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坪林火鍋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大坪林火鍋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林玉卿寫的 世界上最有力量的是夢想19:創業的初衷與使命 和台灣千里步道協會週週爬郊山社群的 【夢幻步道,就是要走】向山,遇見最美的山徑:千里步道達人帶你週週爬郊山,尋訪雙北綠郊、古道、夢幻天然步道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新北・大坪林站|肉多、CP值超高的平價小火鍋- 錢都日式涮涮鍋也說明:今天要來介紹我私心超愛的小火鍋,我很愛吃火鍋,夏天、冬天都要吃火鍋,不過一般的火鍋價位都比較高QQ,而且比較適合多人一起吃,但是「錢都日式涮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華藝創意有限公司 和果力文化所出版 。

最後網站大坪林火鍋新店大坪林 - Yurkwl則補充:鍋爸涮涮鍋(民權店)是新店捷運大坪林站附近的一家吃到飽火鍋店。整體而言料理種類還算多,肉盤和火鍋料補貨速度很快,新北大坪林火鍋的最新食記,鬼椒麻…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大坪林火鍋,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世界上最有力量的是夢想19:創業的初衷與使命

為了解決大坪林火鍋的問題,作者林玉卿 這樣論述:

【世界上最有力量的是夢想19創業的初衷與使命】   創業者的故事之所以令人動容   往往不在於量化的獲利數字   百工百業中總有一些不甘於現狀   而勇於扭轉情勢的人   執著的往自己追求的夢想直奔   閱讀本書,將看見創業家莫忘初衷   以不變的堅持 走出自己的路!   作者簡介 林玉卿   深覺人的一生不管任何階段,能夠坐言起行付諸行動去完成夢想,是一件很棒的記憶與經驗。擅長溫暖而正向力量的文字書寫,想藉由旅遊、勵志觀點,鼓勵大家去發掘新事物,勇於突破現狀,創造屬於自己精彩不遺憾的人生。   出版《用旅行,發現生命的亮點》、《世界上最有力量的是夢想:北台灣必訪24家私房餐廳和民

宿》、《世界上最有力量的是夢想2:最美麗的渡假勝地》、《城市新亮點:瘋夢想 住幸福 享美食》、《城市新亮點2:住文旅 賞美味》、《漫遊宜蘭-邂逅在地人文的美好時光》、《漫步台灣島:探訪觀光工廠與旅宿故事》《漫步台灣島2:探索絕美人文旅宿與餐廳》、《漫步台灣島3:尋訪最夯的伴手禮》、《漫步台灣島4:探訪人氣最夯的餐廳與旅宿》、《世界上最有力量的是夢想3:用堅持走出人生路》、《世界最有力量的是夢想4:最撼動人心的故事暨宜蘭美好食宿》等。   2015/4/16 受邀復興廣播電台節目專訪   2015/4/20 受邀正聲廣播電台節目專訪   2015/4/22 受邀漢聲廣播電台節目專訪   Fa

cebook: www.facebook.com/leelin1314   E-mail:[email protected]   歡迎邀稿、展覽、演講、異業合作   電話:02-6617-0068 ∕ 0952-200882   1. 鑫空間Sync Co-working space     開通企業與企業共創經濟的任意門 2. 東華川府重慶老火鍋      傳香多年的經典好味 3. 寶鐏有限公司     針線工藝,硬挺的軟性工程 4. 堅全橡膠企業有限公司    造福人群,實踐願景共創目標 5. 唐琪語言學苑     超強師資陣容,以愛灌溉希望種籽 6. 伊太

郎拉麵南平店     堅持品質恪守本源的職人料理精神 7. 沅渼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勇者無懼的堅持 8. 花漾藝術美甲國際有限公司   舞動外在的華麗音符 9. 和緣日式料理     世界上最好吃的飯在這裡 10.康樺國際生技有限公司    真菌健康產品的專家 11.陽光蔬菜園       兼具視覺、味覺和療癒的饗宴 12.福成養鹿畜牧場        堅守品質的養鹿人家 13.達也濱家漁場       名氣與實力並存 14.明星爸爸玉井芒果      我的父親是芒果職人 15.綠朵休閒農場      給予大地最高的尊敬與友善 16. La Bello 美妍冰淇淋      打造埔里在地

農產新特色 17.廣州絲綢之路(區塊鏈)     掌握全球區塊鏈技術領域新商機 18.法布甜       不甜、不貴,為愛而生的天然健康法式甜點 19.葉陶楊坊人文餐廳   堅持作最挑剔的自我,用HACCP的規格開餐廳 20.鄉野雅味食品有限公司(吉享花生)    為傳統滋味賦予年輕新風貌 21.風格紋身       量身打造,描繪經歷與記憶的圖騰 22.米棧生技有限公司     由愛出發創造的台灣紫米奇蹟 23.鴻鈊生活事業有限公司    健康之道,盡在天然之間 24. Mini結婚禮車      乘載幸福的華麗小空間 25.大觀園命理中心     撥開迷霧,解開不可知的未來 26.琪里思印

度餐廳(洛瑪斯坦有限公司) 不同文化背景碰撞出相同健康美味 27.壹森泰食堂 (公館店)    烤出「師大第一腿」的平民美食 28.英維酵素生技公司      與大自然結盟,打造酵素王國 29.清境七彩屋景觀餐廳      彩色夢想的料理傳承 30.良實糧食        用一本初心 做一份點心 31.丸珍水產有限公司     享有極致景色,大嗑當日新鮮水產 32.遠東泡泡冰    突破傳統,六十年老店力拚台灣新品牌 33.恒康生醫         健康守門員,產業奪標手 34.蜂樺蜂蜜專賣店      健康樂活,甜蜜好滋味 35.就是晴天有限公司     實踐自我,每個地方都是晴天 36.奈

堤亞咖啡食尚館Ninety Up   給你90分以上的服務品質 37.希格瑪花園城堡      蘭陽平原上的一顆璀璨珍珠 38. Feeling18巧克力工房 本土深耕創造傳奇,以愛分享反哺社會 39.東‧貳柒玖潮流服飾     白手起家,勇敢築夢 40. L studio 皮革工藝工作室     在乎手作,匠人傳承 41.嚐趣壽喜屋       用餐或玩陶,日式食趣的先行者 42.寰創健康美髮沙龍(崎莎琪生物科技)  結合意願、整合資源、平台共享 43.台叉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搶攻堆高機市場,力拼台灣銷售第一 44.雀王科技有限公司    電動麻將機轉型的智慧推手 45.瑞美室內裝修有限公司

    以專業技術打造空間設計奇蹟 46.興南眼鏡      專業、藝術與品質三方並蓄的代表 47.昇鈺光電(JMLED)     點亮工廠與戶外照明的寬敞大道 48.合億香業         以人為本,香人合一 49.埔里成功農場        青農返鄉,農業翻轉 50.夢想清潔王     細節落實清潔的完美理想 51. 泫工所構築設計研究室 52. 新化街役場 53. 大漢酵素生物科技 54. 山豬28巷   作者序 有夢的人生世界最美   人生最大的目標就是工作之餘,努力探索美麗的世界,喜歡用美食與旅行來發掘在地文化,記錄自己的足跡,對於追求美食,常會讓我不辭千里而來,只為滿足口

福之慾,也發現烹調者背後的用心,努力煮出人生中最美麗的轉折故事。   在走訪每次採訪,我都充滿期待,因為那是可以多接觸到一個精采故事的機會,創業家辛苦成長的經歷是你我實現夢想的借鏡與依據,他們花了畢生積蓄經營事業創造了成功,不靠大資本,大組織,而是以專業與熱忱,讓螞蟻雄兵,也能發揮足以撼動大象的力量,每個精彩故事讓人充滿著希望與激勵,如果你也正徬徨無助,找不到人生方向,那就從夢想出發,力量會在心中發芽。   本書內容不單單只是;將各行各業創業者理念與夢想傳達出去,感性的分享創業家的逐夢,圓夢以及夢想實現的感動故事,也提供了經營關鍵的要素及創業的建議,讓時下想要創業的年輕人有個可以參考的心路

