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博盒子dcard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國立中央大學 藝術學研究所 曾少千所指導 林雅綸的 李明維參與式作品計畫的美學意涵 (2018),提出安博盒子dcard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李明維、參與式作品計畫、行為互動裝置、像生活的藝術、禮物美學/禮物的流動、生活儀式、與陌生人的互動、建基於關係的自我/關係的意識、生存美學。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安博盒子dcard,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安博盒子dcard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台灣奧運獎牌數創新高/陳建州/吳亦凡遭刑事拘留|老鵝特搜#650

​​​​​​​​​​​​​​00:00|台灣奧運獎牌數創新高
2金4銀4銅破歷史紀錄 拳擊女將黃筱雯打進四強確定奪牌

04:11|陳建州
IG限時動態為楊勇緯加油 黑人夫妻被抓包用安博盒子看盜版

06:26|吳亦凡遭刑事拘留
涉嫌誘姦未成年少女 粉絲警局外為偶像加油

#世界球后 #戴資穎 #李智凱 #麟洋配 #潘政琮
#范瑋琪 #盜播 #體育 #東京奧運 #Instagram
#都美竹 #失德藝人 #劣跡令 #吳籤 #酒桌選妃

★幾天幾摳贊助老鵝【http://bit.ly/31xsPcF

🔸老天鵝娛樂FB【 http://bit.ly/2zL5tWv
🔹加LINE 抽禮物【http://bit.ly/2zVuuyD
🔸追蹤老天鵝IG【http://bit.ly/2No6dTE
🔹老天鵝社團秘密抽【 http://bit.ly/2NkLkbO

李明維參與式作品計畫的美學意涵

為了解決安博盒子dcard的問題,作者林雅綸 這樣論述:

旅美台裔藝術家李明維(Lee Mingwei, 1964- )以其觀念性參與式藝術作品著稱。本文聚焦於其綜合媒材、展現人與人關係的行為互動計畫《睡寢計畫》、《晚餐計畫》、《客廳計畫》、《魚雁計畫》、《移動的花園》、《織物的回憶》、《補裳計畫》和《旅驛計畫》等八件作品,以此為核心分析對象,兼及其他創作計畫。從中梳理其多藉由對話和生活儀式中的互動方式,呈現人與人、自然、地方環境等的記憶連結,和開啟與陌生人關係的探索。本論文第一章探討李明維參與式藝術計畫的場域機制與空間情境,著重於美術館展示機制的演變和其中「活藝術」(live art)的發展趨勢,進而分析其作品中行為互動裝置與美術館的相輔相成。接

著從場域氛圍進入環境心理學中對於空間裝置的暗示,以及參與人和參與物交融之「物件史/關係史」藝術計畫的相互見證。而藉由(禮)物而帶動關係的連結,反映了人類學中禮物的美學和生活儀式的互動默契。為第二章李明維參與式藝術計畫中的物及其意涵的探討重點。第三章進到李明維參與式藝術計畫中「參與」人的主體精神,從微觀社會學和親密關係面向,申論與陌生人近距離一對一相處設定的心理意涵。本文從場域、空間、裝置、物件、互動、人到美學,同時牽連並深化相關議題理論,從參照中呈現出李明維參與式作品的特點:私密親密關係之另類社會學角度、從關係論出發的微觀社會性、主體的主體性等。並在回歸藝術史脈絡和美學理論的討論比較中,凸顯出

其在觀念藝術、社會參與性藝術以及藝術與社會/生命的關係中,其藝術觀點和作品的特殊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