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能計算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動能計算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美)MATTHEW MONTE寫的 網絡攻擊與漏洞利用:安全攻防策略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動能:它是什麼,它的用途是什麼以及它是如何計算的也說明:為了計算動能,有一個由先前使用的推理得出的方程式。 如果我們知道物體經過一段距離後的初始速度和最終速度,則可以將加速度代入公式中。 因此,當對物體做 ...

長庚大學 醫務管理學系 許光宏所指導 陳冠宇的 人工智慧於個體化運動介入輔助系統開發-體維辨識與動作評估 (2020),提出動能計算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三維人體體型指標、AI人體體維量測技術、3D骨架擷取技術、個體化運動介入、系統整合。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水土保持系所 李明熹所指導 江坤豐的 應用雷射雨滴譜儀修正臺灣地區降雨動能參數之可行性研究-以屏東地區為例 (2020),提出因為有 雷射雨滴譜儀、雨滴譜、降雨動能、降雨沖蝕指數的重點而找出了 動能計算的解答。

最後網站動能_百度百科則補充:因此,質量相同的物體,運動速度越大,它的動能越大;運動速度相同的物體,質量越大,具有的動能就越大。 公式. 2013年物理課本中: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級下冊(2012版)第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動能計算,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網絡攻擊與漏洞利用:安全攻防策略

為了解決動能計算的問題,作者(美)MATTHEW MONTE 這樣論述:

制定攻防策略來強化網絡安全僅憑防御來應對網絡攻擊顯然不夠。為切實有效地提高安全性,需要一個納入統一架構的攻防策略。 網絡攻擊與漏洞利用 安全攻防策略 為制定完備攻防策略提供了全面、清晰的路線圖,以幫助你阻止黑客行為和計算機間諜行為。本書作者Matthew Monte是資深安全專家,一直為政府和企業開發漏洞檢測工具和安全工具。本書指導你*單項技術的限制,開發影響更深遠、更長效的解決方案。本書將講解安全工具及其用法,簡要介紹計算機操作的固有屬性以及網絡攻擊和利用原理;並呈現多個實例,解釋其工作方式、所用工具以及應用時需要的資源。主要內容● 理解計算機漏洞利用的基本概念● 學習系統攻擊以及所用工具的

本質● 分析進攻戰略以及黑客如何嘗試保持其優勢● 更好地理解防御戰略● 學習當前方法為何不能改變戰略平衡● 了解如何發起有力進攻,如何構建堅如磐石的戰略防線來阻擋攻擊和漏洞利用就網絡安全而言,我們處在一個法律和風俗仍不斷演變的世界中。本書將列出有關策略、工具和實現的明確指導意見,以及阻止系統性計算機間諜和信息竊取的實用建議。Matthew Monte是一位擁有15年經驗的安全專家,專門為美國政府和企業開發計算機安全工具和制定策略,也曾在美國情報機構和企業擔任技術和管理職位。他擁有康奈爾大學計算機科學碩士學位。 第1章 計算機網絡漏洞利用 1.1 操作 1.2 操作

目標 1.2.1 戰略集合 1.2.2 定向集合 1.2.3 非動能計算機網絡攻擊(CNA) 1.2.4 戰略訪問 1.2.5 位置訪問 1.3 再論CNE 1.4 計算機網絡利用的框架 1.4.1 第一原則 1.4.2 原則 1.4.3 主題 1.5 小結 第2章 攻擊者 2.1 人性原則 2.2 操作的生命周期 2.2.1 第1階段:目標鎖定 2.2.2 第2階段:初始訪問 2.2.3 第3階段:持久 2.2.4 第4階段:擴張 2.2.5 第5階段:滲漏 2

.2.6 第6階段:檢測 2.3 訪問原則 2.3.1 入站訪問 2.3.2 出站訪問 2.3.3 雙向訪問 2.3.4 沒有外部訪問 2.3.5 訪問概述 2.4 經濟原則 2.4.1 時間 2.4.2 目標定位能力 2.4.3 漏洞利用技能 2.4.4 網絡技能 2.4.5 軟件開發技能 2.4.6 操作技能 2.4.7 操作分析技能 2.4.8 技術資源 2.5 經濟概述 2.6 攻擊者結構 2.7 小結第3章 防御者 3.1 人性原則