歷程,去感受正向與堅持夢想的一份力量,我們的人生職涯,不只需要正能量,還更需要正意義,將這本擁有正向故事探訪的書籍,以好東西與好朋友分享的理念,分享給社會大眾,推廣台灣創業家的奮鬥故事,是我努力前進的動力及使命。   有夢想就不該缺席,將夢想寫成文,化為景,成為一篇篇動人的創業故事,一個夢想,代表一份願景;創業者的成功總會伴隨著一些故事,而故事背後可能是一些困難;一些堅持,創業不可能沒有挫折,一個順利沒有遇到困難挑戰的創業者,是不會有精彩的故事,所以我喜歡有夢想的人,也欽佩他們的勇氣,我曾買過奢華名品、買過拉風跑車、但買過最貴的是夢想,付出最多心力時間的也是夢想,有夢想的人,不會被當下身處的

現實所侷限,雖然人生充滿了各種偶然與機緣,事後再回顧一切,我們所有的選擇都是完美而適時的。   因為,有夢的人生世界最美。   華藝創意出版總監   林玉卿 推薦序 抓住生命中的每個機會   夢想是美好的希望,命運是現實的生活,但我們不能放棄夢想。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樂觀進取是不二法門,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命運與造化,不論是好命歹命都要勤奮努力,所謂「盡人事而后聽天命」努力打拼為先,後看命運為何。   每一個人都有個夢想與希望,在追求夢想的過程中,也許會有波折,會有阻力,但絕對不能輕易的放棄自己的夢想,要全力以赴,盡量爭取當初的夢想,那怕只能實現夢想的百分之十,因為只要實現百分之十,

就有機會實現百分之二十、三十、四十...直到夢想成真!   天下真的沒有白吃的午餐,天生我才必有用,所有成功實現夢想的人,每一個人都是用心努力、勤勞奮鬥來達成他們夢想的目標,在我35年的職業論命當中,看過太多起起落落的人,但是人不能擔心命運的起落,就不去追求自己的夢想,我的夢想就是自己的使命,用正統的八字命理學,讓大家了解自己的命運,不要迷信,只是在追求的過程當中,要如何看待自己的人生目標前進而不懈怠,該衝的時候就努力衝刺,該休息的時候就靜觀其變,也許成功就在下一歩,讓命運當做是你在追求夢想最後一個參考的依據,夢想會留給那些努力不懈奮鬥到底的人,有夢想的人  加油 !   大觀園命理中心創辦

人 劉中明 推薦序 相信夢想是養分,滋養著築夢的過程   這些年來,我曾與各類型的企業領導人交流,而有機會近距離觀察成功者的特質,讓我深刻瞭解,這些卓越領導人在光鮮亮麗的背後,看見共同點,他們都具有夢想的藍圖及高執行力,會為他們服務的企業、員工與消費者的利益著想,也擁有絕佳的直覺,能夠解開重重迷團、指點迷津,並能將自我懷疑轉化成正面行動的力量。   夢想的藍圖是可以後天培養出來的,回想起自己的創業歷程,人生的轉彎有時來自於一個偶然。兩年前透過友人叫艾倫介紹結識王钢董事長,中國區塊鍊應用研究中心常務理事,經商多年累積雄厚資歷,深知區塊鍊為未來全球科技金融發展方向,將技術與全球性串連,金融

延伸至實體領域,逐步建構世界經濟新體系。   第一次接觸數字貨幣比特幣時,發現這不僅能應用於區塊鏈,舉凡金融科技、物聯網等,都是未來的趨勢,隨著區塊鏈技術的演進,各式新興加密數字貨幣陸續崛起,由於台灣在區塊鏈的推廣與開發狀況,與全球相比仍相距甚遠,為了推動發展,與王钢董事長合作成為重要商業戰略夥伴,籌備成立『區塊鏈產業工會』不僅要深耕推動台灣區塊鏈成長,同時要向下紮根,培育技術人才,才能厚植台灣產業實力。   「世界上最有力量的是夢想19 創業的初衷與使命」書籍中,記錄著不只是這些創業者成功風光的一面,更多的篇幅是記錄著每一位創業者背後那份不為人知的甘苦談及堅持力!相信夢想是養分,滋養著築

夢的過程,勉勵諸位,有了夢想切要以決心付諸行動,唯有夢想才是前進的肇始,這也是我們燈興科技正在努力實踐的拼圖,因為,世界上最有力量的是夢想,既然有了夢想,就該將理念付諸實踐! 燈興科技事業   創辦人黃琮壹 推薦序 任何事,只要做到一個量,就會有它的價值   創業對許多人來說,並不只是一個追求夢想,更是一個自我實現,發揮個人潛能的舞台,亞洲名廚江振誠曾說:面對夢想光是堅持,是不夠的,還要加上熱忱,相信每一位經營者,都秉持這樣的精神,才能在一路上充滿風險與挑戰,仍然能勇於投入,並且熱在其中,經營者總是期待能被更多人看到自己的品牌價值,面對企業盲點時更能變成轉折點,更要打從心裡喜歡、接受自

己的事業,不畏懼任何困難並肯為自己的事業付出一切,相信任何事業,只要做到一個量,就會有它的價值。   【世界上最有力量的是夢想19 創業的初衷與使命】這本書藉由每一位創業家的經營過程,分享他們實踐品牌中的酸甜苦辣,更能做為傳承,激勵懷抱夢想創業的夥伴,書中每一字、每一句,都能為這些創業夢想家印下最真實的足跡,如果你有夢想,相信這本書會帶給你不同新視野及閱讀的啟發。   法布甜創辦人  張淑卿 推薦序 不變的堅持 走出自己的路   在創業的一路上‚筆者體認到:想要有成果就要勇於去落實,並以不變的堅持 走出自己的路。回憶起人生經歷,由最初的化妝品、工業設計、整體造型設計、農業開發到目前兼任

化妝品系、視覺傳達系、文創事業系等四所大學教授,在因緣際會之下,投入農村再生輔導十餘年後,筆者認為:傳統農村翻轉為高價值經濟是有路可走的。於是在埔里老家將過往的經驗,結合在地的農業,並從文創的角度出發,開設La Bello(拉貝諾)美妍冰淇淋品牌。   多年來,筆者也同時協助埔里農村社區,打造擁有特色農村文化,像是:水頭社區「洄家—水源頭文化祭」勇奪大專生洄游第三屆金牌獎、太平社區大坪頂「百香森巴豐收祭」勇奪大專生洄游第四屆銀牌獎、一新社區「白魚的故鄉」勇奪金牌農村銅牌獎、珠仔山社區「翻越生番空—4段舞台劇」榮獲文化部優等獎、梅村社區「土角胖故鄉」獲東森電視台1001故事報導等等。   台

灣處處充滿人情與故事,是發展觀光及農村最好的素材,本次與華藝創業文化出版合作,發現玉卿的出版計劃與理念跟筆者相似,都在為傳遞正面力量堅持努力著,以自己熟悉的方式為人們實現幸福生活的拼圖,希望為台灣產業盡一份行銷之力以外,同時能讓更多人感受到台灣特有的人文風情。   我相信不論是出版或各個產業,玉卿和我都會繼續努力,因為堅持,讓生活更美好!   La Bello美妍冰淇淋創辦人  李春振

大坪林火鍋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謝謝你們收看!請你們按讚!訂閱!
📷SONY RX0M2 22,000TWD 比GoPro, DJI OsmoAction漂亮 but just a little bit shaky.

