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直高中上課時間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大直高中上課時間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藍偉瑩寫的 教學力:深化素養學習的關鍵 和程大洲的 倫敦大學教我的13個逆轉心理學:這樣轉進人生勝利組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109學年度高一重修課表與注意事項| 臺北市立大直高級中學也說明:其他課程每學分都需要上3節課,所以假若重修課程是4學分,您將可以在課表上看到12節課。請務必確認重修科目課表,並按課表時間準時上課。 3.重修不代表就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親子天下 和圓神所出版 。

銘傳大學 觀光事業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王大明所指導 林家鍼的 臺灣離島地區國小學童課業壓力、家庭休閒滿意度與家庭生活滿意度關係之研究 (2013),提出大直高中上課時間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課業壓力、家庭休閒滿意度、家庭生活滿意、離島地區國小學童。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南大學 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林進材所指導 蔡惠雅的 臺南市國中三年級學生國語文學習困擾及其因應策略 (2012),提出因為有 因應策略、九年一貫語文學習領域(國語文)、學習困擾的重點而找出了 大直高中上課時間的解答。

最後網站國立虎尾高級中學則補充:賀!國立虎尾高中繁星成績大放異彩 · 國立虎尾高級中學112體育班特色招生甄選入學簡章 · 賀!本校111年大學多元入學成績亮麗! · 賀!本校111 學年度學測、繁星升學成績再創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大直高中上課時間,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教學力:深化素養學習的關鍵

為了解決大直高中上課時間的問題,作者藍偉瑩 這樣論述:

每一位對教育有所期待的校長或主任,都該買給校內老師的教師節禮物; 每一位想精進自身教學能力的老師,都值得精讀反芻並思索再三的案頭書。   「教師的教學教練」,也是第一線教師長期且堅定的陪伴者,   以「客製化師資培育」見長的均一師培執行長藍偉瑩,   匯聚24年教學資歷,以及6年來踏遍全台縣市、上萬人次的師培能量,   從頭細說教學力根基,完整呈現深化素養學習的關鍵。   為什麼公益平台董事長嚴長壽總裁,慧眼力邀她擔任均一師資培育中心執行長?   為什麼當談到新課綱、素養課程設計、教師社群時,她的名字總不斷被提起?   為何連跨縣市教學輔導團成員、課程督學、教育機關主管,   都要追蹤

她的臉書、正視她的意見?   她是藍偉瑩,擁有科學教育博士學位的扎實理論背景;   談起教育哲學,她自承受杜威與維高斯基影響最深;   說起課程地圖、教學發展、教師增能,面對國外艱澀難懂的教學理論,思路清晰的她,嘗試將艱澀難懂的架構,轉化為具在地化的脈絡,希望讓教師易於吸收。   因為她真切感受到:唯有真正幫助了現場老師,才能幫助學生免於成為教學的白老鼠。   本書統整了偉瑩老師歷經多年帶領工作坊的課程設計思維與實戰心法,   從課堂提問到課堂設計,從單一學科到跨領域課程,從教學方法到社群共備,   她所帶領的教師共備社群,看似軟軟的弱聯繫,卻帶給學校強大的支持力。   綜觀 教學現場的

百家爭鳴,   偉瑩老師不僅是第一線教師最溫柔、長期與接地氣的「入校夥伴」,   是推動「教師學習共同體社群」在地化實踐的重要推手,   更是帶領教師社群,邁向素養教學最堅強的「教學後盾」,   是台灣近年另一股靜流水深、引領推動教學現場改變的重要推手。 長文推薦   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嚴長壽先生   師大教育系  卯靜儒教授   國家教育研究院退休副研究員  范信賢先生 教育機關主管、教授、校長、教師、課程督學……百位教育領域工作者,誠摯推薦   潘文忠  教育部長   吳思華  前教育部長、政大商學院教授   朱楠賢    教育部主秘   吳林輝    教育部十二年專案辦

公室執行秘書   陳雪玉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館長   林威志    桃園市政府教育局副局長   陳佩汝    高雄市政府教育局副局長   陳素慧    台北市政府教育局主任秘書   潘慧玲  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教授兼教育學院院長   陳佩英  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授   林子斌  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授兼副主任   葉丙成  實驗教育無界塾、線上學習平台PaGamO創辦人   黃國珍  品學堂創辦人,《閱讀理解》學習誌創辦人兼總編輯   吳明柱    誠致教育基金會執行長   任宗浩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中心研究員   余霖    台北市立大直高中退休校長   柯

明樹    台北市立麗山高中校長   劉桂光    台北市立復興高中校長   董家莒    台北市立南湖高中校長   莊智鈞    台北市立大同高中校長   張芸棻    台北市立永春高中校長   陳建佑    台北市私立泰北高中校長   莫恒中    新北市立三重高中校長   賴瑞凰    新北市私立金陵女中校長   胡劍峰    桃園市立平鎮高中校長   林煥周    桃園市立武陵高中校長   林振清  桃園市立觀音高中校長   徐宗盛    桃園市立壽山高中校長   王冠銘    桃園市立大溪高中校長   朱元隆    桃園市立大園國際高中校長   林國松    新竹市立建功高中校長  

