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像攝影作品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人像攝影作品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北極光攝影寫的 人像攝影 快速提升照片水準的150個關鍵技法 和攝影師石頭的 讓照片會說話:人像攝影用光、構圖、色彩與後期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國外攝影師鏡頭下的人像攝影作品欣賞 - 每日頭條也說明:國外攝影師鏡頭下的人像攝影作品欣賞 ... 攝影師都明白,那些看起來僅僅是「簡單幹淨」的唯美風格寫真,實現起來卻並不容易。模特當然是關鍵因素,但絕不是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人民郵電 和電子工業所出版 。

國立臺東大學 進修部美術產業發展碩專(夜間班) 張溥騰所指導 林凱的 運用林布蘭繪畫作品光影技法探究現代人像攝影佈光呈現 (2020),提出人像攝影作品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林布蘭。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班 文貞姬、高千惠所指導 沈裕融的 形象、聖像、肖像: 肖像攝影的倫理美學研究 (2018),提出因為有 形象、聖像、肖像、肖像攝影、倫理、面容、他人的重點而找出了 人像攝影作品的解答。

最後網站人像摄影作品 - 站酷則補充:如果我有一碗糖水|喜茶x 趙記傳承|THE EAT FOODIE. TheEat得意摄影. 13.1w. 单纯的粉. 海螺壳. 5.5w. 吃喝玩乐新春特辑. 东方好礼.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人像攝影作品,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人像攝影 快速提升照片水準的150個關鍵技法

為了解決人像攝影作品的問題,作者北極光攝影 這樣論述:

人像攝影是廣大攝友最喜歡的攝影題材之一,也是比較難拍好的攝影題材。如果想拍出優秀的人像攝影作品,需要對構圖、用光,以及模特的情緒、擺姿引導技巧進行全面的學習。 因此,本書從基礎知識和攝影實戰這兩大角度向各位讀者介紹如何玩轉人像攝影。在人像攝影基礎部分,詳細介紹了人像攝影器材和基礎拍攝知識,使讀者打下扎實的人像攝影基礎;在人像攝影技巧實戰部分,本書從戶外人像、棚內人像、“抖音”人像、兒童攝影和擺姿共5個方面精煉150個關鍵攝影技法,通過圖文並茂的方式向各位讀者講解各個技法的使用場景和效果。   其中,雖然“抖音”人像在嚴格意義上並不屬於人像攝影類別,但它卻代表著那些“方法簡單”“效果明顯”的人

像攝影技法。為緊跟潮流,筆者從抖音App中挑選了點贊數較高的13個人像攝影技法進行講解,以達到使用簡單的道具拍出酷炫效果的目的。 本書可作為人像攝影的完整解決方案來閱讀、學習,相信人像攝影愛好者通過學習本書會有所收穫,從而嘗試挑戰自我,拍出令人讚歎的佳作。 北極光攝影是由多位有豐富攝影從業經驗的攝影師組成的作者團隊,得益於多年拍攝的積累,有著豐富的圖片資源和技巧沉澱,長期致力於普及單反器材使用與實拍技巧的提升。 第1章人像攝影基礎人像攝影基礎 [簡介1] 模特好看不代表能出佳片 9 [簡介2] 學習人像攝影的路線 10 [步驟1] 瞭解人像攝影器材 瞭

解鏡頭 12 瞭解戶外人像攝影常用配件 20 瞭解棚內人像攝影常用配件 22 [步驟2] 人像攝影相機的操作 人像攝影的畫質選擇 24 人像攝影的光圈設置 25 理解景深 29 學會控制快門速度 33 學會控制感光度 37 人像攝影常用的曝光模式 40 人像攝影常用的測光方式 43 人像攝影常用的對焦方式 45 人像攝影其他常用的功能 48 第2章人像攝影——戶外人像實戰 1 利用橫畫幅表現人物所處的環境 53 2 利用豎畫幅表現人物完整的站立姿態 53 3 利用標準鏡頭表現真實感 54 4 利用長焦鏡頭虛化背景 54 5 廣角鏡頭人像要與環境相結合 55 6 利用特寫突出人物的面部特徵 5