#新北環狀線
#環狀線
#SONYRX0M2
- - - - -
歡迎任何工作邀約,可以直接私訊臉書粉絲專頁!
或信箱📩Email:[email protected]
相機: Panasonic Lumix GH4+CANON EOS 60D
喜歡:喝酒、美食、旅遊、看小說(森博嗣、村上春樹)

FOLLOW ME: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shigeki.nakayama.youtube/?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shigeki_nakayama1126/
■Twitter:
https://twitter.com/KnightHolly

▼ 撮影機材
■Panasonicミラーレス一眼 /メインカメラ
LUMIX GH4
LUMIX G 14mm/F2.5 ASPH.

■Canon一眼レフ/サブカメラ
EOS60D
SIGMA 18-200mm F3.5-6.3 II DC OS HSM
EF50mm F1.8 II
EF40mm F2.8 STM
EF-S10-18mm F4.5-5.6 IS STM

■マイク
RØDE VideoMic GO /メインマイク
DJI OSMO DJI FM-15 /サブマイク

■アクションカム
Osmo Action /自転車用メイン
GoPro HERO5 /サブカメラ

■ドローン
DJI Spark /お手軽ドローン

■ジンバル
Zhiyun Smooth Q /iPhone用

■三脚
SIRUI 3T35K / メインカメラ用テーブルトップ三脚
GolillaPod / アクションカム用
Manfrotto / アクションカム用

【WANT】
■DJI Mavic Air /4K撮影
■RONIN S-C /メインカメラジンバル
■RØDE Wireless Go /ワイヤレスマイク
■LUMIX G X VARIO 12-35mm/F2.8 II ASPH./POWER O.I.S. /メインカメラレンズ

【夢幻步道,就是要走】向山,遇見最美的山徑:千里步道達人帶你週週爬郊山,尋訪雙北綠郊、古道、夢幻天然步道

為了解決大坪林火鍋的問題,作者台灣千里步道協會週週爬郊山社群 這樣論述:

山,一直在那裡! 有多久不曾拾起腳步、遠離喧囂 踏上尋找祕境的旅程?   千里步道達人,精選雙北郊山夢幻步道   探問地圖上   最美的綠色驚歎號!   遇山蜿蜒的腰繞小徑、環台北盆地的淺山稜線   看林澗泉瀑、珍稀樹鳥、古道碑記、有雲行走的水梯田   走向花的山、雲的山、岩場的山、高原的山⋯   林幽水碧,步道山妍風姿各異   百年古道,穿梭時空想像先人行旅   邀你輕裝徐行,週週爬郊山! 本書四大特色   ★ 夢幻步道,用腳守護→   新郊山運動的夢幻步道,天然鋪面比例較高、最少人工施作或水泥化,生態豐富、行走體驗佳   ★ 郊山路網,週週出發→   距離雙北最近的郊山路網,

週週可出發,分次登上環繞台北盆地的淺山稜線,登高遠眺   ★ 無痕山林,親山指南→   親山不侵山!Leave No Trace 無痕山林七大原則,護生、減廢、節能、愛山林   ★ 山不政策,輕裝上路→   不起早,不趕路,不行階!大眾交通工具可至入山口,可依體力、時間,輕鬆搭配入門級╱健腳級╱親子友善行程   █ 步道森呼吸:跟著千里步道達人,一探郊山祕徑   哈盆越嶺道被喻為「台灣的亞馬遜」,炮子崙古道走入茶農生活的時光隧道,富士坪保有百年幽靜的牧牛山徑,走一回「清末最後一條官道」鹿窟坪,看魚路古道的石厝駁崁打石場,幼坑舊鐵路隧道群帶你穿越時空,大南澳越嶺段私鹽及私酒商販踏出來的山徑

,眺望雲海的石碇筆架連峰、水陸兩棲、登山溯溪的銀河洞⋯⋯   向山,遇見最美的山徑。跟著步道達人出發吧!   █ 新郊山運動:守護綠郊、山徑、古道的原初之美   住在大台北,只要搭公車、小巴或區間火車,就可以走進夢幻步道,其魔幻的成分絕不輸在倫敦王十字車站的「九又四分之三月台」搭上進入霍格華茲的火車——這或許是身處在台北與新北市的麻瓜的特權!   雙北郊山,是介於都市和自然間的「淺山生態系」,是呼吸起伏的綠肺及敏感生物棲地,是最美的綠色驚歎號!走向山林、登上稜線——蜿蜒山林溪流間的夢幻步道,四季山妍風姿各異,等待我們探詢。踏上百年前人們走過的山徑——古往今來、穿梭時空,在幽靜古道上想像先

人行旅。   2014年6月7日,對喜愛大自然的朋友們是一個重要的日子——千里步道在數千名志工長達八年的努力下,於這天宣布成立「台灣步道日」,推動「水泥步道零成長,天然步道零損失」的郊山步道守護運動。     本書是呼應「台灣步道日」的自然禮讚之書,由千里步道、週週爬郊山社團的13位步道達人,精選雙北綠郊步道祕徑,邀你體驗綠郊、山徑、古道的原初之美,用心走路、用腳守護我們福爾摩沙世界級的自然生態。   這18條夢幻步道,有獨特的自然景觀、動植物生態,美景四時遞嬗、山水風姿各異,沿途保留了先民在古道上的道里碑記、石砌小徑;同時也帶你親身體驗步道志工以石材、原木手工修築的手作路段。輕裝簡行,讓

我們一起走上山徑吧!   ★本書為讀者精心繪製「雙北夢幻步道之Google Maps 軌跡圖」,請見 www.tmitrail.org.tw/website/?page_id=11356   ★二○一四年六月的第一個禮拜六為「台灣步道日」,首屆主題「親親步道-森呼吸」,活動訊息請見www.tmitrail.org.tw/trailday 作者簡介 台灣千里步道協會   台灣千里步道協會,致力於保護台灣山海風光與人文之美,以「水泥步道零成長、自然步道零損失」為目標,全力投入「步道志工培力、郊山步道鋪面調查、步道學三部曲」的扎根工作上。同時串連環島路網,在都會市區,推動綠色路權與綠色廊道

;在社區郊山,則強調「手作步道」的公民參與環境守護。   千里步道協會等團體發起「無痕山林:新郊山運動」,提倡「親山不侵山」,鼓勵大家一起守護通往山林的自然步道。由於步道的水泥化硬鋪面覆蓋住泥土,甚至覆蓋住樹根,造成棲地切割、逕流沖刷加劇,行走時亦傷害膝蓋腳踝健康,發起「水泥石階再見.還我友善步道」,以公民志工參與的模式鋪設較為因地制宜、可回復性的鋪面材質,最大程度地保留自然路徑。參考美國國家步道的定義,將步道體驗重新定義為「保留郊野感受」,結合LNT無痕山林運動、環境生態教育,推動「尊重生態的深度旅遊」。在親近郊山的同時,也守護步道的天然鋪面,避免不當水泥化、鋼構工程入侵我們美好的山林。

  千里步道協會延續「天然步道零損失,水泥步道零成長」郊山守護行動,二○一四年倡議將六月的第一個禮拜六訂為「台灣步道日」,首屆主題為「親親步道 森呼吸」,串連全國北東南中12地之在地團體一起展開活動,邀請各地熱愛山林的民眾走一趟郊山天然步道:   ●以分散、分流,不造成環境負擔的方式,號召夥伴在每年六月的第一個禮拜六,走一段自己喜歡的步道。   ●與步道上的夥伴,一起為喜歡的步道做件有意義的事。   ●帶上步道旗在步道上合照,並上傳至臉書、推特、噗浪或部落格,鼓勵更多朋友一起關心步道! 【共同作者】 林三元、林宗弘、林祖棋、林芸姿、林佳燕、古庭維、吳雲天、徐銘謙、徐薆薇、陳朝政、蒙金蘭

