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二手書店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交大二手書店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黃茵等寫的 2020第十屆新北文學獎得獎作品集 和興華的 和珅秘傳(下)紅頂劫【經典新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聯經 和風雲時代所出版 。

國立澎湖科技大學 行銷與物流管理系服務業經營管理碩士班 陳甦彰所指導 辛雨恩的 虛擬通路、實體通路、社群參與、服務創新、品牌認同、 品牌信任對購買意願之影響 (2020),提出交大二手書店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實體通路、虛擬通路、社群參與、服務創新。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 蔡明月所指導 陳虹竹的 臺灣地區的日韓文學翻譯作品之書目計量研究 (2018),提出因為有 日本文學、韓國文學、文學翻譯、NBINet、80/20定律的重點而找出了 交大二手書店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交大二手書店,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2020第十屆新北文學獎得獎作品集

為了解決交大二手書店的問題,作者黃茵等 這樣論述:

  本書為2020第十屆新北市文學獎得獎作品集。   第十屆新北文學獎總共有五大類別:分別是散文組、新詩組、短篇小說組、繪本故事組,以及今年新增的新住民圖文創作組。其中散文組與新詩組,又分別分齡分眾為一般組與18歲以下的青春組。   新北市是全國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外來人口比例佔比最高的城市,這個特殊的背景,促進了新北文學獎的舉辦即能帶動文學創作又可以充分豐富的展現藝文的價值,而也因為這股能量的驅使,造就了新北文學獎的内涵,最能體現台灣多元文化和族群文化融合的豐富價值。   新北文學獎的舉辦已經邁入第十年了,十年來無數的文壇優秀作品和作家被發表被發掘,因此而發光發熱,舉凡散文、小說、詩歌

、舞台戲劇腳本等等,皆有長足豐富的收獲,也具體了新北文學獎的多樣貌。值得一題的是,今年新增了「新住民圖文創作組」的組別,新北市是擁有新住民子女人數最多的地方,去年更達到突破四百萬人口的新里程碑。新北市樂見更多新住民加入文學作的行列,以其不同的生活經驗孕育的文學養份,一起攜手為台灣文學努力,以期開放出百花競艷的繽紛榮景。   本屆的文學的創作,直接或間接反映了作者對生活深刻體驗的作品有新詩組的《托瑪斯的誓約─Ali-Duma》和短篇小說組的《瑪利亞》等等;  而透過文字的表現能讓讀者產生特別感動和共鳴的有散文組的《教堂》和《行腔》等等, 這些優秀作品所折射出來的文學之光,是多面像的,是文化差異

下融合後協和的表現,它開拓了新的視野,幫助讀者疏理了創作的條理,充分發揮了文學創作能讓文學的領域拓展達到無限可能的境界!   正向文學的創作,能為讀者留下啟發的共鳴,這種淺移默化的安定和陪伴,對熱愛文學的人而言,是洗滌心靈的和照亮人生的良藥! 作者簡介 黃茵   宜蘭女兒,旅居馬尼拉。東海大學中文碩士。曾任職雜誌社財經記者,廣告公司文案。獲星雲文學長篇小說獎、教育部文藝獎。 黃品璇   1986年生,臺北人。畢業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現任教於臺北市立大同高中,曾獲107年臺北市語文競賽教師組作文第二名。 陳育律   天龍關外的臺北人,工作狂。在臺北學政治,在東京讀國際政

經,在倫敦做文化研究。目前從事寫作、翻譯及編劇,在以字為業的路上努力。作品散見於報章,曾獲臺中文學獎、時報文學獎、泛科幻獎、梁實秋文學獎等。 田家綾   台大社會系,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建築研究所碩士,日本東京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當過日本OL,熱愛都市觀察,討厭滿員電車。文章、訪稿散見《聯合文學》與《小日子享生活誌》。 劉玉皙   經濟學博士,現職為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系助理教授。曾為中國時報(2006年前)、天下獨立評論、報導者等專欄作家。 吳青   1997年生,臺南人,國小英語老師,以文字和畫筆為食。長大並沒有使我更了解自己,除了在生命裡和在馬路上一樣左右不分,所幸一路上遇見

的都是好人。 羅菩兒   海裡加點鹽,不會有改變。 黃馨旋   馬來西亞人,二〇〇三年生。處女座。現就讀於巴生興華中學。   是個矛盾體,愛想太多,也愛通過睡覺逃避現實。   個人簡介是一件麻煩的事,究竟要如何在三言兩語說清楚自己是個怎樣的人,因而陷入了糾結的泥濘。 柯惠馨   筆名:田清。淡江中學人文社會班一年級,是個敏感的人類,對事物總有莫名的感觸,喜歡漫溯於思考中。想紀錄下所有令人感動的瞬間,流動的色彩和光影。想當一盞燈,想看清一切,想驅逐黑暗,想做溫柔的人。 崔嘉元   2003年生,現就讀高雄中學。   曾任第二十二屆高雄馭墨三城高中聯合文學獎總召(讓我推銷一下今年是

