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車充缺點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小米車充缺點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蘇珊娜.費雪.里茲寫的 純露芳療大百科:德國芳療大師給你76種純露最新資料與200種應用配方,溫和保養皮膚與健康 和楊靈修的 我們的金融時代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大樹林 和中信所出版 。

國立澎湖科技大學 電機工程系電資碩士班 林育勳所指導 張期鈞的 應用於自行車微發電機設計與分析 (2021),提出小米車充缺點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微發電機。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小米車充缺點,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純露芳療大百科:德國芳療大師給你76種純露最新資料與200種應用配方,溫和保養皮膚與健康

為了解決小米車充缺點的問題,作者蘇珊娜.費雪.里茲 這樣論述:

德國芳香療法先驅──蘇珊娜.費雪‧里茲 30年集大成之作! 絕無僅有的31種新興純露45種常用純露200個純露配方 以溫和低敏的強大療癒力, 外用修護肌膚,內服恢復健康!     《純露芳療大百科》集結學術、經驗、主觀感受和在自然中的體驗於一書,全面涵蓋你想知道的純露知識。     ★梳理全球研究純露的現狀,分享30年來的實驗心得     本書梳理了純露的歷史,以及全球目前對於純露研究的現狀。從醫學、護理、能量、心理、身體保養的所有應用領域。     作者蘇珊娜.費雪‧里茲結合自己所學與純露研究的最新成果,在400多頁裡清楚描述了76種植物純露的詳細資料。包括先人流傳下來的智慧,以及現

代的最新知識,範圍包括藥草學、芳香醫療與芳療護理。不僅從物質成分的角度分析純露(如坊間大多數作者的做法),還會從自然療法和現代替代療法的視角來介紹純露。     使用本書時,實用指數立竿見影──給你單一純露最全面的應用方式,包括心理效用、能量屬性、生理效用、醫療護理領域、肌膚保養、寵物護理、廚房料理等。     ★超越經典,收錄31種新興純露   本書也與2001年出版加拿大芳療師蘇珊.凱帝《Hydrosols: The Next Aromatherapy》一書對話,例如:對某些純露pH值測量值的差異。在蘇珊娜的研究之下,提出了有別於前人的嶄新觀點。     目錄中打#字號的31種純露,是台灣

純露書籍中未曾介紹過的種類。例如:蘋果花純露、小米草純露、檸檬草純露、萊姆純露、桑葉純露、秘魯聖木純露、香草純露、五葉松純露、雷公根(積雪草)純露……。     ★給你滿滿的純露應用法   ‧秘魯聖木純露能緩解頭痛和偏頭痛,緩解憂鬱、淨化空間。   ‧茉莉花純露能助眠和消除恐懼,與西藥Valium效果一樣好。   ‧萊姆純露適合保養油膩、毛孔粗大的肌膚。   ‧西洋蓍草純露有消炎和殺菌的效果,用來漱口可以改善牙齦發炎。   ‧胡椒薄荷純露噴灑身體,可以抑止出汗和除臭。感冒時能暢通阻塞的鼻腔,減少黏液分泌。     ★收錄醫療人員的純露應用心得   助產士安內特說:「如果孩子早上不想起床,迷迭香

純露是個很好的解決辦法。我會朝他們頭部上方噴幾下迷迭香純露。接著就會看到一陣細細的水霧降到孩子身上。感覺就像在施展魔法似的。我睡完午覺後,也喜歡用迷迭香純露來喚醒自己。」     醫務人員米拉格羅斯說:「檸檬馬鞭草可用於舒緩胃部,特別是腹瀉的時候最適合使用。這種植物具有神奇的魔力:它能招引愛情。它還能穩定情緒:如果有人愛上你,但是你卻不知道如何是好,可以用檸檬馬鞭草來幫你做決定,這種植物能幫助你維持內心的平衡。」     ★貼心的安全警告   ‧在有新生兒或幼童的空間使用胡椒薄荷純露薰香,可能會引發呼吸困難。   ‧雪松純露具有輕微打胎的效果,懷孕期間不宜使用。     ★蒸餾純露的心得與驗證

