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中共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台灣中共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范疇寫的 2022:台灣最後的機會窗口 和石井明的 中國邊境的戰爭真相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台灣曾最接近統一的180 天】中共準備武統、美軍拋棄台灣也說明:【台灣曾最接近統一的180 天】中共準備武統、美軍拋棄台灣,台卻因一起「國際事件」扭轉命運 · 台灣變成棄子:中國已備好武器攻台的同時,美國也開始撤軍.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八旗文化 和八旗文化所出版 。

國防大學 戰略研究所 沈明室所指導 陳冠宇的 中共對臺超軍事手段:兼論臺灣因應作為 (2020),提出台灣中共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超軍事能力、中共威脅、國家安全、兩岸關係。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金門大學 國際暨大陸事務學系碩士班 盧政鋒所指導 蔡孟修的 2018年兩韓峰會後,習近平的北韓政策之研究 (2019),提出因為有 習近平、北韓核武、中朝關係的重點而找出了 台灣中共的解答。

最後網站中共二十大》「解決台灣問題爭取和平統一」 習近平 - 風傳媒則補充:中共 總書記習近平16日在中共二十大發表政治報告,報告中罕見把台灣和香港問題放在報告內容的前面。習近平指出,面對台獨勢力分活動和外部勢力干涉台灣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台灣中共,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2022:台灣最後的機會窗口

為了解決台灣中共的問題,作者范疇 這樣論述:

2020-2022,台灣最後的機會窗口 一旦錯過,一兩代台灣人就會被「某種」路徑鎖定! 台灣人是否可以把握住這次歷史機遇? 各種外部因素為何?要解決的各種內部問題又是什麼?   (一)2020-2022是台灣最後的機會窗口   2020-2022這三年,對台灣極為凶險,因為有五個算總賬的日子都落在這三年之間。即使只發生一件,台灣都不見得吃得消;何況五本帳簿環環相扣,骨牌效應下連環算總帳的機率,並不算小。這五本帳之間的環環相扣,其間標誌性的時間點,由以下三件事組成,依時間發生的順序如下:(一)2020年初的台灣總統大選;(二)2020年底的美國總統大選;(三)2022年的中共二十大。三件

事中每一件事的結果,都將牽動另外兩件事的結果。   這「五個算總帳」的發生概率,各界分析不同,但作者觀察判斷,其順序排列如下:   首先,是「中國經濟算總賬的日子」,相對應的問題是:中國經濟會不會硬著陸,從此一蹶不振?   其次,是「美國政府對中共一黨體制算總帳的日子」,相對應的問題是:中共的一黨專制會不會被迫鬆動?   第三,是「台灣的國家定位算總帳的日子」,相對應的問題是:台灣如何由當前的「統獨二分法」脫身?   第四,是「中共對台灣算總帳的日子」,相對的問題是:中共會不會武力犯台?   第五,是「台灣人民對政府弊端算總賬的日子」,相對應的問題是:台灣能不能完成政治體制翻轉?   【

台灣人意識到這個凶險期了嗎?作者告訴你:這個凶險期,也是台灣最後的機會窗口,千萬不能輕易錯過。】   (二)台灣陷入統獨二分法,而忘記了自己的戰略地緣優勢   台灣困於400年的「被殖民」以及「被作基地」的歷史記憶,被「舊恨綿綿」和「舊情綿綿」綁架,陷入了「凡事二分法」的詛咒,原生志氣以及創造力大大被框限,以至於國家定位立場相反的兩種人,竟然都不懂得將台灣的最大資本——地緣戰略優勢,化成有效政策。   由於台灣社會自娛於茶壺內的風波,世界觀、志氣都落後於國際大局,難以從360度的視野定位台灣,因此大多數台灣成年人(也就是選民),習慣於把台灣大選,當成僅僅是「台灣內部的大選」,而無視於20

