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相 歷史 股價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原相 歷史 股價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陳耀昌寫的 島嶼DNA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個股:原相(3227)12月業績大好、去年EPS挑戰6元也說明:受惠於影像感測器(CIS)供不應求,任天堂Switch熱賣,加上真無線藍牙耳機(TWS)續強,IC設計業者原相(3227),12月與去年全年營收同創歷史新高,法人圈 ...

國立政治大學 智慧財產研究所 周延鵬、劉江彬所指導 陳郁婷的 跨國專利侵權訴訟之管理 (2006),提出原相 歷史 股價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專利、侵權、訴訟、跨國、警告信、送達、馬克曼聽證會、發現程序、審前會議、初步禁制令、簡易判決、確認之訴、公證。

最後網站走在山海河間的沉思 - Google 圖書結果則補充:面對即將來臨的災難大聲示警,卻沒有人我們都知道歷史學家的研究是為了讓現在的人從過去 ... 三個月公布一次的企業財務報表及股價其實全球暖化氣候變遷會造成的影響,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原相 歷史 股價,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島嶼DNA

為了解決原相 歷史 股價的問題,作者陳耀昌 這樣論述:

繼《福爾摩沙三族記》及《生技魅影》 陳P 藉由 鄭成功與周杰倫的基因密碼 重新解構台灣血緣與歷史,與您共同關懷這島嶼   您有百越、平埔、白人,或阿拉伯血緣嗎?   周杰倫的僵直性脊椎炎透露了什麼?   鄭成功是自殺而死的嗎?   幹細胞與再生醫療會成真嗎?   台灣應該通過安樂死條例嗎?   為什麼鼻咽癌在台灣特別多?代表什麼?   稱P已25年的陳耀昌為您解密。   一本縱橫古今台外,橫跨科技人文,顛覆觀念,擴展視野的奇書。   身為島嶼現代智識公民的您,不容錯過。 名人推薦   前原民會主委 孫大川   財信傳媒董事長 謝金河   專欄作家 吳典蓉 聯合推薦   耀昌兄雖

然有強烈的本土認同,卻結合史料、大眾信仰、民俗傳說以及基因密碼的對校,證實台灣多元豐富的血脈連結及其延續。——前原民會主委 孫大川   耀昌兄身上充滿熱力,對社會關懷更是熱情,除了介入社運政治,人權關懷,耀昌兄在他專業領域——骨髓移植,法醫制度及幹細胞治療,都扮演播種先行者角色。這本新書是耀昌兄的作品集,也是他退休之際對自己半生的交代。——財信傳媒董事長 謝金河   陳耀昌醫師喜歡為歷史翻案,一本《福爾摩沙三族記》,寫活了台灣在大航海時代的精彩故事。若《福爾摩沙三族記》是搶救我們遺忘的歷史,《島嶼DNA》就是講我們茫然不知,深埋在我們血液中、暗藏在我們的基因密碼中的古老故事。——專欄作家

吳典蓉 作者簡介 陳耀昌教授   成功的播種者(台灣第一位骨髓移植醫師、骨髓捐贈發起人、幹細胞專利發明人)   熱情的開創者(台大法醫所創所所長、台灣細胞醫療促進協會理事長)   關愛台灣的文創高手(小說《福爾摩沙三族記》入圍台灣文學獎、《財訊》專欄作家)   誤入歧途的政治低手(曾任國大代表、紅黨主席) 推薦序 知性的解放與捆綁 孫大川  009 「博大精深」看陳耀昌醫師 謝金河  013 為台灣身世解謎 吳典蓉  016     作者小語(上)  020   台灣人的基因密碼 台灣人的疾病人類學初探  024 台灣帶給世界的禮物  035 東方有佳人 遺世而獨立  042

   都是梅花鹿惹的禍  050 鼻咽癌密碼  057   談福佬人的父系:閩南人  063   由鼻咽癌看台灣原住民  070 那些來自中南半島高地的台灣人祖先  074 台灣人的荷蘭基因  080 周杰倫的基因密碼  085 台灣人的「歐緣」  090 「今日拜鬼?」  096   「甲」:台灣的荷蘭遺跡  100 在荷蘭尋找福爾摩沙  102   台灣人的阿拉伯血緣  106   鄭成功的DNA密碼  110 新的第五族群  118   台灣史翻案篇          錯亂的台灣民間歷史記憶  126 鄭成功是刺面自殺而死?  134 三太子與鄭成功  144   陳澤與陳永華  14

