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機密維護法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公務機密維護法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保成法學苑寫的 基本小六法-59版-2023法律法典工具書系列(保成) 和保成法學苑的 基本小六法-58版-2022法律法典工具書系列(保成)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法規內容-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公務機密維護作業要點也說明:般公務機密文書」列為「密」等級。 三、本會處理機密文書,應依國家機密保護法與其施行細則、文書處理手 冊及其他法令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志光教育保成數位出版 和志光教育保成數位出版所出版 。

國立臺灣大學 公共事務研究所 陳淳文所指導 邱子戩的 公務人員言論自由之保障:公法與公共行政之整合研究 (2019),提出公務機密維護法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公務人員言論自由、政治控制、官僚自主、類型化利益衡量、個案利益衡量、匿名言論、公務員服務法。

而第二篇論文銘傳大學 犯罪防治學系兩岸與犯罪防治碩士在職專班 黃讚松所指導 何志昱的 機密資訊管控作業風險管理評估之研究 (2017),提出因為有 機密資訊、管控機制、風險評估、作業風險管理的重點而找出了 公務機密維護法的解答。

最後網站機密維護常識彙編(99年7月份)則補充:公務員服務法第 13條第 3項:「公務員利用權力、公款或公務上之秘密消息而為圖利者,依刑法第 131條處斷,其他法令有特別處罰規定者,依其規定。」.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公務機密維護法,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基本小六法-59版-2023法律法典工具書系列(保成)

為了解決公務機密維護法的問題,作者保成法學苑 這樣論述:

  《基本小六法》    嘿!你注意到了嗎?   最近大法小法修不斷,法典都塞便條塞到快爆炸,   嗯,該是換一本法典的時候了!   相信每個讀法律的人都有一本小六法,   而既然是必備工具書,當然要使用最新版的才不會出糗啊!   像是考試時引用錯誤條號,或者寫出已被刪除所以根本不存在的條文……等,   全都是會被扣分的小錯誤!   又不可能時時上立法院查詢最新修法,或是明明已經查詢了,卻漏掉沒有改過去……   這時該怎麼辦呢?該怎麼避免這些錯誤發生呢?   答案就是帶走這本最新的基本小六法     在紙張價格大幅攀升、印製成本越發高昂的情況下,小編仍舊堅持收錄學習上需要查閱的法規群,只要

是重要法規,就一鼓作氣全都網羅進手上雕琢的小六法中,同時,在普遍性常用的法規詳列新舊條文、草案、立法/修正理由,也收錄了國考的命題紀錄、相關條文與相關釋字,讓讀者在查閱時,不只找得到該有的法規演進資訊,還能更加了解考試重點。     新保成基本小六法絕對是你的最佳戰友!     ★再版至今已經59版啦!!!回收近百名讀者的法典使用心得問卷,以下好評關鍵字出現最多次★   ‧資料齊全‧體系完整‧收新釋字   ‧方便查詢‧分類清楚‧標示清晰   ‧版面舒適‧方便攜帶‧完整度高     ★國考六法、小六法的法規都有,一本到底★>>欲參加律師、司法官考試的讀者如是說!!    ◎更多考生、

讀者一致好評~法典推薦◎     --聽高普考考生這樣說--   「有新舊條文對照,及條文設定的原因,更好的是連釋字號也附在條文後面,可以省買一本,很棒與方便的設計!」──正準備高普考的考生     「之前用其他出版社,法條上只有第x條,而沒有第幾項的符號(羅馬字),但保成的有標示所以比較方便閱覽查詢。」──正準備高普考的考生     「排版易讀及條號款項標示清楚」──正準備高普考的考生     --聽地方特考考生這樣說--   「保成的基本小六法雖然有點厚重,不過法規非常完整,足以應付任何考科,個人覺得非常棒。」──正準備地方特考的考生     --聽律師、司法官考生這樣說--   「有新舊

法對照,還有詳盡解釋文,附註歷屆司法官/律師的索引標籤很完整」──正準備律師、司法官考試的考生   「方便好查詢」──正準備司法特考的考生     --聽法律系學生這樣說--   「有附與該法條相關的條文,修正草案也有放入」──準備學校期中考的法律系學生     --聽特考考生這樣說--   「法律條文有分類」──正準備鐵路特考的考生   「排版好看舒服」──正準備關稅特考的考生     --聽初等考考生這樣說--   「法條內有相關釋字和實務見解可以清楚知道」──正準備初等考的考生   「法條有標註必考重點,我覺得很用心,幫助我們快速複習重點」──正準備初等考的考生     適用對象   各

類考試.在校生.實務工作者   ※想要查閱主要大法且能了解修法內容(新舊條文對照、立法理由)、考試重點法規(命題紀錄),並且整理條文與條文間、條文與大法官解釋間關聯性(相關條文)者。     使用功效   收錄普遍性常用法規的新舊條文、草案、草案/立法/修正理由,並且額外收錄國考之命題紀錄、相關條文與相關釋字,讓讀者在查閱時能了解考試重點。     改版差異   修訂   (一)法庭錄音錄影及其利用保存辦法(111.07.22)   (二)律師倫理規範(111.07.03)   (三)法院組織法(111.06.22)   (四)行政法院組織法(111.06.22)   (五)年及家事法院組織法

