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柱表面積計算公式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圓柱表面積計算公式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岡部恒治,本丸諒寫的 【新裝版】3小時讀通幾何 和鄭日鋒的 每日一題:數學(高二分冊)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世茂 和浙江大學所出版 。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課程與教學傳播科技研究所(教學傳播與科技) 崔夢萍所指導 沈金蓮的 運用動畫引導數學概念數位教材於補救教學對國小低成就學生柱體體積學習成效之個案研究 (2021),提出圓柱表面積計算公式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動畫、補救教學、低成就學生、柱體體積、國小數學教育。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造船及海洋工程系 李子宜所指導 廖晨鐘的 繫纜浮靶系統自動復位裝置模擬分析 (2019),提出因為有 繫纜浮靶的重點而找出了 圓柱表面積計算公式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圓柱表面積計算公式,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新裝版】3小時讀通幾何

為了解決圓柱表面積計算公式的問題,作者岡部恒治,本丸諒 這樣論述:

  日本數學協會副會長,教你從簡單的圖形入門,將幾何帶入數列、濃度的運算,挑戰圓與π的不可思議,認識畢達哥拉斯定理與三角函數的智慧,進而敲開微積分大門!   「只要會畫圖,就會幾何!」   「證明題不再是難題!」   「體驗幾何解題樂趣!」   透過「用畫圖來表示」的方式,將複雜的內容具體化,學會看穿「問題本質」的能力。   從理論到實際應用,甚至艱深的「三角函數」與「微積分」也變得有趣了!   第1章    幾何學入門   第2章    幾何的基礎在「變形」   第3章    挑戰!不可思議的圓與   第4章    畢達哥拉斯定理與三角函數的智慧   第5章    

輕輕鬆鬆學會體積   第6章    圖形的全等與相似   第7章    用積分求曲線面積   第8章    不可思議的「幾何宇宙」   「幾何?雖然微積分完全搞不懂,但幾何都是跟圖形有關的,所以蠻喜歡的。」   出乎意外地,喜歡幾何的人似乎很多。因為在國中時期的數學,幾何有著只要加一條輔助線就能痛快解題的魅力。   但是,在討論幾何之前,會不會覺得「幾何」這個名詞有點奇特呢?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詞呢?   天文學之外,數學,特別是幾何學,也有蓬勃的發展。   尼羅河的氾濫,會讓此前的土地規劃一下子就泡湯,使人們必須重新測量土地。   「土地測量」在古希臘語(土地γη、測量μεϰρεω)

中叫做geo(土地)metry(測量),一般是認為,geo的發音被轉變為漢語後,就被稱做「幾何」。   源於土地測量的幾何學是在求取三角形、四邊形、圓或四角錐(金字塔)等圖形之面積或體積的過程中,慢慢連串起來的學問。   幾何的進一步應用,則從橡膠幾何(拓撲學)、以蕨類植物的葉脈或河川的分布為對象的碎形幾何學、一直到可以聯繫到宇宙形狀的龐加萊猜想等,不愧是「最先端的數學」。   讓我們配合易懂的插圖,敲開幾何世界的大門吧。

運用動畫引導數學概念數位教材於補救教學對國小低成就學生柱體體積學習成效之個案研究

為了解決圓柱表面積計算公式的問題,作者沈金蓮 這樣論述:

數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世界各國都很重視數學教育,幾何教育更是小學數學課程中重要的一環。相關研究發現,高年級學童在學習柱體體積時,會產生一些迷思概念以至於學習成效低落,適當運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有助於學生幾何課程學習。本研究以動畫呈現解題過程,並運用PowerPoint (PPT)的圖形拖曳、組合等功能,提供低成就學生柱體體積學習。本研究目的旨在運用PPT動畫引導概念數位教材於國小六年級低成就學生學習柱體體積之補救教學,並探討PPT動畫引導概念數位教材對低成就學生學習成效及迷思概念之影響。本研究採個案研究,研究對象為新北市某國小六年級學生三位,研究資料包括柱體體積形成性與總結性概念評量卷,

以及觀察記錄分析。教學實驗共進行5週,每週進行2次,每次30分鐘,共進行300分鐘。實驗教學進行流程為:在一般數學課堂授課後,先對實驗學生進行概念前測;於補教教學時,讓學生觀看PPT動畫數位教材及操作練習題,教師檢視學生操作內容,並教學介入指導學生錯誤概念;進行後測之後,據此再次介入指導學生修正錯誤概念。研究結果如下:一、 在柱體體積形成性評量方面,三位個案在柱體體積形成性評量前5個體積概念(長方體、三角柱、四角柱、圓柱、重疊體積)皆有明顯進步,在較高層次的5個體積概念學習(切法體積、補法體積、中空體積、無蓋容器體積、文字題體積)之進步表現較不一致。二、 在柱體體積形成性評量方面,三位個案