23屆!)。   正努力成為更好的人。 王卉蓁   他人眼中我是個不安於室、不安於日的新住民子女,對顛沛流離有種荒唐成癡的執念。文壇中的跳梁小丑,屬文是我常使的把戲,五種語言是生存的利器。 李若綺   九十二年生,現就讀於中山女高。生活得平淡平凡,平凡的有些透明,但依舊甘之如飴。對文字極為依賴、特別敏感,所以總是自陷於字句的泥淖中,難以自拔,可也常能從中汲取美好的想像,自得其樂。 林瑞麟   台北人。淡江大學英國文學系、EMBA企管系。服務業。小說、散文和詩散見報紙副刊及詩刊。曾獲2015年林語堂文學獎小說佳作。2018飲冰室茶集年度詩人優選。2019年鍾肇政文學獎新詩正獎。 熊

佳慕   「我並不屬於我。」(穆罕默德.達維什) 黎競檜   馬來西亞新紀元學院及台灣逢甲大學的中文系學士,南京大學哲學碩士。   如果有「國籍」,那個國籍應該是能夠互信、互愛且富有想象力、包容力的容器,并且承載著滿溢的善意。 李修慧   畢業於台大中文系,曾任關鍵評論網記者,關注性別、原住民議題。目前為東華大學華文所碩士生、每天為你讀一首詩成員。曾獲鍾肇政文學獎小說獎、後山文學獎新詩獎。 邱伊辰   1995年春天生,東華大學華文所,微光現代詩社一員。曾獲奇萊文學獎推薦獎、五虎崗文學獎推薦獎。 郭天祐   十七歲的雙魚座   生於高雄,長於板橋。       風球詩社社員,

曾獲高雄青年文學獎。   每天試著抵抗突如其來的閃電與煩雜的根系。仍努力的在文字的路上走著,儘管稚嫩。 彭晨祐   二○○四年生,喜歡用文字、影像記錄臺灣美麗的人文風土。曾獲全球華文學生文學獎新詩佳作、臺北市青少年學生文學獎新詩優選、羅葉文學獎新詩第三名、金陵文藝獎新詩第一名、全國高中生閱讀心得寫作特優等獎項。 陳煜澔   愛世界、愛生活、愛文字、愛睡覺。好愛有點厲害的自己。 李采庭   北漂高雄人,2002年生,理智水瓶和感性雙魚的綜合體,但或許我早就不信這個。似乎更擅散文的詩人喜歡在小說裡作夢,同時熱愛繪畫,無論以文采寫色彩,抑或以色彩繪文采。 李恩惠   二OO二年出生於

基隆市,在她18歲時就讀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護理科三年級,她自小自許「望無所望,安之若命。」 黃鈺棋   就讀台北市中山女高數資班。成為水深火熱的學測生之後,終於鮮少再被強迫轉文組。總喜歡在無人的時候胡思亂想。曾獲若干文學獎,包括第37屆、第38屆全球華文學生文學獎高中新詩組佳作,北部九縣市第一屆高中生文學獎新詩組佳作,第20屆、第21屆金陵文藝獎高中新詩組第一名和第二名,第九屆新北市文學獎青春散文組和青春新詩組首獎等。 謝見辰   關西人,現在在美濃。 鄭博元   臺灣大學中文所碩士班在讀。曾獲文化部青年創作補助,新北文學獎、中興湖文學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臺大文學獎等。講話常被

說慢,希望能想多一點,講快一些。 鍾曉晴   九六年生。香港廢青。貓奴。第一次得獎,初見世面,頗為新鮮。言派門徒,如果沒有遇見她,我可能都不會寫作。叔夏,我愛你! 何志明   補教老師。曾獲林榮三、新北市、台中、兩岸金沙書院、桐花、打狗鳳邑、竹塹、浯島、夢花、玉山、宗教、蘭陽、磺溪、吳濁流……等文學獎獎項。 蔡旻君   九六年生,比起火雞肉飯更愛吃拉麵的嘉義人。最近的煩惱是機車騎過校內減速丘時前置物架裡的咖啡會灑出來,以及好吃的小吃店總是離學區太遠。然後越來越胖。 Agus Susiyanti   我叫Agus Susiyanti。但通常被称为素希的人出生于印度尼西亚中爪哇省的

Pemalang。我的爱好是阅读。我已经在台湾呆了五年,目前在台北地区工作,照顾祖父。除了照顾我的祖父,他还是台湾一所公开大学的学生。我叫Agus Susiyanti。但通常被称为素希的人出生于印度尼西亚中爪哇省的 Pemalang。我的爱好是阅读。我已经在台湾呆了五年,目前在台北地区工作,照顾祖父。 王毓麟   我來自金門,57年次,真理大學畢業,前後服務於新竹商銀、21世紀不動產、安富保經人股份有限公司,喜歡閱讀及旅遊,有靈感時喜歡寫些小品自娛。 王瑞豪   我是王瑞豪,來自屏東潮州高中,是一名新住民二代,而母親為越南籍的姑娘遠嫁到台灣,因此,從小生活在一個多元文化交織下的新住民