20大選對「五本總帳」中的第二件、第三件事的衝擊力道,總覺得無論台灣如何做,都影響不了上述第二件、第三件事。   【作者在本書中一針見血的指出:什麼樣的台灣中共最樂見?那就是一個被統獨二分法撕裂的台灣,一個在二分法下永遠原地打轉的台灣。中共最愛的不是一個贊成和中國統一的台灣,而是一個包含獨派力量的台灣。台灣真的只能看自己的肚臍眼,而無法從統獨二分法中脫身?如果要跳出,該做些什麼呢?】   (三)美共文明衝突中,台灣的選擇   美中貿易戰只是一個表層,它的深層依次是科技戰、國際格局大轉變及美國與中共專制制度(不是中國)之間的衝突。後者可概括為「美共文明衝突」。   無論是共和黨還是民主黨

,美國國策已定調在「遏止中共」,然2020年川普是否續任,將影響到美國打「台灣牌」的方式和力度。2022年中共20大的時間壓力,將決定習近平是否能繼續做至少五年以及中共的命運。台灣2020年總統大選中,台灣的主體性定位這議題,已經沒有閃躲空間,而其結果又和誰勝出有著絕大關係。三件事攪和在一起,將會凶相畢露。   但台灣人必須知道,在現實政治層面美國有自己的利益;它不會無緣無故的保護你,也有可能因為北韓而出賣你。台灣人也必須知道,中國不等於中共,激怒身邊的大象對自己這個小小瓷器店會造成何種後果。   可以左右台灣命運方向的,不是比大小,而是善用台灣最大的資產——地緣優勢、文明以及制度的優勢。

  為了台灣長久的利益,台灣人必須同時面對自己文化及制度中的惡端(糟糕的傳統中國文化及制度,如不重視法治、百姓心理、誰執政誰通吃等等),通過公義力量來減少制度中的「肉桶」,通過法治來遏制以民主為名的各種投機。   【在上述美共文明衝突這三年凶險期,台灣如何做,才對台灣最有利?作者提出,在可預見的灰犀牛及可能發生的黑天鵝境況下,台灣應該採取以下的「十二字訣」:(對美國)不掉隊、(對中共)不插隊、(對台灣)除肉桶、(對人民)固社區。】   (四)台灣社會紛擾之源的「國家定位」問題,並非無解   台灣人必須普遍意識到,台灣的國家定位問題並不只是一個台灣的內部問題,而是一個牽涉到世界的問題。

因此,台灣各界的「從世界格局看台灣國家定位問題」的能力,必須迅速提升高度。唯有讓國際充分理解台灣是一個足以牽動世界未來數十年運道的地方,才能最大程度的提升台灣的國防安全。   作為一個因為實力不足而不被承認Sovereignty、但實質上不折不扣的國家(country),台灣有兩個需要努力的方向:(一)加強自己的實力,不論是硬實力還是軟實力;(二)加強其Realpolitik 的醒悟及能力——「以現實條件及已經存在的因素,而不依據意識形態或道德命題,進行一國的政治和外交」。   【台灣的國家定位問題,需要跳脱傳統的盒子思考!長期以來困擾台灣的「憲法困境」,本書也提出了一個解方。作者討論了「

台灣的第三種可能」——作為無印良國和中性化的台灣。在「無印良國」概念的基礎上,隨後又發展出「借中華民國的名片」和「轉移中華民國的名片」之概念。】   (五)未來,台灣該如何面對中國   台灣像是一家精緻的瓷器店,但旁邊住著一頭大象。未來一百年,台灣有三個選擇:(1)咒罵、恐懼這頭大象,終日戰戰兢兢;(2)投靠遠方的犀牛,使得犀牛和大象之間形成「威力平衡」;(3)研究大象學,試圖把自己變成一個象伕。   當前世界上沒有「台灣問題」,只有「中國問題」。道理很簡單:未來一千年,台灣不會往東位移一千公里,中國陸塊(無論其政治如何演變)也不會往西位移一千公里,這個鄰居是做定了。但是,台灣與俗稱「中

