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村葡萄價格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大村葡萄價格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大村大次郎寫的 拿破崙不是敗在滑鐵盧戰役而是金融戰爭:從「金錢的流動」發現5000年歷史的意外事實 和焦鈞的 水果政治學:兩岸農業交流十年回顧與展望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臉譜 和巨流圖書公司所出版 。

大仁科技大學 文化創意產業研究所 王秋傑所指導 陳湧旭的 高雄衛武營都會公園遊憩吸引力與休閒效益關聯之研究 (2019),提出大村葡萄價格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衛武營都會公園、遊憩吸引力、休閒效益。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區域與社會發展學系國民小學教師在職進修教學碩士學位班 薛雅惠所指導 張瓊分的 彰化縣大村鄉葡萄園旅遊吸引力與空間群聚之分析 (2015),提出因為有 群聚、旅遊吸引力、區位因素的重點而找出了 大村葡萄價格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大村葡萄價格,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拿破崙不是敗在滑鐵盧戰役而是金融戰爭:從「金錢的流動」發現5000年歷史的意外事實

為了解決大村葡萄價格的問題,作者大村大次郎 這樣論述:

會計師查帳司空見慣,但當稅務人員翻起「世界史」這個大帳本時會發現什麼?從錢追權,跟隨國稅官的腳步,進行別開生面的歷史大調查古羅馬帝國原來是因為「逃稅」滅亡的;擊沉西班牙無敵艦隊的是消費稅而非槍炮;伊莉莎白女王靠海盜和奴隸貿易成就大英帝國;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竟然是德國經濟發展太快……日本國家稅務官首次從金錢流向與經濟觀點,爬梳你我未曾想過的歷史面相!■世界史原來還可以這樣讀過往人類的歷史是以政治與戰爭為主,誰掌控政權、贏得戰爭,誰就改寫歷史。然而觀看歷史有N種視角,本書作者是資深國稅調查官,鑽研歷史多年,當他以財富流動與累積的角度探勘時,發現稅制與財政是國家盛衰的關鍵,擅長蒐集並分配金錢的人

就能掌握政權,經濟後盾強大的人才能贏得戰爭。從金流看世界史,能看出完全不同的歷史本質。以眾人熟知的法國大革命而言,將路易十六送上了斷頭臺的,其實是皇室的「財政收支」。隨後席捲歐洲的拿破崙,儘管徵兵制讓他在軍力上占優勢,但鎮壓阿姆斯特丹的銀行家、法國前朝信用破產借不到錢、賣掉北美殖民地的收入不敷使用,只好重開鹽稅,最終仍因無法籌措更多經費打持久戰而節節敗退。富可敵國的羅斯柴爾德家族,也因為拿破崙旋風,總資產達到一億法郎,並且成為英國國債的主要持有人。透過這樣的稜鏡我們還窺見:古羅馬尼祿皇帝因稅收不足大量發行貨幣,引發西元200年左右的超級通貨膨脹;漢武帝每年鑄造2億多枚的五銖錢(日本目前每年約產

1-3億枚的100丹硬幣),北宋時錢幣產量更高,而且大量出口到日本、越南、朝鮮等地,儼然是亞洲的中央銀行;穆罕默德採取減稅政策而讓伊斯蘭教勢力迅速增長,當從領地撤退時還會退回稅金;成吉思汗主張彈性政經策略、忽必烈統一一次性關稅,蒙古帝國不但掀起了全球物流革命,而且間接促成馬可波羅的壯舉;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繁盛六百年,在於優良的稅收制度及掌握歐亞貿易要衝,阿拉伯數字及複式簿記制度的遠播,更是大大影響了後世的全球經濟;國債制度及英格蘭銀行的成立,讓英國得以實現18世紀的工業革命,而改變中國命運的鴉片戰爭竟是為了消除英國的貿易逆差;美國能在短短兩百年間迎頭趕上成為超級大國,與沒有長期內戰、利用英國資金

積極擴張國土(收購列強殖民地)和資源有關;二戰期間原本保持中立的美國,眼見德國與日本紛紛發表新秩序宣言,為了龍頭地位及「錢途」不得不出手參戰;明治初期日本就是貿易大國,二戰期間因為強大的出口量引發英日貿易戰爭;雖然兩次世界大戰讓猶太鉅富羅斯柴爾德家族損失慘重,但他們真正沒落的原因在於進軍美國太晚,以及「股份有限公司」的興起……在稅務之眼的抽絲剝繭下,我們洞悉了國家榮枯盛衰的模式、發現戰爭勝敗的意外事實、掌握歷史人物的財富情事、操動世界的真正黑幕,以及理解世界五千年來的進程。最後作者還提出警告:如果世界繼續風靡金錢遊戲,難保不會發生全球性的法國大革命。 作者簡介大村大次郎作者簡介大村大次郎前國