9 大眾廟與大將廟  158   八寶公主廟  165   建構台灣英雄史觀  175   建構法醫制度篇     法醫十一年  184 「建立台灣健全之法醫師培訓和進用制度」建言書  206 林滴娟.葉盈蘭.法醫所  217      醫學院設法醫部 政府應扮推手  220    台灣需要科技部  223     科技管理學南韓  227   幹細胞篇              幹細胞的逐夢之旅  232 胚胎幹細胞覺迷錄  244 當幹細胞「種瓠仔生菜瓜」  250 賽揚獎投手&幹細胞醫療風波  255   敢的人捧去吃  259 苦幹實幹幹細胞  263   幹細胞「山中傳奇」啟示錄

  267 一夜神奇狂漲的幹細胞公司  273 保存臍帶血是政府的責任  276   蘋果掉下來:細胞的自殺基因  281   迎接細胞治療新時代  286     醫學與社會篇              臨終.人權.KPI  292 非洲醫師啟示錄    295 臨終的醫學與哲學  302 「自殺協助尊嚴死」公投的成熟民主      309 拔管的授權.垂死的尊嚴  316   是訂做「健康寶寶」,不是訂做「救人寶寶」  323  CEO的健康也該透明化  327 賈伯斯的病與死  332 一場生技規範的戰爭  336   超人時代的生技魅影  340   科學界的女神卡卡  346 進化

弄人  349 現代提燈女郎  355 雷射醫療船隊下南洋  360   病歷電子化的美麗與哀愁  367   「病歷中文化」不應是「全有或全無」  372   幽門桿菌啟示錄  378   美體小舖的大志  382       同位素.輻射屋.癌  385   從反核到反反核的勇氣與偏見  391   小心核廢料就在你身邊  397 數位醫療時代 台灣的機會  403 解決少子化的唯一祕方  409 利用「台灣多樣性」特色發展觀光  414   「不法良品」收購中心  420 必麒麟街頭的獨白  425     3D台灣  429       密特朗、杜爾、凱瑞—健康政治倫理學  432  

   李顯龍、王鼎昌、胡笙—健康、政治與天命  435   蕾蒂齊雅妃vs.雅子妃  438     科學.政治.大同  441           向胡錦濤先生進一言  444      先從「大麻醫藥化」做起  447 Let’s Go Dutch  450   後記 向台灣的無名英雄世代致敬  456   作者小語(下)  462 推薦序   知性的解放與捆綁 孫大川   有一種感受先吐為快:閱讀陳耀昌醫師的雜文,給人輕鬆、明朗又充滿知性解放的愉悅感。這是成長以來,我少有的閱讀經驗。   戰後的台灣,因著兩岸和國際情勢的牽扯,對內對外都處在極端扭曲的狀態,從思想意識、法政外交、

教育文化到歷史認知,充滿矛盾、壓抑和虛偽。一九七○年代初冷戰解凍,我們退出聯合國,經濟的發展和社會力的釋放,台灣在動盪中衝撞體制,遂有民主政治的演變:解嚴、兩岸開放、修憲及總統直選。在這一段新的變局中,從中央到地方的頻繁選舉,是一切改革最重要的推手;但選舉背後群眾運動的能量,卻不完全來自民主的信念,更多來自族群的動員和選票的考量;這便是一九九○年代之後,台灣族群分裂、藍綠對決、政黨惡鬥的現實。這些現實反映在媒體和網路上,許多公共議題愈來愈難以有理性辯論的空間。綜合言之,一九四五年至今七十年間,無論是前半段或後半段,台灣整體社會環境雖然有所不同,但都處在某種相同的反智氛圍中。不需要理性,也不需要

辯論,我們簡化一切;腦袋只有是非題沒有選擇題,我們根本沒有耐心、興趣和時間去分析問題。「知識」的力量讓渡給被綁架、被操縱的民意,台灣早已成為一個有理說不清的社會。   陳醫師的學思背景和社會實踐經歷,使他有條件突破此一反智環境。耀昌兄在醫學、科技方面的專業名聲我早有耳聞,但真正認識他卻是在「紅衫軍」結束之後。那一天,突然接到他的電話,表示有人推薦我以社會公正人士的名義,協助監督運動過後剩餘捐款的處理。開過一次會,記憶中有施明德、姚立明、許木柱等人;之後,我沒有再直接參與工作,後續情況不得而知。不過,因此和陳醫師成了好朋友。幾次餐敘,發現他交遊廣闊,深入產官學各界;除醫學專業外,他熱愛台灣、擁

抱群眾;曾是民進黨員,擔任過國大代表;退出民進黨後,又成了紅黨的核心人物。即便如此,政治染缸並沒有讓他成為一個非理性、無腦袋的糊塗蛋,相反地,學術和政治參與之經驗,引領他跳脫台灣長期以來的反智環境,為我們提供一個健康、可以呼吸、有門、有窗的主體性建構道路。從《生技魅影》、《福爾摩沙三族記》,到今天出版的《島嶼DNA》,耀昌兄一次又一次證明,謙遜的求知熱情,使他在政治、社會紅塵打滾的種種誘惑中,始終得以保持清醒和自由。   作為一個傑出的血液科醫師,無論自己介入怎樣的政治漩渦,對知識的尊重是耀昌兄立論、行動的阿基米德點。他以嚴格的學術態度,提出骨髓移植、幹細胞研究、醫療環境改革以及法醫制度、科

