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美鎮公所 編制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地理學系 林聖欽所指導 蕭鈺齡的 彰化地區都市體系之形成與變遷(1896-1980) (2018),提出和美鎮公所 編制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彰化地區、都市體系、市街等級、成長極。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和美鎮公所 編制,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彰化地區都市體系之形成與變遷(1896-1980)

為了解決和美鎮公所 編制的問題,作者蕭鈺齡 這樣論述:

一個區域內市街的等級在不同時期會有所變遷,彰化地區的都市體系在日治時期、戰後有什麼樣的變遷?是什麼原因影響彰化地區都市體系的變遷?本研究主要的研究方法為:(1)透過地圖比對來劃定各時期市街聚落的範圍、(2)計算人口標準差劃分市街等級、(3)透過工業的統計資料,瞭解不同時期的發動型產業。透過上述方法,呈現日治時期與戰後彰化地區的都市體系及變遷的情形,試圖回答上述提出的問題。研究結果有下列三點:1.日治時期彰化地區的市街等級:分成1904-1919年與1920-1945年兩個時期來劃分市街等級,彰化和鹿港獨大,為第一級市街,人口數遠高於其他市街,在市街的數量上,皆以第四級市街最多。在市街等級變動

上,1915年二林上升為第四級市街;1935年員林上升為第二級市街、溪湖上升為第四級市街;社頭則是從1925年降為第五級市街。2.戰後彰化地區的市街等級:彰化和員林皆維持在第一等級,各個時期皆以第四級市街的數量最多;在市街等級變動上,1935-1970年等級上升的市街為員林、溪湖、永靖、田中、和美、二林、社頭、竹塘、田尾、小埔心、大城;等級下降的市街為北斗。1970-2017年等級上升的市街為永靖(1990年)、和美(2000年)、伸港(2010年);等級下降的市街為鹿港(1980年)、田中(1980年)、永靖(1980年)、二林(1990年)、北斗(2017年),括號內表示市街等級有變動的年

份。3.(1)日治時期的工業主要以製造業為主,彰化地區重要的發動型產業為糖業、罐頭業。發動型產業和主要市街的「距離」成為是否能夠帶動市街等級提升的關鍵,溪湖、溪州的糖廠,與員林的罐頭業鄰近主要市街,發動型產業對於市街等級的提升有顯著的影響;而和美與二林的糖廠,有助於帶動糖廠所在聚落的人口成長,但距離主要市街較遠,對於主要市街等級的提升較沒有顯著的影響。(2)戰後製造業蓬勃發展,發動型產業對於市街等級的提升,主要是在民國70年代(1980s)之前,食品製造業有助於帶動員林、溪湖、二林、田中市街等級的提升;紡織業有助於帶動社頭、和美市街等級的提升;金屬製品製造業有助於帶動和美市街等級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