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199不綁約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亞太199不綁約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譚松寫的 血紅的土地:中共土改採訪錄 和劉曉波的 統一就是奴役:劉曉波論臺灣、香港及西藏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LEO小達文西_NO.199 - 第 8 頁 - Google 圖書結果也說明:「印太經濟架構」是美國整體印太戰略下的經貿布局,未來將深化與亞太夥伴合作,範圍包含供應鏈彈性、清潔能源和減碳、稅收與反腐敗,以及新興技術、數位經濟、勞工規則、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亞太政治哲學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和主流所出版 。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科技法律研究所 袁義昕所指導 廖國言的 生物醫療廢棄物處理業者勞務採購契約法律爭議問題之研究 -以雲林縣甲級生物醫療廢棄物處理公司為中心 (2021),提出亞太199不綁約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生物醫療廢棄物處理業者、勞務採購標案法律爭議問題。

而第二篇論文世新大學 智慧財產暨傳播科技法律研究所(含碩專班) 王思原所指導 古思儀的 電影著作著作權原始歸屬之比較研究-臺灣與美國 (2021),提出因為有 著作人、著作權、電影著作、職務著作、共同著作、著作權原始歸屬、共同著作人的重點而找出了 亞太199不綁約的解答。

最後網站Men’s uno 11月號/2013 第171期 韓庚 青春30: 韓庚 青春30則補充:01 極致經典 02 向航海精神致敬 每個領域總會有些梁驚不馴 ... 15 年與 21 年四隻迷你酒限量版,全球首發 199 套,僅選定台灣市場單獨販售,突顯原廠對台灣市場的重視。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亞太199不綁約,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血紅的土地:中共土改採訪錄

為了解決亞太199不綁約的問題,作者譚松 這樣論述:

  1921年,一個幽靈——一個外來的幽靈——悄然降臨在這塊古老的土地上。   九十多年前,沒有人預計到,弱小的它含蓄著一種中國五千年之未有的巨大能量——一種高超地利用、駕馭、強暴土地和人民的巨大能量。   幾十年後,它成功了,它君臨天下,成了這塊土地的唯一地主和絕對主宰。   只是——不到一百年,從打出一個「新中國」的土地革命,到「一舉改變兩千年土地制度」的土地改革,再到賣地、「強拆」的土地財政,一波又一波血雨腥風,使這塊古老的土地,浸透了華夏五千年未有之血紅。   1950年底到1952年底,川東和中國的其他地區均展開了土地改革運動。中國的農村結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地主和富農遭到了殺害、嚴刑等處置。中國官方認為土改是中共建政之初的功績,而除了官方敘述外,極少有學者觸碰這段歷史。   多年來,中國人從來沒有用自己的頭腦去想過地主究竟是怎麼一個群體,更沒有想過去了解一下土改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任由歷史的真相、殷紅的鮮血、民族的不幸掩埋在統治者層層疊疊的謊言、標語、口號和文學家、藝術家們編造的各類作品中。   2003年,譚松因為前一本書被控「顛覆國家政權罪」,還在「取保候審」期間,開始對川東地區(原四川東部、今大重慶地區)的土改歷史展開了調查研究,耗費了14年的時間,採訪了大量的土改親歷者,認為官方的敘述是「洗腦」。最終寫下近40萬字的口述史書稿《血紅的土

地》,記錄了川東土改時發生的歷史。   自2001年起,譚松花了三年多的時間展開了長壽湖右派的調查,完成了50萬字的《長壽湖:一九五七年重慶長壽湖右派採訪錄》。2002年7月2日,他還未完成便遭到了當局「收集社會黑暗面」的指控。隨後他因為「顛覆國家政權罪」被逮捕並關押了32天。此後他還被取保候審了一年。直到2011年,《長壽湖》才在美國出版。   《血紅的土地》觸犯到了官方,和《長壽湖》一樣沒能在中國國內出版。   譚松原任重慶師範大學副教授,因調查土改、反右、劉文彩莊園、抗戰、汶川地震的真相,並在課堂上講述八九六四;2017年6月21日,發表文章〈讀了「從《軟埋》歷史原型看方方的反共反