 吳茂林  台中市西苑高中校長   歐靖瑜    台中市立新社高中校長   黃偉立    台中市立清水高中校長   郭春松    嘉義縣立竹崎高中校長   洪慶在    台南市立永仁高中校長   張添唐    台南市私立瀛海高中校長   莊福泰    高雄市立鼓山高中校長   黃碧惠    高雄市立林園高中校長   蔡枳松    國立嘉義女中校長   蔡美瑤    國立台東高中校長   賴宏銓    台北市立弘道國中校長   蔡聖賢  桃園市教育局國中教育科科長   鍾雯豐  桃園市教育局候用校長   田應薇  桃園市文昌國中校長   謝益修  桃園市龍潭國中校長   蘇彥瑜  桃園市興南國中

校長   蘇品如  桃園市自強國中校長   余儘卿  桃園市平南國中校長   鄭如玲  桃園市迴龍國中小校長   黃金增  桃園市會稽國中校長   王中興    台東縣立大王國中校長   張筱白    台東縣立泰源國中校長   陳文靜    台東縣立初鹿國中校長   蘇意媛    台東縣立池上國中校長   黃火炎    高雄市立旗津國中校長   蔡嘉興    高雄市立田寮國中校長   梁華蓁    高雄市立前鎮國中校長   黃峻宏    台南市立歸仁國中校長   張煇志    宜蘭縣立三星國中校長   蔡明昌    台南市立金城國中校長   周芬美    彰化縣立草湖國中校長   曹建文  

 彰化縣立信義中小學校長   蔣佳樺  嘉義縣義竹國中校長   楊政修    台北市立永吉國小校長   陳治遠    台北市立龍山國小校長   唐永安    新北市立永平國小校長   李慧美    新北市立板橋區文德國小校長   王映之    新竹縣立北埔國小校長   廖曉柔    台中市立月眉國小校長   姜韻梅    台中市立桐林國小校長   楊恩慈    彰化縣立忠孝國小退休校長   謝格倫    彰化縣立王功國小校長   李政勳    雲林縣立公誠國小校長   黃淑玲    雲林縣立口湖鄉下崙國小校長   林郁杏    雲林縣立拯民國小校長   陳雅芳    雲林縣立九芎國小校長   

李盈萩    雲林縣立六合國小校長   陳百雀    雲林縣立莿桐鄉僑和國校長小   王曉萍    雲林縣立元長國小校長   劉麗吟    嘉義縣立菁埔國小校長   黃美智    嘉義縣立新港鄉復興國小校長   林秋美    台南市立新東國小校長   劉熾慧    高雄市立鳳山區曹公國小校長   陳俊能    花蓮縣立壽豐鄉豐山國小校長   吳昌葦    花蓮縣立壽豐鄉溪口國小校長   李倩鈺    台東縣立寶桑國小校長   黃裕敏    台東縣立東海國小校長   毛慧莉    台東縣立豐榮國小校長   張鳳珠    台東縣立馬蘭國小校長   王振興    台東縣立康樂國小校長   徐凱齡  

 台東縣立樟原國小校長   高進欽    台東縣立大王國小校長   林宜茂    台東縣立福原國小校長   吳運全    台東縣立初來國小校長   洪婉莉    台東縣立豐年國小校長   羅道勳    台東縣立瑞源國小校長   何錦尚    國立台東大學附小校長   黃琬茹    台北市立芳和實驗國中校長   張純寧    新北市高中課程督學   楊耀焜    新北市高中課程督學   江忠僑    基隆市高中課程督學   陳麗如    桃園市高中課程督學   簡世欣    新竹市高中課程督學   郭品禎    苗栗縣高中課程督學   翁宗毅    台中市高中課程督學   李文石    台中市

高中課程督學   黃毓婷    彰化縣高中課程督學   張正宜    南投縣高中課程督學   紀志聰    嘉義縣高中課程督學   林秋華    台南市高中課程督學   蘇瑛慧    台南市高中課程督學   廖俞雲    高雄市高中課程督學   林百鴻    高雄市高中課程督學   陳君寶    新加坡耕讀園   蘇章愷    新加坡耕讀園   陳毅杰    馬來西亞半畝天光   林瓊蘭    馬來西亞耕讀軒   在知識爆炸的時代,教和學的活動內涵都需要重新界定。   對學習者來說,要練習從各種不同的現象出發,理解知識和現象之間的關係,掌握到現象的多元面向,進而建立自我學習的能力。對教學者來

說,要練習不同學科知識之間的對話,促進彼此的認識,形成和諧的社群,進而激發更多的探究發明。   藍偉瑩的《教學力:深化素養學習的關鍵》,讓我們對這兩個課題都有更深的認識。(前教育部長、政大商學院教授 吳思華)   這是一本飽含濃度的書,蘊含了作者與自己、與他人、與社群對話反思的轉化成果。書中從哲理的掌握、概念的釐析,到步驟的開展,一一揭示了「如何引導學生學習」的洞見。閱讀此書,可以體驗到培力的喜悅,也可以具體看到素養導向課程能夠落地實踐之道。相信這本書,可以讓教育工作者在引導學生面對未來、適應未來與創造未來時,更具信心!(淡江大學教育學院院長 潘慧玲)   面對多變的世界,課程與教學不能不

變。素養導向的教與學,不是新的概念,卻更重視知識應用、跨科整合及動手做,透過以學生為主體的真實情境學習,以各種感官、方式及思辨去認識世界,培養在真實的情境下,可以用出來的能力。   要落實素養導向教學,對現場老師是不小的挑戰,藍偉瑩長期陪伴現場老師跨校共備,課程與教學功力深厚,具豐富實務經驗,帶領工作坊深入淺出、旁徵博引,使老師易於理解,與教學現場產生緊密連結,因此深受現場老師喜愛。   由於邀約不斷,雖然藍偉瑩全省跑透透,連假日也無休,但真的很難滿足所有人的需求。看到藍偉瑩《教學力:深化素養學習的關鍵》新書出版,令人感到振奮,這是眾人期待的,不僅有素養教學的精采心法,還有實用的課程發展資源,