家庭,讓我逐漸地喜歡研究和參與新住民相關議題,為台灣付出更多心力。 李昱樺   我是十一歲的李昱樺,性格外向的我有一項很獨樹一格的『特色』–愛唱歌,打掃時常常一邊唱歌,一邊掃地。如果聽見動人的歌曲,便有模有樣的模仿。平時喜歡看書,尤其是貓戰士,那繪聲繪影的描述,怎麼都百看不厭! 林益彰   曾獲臺灣文學獎入圍、新北、後生、南寧文學家、泰北、吳濁流、虎尾、大武山、阿公店溪、金車、臺南、葫蘆墩、教育部閩客、台文戰線、全國西子灣、菊島文學獎、高雄青年、漂母杯文學獎等。出版《南國囡仔》。 林金瑛   土生土長的大馬華人,所受的華語教育程度不高,接下來都是靠著讀報章慢慢積累。這次得獎後更加鼓

舞我這婦人努力踏上寫作之路。 武豔秋   我是武豔秋來自越南。從小就熱愛自然和文學,所以原本以為會永遠留在鄉下過著一個平凡的生活。後來認識了我先生,並且跟他到台灣居住,人生就變得多采多姿。目前我就讀台師大華語文教學系。 洪慧敏   在馬來西亞努力生存的中華後裔,曾獲得第三屆馬鳴菩薩文學獎佳作和“美麗中國”徵文比賽佳作,望能在有生之年對文界有丁點貢獻。 洪慧卿   姓洪名慧卿,字胤熹,筆名白諦,祖籍中國福建省南安市,丁丑年生人,來自遠方,現居南閻浮提,旅行者,時至當歸。 高凌華   地方爸爸、自由編輯,喜歡讀讀寫寫,正就讀著台東兒童文學研究所在職班,認識著想要給孩子們的文字與圖畫

,希望能寫更多東西讓更多人一起分享。 張辰   我是一名自由業動畫師,有各種不同的設計領域接案經驗,擁有澳洲RMIT動畫遊戲與互動應用的碩士學位,繪畫與建構故事是我的興趣與志向,未來也將不停的創作新作品。 張葦菱   基隆台中人。是一枚愛詩愛畫畫的人,更愛拎著相機滿世界旅行。 張梓鈞   自由插畫工作者,喜歡電影、哲學、大自然。作品曾入選2020波隆那兒童觀眾插畫比賽、美國3x3插畫賽等國際獎項。合作對象包含聯經出版、國語日報、台北客家書院等。臉書專頁:CHUN CHUN 張梓鈞。 張舜忠   經歷:媒體、飯店、營造業。證照:英語領隊、日語導遊。著作:《如何成為導遊領隊》、《臺

灣營造業百年史》(合著)。獲獎:竹塹、菊島、磺溪、玉山、基隆海洋、夢花、馬祖、浯島文學獎等。 張翔鴻   筆名寄抒、奇予。土生土長高雄人,現居新北市,是個普通上班族。筆名寄抒的由來,是覺得自己是個思想的庸人、言語的野獸、行動的侏儒;只好用文字寄抒的人。著有小說《塵香了事》一書。 陳思穎   一個再平凡不過的國中生,每天上學、放學就是我的日常寫照。最大的煩惱便是每天如狂浪襲來的新舊知識、每日似火燒眉毛的大小考試。最喜沉浸在一盞檯燈、一杯熱飲、一本小說的瑰麗世界,學那將頭埋入沙中的鴕鳥,暫時逃避現實緊迫的追捕。 游淑惠   四年前、屆半百之際移居新北淡水,見晴空朗朗、白雲悠悠,因而以「

藍雲」為筆名,透過寫作、畫畫的小日子,抒發歲月川流中的林林總總,認真走過春夏秋冬,擁抱每一刻的感恩、喟嘆。 曾元耀   1950年生。嘉義人。海大漁業系、中山醫大醫學系畢。曾做過拖網漁船水手、民生醫院內科、凱旋醫院精神科醫師。現在鳳山信元診所執業。曾獲林榮三、新北市等數十個文學獎項。曾出版詩集《寫給邊境的情書》《島嶼情書》。 黃若萍   浮生若萍,從大陸到香港到台灣,典型的人馬座,總是在路上,總是充滿對遠方的嚮往。做過報紙、雜誌、出版社,開過一間書店,曾經的傳媒人,現在的自由人,毋忘初心,好好生活。 楊岡   1962年出生於臺灣,先後在衣索比亞,美國,法國,加勒比海,中國,新加坡

生活及工作。   2016年辭去國外工作,返臺照顧父母,成爲一位《新住民》,重新認識臺灣。 楊慧婷   印尼出生,為了學中文,18歲決定來台灣,在語言學院不小心遇到想考台灣大學的朋友,不小心考上東海大學建築系。畢業後又不小心找到工作,更不小心嫁給台灣人,從此留在台灣了。 廖勱奇   嘗以「天生戲子」筆名於公開展場留心得;平常日記幾乎每天變換藝名寫作;近期生活重心是安在探覓「蝴蝶效應」之關鍵肇動。 蔡悅東   我的筆名叫馬菲,是來自香港的作家。   喜愛神怪玄奇的題材,熱衷寫作,擅長以獨特角度描寫靈異古怪之事。   著作《黑色救護誌》曾榮登香港誠品華文暢銷榜第一位,希望有天能進軍台灣

