.be/-qqK2xFbVOY
天堂島 上帝視角 https://youtu.be/98Rk9MMEBCQ
我破解消音器了!!!! https://youtu.be/_wyhkuqG8S4
全新生存戰備完整介紹 https://youtu.be/XD1YYqyq6vI
這是一場自殺式的直播@老司機 https://youtu.be/WS_X2RbvSQk
煉獄島 巧遇兄弟蘿蔔蹲 https://youtu.be/5IevMmC2_TQ
煉獄島地形分析 反殺狙擊槍教學 https://youtu.be/4wwZa3ZOUZY
排位賽 不可不知 神觀念 https://youtu.be/AF_KnQE0Qd0
輔助瞄準說明 發現敵人位置說明 https://youtu.be/M-Z_RDazswM
聽說常看別人爆頭/自己也能變爆頭高手 https://youtu.be/J-2XnSFnlSE

爆笑廢片 奇耙影片
老闆 打包兩碗豬血湯 https://youtu.be/iseYfu4DqWE
史上最腦 吃雞影片 ft討厭豬血湯 https://youtu.be/YaRtw6X5Bj4
討厭豬血湯居然當眾把妹.... https://youtu.be/87zJvYOW0e0
與討厭豬血湯雙排配對 https://youtu.be/_SNReUeSI-M
鐵血斯機惡搞場 https://youtu.be/Q9nOkeWBBKg
鐵血斯機拳擊賽 究竟能號召多少人 https://youtu.be/vCLrpJ--Cqs
人一輩子一定要有一個雷包隊友 https://youtu.be/UPAbycxgJbM
金甲傭兵一抽入魂 https://youtu.be/G-W1P53-nio
超屌8歲小壞蛋 https://youtu.be/2lafYbDHBtY
衝鋒的射速 步槍的傷害 FAMAS https://youtu.be/0URDDo4npJo
怪獸卡車 撞到敵人脫肛 https://youtu.be/4AVXp3EYS-s
多人混戰 拳頭大賽 https://youtu.be/EZ802M9oVzA
使用這招 就能把看不到的敵人揪出來 https://youtu.be/VSbbLKnTFXw
雙MP40 近距離太秀了 https://youtu.be/rOyPZh65zZw
噗嚨共兄弟黨 十字弓操作 https://youtu.be/VxMf3o_91L4
女鬼凱莉來抓交替了 https://youtu.be/VI15gSEuBLo
噗嚨共兄弟 決勝圈2打3 https://youtu.be/Fcbd5Sl-_0g
噗嚨共兄弟 開場就吵架隊友還掛網https://youtu.be/FAGZ_OAMkhw
噗嚨共兄弟就像戰車強勢輾壓對手 https://youtu.be/LShBQlJSX5k
鐵血斯機 吃雞日常曝光 https://youtu.be/_LgXRCiTDKs
噗嚨共兄弟黨 帶小萌新吃雞 https://youtu.be/gqA9JpS9MHs
噗嚨共兄弟黨 超爆笑登場囉 https://youtu.be/UYnVnZqS9ys
路人場 天啊 我趴下了 扶我@@ https://youtu.be/TGyn7UtrGZY
路人場 這妹紙的聲音...... https://youtu.be/hPGbK4GjuHM
路人場 幼稚園弟弟失控中 https://youtu.be/eNKtiY-MtZ4
路人場 國小弟弟要加蠔油 https://youtu.be/0xE54AQQcvU
路人場 14殺凱瑞隊友 https://youtu.be/Clwpx1f7abM
路人場 超豪邁的台灣國語 https://youtu.be/EY6QwjJLBDQ
路人場 國小弟弟霸氣帶領吃雞 https://youtu.be/_pnTgGOoBeQ
路人場 學妹陪打吃雞 爆笑喜劇 https://youtu.be/RXXsC-SbFcE
愚人節肯定要發一部廢片呀 https://youtu.be/1x9GvFei5zo
史上最泯滅人性 網路霸凌 https://youtu.be/dUhPXptzrPo 超好笑
凱利密集恐懼症 https://youtu.be/zKAtu0caVuo
絕命尬車-把妹教學 爆笑登場 https://youtu.be/aD8Lc7qdmEs

戰後台灣國軍政工制度與軍隊控制

為了解決小紅傘缺點的問題,作者周美霞 這樣論述:

本論文關於中華民國的政工制度,透過史料探討大陸時期政工制度到今天的政工制度。本論文的中心在戒嚴時期的政工制度,探討戒嚴時期政工制度的發展及其工作,接著探討研究戒嚴時期與當時的軍隊控制。本論文發現戒嚴時期政工制度的監察工作、政訓工作、保防工作和政工幹校都是軍隊控制的重要因素,特別是軍官的思想控制,此外也發現戒嚴時期的政工制度有制度化、蘇聯化、私人化的特色。制度化是當時的政工制度有法律規定,有很明確的組織,有很明顯的工作範圍;蘇聯化是蔣經國用蘇聯的方法發展政工制度,最明顯的例子為政工幹校;私人化是當時政工制度,特別是政工幹校非常重視領袖主義,此領袖指的是蔣介石,使得軍隊不僅是國民黨的軍隊,也變成