3.1.1 人性和網絡布局 3.1.2 人性和安全策略 3.2 訪問原則 3.3 防御生命周期 3.4 經濟原則 3.5 有用的防御者 3.6 小結第4章 不對稱 4.1 虛假的不對稱 4.2 具有優勢的攻擊者 4.2.1 動機 4.2.2 主動性 4.2.3 焦點 4.2.4 失敗的影響 4.2.5 技術知識 4.2.6 對手分析 4.2.7 定制軟件 4.2.8 變化率 4.3 有優勢的防御者 4.3.1 網絡識別 4.3.2 網絡態勢 4.4 優勢不確定性

4.4.1 時間 4.4.2 效率 4.5 小結第5章 攻擊者摩擦 5.1 錯誤 5.2 復雜性 5.3 有缺陷的攻擊工具 5.4 升級和更新 5.5 其他攻擊者 5.6 安全社區 5.7 壞運氣 5.8 小結第6章 防御者摩擦 6.1 錯誤 6.2 存在缺陷的軟件 6.3 慣性 6.4 安全社區 6.5 復雜性 6.6 用戶 6.7 壞運氣 6.8 小結第7章 進攻戰略 7.1 原則l:知識 7.2 原則2:意識 7.3 原則3:創新 7.3.1 衡量創新 7.3.2

防御創新 7.4 原則4:預防 7.5 原則5:操作安全 7.5.1 使暴露最小化 7.5.2 使識別最小化 7.5.3 控制反應 7.5.4 衡量操作安全 7.6 原則6:程序安全 7.6.1 攻擊者負債 7.6.2 程序安全成本 7.6.3 衡量程序安全 7.7 制定進攻戰略 7.8 模塊化框架 7.9 戰術決策中的注意點 7.10 小結第8章 防御戰略 8.1 失敗的戰術 8.1.1 反病毒和基於簽名的檢測 8.1.2 密碼策略 8.1.3 用戶培訓 8.2 指

定防御戰略 8.3 基於雲的安全性 8.4 小結第9章 進攻案例研究 9.1 Stuxnet 9.1.1 訪問 9.1.2 經濟 9.1.3 人性 9.1.4 知識 9.1.5 意識 9.1.6 預防 9.1.7 創新 9.1.8 操作安全 9.1.9 程序安全 9.1.10 Stuxnet小結 9.2 Flame 9.3 Gauss 9.4 DragOnny 9.5 小結結語附錄A攻擊工具參考書目參考文獻

動能計算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Podcasts 從2020年初在台灣開起了一波新媒體風潮,在美國則是流行好一陣子了,但 Podcasts 的各大排行榜究竟如何計算排名的,對 Podcast 創作者來說始終是個謎 (所以目前也不太能用網軍把他玩壞科科)。今天的節目,結合聽眾和創作者行為以及我們從後台觀察到的數據,從科技業產品的角度來深入分析產品指標,並提出一個解釋和假設!我們會談到:
- 使用者和創作者行為如何從原始 log 轉換成商業指標
- 使用者指標 VS.創作者指標
- 排行榜計算可能跟隨產品目標變化: 拓展使用者基數更為看重成長動能

Q&A也很精采喔!這週有許多關於實習和找工作的提問,趕快一起來收聽吧!

人工智慧於個體化運動介入輔助系統開發-體維辨識與動作評估

為了解決動能計算的問題,作者陳冠宇 這樣論述:

指導教授推薦書口試委員會審定書致謝 ...............................................iii中文摘要 ............................................iv英文摘要 ............................................vi目錄 ..............................................viii圖目錄 ...............................................x表目錄 ....................

.........................xiv第一章 緒論..........................................1第一節 背景與動機.....................................1第二節 研究目的.......................................4第二章 文獻探討.......................................5第一節 體型指標與健康之相關............................5第二節 運動介入之健康效應........................