革命歷史觀」之後〉,為正遭受左派圍剿、獲第三屆路遙文學獎作者方方的小說《軟埋》辯護,認為小說中談及的土改情況是基本符合歷史事實的;終於在中共召開十九大前遭開除。對此,2017年9月29日《紐約時報中文網》有詳盡的報導。   他2017年被迫離開中國,流亡海外,目前旅居美國洛杉磯。   《血紅的土地》證實了中國農民的命運,在中共誕生的那一刻起,已經被註定了。   中共為了自己穩坐天下,據一切財富、資源於自己一身,不惜冤殺數百萬生靈,迫害數千萬他們的子孫,並且至今還讓他們背負著「殘酷剝削壓迫農民」的罪名,與此同時,它自己打扮成「解放」眾生的救世主。它一方面編造地主剝削壓迫的理論、編造劉文彩《

收租院》之類的罪惡,一方面實施剝削壓迫的統治,在謊言的欺騙和暴政的淫威下進行瘋狂的掠奪,這,就是中共統治幾十年的歷史真相……   譚松走訪了12個縣市,訪問了400多個土改親歷者,最後完成這一部土改專訪錄。他要搶救歷史,拒絕讓血腥的歷史真實被吞噬和淹沒。他說,如果我們不去正視苦難和殘酷的真相,這樣的歷史就會重演。   他曾經在《長壽湖》的後記中寫道:「遺忘,讓被扼殺的生命又遭受一次不幸——一種比肉體生命消亡更深刻的不幸。」然而,面對地主的苦難,豈只是生命的虐殺和虐殺之後的遺忘!   地富們在付出了財產和生命之後,還要背負著「罪該萬死」的罵名,被貼上「遺臭萬年」的標記,這才是更深刻的不幸,

最大的不幸。人世間的大不公,莫過於此!就是那一刻,他決定不顧一切進行採訪。說「不顧一切」是因為當時還處在「取保候審」的「服刑期」。   耗費14年 的時間,採訪了大量的土改親歷者,遠非官方的「洗腦」式敘述,譚松最終寫下近40萬字的口述史書稿《血紅的土地》,記錄了川東土改時發生的歷史……聞所未聞的一些現象、一些場景,一些即將被歲月淹沒的個體不幸與歷史真相……   要搶救歷史,拒絕讓血腥的歷史真實被吞噬和淹沒;譚松說,如果我們不去正視苦難和殘酷的真相,這樣的歷史就會重演;中國現在對土改真相的研究還是禁區中的禁區,但一定要有人來做!   多年來,中國人從來沒有用自己的頭腦去想過地主究竟是怎麼一

個群體,更沒有想過去了解一下土改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任由歷史的真相、殷紅的鮮血、民族的不幸掩埋在統治者層層疊疊的謊言、標語、口號和文學家、藝術家們編造的各類作品中。   當年的「土地改革」運動,實際上是一場最野蠻、最殘酷、最血腥、甚至最下流的土匪搶劫。在這個搶劫過程中,有大規模的殺人;有暗地的強姦;有公開的輪姦;更有千奇百怪的種種酷刑。   在這些聞所未聞、難以想像的酷刑面前…….譚松是怎麼去做這部採訪錄的呢?   希望這部採訪錄,既為人們展示當年那真實的一幕,也為有關專家學者們的研究提供一部血肉文本和相關資料。 好評推薦   「這本書正是在感性認知和理性認識的高度結合中,還原了土改血

史和認識了土改血史,並因感性和理性二者兼備而達到了很高的『審美』境界。雖然,這一由鮮血凝結而成的『美』(指認識的真切深刻而言),卻蘊藏著歷史所絕不該有的那一幕幕曠古悲劇。」──辛灝年(作家、學者)   「如果要說這本調查採訪實錄同方方的小說《軟埋》有什麼不同的話(不是指文學形式),那就是,川東土改真實的慘烈程度,百倍於小說!」     ──《紐約時報中文網》2017-9-29

生物醫療廢棄物處理業者勞務採購契約法律爭議問題之研究 -以雲林縣甲級生物醫療廢棄物處理公司為中心

為了解決亞太199不綁約的問題,作者廖國言 這樣論述:

生物醫療廢棄物處理業者受託處理政府機關或政府機關所屬事業產出之生物醫療廢棄物,依據政府採購法相關法令,必須面臨勞務採購之招標、投標、得標及簽訂勞務採購契約等階段,而當生物醫療廢棄物處理業者實際參與勞務採購標案過程中,常有發生面臨勞務採購標案之法律爭議問題,此一議題少有相關論文及研究進行探討,故本文研究方向即在探究生物醫療廢棄物處理業者所面臨之勞務採購標案法律爭議問題,並以站在雲林縣甲級生物醫療廢棄物處理公司之角度鳥瞰參與勞務採購標案之法律爭議問題,尤以勞務採購之招標、投標、得標及簽訂勞務採購契約等階段之法律爭議問題最為重要,所以本文研析範圍專注僅限於勞務採購之招標、投標、得標及簽訂勞務採購契

約等階段,希冀能幫助大家就此些生物醫療廢棄物處理業者所面臨之勞務採購採購標案法律爭議問題有初步了解。關鍵詞:生物醫療廢棄物處理業者、勞務採購標案法律爭議問題

統一就是奴役:劉曉波論臺灣、香港及西藏

為了解決亞太199不綁約的問題,作者劉曉波 這樣論述:

  多年來,劉曉波針對臺灣、香港和西藏問題撰寫了上百篇評論文章,這些文章展現了他思想的徹底性和精神的自由度。劉曉波的超凡脫俗之處,即在於他雖然生活在不自由的中國,雖然有那麼多時間身陷黑獄之中,卻是中國人中少有的、百分之百的「自由人」。他的這些文章,共同指向一個讓那些「天朝衛道士」大驚失色的主題:「讓中國解體,讓人民自由。」   誠摯推薦   達賴喇嘛、余英時、王丹、吳介民、馮光遠、賴中強、黃國昌、姚立明、楊憲宏、張鐵志 作者簡介 劉曉波   中國作家、文學評論家、人權活動家。     1955年12月28日,出生於吉林省長春市。1980年代,以「黑馬」之姿登上中國文壇,1988年獲得

北京師範大學文學博士學位,並留校任教。     1989年,參與天安門學生運動,為「廣場絕食四君子」之一。天安門屠殺之後,被捕入獄。此後成為中國最勇敢和最活躍的異議知識分子之一,在海外出版多部著作,在海外中文媒體和互聯網上發表數百萬字的評論文章。     2008年12月8日,因起草和組織《零八憲章》而被中國當局祕密逮捕。美國學者林培瑞讚揚說,劉曉波的選擇「如撲火燈蛾,無懼於赴湯蹈火」。2010年12月25日,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以「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判處劉曉波有期徒刑11年。其妻子劉霞亦長期遭到非法軟禁。     2010年10月8日,劉曉波因「在中國為基本人權持久而非暴力的奮鬥,已經

成為方興未艾的中國人權奮鬥的標誌與豐碑」,而榮獲該年度的諾貝爾和平獎。如果排除達賴喇嘛的國籍爭議,劉曉波是首位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也是當今世界唯一身在監獄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美國《時代雜誌》將劉曉波與翁山蘇姬、曼德拉、甘地,和馬丁·路德·金恩等一同列為全球「十大政治犯」之一。 臺港藏:離心大逃亡(陳奎德 序)..........................................................................................6 導讀(余杰)............................

...................................................................................................15 第一卷 臺灣 開放的島嶼與封閉的大陸............................................................................................................26 —我看臺灣大選 孫中山的遺產與中共的緬懷................................................

........................................................42 —辛亥革命九十周年隨想 兩岸關係的道義原則....................................................................................................................46 —為《民主論壇》四周年而作 陳水扁為何敢於挑戰中共?...........................................................................

.............................50 兩岸的尷尬和角力........................................................................................................................55 —由臺灣第一夫人訪美談起 雙十節想起孫中山和袁世凱........................................................................................................59 —對袁世凱

的重新審視 贏選舉的阿扁和贏公投的連戰....................................................................................................66 為再燃野火的龍應台辯護............................................................................................................68 話說李敖....................................................

..................................................................................76 臺灣民意對北京強權....................................................................................................................85 一國良制:阿扁的明智選擇...........................................................................

.............................91 老朽的國民黨,勢利的親民黨..................................................................................................100 馬英九當選有利大陸民主..........................................................................................................104 李敖的盛世和鄭貽春的文字獄...................

...............................................................................110 史達林把蔣經國當作人質..........................................................................................................114 國共內戰與放棄對日索賠.....................................................................................