蔣氏父子的軍隊,任何人反對或有可能對蔣氏父子不利會遇到排除的結局。本文選用孫立人案當研究對象,從孫立人案發現政工制度對蔣氏父子非常重要,有很多人反對此制度,蔣氏父子還是繼續保持此制度下去。

媽媽做自己,孩子就能做自己

為了解決小紅傘缺點的問題,作者黃淑文 這樣論述:

  ★2012評選為最溫柔動人的親子部落格,2011部落客百傑「文學創藝類」金牌獎  ★被形容為「叛逆學生最愛的老師」、親子部落客黃淑文最新作品   當你用成人的眼睛重看兒時的自己,會發現  你愈瞭解自己,就愈瞭解你的小孩  你兒時希望被對待的方式,正是孩子心中渴望的親子關係   教養是找回自己,忠於自己  希望孩子成為怎樣的人,就先讓自己成為那樣的人   有一天,當你發現孩子的缺點,竟然就是自己的缺點時,  你會恍然大悟,孩子身上有你童年的影子,  當你願意回到原生家庭找到你情感的根芽時,  孩子便成為你探看自己的鏡子。   她夢想成為作家,但在父母的期望下當了老師,  她天生左撇子,卻在世

俗眼光下學習換手,  曾是國中老師的黃淑文,被形容為「叛逆學生最愛的老師」,  為養育孩子辭去教職,將生命歸零,展開一段愛與自我追尋的旅程。  從一位媽媽的觀點,因了解自己而找到親子教養的大原則。  全書搭配照片紀錄、親子圖文創作,豐富呈現一個媽媽的愛與自我追尋的旅程。 本書特色   家的心靈地圖  歡迎搭乘時光機,淑文機長即將帶您返回被遺忘的童年時光……孩子就是自己的翻版,從教養中看到自己的童年,打開你生命的密室,聽到兒時的呼喚,不僅找回「內在的小孩」,也找到最適合你的教養模式。   愛的方程式──孩子的告白VS.媽媽的觀點  小紅豆和媽媽聯手的圖文創作,從孩子的角度生動豐富地描繪出家庭生活

的趣味、衝突和個性,和媽媽的文字豐富呈現出成功的「有機育兒」教養經驗。   女人,妳的名字不只是母親──媽媽的愛與自我追尋  「照顧自己」和「照顧家庭」一樣重要。媽媽也要週期性地為自己做心靈打掃,為自己灌溉養分和能量,挖掘興趣與樂趣,圓滿自己的快樂人生。 作者簡介 黃淑文   最圓滿的親子關係應是成就孩子的同時,也能成就自己。  挖掘孩子的天賦,讓孩子做自己,長出自己的原貌;  父母也藉由養育還原童年,療癒成長的傷痕,  修剪生命的枝葉,圓滿人生。 經歷:  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畢業,任職國中教師7年,榮獲台灣創造思考教學優異獎,被形容為「叛逆學生最愛的老師」。  為養育兩個孩子辭去教職,成為專

職作家。部落格創作多次榮獲部落客百傑獎,2012年獲獎的評價為「最溫柔動人、也頗具說服力的親子部落格。用她感性的文筆與精彩的圖文打動所有網友的心!」  著有《最長的辭職信》、雲門流浪者計畫《趁著年輕去流浪》、《骷顱與金鎖:魏海敏的戲與人生》、《媽媽的讀心術》。《最長的辭職信》中「從浪子到鐵人」一文被編入大學國文教科書。  目前是《媽咪寶貝》雜誌親子圖文專欄作家,及中國《生活教育》雜誌撰寫親子教育專欄。  淑文的Facebook :搜尋「黃淑文(桂花樹)」 繪者簡介 杜欣諭(小紅豆)   黃淑文之女,11歲,喜愛繪畫,多次榮獲各種繪畫比賽獎項,2011年起和媽媽展開雜誌專欄圖文創作,溫馨描繪家庭

生活的點點滴滴。 專文推薦大膽做自己,大方的包容別人(台北市家長成長協會創會理事長林文虎)桂花樹長出的美麗禮物(美濃山下民謠歌手林生祥)確幸的彼端,確信近了(劇場導演、知名作家侯剛本)家,一幅純真美麗的心靈地圖(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榮譽理事長陳木城)看見做媽媽又做自己的勇氣(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顧問陳來紅)溫馨推薦金枝演社藝術總監王榮裕∕中華民國中小學校長協會榮譽理事長張榮輝∕親子理財專家趙婷自序我的故事,我的旅程:打開自我的罈子 卷一 家的心靈地圖 教養是回到自己,找到情感的根、土地的根、生命的根找到情感的根:了解原生家庭如何塑造你找到土地的根:親近故鄉、在地生根的教養找到生命的根:

回到人的本質,坦承自己的不完美 容許孩子尋找自己的宇宙幫助子女通過「蛹」的考驗,找到自我的圖像保有孩子純真的宇宙,每天都有新發現溫暖的守護,再怎麼叛逆的孩子,都渴望有人了解他 打破愛的迷失迷失一:養育孩子是犧牲奉獻?迷失二:我這麼愛你,你就必須聽我的?迷失三:孩子的表現,是你的成就? 找回對孩子的直覺教導孩子在遊戲中保護自己何時該生氣?何時該禁止?深入孩子的心靈,和孩子同步成長讓孩子享有自由奔騰的幸福 沒有輪胎的怪手──你,是否有過同樣的純真?無盡的想像,打造無限的可能──請別殺了孩子的夢不要斷絕自己與童年的關係支持孩子把最飽滿的能量,用在自己的熱情所在 卷二 愛的方程式──孩子的告白VS.媽

媽的觀點媽媽沒說出口的祕密衝突過後,把愛完整說出來給孩子一個可以痛哭的肩膀有機教養,讓愛自由流動如何讓孩子愛上閱讀?爸爸媽媽到底有沒有偏心?養孩子像跳探戈,父母退後,孩子才能往前碎碎唸,真的有用嗎?另類的親子旅行──露宿街頭換位思考,孩子更有智慧如何和孩子談死亡?愛是動力,而不是包袱有愛支撐,孩子更堅強如何幫孩子面對負面的陰影?爸媽大不同,應變之道了解媽媽,要先了解外婆爸爸和媽媽一樣親 卷三 女人,妳的名字不只是母親──媽媽的愛與自我追尋 最圓滿的親子關係,是媽媽做自己,也讓孩子做自己走在自己所愛的路上,人生永遠不會嫌晚接納真實的自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養小孩 雨中的我,永不放棄──留給孩子一本

愛的存摺雨中聯想一:媽媽的愛,像一把堅強的保護傘雨中聯想二:帶給孩子穿越困境的韌性雨中聯想三:懷念爸爸雨中的車聲 在人生的大海,我想要成為一隻飛魚畫一張生命地圖,檢視自己的生命歷程向過去的痛苦,寄上一張慰問卡將生命的哀傷,化為餵養自己的養分 品嚐生命的果實──讓自己過得更好我要為自己做什麼,才會過得更好?自己製作一個錦囊妙袋喚起內心的力量:我渴望什麼?我嚮往什麼?製作生命美好的藍圖,找出心靈最堅強的後盾為自己做週期性的心靈打掃不同階段,為自己畫不同的自畫像女人,妳的名字不只是母親 後記 我曾做過的三個生命實驗實驗一:上小學前,不教孩子寫字,將來學業成績會跟不上嗎?實驗二:孩子沒有讀幼稚園,將來

上學人際關係會不好嗎?實驗三:如果把自己還原成新生的種子,我會怎麼長呢? 推薦序1 大膽做自己,大方的包容別人∕林文虎   在一場教學工作坊中,一位遠道而來的老師告訴我:「學校一位老師反覆觀摩你的教學錄影,說一定要努力學習,教得和你一樣!」我很擔心,請她回去後一定要趕快轉告那位老師:「不要再看錄影了,她不是我,當然不會教得和我一樣,就算真的做到了,效果恐怕也不好!」我附帶說:「她只要找出兩、三樣成功的元素,一項一項老實做就行了。只有當她自己,才可能成為最好的自己!」   找到淑文之所以是淑文的元素  許多人讀淑文的文字,一定很欣賞她的做事、想法,也想仿效她的勇敢。但是,正如我對那位老師的勸告

,千萬不要想讓自己變成她!因為任何一個別人都不是她,不可能變成她。只要找到淑文之所以是淑文的元素,每一個人都可能成為像她一樣的好媽媽、好家人、好老師、好朋友。   我在她的前幾本書說過,這是一家很平常、也很不平常的家庭組合,將這一家四口放在一起,每個成員身上嗅到的幾乎都是一模一樣的氣質;但是仔細觀看每一個成員,不難發覺這家中的每個個體都獨特得令人訝異!守正爸爸是我最欣賞的POWER教師,他自創「用生命引領生命」的方式帶領學生;淑文媽媽有著相同豐沛的生命底蘊,但流瀉的方式卻輕柔得不同;從那兩個總是專注聽或說的小孩身上,能看到父母的影子,但肯定是一種決然全新的樣貌!   這樣的一家人釀造出來的圖文

和故事,讀著、讀著很容易失了魂似地,不自覺掉進一道溫柔的漩渦裡,輕輕柔柔地卻沒有滅頂的疑慮;讀著、讀著會不由自主的,想要像她一樣對待自己的孩子、先生或太太;當然更想要像她那樣勇敢的對待自己!   模仿很難成事!幸好,人類的衝動有效期頂多三天罷了(註一),通常絕大多數的衝動撐不了半天,一點點柴米油鹽的小波、手機或網路上的小浪一來,所有牽扯出來的衝動就會毫不眷戀的退下心頭,一切一切又回到與昨日無異的軌道上。   衝動後對孩子一味說「不」的人,依然豪邁的說著「不」;忙碌得抬不起頭的人,依然堅定地抬不起頭;早早替孩子規劃好路的父母,依然無畏地向孩子揮動愛的小鞭;那些一見孩子就嘆氣的爸媽,依然毫不掩飾對