技部設立等等議題和積極主張,這當中毫無藍綠的算計。他雖然有強烈的本土認同,卻結合史料、大眾信仰、民俗傳說以及基因密碼的對校,證實台灣多元豐富的血脈連結及其延續:從南島民族、中原漢族、荷蘭西班牙人、滿族、日本人、阿拉伯人到台灣原住民,陳醫師讓我們認清所謂四大族群的分法,是何等狹隘、貧乏;台灣主體性論述,可以有更遼闊的視野與胸襟,不必淪為政治意識形態之俘虜。   這樣的族群理解,當然也影響陳醫師的台灣史觀。在他寫《福爾摩沙三族記》的時候,已經展現了他對漢族中心史觀的否定。而今,他更藉考古學、歷史語言學、細菌人類學、人口學等等科學材料,重繪了台灣的地理廣度和歷史縱深。論及歷史人物,他對鄭成功情有獨

鍾,還準備寫有關於鄭氏家族的小說。有趣的是,陳醫師以他的醫學專業,判定鄭成功是刺面自殺的,並從心裡分析的角度,指出三太子信仰和鄭成功的關係,使我們對這位「民族英雄」悲劇的一生,有更深刻的認識。耀昌兄對台灣文史掌故和歷史人物保有高度的興趣,他看廟、踏查遺址、閱讀文獻,認為台灣需要建構一個英雄史觀,使我們的年輕人能碰觸到有血有肉的人格典型。文學與史學的結合,因而成了陳醫師寫作另一個明顯的風格,和他的科學理性竟如此和諧相融、天衣無縫。理解到台灣族群的多元以及錯綜複雜的歷史,陳醫師提議可以把「英雄」的想法改一改,建立「台灣感念祠」,他說:   「只要對台灣社會有大奉獻、有大貢獻,在『身後』仍被台灣民

眾長久感動與追念的,不論是哪一國籍(更不論『族群』)、哪一世代,都可以入祠……這些被感念者的事蹟,就可以豐富台灣的歷史,滋潤台灣人的心靈,更重要的,可以促進台灣的族群融合,提升台灣的幸福。」   同樣主張台灣史的獨特性,陳醫師和那些政客們的觀點何其不同,簡直有天壤之別。   前不久在陳醫師宴請的退休餐會上,他談到未來生活的規劃,研究、寫作和社會關懷依然是其生命的主軸;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洋溢在整個餐會上,彷彿他又要邁向另一個知性解放之旅。台灣需要這樣的胸襟和大氣! 推薦序         「博大精深」看陳耀昌醫師 謝金河   在《財訊》雙周刊閱讀陳耀昌醫師的專欄,是很細膩也是很愉快

的享受,因為他總是能從很特殊的角度,提供我們知識的線索。   從○二年以來,耀昌兄在《財訊》雙周刊寫專欄,他總能用最淺顯的語言透析很深奧的學理內涵。印象最深刻的是二○一○年他在《財訊》發表的〈周杰倫的基因密碼〉,我看到這個標題,立刻閱讀此文,才知才華洋溢的周杰倫有歐洲血統,還有僵直性脊椎炎。   還有一篇是〈賽揚獎投手&幹細胞醫療風波〉,我是美國職棒大聯盟球迷,看到賽揚獎老投手柯隆(Bartolo Colon)東山再起,本來就感到好奇,這位一九九七年站上大聯盟舞台的老投手,○九年手臂多傷,本來以為從此結束投手生涯,後來卻從洋基到運動家,到現在落腳大都會,這位一九七三年出生的老投手今年已四十

一歲,但投球威力不減,耀昌兄最後揭開謎底是柯隆接受「自體幹細胞治療」。   耀昌兄擔任台大醫院血液及腫瘤醫師三十多年,是台灣骨髓移植先驅,也是幹細胞研究的開拓者。他在《財訊》的專欄中寫了很多有關幹細胞移植的文章。像是他寫的〈幹細胞「山中傳奇」啟示錄〉,記錄了諾貝爾獎得主山中伸弥把成熟纖維細胞變為類似胚胎幹細胞。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陳耀昌醫師也注意生技產業的股價的反應,在台灣生技股還沒有狂熱之前,他就寫了一篇〈一夜神奇狂漲的幹細胞公司〉,細數 Osiris 這一家成體幹細胞治療公司,一夜之間狂漲一四五%的傳奇。   幹細胞是十分專業且難懂的領域,但耀昌兄總能透過他的神來之筆,把很多專業