......72.2.1 運動與慢性疾病之相關.............................72.2.2 運動與精神狀態之相關.............................92.2.3 運動與肌少症之相關..............................10第三節 人體體型指標與運動介入之相關.....................12第四節 科技於運動輔助之應用............................142.4.1 人工智慧於運動輔助之應用........................ 142.4.2 加速規於運動輔助之運用.......

................... 17第三章 研究方法.......................................19第一節 研究設計.......................................19第二節 資料來源與研究方法..............................203.2.1 研究樣本........................................203.2.2 AI 人體體維量測技術 ............................213.2.3 3D 骨架擷取技術....................

.............25第三節 統計分析方法....................................26第四章 研究結果.......................................27第一節 AI 體維技術的開發與測試 ........................27第二節 AI 體維技術的資料收集與分析 .....................414.2.1 描述性統計..................................... 414.2.2 人體體維測量數值................................ 43第

三節 傳統量測與 AI 體維量測之差異 ....................514.3.1 社區量測數值比較................................ 514.3.2 校區收案量測數值比較............................ 60第四節 AI 體維技術的殘差分析 ..........................69第五節 3D 骨架擷取技術的開發與測試......................814.5.1 3D 骨架擷取技術的開發流程....................... 814.5.2 3D 骨架擷取技術的測試結果........

............... 84第六節 系統整合與管理..................................91第五章 討論...........................................94第一節 AI 體維量測實地拍攝的問題討論 ...................96第二節 3D 骨架擷取技術實測問題.........................109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113結論 .............................................

...113研究建議..............................................114研究限制..............................................119參考文獻..............................................120圖目錄圖 1. 研究流程圖....................................... 20圖 2. AI 人體體維量測流程圖............................. 22圖 3. AI 人體體維量測位置...............

................ 23圖 4. Intel RealSense L515 深度相機.................... 24圖 5. 3D 骨架擷取技術.................................. 25圖 6. 骨架座標位置..................................... 26圖 7. 開發流程圖....................................... 28圖 8. 標記之各關節節點................................. 29圖 9. 輪廓周長的計算方式...........

.................... 29圖 10. 實際體維之計算公式.............................. 29圖 11. 實際測試之畫面.................................. 30圖 12. 平均誤差比較圖(公分)............................ 32圖 13. 平均誤差比較圖(百分比).......................... 32圖 14. 平均測量誤差值(10 次)........................... 34圖 15. 平均測量誤差百分比....................

........... 34圖 16. 不同距離及角度拍攝示意圖...........................35圖 17. 曲面邊緣影像補償................................. 36圖 18. 角度不同誤差修正................................. 36圖 19. 平均誤差比較圖................................... 38圖 20. 量測比對示意圖................................... 38圖 21. 手臂補償示意圖........................

........... 39圖 22. 修正後的平均誤差比較圖............................ 40圖 23. 社區頸圍相關分析圖(r=0.249) ..................... 54圖 24. 社區腰圍相關分析圖(r=0.655) ..................... 55圖 25. 社區臀圍相關分析圖(r=0.669) ..................... 55圖 26. 社區左上臂圍相關分析圖(r=0.254) ................. 56圖 27. 社區左前臂圍相關分析圖(r=0.169)..................

56圖 28. 社區右上臂圍相關分析圖(r=0.381) ................. 57圖 29. 社區右前臂圍相關分析圖(r=0.149) ................. 57圖 30. 社區左大腿圍相關分析圖(r=0.388) ................. 58圖 31. 社區左小腿圍相關分析圖(r=0.591) ................. 58圖 32. 社區右大腿圍相關分析圖(r=0.361) ................. 59圖 33. 社區右小腿圍相關分析圖(r=0.706) ................. 59圖 34. 校區頸圍相關分析圖

(r=0.215) ..................... 63圖 35. 校區腰圍相關分析圖(r=0.830) .................... 64圖 36. 校區臀圍相關分析圖(r=0.508) .................... 64圖 37. 校區左上臂圍相關分析圖(r=0.287) ................. 65圖 38. 校區左前臂圍相關分析圖(r=0.149) ................. 65圖 39. 校區右上臂圍相關分析圖(r=0.131) ................. 66圖 40. 校區右前臂圍相關分析圖(r=0.217) ..