.....................120 布希讚揚臺灣民主的深意..........................................................................................................132 如果統一就是奴役......................................................................................................................135 民主臺灣與民主中國的對話............

..........................................................................................147 —劉曉波vs.吳釗燮 連戰出任中共政協副主席指日可待..........................................................................................165 陳水扁與馬英九的中國政策之異同.......................................................................

...................169 當選的馬英九還敢向中共打民主牌嗎?..................................................................................178 第二卷 香港 幸有香港這塊自由的土地..........................................................................................................186 23條檢驗「胡溫新政」..................................

............................................................................188 七一:大陸的平庸和香港的奇蹟..............................................................................................191 港人勝利對大陸的壓力和啟示...............................................................................................

...199 23條與獨裁者的噩夢..................................................................................................................208 北京從港府執政危機必須汲取的兩大教訓..............................................................................214 珍愛自由和敵視自由的較量.....................................................

.................................................218 —有感於港人大遊行的勝利 中共治港的雙面統治術..............................................................................................................255 讓司徒華先生有尊嚴地回鄉..................................................................................................

....262 御用香港大款的「銅臭愛國論」..............................................................................................265 依法治港的實質是「惡法治港」..............................................................................................268 港人被迫走上街頭............................................................

..........................................................271 化解香港的黑白悲情..................................................................................................................279 香港民主的希望在民間.....................................................................................................

.........285 —有感於港人爭取雙普選「一二四大遊行」 我與《開放》結緣十九年..........................................................................................................293 我看回歸十年的香港..................................................................................................................297 第三卷 西藏 解開西藏死結的鑰匙..

................................................................................................................304 —讀王力雄新著《與達賴喇嘛的對話》 唯色的信仰和中共的無神..........................................................................................................313 西藏危機是唯物主義獨裁的失敗...............................

...............................................................323 我看中共開啟與西藏的談判大門..............................................................................................326 漢人無自由,藏人無自治..........................................................................................................331

序 臺港藏:離心大逃亡     三地的歷史性角色   這本書,是劉曉波有關臺灣、香港、西藏三地及其與中國大陸關係的論著。   記憶中,曉波涉及此三地及其人物的言論不少。而我印象最深者,則是:把達賴喇嘛請回來擔任(全中國的)國家主席。   這對中國這個漢人占百分之九十二國家,是驚世駭俗的一擊。而它恰是劉曉波風格的典型表現。   曉波此念,記錄在他2008 年所寫的一文中:「以達賴喇嘛在藏人的崇高權威和國際上的傑出聲譽,也由於越來越多的漢人皈依佛門,如果中共政權有足夠的政治智慧,漢人有足夠的心胸,那就把達賴喇嘛請回來擔任國家主席,漢藏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   臺港藏問題,說複雜是

很複雜,歷史不同,族群有別,路徑各異,恩怨糾結,源遠流長;特別是中共建政後一個多甲子的洗腦,愈加積重難返,利害關係盤根錯節,牽一髮而動全身。   然而,說簡單也很簡單:就當下的大勢而言,三地皆有相同的指向:強烈抗拒並逃離北京的控制。這一離心傾向,是連接三地民意的樞紐。   這是一個邊緣逃離中心,自由小邦脫離恐龍王國的大逃亡運動。   這正是劉曉波此書中所描繪的大趨勢。書名提綱挈領,提示了他的基本論點。   本書中有相當部分文章,是劉曉波曾發表於筆者當年主編的《觀察》網刊,重覽之下,不由啟動了當年鮮明的回憶並重現了那時的基本感受:「人們注意到,每當中國發生一樁重要事件時,人們都能聽到曉波

那熟悉的、犀利的批判言辭,踏著互聯網的寬頻道路,凌空而來。」當然,發生於臺港藏的重大事件,幾乎沒有遺漏,也都逃不過他的筆鋒。誠如老話所謂「歷史是過去的新聞,新聞是將來的歷史」。   就這樣,本書形塑了當代三地活生生的歷史。   於此,讀者諸君可以循著書中劉曉波當年的眼光溯流而上,探索並目睹臺港藏三地今天發生的故事之來龍去脈,傾聽到到它們的呻吟吶喊,觸摸到它們的苦難與奮鬥,感受到它們的歌哭生死。   關於臺灣,我們讀到臺灣人的二二八夢魘,讀到孫中山與黃興的政治遺產,讀到了作為人質的蔣經國及其命運,讀到阿扁與馬英九的起伏漲落,讀到龍應台那把熊熊野火,讀到李敖那副精明驕橫而又諂媚畏縮的嘴臉,以