且難懂的知識,讓人一看就懂,這是耀昌兄最大的本事。   但是更令我驚嘆的是耀昌兄對台灣史的精通研究,我看他寫〈三太子與鄭成功〉,深入探索電音三太子風靡全台,成為「台味」代表。這個「台味」的由來,耀昌兄從十七世紀漢人移民台灣,從閩南文化談到廟宇信仰,令人拍案稱奇。   這篇文章在二○一○年的《財訊》發表時,我就發現耀昌兄對台灣史用力很深,沒想到一年後,他就出版《福爾摩沙三族記》,耀昌兄意外發現他有個荷蘭女性的遠親,意外追出一段珍貴的家族史。他還原了十七世紀大航海時代台灣多元種族的互動,他把三個完全不同的家族在台灣的交會及命運,譜成了動人的歷史篇章,以一個醫師,對台灣的歷史用力之深,實在令人敬

佩不已。   我用「博大精深」來形容耀昌兄。首先是他的知識廣博,鮮少人能及,除了醫學專業,耀昌兄對社會運動關注,對台灣史用力很深,都是他人所不及。耀昌兄身上充滿熱力,對社會關懷更是熱情,除了介入社運政治,人權關懷,耀昌兄在他專業領域,包括骨髓移植,法醫制度及幹細胞治療,他都扮演播種先行者角色。   他這一生活得精彩,這本新書是耀昌兄的作品集,也是他退休之際對自己半生的交代,《財訊》能與耀昌兄結緣,我們十分珍惜,也期待耀昌兄在退休後,優游自在,有更多「驚人」作品發表! 推薦序                                                          

           為台灣身世解謎 吳典蓉   陳耀昌醫師喜歡為歷史翻案,一本《福爾摩沙三族記》,寫活了台灣在大航海時代的精彩故事,在陳醫師筆下,台灣不再是個悒鬱、悲情的所在,那時還很年輕的福爾摩沙一出場,就活躍於世界史,而且是世界史的要角。   陳耀昌在晨星曉月陪伴下,寫出這些曾被後代政權刻意壓抑、後人無心遺忘的史詩篇章,矢志要「為台灣留下歷史,為歷史記下台灣」。   如果《福爾摩沙三族記》是搶救我們遺忘的歷史,那麼,這本《島嶼DNA》,講的同樣是台灣的故事,但我們茫然不知,因為這些是深埋在我們血液中、暗藏在我們的基因密碼中的古老故事。   就像陳耀昌最佩服的作家賈德.戴蒙(Jar

ed Diamond),本是醫學院教授,二十歲就「平行」發展出第二個研究生涯,研究南島文化,到五十多歲又發展出環境歷史的第三種研究領域。   同樣的,陳耀昌醫師也「平行」發展出不少研究興趣,台灣史當然是其一,即使是醫學本科,陳耀昌也能悠遊越界,從醫學橫跨到人類學,再輔以歷史,一個立體的世界就此卓然成形。   〈幽門桿菌啟示錄〉中提到,幽門桿菌的發現,本身就是個醫學上有趣的故事,一直到一九七九年,兩位澳洲科學家才發現,消化性潰瘍是幽門螺旋桿菌造成的,會在家族間傳染,這是一大顛覆 ,原來,消化性潰瘍是一種傳染病,和生活形態,或緊張過勞都沒有關係。   這些我們大都知道了,我們不清楚的是,幽門

桿菌造就了「細菌人類學」。因為,六萬年前,人類在走出非洲之前就已感染幽門桿菌,兩者幾乎是相依為命的好朋友,一起遷徙,一面變異,因此人類如何地理分布,幽門桿菌也跟著如何地理分布。   〈東方有佳人 遺世而獨立〉就鋪陳出,我們的原住民老祖宗從非洲出走後的大遷徙路線。人類的祖先走出非洲,一支往北向歐洲遷徙 ,另一支則向中亞移動,進入黃河流域,最後這些帶有東亞型幽門桿菌的古早人類向東南遷移到了台灣,成為第一批到達台灣的人類。台灣以東,是大海洋,已無陸地路線可以遷徙,於是這些人類定居下來,成為台灣十六族原住民的共同祖先,而台灣也成為東非人類地球大遷徙的陸地終點站。   上述是他自別人的研究延伸融合而

來,更可貴的則是他的原創觀點,例如鼻咽癌密碼。   原住民身世解謎,同樣的,閩南人也不只是「居住福建南部」的南方漢人,〈鼻咽癌密碼〉中提到,全世界八○%的鼻咽癌病人集中在廣東、福建、廣西及台灣,陳耀昌的推論是,這些都是當年的「百越」之地,二千三百年來,百越民族雖然被漢化而消失了,從風俗、相貌、姓氏都看不出來,但是卻留下了一種全世界其他民族都沒有的疾病,那就是鼻咽癌。   陳耀昌認為,鼻咽癌是百越民族的密碼,如果此說成立,台灣人的鼻咽癌現象,顯示了台灣人的「唐山公」,除了漢族血統,竟然還背負著已經消失的百越血緣。   更奇妙的是,越南當年也是所謂的百越之南,當現在至少一成五的台灣之子,他們