5 7 七分身人像適合表現形體美 56 8 拍攝全身人像可以表現環境 56 9 拍攝特寫要注意表現眼神光 57 10 利用前景烘托主體、渲染氣氛 57 11 利用前景增添色彩、美化主體 58 12 利用前景交代時間、地點 58 13 利用虛化的前景融合人像與環境 59 14 利用虛化的背景獲得簡潔的畫面 59 15 切忌陪體喧賓奪主 60 16 通過留白增加畫面對比 61 17 通過留白體現意境 61 18 以曲線構圖表現女性的柔美 62 19 合理安排人物的視線 62 20 以藍天為背景表現自然清新的畫面 64 21 利用對稱構圖讓畫面更飽和 65 22 利用水面倒影為畫面添加一絲靈動感 6

5 23 避免不正確的肢體裁剪 66 24 避免背景中出現破壞主體的因素 66 25 避免使用極端的鏡頭視角 67 26 避免陪體大於主體 67 27 避免出現視覺重疊的畫面 68 28 避免前景對人物的遮擋 68 29 提前確定拍攝風格 69 30 讓氣氛活躍起來 69 31 時刻注意模特整體的狀態 70 32 忌對模特開不恰當的玩笑 70 33 忌與模特產生肢體接觸 71 34 忌偷拍模特無美感的照片 71 35 忌連續拍攝 72 36 發現模特最美的角度 72 37 注意不要出現“朝天鼻” 73 38 處理牙齒和嘴的缺陷 73 39 儘量讓頸部顯得更加舒展 74 40 注重模特的視線方向

 74 41 利用散射光表現柔美人像 75 42 利用順光營造真實感 76 43 利用側光展現人物的立體感 77 44 利用前側光展現明暗之美 78 45 利用側逆光展現線條之美 79 46 利用逆光勾勒輪廓 79 47 利用頂光表現自然之美 80 48 利用眩光製造畫面氣氛 81 49 利用顏色對比突出人物 81 50 色彩過多,畫面容易顯得雜亂 82 51 利用霧天表現朦朧的神秘美 83 52 利用夕陽表現柔和之美 83 53 利用錯覺拍攝創意人像 84 54 利用白平衡讓皮膚更白皙 84 55 利用曝光補償營造嫩膚效果 85 56 利用玩偶讓模特放鬆下來 86 57 戴眼鏡拍攝更顯斯文 

86 58 扭轉法掩飾臉型缺陷 87 59 遮擋法讓臉型更好看 87 60 壓低視角拍出修長身材 88 61 利用廣角鏡頭拉伸畫面 88 62 更出色的意境表現—不要看鏡頭 89 63 回避地面的雜物 89 64 將雜亂元素排除在畫面之外 90 65 避免拍出頭上“長樹”的照片 90 66 頭部上方不要留太多的空間 91 67 利用框架強化人物主體 91 68 利用彩色濾鏡改變照片色調 92 69 利用反光板為人物補光 93 70 另類視角—超廣角人像 93 71 弱光下提升感光度 94 72 弱光下使用閃光燈進行補光 95 第3章人像攝影——棚內人像實戰 73 利用主光為畫面定下基調 97

74 利用輔助光進行補充照明 98 75 利用頭髮光讓畫面更具高級感 99 76 利用輪廓光讓畫面更精彩 100 77 利用背景光將主體與背景分離 101 78 高位單燈+反光板處理人物面部有陰影的畫面 102 79 側位單燈打硬光令人物面部有立體感 103 80 雙燈+柔光箱打平光令人物面部受光均勻 104 81 主光+輔助光+輪廓光營造空間感 105 82 主光+輔助光+背景光營造迷幻背景 106 83 主光+輔助光+頭髮光營造畫面氛圍 107 第4章人像攝影——最火“抖音”人像實戰 84 利用一張紙營造特殊光影 109 85 利用一張光碟為畫面添加彩虹光 111 86 妙用玻璃杯拍出

