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資招募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人資招募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李根勉寫的 學校沒教的500大企業面試技巧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中華大學 企業管理學系 趙瑀所指導 薛文碧的 平衡計分卡應用於人力資源部門績效評估之實證研究 (2020),提出人資招募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人力資源、績效評估、平衡計分卡。

而第二篇論文中原大學 企業管理研究所 李明彥所指導 范曉君的 「求職者履歷揭露資訊」對「雇用結果」之影響:招募者知覺判斷之觀點 (2020),提出因為有 履歷表篩選、知覺判斷、人格特質、雇用結果的重點而找出了 人資招募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人資招募,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學校沒教的500大企業面試技巧

為了解決人資招募的問題,作者李根勉 這樣論述:

  面試不是『能力』而是『技巧』!  學校不會教、高階主管不會洩漏的『絕對錄取』求職祕技!  ◆如果面試技巧是你的致命傷,請你一定要看這本書!  ◆公開大企業面試方式和應對策略,教你從容上場,展現符合面試官期望的那一面  ◆錄取率增加10倍的面試強心針,關於求職面試最精闢、實用的一本書  ◆成功就業者面試準備和面試經驗分享   為什麼有些人始終不得要領,老是收到sorry letter(未錄取通知書)?   《學校沒教的500大企業面試技巧》站在人事部負責人的角度,指出面試的關鍵要點。書中簡單明瞭地介紹了500大企業面試的核心問題,力求使求職者們在短時間內掌握整個面試過程。同時也詳細地列舉出求

職者們在面試中容易出現失誤的環節。   在面試當中,自信心就是最強有力的武器,求職者應該懷抱自信,在面試前對所申請的公司進行資訊調查,徹底地做好準備。如果能充分掌握所申請公司的相關資訊,就能在面試當中對答如流,自然也能產生自信。   《學校沒教的500大企業面試技巧》書中還收錄了已成功就業的前輩們的經驗之談,讓求職者們能站在自己的立場上,重新思考如何改變和完善自己之前所做的面試準備。此外,書中還特別列出了能現學現用的面試核心內容,內容通俗易懂,即使讀者只看一遍就能牢牢記住。   對於那些面臨就業卻不知道該怎麼開始準備面試,身處茫然的求職者們,還有那些能將面試要領背得滾瓜爛熟,卻在面試當中屢屢受

挫的求職者們,本書將告訴他們什麼是他們最需要的東西,並為他們指明一條成功通往500大企業的康莊大道。準備就業的求職者們,從學習面試內容的第一天到面試的當天,此書都將陪伴著您,成為您成功的夥伴。 本書特色   ★求職面試者必備指南,各種面試方式和應對策略全公開   幫助求職者掌握面試技巧和方法,從最大程度上滿足各類求職者的需要,準確瞭解、準確掌握企業期望的人才標準,和不斷變化的錄用過程之後,再重新審視自己,有重點地補充自己所不足的部分。   ★成功收到錄取通知,關鍵就在面試技巧   面試技巧的高下,會成為求職是否成功的關鍵所在。書中詳細列舉出求職者們在面試中容易出現失誤的環節。讓求職者少一分失誤

,多一分成功機會。   ★收錄成功就業者經驗之談   收錄多位已成功就業的前輩們的經驗之談,讓求職者們能站在自己的立場上,重新思考如何改變和完善自己之前所做的面試準備。   ★面試前一天必K,消除緊張展現自信   被心儀公司錄取,並不是單靠臨陣磨槍就能做到。但是,只要在面試前一天閱讀此書,至少能再次熟悉面試過程的關鍵,消除實際面試時的膽怯心理,展現自己的熱情和自信。   ★資深人事主管不藏私指點面試祕訣   作者曾任過三星DSD人事部室長,三星電子資訊通訊人事總部部長,以其30多年面試招募人才的經驗,告訴讀者面試成功的關鍵。 作者簡介 李根勉   1976年進入三星康寧公司(Samsung C