稅調查官。任職於國稅局十年期間,主要擔任法人稅務調查官。退職後成為自由撰稿者,以商業相關題材為主,活耀於書籍寫作、雜誌邀稿、廣播、電視劇監修等領域。撰寫過多本與稅金、會計有關的暢銷書。此外,從學生時代即開始研究金錢與經濟的歷史,以「大村大次郎」之名發表了《從金錢的流向看日本史》《從金錢的流向看現代權力史》《從金錢的流向看戰國史》等歷史書。譯者簡介李漢庭譯者簡介李漢庭畢業於國立海洋大學電機系。譯有《紙的百知識:發明、製造、應用、再生,100個關於紙的知識考》《暢銷的原理:教你發掘需求、掌握潮流、想出熱賣企畫的6個實戰守則》《超思考》等書,樂於在工作中吸收新知識。 〈序〉了解「金

錢的流動」,就會改變「世界史的觀點」! 第一章古埃及與古羅馬因為「逃稅」而滅亡1「稅收制度」讓古埃及盛極一時國家興衰都有一定的「模式」優秀而清廉的基層官員稅收官員的「腐敗」就是亡國的開始2古羅馬因為「逃稅」而滅亡「低稅金」創造自由的經濟活動 帝國主義化——金錢如何流動? 尼祿皇帝推行「稅收安定政策」西元二○○年的「超級通貨膨脹」 第二章猶太人與中國人——自古就擅長「金融」的民族為何猶太人會成為世界的經濟與文化核心?現代世界的金融系統就從這裡誕生! 金錢是合理的處世工具 秦始皇透過「統一貨幣」統一了全中國中國曾經是亞洲的「中央銀行」!?唐朝創造了世界最早的「匯兌銀行」金融技術發達的中國發明了世

界最早的紙鈔 第三章蒙古帝國與伊斯蘭帝國改變了「金流」!穆罕默德的「減稅政策」發揮奇效成吉思汗主張「彈性政經策略」蒙古帝國掀起「世界物流革命」!經濟大國鄂圖曼土耳其 能夠順利收取全國稅金的優良制度掌握安全又划算的貿易路線! 第四章世界落入西班牙與葡萄牙手中中世紀之前的歐洲都是「經濟落後國家」「航海狂」亨利王子的經濟功績 大航海時代之星︱西班牙的崛起羅馬教皇諭令「要西班牙與葡萄牙征服世界」為什麼新大陸會掀起「金融革命」?黑奴幾乎都是被黑人賣掉 宗教政策如何傷害經濟 無敵艦隊是被「消費稅」擊沉!?第五章伊莉莎白女王靠海盜與奴隸貿易致富奢侈的約翰國王向國民賠罪——《英國大憲章》英國為了「金錢」而脫

離羅馬教廷 伊莉莎白女王是海盜的「金主」海盜出海一趟可以搶得「一年半的國家稅收」!國家海盜專案——交易內容 奴隸貿易的龐大「收入」 第六章無敵的拿破崙打輸了「金融戰爭」中世紀歐洲各國的國王總是為錢所苦國王的「倒債」招致法國大革命民眾看到國王的「財政收支」就氣炸了!國家財政的魔法棒——徵兵制 拿破崙敗在「資金匱乏」 第七章「英國紳士」的「黑心勾當」英國人的拿手好戲——事業組織化 沒有「資本力量」就無法實現工業革命! 大英帝國席捲世界的幕後功臣是英格蘭銀行? 英國商人狡詐的殖民地政策 鴉片戰爭是為了「消除英國的貿易逆差」為什麼美國人喝咖啡? 美國「收購」自己的國土與資源增加「殖民地」不如擴張「連續

的國土」買阿拉斯加是撿了便宜? 英國資本流入,促進美國經濟發展 打造華爾街的猶太人 第八章推動世界經濟的「羅斯柴爾德家族」是何方神聖?猶太鉅富「羅斯柴爾德家族」五個孩子打造了「世界網路」靠拿破崙戰爭「賺翻天」!提供資金給英國政府收購蘇伊士運河,賣了一筆人情債 羅斯柴爾德與陰謀論 羅斯柴爾德家族為何沒落? 第九章探討明治日本的「經濟奇蹟」!戰前日本是世界經濟史上的大驚奇 強力的統一政權是「經濟力的支柱」「日本強大的出口能量」是經濟發展的資金來源 明治五年自力鋪設鐵路第十章第一次世界大戰改變了「世界經濟版圖」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是「德國經濟迅速發展」?大戰改變了世界的「經濟版圖」第一次世界大戰