國」的這個大陸塊之間,雖然地理千年不變,但是關係和相處方式,卻可以改變。   台灣人必須從70年來的最大觀念誤區中走出來——以為「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共」= 「13.5億人」。只要認清楚了以上四個對象之間不能畫上等號,台灣人的所有思維,無論是政治的、經濟的、文化的,都可以豁然大開,海闊天空。   台灣和中國之間雖然文明、文化、制度、價值觀都已極大差異化,但是由於「方塊字紐帶」而讓二者很難脫離關係。若以地球上「方塊字人群」的高度和廣度來看,台灣是唯一可以改變中國的幹細胞。即使由純粹的實用主義來講,讓國際間意識到台灣的幹細胞地位,也是台灣必須主動取得的優勢。   【如何面對中國才

是正確、符合台灣長遠利益的方法,台灣內部爭議巨大。作者指出,當下的做法是依靠遠方的犀牛,使得犀牛和大象之間形成「威力平衡」。但更長遠來看,因為「方塊字紐帶」的因素,台灣可以更積極、更主動,故他大膽提出台灣幹細胞改變中國論。但,這條路走得通嗎?時間將檢驗一切。】  

台灣中共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加入攝徒日記會員: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vTe3Z7TZsjGzUERx4Ce6zA/join
============================================
►Ecpay小額贊助攝徒日記:https://p.ecpay.com.tw/4D2FF
►paypal小額贊助攝徒日記:https://paypal.me/freethug89
► 訂閱攝徒日記Fun TV頻道:https://pse.is/freethug89
► 攝徒日記FaceBook:https://pse.is/freethug89fb
► 八炯Instagram:https://pse.is/89

歡迎工商、合作
請寄信件至:[email protected]
============================================

中共對臺超軍事手段:兼論臺灣因應作為

為了解決台灣中共的問題,作者陳冠宇 這樣論述:

運用超軍事能力迫使對手接受政治安排,已是中共軍事與非軍事的間接與直接併用的常用模式。囿於中共與我國在族群認同、語言文化、歷史遺緒及地緣關係等因素有許多雷同之處,在處理領土主權問題上更形複雜,超軍事能力勢將會成為對臺關係中的一項重要手段。本研究探討中共可能對臺採取超軍事的手段,先界定超軍事手段之範圍與內涵,繼而掌握中共對臺戰略意圖,揭露中共迫使臺灣接受政治框架之目的。從研究發現顯示,超軍事能力使用之最重要推力就是中共地緣政治的野心,現階段中共強調方法與手段的綜合性及多樣化,以形塑優勢,不斷地擴展對臺灣的影響,而當地緣政治企圖與當前政經、軍事實力及科技整備相結合時,也將對我國國家安全造成嚴重的威

脅與挑戰。本研究結論指出,對抗中共超軍事手段之道在於掌握中共對臺戰略意圖,認清當前對臺灣造成的威脅與影響,其次,應改變舊有的傳統觀念與思維,不流於樂觀地看待兩岸是單一和排他性的衝突形式而已。最後,基於「惟仁者為能以大事小,惟智者為能以小事大」之認知,我國宜透過國內、外的情資共享,建構全面性途徑機制,提升面對威脅的韌性與能量,發展反制手段與防護措施,方能以適切因應。

中國邊境的戰爭真相

為了解決台灣中共的問題,作者石井明 這樣論述:

中國「周邊有事」!   1950韓戰、1962中印邊境戰爭、1969中蘇邊境戰爭、1974西沙海戰、1979十年中越戰爭……   未來,中國的邊境戰爭會轉向海疆――台灣海峽、釣魚台、南海嗎?   從古寧頭戰役到九五飛彈危機,中國不減武力犯台的野心……   台灣,從中國邊境戰爭的真相裡,看到的是寓言還是箴言?   一九四九年中共建政以後,中國與所有鄰國幾乎都發生過戰爭。鴨綠江畔(一九五○年,北韓)、麥克馬洪線(一九六二年,印度)、珍寶島(一九六九年,蘇聯)、西沙(一九七四年,越南)、老山(一九七九年,越南)。國境線上,戰火硝煙一直未斷,而且犧牲了十九萬七千多名中國人!   也就是說,中國