文壇。 蔡麗華   出生於緬甸仰光,碩士畢業於國立金門大學食品科學研究所,大學畢業於國立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目前在金門縣金湖國中擔任教師,兼任金門大學,海洋與邊境管理學系講師及教育部國教署緬甸語培訓講師。108年度全國多元文化教育優良教案之國小特優獎。 劉德曜   板橋人,東吳大學中文系二年級。目前是中廣新聞網《緣來在寶島-越來越幸福》新二代主持人。   曾參與多項新住民子女相關活動:新北市青年外交大使-中小學英越營、新二代培力昂揚計畫海外企業實習、移民署台北市服務站親善大使等,灌溉了對於新住民議題無止無盡的關心與愛護。曾以移工議題為劇本獲得東吳大學「雙溪金劇本獎」佳作。

歐筱佩   生長於大馬霹靂州怡保。曾獲新加坡金筆獎詩歌組第二名/大馬檳州華文微型小說優勝獎 / 嘉應散文佳作獎 / 砂拉越海馬文學散文佳作獎等等。 魏振恩   紐約州立大學美國文學博士,任教於義守大學外語中心。曾獲美國年度詩選,時報文學獎、花蓮文學獎、桐花文學獎、屏東大武山文學獎,新北市文學獎,兩岸記實文學獎、文建會新詩獎,野薑花詩社新詩獎。著有《行將出發的黎明》、《光之縫隙》、《凹凸詩稿》。 謝宜宸   金門縣金湖鎮金湖國小就讀六年級。喜歡美食,愛看書,特別喜歡看漫畫。最喜歡自然科,酷愛實驗。 嚴永真   我是新住民語馬來語教學支援老師,除了語文教學以外,我也喜歡創作繪本,在2

019年參加過「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舉辦的「新住民母語繪本創作比賽」也獲得特優的獎項,我會把創作的母語繪本運用在教學上,讓學生通過繪本學習語文。   散文一般組 首獎/黃茵〈行腔〉 優等/黃品璇〈廢〉 優等/陳育律〈初級文法〉 佳作/田家綾〈河界〉 佳作/劉玉皙〈浮於海浮於舟〉 佳作/吳佳穎〈慢慢〉 散文一般組評審會議紀錄 散文青春組 首獎/羅菩兒〈教堂〉 優等/黃馨旋〈瘤〉 優等/柯惠馨〈小陳〉 佳作/崔嘉元〈影子與光線〉 佳作/王卉蓁〈山竹〉 佳作/李若綺〈出走〉 散文青春組評審會議紀錄. 新詩一般組   首獎/吳佳穎〈約翰先生〉 優等/林瑞麟〈伏流〉 優等/熊佳慕〈我的二手人生〉

佳作/黎競檜〈雙親〉 佳作/李修慧〈飽食〉 佳作/邱伊辰〈寫字〉 新詩一般組評審會議紀錄 新詩青春組 首獎/郭天祐〈坍縮前有來過〉 優等/彭晨祐〈托瑪斯的誓言─致Ali-Duma〉 優等/陳煜澔〈在我不情願上網課的時候〉 佳作/李采庭〈逆時針〉 佳作/李恩惠〈筆〉 佳作/黃鈺棋〈日常和檸檬糖〉 新詩青春組評審會議紀錄 短篇小說組 首獎/謝見辰〈自山中滑落〉 優等/鄭博元〈細胞〉 優等/鍾曉晴〈瑪利亞〉 佳作/何志明〈假裝〉 佳作/蔡旻君〈長樂街五十五巷〉 短篇小說組評審會議紀錄 新住民圖文創作組 新住民圖文創作組評審會議紀錄 入選/ Agus Susiyanti〈Pasar(市場)〉 入

選/王毓麟〈新北新故鄉〉 入選/王瑞豪〈「新」臺灣〉 入選/李昱樺〈新北新故鄉〉 入選/林益彰〈新北新故鄉:雲彩的味蕾 – 見東協廚房〉 入選/林金瑛〈習字〉 入選/武豔秋〈愛的筆盒〉 入選/洪慧敏〈素叉燒雞飯〉 入選/洪慧卿〈家〉 入選/高凌華〈能不能不要〉 入選/張辰〈新北新故鄉〉 入選/張葦菱〈愛讓他鄉成故鄉〉 入選/張梓鈞〈潮濕的味道〉 入選/張舜忠〈此心安處是吾鄉〉 入選/張翔鴻〈聽濤者〉 入選/陳思穎〈新北新故鄉-回憶的味道〉 入選/游淑惠〈畫了曼陀羅〉 入選/曾元耀〈東南亞的新北市〉 入選/黃若萍〈一切安好〉 入選/楊岡〈觀音山〉 入選/楊慧婷〈另類圖書館〉 入選/廖勱奇〈衍畫〉