藝術人像 112 87 利用一瓶飲料拍出藍色浪漫 113 88 利用兩個塑膠袋打造賽博朋克風格 114 89 一個鋼絲球也能玩出夢幻光斑 115 90 加入前景美化畫面中的建築物 116 91 一面白牆也能拍大片 117 92 利用一面玻璃模擬雨後效果 118 93 與花合影—俯拍擋眼,拍出俏皮的一面 119 94 與花合影—微仰頭與花卉產生互動 119 95 與花合影—花卉遮眼更有意境 120 96 與花合影—抓拍回眸一笑的瞬間 120 第5章人像攝影——兒童攝影實戰 97 自然的表情就是最好的表情 122 98 兒童服裝應以明快色彩為主 123 99 選用“進可攻、退可守”的變焦鏡頭 1

24 100 使用高速快門和連拍設置 124 101 拍攝兒童時慎用閃光燈 125 102 利用連續對焦進行跟拍 125 103 把握拍攝的時間長度 126 104 選擇兒童精神狀態最好的時間進行拍攝 126 105 用玩具讓孩子開心起來 127 106 利用食物拍出可愛的吃相 127 107 不要忘記寵物這個活道具 128 108 隨時變換拍攝視角記錄精彩瞬間 128 109 選擇合適的拍攝角度捕捉兒童自然的神態 129 110 適當增加曝光補償令皮膚更白嫩 129 111 通過構圖改變背景以表現不同的情景 130 112 用柔光表現孩子白嫩的皮膚 131 113 飽滿與明快的影調更適合孩子

 132 114 溫馨親子照讓孩子更放鬆 132 115 拍攝嬰兒時忌用閃光燈 133 116 抓拍是兒童攝影最好的方式 133 117 拍攝睡覺時的嬰兒 134 118 抓住孩子天真、純潔的眼神 135 119 表現孩子與父母的感情 135 第6章人像攝影——擺姿實戰 120 前傾或後仰拍出活潑的半身人像 137 121 全身人像的擺姿要與氣質、環境相協調 137 122 不同的頭部造型表現不同的氣質 138 123 順其自然就是最好的手部擺姿 138 124 正身+側臉擺姿顯臉小 139 125 正身+側臉擺姿顯典雅 141 126 前斜側身+正臉擺姿顯身材 143 127 前斜側身+側

臉顯完美體形 145 128 正側身+正臉顯身材曲線 147 129 正側身+側臉美姿一定要挺胸收腹 149 130 後斜側身+側臉顯性感 151 131 根據服飾特色選擇不同的站姿 153 132 站姿時的手部擺放技巧 155 133 站姿時的腿部擺放技巧 157 134 根據服飾特色選擇不同的坐姿 158 135 坐姿時的手部擺放技巧 160 136 坐姿時的腿部擺放技巧 162 137 根據服飾特色選擇不同的蹲姿 163 138 蹲姿時的手部擺放技巧 164 139 蹲姿時的腿部擺放技巧 165 140 根據服飾特色選擇不同的跪姿 166 141 跪姿時的手部擺放技巧 167 142 跪

姿時的腿部擺放技巧 168 143 根據服飾特色選擇不同的躺姿 169 144 躺姿時的頭部擺放技巧 170 145 躺姿時的手部擺放技巧 171 146 躺姿時的腿部擺放技巧 172 147 根據服飾特色選擇不同的趴姿 173 148 趴姿時的頭部擺放技巧 174 149 趴姿時的手部擺放技巧 175 150 趴姿時的腿部擺放技巧 176

人像攝影作品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大三時,王漢順參加北區大專院校舉辦的校園普立茲新聞攝影比賽,以《南機場》作品得到不錯的成績。因而有機會在劉振祥攝影工作室當助理,拍攝劇場、舞台、雲門舞集等。同時,王漢順也接受林柳新偶戲博物館的館長羅斌邀請,拍攝偶戲文物,並推出第一本攝影集。偶戲的拍攝讓王漢順大量練習打光,累積基礎,豐厚日後的人像攝影作品。