、鄭廷斌、張義鑫 【推薦序】小野 紀政 齊柏林 賴榮孝 周聖心 【作者序】夢幻步道:行走天然之必要 文╱徐銘謙 【開篇文】想像那些先人走過的古道:大菁之路、六舅公的牽牛路、阿嬤的尋夫路 文╱林三元 ◆地理:淡蘭古道暖暖十分段、菁桐古道與東勢格越嶺、平溪到九份 ◆看點:大菁之路、李家莊古厝前大樹與石板、煤礦遺址、盤石嶺、肉板卡、刣人嶺、荒野小廟 ◆季節:四季皆宜 ■之一:北海岸線 ★ 三 小時風景萬花筒: 魚 路古道 • 擎 天崗 • 八煙聚落 從陽明山區擎天崗魚路古道下到八煙聚落這條路線,保有豐富自然與人文內涵。步道上斑駁的安山岩石階,是北台灣特有的火山岩;下到八煙聚落,跟

著石砌水圳中的山泉水走訪充滿活力的水梯田;來到石厝前的菜攤,向友善的阿公阿嬤購買剛採摘的新鮮蔬果。大約3小時的步履,沿途欣賞火山地質景觀、蒼勁的大芒草原和田園風光,順道把滿滿的農村人情味打包回家。 ◆地理:金包里大道北段、八煙聚落 ◆看點:魚路古道城門入口、安山岩石階、百二崁、石厝、駁崁、大油坑採硫遺跡、上磺溪打石場、石板橋、八煙出 張所、水梯田、砌石水圳╱三層圳╱浮圳 ◆季節:四季皆宜;十月芒花 ★ 山水泠靈,清末最後一條官道:鹿堀坪古道 鹿堀坪,一稱鹿窟坪,這條古道目前普遍認定屬於淡基橫斷古道的東段,大約闢建於一八九二年間,有「清末最後一條官道」或「清末最後一條軍道」之稱,舊時作為聯絡萬

里與士林、關渡及內湖地區的越嶺道,也是先民牽牛牧養的牛徑。 ◆地理:此區域步道路網細密繁複,規劃單日O形、P形、8字形縱走,皆可穿貫通達 ◆看點:頭前溪瀑布、石棚土地公、鹿堀坪山、梯田、芒草、中低海拔生態 ◆季節:四季皆宜 ★ 百 年靜美的牧牛山徑:富士坪古道 富士古道,是日治時代隨著磺嘴山一帶牧牛區域的開拓,為了方便居民們畜牧並且聯繫魚路古道、萬溪古道等而開闢的山徑,所以也是一條牛走出來的「牛道」。這條路的最高點就是通往大尖山,有「小富士山」之稱,這條古道也因此得名,步道綠蔭蔽天,山腰處的草原又名大尖草原,也叫做富士坪草原,登山後徜徉於此,盡覽天地舒緩之美。 ◆地理:富士古道可連接瑞泉古道

、富士山腰古道、鹿崛坪古道、林市古道,形成一圈O形迴路 ◆看點:牛道歷史遺跡、 夾在群山間的大草原、 豐富的低海拔植物生態 ◆季節:四季皆宜;秋天賞芒草、槭樹 ★ 鳥魚花厝,離家最近的世外桃源:內雙溪古道 從清代行腳至今的內雙溪古道,離熱鬧的士林不過40分鐘車程,卻依然保存質樸泥土小徑的古道原貌。只要搭公車就可以方便抵達,沿路都是泥土鋪面與清涼的綠蔭,可以賞鳥、賞魚、賞花、賞古蹟,對入門者走起來也不會覺得太長或太陡,是離台北市區最近的一處世外桃源,平等里的內雙溪古道就是這樣一條完美的入門路線。 ◆地理:魚路古道、金包里大道北段、北五指山步道系統最友善的步道路段 ◆看點:番婆路石頭公、番婆厝、

台灣藍鵲、擎天崗、冷水坑、絹絲瀑布 ◆季節:春季、秋季,避開溽暑、冬雨;春季梅雨前,有特殊花景可賞 ■之二:平溪、瑞芳、雙溪 ★ 跳 石 ‧ 流 水 ‧ 上 學路:猴硐越嶺 • 三 貂嶺步道 • 獅子嘴奇岩 六十幾年前,住在烏塗窟頭這端的阿南仔每天在猴硐越嶺三貂嶺步道上,花二個半小時徒步下山上學,下課時與同學結伴走回山上,每每總在小溪與瀑布、梯田與泥土路之間流連玩耍,要用上四個小時才到得了家。而阿南仔做夢也沒想到,這條他熟悉的上學放學路,在二十一世紀會化身成為古意盎然的自然步道,吸引著山野愛好者的尋幽訪勝。 ◆地理:瑞芳、猴硐、三貂嶺 ◆看點:柴寮古道、內店仔、百二馬、中坑古道、獅子嘴奇岩、

溪床石路、壺穴地形、三貂嶺瀑布群步道 ◆季節:四季皆宜 ★ 與 小火車一起穿越基隆河峽谷 : 幼坑古道 從三貂嶺車站到大華車站,平溪線鐵道僅一站之隔,但沒有平行的公路接通。使用私有運具,必須要由106縣道越過五分山,或是北37銜接台2丙線,路途遙遠且翻山越嶺,才能往來這兩個地方。這段山谷間,鐵道以外就只有幼坑古道可通行,它維持早年樣貌,在過度開發的中低海拔區域,是一條人煙稀少、自然環境完整、真正保有古意的舊道。 ◆地理:三貂嶺、平溪線一號隧道東口 ◆看點:鐵路隧道群、古道鐵道交會口、幼坑聚落、碩仁煤礦遺跡、粗坑簾幕瀑布、幼坑鐵橋、石拱橋 ◆季節:四季皆宜,避開雨季 ★ 親 近山田美學,眺望

山巒尖峭:東勢格越嶺古道 若說平溪是台北的後山,那麼東勢格可說是平溪的後山。住在後山的居民仰賴這山區一條條的越嶺古道, 與繁華的前山聚落聯繫。東勢格越嶺古道,到舊礦場的前段路約1.2公里,屬於舊台車道,最平緩,老少咸宜,沿途有礦場、拱橋、土地公廟等古道遺跡, 而沿溪畔而行,又有怡人的幽林竹徑,不知不覺中爬至越嶺高處,俯瞰山坡梯棉與草原。平溪鄉以山巒尖峭著名,有支線可連結至「峰頭尖山腰越嶺路」,挑戰「平溪三尖」:石筍尖、薯榔尖、峰頭尖。 ◆地理:平溪 ◆看點:舊礦場、事務所、石拱橋遺跡、雙土地公廟、柳杉造林處、民宅土埆厝、峰頭尖山腰越嶺路、平溪三尖 ◆季節:四季皆宜 ★ 靜波泉澗伴蒼鬱:灣潭古