    作者親自蒸餾本書提到的76種純露,並經歷多次嘗試、測驗和研究。所以,也教你在家蒸餾純露的方法、法律規範、不同蒸餾器的優缺點、植物材料的考慮因素、水的選擇(質量)、冷卻、過濾,還介紹純露的化學成分,如醛類、醇類、酮類等,遵循pH值的原理和測量方法。     最後,介紹用於生產天然化妝品的原材料,例如植物油、酊劑等。然後〈採收部位與蒸餾季節〉根據季節列出植物,對自己蒸餾植物的愛好者提供幫助;〈保養功效與適用膚質索引〉和〈舒緩病症的純露索引〉能輕鬆指引你的皮膚和健康需求;對於一名治療師或保養者,這些都是非常實用的資訊。     ★使用純露的好處   蒸餾的純露沒有添加物和防腐劑,適合想要改善

敏弱肌膚的人;親民的價格也適合想嘗試芳香療法的新手。以植物精油和純露為工具的芳療師。除了對單一植物純露的了解,加深您應用純露的廣度。不管你是想提升自己,或幫助客戶更溫和地呵護肌膚與保持健康。     透過使用成分天然、溫和的純露,你將感受植物源源不絕的療癒力,注入自己的皮膚和身體。連孕婦、寶寶、兒童、中老年人也都適合用純露來幫肌膚補水、抗敏、殺菌,以及進行體內保健(限有機純露)。     純露特別適合用於鎮定過敏、緊緻毛孔、保護呼吸道、調理腸胃、口腔殺菌、保養子宮、泡澡退燒。         ★為何你要選擇使用純露?   1. 純露能發揮精油不具備的功效。   2. 純露和精油兩者相加,能得到

一加一大於二的功效。   3. 純露比精油更適合服用,比花草茶效力更強。   4. 純露比起精油更經濟實惠。   本書特色     ◎第一本談到純露用於醫療護理場所的用法和用於寵物護理的知識。   ◎針對單一純露的更多元的嶄新用法:身體保養、肌膚保養、臨床治療配方。   ◎收錄來自各領域的使用者體驗。   ◎教你如何自己動手蒸餾純露。   ◎教你鑑定純露的成分,避免買到不純的純露。   ◎從純露的各別化學成分讓讀者能夠將配方輕易取代成手上現有的純露品項,還能判斷純露的類型。   ◎解說如何測量純露的pH值:讓讀者知道純露是否受細菌感染?   ◎天然保養品的實用資訊與製作方法   ◎純露的採收部

位與蒸餾季節   專業推薦     「純露雖然是植物蒸餾過程中的水相產物,與精油相比,它們濃度低、性溫和,但在草本醫學中卻屬於草本製劑中的其中一個獨立的類別。蘇珊娜透過本書分享她與純露之間豐富的相處經驗,也帶給我們許多從前未知的純露知識。很高興能看到華語市場中又出現一本新的純露專書,讓喜愛純露的芳香同好開啟更廣闊的芳療視野。」──原文嘉(資深國際芳療師/質覺自然文化學院院長)     「純露的英文Hydrosol是我受業老師Jeanne Rose,美國芳療始祖所創立名詞,意思是「蒸餾的水溶液」,過往很多人誤以為純露是精油的副產物,然而遵從古法銅器萃取的純露是一種高級的手工藝,是輕量版的藥草學加

芳療學,精油的產量反而才是附屬品。市面常有一些假冒純露機,門外漢販售的劣質純露,常有細菌及黴菌汙染的問題,在製程中加過多的水及或用精油混水,魚目混珠為純露或叫花水。這都是違反純露職人的製作精神;作者在書中分析眾多純露,同時強調pH值檢測的重要性,這也是迷迭香花園對純露的要求,量少質精,品質監控,追求安全有效。喜愛花草的你可以在此書認識純露的精髓,將來不會誤用有菌或過度加熱,充其量是花草水的產品。」──郭姿均 Erica(美國迷迭香花園Rosemary Garden創辦人/美國藥草師協會AHG董事)     「書中自有芬芳,隨意翻開一頁,都能感受到花香的訊息自書中飄然而來,每一刻都徜徉在幸福愉悅

