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 nu bra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國立臺灣大學 臨床藥學研究所 高純琇所指導 林信樺的 藥品資訊傳遞機能之探討-醫師獲取藥品資訊現況調查 (2004),提出孕婦 nu bra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藥品資訊工具、傳遞機制、用藥安全。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孕婦 nu bra,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藥品資訊傳遞機能之探討-醫師獲取藥品資訊現況調查

為了解決孕婦 nu bra的問題,作者林信樺 這樣論述:

研究背景提供有效、正確的藥品資訊,在用藥安全是相當重要的一環。其中,建立有效率的藥品資訊傳遞機制,在現今醫療資訊更新迅速的社會,更是衛生主管機關、藥商、醫療服務提供者的一大挑戰。藥品資訊是如此的多而複雜,各國藥品安全資訊傳遞管道系統也不盡相同,唯有針對醫療人員使用藥品資訊的現況去瞭解,方能對如何建立有效的藥品安全資訊傳遞管道,提出正確的因應策略。研究目的藉由問卷調查方式,收集台灣醫師臨床上使用藥品資訊工具的情形,調查影響其獲取藥品資訊途徑的因素;探討藥品廠商提供之藥品仿單及資訊,在醫師執業中,藥品開方扮演的角色;並探討醫師取得最新或更新後藥品資訊的管道。研究結果可供決策者,在訂定用藥安全及建

立藥品資訊傳遞系統相關政策之參考。研究方法本研究以國內執業醫師作為樣本對象,以非機率抽樣方式,藉由藥商業務聯絡網發出問卷,進行研究調查。問卷內容分為「藥品資訊工具使用情形」、「藥品仿單使用情形」、「取得藥品資訊的管道」與「醫師個人、機構特質」四個部分。回收之問卷進行電腦編碼資料記錄與統計分析。採用SPSS 11.5英文視窗版統計軟體進行敘述性統計,包括次數分配、百分比、平均數、標準差等;以及推論性統計,包括相依樣本t檢定、卡方檢定、因素分析、信度分析等。結果 共發出2,640份問卷,回收問卷439份(16.6%),剔除無效之問卷10份,總計回收有效問卷為429份(16.3%)。由研究得知

醫師主要以「常用藥品手冊、常用藥物治療手冊、基層醫療保健藥品手冊等工具」(38.7%)作為藥品資訊來源,其中醫師性別和科別會顯著影響藥品資訊工具的選擇。而「內容可信度」(46.2%)、「方便取得」(29.1%)為主要考量藥品資訊工具的因素。分析使用藥品資訊工具頻率,以「一個禮拜一次以上」(60.6%)最多。且平均每次尋找藥品資訊之所耗時間,以「30分鐘以下」(48.0%)最多。藥品資訊獲得途徑在人員上以「醫師同仁」(35.9%)居多,其次則是「廠商人員」(31.2%),且多為「一個禮拜一次以上」(51.0%)。「常用藥品手冊、常用藥物治療手冊、基層醫療保健藥品手冊等工具書」仍是醫師遇到新藥或知

道但未曾開方過的藥品時(28.7%),或遇到小兒、老人、孕婦等特殊族群時(31.9%)藥品資訊工具來源。不過,當病人發生藥品不良反應時,有26.3%醫師則主要以「藥品仿單或Physician Desk Reference (PDR)」作為藥品資訊工具來源。有24.2%醫師認為「Micromedex、UpToDate、MD consult、STAT ref等醫學藥品資料庫」的用藥安全資訊最完整、「國內外醫藥學相關學術研究期刊、雜誌」(21.9%)次之;而資訊的即時性,也是有28.4%醫師認為「Micromedex、UpToDate、MD consult、STAT ref等醫學藥品資料庫」最佳、而

「藥品仿單或Physician Desk Reference (PDR)」(17.7%)次之。而且,基層院所的醫師,主要得知最新用藥安全資訊管道為「廠商文件或文宣」;醫學中心則為「醫院內醫藥通訊」。有47.8%醫師的藥品仿單主要由「廠商人員」提供,其次則是「藥師」(26.1%)。此外,醫師經由藥品仿單獲取藥品資訊的頻率則以「一個禮拜一次以上」(43.1%)為主。絕大部分醫師(66.4%)知道藥品仿單需經過『政府審核通過』。而且,醫師對於藥品仿單的使用偏向於滿意,不過對於藥品仿單的更新速度則相對較不滿意。 在藥品仿單內容方面,不管是原廠藥品還是學名藥品,醫師認為英文版藥品仿單都顯著比中文版

藥品仿單內容可信度來的高;而原廠藥品仿單與學名藥品仿單內容可信度則沒有差別。68.8%醫師認為藥品仿單內容中「藥品安全性資料」是最重要,且有63.9%醫師認為它是最需要更新的部分;而「藥品使用資料」(53.6%)則被認為是最常使用藥品仿單的部分。而醫師獲知藥品仿單內容有所變動或更新的管道,在基層院所以「廠商文件或文宣」為主;在醫學中心則為「醫院內醫藥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