實在不容錯過,推薦給您。 (教育部十二年國教新課綱推動專案辦公室執行秘書 吳林輝)   學校教育的核心在於課程與教學,而教師之「教」與學生之「學」的歷程與結果,更是108新課綱揭櫫「核心素養」達成的關鍵。偉瑩的新書對於學校本位課程的建構、實施與回饋修正、學校願景、學生圖像與辦學目標的緊密扣合、素養導向的教學與多元評量、教師教學力的涵養精進……等面向,有其深厚的專業闡釋、精準剖析與實用建議,值得所有教育人員仔細研讀。(桃園市政府教育局副局長 林威志)   過去幾年裡,偉瑩持續推動素養導向課程設計、教學,且發展入校陪伴體系,影響力遍及海內外。持續對教育現場提供精闢見解,其溫柔支持與協助,是眾多

教師心目中的典範!此次以最接地氣的方式,在書中分享深化素養學習的關鍵,這是由實踐者寫給願意改變課堂教學風景教師的實用手冊,聚焦在素養課程設計、教學實踐與社群營造。強烈推薦給每位有志改變教學現場的教師,絕對能透過本書的學習,穩健踏出改變的第一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授兼副主任 林子斌)   風起雲湧的變革時代,有勇氣跳脫框架,御風而行的老師並不多見,藍偉瑩老師便是率先向未知挑戰的老師。   這本書紀錄了作者自2012年開創新路徑所留下的足跡與珍貴的心得。書籍內容彰顯了與時代共舞的教師行動,經由與教師夥伴的持續共學,從課程與教學的創新中顯露了對下一代深深關懷與期盼。   因應新課綱的準備

,作者將教育學的實踐擴展到不同領域,與更多教師找出探究學習的教學方法,也包含高難度的聆聽與提問之道,讓課堂的教與學充滿智慧和愉悅。教師在社群中的成長需要溫暖和支持,社群的引路人扮演重要的角色。偉瑩一直是夥伴共學所信任的引路人,在教育實踐中不忘將理念與理想注入方法,讓老師們樂意朝向未知探索,猶如走在長長的隧道裡,遠處有瑩瑩之光,雖然微小卻能帶給同行人希望,讓每一跨出的腳步都感到真實與踏實。   讀完這本書,讓人感覺隧道之外便是藍天白雲、晴空萬里!(師大教育系教授  陳佩英)   幾年前,日本佐藤學教授的「學習共同體」在台灣引起了教育界的高度關注。我與幾位教師夥伴參與了一堂運用「學習共同體」的觀

課,課堂中偉瑩老師用關鍵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在學生進行討論任務後,發表意見時,我們見識到了學生學習的「伸展與跳躍」。觀課結束後,夥伴們對於這堂課的討論不斷,也引發了我們踏入素養導向課程領域的動機。   這本好書,是偉瑩老師自身教學省思與帶領工作坊經驗的總整理。對於多數的教學者而言,我們習慣了教授學生系統性的知識,但是無法建構學生面對未來所需的關鍵素養。本書所提供關於素養導向教學的視野和結構性的工具,相信會帶給我們如學習共同體課堂的驚艷風景,為教學專業成長創造「伸展與跳躍」的高峰經驗。讓每位老師成為「教學的專家」,協助學生成為「學習的專家」。(台中市清水高中校長 黃偉立)   新課綱鼓勵老師發展

課程,也期待老師進行素養導向教學,過去師培課程中,素養導向教學著力不深,大部分老師缺乏課程發展與設計的訓練,不少老師對於新課綱會有難以著手之處,藍執行長長期陪伴國內各學校發展和設計素養導向課程,她擅長將教育理論轉化為可執行的課程發展方法,擅長設計引導學生具思考與學習脈絡的課程,本書是藍執行深入教學現場實踐教育理論所累積的經驗,會對台灣甚至華人世界的素養導向教學產生重大的影響,推薦給所有第一線的教師。(高雄市鼓山高中校長 莊福泰)   偉瑩執行長對教育工作的投入與深入、付出與產出,令人激賞、令人讚嘆!在擔任台北市立麗山高中教務主任期間,傑出亮眼的表現,讓國教署特別商借前往服務。之後,偉瑩因為想

做更多,毅然決然辭去公立高中的教職。她希望結合一群有經驗、想改變的老師,長期協助現場老師們備課,由合作學校提出需求和目標,及最想要的協助,偉瑩和夥伴們再入校,針對不同地區、不同學校,提供客製化專業陪伴。   如今,偉瑩不再受現有的體制框限,可以把全部時間都拿來陪伴各地有需要的教師社群。《教學力:深化素養學習的關鍵》是偉瑩博士出版的力作,也是一本對教學現場的教師們非常有益的大作,值得品味再三!(嘉義女中校長 蔡枳松)   此書最強大的地方,是本難得的教育哲學實踐紀錄,對於許多教育同行面對的問題與困境,或是看重孩子能否習得學習真義與價值的教師,都可以從中獲得很好的支持與指引。教育哲學書籍通常不容