的芳香裡。」──陳麗安(花露農場/比顧芳療芳療師)     「本書認真地討論蒸餾的工序及品種的差異,這對純露的推廣至關重要,因為製作純露的門檻不高,若缺乏這方面的認識,則不易獲得真正有療效的成品,也就難以取信於人。」──溫佑君(肯園與香氣私塾負責人)     「此書不僅涵蓋的純露種類繁多,內容更是詳盡,包含每種純露的植物基本資料、使用限制、生心理效用、護理領域、寵物的用法等。更棒的是,提供豐富的配方,讓讀者可以靈活搭配,充分滿足現代人對於純露知識的渴求。」──鄭竹祐(芳雅集療癒空間 / 美國NAHA認證學院校長)     (以上依照姓氏筆畫排序)   讀者好評     Proton_43:「首

先,不得不說這是一本巨作,製作非常漂亮。而且資料量很龐大,而且很有根據,非常有趣。如果你對這個話題感興趣,你一定不要忽視這本書。而且我看到大量的配方!!!!一本讓人狂喜的書!買!!!」     Neufeld Julia:「DIY天然化妝品愛好者的必備品!!!!這本書超出了我的預期,它不僅設計精美,而且內容豐富、有趣。純露植物的寫真也非常美麗,在描述其效果時,比許多藥用植物詞典更好!在純露的介紹上,您會找到關於植物起源、蒸餾的植物部位、萃取、香味、成分、pH值、保存期限、應用等詳細訊息,然後加上許多芳香療法配方,不管是妳想運用在保養皮膚或身體、廚房、獸醫……還指出可能存在的風險。這本書值得每一

分錢,我真的會推薦給任何想善待自己的人! 」      Heike Spandau:「因為我想要自己蒸餾純露,所以買了這本書。這本書詳細解說了純露在健康和美容方面的影響。除了含金量高之外,這本書的貼心設計也使它成為一本廣受歡迎、經常使用的參考書。作者為所有想嘗試純露這主題的人提供明確的購買建議。」     Binemaja:「使用純露者的必備書籍,包含精彩的圖片,使用的好點子,超級有趣的解釋。那些尚未蒸餾過純露的人肯定會體驗到很多新的東西。」

小米車充缺點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除Gogoro車主外公路腳踏車 一般機車 腳踏車 自動腳踏車都要有!米家電動打氣機1S打氣測試超低胎壓要充多久,電動打氣機打球要多久好用嗎?
小米打氣機機車 公路車都可以打
抽獎規則
1.訂閱我跟阿輝的頻道
2.分享影片
3.影片留言區留言 『我要抽米家充電寶1S』

#小米充氣寶1S #小米充氣寶
加入我的Line@生活圈⬇︎
@3ctim
訂閱3cTim哥副頻道⬇︎
http://bit.ly/36gDKs7
加入頻道會員⬇︎
http://bit.ly/2LoUuox

現在Podcast也可以聽得到Tim哥的科技午報了
Apple https://apple.co/2IupRwH
Google https://bit.ly/3hMfwMn
Spotify https://spoti.fi/32ZflZS

訂閱3cTim哥主頻道⬇︎
http://bit.ly/2MgPy4H
訂閱Tim嫂頻道⬇︎
http://bit.ly/2PEnHMZ

追蹤3cTim哥即時動態⬇︎
instagram☛http://bit.ly/2HCZ52j
facebook☛http://bit.ly/2JyOGGK

Tim哥嚴選商城 🛍️ 3C購物
官方網站▶️ https://goo.gl/jW7cny
App Store▶️ https://goo.gl/67foDK
Google PlayStore▶️ https://goo.gl/l6B5Zp