orning),曾擔任過三星DSD人事部室長,三星電子資訊通訊人事總部部長,現以三星光通訊代表的身分參加各種活動。   30多年來,他致力於挖掘和培養最優秀的人才,並透過講座的形式為企業管理者和教授們傳授人事組織管理的經驗,在人力資源領域中被評為「最傑出的權威者」。 譯者簡介 文凌兒   韓國大邱大學、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畢業,譯作有《服務決定價格》。 推薦序》機會是給做好準備的人 彭康雄推薦序》用喜樂的心,讓你與眾不同 方光瑋推薦序》讓面試官看到你的企圖心 劉心陽作者序》面試前一天必讀的面試關鍵 李根勉 第一章  找工作前應有的心態01夢想大小決定一生的成就02找一份實現自我價值的工作比高薪

重要03對自己做SWOT分析04想成功,先投資1萬個小時05不是能力成就事業,而是實踐成就事業06先想清楚自己適合從事的職業,別盲目丟履歷07面試失敗只是人生中的一段插曲08先深耕「專業」再追求「條件」09從大一起就要累積的條件10培養自己的創意11成功就業忠告 第二章 面試官所期望的人才身上有1%的不同12能夠終生與企業共同成長13能夠站在老闆的角度思考、做事14能夠隨時做好充分準備15能夠證明自己是匹千里馬16能夠從實習中學到寶貴經驗17能夠用心傾聽和表達18能夠有良好的外語能力19能夠協調好工作和家庭的關係20能夠發揮爆發力和幽默感21能夠用行動展現自誇的實力 第三章 面試時,用細節來武

裝自己吧22就算面試中有失誤,也要鎮靜到最後23正確判斷面試官問題的意圖24第一印象決定你的形象25經驗勝於知識26面試不是一場脫口秀27用自信來引領隱藏的能力28運用說故事的技巧讓履歷變獨特29有團體精神的人容易勝出30打扮要迎合面試官的喜好31面試服裝要與企業和工作形象相符32一定不要犯的言行禁忌33充滿熱情的眼神也是加分必殺技34在履歷中畫「蒼蠅」吧35以輕鬆的態度面對刁鑽問題 第四章 面試不是能力,而是技巧36準備好應對各種不同的面試型態37吸睛的求職申請書應該這樣填38增加履歷能見度的製作技巧39自傳內容的一致性很重要40塑造良好的面試形象41回答問題的一些技巧42掌握大企業常問的面

試題43面對尷尬的問題,使用「YB話法」吧44英文面試的準備技巧45面試前一天,請清點這些細節 第五章 面試的成功由搜集情報的能力決定46知名企業的招募流程47大企業的人品和能力測驗48各種面試方式和應對策略49企業喜歡的人才VS.討厭的人才50各行業所喜歡的人才類型51應徵 IT業的資格與技巧52應徵金融業,面試決定一切53應徵銷售工作的攻略法54留給面試官好印象的祕訣55準備就業必須知道的關鍵內容 推薦序1》機會是給做好準備的人-------遠流國際顧問公司執行長 彭康雄   面試,一直是應徵者成功的關鍵。本身條件絕對重要,但是瞭解招募主管想知道的答案,事先準備,臨場應變的技巧,卻可以加

分,可以加很多分。   本書作者從人資招募主管的角度,以過去面試所見失誤,加上近二十位成功就業前輩們的經驗為佐證,從收到面談通知開始準備,善用各方資源,充分瞭解應徵對象及工作領域,對照個人學識能力條件和未來發展方向,針對可能被問到的問題,深入思考,反覆演練、調整,到面試前一天的儀表、消除緊張到自信的心態調整,最後到臨場表現,完整而有系統的呈獻,內容完整、具體而實用。   書中也摘錄了一些面談中常被問到的中譯及英文問題,與台灣情況十分類似,讀者可以參考並且認真構思自己的答案,包括用詞及舉例,找師長、學長或親友演練,聽聽別人的反應或是建議,加以調整,這是降低臨場失誤,提升自己信心的竅門,反覆練習