自言喜歡拍人的王漢順認為,人像攝影的魅力在於,他會因為拍攝任務,接觸到各種不一樣的人事物,甚至難以預想的拍攝對象,比如為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拍攝總統競選形象照,抑或突如地必須飛抵非洲、紐約、東京採訪。其次,由於每個被攝者的職業身分領域不同,性格特徵也迥異,經由觀察與想像,王漢順可以將他們的人物特質,表現在畫面裡。

對王漢順來說,照相是一般認知的攝影方式,無須安排,直接且具有紀錄性,例如街頭攝影、報導攝影,亦即決定性瞬間。造像則是攝影者有計畫的執行,並非作假,如商業攝影或是藝術攝影。因為在媒體工作的經驗,王漢順要在短時間內有效率的完成人物拍攝,所以造像是必須的。但並不見得每一個人都適合造像,如果是拍攝市井小民或小人物,就不宜刻意過度擺拍,畢竟會讓他們失去自然的神情。

王漢順坦言自己有工作倦怠症,放假時不太樂意接觸攝影,是以不會特別神聖化攝影的意義,也不想要自己的人生全都耗在攝影上。他喜歡做模型、種水草等,在這些休閒娛樂的過程裡,王漢順得以放空工作的壓力,讓心情恢復平靜。

另外,不願自己變成只會工作才進行攝影的王漢順,也會在工作與日常裡發現一般人司空見慣而缺乏真正感受的生活細節,如《字母》系列,就是他帶兒子去夜市撈魚意外拍得一張英文字母Q的照片,從而建構A到Z二十六張照片,甚至被收錄於國一英文課本教材。

又或《拍手》系列,本是他為藝術家黃心健在捷運台北101世貿站四號出口走廊的裝置藝術上所拍攝的作品,王漢順拍攝各行各業、具有明顯代表性特徵,或和台灣文化有關連的影像,如修車師傅、賣玉蘭花的阿姨、麵包師傅、運動選手、檳榔西施等。《拍手》亦是王漢順從工作裡延伸而得的創作,持續至今。

創辦人:馬立群  總編輯:王姿佩
採訪:沈眠  攝影師:吳姿瑩  剪接:
作品提供:王漢順


小檔案

王漢順,1973年出生,2000年世新大學攝影系畢業,遊走於藝術人文與時尚圈的人像攝影師,作品見於平面雜誌廣告媒體,現任職媒體攝影記者。王漢順喜歡拍人,擅長藝術人文劇照,也參與時尚服裝拍攝記錄。

曾獲校園普立茲新聞攝影比賽首獎、金鼎獎最佳專題報導獎等。參與《快門.開演10Eyes on Stage》新北市國際攝影聯展、服裝設計師古又文《一克拉的夢想》服裝拍攝、台北市捷運信義線世貿中心站公共藝術《相遇時刻》攝影、故宮博物院《乾隆潮特展》人像創作攝影師、巴黎Futur en Seine塞納數位藝術節《人人都是乾隆公益攝影展》、蔡英文競選形象攝影師等。

運用林布蘭繪畫作品光影技法探究現代人像攝影佈光呈現

為了解決人像攝影作品的問題,作者林凱 這樣論述:

本研究從人像攝影作品著手。而拍攝人物就像是在畫一幅畫,最終成品能產生各種不同的情緒,藉由林布蘭的繪畫光影呈現方式,探討攝影佈光技巧,增進更多攝影佈光關係及專業知識。因此,對於光線掌握程度決定展現攝影品質光源分佈之影響,仍為筆者需要提升技巧能力之另一種目標,透過攝影展現出自我特質,可使攝影的價值充分傳達至欣賞者眼中,讓佈光層次的美學色彩,能夠更加完善,而戶外攝影及室內攝影連結光源投射至人像需要達到的攝影效果亦是筆者將投入創作的一項研究方法。本論文僅探討光源的樣式反映於人像作品中的符號使用,並比較戶外及室內光源呈現之間的異同,因此,筆者希望藉由美學中林布蘭光影形式與內容關係的探討,對照攝影中光源