*圖片內容截取自Google搜尋網站
**音樂與音效取自Youtube及Youtube音樂庫

應用於自行車微發電機設計與分析

為了解決小米車充缺點的問題,作者張期鈞 這樣論述:

本論文主要在討論過去研究中自行車發電機以及市售之自行車微發電機特性,並設計與製作一個輕量化且簡單易於使用的永磁式自行車微發電機。在目前市售的自行車微發電機效率最佳的為輻調式發電機,其重量輕且發電功率高。而在本次研究中則分別使用4片與6片I型矽鋼片疊製作鐵芯,並以漆包線纏繞不同匝數線圈的定子利用不銹鋼所製成的支架固定在車架。使用切割墊與圓形強力磁鐵製作成轉子安裝於自行車的輪框上,與固定在車架的定子相結合。根據研究後可得出結論共有三個面向,首先定子鐵芯以越多矽鋼片疊製成且纏繞的線圈匝數越多時,在時速越高的情形下,其輸出電壓越大,此結論與過去研究之結論相符合,並進一步發現定子線圈的纏繞方式

會影響輸出電壓,兩者呈正相關。其次則是與市售之微發電機之比較結果,本次製作的微發電機與發電花鼓或是摩電式發電機來說其輸出電壓較其二者為高,但在重量上較發電花鼓輕而比摩電式發電機重,而與幅條式發電機相比時則輸出功率較差且重量較重,均不如市售之幅條式發電機故仍有改進之空間。最後則是本次研究與過去研究相比較發現,將定子串聯後確實可增加輸出電壓,因此欲輸出更多電壓應使用更多定子串聯,但本發電機不能對電動輔助自行車之電池充電,其主因在於電動輔助自行車並沒有行駛中充電的設計,且即便可直接對該電池進行充電,本次製作之發電機與市售之升壓充電模組相搭配時仍不足以補充因電動輔助之電能。

我們的金融時代

為了解決小米車充缺點的問題,作者楊靈修 這樣論述:

《我們的金融時代》是一本介紹中國內地和香港資本市場20年變遷與未來投資趨勢的經濟讀物。 《我們的金融時代》通過解讀兩地資本市場過去20年的差異,以及未來在A/H市場融合趨勢下,兩地投資理念的互相影響,演變趨同,為機構投資者、金融從業者及企業指出香港資本市場未來投資機會。 2018年,香港回歸後20餘載,改革開放的40周年,我們身處的時代背景在改變。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居民正不斷創造和積累大量財富,使中國從 “資本貧乏國”轉變為“資本富裕國”,而資本“走出去”成為更重要需求。中國資本市場開放和國際化一直在推進,中國的兩個資本市場:“在岸”的A股市場,和“離岸”港股市場在2014年

滬港通後開始互聯互通。 2016年,隨著交易層面額度限制的放開, A/H兩地在二級市場層面接近于完全融合。2017年也成為內地機構系統性配置香港市場的元年,內地資金在香港產生更大影響力。 2018年4月24日,香港市場也迎來了20年以來最大的改革——香港創新版,中國內地最近推出CDR(中國存托憑證)吸引海外上市的科技公司回歸A股,中國內地和國際市場的競爭和聯繫也將進一步深化,中國的“在岸”和“離岸”兩個資本市場的關聯從沒有像今天這樣緊密。 兩地資本市場的邊界正在消失,如何緊跟未來投資趨勢,抓住投資機遇?在《我們的金融時代》一書中會找到答案。 楊靈修 復旦大學經濟學學士

,美國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金融理學碩士,在中美核心刊物如《國際經濟期刊》、《MIT亞洲經濟期刊》(MIT 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等發表多篇論文。 現任中信證券首席海外策略師,兼中信里昂(CLSA)首席中國策略師及中國產品主管。加入中信證券前,曾擔任瑞銀(UBS)中國策略分析師,巴克萊資本(BARCLAYS CAPITAL)駐香港經濟學家等。楊靈修及其所在團隊在2011—2017年多次被國內外權威機構如《亞洲金融》(FINANCEASIA)、《亞洲貨幣》(ASIAMONEY)及《新財富》評選為“最佳經濟學家”及“最佳策略