掀起「能源革命」美國曾經是「世界第一產油國」第十一章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總收支」全球大蕭條從德國開始 凱因斯預言:「一九三○年將面臨危機」美國的罪過是「做生意賺了就跑」 納粹崛起與德國經濟復甦 納粹攻城掠地的「經濟面因素」為什麼希特勒曾經入圍「諾貝爾和平獎」? 入侵波蘭的真相 「錢」逼得美國不得不參戰貿易戰爭——日本出口能量搶走了英國市場 英國採封閉經濟趕走日本 資源競爭——為什麼美國不希望日本侵略中國? 「東亞新秩序」惹惱了美國 石油戰爭導致美日開戰這場仗的輸贏雙方都血本無歸 第十二章蘇聯解體與金融海嘯—渾沌的世界經濟1蘇聯從誕生到解體的「金流」 追求短期成效的共產主義經濟 龐大的官僚國家靠「

預算」與「計畫」來做事 百分之三十五的貧困國民,造成階級落差大 美國擁有「全球七成黃金」,風險極高凱因斯的憂慮 矛盾的「全球基準貨幣」 2蘇聯解體導致金融海嘯美國史上最大的「破產潮」 高風險事業「投資銀行」究竟是什麼?美國經濟一直隱藏著「大炸彈」 為什麼全球沉迷於「金錢遊戲」?現代就像是「法國大革命前夕」 後記參考文獻 古羅馬因為「逃稅」而滅亡「低稅金」創造自由的經濟活動古羅馬繁榮的一大要因,在於人民可以自由進行經濟活動。古羅馬的共和時期,羅馬市民幾乎沒有直接繳稅,因為沒必要繳稅。國家最大的財政負擔是軍隊,但古羅馬的軍隊幾乎不花錢,因為羅馬市民規定要無償服役一年,而且武器還要自己準備,就連軍

隊裡的行政人員也是由羅馬市民無償擔任。行政經費是由出口關稅與奴隸稅來支付,只要買賣奴隸就要課徵百分之二到百分之五的買賣稅,解放奴隸的時候要依奴隸價格課徵百分之五的稅金。然而,後來古羅馬與周邊國家的衝突日益增加,開始聘僱傭兵組成軍隊,就需要增加稅收。於是頒布了「戰爭稅」。戰爭稅是一種財產稅,市民申報財產總額,按照比例課稅,而且有累進稅率。財產種類不同,戰爭稅的稅率也不同,比方說珠寶、昂貴服飾、豪華馬車等奢侈品,最高要課到十倍的稅金。而且一旦開戰,有錢人還有義務貸款給國家。戰爭稅最特別的地方就是有補償機制。如果羅馬軍隊戰勝,搶到戰利品,就會補償民眾繳納的稅金。所以羅馬的戰爭稅,其實比較像是公債或股

票。當羅馬軍隊連戰連勝,國土不斷擴張,戰爭稅就被廢除了。羅馬城邦(即羅馬共和國)誕生後三百五十年(西元前一五○年左右),戰爭稅就已經全面廢除。廢除戰爭稅之後要怎麼籌措財源呢?就是向被征服的土地課稅。羅馬征服一塊土地之後,會先納作領地,然後租借給被征服的民眾使用,並且課稅。羅馬藉由課稅從各地收括貴金屬與作物,就足以維持國家運作。尤其從西班牙收來的金銀更是讓羅馬國庫豐沛,光是從西元前二○六年到西元前一九七年這十年內,西班牙就向羅馬上繳了一.八噸的黃金,六○噸的白銀。羅馬有了這些金銀,才得以創建貨幣制度。西元前二○○年左右所鑄造的德納留斯錢幣(Denarius)是羅馬境內的主要流通貨幣,連傭兵的薪水

都是以此支付,而鑄造貨幣本身就是羅馬的重要財源之一。羅馬派遣總督率領強大的羅馬軍隊管理領地,總督在領地有絕對權力。但領地的稅制不是採用本國統一稅制,而是按照當地傳統來徵收,羅馬就是這樣軟硬兼施,才能管理廣大的領土。

大村葡萄價格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燒酒螺吸新台幣 一賣20年 吸客有撇步
在台中的梧棲漁港這邊
有一位女老闆
就靠著這個燒酒螺
從一個小攤販
變成了整整3個店面的
燒酒螺女王
生意好到連國稅局
都派人來現場站崗查稅

☞柴魚高湯溼的炒飯 蝦仁蓋飯八十八載
八十幾歲的阿嬤領軍剝蝦
經過大火炒過然後鋪滿在
古法炊煮的香米飯上
這樣的古早味讓好多顧客
一吃就是二、三十年
老店已經交棒到第四代

☞三個六年級大男生 打造千萬黑金產業
台北有三個大男生
一天可以賣上1萬杯嫩仙草
創下北台灣的黑金傳奇
以前是導遊、工研院的工程師
另外一個是報社的老闆
三位是如何碰在一塊?