的母親來自越南時,我們又在另一個時空,碰到另一群背負著百越血統的人。   陳醫師專攻血液學,選擇骨髓移植作為終生事業,並完成台灣首例骨髓移植。此一專業領域讓他注意到〈台灣人的荷蘭基因〉。一九九五年左右,日本的骨髓登錄庫才募集了差不多六萬人,就有七成五的日本人可在耳中找到HLA(人類白血球抗原)相符合者。相較之下,台灣那時骨髓登錄庫已經將近十萬人,但只有六成台灣人可以找到HLA相符的捐髓者。陳耀昌形容,台灣人的血統真的很「混」。   有趣的是,陳耀昌從醫師專業注意到台灣人種血緣的複雜性與多樣性,最終還是回歸台灣史,「凡走過的必留下痕跡」,孤立封閉的台灣其實只是想像,血液說明了我們不知道的台灣

多元故事,《福爾摩沙三族記》也許就是在此視角下誕生。   從疾病看歷史,從一個細胞也可以了解到社會、甚至哲理。老年人得淋巴癌,總可以和平共存一段時間,這是因為成熟的淋巴細胞死得太慢,〈蘋果掉下來〉指出,這是人類的「凋亡基因」因突變而失去調控功能,這群「老而不死」的細胞愈積愈多,就成為癌症。而「凋亡基因」的原文 apoptosis,apo 是 apple(蘋果)之意; ptosis 則是掉下來(falling); apoptosis 正是「蘋果熟了,就掉下來」。   陳耀昌除了讚嘆生物體之神奇,神奇到會在自己的細胞內安裝「自殺基因」,他的體悟是,蘋果熟了,就掉下來。那麼,人老了,就非凋亡不可

,這是大自然鐵律。但反觀現代科技,似乎正逆向而行。   也許,這正是陳耀昌的老派人文醫師風範,雖是研究幹細胞治療的先行者,但「幹細胞」系列所收集的專欄,每一篇念玆在玆的就是新科技的倫理命題,也是少數點出幹細胞在臨床應用有罩門,對社會現況不一定正面的迷思。這些保留意見,在以商業利益導向的一片叫好聲中,成了關鍵的「minority report」。   〈超人時代的生技魅影〉正是憂心,生醫科技已可以讓人變成超人,偏偏生醫科技專家往往人文素養相對不足,這些也許是電影的最佳素材,但終有一天會造就人類的悲劇,陳耀昌力倡ELSI﹕任何先進科技計畫須有三至五%預算用於談新科技對倫理(Ethical)、法

律(Legal)與社會(Social)之影響(Impacts)。   好一個老派人文醫師,這本書誠如陳耀昌所言,是對自己半生的交代;對讀者而言,則是一次閱讀的享受,就讓這位老派醫師不帶偏見的、帶領我們進入另一個台灣世界吧﹗ 作者小語(上)      二○一四年五月,台大醫院同事告訴我,七月二十六日要幫我辦「歡送宴」,我才猛然想到應該在退休之際出版一本書,來作為對自己半生的交代。   我的中、小學教育,是鼓勵學生要當「有志之士」,要能「經世致用」。在大學時代,我的role model 是胡適之、傅斯年這種開創社會新局的播種先行者,或羅素、愛因斯坦那種具真知灼見,對人類社會充滿關懷的智者。因

此我長久以來,以先行者自勉,期能為台灣醫療或社會開拓新領域,注入新觀念。   我二十五歲服完兵役,進入社會,迄今正好四十年。在學術圈中,我在台灣的骨髓移植、法醫制度、幹細胞治療,都扮演了播種先行者的角色;也一本關懷社會的初衷,介入社運政治、人權關懷;更高興台灣史小說《福爾摩沙三族記》廣受好評。回首半生,也算無愧於先人、社會及國家了。有愧的是對家人,付出太不夠。   這本書不同於前輩教授退休時習以出版的自傳或論文,而收集了數十篇過去發表於雜誌、報章專欄的文章,可說都是我對台灣社會的觀察及建言。我自己很喜歡顛覆台灣人血緣及翻案台灣歷史的兩個單元。在「法醫」的單元內,我放進了一些我親身參與的制定

