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轉錄病毒載體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反轉錄病毒載體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劉志國(主編)寫的 基因工程原理與技術(第三版) 和張健 主編的 軟基因動物技術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化學工業出版社 和科學所出版 。

國立中正大學 生命科學系分子生物研究所 戴建國所指導 姜柏廷的 高效能反轉錄病毒載體應用於乳癌腦轉移之基因治療 (2017),提出反轉錄病毒載體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乳癌腦轉移、基因治療、可複製型病毒。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生命科學系生物醫學研究所 戴建國所指導 甘家華的 探討 Glioblastoma 細胞中MGMT基因之甲基化狀態與 temozolomide 對惡性腦瘤治療效用之間的關聯性 (2016),提出因為有 腦瘤、帝盟多、O6-甲基鳥嘌呤-DNA 甲基轉移酶的重點而找出了 反轉錄病毒載體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反轉錄病毒載體,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基因工程原理與技術(第三版)

為了解決反轉錄病毒載體的問題,作者劉志國(主編) 這樣論述:

本教材根據目前生命科學領域中基因工程技術的研究與應用現狀,重點針對普通高等院校生物、醫藥類本科專業的教學特點和培養目標要求,結合生物技術的應用實際,系統介紹了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與技術,及其在相關領域的應用、新進展和未來發展方向。它主要包括三方面內容:一是基因工程的理論與技術基礎,包括基因與基因表達調控的基本原理,核酸的分離、分析、酶切、連接、修飾的原理和技術,以及基因工程載體的特點與運用;二是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與技術及其應用,其內容主要有目的基因克隆的原理與技術、目的基因在原核與真核生物中表達的原理與技術;三是基因工程技術的發展與應用,主要介紹了基因工程相關的技術發展及在相

關領域的應用和基因工程產品的安全管理與專利保護問題。 本教材適合作為普通高等院校各類理工科專業(生物、醫藥類專業及其相關專業)的基因工程課程教材或參考書。

高效能反轉錄病毒載體應用於乳癌腦轉移之基因治療

為了解決反轉錄病毒載體的問題,作者姜柏廷 這樣論述:

目目錄謝辭 I中文摘要 IIAbstract IV目錄 V圖目錄 VII附表目錄 VIII第一章、 緒論 11.1. 乳癌 11.1.1. 亞型 11.1.2 乳癌腦轉移 21.1.3 傳統療法對腦腫瘤的限制 31.2. 反轉錄病毒應用於基因治療 41.3. 可複製型反轉錄病毒載體介紹 51.4. 修飾載體之長末端重複序列 61.5. 腫瘤組織專一性基因過度表現 71.6. 研究動機 8第二章、 材料與方法 92.1. 細胞株及其培養 92.2. 轉染載體 102.3. 冷光檢測 112.4. 建構反轉錄病毒載體及病毒液產

物 112.5. 病毒感染 12第三章、 結果 133.1. HER2 啟動子冷光表現載體之轉錄活性 133.2. 建構攜帶乳腺啟動子之RCR病毒載體 143.3. 轉染RCR載體及汲取病毒液 153.4. 病毒複製效率及專一性能力測試 15第四章、 討論 17第五章、 參考文獻 21圖目錄圖一、 冷光測試使用之質體 26圖二、 Co-transfection之流程圖 27圖三、 HER2 promoter之轉錄活性 28圖四、 建構RCR載體 29圖五、 Insert與Ligation product檢查 30圖六、 轉染RCR載體造病毒液 31

圖七、 感染293T細胞 32圖八、 感染OCSL細胞 33圖九、 感染MCF7細胞 34圖十、 感染MDA-MB-231細胞 35圖十一、 感染MDA-MB-361細胞 36圖十二、 感染MDA-MB-453細胞 37圖十三、 感染SKBR3細胞 38附表目錄附表一、 乳癌亞型分類 39附表二、乳癌常見轉移部位 40

軟基因動物技術

為了解決反轉錄病毒載體的問題,作者張健 主編 這樣論述:

本書由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划」特聘教授張健率領多年在轉基因動物技術領域中從事科研與教學的資深教授、博士和中青年骨干教師編寫而成。全書由概述、實驗動物的飼養與培育、基因表達的調控、轉基因的制備及導入宿主動物、基因的定位打靶及條件打靶、轉基因及其表達的檢測、轉基因動物技術在生物及醫學研究中的應用、轉基因動物技術在生物制藥中的應用、異種器官移植、轉基因技術的安全與倫理問題等共10章組成。作者在參閱大量國內外近期文獻資料的基礎上,結合自己近年的工作經驗,比較系統地介紹了轉基因動物技術的發展和常用的研究策略,並較好地反映了該研究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具有較強的科學性和實用性。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生

物、醫學、動物學、實驗動物學、獸醫學等專業的高年級本科生及研究生學習用書,也可供上述專業的科研、教學和實驗技術人員參考。 第一章 概述 第一節 轉基因動物技術的基本原理 一、轉基因的細胞學原理 二、轉基因的胚胎學原理 三、轉基因的分子生物學原理 第二節 轉基因動物技術要點 一、轉基因方法 二、轉基因的類型與在個體中的作用 三、轉基因動物制備方法 四、轉基因的表達特征及提高轉基因表達的策略 第三節 轉基因動物技術的應用 一、應用 二、問題及對策 參考文獻第二章 實驗動物的飼養與培育 第一節 實驗動物的分類 一、在動物學上的分類 二、按遺傳學控制原理分類