☞十年栽種有成 水晶玫瑰葡萄暢銷
彰化大村鄉有一位醫院的醫檢師
他帶著新婚妻子回老家種葡萄
他們的葡萄是別家種不出來的品種
價格是巨峰葡萄的3倍
在都市過著優渥生活的兩人
為什麼要選擇回到鄉下?

☞得等10個月的吐司 用無毒食材 別人3倍價
戚其明的土司最貴的
地瓜土司一條290元
要吃還得等10個月
口感比較紮實有天然的香氣
嘴巴裡面散開的那種感覺

☞臍帶血移植 血癌病童展笑靨
臍帶血剛引進台灣時
醫界都有反對的聲音
只有一個人
力抗反對聲浪
認為臍帶血幹細胞
絕對是這個世紀
重要的醫療資源之一
這個人就是章修綱
他是國內臍帶血銀行教父


■台灣1001個故事 說不完的故事
每周日晚間9點,請鎖定東森新聞【台灣1001個故事】唷!

更多精彩內容鎖定《台灣1001個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user/ettvtaiwan1001

高雄衛武營都會公園遊憩吸引力與休閒效益關聯之研究

為了解決大村葡萄價格的問題,作者陳湧旭 這樣論述:

本研究目的以高雄市衛武營都會公園之遊客為研究對象,採便利抽樣的問卷調查方式,共獲得393份有效樣本,回收率98%。研究主要結果發現如下:1.不同年齡的遊客在遊憩吸引力上有顯著效益。2.不同婚姻狀況的遊客在遊憩吸引力上有顯著效益。3.不同年齡的遊客在休閒效益上有顯著效益。4.不同婚姻狀況的遊客在休閒效益上有顯著效益。5.遊憩吸引力的各構面分別與休閒效益各層面達高度顯著相關,顯示遊憩吸引力的各項吸引力越高時,其休閒效益各層面與整體休閒效益會越高。關鍵詞:衛武營都會公園、遊憩吸引力、休閒效益

水果政治學:兩岸農業交流十年回顧與展望

為了解決大村葡萄價格的問題,作者焦鈞 這樣論述:

身處在水果王國的臺灣,你嚐過水果的「真滋味」, 卻不一定嚐過水果的「政治味」!     買賣水果很單純,但臺灣水果想進中國市場,情況就不同。除了兩岸市場運作的差異,政治關係上的曖昧更是眾所皆知。臺灣農民想要固定的銷量和穩定的收益,卻無奈官商從中上下其手,造成紅利分配不均;中國則有以農業統戰臺灣的政治目的,透過政策採購以拉攏民心,雖然解決部分生產問題,但在中國市場要怎麼賣?能不能賣得動?又是另一回事。這些盤根錯節的政治角力與利益分配,就此形成了一門「水果政治學」。     作者記錄這十年來的兩岸農業交流後,利用基本的經濟原則提出建言,希望回歸市場機制、尊重消費者導向,期待臺灣能發展一套模式,將優

良農特產品順利銷往中國,進而站穩腳步,面對更開放的全球市場。   各界推薦     二○一四年三月發生太陽花學運,讓臺灣各界覺醒,進而全面檢視和追究二○○八年以來兩岸交流互動的真相,政府斥資不斐的政策宣傳,已無法讓民眾信服。與此同時,「買辦」成為兩岸之間最熱門的話題,到底誰是「買辦」?誰用權勢劫取了兩岸交流的好處?事實上,農業是「買辦」們所染指的其中一個行業,本書揭露真相,帶領我們認識「買辦」,不僅值得臺灣各界閱覽,更是北京官員要總結過去七年的經驗與教訓,必須掌握的素材。──詹志宏(前陸委會主任秘書、前海基會副秘書長)   焦鈞曾擔任記者與立委助理,人脈見聞廣闊,也曾進入兩岸蔬果銷售的協商過

程,貼身觀察農會系統、地方派系、政黨幕後和果農心情,形成珍貴的第一手描寫,刻畫當事者栩栩如生,令讀者可以從書中挖掘鮮為人知的情節。本書將是研究兩岸關係與中國對臺統戰不可或缺的參考材料,也是處理對中事務的官員與政治人物必讀的書。──吳介民(中研院社會所副研究員)     「國民黨不倒,臺灣不會好」,在年輕世代中不斷發酵,成了國民黨敗選的關鍵。究其實質,則和國民黨忽視「公平正義」、「公民參與」密不可分;再加上敏感的兩岸關係,問題更加複雜。國民黨要再生、革新,必須面對「兩岸紅利公平分配」,「兩岸交流公開透明」的課題,並且掌握兩岸交流的深層結構。焦鈞兄的力作,從最具庶民性、本土性和時代性的農業領域出發