在前後測卷獨立樣本t檢定分析無顯著差異。三、在學生錯誤概念方面,三位個案進步較多的概念如下:1. 判斷底面並找出正確的柱高,並運用「底面積×柱高=柱體體積」的概念,列出算式及計算柱體體積。2. 能根據幾何圖形定義,判斷出平面上立體圖形正確名稱,列出適當算式。3. 學生能根據柱體形狀判斷出題目中所需計算柱體的數值,並能理解列式之意義。但對於中空柱體體積、無蓋容器體積的計算仍有困難。四、對學生體積學習迷思概念最有效的教學方式為:經常性提問、觀看動畫及PPT 練習檔引導過程以及具體觀察。五、三位個案在總結性評量上,能精熟「能使用正確數字列式」、「能正確判斷底面 與柱高」、「能使用切

割與補法技巧計算體積」概念。本研究結果可做為教師未來實施體積補救教學之參考。

每日一題:數學(高二分冊)

為了解決圓柱表面積計算公式的問題,作者鄭日鋒 這樣論述:

鄭日鋒,中學不錯教師,浙江省數學特級教師,浙江師範大學和杭州師範大學碩士研究生兼職導師,杭州市不錯教師職稱評審專家,現任浙江省杭州學軍中學數學教研組組長。長期致力數學教學研究,形成了“以激發興趣為先導,以訓練思維為核心”的教學特色。   在省內外作有關教學專題報告近百場,多次在新聞媒體上作高考試題評析或高考數學輔導講座;所輔導學生參加全國高中數學聯賽,共20餘人獲浙江賽區一等獎,其中3人獲浙江賽區一名。長期任教實驗班教學,近百位學生考上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學生李清揚獲得2007年浙江省理科高考狀元。參與全國、省級課題研究五項;撰寫了150餘篇初等數學及數學教學研究論文,在《數學通報》等雜誌上發

表;主編《高中數學精編》、《高中數學會考過關錦囊》、《高中數學隨堂糾錯》,參編《高中數學奧林匹克競賽教程》、《高中數學競賽培優教程》、《新課程高中數學複習導引》、《高中數學會考標準》等10餘部書籍,著述《不等式》。 主題一空間幾何體的結構 題1構造圖形尋找反例 題2類比思想歸結平面 題3部分展開化折為直 題4兩種論證樸素簡潔 主題二空間幾何體的三視圖和直觀圖 題5構造長方體想像幾何體 題6動手操作空間想像 題7構造長方體重要不等式 題8直接作圖運用結論 主題三空間幾何體的表面積與體積 題9作軸截面空間問題平面化 題10利用體積作軸截面 題11等積變換實現轉化 題12建立

函數探求最值 題13表(側)面展開化曲(折)為直 題14分割與補形等體積變換 題15建立模型解決問題 題16多球相切抓住球心 主題四平面、空間直線與直線 題17運用公理證明共面 題18運用公理作出截面 題19運用平移解三角形 題20元素個數利用模型 主題五空間直線與平面 題21分類討論升維降維 題22兩種垂直互相轉化 題23運用三垂線定理空間問題平面化 題24證明結論運用結論 主題六空間平面與平面 題25分析與綜合直接與間接 題26三面角性質會證又會用 題27求線面角多種策略 題28求二面角多種策略 主題七空間點、直線、平面的綜合問題 題29直接推算先猜後證 題30求點面距兩種視角 題

31作出圖形確定個數 題32發現圓錐利用射影 主題八直線與方程 題33傾斜角斜率需相互轉化 題34直線方程各種形式 題35運用對稱性質巧解直線問題 題36兩點連線線段最短 主題九圓與方程 題37三種方法靈活選擇 題38幾何方法簡潔明快 題39運動變化尋找規律 題40幾何性質方程思想 主題十直線與圓的綜合 題41兩方程相減法設而不求思想 題42四種方法合理選擇 題43賦予幾何意義利用軌跡法 題44挖掘幾何性質實現問題轉化 題45讀懂題意點動成線 題46極限思想先猜後證 題47借助三角函數利用幾何性質 題48利用恒等式從特殊到一般 主題十一常用邏輯用語 題49四種命題判斷真假 題50充分必