百遍不算多!   有趣的是書中引用過來人的經驗,雖然是韓國大型跨國科技企業為對象,儘管每位過來人的學歷、外語能力成績及專業證照都是一時之選,事前花在準備的功夫之深,但都被突如其來的咬尾巴問題,或是沒有料想到的奇特問題打敗,完全喪失信心,甚至覺得被錄取是意外。   書中也特別提醒讀者:面試主管不見得指望應徵者會提出令人滿意的答案,他們想瞭解的是對方在面臨突發狀況下,所呈現的心態、機智和反應。這是最基本的特質,也是能讓面試成功者脫穎而出的關鍵。每章開始所引用的名人語錄(quote),是值得讀完全章後再回味的地方,很勵志、實用,不要錯過。   最後,提醒各位讀者─機會是給那些已經準備好的人! 推薦序

2》用喜樂的心,讓你與眾不同-------104人力銀行公關經理 方光瑋   求職者常問我,面試要如何準備,才能在面試過程中讓主考官留下好印象?首先我會從技術層面談起,舉凡面試考古題的準備、外在形象的規劃、談話的方式、回答問題的技巧、甚至問問題的方法等,本書之中,對此提供了非常豐富的內容,可做為大家在面試準備時很好的自我檢視與練習參考。   當在基本技術層面都準備好了之後,將使個人在面試過程中,立於不敗之地。但若想從眾多競爭者中勝出的話,求職者一定要設法顯示出自己的與眾不同。   但要提醒與眾不同,不是要求職者標新立異,而是要讓面試官喜歡你。其實經歷漫長的面試過程時,面試官最後心中會留下對人選

的評價,往往就只有「喜歡、不喜歡或沒感覺」三種情況。最後只有被喜歡的人,才會被挑選出來成為團隊的一份子。   如果我們回想一下自己喜歡的人的模樣時,我們會發現,充滿喜樂的人,往往很容易討人喜歡。所以,求職者若能抱著一顆喜樂的心去面試,很容易就會從眾多緊張不安的求職者中脫穎而出並且討人喜歡。   所以,求職朋友在基本技巧準備好後,面試時請一定要記得喜樂,因為用喜樂的心,可以讓你與眾不同,討人喜歡,順利勝出。 推薦序3》讓面試官看到你的企圖心-------《我的第一支股票會賺錢》作者  劉心陽   誠摯由衷地推薦您購買《學校沒教的500大企業面試技巧》,花點小錢,細細體會。倘若因此助你一臂之力,搶

進夢寐以求的工作,一生幸福就此改變,這樣的小小投資,肯定非常划算。   能有榮幸為此書作序,除是財經暢銷書作者,更是因行業閱歷相較同儕豐富。我自國立台灣大學畢業後的二十年間,待過會計師事務所、立委助理、報社媒體、外商投信與投顧、大型證券公司,近期將轉往生技公司擔任財務長。   記憶中,我參加過二十場以上的謀職面試;伴隨職務提升,也以用人單位的主管身分,面試過數十位應徵者。對應我曾有的面試經驗,以及省思錄用後同仁的工作表現,《學校沒教的500大企業面試技巧》這本書叮嚀的原則與蘊含的道理,的確切實有效,令人讚嘆且受用無窮。   面試就像我們從小經歷過的一場場考試。程度好,不見得考得好。但有些人就是

會考試,取得比平常程度更好的佳績。你不能說人家取巧,畢竟,他懂得應考的技巧。會考試跟努力用功一樣的重要。這本書,教你如何提前準備猜題、注意臨場細節及態度、預防突發壓迫性問題的巧妙回應,非常的實用與精采。   面試時,患得患失、憂慮自己表現的緊張心情,可以透過事前充分準備而化解。擔憂自己不好或不足,則可以透過事前研判面試單位的需求,避重就輕、制敵機先。傳奇網球名將阿格西,花費數十年體會一個道理:想當球王,你不需成為全世界最強的人,只要每場球賽贏過對面的那個人即可。同樣的,你不用成為實力最強的人,只要在面試時,成功贏過對面的主考官即可!   不過,我必須提醒,這本書的作法與案例,都是一流的絕佳範例

