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婚姻平權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同性婚姻平權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鄧育仁寫的 公民哲學 和ArthurM.Okun的 平等與效率:最基礎的一堂政治經濟學(40週年紀念增訂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2019年5月17日──台灣寫下歷史,成為亞洲第一個同婚合法 ...也說明:一名與會的立法委員表示,同性婚姻不單只是總統蔡英文的重要政見,更是彰顯人權價值,也是民進黨極為重要的法案,他也坦言,和一些委員同事私下評估,「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國立臺灣大學中心 和經濟新潮社所出版 。

中原大學 教育研究所 宋宥賢、葉安華所指導 黃婉禎的 同性婚姻合法化後同志進入婚姻態度之探究 (2021),提出同性婚姻平權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男同志、女同志、出櫃、同性婚姻。

而第二篇論文輔仁大學 法律學系 吳志光所指導 盧旦雨靖的 同性婚姻之憲法保障 ——以台灣與美國發展路徑分析為核心 (2021),提出因為有 婚姻平權運動、同性婚姻、大法官解釋、違憲審查制度、婚姻自由、平等權的重點而找出了 同性婚姻平權的解答。

最後網站同性婚姻其實不是婚姻平權則補充:其實,什麼是「婚姻平權」(marriage equality)?一男一女的婚姻,其實已經是「婚姻平權」,而且是真正的「平權」,因為每一個人都是由一男一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同性婚姻平權,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公民哲學

為了解決同性婚姻平權的問題,作者鄧育仁 這樣論述:

  古典時期,在神話開始退位時,哲學追求一種神性般的智慧,形上學是古典時期的第一哲學。啟蒙運動起,在人人開始要享有人的身分以來,哲學追求拓展人性智慧的種種可能,知識論是這段時期的第一哲學。來到二十一世紀,在大多數人不必爭取就擁有公民身分且價值觀點多元紛爭的時代裡,我們需要打造一種由公民視角出發,在重視在地實踐智慧中追求公民智慧的哲學,即本書倡議的「公民哲學」。   本書提出的公民哲學方案,以美中國際關係格局裡的臺灣位置為起點,由自由選擇與因果關係連動展開的觀點,透過批判性的分析、論述與對話,明示我們生活裡「多元價值」與「命運共同體」的政治想像,如何得以在公民視角的展開與約束中,凝煉成「公民共

同體」的理念與論述。 作者簡介     鄧育仁   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特聘研究員,現任歐美研究所所長。曾任科技部人文司司長、國科會人文處處長、國科會人文處哲學學門召集人。曾獲科技部傑出研究獎、國科會傑出研究獎,及執行人文行遠專書寫作計畫和特約研究計畫等殊榮。主要研究領域為政治哲學、隱喻、心靈與語言哲學、認知科學的哲學等,著有專書《公民儒學》。 誌謝 導論:從故事地位到公民智慧 第一部分 問題:深度歧見 第一章 新啟蒙 1 新啟蒙與新困局 2 共和與嚴父家國 3 民主與親情家國 4 政治的認知與言說策略 5 進退維谷的後果 6 公民論述之從臺灣看美國 7 公民論

述之從儒學看美國 8 新啟蒙與新公民 第二章 公民與部民 1 效益主義的新定位 2 公地與公道問題 3 電車難題 4 後設道德 5 三道批判 6 重新設定問題 7 部民問題與社會力量 8 我們是公民,也是現代部民 第三章 公平正義 1 從古典智慧出發 2 多元問題 3 政治觀點 4 正義即公平 5 正視深度歧見 6 思與位 7 我們的第一哲學 第二部分 方案:公民共同體 第四章 二分格局 1 德沃金從融貫到一體的方案 2 平等的關切與尊重:市場視角 3 平等的關切與尊重:政治共同體 4 走向價值一體 5 選擇的自由 6 宏觀與微觀 第五章 連動視野 1 《莊子》大地與走路的譬喻 2 休謨對

因果關係的分析 3 歸因與究責 4 做與看連動的因果網絡 5 連動視野中的選擇自由 第六章 走向公民共同體 1 值不值得 2 前景與背景 3 從一體到多元 4 因果中的公民共同體 5 同性婚姻平權之爭 6 家庭價值理想之爭 7 民主與民粹 8 選賢與能,為民服務 9 民主制度與民主生活 10 道行之而成,物謂之而然 結論:未來文明 徵引文獻 索引   導論:從故事地位到公民智慧(摘錄) 近年來我大抵都在思考這樣的問題:怎麼看、怎麼反思、怎麼感覺以及怎麼活在這個多元紛爭的世界?這個問題成為問題的起點是:我們希望有個良好運作的民主憲政;民主憲政運作良好的社會自自然然會是個價值觀點多元的社