道 灣潭古道是清代「淡蘭道」其中一小段,是早年台北盆地與其周邊的人貨往來,「自然而然」循著灣潭溪的河灣曲折踩踏出來的交通道路。來到這裡,行走在蒼鬱之間與迴轉之際,面迎山風,聆聽泉澗之聲,步履之至,不忘眼到、耳到、心到,就能在微風婆娑之中忘憂於翠綠山林的自然懷抱。 ◆地理:坪林、雙溪間的北勢溪上游,連結清領時期淡水廳和噶瑪蘭廳的淡蘭道路段 ◆看點:灣潭橋河灣、泉澗瀑布、道里碑記、山蘇之道 ◆季節:春夏秋皆宜 ■之三:坪林、石碇、深坑、汐止 ★ 筆 架連峰,登高爬岩望雲海:石碇筆架山 從未想過在海拔不到一千公尺,緊鄰著都市與高速公路的近郊淺山中,能夠看見一望無際的雲海,遙望遠處露出尖頂的101大

樓。不必遠求高山,只要來到台北盆地南緣的二格山列,走一趟「筆架連峰」淺山稜線,便能滿足我們心底潛藏的登高欲望,享受登高望遠的自然野趣。 ◆地理:淡蘭古道南路,登山口步行三十分鐘即可登高遠眺 ◆看點:石砌古橋、梯田駁崁、二格山古厝、部落隘寮、西帽子岩巨石 ◆季節:春秋皆宜,避開溽暑、冬雨;春季梅雨前,特殊植物開花奇景 ★ 茶 農生活的時光隧道:炮子崙古道 • 茶山古道 台北盆地東面的深坑一帶山區,自清朝以來就是文山包種茶的重要茶區,先民生活的足跡留下了一條條錯縱交替的古道,以及隨著古道延伸分布的美麗石厝及土角厝。從炮子崙古道上山,於泰元農場銜接一條腰繞猴山岳的小徑前往林家百年草厝,再由茶山古道

返回深坑,這一條O形步道,能欣賞最精華的古道風光,交通銜接方便,假日踏青健行,再帶些新鮮的農產品當伴手禮,滿滿幸福的味道。 ◆地理:深坑山區、茶山古道、炮子崙 ◆看點:百年茶山風光、硬砂岩步道與傳統步道工法、百年林家草厝、吳家老厝、蔡家老厝 ◆季節:四季皆宜:避開雨季 ★ 剛強又溫柔的自然詩歌:新山夢湖步道 台北其實離海不遠,不用登得太高,在不到海拔500公尺高的山頂便能望遠!這座位在汐止,靜靜佇在台北盆地外緣的東邊、北倚五指山脊的新山夢湖步道,就是可以同時一覽山海美景的夢幻步道。斜面巨石形成的新山山頂,佇立在台北盆地東緣,站在這裡就能眺望台灣海峽、基隆嶼,甚至是朦朧的九份山城,山海盡入胸臆

。 ◆地理:汐止,保線路端至五指山古道端 ◆看點:夢湖、湖畔棲地生態、台北最古老地層五指山岩層、山頂岩稜遠眺山海美景、砌石步道、石砌梯田 ◆季節:四季皆宜 ■之四:新店、烏來 ★ 登山步道的百年博物館:銀河洞古道 銀河洞步道,是木柵與新店地區山友們相當熟悉的一條健行路線,有「銀河飛瀑」名景,是親近大台北郊山很好的起點。從認識台灣登山步道演變的歷史角度來看,這個區域更是台灣百年來步道類型演變的百寶箱,泥土、枕木、水泥、花崗岩、安山岩,不同年代、不同材質步道的行走體驗,在此形成最即時的對照,有如步道的百年博物館,值得入門者一試。 ◆地理:烏來二格山系統 ◆看點:銀河洞飛瀑、銀河洞宮廟、百年安山岩

石階、枕木步道賞花、觀景台、鵝角格山山頂攬勝 ◆季節:四季皆宜 ★ 台 北最美的林道:內洞林道 被譽為「台北最美林道」的內洞林道,清幽寧靜,生機盎然,是進行生態觀察絕佳的自然教室,帶著圖鑑沿途辨認動植物,會特別有成就感。由於路徑平整好走,成為親子皆宜的親山入林好選擇,也是單車車友和山徑野跑行跡所至的熱門地點。延伸至內洞林國家遊樂區,可一探體驗立體的三層瀑布、森林浴步道,享受清涼舒爽的芬多精。 ◆地理:烏來二格山系統 ◆看點:伐木電線桿舊跡、「娃娃谷」賞蛙、三層瀑布、森林浴步道、羅好水壩 ◆季節:四季皆宜 ★ 登山溯溪,水路兩棲過癮玩:「紅河谷」加九寮步道 位於烏來的加九寮熊空越嶺道,擁有水

陸兩線的多元景觀,泥土步道自然好走,而由於翡翠水庫上游集水區對開發的種種限制,水量穩定適中、周邊環境天然的加九寮溪,成為入門溯溪者的理想去處。來到這裡,初學者既可以走陸路也可以走水路,適合登山健行與溯溪等多種玩法,亦可組合成水陸兩棲的賞玩行程,經常來走也不會膩,絕對是值得推薦的夢幻古道之一! ◆地理:烏來加九寮 ◆看點:加九寮溯溪、小瀑布、深潭、天然滑水道、豐富林相 ◆季節:四季皆宜;避開雨季、颱風或大雨過後 ★ 北宜漫慢行,人與自然的思辨之路:桶後越嶺道 桶後越嶺道是一條怡人的北宜「慢速」道路;跟另外兩條同樣從烏來出發到宜蘭境內的哈盆、福巴越嶺道比起來,桶後越嶺坡度平緩、距離較短;只要半天

可以晃悠晃悠地從台北走路到宜蘭。從起點一路沿溪行,兩側群山綠帶夾道、桶後溪河景藍帶沿途相伴,及至翻越位於小礁溪山和烘爐地山之間穿越雪山山脈的鞍部,俯視如天高的太平洋海平線,比起開車塞在北宜高速公路上,多賺到玩水、野餐、森林浴的清涼時光。 ◆ 地理:新北市烏來鄉境內 ◆ 看點:桶后吊橋、攔沙壩/魚梯、烘爐地山叉路口、鞍部最高點眺望蘭陽平原、手作步道工法 ◆ 季節:四季皆宜;避開雨季、颱風季節 ★ 台灣的亞馬遜:福山哈盆越嶺古道 世居大嵙崁地區(今桃園巴陵)的泰雅獵人,因為追獵的關係而往南勢溪上游溯行,遠遠的望見一片水草豐美又平坦的區域,驚歎之餘回去告訴族人,於是在後來的十到廿年中,大嵙崁地區的

泰雅族人逐漸移居到哈盆地區,之後更擴展到今天的宜蘭崙埤等地區,「哈盆中嶺越嶺道」,就是百年前泰雅族人在福山、哈盆與宜蘭等部落間往來行走的路線,步道遺留泰雅老部落與日據時期砲台、監督所等眾多人文歷史遺跡,更擁有「台灣的亞馬遜」美譽,是一條珍貴生態與歷史交會的古道。 ◆地理:新北市烏來區與宜蘭縣大同鄉之間 ◆看點:亞熱帶低海拔原始森林環境、豐富林相與珍稀物種,日人遺跡如砲台、監督所、傳統獵寮 ◆季節:春秋較宜;夏季慎防山洪暴發 ■之五,出走:大南澳 ★ 壯闊山海,島嶼之歌:蘇花古道之大南澳越嶺段 走在藏匿於蒼鬱之間的小徑,細察一年四季皆精彩的林木花草,途中登高展望,開闊壯麗的山海之美、東澳灣的美