............... 66圖 41. 校區左大腿圍相關分析圖(r=0.530) ................. 67圖 42. 校區左小腿圍相關分析圖(r=0.128) ................. 67圖 43. 校區右大腿圍相關分析圖(r=0.476) ................. 68圖 44. 校區右小腿圍相關分析圖(r=0.086) ................. 68圖 45. 社區頸圍殘差圖.................................. 70圖 46. 社區腰圍殘差圖...............................

... 70圖 47. 社區臀圍殘差圖.................................. 71圖 48. 社區左上臂圍殘差圖............................... 71圖 49. 社區左前臂圍殘差圖............................... 72圖 50. 社區右上臂圍殘差圖............................... 72圖 51. 社區右前臂圍殘差圖............................... 73圖 52. 社區左大腿圍殘差圖............................... 7

3圖 53. 社區左小腿圍殘差圖............................... 74圖 54. 社區右大腿圍殘差圖............................... 74圖 55. 社區右小腿圍殘差圖............................... 75圖 56. 校區頸圍殘差圖................................... 76圖 57. 校區腰圍殘差圖.................................. 76圖 58. 校區臀圍殘差圖................................... 77

圖 59. 校區左上臂圍殘差圖............................... 77圖 60. 校區左前臂圍殘差圖............................... 78圖 61 校區右上臂圍殘差圖.............................. 78圖 62. 校區右前臂圍殘差圖............................... 79圖 63. 校區左大腿圍殘差圖............................... 79圖 64. 校區左小腿圍殘差圖............................... 80圖 65. 校區

右大腿圍殘差圖............................... 80圖 66. 校區右小腿圍殘差圖............................... 81圖 67. 3D 骨架座標位移距離及速度計算圖................... 82圖 68 各部位動能計算公式................................ 82圖 69. 截面積計算公式................................... 82圖 70. 二頭彎舉示意圖................................... 83圖 71. 能量消耗與體圍變

化比較(左上臂圍)................... 88圖 72. 能量消耗與體圍變化比較(右上臂圍)................... 89圖 73. 能量消耗與體圍變化比較(左大腿圍)................... 89圖 74. 能量消耗與體圍變化比較(左小腿圍)................... 90圖 75. 操作流程示意..................................... 92圖 76. 體圍拍攝介面呈現................................. 92圖 77. 操作介面呈現....................

................. 93圖 78. 結果介面呈現..................................... 93圖 79. 大華里室內環境示意圖............................. 97圖 80. 下肢體維量測失敗示意圖(正面)...................... 97圖 81. 下肢體維量測失敗示意圖(側面)..................... 97圖 82. 拍攝距離誤差示意圖(左距離 2.3m,右距離 3.1m)...... 98圖 83. 拍攝光源不足(一)...............................

.. 99圖 84. 拍攝光源不足(二)................................. 99圖 85. 受測者成像過小(深度偵測不全)...................... 99圖 86. 受測者成像過小(距離過遠).......................... 99圖 87. 拍攝時未將面部抬起.............................. 100圖 88. 拍攝時未在畫面中央(衣袖未固定)................... 100圖 89. 衣袖未固定且未與鏡頭平行(右)..................... 101圖 90. 雙手未平

行抬起(左).............................. 101圖 91. 特殊個案呈現(側面).............................. 102圖 92. 特殊個案呈現(正面).............................. 102圖 93. 拍攝時衣袖未固定................................ 103圖 94. 頭部未完全抬起................................. 103圖 95. 頭髮納入頸圍計算................................ 104圖 96. 未依指示

動作拍攝(一)............................ 104圖 97. 未依指示動作拍攝(二)............................ 104圖 98. 頸圍標線已標示至頭髮............................ 106圖 99. 頸圍標線已標示至頭髮............................ 106圖 100. 頸圍標線偏移.................................. 106圖 101. 頸圍標線偏移.................................. 106圖 102. 衣服隆起示意圖

................................ 107圖 103. 衣服隆起示意圖................................ 107圖 104. 臀部兩側口袋隆起...............................107圖 105. 臀部兩側口袋隆起............................ 107圖 106. 上臂標示過長且前臂量測位置偏移.............. 108圖 107. 衣物寬鬆造成量測上的誤差...................... 108圖 108. 前臂量測位置偏移..................