入選/蔡悅東〈看海〉 入選/蔡麗華〈潑水過新年〉 入選/劉德曜〈舌頭上的家鄉〉 入選/歐筱佩〈傾斜的塔〉 入選/魏振恩〈漁船〉 入選/謝宜宸〈起飛〉 入選/嚴永真〈湖盼〉   市長序   新北市文學獎邁入第10年了!經過10年的累積,新北市文學獎也逐漸形成一種風格,有著自由、開放的多元性格,就如同新北市今(109)年升格10周年,從台北縣變成了新北市,整體大環境也因為數位時代、全球化的來臨,讓整個世界的文化交流更為頻繁與緊密,新北市也搖身一變,成為全國最有活力的多元移居城市。   新北市文學獎在徵件類別上,不拘題材與國籍,鼓勵各路中文創作的寫作好手,踴躍投稿,透過書寫進行文化交流。

於2018年、2019年舉辦了「新住民文學獎」,讓外籍朋友們有機會透過文字表達個人所見所感。而今(109)年度為了鼓勵新住民朋友們勇於創作,整併原有獎項並新增「新住民圖文創作組」,透過簡短的文字搭配照(圖)片,訴說「新北新故鄉」的故事。不論讀者的你/妳是否來自新北,皆可從照(圖)片窺探創作者的視角,再輔以文字,堆疊出對於新北的地方想像。   此外,新北市文學獎在這十年間,於散文及新詩類別上,劃分青春組及一般組,以18歲為界,期望成為培育未來文壇新星的一個平台。從這次青春組得獎作品的來看,流露出年輕世代獨特視角及敏感幽微的心境。如散文青春組首獎作品〈教堂〉,以教堂作為象徵物,表達作者和原住民外

婆的親情交流,真摯感人,是難得的上乘之作。   文學創作反映作者對生活的體驗,透過文字讓讀者產生共鳴,經由多樣化題材,讓文學所能拓展的領域延伸到遙遠的邊界。這次得獎作品不乏對於社會時事的觀照,如性別意識〈小陳〉(散文青春組);香港議題〈約翰先生〉(新詩一般組)、〈瑪利亞〉(短篇小說)等,讓新北市文學獎有了國際化的視野。   最後誠摯地感謝由宇文正老師所領導的評審團隊,在百忙中為本屆新北市文學獎評選出各具代表性的文學作品,也謝謝所有參與本屆文學獎的創作者,因為你們的慷慨灌溉和分享,讓新北市文學獎的園地持續豐富茁壯,再繼續耕耘下一個十年! 一 母親在婚前是一名房仲,專門幫別人找房子

。她對大臺北的房子有深入的研究,常常提醒我們:住家不要買一樓,為了預防淹水或者更壞的情況,比如樓上的住戶會把大便丟到樓下的陽台;還有樓下不要開商店,因為可能會有火災發生或是強盜入侵;三房兩廳的房子,如果屋齡超過四十年、租金超過兩萬,那就不要租,反正地震一來,它們通通都會垮,不如一開始找個便宜的就好。母親在「有巢氏」工作所賺的錢,仍不足以在臺北買房,只能帶著我們四處蝸居。 我們在新店租屋。確實,這裡的店都是新的,因為開了又倒,倒了又開。寶強路與中興路的交叉口,分隔了新興的商場與老舊的工業區,同樣稱為大坪林,卻存在著兩個平行世界。一邊停著整排高級跑車,一邊修車廠林立,貧富只隔了一條馬路。這裡的地名

都會鑲上一個「寶」字,如寶橋路、寶中路、寶安街等,母親來看房子時,覺得這個門牌喜氣極了,殊不知這就跟八字命名一樣,你命中缺了什麼,名字就補了什麼。 二 ・「どこ」:Doko,哪裡,表示場所和方向的疑問詞。 找些藉口支開同場晚餐的朋友,一個人坐在城市最繁華的地方,回想幾小時前機場話別的場景。模仿日本電影的招數,仰首,捏緊鼻頭,眼淚就不會掉出來。姿勢真醜。 被機場巴士騙了,來到虛幻的城,每一道光線看來都歪斜,空氣都走了味。 留下來,比離開更苦。 躲進包廂,唱起歌來格外暴力,喉音用得多,時不時皺眉猛力一吼,一個勁地將上半身向前甩,屈身像要把整顆心嘔出來。悲歌傷懷,積極正向的詞曲更傷情。感覺自己真正成

為了一個音箱,聲量大小取決於身體的強弱震動。有時收攏胸腔緩緩起伏,有時喉頭輕顫悄悄陷落,跌至腹部皺成一淵黑洞,將渾身氣力收拾了去。 行過正義國宅,想起盛夏裡騎車打背面悠悠晃過,漫不經心地埋怨生活裡的細瑣物事。把胸臆裡的垃圾話掏盡,朗聲一笑往高架橋上拋。仰頭顧盼,不見當時丟高的字句化為殘片,墜在掌心。 翻開書冊,找出近期讀到最美的一首詩:「讓我在你的眼裡墜落/請小心翼翼地/噙著我/不要落下」。 明亮光潔的機場裡,不透明的玻璃牆。不用多說什麼,只要一如往昔地輕擁。淺淺地笑。嘿,面對生活,要堅強。嗯,你也是。玻璃門自動關上,不再開啟。 儘管堅強偶爾大意睡過頭,步伐沒能趕上。 