及連戰與胡錦濤那廂間裡的機關算盡的焦慮。   面對香港,我們讀到了北京在香港強推23 條的失敗,讀到了港人震撼世界的爭普選大遊行,讀到了維園記念六四的千千萬萬燭光燭淚燭海,讀到了北京治港的雙面統治術,讀到了兩種命運—香港大陸化與大陸香港化—的拚死纏鬥。   涉足西藏,我們讀到了曉波解讀的達賴喇嘛與王力雄的對話,讀到了北京專橫統治與西藏危機的聯繫,讀到了唯色女士因堅守自己的信仰而遭遇的種種厄運,讀到了北京時斷時續與西藏代表談判的策略及其用意,讀到了曉波多年來一以貫之的判斷:漢人無自由,藏人無自治。   此書再現了廿一世紀初葉臺港藏三地與中國大陸關係的曲折演變,勾勒出了其命運的不確定性。在運

筆這些篇章的同時,劉曉波也投身《零八憲章》的修訂傳播。殺青之後,曉波擲筆,坦然為自己的憲政理念和犀利文字,從容入獄。   迄今,曉波已陷囹圄七年,本書所聚焦的三地,其間也經歷了重大事變,在某些方面,與曉波書中所述已有所不同:   臺灣,經歷了風風火火的太陽花學運和再次政黨輪替,海峽兩岸首長實現了六十六年來第一次的馬習會;2016 年,從總統到立法院, 民進黨以壓倒優勢勝選,全面掌權。   香港,其自治權力正在被北京日甚一日的侵蝕,中共過去承諾的普選被以假亂真,或遙遙無期,終於導致撼動維多利亞港灣的雨傘革命,並催生出了力主「香港本土化」的政治力量;與之相對,北京日益削弱「一國兩制」、「港人

治港」,其警力公然越境入港綁架香港居民以及外籍出版商,嚴重侵害香港治權與言論自由,香港法治與自由危在旦夕。   西藏,為抗議北京當局壓迫乃至滅絕西藏的獨特文化與信仰, 一百五十多位僧侶為爭取信仰自由、為促成達賴喇嘛返還西藏而舉火自焚,前仆後繼;而達賴喇嘛尊者,以其強大溫潤的精神力量和悲天憫人的人格魅力,獲得舉世仰慕,風靡全球,並毅然決然放棄政治權力,退出流亡政府,徹底施行「政教分離」,藏人流亡政府的民主選舉業已常態化。   變化誠然神速,然萬變不離其宗。就與中國大陸的關係而言,三地的基本地位及其功能並未改變。要言之:   臺港藏是中國人的代言者。由於中國大陸言論封鎖,以言入罪, 獨立媒體

缺位,由於臺港藏與中國大陸的歷史淵源和地緣關係,對中國大陸民眾的生存狀態感同身受,由於臺港的言論市場與大陸的迥然不同,因此,港臺兩地賦有某種(中國大陸)代言人的功能。考察港臺兩地的自由輿論以及達賴喇嘛尊者與藏人行政中央的言論與文獻, 是觀察中國大陸真實民意走向的重要指標。在這個意義上,臺港藏是中國的風向標,是中國人的出氣口。大陸人不能說、不敢說、沒處說的話,在言論自由的臺港被說出來了,也被流亡印度和西方的達賴喇嘛及藏人行政中央說出來了,這就給世界提供了一個中國大陸真實民意的重要參考系。事實上,臺港藏已經成為國際社社會對中國的最大觀察哨。   臺港藏是中國人大逃亡的仲介橋。從1949(逃臺逃港

)、1959 (藏人逃印)、1962(逃港)、1989(逃港去西方)以來,它們是瀕臨絕境的國人的「出埃及」之路,是通向文明世界之現代橋樑。   臺港藏是中國轉型的導火線。當僵硬的恐龍帝國的中樞日益腐敗頑固野蠻時,在其控制力薄弱的邊遠地帶,天高皇帝遠,它們往往是帝國崩解的先聲和導火線。回望晚清末年,倘若沒有香港(上海租界等)這類遠離北京的邊緣區域作為反清志士的人財以及輿論基地, 沒有邊陲西南四川紳商及民眾的保路運動,辛亥革命難盡其功。事實上,今日的臺港藏,正在日益逼近當年香港和上海租界的對中原變遷的歷史性角色。     臺港藏的「波羅的海之路」   就保障臺港藏自身的生存方式及其自決自治權利