易閱讀,而此書可以深入淺出援引教育理論, 使之成為教學設計重要的理論依據,更有許多教學設計的實務經驗,以讓孩子像學科專家一樣的以思考為圓心,去經驗學習的歷程,畫出屬於自己的歷程地圖,這是本最接地氣能深化素養教學力的專書,衷心推薦給大家。(台東高中校長 蔡美瑤)   新課綱揭示了許多教育的理想,對學校及教學現場(特別是高中職階段)而言,是一場心靈與系統上的衝擊!改變是為了符應學生的學習需求,教育工作者正努力讓改變落實,以成就孩子更好的未來。本書從實務需求面出發、以學理為基礎發展,歷經無數場次工作坊的淬煉、轉化而成,是最能貼近教學現場需求的精華之作。   偉瑩曾在一場工作坊中說過這樣一段話,讓我

印象十分深刻:「即使不能馬上向前、也要為未來留下種子」,滿滿的正能量,與所有在課綱推動的道路上一起努力的夥伴,共備、共學、共好。(台中市政府教育局課程督學 李文石)   若不見偉瑩,人稱英雄也枉然!偉瑩主任從擔任教務主任時期,就帶領各縣市主任和教師,針對單領域和跨領域的課程,進行各種行政配套與課程開發。   尤其重要的是社群運作經驗分享,這讓各校的教師社群,遍地開花的進行課程開發,也間接引導了各校進一步開發彈性學習、多元選修、校訂必修課程;已辦理了九屆的台東均一共備工作坊,更是每年都是大家熬夜搶著報名的場次。   現在,沒報到名沒關係,閱讀本書將可略知一二;但要學到核心?建議光看書不夠,還是

需要熬夜搶報名!(嘉義縣高中課程督學 紀志聰)   非常感謝偉瑩老師長期對桃園市高中輔導團的課程培訓,更強力推薦這本累積數千場社群運作、領域與跨領域課程設計等實務精華,深化素養教學力的百寶書。   不論是自學、社群共讀討論,都能提升素養導向教學課程設計的專業思維,真心大大推薦給願意勇於改變教學的夥伴!(桃園市高中課程督學 陳麗如)   「素養是甚麼?能吃嗎?」這應該是新課綱上路這幾年,最被關注的話題了!   雖然每個人都有自己對「素養」的詮釋,也會用自己的方式來對應,但是我們總期待有人能夠把這樣的脈絡說清楚講明白,甚至帶著我們一步步去實踐。這樣的苦差事,恐怕也只有偉瑩這個「聰明的傻瓜」願意

承擔。   與其說這是一本工具書,不如說是一本教育哲學書,因為只有真正的理解,才有可能真實的實踐。謝謝偉瑩一直這麼努力,高雄團隊會一直和妳一起。(高雄市高中課程督學 廖俞雲)   偉瑩老師是我所遇過最「接地氣」,而且主題最廣泛的課程領導講師,尤其是在如何幫助老師聚焦於透過提問設計,引出素養學習如何才能有縝密且獨到的課程理念與實作方案,每次參加偉瑩老師的工作坊,都能從不斷的對話思考與探討實作當中,得到滿滿的收穫。   很期待偉瑩老師將她寶貴的系列主題課程轉化為文字,與更多老師分享。唯有改變老師的教學,才能帶給孩子更多可能;謝謝偉瑩老師一路走來的堅持,用暖暖瑩光帶領我們勇敢前行!(新竹市高中課程

督學 簡世欣)   這是本知識含金量很高的書,不僅挑戰既有的學習思維,也提出了具體的實施方式與思考架構。從教師角度來說,書本鼓勵並引導教師重新認知學生差異、思考教學核心、設計適當學習經驗;從家長角度來說,透過本書可以理解:如何鼓勵孩子透過學習歷程與對象物互動,與自我、同儕對話,從困惑中產生新的體悟,並進而在掌握知識架構後開展真正的自主學習。我想唯有如此的改變,才能讓孩子在面對未來世界的劇烈變化時,仍能昂首向前、無所畏懼。(高雄市前鎮區民權國小教師、2018親子天下教育創新100得主  葉士昇)   偉瑩老師是我教學生命中最重要的老師之一。從她的身上,我學會了如何打開一扇扇的窗,去看見教育的

光采和學生的希望,更看見了老師可以如何透過教學設計和課堂實踐,來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光發亮。   唯有教育哲學觀的改變,才有機會真正理解學科本質與思維,是深深影響課堂能否啟動學生發生學習的關鍵。而這本書就是她集結幾年來現場演講和工作坊的精華,用更清楚具體的步驟化說明,來傳達給更多人知道,這股清晰透明的教育心法非常需要被廣為流傳,成為教育界的一本「必讀經典」!(台南市復興國小教師、2019 SUPER教師獎得主  邱士芬)   真正有價值的事物,都是要付出心血去追求的,這本《教學力:深化素養學習的關鍵》不好讀,實踐更要花許多時間和心血,可我讀完之後,孩子的、我的十年未來之路藍圖,就瞬間清晰浮現

:如何讓孩子成為一個終身學習者,體會到學習的樂趣,讓孩子離開我們的那天,我們可以安心目送。這盼望永遠不簡單,但書裡從長年鉅觀到課堂一瞬,都給了好多手挽手的系統策略、自我修煉引路。   感謝偉瑩老師,讓理想有了真實、確切的路徑。如果你今年只能買一本書,那就買這本吧!(彰化縣原斗國小教師、2016年關鍵評論網未來大人物教育類得主  林怡辰)  

