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 東 PGY 榜 單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國防醫學院 牙醫科學研究所 李曉屏所指導 陳稚華的 國防醫學院牙醫學系畢業生認知調查研究 (2020),提出亞 東 PGY 榜 單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國防醫學院牙醫學系畢業生、國軍醫院、工作滿意度、留任意願、離職傾向。

而第二篇論文元智大學 社會暨政策科學學系 劉宜君所指導 林孟潔的 影響醫療人員照顧末期病人的死亡因應自我效能之因素探討—以桃園市某醫院為例 (2018),提出因為有 安寧共同照護、死亡因應自我效能、末期病人的重點而找出了 亞 東 PGY 榜 單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亞 東 PGY 榜 單,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國防醫學院牙醫學系畢業生認知調查研究

為了解決亞 東 PGY 榜 單的問題,作者陳稚華 這樣論述:

根據《陸海空軍軍官士官服役條例》,國防醫學院牙醫學系軍費生畢業後規定需於基層服役2年,期滿後回調國軍醫院服務10年,完成12年役期後可選擇退伍至民間單位或續留營服務。但自民國107年6月修正志願役官兵退場機制後,軍費畢業生於基層服役1年後,可以賠償方式提早申請退伍,已相當程度影響到軍中醫官的留任意願。過去國內並未針對牙醫系畢業生進行工作滿意度及留任意願調查,為因應外在環境及內部因素之影響,並了解牙醫系畢業生於大學期間的教育訓練、任官後等因素對其未來發展的影響,以及服役期滿後續留任軍醫院的意願,本研究以問卷調查國防醫學院牙醫學系畢業生的各項認知,以了解背後因素,期能提供作為系所評鑑、往

後軍醫教育及服務政策制定的參考。 本研究以問卷調查方式,統計國防醫學院牙醫學系畢業校友共197位,其中,軍費生共169位、自費生28位,分別來自軍方醫院121位(三軍總醫院及松山分院、國軍桃園總醫院、國軍台中總醫院、國軍花蓮總醫院、國軍高雄總醫院及岡山分院)、非軍方醫院9位及民間牙醫診所67位。問卷經過4位專家進行「效度」評估,並以畢業生進行「信度測量」(前後2次相隔3週,信度為0.7);再以SPSS統計軟體進行各項資料分析,2個類別的相關性,以Chi-square test(χ2 test)進行檢定描述,3組以上的認知比較,以迴歸分析找出各項影響留任的因素。 研究問卷調查分析發現

,影響「工作滿意度」的因素包括完整訓練、薪資待遇、工作氣氛、健康狀況、工時長短、升遷管道暢通度、行政瑣事等;影響「留任意願」的因素包括薪資待遇、進修或研習機會、工作氣氛、完整訓練、學術上資訊、硬體設備、臨床病例數等。而服役期滿後願意繼續留任軍醫院服務的比例(13.5%)偏低則是警訊,建議可從以上項目調整改善,盼進一步提升國防醫學院牙醫學系畢業生服役期滿後,繼續留任軍醫院的意願,並提升整體國軍牙醫師的服務水準。建議牙醫系未來也可增加像是數位牙科、醫病溝通、診所經營管理、3D列印等相關課程。關鍵字:國防醫學院牙醫學系畢業生、國軍醫院、工作滿意度、留任意願、離職傾向。

影響醫療人員照顧末期病人的死亡因應自我效能之因素探討—以桃園市某醫院為例

為了解決亞 東 PGY 榜 單的問題,作者林孟潔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瞭解桃園市某醫院之醫療人員透過安寧共同照護模式,影響其照顧末期病人之死亡因應自我效能之因素。本研究透過「醫療團隊照顧末期病人之死亡因應自我效能調查問卷」,以問卷調查法方式,針對桃園市某醫院之醫療人員,共發出430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340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79.06%。資料分析研究方法為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等。研究結果顯示,桃園市某醫院之醫療人員之死亡因應自我效能各構面在不同年齡、病房工作年資、婚姻狀況及有無小孩等因素有差異;在性別、教育程度及有無陪伴末期家人離世經驗及前次參與安寧療護課程時間等背景變項,則有部分構面達顯著差異。另死亡因

應自我效能與安寧療護認知態度有正相關。綜上所述,研究者建議透過定期病房個案討論會,由較年資較長且照護末期病人經驗較豐富之團隊成員向新進之成員傳授照護技能及心理陪伴技巧,並定期規劃安寧療護及生死學等課程,不僅可提升團隊成員安寧療護認知態度與照護品質,及心理層面自我照顧能力,更能協助瀕死病人之得到更好的善終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