孩子的不滿與怨懟。所以,讀再好的書也只能是消遣,只能是泡茶聊天的佐菜罷了!要不,人間怎會有那麼多的「親情悲劇」不斷上演。   任誰都能輕易從每一頁找到「淑文元素」,成功的做自己。我想邀請大家先讀「沒有輪胎的怪手」這頁,細看這幅畫的背後,那位在孩子的塗鴉旁端端正正題字:「元椿說,這是沒有輪胎的『怪手』」的媽媽的身影,和畫同時疊印在白牆上呢!這身影不只沒有生氣孩子塗花了白牆(註二),還煞有其事地加了畫框(孩子畫不出那麼工整的框),然後慎重的邀請小畫家合影。   「元椿說」這三個字,說明題字不是家長的猜測,題字前應該和孩子歷經一段「言少話長」的對話。這美好的過程,清楚加深了畫面上那孩子的得意笑容,旁

邊必還有笑眼逐開的一家子觀眾。   一個家庭的成功元素,在本書裡寫得著實豐富,光看這一幅畫就能略窺一二,看到畫裡大人如何讓孩子「大膽自在的做自己」,同時用「大方的包容和體貼別人」的身教帶孩子。「大膽做自己,大方包容別人」不過是成功元素的一、二而已,行動力需要的也就只是一、二小元素而已呀!   不光是讀,就老實做了去! (作者為台北市家長成長協會創會理事長) 推薦序2桂花樹長出的美麗禮物∕林生祥   十五年前,我退伍後搬到淡水瓦窯坑,歌手朋友王昭華告訴我,附近的水源國小有一位叫杜守正的老師,叫我一定要認識,我寫了字條託三合院裡的小孩帶給杜老師,就這樣認識了他們──老杜與淑文。   我們曾當過鄰居

,在瓦窯坑三號,在喝茶喝酒的夜裡,每當聊起教育,他們總是綻放生命最美麗的眼神,真的是閃閃發亮!那時我想如果我有孩子,能夠讓他們教到,應該是孩子的福分與緣分。我們就這樣當了十二年的鄰居,看著他們的小孩出生、成長……,老杜持續做教育先鋒者的角色,而淑文則轉換跑道成為專業文字創作者。   淑文的創作題材一直都跟媽媽、小孩、學生有關,她以淡水桂花樹(註一)的老平房為基地,自我審視從童年一路成長的過程,跟小孩、學生的對話,寫下一篇篇誠實感人的紀錄與反省,那是真實的生命礪鍊過程。淑文三十五歲辭去教職成為全職媽媽,也成為優秀的作家,我覺得她依然在做教育的工作,只是轉換了方式與影響範圍。現在我也有了孩子,太太

跟我一起在美濃帶小孩,一起讀著淑文的創作,想像力因和孩子相處而拓展,我想淑文的創作就是從淡水桂花樹長出來,帶給讀者們的美麗禮物。 (作者為美濃山下民謠歌手) 推薦序3確幸的彼端,確信近了∕侯剛本   我想,淑文這些年累積種種教養兒女的歷程心得,付梓陳列社會大眾眼前,對絕大多數同樣關心親子教育的家庭,應該算是一種「夢幻版」的理想境地。然而,是不是理想境地的「夢幻版」,並非我要立書寫序陳述的重點。而是我深深相信,淑文當年願意放下全職穩當的教學工作,轉為兒女家園做出如此這般「逆向操作」的決定,顯然在她內心深處必然長久醞釀著這場早已編織許久、關於某年某月某一天,她從此要為人妻與為人母的確幸之夢。   

確幸的是,淑文很勇敢,她敢為自己做這場夢,更敢為自己在真實生活中,為自己接下來如何圓這場夢,乃致日復一日奮不顧身地努力著、想望著、想望著、再努力著……;年復一年地……;於是,就在這場動態未完的確幸暖夢裡,因著外子守正的全力支持與配合,方使淑文得以盡其所能地為這場如此值得努力的美夢,圓著又圓著,分分秒秒時時刻刻日日月月歲歲年年。   在淑文這本「三部曲」式的妻母心得裡,「卷一:家的心靈地圖」採以文字搭配照片與圖說的方式,忠實再現了日常生活中,親子之間真誠濃郁的愛。「卷二:愛的方程式」裡,藉由女兒小紅豆的畫筆與文字所記錄的生活故事,與母親之間展開開誠佈公的心靈對話。「卷三:女人,妳的名字不只是母親