,值得努力學習。但在現實生活中,我看到絕大多數的面試者,都是面試前準備鬆散,履歷表內容乏善可陳,只是用一些格式化的表格,簡單條列學經歷背景,完全感受不到應試者的企圖心與獨特性。口試時,很多人對應徵內容一知半解,讓我懷疑他只是想要一份工作(Job),而不是渴望一份職場生涯(Career)。試想,當主考官看到這樣的狀況,怎麼會聘用?   特別是社會新鮮人,這幾年工作難尋,更需展現與眾不同的特質。儘管學、經歷相對較為單薄,但如果能在履歷表上有限的篇幅,展現奮鬥的決心,儘可能的呈現對這份工作的熱情、對自我的期許與鞭策、對團體的責任感、以及無限發展的可能。我相信,任何一個用人主管,都會眼睛為之一亮,並進

而展開雙手,邀請你成為事業打拚的伙伴。   為了幸福的未來,找到好的工作前,請先細讀一下本書!這是我的良心建議。 【作者序】面試前一天必讀的面試關鍵 李根勉   「打工、公募展、志工活動、實習、資格證書」   這是青年求職者們應該具備的五種最基本的就業條件。在以往,只要具備這「五大件」,就能在企業招募中提高自己的競爭力,但如今僅憑這些已無法謀得一份差事。據相關就業網站調查結果顯示,具有實際經驗,充分準備好面試的人會成功就業,相反的,只會在TOEIC或學分等「條件」上孤注一擲的往往會在就業中失敗。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反差呢?因為企業逐漸認識到,學分高並不代表工作能力強,TOEIC分數高並

不表示能和外國人進行流暢的對話,在公募展上獲獎並不能說明就具有傑出的實踐能力,具有實習經驗也並不表示就一定能適應團體組織的生活。如今,與那些最基本的就業條件相比,求職者的創造力、品德、組織融合力、實踐能力等要素顯現得更為重要,而這些僅憑履歷、自傳、資格證書是無法顯現出來的。所以許多企業透過團體討論、作報告、英語面試等各種面試方式來評估求職者。與公式化的外部條件相比,這個過程更能分辨出求職者是否具有豐富的閱歷、淵博的知識和過硬的外語實際應用能力。   越來越多的企業以這樣的方式來觀察求職者的實際資質,進行人才選拔,所以面試的重要性越來越得到凸顯。但很多求職者們過分看重自己是否具備那些最基本的就業

條件,而沒有充分準備面試,甚至將面試的成敗全寄託在運氣上,認為走運的話就能通過面試,運氣不好的話就會被淘汰出局。當然,的確有「運七氣三」的說法,我們不能完全無視運氣的影響,但是要想抓住運氣,則需要付出不懈的努力。徹底地做好面試的準備,是在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開拓輝煌人生的必經之路。   在這裡,我們所說的充分準備,並不是指只在面試的前一天晚上或當天多花心思就行。為了面試應該檢查的基本事項或塑造形象是更加首要的基本問題,也就是應該先做好透過自我審查,對自己的夢想、興趣和適合從事哪種職業的能力進行分析的這項工作。此外,還需要準確地瞭解和把握企業所期望的是何種人才和不斷變化的錄用過程之後,再重新審視

自己的模樣,有重點地補充自己所不足的部分。   在30多年間,我以三星集團人事專家的身分參加過各種活動,發現許多求職者在面試的過程中無法像平時一樣流暢地自我表達,很容易出現細節上的失誤,而且輕言放棄,我為此而感到十分惋惜。我對求職者們在面試中失敗的不同因素進行了分析,最終得出的結論是:他們幾乎都沒有「易地思之」。也就是說,他們沒有做好準備,將自己符合面試官所期望的一面展現出來。   本書站在人事部負責人的角度,指出面試的關鍵點。這正是我決定編著這本書的原因所在。書中簡單明瞭地介紹了面試的核心問題,力求使求職者們在短時間內把握面試的整個過程。同時也詳細地列舉出了求職者們在面試中容易出現失誤的環節