,深入探討兩岸買辦的形成、紅利分配的扭曲和農民主體的橫遭漠視。政黨和政治人物要避免重蹈覆轍,產官學界要研究反思,絕對不能錯過這本大作!──楊偉中(國民黨發言人,曾為記者、社運工作者)     焦鈞是我的輔大學弟,我們在輔大青年社期間相依為命,在解嚴狂飆的年代,我們做過許多事情。我跑兩岸新聞多年,深知在二○○四年期間兩岸關係詭譎,還好有連胡會、宋胡會穩住陣腳,這話看在逢中必反的人士眼中,當然可以用「今是昨非」來說嘴。與此同時,許多期望用農業穩住兩岸情勢的有識之士,希望兩岸交流「不怕慢、只怕斷」;也有許多穿梭兩岸的農業買辦上下其手,令人不忍卒睹。焦鈞用如喙之筆,完成兩岸水果政治學的最後拼圖,就像我

們輔大青年社永遠換不掉的對聯:「執春秋之筆,明善惡之辨」。焦鈞筆力千鈞,樂以為文推薦!──杜聖聰(玄奘大學廣播與電視新聞學系助理教授) 作者簡介 焦鈞   出生、求學於高雄市,畢業於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系、銘傳大學國家發展與兩岸關係碩士在職專班(現併入公共事務學系)。     工作生涯前十年,從記者到政治幕僚,南北二路轉戰基層與高層。十年前因緣際會接觸農會體系,後轉戰臺北農產運銷公司任職,先參與兩岸農業交流談判,後執行臺灣水果出口貿易。     對臺灣農業的認識不是學理上的研究,而是從實務面的親身參與、觀察,並以記者之眼記錄,將兩岸農業交流放入歷史長河中,詳實報導、檢視並剖析。     重

要經歷:   自立晚報、民生報、東森電視台、公共電視台、中天電視台記者;立法院助理;選舉幕僚;臺北農產公司秘書、貿易課長、企劃課長。 差異化策略 開創外銷新藍海|蔡復進 臺灣水果不要政治味|樊中原 對兩岸交流要多包容|陳先才 變臉‧變心‧轉向|吳鯤魯 臺灣農民要的是真心|蘇偉碩 自序 第一章 局外人 1.兩顆子彈 2.北藍南綠 3.換軌 4.亂局 第二章 升溫 1.探底 2.先行者 3.階級 4.連胡會:農業成為重中之重 5.終結 第三章 參與 1.過招 2.農會 3.北京行 4.誤解 5.代言人 第四章 政治VS市場 1.政策採購 2.誰跟著大人走 3.吃相難看

4.中間商 5.鳳梨釋迦 第五章 農業戰場 1.嘗試失敗 2.龍頭在哪裡? 3.過度生產、過度消費! 4.安全與認證 5.借鏡 第六章 終曲:剪不斷、理還亂 1.小農心聲 2.水果政治學 3.反思:回歸市場機制、尊重消費者導向 後記 附錄 自序   臺灣這個水果王國,從屏東的最南端恆春開始算起,每年落山風一過芒果樹開始開花,伴隨著種植面積相對較少的荔枝園,一片黃綠夾雜,甚是壯觀。再往北過了枋山這個愛文芒果大產區,沿著屏鵝公路往北來到了臺一號省道與臺十七號省道分叉的佳冬鄉,看到路旁盡是經過矮化,種在鹽分地的蓮霧樹。包含北邊的南州、枋寮等鄉鎮,這裡就是屏東黑珍珠蓮霧的最大產區。   

  跨越高屏溪,順著國道三號進入高雄,從田寮月世界交流道出來,往北旗山、美濃,過去是香蕉、菸葉的重鎮,如今轉型種小番茄、白玉蘿蔔等,香蕉不再是唯一特色。沿著荖濃溪來到六龜,這裡的「黑鑽石蓮霧」名號不輸屏東的黑珍珠蓮霧,口感風味各有擁護者。      從國道十道往西,從燕巢出口下,就是聞名全省的珍珠芭樂集散地;周邊鄉鎮的珍珠芭樂,在某個年代之前都運到燕巢打上「燕之巢」的品牌記號,表明自己是正宗燕巢產的珍珠芭樂。 當然,現在周邊的阿蓮、岡山、大社,甚至田寮都有芭樂產銷班,農會也特別重視自己的品牌經營,擴大了珍珠芭樂在高雄的群聚效益,南邊的屏東、北邊的臺南,兩邊的農民都不會輕易嘗試種植芭樂,避開高雄