」中,淑文「畫中有話」地以自己的畫作,向你娓娓道來她走過的這些年。隨文的終曲處,淑文再以反身自省的回顧與沉澱,透過三場實際完成的生命實驗,鼓勵讀者優質的教養不一定要花大錢,反而是要願意為兒女付更多的時間與心力,去陪、去帶、去教、去養、去鼓勵、去成全。而穿插在文中的幽默故事,淑文則和大家分享你我皆似曾相識的親子生活樂趣。   反觀文壇,除了淑文之外,像是江兒甚或我自己,都曾為兒女「只有一次」的無價成長,奉獻自己生命中「三少四壯」最最黃金寶貴衝刺事業的階段,放下工作全然陪伴待哺子女,無私無我無怨無悔。因為父母一方願意少去一份工作、短缺了些許(實質的)薪資,過著布衣簡居、粗茶淡飯的日子;也因為全家人

願意適切降低物質生活的共識,方能相對換取到全職親職的用心陪伴,家庭生活更為精純的甜美幸福。因為淑文想、淑文要、淑文敢,因為淑文得到守正的支持,加上淑文一家同心同行的一起努力,所以淑文和他的家人做到了。   所以,只要你想、你敢,只要你的另一半也願意支持你,只要你們一家人願意一起為一場確幸之夢,共同付出圓夢歷程種種,或可預期、不可預期的風險代價,且在每一次的狂風暴雨中愈挫愈勇地風雨生信心……,我想,確幸的彼端,確信應該是近了…… (作者為劇場導演、知名作家) 推薦序4  家,一幅純真美麗的心靈地圖∕陳木城   認識守正老師的一家人,是12年前小紅豆剛剛出生、守正老師父代母職,請育嬰假一年在家照顧

小孩,這應該是第一個請育嬰假的男老師吧!後來,聽守正說,太太淑文老師輪在第二年請育嬰假;接著,傳出淑文老師決定請辭了,還寫了一本書叫做《最長的辭職信》,可見她的辭意多麼堅定!   後來,守正老師借調到建安國小擔任主任,常常看到帶兩個孩子來學校念書的淑文媽媽,他們住在一間山中的農舍,那是一個四月間螢火蟲滿天飛舞的地方。後來,他們又搬回淡水,我們同事去看他們的時候,新租的農舍還沒安置好,聽著他說要怎麼設計書架、佈置書房。我則關心風水:瓦屋左邊一條小河流過,可以引水進來洗衣澆水,旁邊有幾棵芬芳的柚子樹,右側後方有一棵很大的台灣朴樹,屋子後面就是一片開闊的山谷。   守正老師是一個瘋狂的超級教師,我一

直希望他的故事,讓更多人知道,曾經幫他找出版社出書,可是出版社不是很在意,守正老師也不是很在乎,一副好像「忙著享受日子,哪管他出不出書?」   後來,倒是淑文老師一直出書,這本《媽媽做自己,孩子就能做自己》已經是第五本著作了。終於,我們慢慢知道守正、淑文他們家裡的故事,或許出版社把它當作「親職教育」的書,我讀起來倒是覺得這是一本「家庭文學」。讀著讀著,我就會想起林良老師的經典之作「小太陽」,歌頌生活的美好、純真的雅趣,幫我們發現家庭原來有這麼美好的東西。   很高興淑文家裡的故事,可以以這樣的形式被看見!守正爸爸、淑文媽媽、元椿和小紅豆,都誠誠實實的、本本分分的做他們自己。十幾年來,看著他們在

一幅家的心靈地圖裡,把這個家當作最堅強的城堡和基地,爸爸享受他的教學,媽媽享受她的寫作,孩子享受他們的成長和學習,在這幅地圖裡,他們一家人都知道他們正在做什麼,感情交織,互不衝突。   感謝淑文用寫作分享他們的家,用她的筆,像敏感脆弱而堅強的根鬚,深入心靈的泥土之中,探索神秘而隱晦的自我,萃取我們生命裡最貧乏的養分:對事物保有一份美好的感覺,對生命擁有一份熱愛的力量。 (作者為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榮譽理事長) 推薦序5  看見做媽媽又做自己的勇氣∕陳來紅   與淑文相遇時,我已經過了教養小孩的年紀,而她正在起步中。這彷彿如一條安安靜靜的河流經過岩壁,看見岩壁間的一條瀑布壯麗無比,正縱身跳躍而下

,不時濺起美麗的水花。   看淑文的書,我好像在回顧過往的教養歷程,得以藉此機會檢視自己的教養因果。謝謝淑文!妳那年輕媽媽的勇氣,常常感動了平靜的我心。人~真的可以活得如此盡情至性。   三卷內容有照片紀錄、親子圖文,多彩多姿的與讀者分享一個家庭的生活互動內涵。卷卷都充滿愛意、創意、相互貼心的親子情意。來看看這本精彩的書吧~   卷一「家的心靈地圖」:淑文直指教養是回到自己,找到情感的根,土地的根,生命的根。~多麼深切的提醒啊!淑文說,「家,是孕育生命最初的搖籃。從原生家庭離開,到哺育下一代,建立自己的家園。我們究竟能給孩子什麼樣的家?又如何勾勒出家的心靈地圖?」以愛為名的壞事,一般做父母的實