師”第一至三名。 上篇 一個國家, 兩個資本市場 第一章 中國香港———中國的 “離岸” 資本市場 香港市場 20 載: 從紅籌股、 H 股到滬深港通 H 股 “全流通”, 又一場股權分置改革的盛宴 第二章 從 A / H 價差看兩地資本市場的異同 過去 20 年, 什麼在驅動 A/ H 折溢價 港股 “A 股化”: 一個 “離岸” 市場的 “在岸化” 進程 第三章 登陸香港資本市場 小米上市與香港創新板 25 年以來最大的改革: 迎接 “新經濟” 港股與 A 股上市: 差異在哪兒 赴香港上市, 需要知道的幾件事 第四章 真正立體化的二級交易市場 融券做空: 一個成熟市場的

“雙向機制” 再融資制度: 以註冊制為基礎的香港市場 第五章 產品多元化: 多空兼備的香港證券市場 港交所產品 股票期貨與期權 美元兌人民幣 (香港) 期貨和期權 下篇 港股 “A 股化”, 從細分行業看兩地投資趨勢 第六章 大週期板塊 石油石化行業: 更具上游屬性的港股 有色金屬行業: “龍頭” 之別, 估值之辯 煤炭、 鋼鐵行業: 港股, A 股的一個縮影 第七章 大消費板塊 汽車行業: 一個被南下資金深刻改變的行業 食品飲料行業: 不同的市場, 相同的故事 餐飲旅遊和商貿零售行業: A/ H 市場, 巨大的結構化差異 醫藥行業: 因不確定性而被低估的優質行業 紡織服裝和輕工行業: 龍

頭的時代 家電和教育行業: 兩個 “小而美” 的行業 第八章 大金融板塊 銀行業: 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行業 非銀行金融行業: 龍頭公司的 “美”, 港交所的獨特 房地產行業: 海外與國內, 分歧在哪兒 第九章 大工業板塊及其他 機械 (含軍工) 行業: 重龍頭、 現金流 公用事業和環保行業: 火電的週期和環保的彈性 交通運輸行業: 橫看成嶺側成峰, A/ H 市場細分多樣 建築行業: 央企乘上 “一帶一路” 和 PPP 的春風 結語 不是後記的 “後記” 序一 2018年是改革開放的40周年,香港回歸祖國已20多年,我們身處的時代在改變。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

人民創造和積累了大量財富,使中國從資本“引進來”轉變為資本“走出去”。而香港市場,這一中國的“離岸”資本市場,與內地資本市場的關係也在發生微妙的變化。20年前,香港是資本“引進來”的視窗;而未來10年,在繼續發揮“融資視窗”作用的同時,香港也將承擔更多幫助內地資本“走出去”的責任。4年前,滬港通機制推出,實現了中國兩個資本市場(“在岸”A股市場和“離岸”港股市場)的互聯互通,中國“在岸”和“離岸”資本市場的關聯從沒有像今天這樣緊密。 同時不可忽略是,與內地市場相比,香港市場彙集了大量多元化的投資者,也存在融券和做空的“雙向交易”制度,是真正立體化的交易市場。在上市制度安排方面,香港一級市場的

國際籌資能力極強,可支援不同規模的IPO(首次公開募股)招股,吸引可觀數量的海外投資者參與,定出理想的價格。完善的監管機制、透明的程式、全面的上市指引,也增強了國際投資者的信心,縮短了投資上市的時間,降低了上市後的監管和維護成本。香港的法律體制,為籌集資金的公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基於“註冊制”的發行制度,對公司上市之初的發售和未來再融資等有著深遠的影響。 簡而言之,香港作為中國的“離岸”金融中心,在聯繫匯率制度下,處於美國與內地之間:比內地更開放、更國際化,比美國等主要國際市場更接中國的“地氣”,成為連接中國與國際市場的橋樑。 我們身處中國資本市場開放的“新時代”。資本層面的互聯互通,中國