這個「芭樂集團軍」。      在高雄的芭樂產區,也和每年產在冬天的棗子,產區相重疊;芭樂是全年生,棗子剛好應付每年春節龐大的水果送禮潮,許多知名連鎖系統或網路購物,都知道過年期間高雄的棗子禮盒,是水果禮盒送禮的上選。      順著臺三線,穿越南化水庫,來到臺南南化區,這個全臺最重要的芒果大產區,每年都與屏東枋山,在愛文芒果輸日這檔事,產生微妙的競合關係。日本,因為每年七月十五日的盂蘭盆節(お盆、おぼん),是日本人相互送禮的一個最重要節日,臺灣的愛文芒果剛好盛產期就落在這個季節的前後;如果風調雨順,屏東產區的中、末期結束,剛好遇上臺南產區的初、中期的採收,大家都可以趕上這波龐大商機。   

  但如果屏東愛文芒果生產期拖延,與臺南產區愛文芒果重疊期太長,或是受節氣影響芒果樹開花延後,臺南產區的愛文芒果趕不上七月十五日這個時間點,或是被屏東搶去太多訂單,也是時有所聞。老天爺是公平的,給了高雄芭樂和棗子,讓屏東和臺南專注在芒果上。      續走國道三號,嘉義也一直是很重要的外銷日本鳳梨產區,而近幾年中國大陸對臺灣鳳梨採購需求暢旺,屏東地區的鳳梨已不足以應付,嘉義地區鳳梨種植面積不斷擴大。也因此產生了很特殊的產銷生態,特別是在這種單一水果種植很突出的縣市地區,「盤商」(俗稱臺阿場,塑膠籮筐的臺語)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他們一次收購整片農地的鳳梨,然後再以塑膠籮筐分裝到下游中小盤商手上。農

民有現金收,又不用花錢買紙箱,何樂不為!      嘉義還是夏季蓮霧的重要產區,往阿里山方向的梅山鄉,因海拔地勢之便,當屏東、高雄的蓮霧約在清明節前後結束,就是嘉義梅山蓮霧的登場。這幾年銷到中國大陸上海的蓮霧,幾乎都是從這裡出貨;當然,貿易商可能會在紙箱上打著「黑珍珠蓮霧」。反正,水果不會講話,也沒有多少中國大陸消費者有那樣的專業可以用嘴分辨出,這是屏東、高雄還是 嘉義產的蓮霧!      離開嘉義前,這裡有一種臺灣賣的價格很差,但也是被上海人搶購的水果:葡萄柚。當地人有另一種稱呼,沒有套袋、表皮橘紅的稱之「紅寶石」;有套袋,口感微酸,表皮近似淡黃色稱之為「二紅」。不過,上海人多半搞不清楚,紅

寶石價格比二紅高出約一半,但上海商人常常付了紅寶石的價錢,卻買到了二紅而不知。   過北港溪來到雲林,這裡過去出名的是柳丁,但這幾年已經被茂谷柑取代。當然,雲林更是北臺灣重要的蔬菜供應基地,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與氣候條件,讓雲林不僅僅有濁水溪米這樣高知名度的農產品,大蒜、西瓜、哈密瓜、結球萵苣⋯⋯都極具特色,且是重要生產基地所在。      整個雲嘉平原是臺灣重要的米倉,這幾年卻興起一棟又一棟的網室,種植了市場上銷售十分搶手的「聖女小番茄」,後來又更新品種,名為「玉女小番茄」;皮越來越薄,汁越來越甜,這些都是年輕農民返鄉之後,才出現的新形態。只能說,臺北人真好命,但也確實只有臺北這個大市場,才

能消費得起一公斤可以賣到五、六百元的盒裝小番茄。      彰化最出名的農產品非花卉莫屬,但離開田尾花園公路往溪湖、大村走,網室、室外交錯種植的巨峰葡萄,則成為彰化的另一個亮點。來到彰化,當然可以順道來溪湖市區,一家接著一家的羊肉爐,也是此地一大特色。穿越溪湖鎮的熱鬧街道,往二林方向,在中科園區的周邊,盡是臺糖土地;這裡,已被農民整片承租,嘗試種植有機、經認證的蔬菜,與全臺最大的超市通路達成供銷契約。      臺中的山城幾個鄉鎮農會,在臺中農業局官員的認真輔導下,成功打響米酒品牌,外銷東京、上海、廣州等大都會區;柑橘類當然也是這邊的主力農產品,椪柑、茂谷柑更是質優。唯一不靠海的南投,香蕉依舊