會;多元有其美好的面向,但也隱伏多元的困境。我大抵從人的認知與情感入手,由認知科學研究成果裡人的認知與情感模式的多樣性出發,去探索多元的問題到底是怎樣的問題,多元的困境究竟是怎樣的困境。我樂觀地相信,只要大多數人看到多元的問題,並理解它、正視它,那麼問題就可緩和大半了。 在多元紛爭的時代裡,哲學宜由實踐智慧重新出發。實踐智慧的起點是故事思考。我們在實踐上、思考上必須要求人人都享有如下的故事地位:每一個人都有新啟一段故事情節,以及賦予或調節行動意涵的地位;沒有人是其他人的附屬,或只是別人生活故事裡的道具,而尊重一個人最起碼的要求是承認他新啟情節、調節意涵的故事地位。小孩聽懂道理是從聽懂故事開始。

小孩學講道理是從學講故事開始。小孩學會行動是從與人互動中開始。我們都是這樣在彼此牽連中長大成人。你我的人生有什麼意義端視我們活出怎樣的故事,而人性智慧的起點就在點點滴滴的生活故事與故事思考裡。故事地位是本於儒學中「仁」、「相人偶」(兩人一起走出人生道路的意象)以及「終身行之」和「任重道遠」(一路走來本就要有承擔的意象)的理念傳承。在本書裡,故事地位可說是在面對當代議題中,傳承「仁」的理念與意象的現代表述。

同性婚姻平權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響應2019年台灣同性婚姻平權法案通過,Zuker 祭出慶祝性別友善房源,不只是生活,更是期待人類可以有更美好體貼的生活環境,一同歡慶給予平權支持!

─────────────────────────

🎬更多租屋改造影片🎬

▪ 繽紛跳色波卡圓點屋:https://zuker.cc/dXHbM
▪ 冬日裡的金色下午:https://zuker.cc/KHg4z
▪ 3萬改造7坪工業風客廳:https://zuker.cc/Gjq7G
▪ 15萬空屋大改造:https://zuker.cc/WTWGi
▪ 改造被惡房客破壞屋:https://zuker.cc/EPAU3
▪ 性別友善公寓改造:https://zuker.cc/AYXty
▪15萬打造清爽夏日宅:https://zuker.cc/1V9pm

─────────────────────────

🔸想看更多影片?訂閱Zuker ▶ https://zuker.cc/SubscribeYT
🔸想找房?點Zuker 租客官網 ▶ http://zuker.com.tw
🔸想線上預約看房?追蹤Zuker 租客臉書 ▶ https://zuker.cc/Facebook/FYT
🔸想看改造日常?追蹤Zuker IG ▶ https://zuker.cc/IG

─────────────────────────

📩業務洽談:[email protected]

─────────────────────────

#性別友善#同性婚姻#租客大改造#老屋微整形#彩虹公寓

同性婚姻合法化後同志進入婚姻態度之探究

為了解決同性婚姻平權的問題,作者黃婉禎 這樣論述:

在過去僅有異性戀者能結婚,傳統文化及原本的婚姻家庭架構等仍是異性戀婚姻的架構,當婚姻可以是同志的合法選項時,會如何影響到這些同志進入婚姻的態度?本研究期待瞭解臺灣同性婚姻合法化後如何影響同志進入婚姻的態度。本研究採立意取樣並用滾雪球方式尋找並邀請研究參與者,針對六未曾有交往對象但目前單身,或已有交往對象但尚未進入婚姻,或已與同性進入婚姻之同性戀者進行半結構式訪談,並以抽象式階梯法方式進行分析。分析結果發現參與者認為同性婚姻屬基本人權,法律保障對於同志是有必要性的,且在同性婚姻合法化後同志對於身分認同及出櫃態度有所轉變,並因同性婚姻合法化看到婚姻的可能性。本研究討論亦提及除同性婚姻合法化外影響

出櫃及進入婚姻態度之因素,探討同性婚姻與異性婚姻異同之處,亦針對諮商及輔導人員、同志族群及未來研究方向提出建議。

平等與效率:最基礎的一堂政治經濟學(40週年紀念增訂版)

為了解決同性婚姻平權的問題,作者ArthurM.Okun 這樣論述:

  ★★哈佛大學經典講座   ★★增訂版新增:美國前財政部長勞倫斯‧桑默斯(Lawrence Summers)序言、中華經濟研究院吳惠林老師推薦序   我們要經濟效率,還是要人人平等?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想要其中一種多一點,另一種就得少一點。   用白話文來說,效率指的是經濟餅(economic pie)的大小,而平等指的是,把餅平均分給每一個人。   把餅做大,總是富人、資本家先得利,會使得不公平的情況更惡化;但是堅持一塊餅必須公平地分成若干等分,會讓整塊餅變得更小。(請參考書中的「漏桶實驗」)   幾乎所有的社會經濟議題、政策爭議,都會歸結到這一點上:由於資源有限,我們必須