虛擬通路、實體通路、社群參與、服務創新、品牌認同、 品牌信任對購買意願之影響

為了解決交大二手書店的問題,作者辛雨恩 這樣論述:

近年來許多超級市場業者除了經營傳統的實體通路,更加入虛擬通路,提供給消費者更方便的購物管道,同時透過社群媒體讓消費者參與社群,拉近之間的距離及服務創新等手法,吸引消費者的注意,藉機獲取其對於品牌的信任與認同,影響著消費者的購買意願。本研究旨透過刺激反應模型(Stimulus-Organism-Response model)探討某超級市場所提供的經營策略對消費者之品牌認同、品牌信任及購買意願的影響。問卷編製完成後,以某超級市場的消費者為研究對象,採網路問卷方式施測,總共發放349 份問卷,回收304 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87%,並以SPSS 21.0 及Smart PLS 2.0 軟體進行分析

。研究發現以下結果:1.實體通路、社群參與對品牌認同有正向顯著影響;2.實體通路、服務創新對品牌信任有正向顯著影響;3.品牌認同、品牌信任對購買意願有正向顯著影響。依據研究結果,本研究提出研究結論與建議,作為日後超級市場業者參考之依據。

和珅秘傳(下)紅頂劫【經典新版】

為了解決交大二手書店的問題,作者興華 這樣論述:

  ※乾隆回京途中駐蹕行宮,行宮剛造,牆壁竟是假的,半夜倒塌,驚嚇了乾隆。全國的建築是個什麼樣子?乾隆惱怒……     大凡貪官污吏,最喜攬個工程,一者是為國為皇上,名正言順,冠冕堂皇,二者其中油水最多,有的攬下一個工程,便可以幾輩子享用不盡。所以無論哪個官吏,一上臺,便把這工程上的事情攬到手中,能攬到工程的人便是有實權的人。     ※大官攬大工程,小官攬小工程。人言:「為官一任,造福萬代。」要想為他自己的子孫後代造福、攬錢,這各種工程便是極可觀的一項收入。如果不直接落銀子,那麼隨著國家、公家的、皇家的工程竣工,自己的小工程———如庭園、房屋……便也修造完畢。     ※本書敘述和珅的一生,

並描述當時官場與軍隊中的貪污腐敗,力圖展現當時社會的整個風貌。     倚仗乾隆寵愛而無往不利的和珅,漸漸積起愈來愈大的民怨。就在乾隆八十萬壽大典剛剛結束,內閣學士尹壯圖上了一道奏章,說天下的百姓已怨聲載道。和珅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威風究竟能維持多久?而在年事已高的乾隆終於撒手人寰後,繼位的嘉慶又會怎麼處置和珅?     只指望兩朝帝王的寵愛是靠不住的。君王的寵愛豈能永遠,別說是兩個君王寵愛難於專一,就是同一個君王,對大臣的寵愛也是朝三暮四。     和珅的一生,是追求權力、金錢和女人的一生,   他的一生一直在演出著一場中國式的官場悲劇……。     和珅,字致齋,鈕祜祿氏,滿洲正紅旗人。其

祖上幾代都有軍功,是將門之後。   但是由於其父為官清廉而又早逝,和珅家境極為貧寒。和珅幼年喪母,繼母乖戾,稍長後,父親又去世,為求學,為生計,少年的和珅四處奔走求貸,如同乞丐。在貧寒、屈辱而無一點人間溫暖的環境中,和珅度過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時代。     和珅自幼性格剛強,志向遠大,他與弟弟和琳互助互勉,與命運作不屈服的搏鬥抗爭。然而,在他的人生之途上,他的人性卻發生了畸形的變態……。     乾隆是中國封建社會裡最專制、最好大喜功的帝王之一,也是最長壽的君主之一。晚年的乾隆更加喜愛誇示帝國的繁榮和強大,追求享樂,而整個社會風氣也開始腐化墮落,和珅就是這種社會環境的產物。     在乾隆四十年

到四十一年的兩年間,和珅靠著英俊的相貌及恰到好處的溜鬚拍馬技巧,由一個抬轎的侍衛一躍升到中央最高統治階層,做軍機大臣時才28歲。和珅的一生中幾乎把握過大清帝國所有有實權的職位,國家的人事權、財權、軍權、文化教育大權、民族事務及外交大權都直接地控制在他的手裡,以至於朝鮮使者和英國使者都把他當成二皇帝。     應該說享受權力還不是和珅最主要的目的,他的權力欲遠遠比不上金錢欲。從某種意義上說,他獲取權力的目的就是為了攫取金錢。他對金錢的執著是變態的,對金錢的追求是貪婪的,對金錢的掠奪佔有是瘋狂的。他擁有土地80萬畝,相當於西方的幾個國家;他有房屋2790間、當鋪75座、銀號42座、古玩鋪13座、玉