........... 108圖 109. 長褲下擺影響拍攝.............................. 109圖 110. 短褲褲管寬鬆影響拍攝.......................... 109圖 111. 頸部模型輔助示意圖............................ 114表目錄表 1. 人體體維量測標準................................. 23表 2. L515 深度相機規格表............................. 24表 3 骨架座標位置對應之部位.........................

.... 26表 4. 十名測試者實際量測數值............................ 31表 5. 假人量測數據表................................... 33表 6. 各體維量測誤差比較表............................. 33表 7. 平均誤差比較圖.................................... 37表 8. 修正後的平均誤差比較表............................. 40表 9. 生活習慣與人口學變項............................... 46表

10. 全體樣本人體測量指標.............................. 47表 11. 按性別分層之人體測量指標.......................... 48表 12. 按地區分層之人體測量指標.......................... 49表 13. 校區性別分層之人體測量指標........................ 50表 14. 傳統量測及 AI 體之人體體維測量指標(n=66) .......... 53表 15. AI 體維與傳統量測誤差分析 ........................ 54表 16. AI 體維量測與傳統量測比

較及差異分析(n=66) ......... 62表 17. AI 體維量測與傳統量測比較及差異分析 ............... 63表 18. 動能消耗估算表................................... 84表 19. 現階段可量測之動作................................ 84表 20. 四肢能量消耗表.................................... 87表 21. 介入前後體重體脂率比較表........................... 87表 22. 介入前後體維比較表...............

................. 88表 23. 動作拍攝需求表................................. 112表 24. 已知問題以及未來改善方向.......................... 114

應用雷射雨滴譜儀修正臺灣地區降雨動能參數之可行性研究-以屏東地區為例

為了解決動能計算的問題,作者江坤豐 這樣論述:

臺灣目前所使用的降雨動能公式為Wischmeier and Smith(1958)根據Laws and Parsons(1943)於美國華盛頓地區量測之降雨資料所建立,其公式為一經驗公式,由於經驗公式具有地域性,不適合應用於自然環境與發展程度不同的區域;且臺灣地區的降雨及氣候型態與美國大不相同,除此之外,量測方法使得相關參數精度有不足之情況,可能使得公式推估結果之精度較低,亦會導致降雨動能有高估或低估之情形。因此,本研究為瞭解降雨動能經驗公式(Wischmeier and Smith)對臺灣地區之影響,以屏東地區為研究區域,於屏東科技大學氣象站內架設雷射雨滴譜儀(OTT Parsivel2)

,蒐集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每五分鐘之雨滴譜資料,利用雷射雨滴譜儀所量測之雨滴譜資料進行屏東地區之降雨特性分析,並修正臺灣目前所使用之降雨動能參數,建立適用於屏東地區之降雨動能參數公式,進而提供更有效應用於計算降雨沖蝕指數之參考。根據Wischmeier and Smith(1978)對有效雨場之定義,分割有效降雨事件共計120場,分析結果顯示,估算降雨動能有85 %數據高於實測降雨動能,而物理降雨動能有99.9 %數據低於實測降雨動能,表示屏東地區目前使用的降雨動能有高估之情形。在單位降雨動能和降雨強度回歸關係的部分,以屏東地區為例,在降雨強度於53 mm/hr時有臨界值,小於53

mm/hr時適用單位降雨動能e=0.0671log(I)+0.0996,判定係數 (R2) 為0.36;大於53 mm/hr時適用單位降雨動能e=0.0003(I)+0.2017,判定係數(R2)為0.03;最大30分鐘降雨強度(I30max)與降雨沖蝕指數(R)回歸關係部分,R=0.819(I30max)1.6799,判定係數(R2)為0.83。綜觀上述,本研究藉由雷射雨滴譜儀量測雨滴譜資料,利用儀器蒐集到之雨滴譜資料加以分析及探討,且建立屏東地區之單位降雨動能公式,可以用作未來降雨動能計算及降雨沖蝕指數推估之參考,以供水土保持相關研究及估算之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