在平等與效率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   這本書就是要探討這個重要問題。   本書根據作者在1974年於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的戈德金(Godkin)講座的演講內容擴充而成。作者亞瑟‧歐肯(Arthur M. Okun)身為重量級的經濟學者,在這本如今已成為經典的書中,有非常一針見血的描述:   我們的民主制度強調人人平等,然而在經濟制度上,我們的所得又是由市場來決定,結果,政治的民主原則和經濟的資本主義原則產生了衝突。特別是市場上的贏家,很容易利用金錢取得更多優勢,製造出更多的「機會不平等」;而市場上的輸家,時常落入貧窮的深淵,這又和「人性尊嚴」的民主價值產生矛盾。然而,為了降低不平等所

採行的政策措施,極可能會斲傷經濟效率,因此,平等與效率之間的衝突,是政策制定者必須面對的取捨問題。   作者還討論到:究竟哪些金錢以外的價值也應該被保護;現今的民主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比較;貧富不均、機會不平等的狀況如何補救,並且剖析了累進所得稅制度、針對低收入者的福利政策、就業法案的成效與影響。   即使沒有經濟學背景的讀者,也可以看懂這本書。台灣正面臨經濟成長的瓶頸,貧富差距日益擴大、在社會議題上尖銳對立,這本書值得所有關心公平正義、政府政策、經濟發展的朋友們參考。   我們需要在平等之中多一點理性,效率之中多一點人性。當追求其中一個時,別忘了另一個。   ★★★原書名《公平與效率

》★★★ 專業好評   在21世紀的現時,全球陷入成長停滯、貧富不均更惡化、不公不義更明顯、福利措施使得政府債務龐大等等災難,究竟出了什麼差錯呢?是不是世人沒能「在追求平等之中多一點理性,在追求效率之中多一點人性」呢?看來還得從這本書中獲取迷津呢!──吳惠林,中華經濟研究院特約研究員   社會資源多時,可以多強調公平,仔細斟酌如何切餅;社會資源吝嗇時,值得多強調效率,希望把餅做得大些。因此,平等與效率,幾乎是人類社會所面對、恆久的考驗。這是一本歷久彌新的好書,值得細細品味、再三琢磨。──熊秉元,前台大經濟系教授   在所謂「經濟哲學」的問題上,我不認為這40年來有人能超越歐肯。他關於「

市場和權利(人權)對整個社會來說都很重要」的討論,所有沉迷於以市場解決一切問題的年輕經濟學家都應該要讀一讀。──勞倫斯‧桑默斯(Lawrence Summers),前哈佛大學校長、前美國財政部長   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這一系列的演講將成為大家在討論「平等」問題時的基本教材。──Irving Kristol,美國知名政論家  

同性婚姻之憲法保障 ——以台灣與美國發展路徑分析為核心

為了解決同性婚姻平權的問題,作者盧旦雨靖 這樣論述:

隨著2017年台灣之司法院釋字第748號解釋的頒佈,台灣之同性婚姻最終實現合法化,結束了幾十年的婚姻平權運動。與世界上大多通過立法 途徑實現同性婚姻權的國家不同,台灣是繼2006年南非、2015年美國、2016年哥倫比亞後,第四個通過司法途徑實現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2015年,美國聯邦最高法院通過Obergefell案,宣佈同性婚姻在全美實現合法化。2017年台灣通過司法院釋字第748號解釋,宣佈同性婚姻之合法,並在2019年5月17日三讀通過「司法院釋字第748號解釋施行法」,並於5月24日正式施行。台灣和美國,在各自的婚姻平權運動中,都經歷了漫長的嘗試和考驗,挺同團體最終選擇通過違憲審

查之方式實現婚姻平權的原因和基本情形,就有了可比性。對比台灣和美國婚姻平權運動的發展過程、最終路徑之選擇和審查依據,都能發現其中所存在之異同。其中的相同之處,使得兩國都有可以通過違憲審查來實現同性婚姻權的基礎,而其中的不同之處,則應考慮各自之國情、法律制度、社會背景等具體狀況,審慎考量其路徑之選擇。本文通過分析、對比、總結美國和台灣關於違憲審查實現婚姻平權之經驗,進而為未來他國同性婚姻平權提供一些思路,並也可為台灣之其他難以通過立法途徑實現之人權保障提供一條可行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