占了很重要的地位,但一路從彰化八卦山系連接而來的集集區,也群聚大片的鳳梨產業,品質水準都上的了檯面。而高海拔的信義鄉,或低一點的水里鄉,則是冬季巨峰葡萄的重要產區,在臺北消費者心目中,地位不輸彰化溪湖巨峰葡萄。      當然,南投最重要的還是鹿谷的茶葉,因為中國大陸觀光客的大舉採購,臺中和平鄉梨山產區、阿里山產區,加上傳統的鹿谷產區,每年冬、春兩季茶葉開盤價格,節節高升,甚至整片茶山的產量被香港、中國大陸買家鎖死,也都不是祕密。      跨過大安溪,苗栗、新竹、桃園的丘陵地形,基本上就不是農產品生產的適合條件;但基本上仍有苗栗大湖、獅潭的草莓,卓蘭的楊桃、葡萄,新竹的桶柑,這些在市場上都有

固定的愛好者。中部山區到苗栗、新竹,整個一路從梨山跨到東勢摩天嶺,是日本品種「富有、次郎」甜柿的產區,品質已超越日本本地;往北一路順著臺三線,苗栗卓蘭、三灣到新竹,沿著丘陵稜線則是滿山遍野的高接梨,帶給當地農民豐厚的收入。      當你這樣走一圈回到臺北,才發現活在臺灣,真的很幸福;不用半天的時間就能南北走一回,所以臺北人才可以每天早上吃到最新鮮的蔬菜、水果,道理就在這兒。      當然,不能忘了美麗的臺灣東部!從臺北,不論走國道五號或搭乘臺鐵前往宜蘭,再一路往南奔向花蓮,這裡就是臺灣無毒農推廣最成功的地方;東部,這塊臺灣最後的淨土,就在原鄉年輕子弟陸續返鄉守護下,開花結果。跨過著名的富里

、關山、池上這個臺灣稻米最出名的產地,吃著同一條水脈,連日本人都想來這裡種植他們引以為傲的越光米,然後再回銷日本。來到臺東,到處可見釋迦園,這個幾乎成為臺東水果的代名詞,同時也是臺灣最具特色的水果,如今更是「反攻大陸」最成功的臺灣水果。      這幅「臺灣水果地理圖像」是筆者這十年工作的縮影,也是從事本書寫作前,必須先自我要求做好的基本功。   ⋯⋯⋯⋯⋯⋯⋯⋯⋯⋯⋯⋯⋯⋯⋯⋯⋯⋯      我們市井小民每天的生活必需品─水果、蔬菜,為何會沾染上政治,進而成為一門「水果政治學」?      話說從頭,一切都是兩岸交流開放後的產物,也是因為政黨選舉、藍綠對立、兩岸關係的不透明,所造成的扭曲變

形所致。      農民成為中共對臺統戰的對象,也是藍、綠、紅三方爭奪討好的對象;農產品,特別是水果,也就這樣被搬上舞臺,變成政治操作的籌碼。      本書《水果政治學:兩岸農業交流十年回顧與展望》,從筆者這十年工作的兩個軸線談起;一條是筆者的工作親身經歷、內幕與自我反思,一條是平行於這條軸線的兩岸政治環境變化、脈絡與個人觀察。      第一條軸線從連戰、胡錦濤兩人首次面談後確立的兩岸農業交流框架開始,描寫筆者在立法院工作期間因緣際會接觸到臺灣農會系統在這個場域中所扮演的角色,然後直接涉入其中;接下來,一路往下延伸到筆者轉戰到臺北農產運銷股份有限公司,此次轉換跑道與角色後,仍持續在兩岸農業

交流這條道路,甚至進一步跨越到執行臺灣水果外銷中國大陸的政策採購,以及農產品外銷的實務經驗談。      本書另一條脈絡是做為前一條軸線的時空參照軸。從三一九槍擊案的兩顆子彈談起,點出兩岸進入一個混沌不明、難以捉摸的危險期,中共對臺系統如何拉高對臺統戰,藉此爬梳農業成為重中之重的整個歷史脈絡;接著一路進展到對臺政策因為執行兩岸農業讓利所面臨的挑戰,以致到後來戰線全面失守潰敗的原因,回歸到前一條筆者親身參與的故事文本軸線上。      本書企圖談論兩岸農業交流這十年的一個具體而微的縮影,透過這兩條軸線,有第一人稱的現場紀實,也有從工作經驗中彙整對兩岸時局變化的分析觀察,回到兩岸農業交流這個核心議