的陸疆地帶現在雖然看似和平,但都曾經發生過多起嚴重的國界紛爭,最後以「激戰」的方式獲得所謂的和平。日本國際關係學者石井明沿著中國邊境走了一圈,親臨這些國境線上的熱戰遺址,仔細考察,爬梳出不為讀者所知的史料,呈現這幅中國邊境戰爭的殘酷真相。   一直到九○年代為止,中國的關心焦點都擺在陸疆,忘記了海疆,這是中國的海洋實力不足使然。但隨著中國崛起,從九○年代到今天,與重獲和平的陸疆相反,南海、台灣海峽、東海,衝突日益加劇。從一九四九年的古寧頭戰役,到一九九五年的台海飛彈危機,再到目前中國軍事學者揚言動用武力解決台灣問題;從二○一二年至今的釣魚台衝突,到二○一六年的國際法庭南海仲裁案。中國海疆也處

處燃起烽火。   這些海疆衝突會像當初的陸疆衝突一樣,不可逆地演變成殘酷的戰爭嗎?這正是周邊諸國最擔心的事情。「周邊有事」的預言,似乎一直上演。   .古寧頭戰役(1949)――   這場戰役劃下國共內戰的休止符。共軍為何在登陸金門後全軍覆沒?是共軍急躁輕敵、還是國軍將領帶兵如神?它與韓戰之間有何關聯?   .韓戰(1950-53)――   朝鮮半島的內戰為何變成國際性戰爭,中國「抗美援朝」的政治目的何在?「北朝鮮緩衝區」給今日中國帶來哪些後遺症?   .中印邊境戰爭(1962)――   中印兩國交惡衝突不斷,毛澤東為何決定開戰?是為了保衛國土完整、還是報復達賴十四世出走印度?   

.中蘇邊境戰爭(1969)――   珍寶島事件的爆發致使中蘇關係進一步惡化,甚至差點造成人類史上第二次的核戰危機!   .西沙海戰(1974)――   中越兩國為了西沙開戰,是出於戰略需要,還是為了天然資源?海戰之外,中共內部又有怎樣的茶壺風暴?   .十年中越戰爭(1979-89)――   除了事涉領土糾紛,柬埔寨問題與在越華僑的歸國問題,更讓中越關係走向惡化。此外,這對共產主義兄弟之間的恩怨情仇,也和鄧小平復出有關……   .釣魚台列嶼風波――   日、中、台各自表述釣魚台主權。對中國來說,釣魚台問題是「台灣問題」的一部分;對日本來說,尖閣諸島的衝突是「周邊有事」的預演,而台灣的存在

,制約了中國處理釣魚台列嶼的反應;反觀台灣,除了七○年代保釣運動之外,在中日間的釣魚台主權之爭中似乎被動失策?   作者簡介 石井明   一九四五年生於千葉縣,東京大學大學院社會學研究科博士課程中退。二○○七年三月,東京大學大學院總合文化研究科教授退休,現為東京大學名譽教授。二○○七年十月至二○○九年三月,北海道大學斯拉夫研究中心客座教授。二○一○年四月,日本大學客座教授,專攻東亞國際關係史。   著有《中蘇關係史的研究:1945-1950》(獲得第七回大平正芳紀念獎)、《中國二十世紀史》(合著)、《記錄與考證:中日建交正常化.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談判》(合編)、《中亞的未來――美、

俄、中的拔河》(合編)等。 譯者簡介 顏雪雪   社會學、文學專業,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碩士,留學慶應。熱愛翻譯,立志專職翻譯一百年,現為內容力有限公司特約譯者。文章評論散見各文學平台,興趣為電玩與花道,專長是日語教學。   前言 第一章│古寧頭戰役――內戰終章,武力解放台灣的夢碎 第二章│韓戰――犧牲十八萬人,抗美援朝的慘痛代價 第三章│中印邊境戰爭――過去錯估形勢,未來能否龍象共舞? 第四章│中蘇邊境戰爭――從珍寶島戰役到新疆鐵列克提事件 第五章│十年中越戰爭――從盟友到反目成仇,邊境戰背後的大國角力 第六章│西沙海戰――借道台灣海峽,打敗南越海軍的防衛戰 第七章│洶