臺灣離島地區國小學童課業壓力、家庭休閒滿意度與家庭生活滿意度關係之研究

為了解決大直高中上課時間的問題,作者林家鍼 這樣論述:

本研究在探討臺灣離島地區國小學童課業壓力、家庭休閒滿意度與家庭生活滿意度之間的關係。研究對象為馬祖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童,問卷發放採兩次進行,前測於102年11月19到11月23日進行,為學生平日一般上課時間;後測於103年1月6日到1月10日,為學生期末考前一週,進行問卷發放及填寫,共回收380份,有效問卷共376份,有效問卷率為98%,SPSS 19.0統計軟體進行資料分析,結果整理如下:一、離島地區國小學童課業壓力會受到「性別」、「家中小孩數」、「母親職業」等背景變項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且女生的課業壓力顯著高於男生。二、離島地區國小學童家庭休閒滿意度及家庭生活滿意度上皆會受到「家庭類型」、與

「父親學歷」等背景變項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且雙親家庭與三代同堂家庭皆顯著高於單親家庭,而父親學歷在大專以上的顯著高於高中。三、平時與考前的課業壓力、家庭休閒滿意度、家庭休閒投入時間及家庭生活滿意度皆達顯著差異,除了課業壓力考前顯著高於平時外,其餘都是平時顯著高於考前。四、考前高課業壓力組對家庭生活滿意度有負向相關,會負向影響其家庭生活滿意度。五、無論平時與考前家庭休閒投入時間皆對家庭休閒滿意度有正向相關;而家庭休閒滿意度會正向影響家庭生活滿意度。六、考前低家庭休閒滿意度組其課業壓力對家庭生活滿意度存在顯著負向預測效果。 研究發現,考前高課業壓力對家庭生活滿意度呈負向相關,家庭休閒滿意度則會正向影

響家庭生活滿意度。考前低家庭休閒滿意度會負向影響課業壓力對家庭生活滿意度的關係。根據研究提出建議作為父母、學校師長及未來研究方向之參考。

倫敦大學教我的13個逆轉心理學:這樣轉進人生勝利組

為了解決大直高中上課時間的問題,作者程大洲 這樣論述:

扭轉人生的力量早就存在你心中, 只要你能發現,並拿出來運用!   從「全台最老高中生」到「全球No.1教育學院心理碩士」,   廣受企業界歡迎的講師程大洲,用逆轉他人生的13個關鍵心理效應,   幫助你即使身處谷底,也能獲得奮起的力量!   ★ 作者曾獲英國BBC專訪、外交部《宏觀周報》報導,以及倫敦區最佳團隊經理人等殊榮   ★ 何戎(知名主持人)、李晶玉(知名主持人)、黑立言(卡內基大中華區執行長)、黃瑽寧(小兒科醫師),跨界推薦   自小貪玩不愛念書的程大洲,直到二十二歲才高中畢業,號稱「全台最老高中生」,連家人都曾想過放棄他。沒想到三十歲所許下的生日願望,竟成為他遠赴英國留學的

動力,一路過關斬將,不但順利攻讀QS世界大學教育類排名第一的英國倫敦大學教育學院心理碩士,畢業後更成為台灣首屈一指的企業管理顧問。   學生時期被退學、吸毒、遭各大院校拒收,到後來的卡債陰影、菸癮纏身、連續收到十四間研究所的拒絕信、念研究所瀕臨被當、年過三十,打工月收入不到22k……每當人生出現低潮,他總是奇蹟似地敗部復活,扭轉頹勢。驀然回首,才發現自己不自覺地運用了許多心理效應,這些心理效應不只讓他順利完成心理碩士學位、戒菸成功,更讓他追到自己心儀已久的女孩,找到人生的另一半。   本書中,他將運用自身的心理學專業,以十三次逆轉勝的親身經歷,搭配相呼應的心理分析,激勵讀者善用這些關鍵心理

效應,締造奇蹟,轉進人生勝利組! 作者簡介 程大洲   英國倫敦大學教育學院心理碩士。   三十歲才決定出國攻讀研究所,在英國留學及工作七年。曾任哈佛企管專任講師、中國外企德科(FESCO Adecco)莫克諮詢副總經理、英國新教育集團共同創辦人兼副總裁。   就學期間獲選擔任倫敦大學教育學院學生會主席,研究所畢業後旋即被延攬到英國政府青年義工專案擔任專案經理,並帶領其團隊榮獲年度倫敦哈克尼區最佳經理人大獎,期間接受台灣外交部《宏觀周報》專題報導及英國BBC專訪,同時亦擔任英國自閉症兒童協會遊戲治療師及廣播電台心理節目主持人。   累積二十年的工作經驗,他有別於一般管理學者,擅長

於從心理學的角度探討管理實務,以及心理效應如何實踐於日常生活。深入淺出的教學內容備受學員肯定,授課對象超過數百家知名企業,遍及英國、中國、臺灣等五十餘個城市。課程偏重主管能力訓練、情緒管理、正向溝通,以及教練式管理等,學員累積逾三萬人,並獲管理雜誌遴選為華人500大講師之一。   現職為洲界國際(Conti International)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台灣寰宇希望協會理事、英國優勢測評Strengthscope®台灣首席國際分析師、台灣好消息頻道節目專家,及《親子天下》嚴選部落客專欄作家。   網頁搜尋:逆轉人生:程大洲   臉書搜尋:程大洲老師 <推薦序> 拔起你的腳,勇敢向前