《法醫師法》和創立「台大法醫學研究所」過程中的文件,應具歷史價值。為了 update,我在五個單元之前都新寫了引言。   感謝孫大川、謝金河、吳典蓉為我作序,特別是大川兄與金河兄都是眾所皆知的大忙人,真是銘感於心。感謝印刻張老闆,願意在極倉促之中為我出版這本書。也感謝《財訊》曾嬿卿、《非凡新聞e周刊》李美惠,讓我可以在財經雜誌專欄不限題材,天馬行空。最後感謝十多年來的兩位助理陳佳慧與廖祺財,總能在最後一分鐘幫我把文稿搞定。 作者小語(下)   本來希望這本書在我退休前出版,但我對文字的龜毛,「一書既出,駟馬難追」,三挑四改之後,就拖了下來。   過去半年的退休日子,並不比退休前空閒,反

而覺得擺脫了 full time job 之後,時間更有彈性,有更多的夢想待開發完成。再回想到二○一三年那一段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抗癌日子,更感謝上蒼能重賜我健康的身體,希望在未來七至十年之間能完成兩大心願:   一、身為醫者,希望能自對病人的「一對一治療」,進入「一對眾製藥」。我很幸運,在臨退休之際,與林泰元老師共同研發的胎盤幹細胞專利,可望獲得青睞,完成「技術轉移」。更希望不負期待,更進一步與技轉公司共同打拚,成功製造出台灣第一個有品牌「細胞藥物產品」(cell medicine product)。一則醫更多的病,救更多的人﹔二則為台灣的「細胞治療」產業創立新局,進入國際。   二、繼

《福爾摩沙三族記》之後,希望能完成「台灣命運三部曲」,以台灣原住民與外來民族的互動為主題。第一部是與西方人,第二部與日本人,第三部與清廷。退休後,有空就寫第一部《傀儡花》,已完成粗稿。希望二○一五年能順利推出。   先大膽說出這兩大心願,以示破釜沉舟之心,鞭策自己完成。 周杰倫的基因密碼台灣的小天王周杰倫當年不用當兵,因為他患有「僵直性脊椎炎」。換句話說,他年紀輕輕的,就「龍骨」發炎。因此,別看他又唱又跳又拍電影,他應該是寡人有疾,寡人背痛。然而,這個診斷書也洩漏了一個天機。首先,他應該有個 HLA-B27 基因,因為 HLA-B27 幾乎是診斷僵直性脊椎炎的唯一標準。其次,我大膽臆測他

的祖先中有白人或原住民血統,因為他出身淡水。這一帶在十七世紀前期西班牙人和荷蘭人前後統治了三十多年,荷蘭人建有安東尼堡(今紅毛城),長期駐有軍隊。 HLA-B2705 亞型,來自歐洲HLA-B27 最特別的是它與某些自體免疫性疾病的相關性,特別是僵直性脊椎炎。這種病並不多見,而有這個病的人,絕大多數帶有 HLA-B27 基因;然而帶有 B27 基因的,卻又不一定會出現僵直性脊椎炎。在〈台灣人的荷蘭基因〉一文,我提到西歐及北歐白種人(包括荷蘭)約有七至八%帶有HLA-B27,高於亞洲黃種人的二%。而台灣的原住民屬於南島語族玻里尼西亞種,HLA-B27 的分布倒是在各亞族之間頗有出入,西部平埔如巴

宰海、西拉雅甚高(七至一一%),高山原住民如阿美族等則低(一至二%)。至於台灣系漢人帶有 HLA-B27 基因者在五%左右,明顯高於一般亞洲人及中國漢人(二%左右)。大約在二○○○年左右,醫界又發展出新的解析方法,可以把 HLA-B27 再細分成 2701 至2710 十種亞型。其中之 B-2705 及 B-2704 亞型,與僵直性脊椎炎相關。有趣的發現是,歐洲白人幾乎都是 2705 亞型,而 2704 亞型則最常出現於南島語族,但也在亞洲藏人出現。HLA-B2705 亞型可說是西方型。在荷蘭、比利時有七至八%,愈向東或向南逐漸減少,例如芬蘭六.一%、克羅埃西亞三.七%、法國東南二.三%、保加

利亞一.八%,其他如北印度因屬亞利安種,故亦為 B2705。意外的是,阿拉斯加 Yupik 及印地安人雖然應該是起源於亞洲,卻反而 HLA-B2705 的陽性率高達一一.五及八.六%。HLA-B2704 亞型可說是東方型。自歐洲進入亞洲後,就由 2705 亞型獨大漸漸變為 2704 亞型獨大。全世界 2704 型最多的是巴布亞新幾內亞的 Karimui 高地住民,達二二.五%。台灣原住民包括巴宰海(一○.九%)與西拉雅人(六.九%)也屬高比率,其他西藏人(七%)、漢人(一至二%)、代表古代百越的廣東人(二%)、泰國人(二%)、菲律賓原住民(一%)、中國內蒙(一.五%),都是 B2704 亞型,