“離岸”和“在岸”資本市場的一體化進程已經開啟。A/H兩地市場逐步邁向共同市場,聯繫也更加緊密。本書從兩地市場的角度,探索兩地市場融合的格局,以及中長期發展趨勢帶來的變化。希望這本書抛磚引玉,使有意借助香港資本市場發展上市的內地企業,或在香港拓展國際業務的機構和從業者,對中國的這個“離岸”市場多一些認識。 2018年,香港迎來25年來資本市場最大的改革——香港創新板。回顧20世紀90年代,內地企業開始逐步進入香港,一些省市或中央部委紛紛將設在香港的視窗公司改組並上市,並通過香港高效的資本市場進行融資,其中就包括中信集團、招商局集團等紅籌股公司;1993年,第一家H股公司青島啤酒在香港上市,開

啟之後20年H股公司赴香港上市的熱潮。2018年7月9日,在“錯失”阿裡巴巴後,第一家“同股不同權”的內地“新經濟”公司小米成功在香港上市,而未來我們也將看到更多“新經濟”公司登陸香港資本市場,為市場注入新的活力。 最後,衷心祝願內地企業,以及內地資金能在香港市場產生更大的影響力,祝願中國資本市場變得越來越開放、成熟。 唐臻怡 中信里昂董事長 2018年8月於香港 序二 縱觀全球金融市場的格局,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香港是連接亞洲特別是中國這個快速發展的市場與歐美市場的紐帶。 與許多國際金融中心相比,香港更熟悉內地的市場狀況。近年來,以滬港通、深港通和債券通為代表的香港與內地市場的積極互

動,就是以香港的獨特地位展開的,對中國金融改革帶來積極的推動作用,特別是在全球金融市場動盪、中美貿易摩擦加劇的特定時期,滬港通、深港通和債券通吸引了大量國際資本進入中國市場,有力地支持了中國國際收支的平衡。如果要把類似的互聯互通項目放到其他海外市場,其難度預計會顯著大於內地與香港的互聯互通,其中的主要影響因素有時區、法律法規體系以及語言文化、投資者對相關市場是否熟悉、監管機構與交易所之間的溝通效率等。 香港是與紐約、倫敦並駕齊驅的國際金融中心之一,是現有國際金融體系中的活躍一環。近年來,中資金融機構以及來自內地的投資者在香港市場的占比大幅上升,但是來自世界各地的金融機構,依然在香港市場的不同

細分業務領域佔據重要的領導地位;在香港資本市場的投資者構成中,來自歐美的機構投資者依然佔據主導地位。這是由香港長期所發揮的吸引國際資本進入中國市場的功能決定的。這種獨特的市場結構,為香港推動與國際趨勢一致的各種金融創新,提供了更大的探索空間。在一個以散戶為主導、還沒有完全建立買者自負等投資文化的市場,監管者要想推出一些風險較大的金融創新制度改革,面臨的掣肘因素肯定要複雜得多。例如,在香港市場推出生物醫藥公司上市制度的改革,海內外投資者積極踴躍,推進也很順利,但是如果在內地市場推出類似的改革,難免就要考慮如果失敗了,散戶投資者會做出何種反應。 香港的這種獨特優勢如果發揮得當,可以形成多贏的格局

。香港可以積極參與國際金融體系中的競爭,與其他的國際交易所相比,同樣的改革舉措,在香港市場成功的可能性更大,因為香港除了可以依託國際市場外,還可以依託內地這樣一個擁有巨大潛力的市場,香港推出的生物醫藥公司上市制度改革,吸引了不少海外醫藥公司前來上市,但是其中最為活躍的主體還是來自內地的生物醫藥公司。對於內地的金融改革來說,香港在發揮其獨特的國際優勢、參與國際市場競爭、探索國際金融創新的同時,也可以為內地的金融改革積累一些經驗,對於其中一些在香港市場上證明是行之有效的金融產品、金融制度,可以靈活地轉移到內地市場。因此可以說,香港可以在國際金融市場上代表中國甚至亞洲參與國際競爭,以競爭和探索制度創