在做了不少,對於教養子女的藍圖,總是過於理想化,一味要求孩子,卻沒有想過自己本身的生活,有時有一些要命的缺失和力不從心的沮喪。淑文一針見血的指出多數父母的盲點。退稿的事件讓兒女看見媽媽的挫敗是很不容易的,更何況讓兒女來陪著媽媽面對。要孩子長大的父母啊,這樣的孩子是不是就是你要的真正長大了呢!   卷二「愛的方程式」:紀伯侖說,「彼此相愛,卻不要讓愛成為枷鎖;不如讓愛像妳們靈魂兩岸之間流動的水……」淑文一家,透過語言、文字、圖畫、音樂、旅行,形成了活潑自在的家庭文化。一家四口的空間,沒有枷鎖而是流動如瀑布般的活水。   卷三「女人,妳的名字不只是母親」:這卷讓我想起陪伴「袋鼠媽媽讀書會」那群勇於

做自己、而孩子都成年的媽媽,驗證了淑文的論述。孩子看見媽媽做自己的過程,才懂得如何學做自己吧?有趣的淑文提出了「有機教養觀」,就是要讓愛可以自由流動。做為媽媽的淑文,懂得直接表達自己的需要,如此孩子也學會表達自己的需要,這就是台灣人常說的「有樣學樣」吧!   穿插在文章中的「家庭生活的親子小趣味」:生活需要幽默。生活需要有說不完的故事。教養需要不斷的實驗。生活需要不斷的突破。這樣生活的生命有了形形色色的發展,也帶來了淑文一家的幸福,著實令人稱羨。   掩卷之餘,為淑文寫序,最想對讀者說的一句話是:「看見是智慧,被看見是勇氣」,我們很幸福的藉由本書學習淑文的智慧,感謝她出書分享,讓我們有機會看見

她,做為媽媽又做自己的勇氣十足。我的兒女都已成家,回首過往,對淑文一家帶兒女探索自然的一切,以及持續個人與兒女發展興趣的生活方式,特別覺得「有機教養」的珍貴。   摯情摯性的淑文為降低新手父母的徬徨與焦慮,真誠分享的創意教養經驗,如剛出爐的麵包般,著實可口。願新書得以幫助更多年輕父母,發揮創意的教養,輕鬆做個開心的父母,也活出自己喜歡的自己,在此祝福買了這本書的父母。 (作者為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顧問) 作者序  我的故事,我的旅程:打開自我的罈子   無意間,讀到畢卡索對自己的剖白:「藝術家是來自各處感情的容器:從天空,從地上,從一片小紙,從一消失的形狀,從蜘蛛的網。」   我的腦海浮

現了兩個圖像:一個是童年的我,一個是父親的臉。   童年的我非常喜歡幻想,從地上的小洞、掛著露珠的蜘蛛網,到天上的白雲,總有編不完的故事,我的志願是當作家、畫家、心理學家,探索世間隱匿的心靈,但嚴肅務實的父親覺得那是沒有意義又不會賺錢的行業。   即使內在有一個「感情的容器」,充滿各種渴望,但嚴厲的父親總有一種令人畏懼的權威,讓我又愛又怕。即便想不顧一切的忤逆他,最終還是默默的順從,遵從他的安排。   有好長一段時間,我恨父親不讓我走想走的路、做想做的事。我變成一個壓抑的乖小孩,關閉了所有感情的窗口,覺得內在有一股龐大的能量無從宣洩,只好拿一把鑰匙,狠狠鎖住自己的想望,再也不去探看內在的自己。

  直到我當了兩個孩子的媽媽,藉由生命的回轉和反思,我突然從媽媽的角色,逐漸反過來了解自己的父親,才發現父親的內在和我一樣藏著非常細膩而豐沛的感情。他之所以用權威牢牢密封著他的感情,是因為他愛孩子卻不知如何表達自己,更不知如何面對屬於父親的軟弱、焦慮和哀傷。   原來,每個人的內在,包括我的父親,都藏著一個「感情的容器」,卻沒有人教我們去探看、觸摸、接納。有可能連我們的父母(或我們自己)都不知如何去面對,該透過什麼方式才能找到自己,更遑論成全子女走自己的路。   家庭治療大師薩提爾比擬這個感情的容器為「自我的罈子」。她說:「每個人都有一個自我的罈子,有時裝著喜悅、活力和安全感,有時候裝著討厭

、自責和頹喪。」不管罈子裝的是什麼,都是獨一無二的,你可以修補它、清空它,再重新裝滿,卻不能為了任何一個人違背自己,放棄自我。   薩提爾寫的「尊重自我」,讓我看了熱淚盈眶:   「我就是我。天地之大,沒有任何人像我一樣。  有一些人某些部份像我,但沒有一個人完全和我一模一樣,  所以,一切出自於我的,都是真真實實屬於我,  因為那是我個人的選擇……  我擁有我的幻想、我的夢想、我的希望、我的恐懼。  我擁有我所有的勝利和成功,我所有的失敗和錯誤。  因為我擁有自己的一切,我可以和自己成為最親密的朋友。  這樣我可以愛自己,並且和我的每一部份友善相處……  我知道自己有一些地方讓我困惑,也有別