奔 <推薦序> 創造生命中的感動時刻 <作者序> 逆轉人生低潮期,躍入勝利人生   Part1 如何鍛鍊越挫越勇的信心? 實現三十歲的生日願望 逆轉心理學:認知行為理論 沒有人相信你,學會跟未來賭一次的勇氣 逆轉心理學:期望效應 全台最老的高中生 逆轉心理學:正向心理 警察局的一通電話 逆轉心理學:鏈狀效應   Part2 舒適港灣外的新大陸 陌生的攔路人 逆轉心理學:蛻皮效應 走出卡債陰影,戒掉多年菸癮,存出驚人旅費 逆轉心理學:心理暗示法   Part3 英國倫敦大學的挑戰      考雅思的準備功課 逆轉心理學:定勢效應 十四間研究所的拒絕

信 逆轉心理學:首因效應 第一次考試就被當掉 逆轉心理學:棉花糖實驗 畢業證書與湯姆克魯斯的不可能任務 逆轉心理學:瓦拉赫效應   Part 4 22K逆轉勝 工作不設限 逆轉心理學:圖像式連結記憶法 每個挫折,都是訓練情商的機會 逆轉心理學:生理同步效應   Part 5 夢想的搭建,建構人生拼圖 找到自己的天賦才能 逆轉心理學:馬太效應   <結語> 坐上哆啦A 夢的時光機,你會想要做什麼? 推薦序一 拔起你的腳,勇敢向前奔 李晶玉   我相信,上帝創造每一個孩子,都有祂的旨意與計畫,只是現今,智育當道,考試定終身,父母又得同時工作才能維持家計,導

致家庭功能失能,讓很多的年輕孩子缺乏引導,又沒有特定目標,不知道該從哪裡努力、從哪裡著力,所以,只好去找一些很虛幻的成就感,可能就會沉淪菸、毒,或是朋友的假性義氣之中。   在我採訪大洲的過程中,我看到很多人其實跟大洲一樣,人生好像不是天生我才必有用,是天生有才,但是真的不知道要用在哪裡。   我記得大洲在節目中提到,當他在讀經的時候,有一句話打中了他,那就是:「你很有潛力。」這句話的肯定,似乎打開了他靈魂裡的一扇窗,讓他看見原來自己內在已經有這麼多的寶藏,於是,他給自己一個機會,展開了一趟求學之旅。我相信他看到了上帝給他的一份藍圖,也喚起了他內在的力量。   非常開心大洲把自己的心境轉

折化成文字,鼓勵更多在迷茫之中的年輕人,希望你可以跟大洲一樣,朝著自己的方向,拔起你的腳,勇敢地向前直奔吧! 推薦序二 創造生命中的感動時刻 法國羅奇堡家居亞太區域經理 蔣秀美   生命中有些令人屏息的時刻,那是種讓人既喜悅又想哭,但又深怕掉下的眼淚會模糊視線的複雜心情。而二○○八年的三月十八日,參加大洲的畢業典禮時,我正經歷著那一刻……   我坐在前排貴賓席的右側,心跳逐漸加快,大洲坐在前排的畢業生預備席,不斷回頭搜尋我跟他大弟安志的座席,然後心領神會地一笑。當司儀宣布全體來賓及畢業生就座時,我的心微微顫抖,手心也不自覺地出汗,彷彿自己也是這群倫敦大學碩士班畢業生的一分子,心中激動

得不能自已。   當每位身披長袍的榮譽教授們一一被邀請列席於頒獎台時,我的意念不禁飄向那不久前的回憶……   記得初到倫敦時,我們天真地以為能夠在半年內申請到學校,在兩年內學成歸國,然而現實中的種種困難卻讓大洲硬是花了雙倍的時間才完成學業。這中間幾次面臨英語及文化上的挫折,讓一個大男孩蛻變成一位願意承認自己不足而流下淚,但還是不忘咬著牙為夢想堅持的男人。   有一回,當大洲還處在努力克服語言障礙的階段時,嚴重的挫折感讓他心情相當低落,甚至一聽到自己練習口說的錄音就想把錄音機給摔出去……而那時我也因工作感到心力交瘁,健康亮起紅燈,尤其過敏狀況十分嚴重。貼心的大洲不忍看我飽受折磨的樣子,於是

我們某天深夜散步時,他輕聲地對我說:「不如我們放棄吧……我不忍心看妳那麼辛苦……」我一聽,淚水立刻撲簌簌地掉了下來。還記得當時我問他說:「難道我們一切的努力就要這麼結束嗎?追逐夢想不就是得付出代價嗎?」於是我們決心要努力到不留一絲遺憾的地步,這也可以說是單純的執著吧?我想那時我相信他的程度,也許超過他當下對自己的信任也說不定。   如今,我有這個榮幸坐在台下見證著他的努力及感謝身邊所有間接、直接幫助及激勵我們的人。我想到了一些遠在台灣的親友、遠道來倫敦探望我們的朋友、我們在英國結交的好友,甚至還有自願不支薪固定來家教的英國朋友等等。這一切的喜悅絕非只屬於我跟大洲兩人,更重要的是,我們家的第三