新為主;與內地則主要以合作為主,這種合作既可以是對國際創新的先行先試,又可以作為外資進入中國市場、以及中國資本進行國際配置的門戶市場。 當前,國際金融體系正在經歷又一輪大規模的劇烈變化。一方面,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逆全球化的趨勢在局部地區躍躍欲試;另一方面,我們可以看到全球化與區域合作在活躍地推進。一方面,中國正在越來越深入地融入全球金融體系中;另一方面,中美貿易摩擦也使全球金融體系與中國市場的互動充滿變數。在這個過程中,香港在連接中國市場與國際市場方面,將有條件發揮獨特的樞紐作用。 無論國際經濟格局如何變化,從中國經濟發展的內在趨勢看,人民幣在資本專案管制的放鬆、資本市場的雙向開放以及人民

幣的國際化將是客觀的發展趨勢。以中國龐大的經濟規模,如果繼續保持嚴厲的資本管制,人民幣一直不能順利實現完全的可兌換,那麼企業、居民以及大量中國的金融機構在參與全球競爭時必然容易因為受這些因素的制約而處於劣勢。香港需要把握這個大趨勢,為支持人民幣資本項目管制的放鬆、資本市場的開放和人民幣國際化做出積極的貢獻,同時香港也因此可以獲得鞏固其金融中心地位的新動力。 僅僅以資本市場的開放為例。從國際經驗看,一個可持續的資本市場開放,必然是雙向的,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既要“請進來”,也要“走出去”,兩種路徑各有其重要的功能,香港在這兩種開放路徑中有條件發揮積極的作用。 所謂“請進來”,是指請世界各國

的金融機構、投資者進入中國市場;“走出去”,是指中國的金融機構、企業和投資者進行海外投資、海外資產配置。 “請進來”的優點是,中國內地是主場,歐美金融機構、資金和投資者必須根據中國的法律法規和金融規則開展業務;缺點是這需要參與的海外機構對中國市場有非常透徹、清晰的瞭解,可能不得不付出比較高的運行成本。“走出去”則是指中國企業進行海外投資,中國資產配置海外資產,優點是資產配置多元化,並實現了資產的國際化;缺點是需要這部分投資者對海外市場非常瞭解,這部分資金流出去就進入客場,需要這部分投資者熟悉不同的交易規則和交易環境。在“請進來”和“走出去”的過程中,香港都可以發揮門戶市場的作用。 在資本市

場開放的過程中,在內地和香港市場之間建立的互聯互通機制,同樣可以發揮重要的作用。中國金融市場獨特的發展路徑形成了中國獨特的市場結構、交易制度和清算託管制度等。與此形成對照的是,歐美金融市場發展這麼多年,也形成了自己行之有效的交易、清算、結算、託管制度等運行框架。這兩個龐大的系統如果要向對方開放,自然面臨著兩種並行的金融體系如何溝通的新課題。在這個背景下,香港通過建立覆蓋不同資產類別的互聯互通機制,為內地市場的開放提供了一個既對國際市場開放又風險可控的平臺,將海外市場的投資者和企業與內地市場的投資者和企業連接起來,在推動金融產品創新和市場開放的同時,充分保證兩種不同市場的有效溝通,保證交易的便利

性和資本流動的暢通,高效率對接國內與國際市場。 我們可以看到,在資本市場雙向開放的過程中,兩地資本市場既保持不同的運行特點,又不斷融合,使“離岸”港股和“在岸”A股的投資者行為以及更深層次的投資理念相互影響,並不斷創新與改變,從而為香港國際金融的繁榮乃至中國金融業的改革開放,帶來源源不斷的新動力。 巴曙松教授 2018年9月 (北京大學滙豐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 香港交易所董事總經理、首席中國經濟學家, 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