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霧峰區豐正路439號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國立中興大學 國家政策與公共事務研究所 袁鶴齡所指導 黃郁琇的 從公私協力觀點探討臺中光復新村之活化與再利用 (2017),提出台中市霧峰區豐正路439號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公私協力、光復新村、閒置空間、活化再利用、眷村文化。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台灣語文學系碩士學位在職進修專班 林淑慧所指導 陳美純的 再現苑裡風華:以日治時期傳統詩為研究素材 (2013),提出因為有 苑裡、道卡斯、蓬山吟社、苑裡八景的重點而找出了 台中市霧峰區豐正路439號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台中市霧峰區豐正路439號,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從公私協力觀點探討臺中光復新村之活化與再利用

為了解決台中市霧峰區豐正路439號的問題,作者黃郁琇 這樣論述:

1949年國民政府遷臺,為安頓遷臺的國軍與其眷屬,因此開始在各地興建村落,形成獨特的眷村文化。隨著時代的變遷,眷村的定義也從狹義的軍眷轉變為廣義的提供專門興建提供給某一種行業的員工及眷屬所居住的房舍。1956年政府為避免政府機關受戰爭的摧毀並平衡城鄉發展,規劃將省政府遷移到臺灣的中部,選擇在臺中霧峰以城市花園概念建造「新市鎮」─光復新村,作為省政府員工的宿舍。1999年起居民開始外移,形成閒置空間,但在民間非營利組織的努力下,光復新村被指定為文化景觀,臺中市政府開始與非營利組織合作,針對光復新村進行活化再利用。本研究以臺中光復新村作為研究場域,以質性研究進行深度訪談,透過公私協力觀點探究光復

新村空間活化再利用之歷程,探討政府在眷村文化的保存與空間活化再利用的作法。本研究發現,光復新村活化再利用的過程中,非營利組織基於情感動機及對眷村文化的認同而主動向公部門遊說保存光復新村並活化再利用,過程中媒體對於公部門發揮一定的影響力。在協力的過程中,公部門高度重視非營利組織,因此形成平等的夥伴關係,但對於無法達成共識的整修細節,則回歸法規面,以法規作為最低標準。協力關係發展後期因選舉因素及前後任市長對於光復新村的重視度不同,而導致協力關係從平等轉變為公部門主導。摘星計畫的實施雖活化再利用光復新村,但在眷村文化保存方面,因文化景觀的保存強度較低、公部門遲遲未設置文物管保存相關文物,加上活化再利

用的權責機關未具文化保存思維,導致眷村文化無法完整的保存下來。

再現苑裡風華:以日治時期傳統詩為研究素材

為了解決台中市霧峰區豐正路439號的問題,作者陳美純 這樣論述:

苑裡鎮古稱「蓬山」,青山綠水,風景秀麗,是人文薈萃的好地方。透過《苑裡志》、《苑裡鎮志》等相關史料研究,將苑裡鎮的歷史、地理、政治、經濟、文教等做多元面向的架構結合。由文字整理與真實呈現,深入了解苑裡的全貌,探究苑裡人文地理的變遷。從苗栗縣的詩社及文化統合來看苑裡詩社的發展,苑裡的愛竹山莊,大瓦厝、方鑑堂等是孕育蓬山文化的搖籃。陳豁軒、王清淵等人倡導的蓬山吟社,以發揚詩藝,維繫傳統道德為使命,使屬於蓬山的桐花,永不凋零。而外緣環境的氛圍,造就蓬山代表性詩人蔡振豐、陳瑚、陳貫、王清淵詩作的產生,展現文人不同的内心世界。苑裡八景中詩與圖的對話,使閱讀苑裡更具不同層次的美感。觀看八景的視角與脈絡,

不但詮釋苑裡的美景,傳承歷史文化的意義,也掌握家國情懷和文學的創意。在時間延展的寬度上,在空間移動的廣度下,在文化視角的深度中,開墾家鄉苑裡這一畝良田,築夢在苑裡的家鄉。以文學的理論為基礎,用文化的角度來觀察與探究,拓展苑裡的視野與空間。苑裡有一種不同於一般城市的寧靜,有平埔族、閩南、客家族群融合的豐富文化資產,有傳統的鄉土風情,為家鄉苑裡留下璀燦的扉頁,重現蓬山的風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