題上,希望藉由筆者參與其中一小部分的所見、所聞、所得,得出下一個兩岸農業交流的十年,臺灣、中國大陸分別可以再做些什麼、或是該如何避免重蹈覆轍。當然,內心希望這本小小的文字記錄能達拋磚引玉之效,讓更多曾經在這十年穿梭於兩岸農業交流的有志之士,能提出更深入精闢的見解。      在此,感謝高雄市農業局局長蔡復進、研究所所長樊中原、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政治所副所長陳先才、研究所老師吳鯤魯、反美牛戰將也是精神科醫師蘇偉碩等師長、同學,費心為本書不吝指正並為之作序。      十年過了,最後只想說一句:「臺灣水果若沒沾惹到政治,那該多好!」   二○一五年八月秋 筆於臺北 第四章 政策VS市場  國

共平臺建立後,認真地執行連胡會的結論共識,特別針對臺灣水果過產滯銷進行「緊急採購」。於國民黨在野期,中共對臺系統總共發動了三次的對臺水果緊急採購;此舉引來了民進黨政府的反制,但也凸顯了制度建立的重要,當然也引發了農產品生產過剩,到底是要自救還是依賴外援的爭辯。  國民黨重新執政後,執行政策採購也就不再隱晦,大喇喇地浮上檯面執行。成效看似達到穩定價格,但卻也讓臺灣水果在中國大陸市場通路,全面潰敗。期間,多少兩岸政商人物穿梭在此之中,想要分食兩岸農業紅利,其結果就是臺灣基層農民成為配角,最大的政治獲益者其實是政治人物。 1.政策採購  談起政策採購,還是要回到連戰二○○五年北京和平之旅後,對當時在

野國民黨而言,解決臺灣農產品在中國大陸銷售問題是「能做不能說」,以免遭惹民進黨的抵制,更可避免其他勢力介入分食。但有另一項工作,卻是「又能做又能說」的,那就是政策採購。  臺灣有幾樣水果或是一年四季都有生產,或是農民搶種,也因此特別容易出現價格暴起暴跌,導致農民損失;原因很簡單,就是生產過剩。特別是柳丁、香蕉,前者集中在臺南、嘉義、雲林與臺中一帶,後者幾乎在大安溪以南都有種植,其中又以南投、屏東兩地為最。  故事的起點是二○○六年四月舉辦的首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又稱國共論壇),其中有一項結論是,為了穩定臺灣農產品市場價格,保障農民收益,如果發生臺灣農產品過產滯銷的情況,由中國大陸啟動緊急採購機

制。  首屆國共論壇舉辦後不久,香蕉即出現盛產,當時預估比前一年增加百分之三十二,國民黨內的「兩岸農產貿易及合作小組」,即向國臺辦聯繫啟動「採購臺灣過剩蔬果機制」。  因為民進黨主政,國民黨系統只好依賴農民團體,也就是「台灣省青果運銷合作社」,以及「台灣省蔬果運銷合作社聯合社」,這兩大農民團體協助,在二○○六年六月十二日啟動首次的香蕉政策採購。  當時中國大陸同意這項緊急採購的數量為兩百公噸,產地採購價格為每公斤十一點一元。一個四十呎標準冷藏貨櫃,可以裝一千三百五十箱、每箱十二公斤重的香蕉;也就是說,大約採購十二個四十呎貨櫃。這對於常態性貿易來說,是一個很小的數字,但對於兩黨之間卻是個大突破。

彰化縣大村鄉葡萄園旅遊吸引力與空間群聚之分析

為了解決大村葡萄價格的問題,作者張瓊分 這樣論述: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瞭解彰化縣大村鄉葡萄園旅遊吸引力與空間群聚之概況,並提出具體建議給公部門以葡萄產業帶動旅遊發展的參考策略。本研究藉由實地田野調查與當地的葡萄農友的深度訪談來分析大村鄉葡萄園的群聚型態;參考相關文獻、官方網頁資料,將資料進行分析,例如點密度分析、坡度分析等。研究結果發現:一、大村鄉葡萄莊園的旅遊吸引力在提供住宿及相關的農事體驗。大村鄉葡萄果園的旅遊吸引力是(1)安全的栽培方式(2)獨特的旅遊食物(3)品牌形象(4)客製化的服務(5)葡萄果園的獨特景觀(6)提供葡萄相關知識二、大村鄉葡萄園空間分布上,主要集中在台1線以西,葡萄園密度較高之地區則具備葡萄園旅遊吸引力。三、 大村鄉

葡萄園相關產業的群聚型態以水平群聚最為普遍;其次為垂直群聚;對角群聚出現的比例最低。四、 大村鄉葡萄園群聚的空間區位因素是歷史因素、環境因素及栽培技術因素。五、 葡萄產業帶動旅遊發展的建議:(1)公部門和農友及相關業者共同發展具體可行的策略(2)形塑「葡萄老樹」為大村鄉特有之人文資源,提供遊客知性活動(3)發展大村鄉特有之葡萄相關產品(4)葡萄園可運用大村鄉在地元素―自然生態,讓遊客在採果之外,還可以認識大村在地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