而言,曉波書中臺港藏的近代故事及其當下的演進脈絡,不由不使我腦海中浮現出廿七年前歐洲那條壯觀的「波羅的海之路」—長達六百公里的人鏈。1989 共產中國六四屠城之後,在蘇聯大帝國西部邊緣的波羅的海三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1989 年8 月23 日發生了「波羅的海之路」和平大示威,大約兩百萬人加入了這場活動。人們手牽手組成一個長度超過六百公里的人鏈,穿越波羅的海三國,蜿蜒起伏,氣勢磅礴,鑲嵌在三國大地上,畫出了一幅史無前例無與倫比的雄渾人文景觀。這一壯麗的民意鏈條彰顯了三國共同的歷史命運—在1939 年8 月23 日蘇聯和納粹德國秘密簽訂的《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之後,該三國迅即被蘇聯占領。

這一綿延六百公里長的人鏈示威顯示了波羅的海三國要求脫離蘇聯、各自獨立的不可抗拒的意志。示威之後六個月,1990 年3 月11 日,立陶宛成為首個宣告獨立的蘇聯加盟共和國,8 月20 日和21 日,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也宣告獨立。此後,8 月23 日成為波羅的海三國、歐盟和其他國家的紀念日, 稱為「黑絲帶日」或「歐洲史達林主義和納粹主義受害人紀念日」。   今天的臺港藏三地,正如當年的波羅的海三國,在維護自己的生存方式和基本權利上,三地的政治利益已經歷史性地連接糾結在一起了,殊難分割。如此,它們正在結成一條人鏈,那是一條精神的人鏈,群體相依,眾心相連,蜿蜒綿延,推拒北京,向外發散,離中共當局越

來越遠。臺港崛起的年輕世代,甚至結成了政治的人鏈。香港雨傘革命學生前往臺灣向太陽花運動的學生取經,就是其中最重要的鏈條環節之一。年輕的學子們已經越來越無法忍受北京的蹣跚蠻橫了。 這是臺港藏的「波羅的海之路」。   離心大逃亡   事實上,大中華的多個邊緣地區挑戰中共統治中心,已經成為基本態勢。臺港藏之外,在西北,新疆維吾爾族對於北京的野蠻壓迫業已忍無可忍,中共已覺草木皆兵,從而防範森嚴,但野火卻無時無地不可抑制地在地底蔓延;在北陲,蒙古族也不甘於俯首貼耳,一股整合內蒙外蒙的力量正在萌生,他們試圖恢復其祖先成吉思汗的榮光。   身處當代,倘若從衛星上俯瞰亞太地區,從更寬闊的視野,不難發現,

平衡並制約恐龍黨國、環繞大陸中原的多重環形圈正在逐步成型:   港藏維蒙⋯⋯,這是緊貼中國大陸邊緣線的離心鏈條。   它的外圍,是所謂第一島鏈:北起日本群島、琉球群島,中接臺灣島,南至菲律賓、大巽他群島(Greater Sunda Islands)的鏈形島嶼,它連接的國家、地區:日本、臺灣、菲律賓、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   它的第二層外圍是所謂「第二島鏈」包括日本列島,經小笠原群島、硫磺群島、馬里亞納群島、雅浦群島、帛琉群島,延至關島及哈馬黑拉島等島群連接的國家:印度,緬甸,越南,南海諸國,南韓、北朝鮮、日本⋯⋯   它的第三層外圍是所謂「第三島鏈」, 北起阿拉斯加,經