。書中還收錄了已成功就業的前輩們的經驗之談,讓求職者們能站在自己的立場上,重新思考如何改變和完善自己之前所做的面試準備。此外,書中還特別列出了能現學現用的面試核心內容,內容通俗易懂,即使讀者只看一遍就能牢牢記住。   對於那些面臨就業卻不知道該怎麼開始準備面試,身處茫然的人們,還有那些能將面試要領背得滾瓜爛熟,卻在面試當中屢屢受挫的人們,本書將告訴他們什麼是他們最需要的東西,並為他們指明一條通往面試成功的康莊大道。準備就業的學生,從學習面試內容的第一天到面試的當天,此書都將陪伴著您,成為您成功的夥伴。   所謂面試,就能要想給它畫上完美的句號,並不是單靠臨陣磨槍就能做到的。但是,只要求職者們在

面試前一天閱讀此書,至少能再次熟悉整個面試過程中的關鍵點,消除在實際面試中的膽怯心理,展現自己的熱情和自信。   在尋找自己適合的職業時,我們需要付出許多時間和努力,這些付出都具有特定的價值。希望大家能將這些道理銘記在心。希望此書能對大家有所幫助,讓面對就業的年輕人們順利通過面試,開始自己全新的人生。

人資招募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立即報名:https://bit.ly/2RY7qZs

為慶祝「我要做富翁」踏入10周年,破天荒突發舉辦全港首個公開投資比賽真人SHOW!現正式招募您來參賽,和各路Trader一起較量!

截止日期:2021年5月27日 晚上11時59分 (香港時間)

參賽資格
- 識Day Trade
- 對投資有熱誠
- 近1年內有盈利
- 具槓桿交易相關經驗

獎金及獎品
冠軍:港幣10萬元,「施傅研究部 核心系列」整套課程乙次 (線上) 及 「施傅同學會」1年會籍
亞軍:港幣1萬元 及 「3pm 施傅升級版」+「9pm 美市升級版」1年會籍
季軍:港幣5千元 及 「3pm 施傅升級版」+「9pm 美市升級版」1年會籍

基本賽程一覽
6月9日晚上 - 親身面試
6月15日晚上 - 小組對決 淘汰賽
6月23日晚上 - 決賽

*有關日期有機會更改,敬請留意

《全民做Trade》賽制:
1. 填妥以下資料,及在下頁完成「投資知識測試」後等待初選
2. 如獲通知,盡快預備「自我介紹影片」寄回相關部門
3. 親身面試: 如獲知通知晉升,請於6月9日晚上到場進行面試
4. 小組對決淘汰賽: 於6月15日晚上舉行。8位參賽者將分成兩隊進行對決
5. 決賽: 各位參賽者將以個人分身份作對決,勝出冠亞季軍將獲得獎金及獎品

報名須知
- 年滿18歲
- 面試及比賽日須身處香港境內
- 如被成功取錄者,將會有專人聯絡;未被備取錄者均不會另行通知,敬請留意


注意:活動的任何內容及資料只供交流及學術之用,並不構成任何邀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投資涉及風險,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
隱私聲明
Money Tab Limited承諾遵守個人資料(私隱)條例,所有活動或課程收集的個人資料,例如名字、Facebook名稱、地址、電子郵件地址、電話號碼、身份證號碼等資訊只會由Money Tab Limited及/或合辦課程之組織用作處理報名及學生事務等事宜,及以便提供相關服務及產品。Money Tab Limited的正式授權工作人員及/或合辦課程之組織才會允許接觸用戶的個人資料;除Money Tab Limited正式授權工作人員及/或合辦課程之組織外,Money Tab Limited不得對外公佈這些個人資料給上述以外的任何第三方作保存。

平衡計分卡應用於人力資源部門績效評估之實證研究

為了解決人資招募的問題,作者薛文碧 這樣論述:

大部份企業人力資源部門子部門的職能分工現況為相輔相成,若人力資源子部門之間缺乏溝通協調,將造成績效不良的結果。例如,人資招募人員只負責招募新進人員,未考慮新進員工進入公司之後長短期的專業培訓,也未將員工的個人績效是否達到預定目標,導致人力資源部門子部門各自為政,因此造成企業大量新進員工報到,但工作幾周後就陸續離職等,此現象導致企業中人力資源部門的問題,包括企業各項成本提升,留不住人才、長期的缺工及造成資源的內耗等。本研究藉由文獻回顧歸納出人力資源部門四大核心功能流程「選」、「用」、「育」及「留」,以績效管理評量及平衡計分卡四大個構面:「財務構面」、「顧客構面」、「內部流程構面」及「學習成長構