景與烏石鼻之外的浩瀚海洋盡收眼底。這是蘇花古道大南澳越嶺段的獨特魅力。從私鹽及私酒商販踩踏出來的路徑,行走過此一路程,可以深刻體會昔日居民為了營生而奔波的辛勞。在時空變遷下幾經更迭,成為今日親和力十足的休閒步道。 ◆地理:宜蘭縣蘇澳鎮朝陽里、朝陽國家步道 ◆看點:私鹽私酒商販小徑、朝陽社區、烏石鼻戰備道、四季野地植物、香楠大樹、觀景平台遠眺山海交界美景 ◆季節:四季皆宜 ■四季遊山學 ★ 行前準備:輕量化、必備品Checklist,依步行難易度、所需時間、季節等作推薦 ★ 貼心提醒:迷路、毒蛇、螞蟥、蜂螫、意外急救處理等 ★ 千里步道推薦:雙北郊山•最友善的天然步道 ★ 雙北郊山路網地圖:G

oogle Maps結合GPS調查,繪製步道地圖、沿路看點 ★ 步道守護行動SOP:發現問題→拍照記錄→立即通報→描述問題→持續關注 推薦序之一 山,一直在那裡――看見台灣的美 文|齊柏林‧《看見台灣》導演   我從事空中攝影二十多年,有許多機會從空中俯瞰台灣,最常被問到的一個問題是:「台灣最美的地方是哪裡?」我的答案總是──台灣的山最美麗。   由於台灣獨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獨一無二的高山生態,豐富的景色與物種,在世界上都是難得一見的。   千里步道帶領大家,以更貼近自然的方式去親近這些山林,相信本書不僅能讓您看見台灣的美,更能學習如何近山、愛山。 推薦序之二 我現在就是一棵樹

――為台灣步道日而寫 文|小野•知名作家   「爬山時不要仰望山,那容易動搖信心和勇氣。看著前方兩、三步的台階,踩穩後再專注的往上走。」     「如果有些喘,不要立刻休息,再走幾步之後呼吸就調順了,反而不喘了。」   「 我能走在別人前面的秘訣,並不是因為我走得快,而是我休息得比別人家少。」   「拿柺杖登山的目的,不是為了要依頼它,而是在必要時借用一下。不然柺杖就成了多餘的工具了。」   「我製做柺杖的目的不在生產柺杖,而是鍛鍊自己快要僵硬的手指。就像爬山不是為了山,而是為了爬。」   做為一個爬了大半輩子台北郊山的「山友」,我的老爸隨口說出來的話都是人生的智慧的格言。他曾經在和孫子、

孫女一起爬山時,陸續講了這些從爬山中領悟的人生哲理,我如隨行弟子般一一紀錄下來。兒子和女兒還小的時候,偶爾會跟著阿公、阿嬤爬台北的郊山,兒子會替阿嬤扛起背包,女兒會替阿公注意沿途可以撿回家製作柺杖的樹枝。有孫子孫女陪伴時,阿公和阿嬤特別開懷,沿途都是笑聲。   阿嬤的背包不輕,就像她這輩子的承擔和背負。背包裏面有她自己和阿公的水罐和食物,有切好給所有登山朋友的當令水果,還有準備給阿公替換的背心。阿公也有一個背包,不過只是裝飾用,裡面只有一條毛巾和一把鋸枯枝的鋸子。阿嬤很疼惜阿公,總是覺得阿公身體比較差,其實她自己的心臟病更嚴重。我相信,如果有一天我的孫子和孫女也願意跟著我一起爬山,我一定可以

感受到老爸、老媽當時的幸福和快樂。   有一年,老爸告訴我說,他終於畫出一張自己最滿意的觀音普薩像,面容悲如我的阿嬤。我告訴老爸說,我將這幅觀音像印3000張,以後每次爬郊山時,就在山上的廟裡放個幾十張,等待有緣人來拿,和他們結個善緣。後來每次爬台北郊山時,就多了這項任務。   老爸在十五年前離開人世。他離開前三天還在爬山,但是在山上進了廁所出來,誤以為被山友們拋棄了,一個人慌慌張張衝下山,攔了一輛計程車回家,下車時跌了一跤,跌斷髖骨。次日送醫院後立刻開刀,手術一切順利,可是凌晨突然就走了,他的日記內容竟然停在爬山的前一天。老爸走後不久,我夢到了他,他正揮汗如雨製作著一根柺杖,我很驚訝的問

他說,爸,你⋯⋯你,不是走了嗎?老爸露出頑皮又頑強的笑容說,我生命如此堅靱,怎麼可能如此輕易屈服?他說,他正要出發去爬陽明山呢。   醒來後我濕了眼眶。因為老爸說他根本還沒有走,他明天還要去爬陽明山。老媽在老爸走後並沒有讓自己陷入太久的哀傷,她繼續和原來的山友們相約爬山,繼續把沒有送完的觀音像送完。後來老媽搬來和二姊同住之後,因為家就在郊山旁,老媽更是每天清晨五點便準時起床,摸著黑一個人慢慢慢慢的爬到了郊山的山頂,跟著一個年紀比她還大的陳老師學習外丹功。陳老師太嚴厲,駡跑了所有學生,最後只剩老媽一個人。老媽越來越老,也漸漸爬不動了,但是她不肯放棄。理由竟然是,如果連她都不爬上山,陳老師一個人

豈不太孤單了?   後來老媽真的一直爬到再也爬不動為止。有一天她連爬起來走路都很困難時,仍然要請人用輪椅把她推到入山口。她苦笑著望著近在眼前的山,仰望著,仰望著,希望能有奇蹟出現,讓她忽然可以站起來,走向山。為了等待這個奇蹟出現,她苦苦坐在輪椅上煎熬了三年,最後,奇蹟並沒有出現。   「讓我可以站起來,走向山,再爬一次。只要一次就好。」這是老媽走向人生盡頭前的唯一願望。從此以後,我每次走進山林時,都會想起老媽渴望能再爬一次山的眼神,和那一抹無奈的苦笑。我走向山,我開始往上爬,每當我走在山路上,就深刻的體驗到媽媽渴望能再爬山的那種生命熱情。這是連日暴雨後的一個晴朗的早上,有一群愛山的朋友們,

同步在全台灣幾個地方一起走進了山林步道,一起見證了台灣第一次的「台灣步道日」。從此之後,每年六月的第一個星期六,就是我們心中的台灣步道日,為此我們也立下了愛護山林的誓言。當我正在山腳下對著愛山的朋友們說話時,忽然出現了一隻寬腹螳螂,就在眾人搶拍的時候,牠悄悄的爬上了我的鞋子。有些人驚呼起來,我說,你們不要怕,我身上有樹的氣息,我現在就是一棵樹,牠會慢慢往上爬,牠一定不會咬我的。果然,寬腹螳螂慢慢的輕輕的在我身上嗅著爬著,只是有點癢。最後牠爬上了我的頸子、頭髮、帽子,終於到了頂,之後就飛落地上。   媽媽,我知道是妳。你是來和我打個招呼的。再見了,我會記得繼續爬山。 推薦序之三 日行萬步,

走在我們美麗的土地上 文|紀政‧希望基金會董事長   許多研究或是臨床報告都已證明「走路」對身心健康的幫助,不僅如此,日行萬步對於心情愉悅、人際互動、土地熱愛、行銷台灣等等均具正向影響。希望基金會自二〇〇二年開始聚焦於全民健走推廣,持續倡議「每日一萬步‧健康有保固」,便是希望透過日常生活中簡單的走路運動,讓大家都能擁有一個更健康的生活品質。   也因此,當二〇〇六年黃武雄、小野、徐仁修等好朋友發起千里步道運動時,我就特別開心,因為,這表示已有更多人意識到走路的重要性,尤其千里步道不僅關心「走路」,還把觸角延伸到「走路」的環境、空間,串連環島的山海環圈,透過走路,希望讓更多人認識我們的故鄉家

