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復回覆教育部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另外網站臺北市立圖書館--線上參考服務也說明:你們一直把「回覆」「敬覆」的「覆」寫成「復」, 這樣不好吧? 解答, 親愛的讀者您好: 依據教育部國語辭典修訂本回復:回答、答覆。

國立臺灣大學 健康行為與社區科學研究所 張書森所指導 黃中的 台灣版失智症家屬汙名量表之發展 (2020),提出回復回覆教育部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失智症照顧者、家屬汙名、連帶汙名、附屬汙名、羅序分析、量表信效度驗證。

而第二篇論文佛光大學 傳播學系 張煜麟所指導 楊方俞的 LINE 家族討論群的親子溝通與使用行為研究:社會臨場感理論的觀點 (2017),提出因為有 社會臨場感、LINE家族討論群使用行為、家庭親子溝通的重點而找出了 回復回覆教育部的解答。

最後網站回復還是回覆 - Grossha則補充:只是一般日常用法裡,Reply通常用「回覆」;「回復」則常見於Recover。 ... 服務課敬復資料來源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修訂本,”回復”,http://tinyurl.com/7c7xxuc.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回復回覆教育部,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台灣版失智症家屬汙名量表之發展

為了解決回復回覆教育部的問題,作者黃中 這樣論述:

背景:失智症家屬之汙名感受,會影響其照顧負荷與心理健康,然而,目前仍缺乏針對台灣失智症照顧者所設計之家屬汙名量表。本研究翻譯英文版阿茲海默症家屬汙名量表(Family Stigma in Alzheimer's disease Scale, FS-ADS),發展台灣版失智症家屬汙名量表(Taiwanese version of Family Stigma in Dementia Scale,TWFS-DS),此量表包括連帶汙名(courtesy stigma)與附屬汙名(affiliate stigma)兩子量表,並驗證其信效度。方法:本研究為橫斷性調查研究。首先經回復翻譯確認TWFS-DS

中文版量表;之後使用羅序分析確認量表建構效度、內部一致性信度、不變性與再測信度;以連帶內化烙印量表(Affiliate Stigma Scale,ASS)驗證TWFS-DS之共時效度;以家屬汙名模型為架構,使用線性回歸模型探討TWFS-DS量表分數與照顧者負荷(Chinese Zarit Burden Interview, CZBI)、負向情緒(Depression Anxiety Stress Scale-21, DASS-21)之關聯以驗證外部效度。結果:共401人納入羅序分析,結果顯示在刪除10題不適配題目,並將七點李克氏量表換算為五分後,TWFS-DS兩子量表(16題連帶汙名、16題附

屬汙名)均符合羅序模式單一向度特徵具建構效度,有良好內部一致性(Cronbach's α = .90/ .92),無明顯天花板效應且有良好再測信度(n=28, ICC=.758/ .829 ),在照顧者性別與親屬關係測量維持不變性。TWFS-DS之附屬汙名子量表與關聯汙名量表(ASS)具共時效度(n=332, 衰減校正相關係數=.652)。TWFS-DS兩子量表在控制控制照顧者特徵與失智者症狀後,仍與負荷(n=294, β=.361 p

LINE 家族討論群的親子溝通與使用行為研究:社會臨場感理論的觀點

為了解決回復回覆教育部的問題,作者楊方俞 這樣論述:

鑑於網際網路社會科技的脈動,嘗試使用新媒體等工具來進行溝通的行為,已經與日俱增。對於廣大民眾而言,透過行動軟體與各類工具的使用,進行家庭的溝通與維繫,也是目前媒體在日常生活的使用上重要之方式。全球使用者的心已迅速被行動軟體 LINE 所擄獲,即時通訊軟體 LINE 在台灣的2,300萬人口中,已經擁有超過1,900萬註冊用戶,可見 LINE 即時通訊軟體在台灣人行動溝通的主流軟體逐漸改變。本研究以LINE的使用民眾為研究對象,於今網路的興旺發達,家族成員之間以傳統面對面彼此溝通的行為因而改變,行動軟體 LINE 等工具誘發許多家族紛紛利用,家庭親子溝通行為在行動軟體 LINE上盛行使用。本研

究採用網路問卷調查法,藉由社會臨場感理論(social presence theory)為基礎,藉此瞭解「個人屬性」、「社會臨場感」、LINE討論群中「家庭親子溝通」與「LINE家族討論群使用滿意度行為」,相互之間產生的相關影響。進一步從數據發現「情緒表達」、「達意程度」與「家庭親子溝通行為」有顯著性相關。通過問卷對於社會臨場感影響真實生活之親子溝通進行假設調查。本研究發現社會臨場感、LINE家族討論群使用者的使用滿意度,對於家庭成員進行網路家庭親子溝通意願有所影響,此研究結果可作為後續發展新媒體對於家庭傳播研究之影響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