形式的發展,實際就攝影作品加以探討,以釐清攝影的本質,亦希望能從理論美學的角度,對攝影作品更深入的分析,能使攝影的本質更加清楚,使美學中形式與內容的問題能在攝影這個領域得到清楚和完整的闡釋,所以對於攝影、光影的掌握,皆能夠充分發揮到影像紀錄上,將是筆者日後需要熟練、琢磨的領域。

讓照片會說話:人像攝影用光、構圖、色彩與後期

為了解決人像攝影作品的問題,作者攝影師石頭 這樣論述:

「好的照片自己會說話」,人像攝影的門檻很低,有部相機、有個模特就可以入門,但為什麼同樣的模特,專業攝影師拍出來的效果就是比「小白」攝影師要好呢,其中的「秘訣」就在這本書里。本書由職業人像攝影師撰寫,從前期策劃、構圖、色彩、實戰拍攝、後期各個方面全面講解生動、自然的人像攝影寫真應該如何拍攝。掌握這些拍攝知識和技術,加以練習,你也可以拍出靈動、活潑的人像攝影作品。 唐磊,筆名:攝影師石頭,80後天秤男,獨立拍片的職業人像攝影師,常居成都,冬天會去溫暖的地方旅居,出版作品《寫.真的生活》新浪微博:@獨立攝影師-石頭

形象、聖像、肖像: 肖像攝影的倫理美學研究

為了解決人像攝影作品的問題,作者沈裕融 這樣論述:

本論文之研究宗旨,是意圖在現當代社會史與攝影史之視點外,嘗試由思想史的觀點切入,從圖像與生命之關聯性作為思考的起點,並由「形象」、「聖像」、「肖像」這三個「概念」在歷史變革中之思想脈絡,以此一視角重新探問:人為何創造肖像?人何以需要肖像?又為什麼要觀看肖像?肖像與人像之差異為何?肖像所欲表象者又為何?從肖像畫走向肖像攝影所產生的轉變,除了一般研究所關注的階級、政治意識、媒介性、身份、認同這些向度外,是否能夠從這一圖像系譜的閱讀中,開展出另一條可能路徑?藉此,我們還要進一步探問,原本環繞於「生命感」、「神性」的表象活動,究竟何以轉變為「人」?「肖像」對於人之「主體」的肯定與嚮往,其背後所反映的

存有意涵為何?本論文更意圖研究,如何不只將攝影作為一種技術或媒介,而更將它視為一種人類面對世界的的存有觀法?這一使攝影作為攝影之根本意涵的「攝影性」,又如何重新對「肖像」之「主體」進行質問與延伸,進而開展出「肖像攝影」的「主體性」向度?「肖像攝影」這一同時揉雜著「肖像」與「攝影」的雙重概念意味著什麼?又能為當代指出什麼樣的積極意義?正因「肖像攝影」的對象並非「物」,而是「人」,因此它就不同於一般意義上的攝影之複製再現而已,而是透過「攝影性」的意涵再一次地建構與反省視覺與藝術的表象問題:不再是透過表象活動將神性、不可見之超越者可見化與在場化,亦不再將這一表象視為本質的缺失而作為一朝向超越者的穿透

、敞開通道,而是透過攝影作為對觀看之複製這一根本意涵,重新將目光放回到人的身上,並藉由肖像攝影得以成立-那最為基礎的「面對面」之關係中,建構一種責任型態之倫理主體,使觀看非作為實現「主體」之權能的認識活動,而是「喚醒」、「見證」,一種不斷回返至人與他人之共在的原初關係中的「主體性」之主體。此即本論文嘗試從倫理美學這一向度進行論證之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