顯然 HLA-B2704 是屬於東方人的基因,但分布甚為特殊。

原相 歷史 股價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整體盤面強弱指標掃瞄,電子股(TSE23)方面,台積電 (2330) 的壓回澆熄多頭氣勢,不過併購題材持續發酵的DRAM族群南亞科 (2408) 、華亞科 (3474) 在外資持續買超下維持榮面,尤其南亞科再度飆上漲停站上50元以上,成交量擴增至2.9萬張,市值3天增加230億元。威剛 (3260) 針對媒體報導將參與南亞科現增案,預計明年元月間可完成,以及參與認購約10億元額度等消息,表示董事會尚無通過相關議案,但股價仍舊大漲4%以上,並一舉突破半年線跟季線。至於遊戲股則受惠於寒假旺季及過年紅包行情快要來臨,特別是高價股大宇資 (6111) 以及鈊象 (3293) 在盤中雙雙攻頂,帶動遊戲族群強勢大漲。而虛擬實境議題持續發熱,宏達電 (2498) 在北京舉辦首場「HTC Vive Unbound 宏達無限、開發者峰會」,王雪紅預言今年是VR元年,在Vive議題催化下,股價逆勢價量齊揚,只是碰到月線反壓之後留下長長上影線,原相 (3227) 和驊訊 (6237) 也有亮眼表現。另外Apple Pay確定進軍大陸,偉詮電 (2436) 可望直接受惠使得營運動能大爆發,激勵股價飆漲7%。聯亞(3081) 在法人預估今年EPS可望上看13.89元續創新高紀錄,明年營運仍然可期之下亮燈漲停衝上歷史新高價495元。太陽能沒能延續前一天的漲勢,儘管綠能(3519)、益通(3452)、茂迪(6244)、國碩(2406)及鼎元(2426)仍然收紅,不過嘉晶(3016)、昇陽科(3561)、頂晶科(3562)、新日光(3576)、達能(3686)、碩禾(3691)等等多數個股均收黑。
而央行意外宣布降息半碼,金融股(TSE28)恐怕因為利差縮小導致獲利下滑再度承受壓力,大型金控富邦金 (2881) 、玉山金 (2884) 、元大金 (2885) 、新光金 (2888) 、永豐金 (2890) 都下跌逾2%,災情慘重。感覺是央行再次降息受惠族群的營建股(TSE25)卻是開高走低,類股指數在尾盤賣單湧出下翻黑作收。反倒是立法院三讀通過汽車舊換新可以享有減稅5萬元有利明年車市成長,裕日車 (2227) 領漲汽車股,表現相對大盤強勢。

每日觀盤重點,歡迎訂閱MoneyDJ TV的粉絲團哦!
https://www.facebook.com/moneydjtv

跨國專利侵權訴訟之管理

為了解決原相 歷史 股價的問題,作者陳郁婷 這樣論述:

自1980年以來,台灣企業逐漸於國際商業競爭上嶄露頭角的同時,也開始面臨智慧財產保護課題。2003年3月,聯發科為全球獲利最高的IC設計公司,美商DVD播放機控制晶片供應商ESS正向系統客戶送樣(預計4月開始出貨),以增加客戶採用之可能性的同時,在美國北加州聯邦法院向聯發科提起專利侵權訴訟,禁止聯發科使用DVDPlayer單晶片(SoC)播放機銷往美國;6月初,傳出ESS與聯發科達成和解,金額從數千萬美元到1億美元,消息傳出,聯發科股價一度下滑近10%,市場與法人同步傳出聯發科將面臨官司敗訴,需賠償1億美元,據悉聯發科高層對消息提前曝光相當震怒,傳出對消息外露人員處以解職。6月中,聯發科宣布

與美商ESS簽訂技術授權合約,未來2年內,聯發科將支付9,000萬美元的權利金。 2004年3月,美商Zoran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控告,聯發科侵犯CD/DVD控制器設計架構,以及直接連結IDE/ATA資料埠的主端界面控制器等相關三項專利權,隨後又向美國洛杉磯地方法院提起專利侵權訴訟,除請求賠償金以外,亦要求美國法院發出禁制令,命令聯發科之侵權相關產品不得輸往美國;聯發科則回應,因尚未收到任何正式文件,委由美國律師了解,俟收到正式文件後再對外說明;同年7月,聯發科也在美國德拉瓦聯邦地方法院對Zoran提起專利侵權訴訟,2005年9月ITC判定聯發科敗訴,市場傳聞聯發科已提列準備

金8億元;2006年1月,雙方達成和解,聯發科支付8,500萬美元權利金給Zoran,侵蝕聯發科該年獲利約10%。而跨國專利侵權訴訟有別於傳統訴訟的特殊性在於(1)跨國性:涉及於不同國家企業、不同國之涉訟地、不同國之市場與生產。因在跨國企業之布局運籌下,訴訟地必定尋求最有影響力之地點,通常為美國及中國,案例中由於ESS及Zoran均為美商,因此在美國提起對聯發科之訴訟;(2)計畫性:為達成商業目的而規劃之訴訟,案例中,ESS對聯發科基於競爭關係而提出訴訟,目的在於增加訂單、減少競爭;Zoran對聯發科則基於增加營收之目的,要求侵權損害賠償,作為過去一年之營運虧損。換言之,為自己或客戶增加營收及

