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工程類科專業技師有哪些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 廖錦文所指導 童文真的 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工業類科學生技藝競賽建築科選手能力指標建構之研究 (2010),提出公共工程類科專業技師有哪些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中等學校工業類科學生、技藝競賽、能力指標。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建築與室內設計系碩士班 何肇喜所指導 陳鈺棻的 全國技藝競賽室內空間設計職類之研究 (2009),提出因為有 技藝競賽、室內空間設計科、職類、高職的重點而找出了 公共工程類科專業技師有哪些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公共工程類科專業技師有哪些,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工業類科學生技藝競賽建築科選手能力指標建構之研究

為了解決公共工程類科專業技師有哪些的問題,作者童文真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探討工業類科技藝競賽建築科選手能力指標及建構建築、建築製圖、測量、室內空間設計四職種重要性之指標內涵。研究首以文獻探討,蒐集分析工業類科技藝競賽建築科選手應具備之能力架構,其次採用專家審查及德懷術調查法,以相關領域之科系大學院校教授、競賽裁判、競賽指導教師及專業技師等共48位,進行專家小組匿名調查,以評定工業類科技藝競賽建築科選手能力內涵之重要性。依據研究目的,獲致結果如下:一、所建構的工科技藝競賽建築科選手能力指標共有3個類別(認知、技能、情意);6個構面(一般學科、專業領域、資訊科技技能、專業技能、自我管理、團體生活);21個項目及104個細項。二、工科技藝競賽建築職種選手具「

重要性等級」能力指標有83項,具「最重要性等級」能力指標有41項。三、建築製圖職種選手具「重要性等級」能力指標有85項;具「最重要性等級」能力指標有41項。四、測量職種選手具「重要性等級」能力指標有69項;具「最重要性等級」能力指標有41項。五、室內空間設計職種選手具「重要性等級」能力指標有92項;具「最重要性等級」能力指標有45項。六、指標類別排序,情意為最重要指標能力,依序為技能、認知。七、建築科選手須具備的重要性能力為「圖學概念、製圖能力、識圖能力及具施工方法(技術)的概念」。八、測量職種具有獨一性指標能力,其著重在「科技/資訊能力」、「工程丈量/測量能力」。九、建築製圖與室內空間設計職

種,具有多項相同的能力指標。根據上述研究結果,分別提出對指導教師、選手、課程、競賽規定及後續研究的建議,以提升競賽訓練成效及未來研究者參考。

全國技藝競賽室內空間設計職類之研究

為了解決公共工程類科專業技師有哪些的問題,作者陳鈺棻 這樣論述:

本研究為了解當前全國技藝競賽室內空間設計職類之發展情形,透過全國技藝競賽之訓練教師、優勝選手、業界設計師實地訪談、問卷調查,整合出設計教育者對技能藝賽之態度與意見。此外,也藉由本研究來了解優勝選手在經由訓練之後,提升了哪些能力,是否更具專業水準,並對未來從事相關實務工作是否有正面影響,也希透過技藝競賽室內空間設計職類的研究調查,能提供從事室內空間設計相關工作者參考資訊外,對於訂定教學方向、未來發展整體設計產業及人力資源培育運用上,也能列為參考依據。 壹 研究課題: 一、探討全國技藝競賽室內空間設計職類優勝選手之訓練模式。 二、探討全國技藝競賽室內空間設計職類試題命題方式與題型分析。

三、探討選手參與技能競賽之動機與收穫。 四、整合出設計教育者對技藝競賽室內空間設計職類之態度與意見。 五、提供室內空間設計實務及選手訓練上之參考。 貳 研究結果: 一、選手訓練教師方面: 1. 選手甄選方式:二年級下學始正式甄選有意參加比賽的同學進行培訓, 暑假七月進行室內設計職類模擬試題,由校內技藝競賽選拔中,選出優 秀的選手進行培訓。 2. 訓練方式:近程為確立選手,進行相關知識的訓練,中程為確立選手之 畫風,遠程為模擬試題訓練,讓選手熟悉考試時間及題型。 3. 教材編製:指導老師多採用實際示範或模擬測

驗為主,從坊間室內設計 書籍找出適當的案例讓學生練習,以每年的歷屆題加以變化,作為教材。 每年考題中都會出現家具製圖,因而在訓練的過程中,一定需加入家具 製圖的訓練。 二、優勝選手方面: 1. 專業度的提升:選手認為技藝競賽最大的收穫是專業能力的提升,再者 就是設計的概念及效率的提升。 2. 自信心的提升:訓練的過程中,選手需先克服心理的恐懼、壓力無形之 中也增加自己的自信心,對未來技優推甄更有方向 三、技藝競賽室內空間設計職類試題方面: 1.學科:除了四技二專專一考科外,學

科準備可參考室內設計乙級及廣告 設計乙級學科題目做練習。 2.術科:(1)題型過大,無法表現精細度、(2)電腦繪圖與學校課程有落差、 (3)木工訓練較缺乏、(4)術科試題與升學考科不符。 四、高職課程方面:高職能力的培美首重識圖與製圖,先建立基礎能力,強 調識圖跟製圖、色彩學、人因工程,訓練平立面圖與三視圖,日後再進 入其他課程,學生也較容易進入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