的部份是我也不明白的,  不過,只要我對自己友善且親愛,  我就能勇敢地,滿懷希望地尋找困惑的解答,  並且尋求方法,更了解自己。  不論我說什麼、做什麼、想什麼或感受什麼,這都是我,  真實代表了那個時刻我的情況。  稍後當我回想當時自己,看起來、聽起來的樣子,  自己說過的話,和做過的事,還有自己的想法和感覺,  有些部份也許顯得不合時宜,  我可以摒棄那些不合宜的,而保留那些經過證明後合宜的。  並且創造一些新的,以代替那些被我摒棄的。  我可以看、聽、感覺、思想、說話和做事。  我有足以生活下去、與別人親近和創造的工具,  並且能夠使我周圍的人事物,呈現出意義和秩序。  我擁有我自己,

所以我也能掌握自己。  我就是自己。而且我很好。」   我一遍遍地看著薩提爾的這篇短文,重新審視自己一直不敢探看的內在,也重新探看自己的罈子裝的是什麼?它是豐盈而滿溢?還是枯竭而哀傷? 還是早已裂開,等待修補?我是否如他所言,和自己成為最親密的朋友?難道過去緊緊鎖住我的,不是父親,也不是任何人,是我自己?   有時,我們的自我領悟太慢,傻傻地等到確切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時,已經太遲。三十五歲那年,取得先生和家人的支持,我終於鼓起勇氣辭去教職,成為文字創作者,一邊照顧孩子,一邊圓自己兒時的夢。我告訴自己,與其遺憾與空想,不如給自己更多的可能。至少努力過,踏踏實實的為自己活過,哪怕後來不盡人意。活著

,就沒有遺憾了。   從二○○八年《最長的辭職信》,到現在這一本書。從抒發自己,到解構自己,我用手中的筆一層一層由外往內把自己剝開,掀開生命的底層,探看自己數不清的童年和過往的記憶,在筆尖和淚眼中,緩緩流動著。   當我願意真誠的面對自己,往生命的深處走去時,我才猛然察覺,真正的父親和現實生活中的父親,不全然一樣。有時候,也許你以為你恨一個人,說不定心底深處裡是深深愛著他的。現實中的我們和深處的自己,是不是也有同樣的反差?   過往的生命歷程,深深影響我的人生觀和教養方式,因此我總是鼓勵媽媽在陪伴孩子的同時,也和孩子一起探索自己。這幾年來,除了開心地看見兩個孩子活出自己的味道,最值得欣慰的,應

該是我除了扮演母親的角色,也把自己還原成一個小孩,重新掀開「自我的罈子」,找到童年那個「感情的容器」。用溫暖的理解以及愛,找到最真的我,尋回童年的夢,也重新探看屬於父親的罈子。 教養是回到自己,找到情感的根、土地的根、生命的根我想,成為父母最大的福分就是藉由養育孩子,宛如實境模擬般把自己變成一個小孩,重新回到過去。不管過去在原生家庭是傷心的、遺憾的,甚至是無法挽回的記憶,你都可以試著把它轉化成美好的養分,從「失去的時光中,收回一片片土地」,成為你和下一代生活的重要磐石。時光回轉像個小孩,像穿越了某個生命的通道,發現你在目前的家庭和原生家庭的「銜接處」,竟然住著另一個靈魂(一個調皮的頑童或一個

受傷的孩子),如果你能褪去大人的外殼,住進這個小孩的心靈,追尋記憶中的某個時刻,定定地看著自己和原生家庭的連結,也許你就能恍然明白,不管是出於命運,或一種難以言喻的因緣,我們自身、包括我們下一代的成長環境,其實冥冥之中,都被家庭某種不可抗拒的力量緊緊牽引著。結婚之前,我和多數人一樣,對家的概念模糊而懵懂,直到有了小孩,透過養兒育女觸摸到生命底層的根鬚,我才猛然察覺,緊緊牽繫我們的、那條無形的家庭絲線,是情感的根、土地的根和生命的根。找到情感的根:了解原生家庭如何塑造你你愈瞭解自己,就愈瞭解小孩這幾年與媽媽們互動的過程中,有媽媽直言自己和原生家庭沒有什麼好探索的,童年也沒什麼遺憾和傷痕。剛開始我