要三種方法 主題十二橢圓 題51定義法求軌跡由圓生成橢圓 題52焦半徑公式證明與運用 題53焦點三角形蘊含好性質 題54建立目標函數利用橢圓切線 題55中點弦問題點差法簡便 題56挖掘幾何性質利用常見結論 題57轉化條件方程思想 題58第二定義獨闢蹊徑 主題十三雙曲線 題59運用定義求軌跡圓生成雙曲線 題60焦點三角形蘊含好性質 題61建立關係再求最值 題62建立函數解決最值 題63方程思想幾何視角 題64轉化條件方程思想 主題十四抛物線 題65運用定義迎刃而解 題66細心觀察發現(證明)性質 題67建立函數解決最值 題68中點弦問題點差法簡潔 題69先猜後證拾級而上 題70阿基米德三角

形發現並證明性質 題71設點設斜率各有千秋 題72挖掘性質簡化運算 主題十五空間向量與立體幾何 題73求線段長借助向量 題74從平面到空間方法產生遷移 題75空間向量方法過程簡潔明快 題76空間向量法求解空間角 主題十六立體幾何的綜合問題 題77空問轉化平面代數幾何視角 題78弄清本質建立函數 題79圓柱的截面與角度有關 題80平面截圓錐側面對應各圓錐曲線 主題十七導數 題81運用定義求平均變化率 題82導數定義極限運算 題83導數定義定性分析 題84導數幾何意義解決切線問題 主題十八導數的應用 題85三類問題區別對待 題86極值意義合理轉化 題87利用導數等價轉化 題88直接求最值參

數分離法 題89利用導數定義對準目標放縮 題90構造函數畫出草圖 題91任意(存在)問題最值轉化 題92極值點偏移單調性轉化 主題十九直接證明、間接證明、數學歸納法 題93由因導果執果索因 題94正難則反豁然開朗 題95由特例猜想結論數學歸納法證明 題96先猜後證合理配湊 題97用不動點先猜後證 主題二十複數 題98複數分類明晰概念 題99幾何意義化虛為實 題100利用結論簡化運算 主題二十一概率的意義、古典概型 題101概率與頻率注意其區別 題102縮小樣本空間簡化概率計算 題103回歸模型避免列舉 題104兩種取球不同計數 主題二十二排列、組合 題105分類相加分步相乘 題106構

造遞推數列從特殊到一般 題107特殊優先剔除反面 題108辨別問題類型防止遺漏情況 題109直接間接捆綁插空 題110分配問題球人盒子 主題二十三二項式定理 題111利用通項求特定項 題112恰當賦值合理轉化 題113留部分項逐項放縮 題114組合數求和多角度探索 主題二十四條件概率、相互獨立事件的概率 題115條件概率兩種方法 題116運用概率公式化複雜為簡單 主題二十五獨立重複試驗、離散型隨機 變數的均值與方差 題117轉化思想運用模型 題118兩種分佈均值相同 題119利用結論簡化解題 題120理解題意回歸定義 參考答案

繫纜浮靶系統自動復位裝置模擬分析

為了解決圓柱表面積計算公式的問題,作者廖晨鐘 這樣論述:

繫纜浮靶為國軍海上火砲射擊訓練的成績判定依據,若其不能固定在特定位置將會直接影響訓練成績判定的公信力。而浮靶漂移的原因主要是受外界環境因素所導致作業上的一些限制造成的。為克服海上浮靶布放作業時的困難,本文參考鐵路系統的電車線自動張力平衡裝置,設計了繫纜浮靶系統自動復位裝置。並利用懸垂理論搭配Microsoft office excel試算表將所有計算公式輸入,以製作本次模擬計算的計算工具進行模擬計算,以證明此裝置能有效抑制浮靶系統之漂移量。本研究僅考慮固定海流流速及風速下對於浮靶系統漂移量之影響,無考慮波浪等非線性因素。經統計臺灣地區海域歷年平均海流流速多在2節以下。因此選取2節以下每0.5

節為一個模擬計算流速,並搭配三種不同的繫纜繩徑去進行模擬分析,比較在無懸掛重錘及加掛25公斤重錘後之漂移量差異。結果顯示本文藉由外加懸掛重錘使繫纜張力增加,進而達到對抗水平位移力的構想,確實可有效的抑制浮靶系統的漂移量。模擬過程中也發現影響浮靶系統漂移的因素,除外在的海流及風之外,其固定浮靶本體與水下錨定物的繫纜繩徑也會大幅度影響漂移距離,尤其在流速1節以上隨繫纜繩徑增加,漂移量也會明顯增大。最後希望本研究中新式浮靶系統的構型及模擬數據能夠提供目前國內布靶作業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