面」,採用網路問卷針對人力資源部門從業人員進行問卷發放,共回收有效問卷計216份。應用統計軟體SPSS、AMOS與IPA重要性表現分析法;研究結果發現:透過驗證性因素分析(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CFA)來驗證平衡計分卡四個構面,給予從事人力資源人員之建議。整體適配度經過簡約模型指標修正其因素負荷量均達0.988以上,表示所有變項皆具有收歛效度。在實務上,本研究關於公司人力資源環境評估模式之建構,有助於人力資源平衡計分卡對於人力資源績效之衡量,可作為公司改善人力資源績效規劃與執行的指導方針與依據,以提升企業人才發展與競爭力達永續經營目標。另透過IPA重要性表現分

析法1. 在「繼續保持」方面:「財務構面」計有1題、「顧客構面」計有3題、「內部流程構面」計有2題,表示在此方面之人力資源績效管理具有優勢。2. 在「改善重點」方面:「財務構面」計有1題、「內部流程構面」與「學習成長構面」各計有4題,呈現出首要改善重點。3. 在「次要改善」方面:「財務構面」與「內部流程構面」各計有1題、「學習成長構面」計有2題,呈現需要略為進行改善重點內容。4. 在「過度努力」方面:「財務構面」計有2題、「顧客構面」計有6題,表示勿需再把資源花費時間在這些項目。企業中人力資源管理部門之績效考核與平衡計分卡連結,使人員適才適所,減少不必成本及提高人均產能效能,增加人力附加價值。

本研究建議企業將目標及願景,訂定人力資源部門策略地圖,向下展開績效評估管理,導入平衡計分卡,並發展人力資源部門全面性績效管理衡量,其結果列為繼續保持或需立即改善重點之參考依據。

「求職者履歷揭露資訊」對「雇用結果」之影響:招募者知覺判斷之觀點

為了解決人資招募的問題,作者范曉君 這樣論述:

履歷資料是求職者在徵選過程中重要的決策依據,也是現今企業最普遍使用且最有效的甄選工具之一,而在進入面談之前,履歷表等書面上的資料更是企業組織對求職者的第一印象來源。企業人資在審閱求職者履歷時該如何從履歷表的內容呈現上,找出有關應徵人選在專長、能力及人格特質上的關聯性,進而解讀其內容呈現上之意義,透過較為理性的篩選機制,而非虛無飄渺的解讀履歷內容,篩選出最適合的求職者履歷,進入後續面談及測驗流程。而從過去的研究文獻中較少針對履歷篩選及決策機制做深入探討,具體來說,很少有研究關注招募官如何從履歷表中所隱藏的人格特質線索判斷求職者的性格,從而影響後續的聘僱決策。本研究根據過去少數研究指出履歷表中某

些特定的內容項目或呈現風格,與人格特質判斷有較顯著之關聯,並影響後續可雇用性的決策,而這些相關研究中卻未進一步探討履歷審閱者在篩選機制上對人格特質的解讀是否會依個體判斷而產生解讀上之歸因偏誤,導致對求職者性格上的解讀落差,希望透過對該問題做更深入的探討,以作為未來對於組織的招募者而言,能更加了解自己在進行性格和履歷其他客觀資訊判讀時所產生的偏誤,並更精準的處裡大量的求職者履歷,以達到更有效且客觀的甄選決策機制。本研究針對分析結果進行探討,探討履歷上客觀資訊及招募者主觀判斷對雇用結果有顯著差異,進一步針對企業組織、人資招募從業者、求職者等提供建議及參考,並對研究限制、未來研究方向及在實務上意涵加

以闡述回饋。關鍵字:履歷表篩選、知覺判斷、人格特質、雇用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