夏威夷群島延伸經某些美屬太平洋島嶼直至美國重要盟國澳大利亞、紐西蘭。   在地緣政治上,作為殘存的共產大國,當今中國大陸處於相當孤立的地位,可謂四面楚歌。即便是北京當局竭力拉攏的俄國,亦是貌合神離,絕難結盟。此外,河內與北京,因南海爭執,已勢同水火。而北朝鮮更是吃定了北京,金正恩乖張的做派,其潛在動機其實是企圖擺脫北京,向華盛頓投懷送抱。   因此,所有的上述四層鏈條各地各國,在北京政權眼中,基本上皆非友善之邦,源於北京皆視之為美國盟友也。雖然中國外交部門慘澹經營,然收效甚微。雕蟲小技無法解決戰略上的無能為力,蓋因根本的問題出在中國的國家定位。這五年來,亞太地區多個政權交替, 還沒有出現過

一個不親西方的政權。最近的緬甸局勢的變遷特別令中南海痛心疾首,那是中共多年來扶持的反西方反民主的亞洲「釘子戶」,最近也被浩蕩的普世大潮拔除以去了。   曾幾何時,習近平甫一上臺,挾「中國模式」財大氣粗之勢, 自我膨脹,妄言「自信」。內政向毛氏禍國路線倒退,集皇權,逮律師,封網絡,禁媒體、亂股市;外交拋棄鄧氏「韜光養晦」姿態,劍拔弩張,咄咄逼人:震南海,脅鄰國,壓臺灣,縱北韓,「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棰拊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於是廢先王之道,燔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以弱天下之民。」自以為富甲天下,可延續紅色帝國「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然自2015 夏季以來,股市成災, 貨幣貶值,資本外逃,外交孤

立,頓時即被打回原形,陷入楚歌四面煢煢孑立之境,何哉?—「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面臨黨國的衰頹,大陸邊緣的臺港藏當得風氣之先,開始了離心大逃亡。恰似晚清末年,當武昌槍聲劃破夜空時,早已對滿清王朝積怨深重的各省,紛紛通電獨立,兩百多年的王朝,從此一朝傾覆。   臺灣以2014 年的太陽花學運為先聲,以2014 年九合一選舉為前導,以2016 年初的總統暨立委大選為高潮,一個抵制共產中國的離心大逃亡在臺灣已經蔚成風氣,不可逆轉。   香港以2014 年的雨傘革命(和平佔中)為大規模鋪墊,以香港本土運動乃至港獨為觀念前驅,以銅鑼灣書店出版人與員工被綁架到中國大陸為憤怒高潮,一個正在

醞釀的離心大潮正在興起。   西藏達賴喇嘛尊者早在1959 年就被迫離藏入印。不意,其精神世界竟然浴火重生。如今,藏傳佛教廣傳全球,流播四海,尊者已為世界宗師,獲致廣泛同情與支持。中共在西藏罪孽已廣為國際周知, 北京黨國雖仗恃其人口之最、經濟體量之第二之位,各國不得不表面虛以逶迤,然國際社會私下卻道路以目。原因無他,蓋因其作風已與上世紀之法西斯零距離了。   上述地緣政治格局及其趨向,令中南海當局坐臥不安,如芒在背,焦慮之下,慌不擇食,再次向禍國殃民的毛氏暴政求救,遁入絕路:外交上窮兵黷武,向國際主流秩序示威,甚至有意在南海或臺灣海峽挑起戰端,以轉移經濟與政治危機;內政上是當今世界唯一關押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的國家,其意識形態向文革倒退,迫使良心犯上央視「認罪」,抓捕大批維權律師,這種二十多年來再未有過的荒誕奇觀,如今再現於這個政權。   當暴政走向荒誕,我知道,這是末日的徵兆。   這令人想起1900 庚子年間,慈禧太后縱容義和團(當年五毛黨) 殺洋人攻使館,並自下詔書,向列國宣戰,宣稱要「大加撻伐,一決雌雄」後,時任兩廣總督的李鴻章,聞此訊,覆電朝廷:「此亂命也,粵不奉詔」,並迅即與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及李秉衡、袁世凱、袁昶等達成「東南互保章程」,以免慈禧愚蠢野蠻的內外政策殃及東南各省。   筆者相信,倘若今日黨國之主事者為擺脫內政困局,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攻打民