湧的台日之海――釣魚台列嶼的日、中、台主權糾紛 後記 參考文獻   第二章 古寧頭戰役――內戰終章,武力解放台灣的夢碎◎中國共產黨的解放台灣戰略一九四九年,國共內戰進入最後階段,中國共產黨急於占領台灣。三月十五日,《新華社》代表中共發出聲明:「中國人民一定會解放台灣。」負責解放台灣任務的是第三野戰軍(司令官為陳毅),其中副司令員粟裕為負責人,由他著手準備占領台灣。中共的作戰策略,並非是一味地朝台灣進攻,同時也採取「統一戰線」的軍事行動――透過國民黨軍的內應,以求勝利,拿下台灣。於一九四九年六月下旬拜訪莫斯科的劉少奇,交給蘇聯共產黨中央與史達林一份報告,報告的日期為七月四日,其中如此描述中

國當時情勢:人民解放軍在今年夏秋兩季可占領福建、湖南、江西、陝西等省,冬季可占領廣東、廣西、雲南、貴州、四川、西康、甘肅、寧夏、青海等省,這樣就在基本上結束了對國民黨的戰爭。剩下台灣、海南島、新疆和西藏,其中西藏問題須用政治方式而不能用戰爭方式去解決,台灣、海南島與新疆,須待明年方能去占領。其中台灣,因為有做內應的國民黨軍隊,可能提早去占領。劉少奇對占領台灣這件事情顯得十分樂觀,雖然這裡並沒有清楚說明他們如何接應國民黨軍隊,不過在《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一冊裡,收有一九五○年三月十一日,毛澤東寄給張治中的電報。張治中(1890-1969)曾是國民黨軍隊高層,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擔任西北軍政委

員會副主席,致力於和平解放新疆。在接到中共中央與毛澤東的指示後,著手以和平方式解決台灣問題。這份電報,便是毛澤東認為張治中的任務極為重要,希望他能持續下去以求進展所寄出的。回到一九四九年夏天,毛澤東對於占領台灣這件事情,並沒有劉少奇那樣樂觀。毛澤東交給劉少奇,並指示他轉交給史達林的一封七月二十五日的電報,提到他對這場戰爭的預測,電報中並提到他希望蘇聯能派遣戰地記者,與人民解放軍一起行動:第三野戰軍將只在兩個地方,即在福建省和台灣開展軍事行動。福建省的軍事行動將於今年十月結束,而攻占台灣的軍事行動要在我們建立了空軍部隊後才能進行,這也許要在明年的下半年才有可能。意思就是說福建沿岸在十月中就能夠拿

下,但攻打台灣需要空軍支援,可能會拖到明年下半年。

2018年兩韓峰會後,習近平的北韓政策之研究

為了解決台灣中共的問題,作者蔡孟修 這樣論述:

國家安全制度的建置,除了和一國內部政治體制與軍事安全有關外,也受到外部國際關係及相應的外交策略影響;中國與北韓關係的建構有其歷史發展與背景,自從中國領導人習近平上台後,及其在國際關係策略建構的影響下,中朝關係出現新的變化,本研究除回顧中國與北韓關係的歷史、過往,也著重習近平主政以來中朝關係發展,而這也與金正恩的核武策略息息相關。2013年以來進入習近平主政時代,中國的北韓政策以及北京對於北韓的政治影響又如何?中國係以何種立場面對美國以及國際社會?金正恩上任以來,北韓所發動系列軍事恐嚇,包括在重要節日發射導彈與進行核武試爆等,均導致區域與全球的安全危機,而且影響層面相當廣泛,不僅牽動著東北亞局

勢發展,甚至於整個亞太地區全球核武擴散和恐怖主義等相關問題。北韓所引發的國際政治議題,涉及眾多國家而為應對危機發展各國也都在因應作為與戰略部署進行不斷調整,相關部署對於台灣的周邊環境安全亦產生相當程度的影響。此外,北韓的各種政治經濟議題均涉及中共與美國兩強權國家,兩國的戰略布局與互動關係,也都與台海兩岸及台美等關係的發展息息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