三、按微生物學控制原理分類 第二節 實驗動物的飼養條件與環境控制 一、影響實驗動物環境的因素及其控制 二、實驗動物的房舍設施 三、實驗動物飼養的輔助設施和設備 四、實驗動物環境監測和設施的維護 第三節 實驗動物的營養與飼料 一、動物營養需要 二、各種實驗動物的營養需要 三、飼養標准與飼料標准 四、飼料的營養成分及其作用 第四節 實驗動物的育種 一、近交系的培育 二、封閉群的培育 三、雜交群的培育 四、特殊性狀動物的培育 五、野生動物的實驗動物化 參考文獻第三章 基因表達的調控 第一節 染色體的結構 一、原核生物染色體的基本結構 二、真核生物染色質的基本結構 三

、真核生物染色體的結構模型 第二節 原核生物基因表達的調控 一、原核生物DNA水平的調控 二、原核生物的操縱子調控 三、原核生物翻譯水平的調控 四、原核生物基因表達的時序調控 五、環境條件對原核生物基因表達的調控 第三節 真核生物基因表達的調控 一、真核生物DNA水平的基因表達調控 二、真核生物轉錄水平的基因表達調控 三、真核生物轉錄后水平的基因表達調控 四、真核生物翻譯水平的基因表達調控 五、真核生物翻譯后水平的基因表達調控 參考文獻第四章 轉基因的制備及導入宿主動物 第一節 目的基因的獲取 一、目的基因的來源 二、目的基因的分離 第二節 常用載體 一、質粒(pla

smid) 二、噬菌體載體(bacteriophage vector) 三、柯斯質粒(cosmid) 四、人工染色體 五、動物病毒載體 六、染色體定位整合載體 七、幾種特殊的表達載體 第三節 DNA重組 一、工具酶 二、目的基因DNA片段與載體的連接方法 三、重組DNA導入受體細胞 四、重組體的選擇和篩選 第四節 外源基因導入宿主動物細胞的方法 一、磷酸鈣轉染技術 二、二乙氨乙基葡聚糖轉染技術 三、聚陽離子-DMSO轉染技術 四、顯微注射技術 五、電穿孔法 六、脂質體裁體法 七、反轉錄病毒載體法 八、胚胎干細胞法 九、精子載體法 參考文獻第五章 基因的定

位打靶及條件打靶第六章 轉基因及其表達的檢測第七章 轉基因動物技術在生物及醫學研究中的應用第八章 轉基因動物技術在生物制藥中的應用第九章 轉基因動物技術在異種器官移植中的應用第十章 轉基因技術的安全與倫理問題

探討 Glioblastoma 細胞中MGMT基因之甲基化狀態與 temozolomide 對惡性腦瘤治療效用之間的關聯性

為了解決反轉錄病毒載體的問題,作者甘家華 這樣論述:

Glioma 是人類最常見且惡性程度最高的原發性顱內腦腫瘤,大部分的患者從確診到患者死亡平均壽命大約僅 15 個月,五年存活率不到 5%,即使接受完整的治療,但預後還是很差,而且幾乎都會再復發,主要的原因是因為 GBM 具有高度的浸潤性,癌細胞會入侵正常的腦組織,以至於手術無法完全將癌細胞清除乾淨,使患者復發率很高,而且在化療的後期,癌細胞常常會產生抗藥性的緣故。「帝盟多」 (temozolomide,TMZ) 是目前在臨床上用於治療腦瘤時最常使用的化療藥物烷化劑,但是若 O6-甲基鳥嘌呤-DNA 甲基轉移酶 (MGMT) 這個基因在 GBM 中高度表現,會使腦癌對 TMZ 有抗藥性。實驗室

過去已經證實 MGMT 表現量與 DNA 的甲基化修飾有關。因此我們想要探討腦癌對 TMZ 產生抗藥性的原因可能與 DNA 的去甲基化修飾有關。為了進一步驗證這個假設,首先我們將原本因 MGMT 啟動子有高度甲基化而不表達 MGMT 的人類腦癌細胞 (LN229) 在含有 TMZ 的環境中培養出具有抗藥性的 TMZ-resistant LN229 細胞株。為了偵測 TMZ-resistant LN229 細胞中 MGMT 基因表現量,我們使用反轉錄聚合酶鏈式反應、即時定量聚合酶連鎖反應以及西方墨點法技術來做分析,發現 MGMT 基因表現量有明顯的增加,之後我們將使用焦磷酸定序來確認TMZ-re

sistant LN229 細胞的 MGMT的甲基化狀態;根據這些結果,我們將偵測並比較 TMZ-resistant LN229 細胞和 parental LN229 細胞的 proliferation 和 TMZ 的 IC50 的差異。另外我們利用 lentiviral 載體使 MGMT 過度表達在 parental LN229 細胞中,並檢測 MGMT 過度表達的細胞和 TMZ-resistant 細胞以及 parental LN229 細胞對 TMZ IC50 濃度,以確定 MGMT 的表現與與細胞對 TMZ 產生抗藥性之間的關連性。此外我們利用 Illumina methylatio

nEPIC array 去分析 TMZ-resistant LN229對TMZ 之抗藥性,是否尚有其他基因的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