(111.06.22)   (六)行政訴訟法(111.06.22)   (七)行政訴訟法施行法(111.06.22)   (八)公務人員保障法(111.06.22)   (九)公務員服務法(111.06.22)   (十)公職人員財產申報法(111.06.22)   (十一)土地法(111.06.22)   (十二)法官法(111.06.22)   (十三)行政罰法(111.06.15)   (十四)著作權法(111.06.15)   (十五)企業併購法(111.06.15)   (十六)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法(111.06.15)   (十七)法院辦理刑事訴訟案件應行注意事項(111.06.09

)   (十八)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111.06.08)   (十九)公務人員任用法(111.05.25)   (二十)地方制度法(111.05.25)   (二一)關稅法(111.05.11)   (二二)公寓大廈管理條例(111.05.11)   (二三)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111.05.04)   (二四)專利法(111.05.04)   (二五)商標法(111.05.04)   (二六)中華民國刑法施行法(111.05.04)   (二七)毒品危害防制條例(111.05.04)   (二八)公平交易法施行細則(111.04.07)   新增憲判字1~15號、並刪除部分較無

考試及學習價值之草案及法規   本書特色     最新‧實用‧專業   ‧立法沿革:明瞭立法時程   ‧條文要旨:洞悉立法要義   ‧命題紀錄:指引考試重點   ‧相關條文:追蹤相關概念   ‧相關釋字:結合實務觀點   ‧草案理由:掌握修法脈動   ‧附錄釋字:涵蓋各號爭點  

公務人員言論自由之保障:公法與公共行政之整合研究

為了解決公務機密維護法的問題,作者邱子戩 這樣論述:

過往公務員言論自由相關的研究多是公法學研究,本研究跨越純法學視角,同時結合「公法學」與「公共行政」兩學科途徑,來探討公務員言論自由的問題。本研究的第一部分先從公共行政的角度切入,希冀能透過法律制度以及組織管理的改善,在源頭先行減少公務員言論自由爭議案件發生的可能性。本文認為公務員言論自由的問題可以從公共行政理論中「政治控制」與「官僚自主」的對比框架來觀察,政治控制論者主張嚴格限縮公務員的言論自由,官僚自主論則認為應賦予公務員一定程度的言論自由權。而公務員言論自由界限的問題實則是在「政治控制」與「官僚自主」兩端尋求一妥適的平衡點。基此,本文提出立法者應迅速建立揭弊法制、公務人員行政中立法應力求

明確、管理者應注意游擊隊政府管理與衝突管理以及適度的文官政治化等相關實務建議。本研究的第二部分,則結合公法學與公共行政兩個學科觀點,以美國法公務員言論自由審查架構Garcetti Test為對象進行檢討及改良,希望重新建構一更類型化也更明確的審查架構,以改善我國公務員言論自由保障不足的問題。本文認為Garcetti Test的第一階段職務言論門檻應予以保留,但應僅適用於狹義職務言論。第二階段的公共議題門檻應予廢除,改列為利益衡量的衡量參數之一。第三階段的利益衡量宜建立更細緻明確的利益衡量參數並賦予權重;此外也須特別審酌公務員的言論的正面利益。最後,本文挑選我國數個個案,並結合本文重構的言論自由

審查架構進行操作與討論。結果說明我國公務員言論自由保障確有不足,也證明公務員言論自由審查架構存在之必要。

基本小六法-58版-2022法律法典工具書系列(保成)

為了解決公務機密維護法的問題,作者保成法學苑 這樣論述:

  《基本小六法》   嘿!你注意到了嗎?   最近大法小法修不斷,法典都塞便條塞到快爆炸,   嗯,該是換一本法典的時候了!   相信每個讀法律的人都有一本小六法,   而既然是必備工具書,當然要使用最新版的才不會出糗啊!   像是考試時引用錯誤條號,或者寫出已被刪除所以根本不存在的條文……等,   全都是會被扣分的小錯誤!   又不可能時時上立法院查詢最新修法,或是明明已經查詢了,卻漏掉沒有改過去……   這時該怎麼辦呢?該怎麼避免這些錯誤發生呢?   答案就是帶走這本最新的基本小六法   在紙張價格大幅攀升、印製成本越發高昂的情況下,小編仍舊堅持收錄學習上需要查閱

的法規群,只要是重要法規,就一鼓作氣全都網羅進手上雕琢的小六法中,同時,在普遍性常用的法規詳列新舊條文、草案、立法/修正理由,也收錄了國考的命題紀錄、相關條文與相關釋字,讓讀者在查閱時,不只找得到該有的法規演進資訊,還能更加了解考試重點。   新保成基本小六法絕對是你的最佳戰友!   ★再版至今已經57版啦!!!回收近百名讀者的法典使用心得問卷,以下好評關鍵字出現最多次★   ‧資料齊全‧體系完整‧收新釋字   ‧方便查詢‧分類清楚‧標示清晰   ‧版面舒適‧方便攜帶‧完整度高   ★國考六法、小六法的法規都有,一本到底★>>欲參加律師、司法官考試的讀者如是說!!    ◎更多