園。還記得那年千里步道舉辦第一次試走活動時,我就和大家一起坐渡船、沿著屈曲古道,走到翡翠水庫,那真是開心的一天啊!   這兩年,千里步道協會更針對吸納六百萬人口的大台北地區的郊山步道,進行了地毯式的鋪面調查,且把其中仍保留較多自然鋪面與環境、透過大眾運輸即可方便抵達的路線,透過步道達人們的引路,以及本書精彩的文圖,帶著大家透過走路的方式,進入山林、進入故事、進入村落。謝謝千里步道協會長年的堅持和努力,也希望在大家的努力下,更多人一起響應本書,一起「起而行」,走出有保固的健康生活和國家競爭力。 推薦序之四 親山,我們可以有更好的選擇 文|賴榮孝‧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   家

在觀音山下,因此觀音山已成為我騎單車或是爬山運動最常拜訪的所在,最高點硬漢嶺前有一座牌樓寫著【走路要找難路走,挑擔要揀重擔挑】。每次走到此抬頭看到這兩行字,心裡都不禁莞爾。   觀音山是個很棒的地方,步道各有長短,一個小時、兩個小時、半天或是一天,都有可以選擇的路徑。路徑鋪面有的是全程都是石階如好漢坡,也有自然步道如風櫃斗湖步道、北橫、駱駝嶺和攀岩路徑,攀岩路徑在和尚頭下方有一小段是用廢輪胎鋪起來的,雖然不像石階步道一樣堅硬,但也是不自然的材質。步道沿線都是濃密的森林,所以不管早上中午傍晚都適合,四季也各有風情景致。   我去爬觀音山通常會選擇自然步道行走,有時還會拖下鞋子赤足而行,那種貼

近大地的感覺很舒服。不喜歡石階步道,最主要是其有步道過度工程化、人工化,造成棲地切割、不透水、傷膝蓋、耗能量、外來種、破壞景觀與史蹟等問題。   除了觀音山,我也走過雙北許多的步道,如魚路古道、天母古道、草嶺古道⋯⋯,爬過各處郊山如筆架山、皇帝殿、二格山⋯⋯。我特別喜歡筆架山,除了它是大學迎新活動學長帶我們來爬的郊山,更重要的是全線幾乎都是自然步道,行走其間有那種「回歸山林」的夢幻感覺。   反之,我們看到台灣各處山林步道都已經過度人工化、工程化,郊山步道的「過度建設」已經是環境議,所以在二○一二年千里步道協會、荒野保護協會在全國環境NGO會議上,提出「天然步道零損失、水泥步道零成長」目標

。此外,荒野保護協會有一群夥伴組成步道志工,和千里步道協會的朋友們一起成就了大崙尾山的米粉路手工步道以及福州山櫻花步道。   志工們從二〇一二年開始進行了雙北市郊山「鋪面普查」的任務,除了實地踏查,還要把相片與軌跡、點位輸出,並將調查的鋪面歸類到水泥步道、天然步道、棧道、木屑或枕木步道、碎石、石材、木階、石階,以及其他人造物等分類裡。   經過兩年努力共完成台北市136條、新北市138條列管步道,總計274條、總長超過460公里,各式鋪面的步道的調查。現在他們把調查成果彙整成《向山,遇見最美的山徑》這本書,這書有四大特色包括【夢幻步道,用腳守護】、【郊山路網,週週出發】、【無痕山林,親山指

南】、【入門健腳,輕裝上路】等。   這本書不僅僅提供大家精選的18條「夢幻步道」向讀者推薦,邀請遊人藉由親炙過夢幻的美好,而知滄海桑田再不能任其「被消逝」。更重要的是要傳達親山、愛山、無痕山林的觀念,而這不是靠政府或專家,而是要靠大家。山,一直在那裡,期待當我們啟程探訪山中的祕境,探問地圖上最美的驚歎號時,我們可以有更好的選擇,期待更多貼近自然融入環境的山徑,讓我們遇見自然的美好。   邀請大家一起走向山,一起「看林澗泉瀑、珍稀樹鳥、古道碑記、有雲行走的水梯田。走向花的山、雲的山、岩場的山、高原的山⋯⋯」 作者序 夢幻步道:行走天然之必要 文|徐銘謙•台灣千里步道協會 副執行長  

 三月底還相當濕冷多雨的周日晚上,我離開電腦,放下趕不完的文章,奔赴位於新店區公所捷運站邊上的小吃店與一群剛下山的山友們縮在小小的空間裡,圍著熱熱的火鍋,邊吃菜,邊聽這趟特別的「新店KO大會師」登山過程的趣事。他們頂著半濕的頭髮,哀號地說起那條陡上的山路、無止盡的水泥石階多麼傷腳。   可別以為他們戲稱的「KO」是「攻山頭」,其實他們是千里步道協會的志工,身上帶著GPS、相機以及記錄本,正在進行從二○一二年啟動至今的雙北市郊山「鋪面普查」的任務,除了實地踏查,還要把相片與軌跡、點位輸出,並將調查的鋪面歸類到水泥步道、天然步道、棧道、木屑或枕木步道、碎石、石材、木階、石階,以及其他人造物等分類

裡,資料上傳後還要經過二度判讀、討論與確認。   這樣繁瑣的程序,得不斷重複,一步一腳印的踏查、一筆一筆資料地輸入,已完成台北市136條、新北市138條列管步道,總計274條、總長超過460公里,各式鋪面的步道,包括令他們害怕的水泥石階,也見識各種地毯輪胎的「步道奇觀」,只為了找出所剩不多的天然步道確切的位置,讓更多人意識到行走天然之必要。   ■ 用腳守護世界級的生態   早在二○○二年時,包括本書作者在內的幾個朋友組成網路虛擬社群「週週爬郊山」,當時目睹草嶺古道的桃源谷大草原施做花崗岩水泥石階,陽明山坪頂古圳原有的安山岩被挖除、新鋪花崗岩水泥石階,郊山步道浩劫四起,因而發起「石階再見」

運動,邀請各界山友主動回報類似工程破壞問題,得到相當大的迴響。與此同時,從走過的郊山步道中,精選了大台北25條無鋪面的步道,出版了同名的書籍,提出「不起早、不趕路、不行階」的「山不政策」。   十年間雙北市的郊山鋪面不斷覆蓋水泥、工程設施,當時的天然步道也受到包括遊客、山友、社區不當行為的威脅。曾幾何時,水泥變成現代化的代名詞,步道則與鋪面與設施畫上等號,造就傷人膝蓋、也破壞生態棲地的硬體步道,此種迷思破壞了延續自原住民、清朝、日據的天然透水、在地特色的土石小徑;代之以為一勞永逸的水泥鋪面與暗埋鋼筋,一旦毀損反成危險因子,為解決設施的問題代之以另一種問題的設施。人們本想藉由走上步道親近自然,

反使步道成為劃破自然與故事的裂痕。   二○一二年千里步道協會、荒野保護協會在全國環境NGO會議上,提出「天然步道零損失、水泥步道零成長」目標。郊山步道的「過度建設」已經是環境議題,台灣的人均水泥消耗量居全球第二位,為世界平均值的5.2倍,台北市已開發區的透水地表面積比例只剩下不到16%。在此全球暖化、節能減碳的新思維下,進口的水泥材料在其從生產、運輸到棄置的生命週期中都不斷釋出二氧化碳,粗估每1公噸水泥將排放880公斤二氧化碳。經過鋪面實地普查,雙北市水泥步道總長已達近180公里,以均寬2米、厚10公分保守估計,約用到3萬6千立方米的混凝土,而每立方米的混凝土中有0.37公噸水泥,如此相當