器庫2間;另外還有其他店鋪幾十處,如布莊、糧店等幾乎在北京及其他地區都處於壟斷市場的地位;他擁有的珍珠寶石遠遠超過了皇家御用。其收藏之豐富,在當時的世界上可謂無與倫比,路易十五、十六好收藏,但傾當時法國的所有,也難以望和珅的項背。僅從和珅家抄出的財產就值銀9億兩。而乾隆時期,整個國家的每年收入才只有七千萬兩,也就是說和珅的財產相當於他當政的二十年間清王朝整個國家財政收入的一半還強。堪稱當時的世界首富!     歷代的寵臣在換了主子以後,不都是一個個地落了個可悲的下場嗎?     歷代的俳優弄臣的下場不都是可悲的嗎?和珅知道自己決不能只憑君王的寵愛。這,就如同空中樓閣。他要在乾隆固寵的同時,繼續

培植自己的力量。無論是在地方還是在朝中,無論是軍權還是政權,都必須是他的勢力範圍,牢牢地抓在自己手中,這樣才能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現在最危險的人物就是嘉慶帝了。可是除了嘉慶帝,又有哪一位皇子對自己好呢?廢太子已是不易,若廢了已立為皇帝的君主豈不是難如登天!但是,倘若嘉慶帝真的對自己存異心異志,他也決不能有婦人之仁、霸王之心,而要想方設法廢了嘉慶帝!如果新立的君主是他的政敵,他豈不是死無葬身之地! 作者簡介   興華     極度熱愛歷史的文字工作者,對正史與軼事皆如數家珍,日常喜好為逛遍書店及至二手書店挖寶。其筆下描繪出的歷史人物及場景,有如親眼所見般寫實逼真。 第一章 誇示宏偉.諱

疾忌醫                                    正當乾隆誇讚和珅,誇獎群臣,表揚商人,誇耀天下太平盛世的時候,有一個人卻在乾隆八十萬壽大典剛剛結束,上了一道奏章,說天下的百姓怨聲載道。這個人就是尹壯圖。   第二章 低劣齷齪.昏庸無恥                                    乾隆把劉墉的奏摺遞給他道:「你且看看。」和珅大驚,道:「怎麼會有這等事?莫不是劉墉懷恨於我,栽贓陷害不成。」乾隆道:「人贓俱獲,你怎能還狡辯袒護。這是你平時失察無疑了。」和珅道:「讓臣親自審視一下便知。」乾隆怒道:「你得朕之大寵,竟這樣袒護屬下,不是

陷朕不明嗎?今人贓俱獲,一目了然,你還再審,審什麼!」   第三章 敲骨吸髓.婪索賄賂                                    和珅門前送貨的隊伍如雪片一樣。起初人們到和府上送禮多在晚上,怕見了別人,更怕見上司。現在他們白天晚上都去,以讓人看見為榮:我和相爺有關係的,自己有能耐,有門路,有後臺。   第四章 扈駕西巡.文過飾非                                    乾隆回京途中駐蹕行宮,行宮剛造,牆壁竟是假的,半夜倒塌,驚嚇了乾隆。全國的建築是個什麼樣子?乾隆惱怒…… 劉墉奉旨巡查,查出了什麼?──腐敗!

  第五章 狼煙西起.春夢纏綿                                    「桃花樹下寄吟身,爾也溫存,我也溫存。纖纖玉手往來頻,左也消魂,右也消魂。柔桑攜去一籃春,剪到三分,採到三分。落花如夢又黃昏,未種情根,已種情根。」新娘道:「這果是好詞兒,段郎也向我詠過的。」說罷眼中春光閃閃,乾隆心猿意馬,哪能忍得住這種挑逗,急撲過去,摟那女子……   第六章 英使來華.和珅施智                                    馬戛爾尼道:「敝國一向沒有什麼『裹腿』的風俗,這不是個簡單風俗問題……」   第七章 放縱門徒.傷天害理

                                    吳省欽做了學政,憑銀子送的多少和手中的「條子」,決定考生的名次,偏偏遇到了李調元……   第八章 紅樓一夢.橫空出世                                    蘇凌阿把爛了的《石頭記》拿到琉璃坊中修補,工匠們抄下,《石頭記》於是流行…… 和珅得到蘇凌阿的《石頭記》,又請高鶚續寫,高鶚又荐了程偉元…… 數月後有了《紅樓夢》……   第九章 乾隆襌位.嘉慶為難                                    乾隆一臉嚴肅鄭重道:「朕明日就把禪位的

事諭示天下。」和珅心內一涼,似有誰緊緊地在他的胸腔裡攥住了他的心一般,全身不禁一抖,「拍!」手中的棋子落在棋盤上。乾隆是他的靠山,是他的保護傘,萬一新皇上不信自己,未免失去尊寵……   第十章 官逼民反.兵不厭詐                                    崇文門的稅收由和珅一家把持,其苛刻到了令人難以想像的程度。不論是農夫還是商人,以及一些讀書人更有許多的富戶,都把官府當做仇敵,官逼民反啊!   第十一章 宮廷遊宴.軍隊腐敗                                  軍隊將官幾乎是清一色的和珅黨徒,只知搜刮敲剝百姓,貪污克

