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車顯影鏡頭規格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機械工程系 陳昭先所指導 陳寶光的 車用廣角鏡頭設計 (2021),提出倒車顯影鏡頭規格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廣角鏡頭、公差分析、溫差分析、校正畸變。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倒車顯影鏡頭規格,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車用廣角鏡頭設計

為了解決倒車顯影鏡頭規格的問題,作者陳寶光 這樣論述:

本文以設計車用廣角鏡頭為標的。首先參考專利數據,再增加鏡片數至七片而達到符合基本要求之初始架構。設計規格為全視場角120度、F/2.0、像高3.5mm、主光線於晶片入射角小於10度、畸變小於50%。設計過程中為了提高MTF值除了增加鏡片外也使用到非球面。考慮到工廠製造與組裝之公差,做了公差分析並進以優化結構,最後設計出鏡片數皆為十三片,但主光線入射角分別為1度和10度之二種設計。因車用鏡頭的環境溫度變化大,容易使焦點不在設計的成像面上,又因無法像相機一樣來手動調焦,所以需設計一個對環境變化影響不大的鏡頭,因此再利用溫差分析技術了解在不同溫度環境下對MTF之影響。在現今汽車上例如倒車顯影的鏡頭

,所呈現的畫面畸變並不會太嚴重,那是因為中途有經過影像處理,經影像處理校正完畸變後能使畫面扭曲不再那麼嚴重,為了能夠了解所設計之廣角鏡頭的畸變能校正到什麼程度而不影響畫質,所以利用MATLAB影像處理之功能來校正畸變,最後驗證了校正後之圖像仍保有清晰之細節。關鍵字: 廣角鏡頭、非球面、公差分析、溫差分析、校正畸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