於排放13,320公噸的二氧化碳。而水泥覆蓋實際不只鋪面,還延及周邊河溝,造成土地缺乏滯洪、保水環境,加劇熱島與災害。   經過將近兩年的鋪面調查行動,證實了台北市水泥步道比例已經超過75%,天然步道僅存一成;新北市水泥步道比例雖相對較少,但因新北市的步道里程數較長,以總長度來看,新北市的水泥步道仍高於台北市。往者已矣,水泥步道只能等待其毀棄後逐步有意識地復歸自然。但志工們記錄下所剩不多的天然步道的精確位置,輔以現況照片,除了作為公民守護的資料庫外,這本書也精選了18條「夢幻步道」向讀者推薦,邀請遊人藉由親炙過夢幻的美好,而知滄海桑田再不能任其「被消逝」。   ■ 親山不侵山:新郊山運動

  所謂「夢幻步道」,首選較少被人為工程擾動破壞、天然度較高的步道,不僅雙腳不會抗拒走在柔軟的泥土上,偶有植被、落葉覆蓋,或有先人就地取材的古樸石級,甚至保有跳石野溪,走來愜意;眼睛看到的綠意也富有遠近層次,在季節裡的山的顏色充滿本土原生的多樣性,此時聽覺總會伴隨著隱身其間、其時的各種有情在婉轉、啁啾、鳴唱而愈發敏銳。如果事前做了功課(例如本書),你會發現連結步道與周邊社區、產業、人文的故事,可能正好凍結在不起眼的角落,等待與有心人不期而遇,讓人永遠保持著發現的樂趣。   而如果這樣的步道,能夠讓你搭乘大眾運輸就可到達,省去自行開車、塞在車陣或找不到路的敗興,夢幻程度更有加分。你能想像嗎?住

在大台北,只要搭公車、小巴或區間火車,就可以走進夢幻步道,其魔幻的成分絕不輸在倫敦王十字車站的九又四分之三月台搭上進入霍格華茲的火車,這或許是身處在台北城市的麻瓜的特權,也是千里步道協會自二○○九年起推動「新郊山運動——環台北一週」,嘗試推動把郊山走成兩天一夜,起始與結束都以大眾運輸為交通工具,落實低碳健康、夜宿山村、深入體驗山中人家、促進偏鄉經濟永續發展的理念。   ■ 夢幻步道,就是要走!   細心的讀者也許還會在字裡行間讀出默藏著的傷逝情緒,過去山間常見的風景之所以成為今日的夢幻,正意味著人們要追求簡單的野趣竟益發難得、稀缺,甚至有些步道之所以夢幻,還因為年輕時曾在那裡觸碰到心靈的原野

,也許是一棵日頭角度下發光的樹,也許是在蜿蜒溪畔間穿行的風,是與嶙峋巨石相視兩望的下午、與情人攜手同行的完美空間,而今不復存在的傷痛,舊地重遊時,記憶的某一部分彷如被吸進黑洞,從心頭狠狠挖除。   雙北的郊山也正因為靠人太近,承受的開發壓力較諸高海拔的原野山林更大,也更不易引起忙碌生息其間的人們注意。因而,僅存的夢幻,不論之於人或生態,在已經斷裂破碎的當今,是仰賴棲息的最後跳島。正是因為抱著守護最後的跳島的心情,26個志工們走完460公里的步道,記錄下破壞的實況,以及再也不能退讓的範圍;10個作者們在各種時間的空隙,反覆走出精選的夢幻路線,循循引領讀者成為負起環境責任的旅人。   為呼籲更

多民眾加入「從路人到公民」的旅程,千里步道協會發起每年六月的第一個周六為「台灣步道日」(Taiwan Trail Day)。在這一天,選一條你喜愛的步道,邀集一群朋友,為它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學習像山包容我們那樣,一起守護我們心中的那條夢幻步道。夢幻步道,就是要走!《向山,遇見最美的山徑》一書,是我們為她做的第一件事。 【台灣步道日宣言】   這是一份愛的宣言。關於步道與這塊土地。   步道是引領人類走進豐饒自然的溫柔微光,讓我們學習疼愛、保護這塊大地。曾幾何時,我們麻木地以「有無用處」的角度看待她,忘了她也是天地萬物共同棲身的所在。   即便如此,當我們沿著步道走進自然,仍能感受到,

她對人類私欲過度擴張的無私和包容。   該是我們擁抱她、守護她的時候了。就在今天,步道日發起的這一天,我們一同立下誓約:   步道是提供我們親近自然的小徑,不讓它變成劃破山林的傷口、留在海邊的傷疤;   我們會用更輕、更溫柔的方式親近她,並尊重一草一木,避免打擾自然生態;   我們將努力主動關心周遭的環境,觀察、監督,為她發聲。   從今天起,我們將努力達成承諾,珍惜每一條步道,每一道微光。 【第一章之二】入門級山水泠靈,清末最後一條官道:鹿堀坪古道文|林佳燕 攝影|江嘉文前言:鹿堀坪,一稱鹿窟坪,這條古道目前普遍認定屬於淡基橫斷古道的東段,大約闢建於一八九二年間,有「清末最後一條官道」

或「清末最後一條軍道」之稱,舊時作為聯絡萬里與士林、關渡及內湖地區的越嶺道,也是先民牽牛牧養的牛徑。古往今來,時空穿梭,百年前與百年後的人們在同一條山徑上,有著怎樣的差別?這些,是我走在鹿堀坪古道自問自答的問題。鹿堀坪,一稱鹿窟坪,這條古道目前普遍認定屬於淡基橫斷古道的東段,大約闢建於一八九二年間,有「清末最後一條官道」或「清末最後一條軍道」之稱,舊時作為聯絡萬里與士林、關渡及內湖地區的越嶺道,也是先民牽牛牧養的牛徑。★ 山徑蜿蜒,水瀑泠泠古道以大坪水圳口為起點,過芒草原後與淡基橫斷古道接連,前段長約1.6公里,山徑蜿蜒依偎頭前溪而行,溪水清澈,沿途水聲潺潺不絕,清脆俏妙,水動風起,行走其間,

全身細胞頓生一種解渴的舒暢感。鹿堀坪古道上有許多旁岔小徑可通往溪谷,水圳、溪流、深潭、短瀑、高瀑等地形豐富多元,山徑經過竹林、柳杉林和芒草原,時有過溪處,森林景致原始如野地叢林,即使是初春滿山一色的綠,也因為地形與植物的交錯變化而有了層次。步行約一公里處清晰可見隱身於山徑左下方的頭前溪瀑布(又名鹿堀坪瀑布),瀑布高約四公尺,此時,我最是喜歡找個舒適的位置,閉著眼睛靜靜或佇或坐,聆聽,感覺,皮膚上寒毛彷彿清水與涼風撫過,背脊竄起一道電流遍布全身,起一陣讓人酥酥麻麻的雞皮疙瘩,水泠泠,山有靈,人因放鬆滿足而嘆息。★ 昔時牛徑變古道起身續行,有一堵駁坎橫在眼前,記錄這裡曾有人跡。昔日昔人耕種生活的場

景不復存在,一階一階綿延的梯田區如今已被高大茂密的芒草掩蓋,得要留心,才能在緩坡上行的路途中察覺這不只是個平常坡度而已,我就置身在過去的牛徑,這裡曾是居民與牛隻勞動聲息交錯的田疇,從前人們藉一方田地耕作得以養兒育女,在這裡生存了幾個世紀。幾步之遙有座石棚土地公廟,廟旁左右樹上貼滿指路的方向記號,廟中雖不見神像,石廟仍是舊時當地人與天地搏鬥的精神依靠,樹上的記號則是今日登山者尋幽覓靜的安心指標。再往前行,一步一步數過一階一階梯田,緊接著就有草原相連,鹿堀坪山、大尖山、磺嘴山環繞包圍。隨著公路開通,聚落消散,牛群不復見,自然地景也回復原始樣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