扣軍餉……   第十二章 馮氏病故.焉知禍福                                  眼看夫人形消肌損,和珅憂急萬分,發誓若能治好夫人的病,情願捨去所有的家財。和珅明白了,世界上有許多東西是金錢買不到的;和珅明白了,除了權力之外,還有比金錢更為重要的,那就是健康,那就是真情。   第十三章 乾隆駕崩.和珅伏法                                  初二日黃昏,太陽就要沒入地平線,乾隆大帝即將走到人生的盡頭。他顏面浮腫,不住地抽動著,肯定是要睜眼卻睜不開,想開口說話卻說不出,兩隻手緊緊地攫住跪侍在身旁的嘉慶帝的肩頭,御醫再

無回天之力。   第十四章 嘉慶執政.有雷無雨                                  和珅死了,腐敗能了嗎…… 附錄 清查和珅 和珅這幾天正和乾隆商議著一件事情:如何辦綿慶的喜事? 綿慶是永瑢的兒子,永瑢是乾隆的第六子。在乾隆二十七年襲貝勒,三十七年晉質郡王,五十四年晉質親王。永瑢的兒子綿慶自幼聰明,乾隆非常喜歡,和珅哪能看不到。 乾隆五十四年,和珅陪乾隆到避暑山莊,乾隆當然也帶著心愛的孫子綿慶。一天,乾隆觀看大家射箭。這時綿慶走來,滿身戎裝,一身英氣逼人。乾隆看孫子這股英武勁兒,馬上想起女兒十公主來,對綿慶更加喜愛,道:「你會射箭嗎?」綿慶道:「我

已學多年了。」乾隆道:「與你三矢,你射射看。」於是綿慶拿起三支箭,一一拉滿弓,勁力射去,三支箭盡中靶心。乾隆又找回了他的歡樂,遂賜他黃馬褂和三眼孔雀翎。這綿慶不僅精於射箭,而且小小的年紀也精通音律,時常為乾隆撫琴。和珅看在眼裡,記在心裡,便把弟和琳的女兒許配給了他。乾隆也很高興,這真是親上加親。因為和珅的女兒已經成為貝勒永鋆的福晉,永鋆是乾隆堂兄弘暻的第八子,乾隆四十三年襲貝勒。 綿慶與和琳之女,此時正是十四歲,本不打算讓他們結婚,但是綿慶孱弱,和珅奏勸乾隆為他們早日成婚,用「喜」沖一沖,可使綿慶強壯起來。所以和珅和乾隆商量選哪一天為他們成親。最後日子定在二月初六日。 時天色已晚,從乾隆那裡回

來,和珅仍回到軍機處,此時福長安仍在那裡沒走,於是二人談了一會話。福長安道:「安排諶露做糧道的事,怎樣?」和珅道:「別人都不說話,唯獨王杰不答應。這廝真是茅坑裡的石頭,又臭又硬。」 在當時,阿桂長期外出不在軍機處,敢與和珅力爭的只有王杰和董浩二人,此次事情剛好董浩不在,軍機處討論湖糧道的人選,和珅提出諶露,而王杰硬是不同意,結果弄到皇上那裡,連和珅也受了訓斥。 諶露是福長安的小舅子,年紀輕,為人刁猾,又沒大本事,王杰奏明皇上。皇上很生氣。

臺灣地區的日韓文學翻譯作品之書目計量研究

為了解決交大二手書店的問題,作者陳虹竹 這樣論述:

在兩種不同文化的接觸過程中,為了溝通交流,需要翻譯作為橫跨語文鴻溝之間的橋樑。臺灣因為地緣、歷史等關係,日本與韓國外來文化在臺灣被廣泛的傳播,已成為日常生活中不可抹滅的一部分,每年文學作品的翻譯也在出版界中占了很大的比率。為了深入探索臺灣日韓文學作品翻譯之情形,本研究透過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NBINet)蒐集相關類號的書目資料,分別以「書目單位」、「包含重印本」、「不含重印本」三種方式探討翻譯作品的分布情形,並以80/20定律觀察作者、譯者與作品間的分布關係。依據研究結果,歸納如下:1.日本文學翻譯作品:(1)出版數量呈穩健成長;(2)半數以上出版量集中於14間出版社;(3)高被譯作品以純文

學最多;(4)高被譯作者與著作量和影響力等因素有關;(5)前6-7位高產譯者翻譯7%以上的作品;(6)以80/20定律檢驗作品與作者、譯者總量之間的關係,以書目單位最為相近。2.韓國文學翻譯作品:(1)出版量集中於2000年後,占整體的97%;(2)半數以上出版量集中於14-15間出版社;(3)高被譯作品多為名著改寫、網路小說、兒童讀物與影劇相關著作;(4)高被譯作者以著作系列作品者為主;(5)9位高產譯者翻譯整體20%以上的作品;(6)以80/20定律檢驗作品總量與作者、譯者之間的關係,作者與作品之比例與80/20定律並不相符,譯者約為25%-30%的譯者群翻譯了近80%的譯作。依據本研究結

論,提出以下幾點應用建議:資料庫方面,或可增加精確度;出版界可以從另一個角度分析日韓文學翻譯作品的現況與趨勢;圖書資訊服務界可以作為選書、讀者服務、推廣活動之參考;日韓語文學門研究者可以據以進行更深入的研究,串接不同領域的專業,豐富文學作品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