訂單、減少競爭,為其訴訟計畫之最終目的;(3)規模性:為了增加影響力與壓力,往往在許多國家同時提起,對象從侵權者擴及其下游客戶,攻擊點既廣且深;(4)繼續性:訴訟期間,影響客戶對其之信任及訴訟管理能力形象;案例中,聯發科雖有傲人之獲利能力,然而在與ESS一案中,卻顯出訴訟管理能力之薄弱,導致Zoran效而尤之,此形象一旦形成,勢必將為聯發科帶來更多不必要之侵權訴訟紛爭;(5)組織性:將訴訟工具與企業組織做連結,融入組織文化以全面改善,並由此發展一套標準作業流程,案例中Zoran習慣性地在提起訴訟前,先於市場發放消息,造成市場恐慌以形成其客戶之壓力,並使該壓力轉嫁至侵權對象,使其容易屈服;(6)

資源性:跨國專利侵權訴訟必須具備以下基本要件,「錢多」因需支付龐大之訴訟費、律師費、專家費、賠償金及權利金、並有能力迴避設計及改變模具,並需有喪失市場及流失營收之心理準備。「人多」因訴訟之故,需具備詳盡之專利資料庫建立、調查產業/技術/產品/競爭者分析等資料為因應,並有訴訟規劃人員、應訴人員、支援人員等龐大後勤單位。「命長」因企業必須有能力支撐營運,不致在訴訟過程之謠言紛擾中倒下,案例中,均有市場傳言紛擾之問題,足以說明。自1980年以來,台灣廠商歷經歐洲、美國、日本等大廠商之專利侵權訴訟逼迫下,付出了昂貴的代價,因此開始投入鉅額資金為研發、申請專利,近十年來台灣企業在美國、台灣、中國所申請的

專利申請費用便高達了一千九百多億台幣,加上遭受了至少一百多件跨國專利訴訟的訴訟費用,便高達兩千億之多,尚不包括每年支付的權利金也高達台幣一千五百多億台幣,足以養活台積電兩萬名員工及影響四十七萬名股東生活長達兩年之久,足見台灣廠商在研發及專利申請方面之投入程度及所花費心血之鉅。然而,審視台灣企業近十年在專利侵權訴訟方面之表現,發現:(1)每年均有影響台灣產業發展的專利侵權訴訟發生;(2)遍及每個產業;(3)以被告居多;(4)和解的以付出鉅額權利金居多;(5)打完訴訟的以敗訴居多。由此可見,台灣企業付出昂貴的研發費用、專利申請費用之後,並沒有改善台灣企業年年被告、年年支付鉅額權利金、損害賠償金的宿

命,在高度的付出之下,卻沒有改善在國際研發方面的地位,顯然付出與獲得顯不成比例。智慧財產的創造、保護、管理,其中的費用包括研發費用、專利申請費用、訴訟費用、權利金及損害賠償等,美國企業是在研發、專利申請支出了龐大的費用,然而可以在訴訟費用、權利金及損害賠償中賺回來,亦即至少符合投資報酬率,然而,反觀台灣企業,不但在研發、專利申請時支出了龐大的費用,在訴訟費用及權利金、損害賠償方面,不但沒有賺回來,反而必需支付更多的金錢,顯然的,台灣企業在跨國專利侵權訴訟管理的方法論上出了極大的問題,而有立即改變之必要!有別於過去文獻侷限於「文獻與法規的翻譯」、「片段案例的選擇討論」、「過多理論的探討」、更幾乎

沒有人探討重要的「中國專利侵權訴訟」,以致於見樹不見林,徒有理論而不會操作,消耗過多精力與資源於繁瑣而不重要的法律細節,卻無法猜透國際企業專利侵權訴訟背後的策略運籌,導致不能真正打贏過一場戰爭。因此,本文提出一套跨國專利侵權訴訟管理之機制,橫跨最重要的兩個世界市場—美國、中國為主,法律面提供詳盡完整的如警告信發送、起訴、審前會議、馬克曼聽證會、發現程序、審判程序、專利無效程序、訴前救濟、保全措施等訴訟程序、制度規定與流程架構;企業管理面提供包含研發、生產製造、市場行銷、財務、會計、租稅、外部律師、專家、公證人等全面性管理策略,以大量實證的方式分析整理、以豐富的跨國專利侵權訴訟實戰經驗寫成,期望

能使台灣產業真正打贏一場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