們只是盯著小孩的成長,沒有自覺要把目光轉向自己,等到孩子愈來愈大,你會發現你對孩子的管教態度,取決於你內在的人格特質。而你內在的性格其實取決於原生家庭如何塑造你。當你學習用長大的眼睛重看兒時的自己時,你會發現你愈瞭解自己,就愈瞭解自己的小孩。還有一種情況是,有一天你發現孩子的缺點,竟然正好是自己的一部份,尤其這個缺點激烈的造成你和另一半的爭執時,就如同村上春樹所言,不得不從自己的根部往內挖掘,有時不想看的東西也不得不看。因為,這個要命的缺點造成你和另一半爭執的糾結點,很有可能是幼年的際遇種下的根。你不得不把過去聯繫你和原生家庭情感的根部拉出表面,好好瞧個清楚,了解問題的所在。也許你會恍然察覺,

原來,孩子有你童年的影子。當你願意回到原生家庭找到你情感的根芽時,孩子便成為你探看自己的鏡子。養孩子,另一個自我成長的層面,好像也在養自己的心,藉由重新修補,自己也因此活得更完整。找到土地的根:親近故鄉、在地生根的教養不管孩子飛多遠,都不會忘記回家的路一旦你開始往內心探勘「挖井」,撥開橫阻在你和內在的自己,幾十年被歲月和柴米油鹽淤積囤塞的淤泥,剛開始只是輕輕的搔痛,涵藏一絲絲酸酸甜甜、模模糊糊的記憶,一旦挖掘到內心底部的活水層,那不顧一切蜂擁而上的泉水,瞬間就化為百味雜陳的往事和無可抑止的淚水。也許是這個緣故,有時候我們很怕痛,常常懷念一種味道,卻又害怕聞到它的氣味。很想搞清楚自己的困惑和糾結

,卻又不敢追根究柢想得太清楚。但,最終我們還是要面對啊,就像我們終究要回家一樣。這或許是為什麼離開家鄉多年,仍住不慣都市的繁華,而選擇住在隱匿的山間和大樹小花小草為伍的主要原因。土地的根鬚,從台南到淡水,哪怕經過多少的風風雨雨,人事的變遷,幾十年來像剪不斷的臍帶緊緊抓住了我,成為我的養分和不離不棄的依靠。很自然的,在我成為母親之後,我選擇了一種親近土地、親近故鄉、在地生根的教養。我希望土地的根鬚不僅牢牢抓住我,也緊緊抓住我的小孩,我希望他們永遠聽得見原野的呼喚和土地的心跳。想想,一個人的童年只有一次,童年一去不復返,電玩手機卻在每個階段隨時隨地、甚至只要有錢便可以擁有,又怎麼能夠取代「只屬於自

己」的親情,和長大後「有錢也買不到」的童年經歷呢?有很多人感嘆,這一代孩子的靈魂好像都空空的,那是因為他們活在網路的虛擬世界,生命的根鬚離土地太遠了,找不到可以歸根的地方。故鄉就是泥土,如果孩子的童年只是緊緊黏住電腦和網路遊戲的螢幕,而沒有聞過家鄉泥土的味道,長大後又如何循著故鄉的氣味,踏上歸鄉尋根的旅程呢?因此,我和先生對兩個孩子的教育,總是從孩子的出生地淡水為中心,再將觸角往外延展到新北市、台北市,以及台灣各地。不論是陪伴孩子在山中的小徑探險,在溪流戲水或在草地上奔跑打滾,參與各種廟會慶典、老街踏查、生態露營,或到圖書館演藝廳看演出、聽故事,我們總是想辦法幫助孩子在生長的土地,伸出感情的觸

鬚,在自己的故鄉生根。有時我會想,如果我真的想藉這本書大聲地說一點什麼,那一定是每次看到有些孩子被父母關在家裡,或和父母一起成為「低頭族」關在網路世界,都非常的不忍心。因為年幼的孩子正在成長,其實很需要空間自由伸展,他們要在開闊的土地盡情奔跑,和藍天、小鳥、清風、太陽同步呼吸、同步歡笑,才能長得好,活得快樂。孩子跟大人不同的地方,在於孩子是開放的、豐富的、好奇的。有些東西也許你已經失去新鮮感,他們卻還興致勃勃躍躍欲試。孩子的心靈就像發電機,當你已經筋疲力盡,他們卻還神采奕奕精神飽滿。倘若孩子成長的故鄉是都會,不妨讓孩子參加自然生態體驗營,或從都會附近的山間小道、社區公園開始踏查,尋訪有特色的古

厝、店家,或拜訪當地的藝術家,甚至可以像義大利作家卡爾維諾一樣「發揮想像力,為你的城鎮創作一幅畫像,想像你在畫中遇見的每樣事物,都充滿魔法、誇張變形︙︙採用你偏好的記錄方法,什麼都行。」我想,只要父母願意回復好奇的童心,陪著孩子在生長的土地探索,把家鄉的每一棟房子、每一條溪流、每一棵樹,都當作有生命的個體去觀察、去對話,自然能幫助孩子打開耳朵聆聽,用雙手觸摸,用嘴巴品嚐,用五官攝取故鄉的影像,不管將來孩子飛多遠,沿著童年走過的軌跡和曾經有過的感動,都不會忘記回家的路和原鄉的呼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