號成員 William,我們親愛的兒子,此刻也在我的肚子裡一起參與爹地生命中的重要時刻!或許是懷孕的關係,也或許是想起這一路的辛苦顛簸,在典禮上,我的情緒起伏很大。直到聽見Joseph Chen的名字被唱名時,我才回過神來,驕傲地看著眼前這個抬頭挺胸、邁出大步的男人(也是個父親了),眼眶早已溢滿了淚水,難掩激動與驕傲之情。典禮後,大洲把禮帽往我頭上一戴,笑著說這份榮譽要與我一同分享!   我認為,能夠相信別人、並且能將對方原來有的自信再加持、陪伴他一起走上夢想的道路,是一件很幸福的事。而身為被他人信任、仰賴,並不斷從中擷取能量,甚至發揮自己天賦的那個人也很幸運。有時,我們是前者,但更多時候,

我們或許是不自知的後者。   由於大洲所學的專業是心理學,而我們又非常注重溝通及分享,所以在英國的那段期間,我感覺自己也好像在跟他一起念書似的受益匪淺。   在大洲念了無數心理發展學理論,並且成為華人在英心理協會的諮商師後,我們體會到,某些特殊的心理狀況,或是心理患有疾病的人所提到的一些負面思想,其實就連一般人也常會產生類似的念頭。嚴格說起來,沒有人的心理狀態可以堪稱是完全穩定的,若是不正常的消極念頭過多,很可能會對人造成巨大的負面影響,無法表現出該有的正面反應。而大洲寫這本書的目的,就是希望能藉由探討一些激勵故事中所出現的心理效應,幫助讀者找到自我內在原有的正向心理動力,進而創造出生命中

的無限可能。或許下一個屬於你的感動時刻就發生在不久的將來…… 作者序   逆轉人生低潮期,躍入勝利人生   很多人說成功沒有捷徑,但是我相信成功是有方法的。   然而,到底何謂「成功」?我們該如何定義「成功」?其實每個人心中的答案都不太一樣。許多學生覺得所謂的成功就是考試考得比別人好,在班上名列前茅。出了社會的青年覺得當上主管,月入豐厚就是成功。等到年紀再大一點,「有錢有名」就成了成功的標記。等到更老一些,或是看看那些過了六十歲的人,他們也許會告訴你,所謂的成功就是擁有健康的身體或美滿的家庭。其實成功的定義真的是見仁見智。   即便「成功」的定義很籠統,但畢竟很少有人生來就是「人生勝

利組」的一員,而現在檯面上或螢光幕前被大家歸為「人生勝利組」的人們,其實大多都有段不為人知的逆轉故事,因此,我們不講成功學,但是我們要講的是,面對挫折時,讓我們「逆轉未來的能力」。   那什麼叫做逆轉未來的能力呢?接下來,就讓我以親身經歷為例來說明,看能不能對你有一些啟發。   我從小就不愛念書,到了國中後更是被分發到了後段班,想當然耳,升學對我來說實在挑戰。果不其然,國三畢業後考高中那年,就因為分數極差,沒有學校可以念,於是,進到了國四班整整重讀一年。   預備了艱辛的一年,又因為不想繼續讀高中三年只為了未來考大學,於是選擇了專科,希望以後再也不用考試。沒想到好不容易考上了德明商專,卻

因為實在太混,考試都不及格,第二年學期末就因三分之二學科不及格,被勒令退學了。   你覺得我會不會被嚇到,從此記取教訓?其實並沒有!當時的我根本沒想那麼多,只是在想,是否可以轉學到其他比較輕鬆的學校繼續讀,好歹也念個畢業。於是,透過轉學考,考到了另外一所工專。這間專科確實輕鬆了些,但是該面對的還是要面對。一個學年後,我因為上課時數未達最低標準,又被勒令退了學。一次學退、一次操退,兩次總該嚇到了吧?嗯,真的是有那麼一點了。 但是,就那麼一點點而已。   我心裡在想的是,算了吧,專科五年也太長了吧,不如混一所高中畢業就好了,反正以後搞不好想通了再念大學也不遲,就這樣,已經十九歲的我,騎著車到台

北市一間間私立高中詢問,看看有沒有最後的機會。炎熱的八月天把我晒得頭昏,閒晃了一整天,來到靠近南港的祐德高中,見到了教務主任,仁慈的教務主任決定給我一個機會,甚至把我放到資優班。等一下,資優?這是我從來不曾聽過或發生在我身上的名詞,你確定?教務主任也不多說,就讓我進了二年級,要我兩年後拚拚看能夠上什麼大學。不要開玩笑了,上大學?我真的不敢想那麼遠,兩年別再被退學就很不錯了,既然有了機會,也就準備註冊,想不到,竟然出現了可能無法就學的窘境。   當時的我將近二十歲,教務主任查了當時教育部日間部入學的最低入學年齡為十九歲,超過就必須要讀沒有年齡限制的夜間部補校。但是我真的不願意念補校啊。結果電詢

教育部後,剛好我是十月出生的,學齡上屬於下一屆,於是,就在一陣驚險中,終於註冊完畢。兩年後,正要滿二十二歲的我,成為當時全台灣最老的日間部畢業生,一般人二十二歲時已經大學畢業了,我比班上同學的平均年齡大了整整四歲。   有想比較通了嗎?好像也還沒有。   高中怎麼畢業的?感謝仁慈的教務主任。   後來有考上大學嗎?你說呢?當然沒有!   就這樣,我入了伍,當了兵,退伍開始找工作後,才發現學歷不高竟然會這麼難找工作。   第一次,有了那麼一點點惶恐。   第二次,   「可是,管他的,學歷高了不起嗎?」當時的我真的是這麼想的。「親戚中幾乎每個都比我會念書,那我一定就要跟他們比較嗎?」