考生、讀者一致好評~法典推薦◎   --聽高普考考生這樣說--   「有新舊條文對照,及條文設定的原因,更好的是連釋字號也附在條文後面,可以省買一本,很棒與方便的設計!」──正準備高普考的考生   「之前用其他出版社,法條上只有第x條,而沒有第幾項的符號(羅馬字),但保成的有標示所以比較方便閱覽查詢。」──正準備高普考的考生   「排版易讀及條號款項標示清楚」──正準備高普考的考生   --聽地方特考考生這樣說--   「保成的基本小六法雖然有點厚重,不過法規非常完整,足以應付任何考科,個人覺得非常棒。」──正準備地方特考的考生   --聽律師、司法官考生這樣說--   「有新舊法對照

,還有詳盡解釋文,附註歷屆司法官/律師的索引標籤很完整」──正準備律師、司法官考試的考生   「方便好查詢」──正準備司法特考的考生   --聽法律系學生這樣說--   「有附與該法條相關的條文,修正草案也有放入」──準備學校期中考的法律系學生   --聽特考考生這樣說--   「法律條文有分類」──正準備鐵路特考的考生   「排版好看舒服」──正準備關稅特考的考生   --聽初等考考生這樣說--   「法條內有相關釋字和實務見解可以清楚知道」──正準備初等考的考生  「法條有標註必考重點,我覺得很用心,幫助我們快速複習重點」──正準備初等考的考生   適用對象   各類考試.在校生

.實務工作者   ※想要查閱主要大法且能了解修法內容(新舊條文對照、立法理由)、考試重點法規(命題紀錄),並且整理條文與條文間、條文與大法官解釋間關聯性(相關條文)者。   使用功效   收錄普遍性常用法規的新舊條文、草案、草案/立法/修正理由,並且額外收錄國考之命題紀錄、相關條文與相關釋字,讓讀者在查閱時能了解考試重點。   改版差異   修訂國藉法、預算法、行政訴訟法、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勞工保險條例、勞工保險條例施行細則、勞資爭議處理法、工會法、社會秩序維護法、集會遊行法、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所得稅法、土地登記規則、證券交易法、保險法、辦理民事訴訟事件應行注意

事項、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中華民國刑法、家庭暴力防治法、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施行法、律師懲戒及審議細則 本書特色   最新‧實用‧專業   ‧立法沿革:明瞭立法時程   ‧條文要旨:洞悉立法要義   ‧命題紀錄:指引考試重點   ‧相關條文:追蹤相關概念   ‧相關釋字:結合實務觀點   ‧草案理由:掌握修法脈動   ‧附錄釋字:涵蓋各號爭點  

機密資訊管控作業風險管理評估之研究

為了解決公務機密維護法的問題,作者何志昱 這樣論述:

近年來,國際發生維基解密曼寧案(Bradley Manning)、史諾登案(Edward Joseph Snowden)與巴拿馬文件案(Panama Papers)等重大的機密公開揭露事件,其洩密管道均來自於單位內部人員,造成國際恐慌、爭議與省思。然而,在我國亦接連發生數起公務人員洩漏公務上應保守之資訊,或是企業之營業秘密遭員工竊取等重大洩密案件,對單位造成莫大損害,甚至危及國家安全或整體產業競爭力。我國在洩密罪的管制作為上,於國家機密保護法、刑法、陸海空軍刑法、國家安全法與政風機構維護公務機密作業要點等法令規範中,皆有訂定機密維護措施、處置流程與相關罰則,然而在處理過程中易衍風險,如何有效

降低風險,成為重要議題。本研究係從整體面向探究機密資訊管控作業缺失,並參考相關理論與文獻,研擬改善及強化機密資訊管控作業風險管理之措施,輔以作業風險管理作業方式歸納分析機密資訊管控作業風險因子,採取適當因應對策,並檢視對應策略實務應用降低風險成效,提升機密資訊管控作業之安全效能。本研究以作業風險評估方式進行風險評估檢視,在機密資訊管控作業細部措施上,從作業流程步驟經過專家評估檢視,以作業分析與初步危險分析有效提列重要危險因子30項,依發生嚴重性與機率篩選出極高度風險如風險未律定專責處理者等5項、高度風險計有非公務電腦上作業等16項、中度風險計有機密核定權責不符等5項;評估整體之機密資訊管控作業

風險現處於高度風險,等級H-4,依風險因子特性採取相對應具體改善措施,預期降低機密資訊管控作業風險為低度風險,等級L-17,本研究機密資訊管控作業風險控制直接衡量指標(DIR)達91.05%,具有評估有效性。本研究依上述風險評估結果從機密處置流程處理、分發、傳送、保管、清查及銷毀等六個構面提出相關建議,供各機關與實務單位風險評估參考準據,未來經實務運作風險評估檢驗成熟,可擴大運用政府部門或民間企業降低風險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