主臺灣時,中國各邊緣地帶的主事者,即使平日再膽怯懦弱,但面對自殺式的瘋狂,也勢必將如同當年李鴻章們一樣,劃地自保,致使其軍令不出中南海,從而令政治中樞在臺海鎩羽而歸, 進而重演慈禧當年倉皇辭廟,逃亡西安的活劇。有鑑於此,本書《統一就是奴役》,更精確地說似應是《武力統一就是妄圖奴役》,而最終的結局,則是紅色帝國的解體了。「及其衰也,百姓怨望而海內畔矣。⋯⋯秦本末並失,故不長久。由此觀之,安危之統相去遠矣。」   想來曉波是對這一想像的前景是心有靈犀一點通的。   是為序。 陳奎德(復旦大學哲學博士,普林斯頓中國學社執行主席,縱覽中國網刊發行人兼主編,美國之音、自由亞洲電台特約主持人。)

導讀 英國作家喬治‧歐威爾在小說《一九八四》中設想了一種新的人工語言,即「新語」(Newspeak)。它是大洋國的官方語言,由真理部炮製。它是一種蓄意削弱表達能力,以壓制異見聲音的工具。「新語」中最著名的一句話是:「戰爭即和平;自由即奴役;無知即力量。」小說家的想像未必勝過現實的荒謬:大洋國並非子虛烏有,今天的中國是升級版的大洋國;與大洋國真理部相對應的,是中共宣傳部;與大洋國的「新語」相對應的,是被中共意識形態毒化的當代漢語。當代漢語中的「愛國」,其實是「賣國」,那些倡導人民愛國的統治者, 家人早已擁有多本外國護照;當代漢語中的「統一」,其實是「奴役」,正如香港親共政客葉劉淑儀所說,只要

你有「中國血統」,你就是「中國人」,你就必須順服共產黨的統治,即便共產黨特工將你越境綁架。 「統一就是奴役」,這是中國第一個應當普及的常識和真相,我在編輯劉曉波的這本論述臺灣、香港和西藏等「帝國邊緣地帶」議題的文集時,靈機一動,選用這句話作為書名(劉曉波正好寫過一篇題為〈如果統一就是奴役〉的文章)。多年來,劉曉波針對臺灣、香港和西藏問題撰寫了上百篇評論文章,這些文章展現了他思想的徹底性和精神的自由度。很多中國異議人士,即便在自由的西方生活多年,仍然像孫悟空一樣,永遠摘不掉頭上的「緊箍咒」。他們的「緊箍咒」,可能是大一統的民族主義,可能是葉劉淑儀式的血統論,可能是對明君賢相的偶像崇拜,可能是對虛

泛的傳統文化的迷戀與緬懷。而劉曉波的超凡脫俗之處,即在於他雖然生活在不自由的中國,雖然有那麼多時間身陷黑獄之中,卻是中國人中少有的、百分之百的「自由人」。他的這些文章,共同指向一個讓那些「天朝衛道士」大驚失色的主題:「讓中國解體,讓人民自由。」 為什麼要關心臺灣、香港和西藏這些「帝國邊緣地帶」?

電影著作著作權原始歸屬之比較研究-臺灣與美國

為了解決亞太199不綁約的問題,作者古思儀 這樣論述:

著作權法的目的在於透過權利之創設,提供誘因,鼓勵創作,以促進社會文化進步。因此,如何在法制設計上,將權利歸屬於適當的權利主體,便成為著作權制度成敗良莠的關鍵之一。電影創作過程係由多人共同參與,著作產出又結合不同著作類別,所完成著作不能被分離利用。面對各自創作貢獻合併為單一著作命題,電影著作之特殊性顯有別於一般著作樣態。探討電影著作之著作權原始歸屬問題,涉及「電影著作」與「著作人」層面。就電影著作的保護命題,美國法與臺灣法採一致見解,應符合原始性與最低創作性之測試基準。在「電影著作人身份認定」與「權利內涵規範 」面向,二國有不同心證理由。美國法以「簡化」原則為手段,採「職務著作」認定。對於「共

同著作人」規範較嚴格,需具共同創作「意圖」;至於共同著作之權利分配,法規設計較為鬆綁,以利於著作在市場流通。我國法採「雇傭關係」或「出資關係」作為判斷,以「契約」為要件。實務多採共同著作觀點,為保障所有參與者之智慧結晶。我國著作權法未明定契約須以書面形式為之,易生紛爭增加司法成本,間接阻礙著作利用與傳播。本文建議可借鏡美國職務著作之法制設計,細緻化限縮規範條件,排除個人高度創意之著作類別,僅適用集體創作,於法院認定雇傭關係與出資關係時,解決不同審級法院產生歧異見解之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