年輕的我真的一點感覺都沒有,卻也急死了父母親。   所以,你相信嗎?十年後,三十二歲的我,正準備攻讀一所擠下哈佛、牛津、劍橋等名校,躍升成為教育界世界排名第一的教育學院之碩士學位。這次,我不只真的順利畢業,取得了英國倫敦大學教育學院心理碩士學位。畢業後,甚至還順利在倫敦找到了正職工作,取得高技術移民簽證,期間還曾獲得外交部報導、英國國家廣播電台(BBC)專訪以及倫敦區最佳團隊經理人等殊榮。旅居英國七年後,舉家搬回台灣,除了成為培訓超過數百家頂尖公司的專業企管講師之外,也是Apple、facebook、微軟、華為等頂尖企業指定之英國優勢測評Strengthscope®的台灣首席國際分析師。同時

,也為《親子天下》撰寫專欄及獲邀受《真情部落格》專訪,以及擔任《幸福來敲門》等節目嘉賓。   從教育的邊緣人到世界第一教育學院的碩士畢業生,常常有人問我:「你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有些人認為我實在幸運,但是,我發現這一路走來,除了要感謝許多的人之外,原來我自己也不自覺地運用了許多心理效應,一直到讀了心理系所才恍然大悟。這些心理效應不只幫助我成功念到碩士學位,戒菸成功,甚至娶到心目中最心儀的女孩子。當然,最重要的是有機會認識上帝,堅定的信仰絕對是人生突破最重要的關鍵之一。   不只如此,在我的課堂上,有許許多多的人也因為開始懂得運用這些奇妙的心理效應,成功地突破了人生的許多困難與瓶頸,

逆轉成勝。在書裡面,我也盡量忠於原味地寫了一些下來,希望能夠對你也有所助益。 全台最老的高中生抱持僥倖尋求安逸,終究逃不過挑戰從小到大,我真的覺得自己是個很不會念書的人,就是沒辦法死背,考試的時候又常因為壓力太大而表現失常。國中畢業那年,我因為沒有考上理想的高中及專科,硬是重讀了國四班一年,我一個念建中、台大畢業的好朋友,甚至跟我說他沒聽過國四班……我心想:「你是在跟我說笑嗎?」好不容易重讀了一年,我以當年聯招五百多分的成績考上心目中的第三志願,也就是位於台北內湖的德明商專。會想去讀德明,其實是因為同學們都說那邊美女比較多,聽久了,也就希望真的能夠拚上。結果,你也知道,現實往往跟期望是有落

差的。現實不是德明沒有美女,而是我考上後,以為接下來要迎接的是多美好的人生,豈料……會選擇念專科,就代表我不打算考大學了,畢竟考試本來就不是我的強項。結果沒想到,要想順利畢業,接下來的五年還是得不斷面對各種考試的挑戰。現在想想,那時的我真是好傻、好天真,還以為專科就像是提早過「由你玩四年」的大學生活一樣。第一年我還勉強混得過去,但是到了第二年,我就因為蹺課太多、考試不過,硬是被校方給退了學。負面思想+負面環境,不向下沉淪也難這下我可慌了。我的家境並不富裕,專科也是父母親標會借來的錢供我去念的。但是,當時才十七歲的我根本不會想那麼多,心裡想的都是還可以去哪裡混張畢業證書。於是,我報名了當年度的專

科轉學考,以驚險的成績進入當時位於南港的中華工專。第一次退學的經驗並沒有讓我更加警醒,反而讓我玩得更兇。當時班上有許多同學都不愛念書,跟我這種愛混的人在一起,完全一拍即合。「大洲,等會兒下課要去哪裡玩?」上課上到一半,前面的同學阿偉轉過身來問我。「去哪?沒有意見啊,你有什麼建議?」阿偉一副神秘兮兮的模樣,摀著嘴小聲地對我說:「帶你去玩個刺激的如何?」「刺激的?最好是啦,有什麼刺激的我沒玩過?」想我以前在德明念書的時候,就是以玩樂出名。抽菸、打牌、喝酒、蹺課,不是樣樣都行?「好啊,那就下課約一下。」

臺南市國中三年級學生國語文學習困擾及其因應策略

為了解決大直高中上課時間的問題,作者蔡惠雅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探討臺南市國中三年級學生國語文學習困擾來源及其因應策略情形,並分析不同背景變項學生的國語文學習困擾來源、因應策略的差異及相關情形。為達研究目的,研究者參酌相關研究自編「國中三年級學生國語文學習困擾來源及其因應策略問卷」,作為本研究主要研究工具,針對臺南市國中三年級學生進行分層隨機抽樣,研究樣本818人,收回有效問卷723份,並將回收問卷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的統計分析。歸納研究發現,本研究獲致以下結論:一、國中三年級學生感受國語文學習困擾來源程度為中等,其中「家庭因素」最多,「學校因素」最少。二、不同學業成績、學校所在地的國中三年級學生,

面對國語文學習困擾因素感受程度達顯著差異,而在性別變項上,則未達顯著差異。三、國中三年級學生面對國語文學習困擾時,採取的策略頻率由高至低依序為「情緒調適」、「獨立解決」、「尋求支援」。四、不同性別、學業成績、學校所在地的國中三年級學生國語文面對學習困擾時,所採取的因應策略均達顯著性差異。五、國中三年級學生國語文學習困擾因素程度及其因應策略間有顯著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