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內外弦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二胡內外弦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孟浪寫的 自由詩魂 孟浪詩全集 和岳南的 南渡北歸三部曲:南渡‧北歸‧離別(全新校對增訂、珍貴史料圖片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二胡內弦定為C調1,外弦C調5,用5-2弦的拉法應該是什麼調呢?也說明:因為二胡外弦規定為a1國際標準音,二胡又限制規定為五度定弦,外弦對著6音,內弦只能對著2音,這一來內空弦的音高就與中央c1高一個音,所以當我們也象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暖暖書屋 和時報出版所出版 。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木材科學與設計系所 林錦盛、黃俊傑所指導 謝鼎展的 木材頻譜特性與蟒蛇皮選擇對於二胡音質之影響 (2013),提出二胡內外弦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二胡、聲學性能、緬甸蟒、頻譜分析。

最後網站你急需的二胡內外換弦法 - 壹讀則補充:要使食指的支點位置固定在指根關節,奏外弦的力點位置在中指外側,與大拇指尖聯合向外用力。奏內弦的力點位置在中指無名指的指尖,特別是無名指是主力手指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二胡內外弦,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自由詩魂 孟浪詩全集

為了解決二胡內外弦的問題,作者孟浪 這樣論述:

  中國當代詩人、華語思想文化圈重要的文學編輯與獨立出版家孟浪先生,於2018年12月12日因肺癌在香港沙田醫院逝世,享年五十七歲。   孟浪的詩在中國現代詩中佔有重要的一席位置,然而孟浪選擇了流亡,多年分別居住在美國、香港和台灣,並用詩歌紀錄和回應世界與時代,以出版醒世立言,可惜事功尚未完成就與世長辭,為了讓他的詩歌繼續流傳,《孟浪詩全集》於焉產生。   一生中,孟浪寫詩近兩萬行。其中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一萬行,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五千行,二十一世紀頭十年寫了三千多行,生命最後的八年則寫了一千多行。   本套全集共分三卷,亦即《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卷》、《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卷》、

《二十一世紀卷》,分別收錄了自由靈魂詩人孟浪在不同時間點所創作的詩作。   作為一位縱貫三十多年的詩歌寫作者,孟浪一生清苦、奔波。他素然地把冰與火集於一身。幾十年順從於命運,漂泊的生存,淡漠的寫作……他內心的火焰總是以苛刻的角度噴放。他善對友人,熱衷詩歌江湖,而溫和的孟浪藏著一顆嫉惡如仇的心,如一隻絲毫不妥協與退讓的反抗雄獅。在中國當代詩人中,沒有誰能像孟浪這樣以「命+詩」的方式死死地追逐著自由。他的生命元素一個是單純,一個是堅定!他的詩歌美學,一是乾淨,二是鋒利!像一首凌厲、兇狠、鼓點般的進行曲,孟浪生存的歌詞句句是自由,伴之步步譜曲的詩的旋律也是自由! 名人推薦   徐敬亞   詩人

∕文學評論家   楊小彬   詩人∕學者   黃燦然   詩人∕翻譯家   黃粱   詩人∕評論家   朵漁   詩人

二胡內外弦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音頻怪物 #琴師 #二胡
音頻怪物-琴師 二胡版 by 永安
Audio Monster - A Stringed Instrument Player (Erhu Cover by YungAn)
http://blog.xuite.net/wangan/njb/61380259

2010年時,在5sing聽了『音頻怪物』(暱稱『老妖』)的『溯世書』,真是驚為天人。他的歌聲多變而控制自如、時而輕聲低吟、時而大氣磅礡,聽完他一系列的作品之後,馬上成為了他的粉絲。

這次要向大家介紹的歌曲是他的2011年作品『琴師』,這首歌收錄在音頻怪物2011年發行『老妖的奇異之旅』中。根據作詞者EDIQ在微博上公布的資料,琴師的原型是鐘儀。鐘儀,春秋時楚人,是有史書記載的最早的古琴演奏家,世代都是宮廷琴師。春秋楚、鄭交戰的時候,楚國鐘儀被鄭國俘虜,獻給了晉國。下面先來欣賞Youtube上的MV:

http://youtu.be/B4VcBCE-8fU

我非常喜歡這首歌的旋律,淒美的旋律中帶有濃濃的中國風。老妖所唱的歌聲,細膩而深具感情,在這首歌裡面也完全發揮了出來。

有幾位網友推薦我拉琴師,加上『樂沙』第16期選了這首作為比賽曲,所以我馬上開始練習。這首歌是bB調,因為最低音是2,所以必須把二胡內外弦調降一個全音才能拉到。旋律雖然三段看起來都一樣,但還是有些細微的不同,要特別注意譜子。全曲使用很多滑音,音準部分也要特別小心。另外,這首歌要表現的,應該是琴師間真摯的知音之情、與離別的不捨。但是它的節奏稍快,要用二胡來表現情感,對我來說還是比較困難的,這也是我特別不足的地方。所以拉得不好的地方,請各位繼續多多包涵指點囉!讓我們跟著下面的簡譜,一起拉這首『琴師』吧~^O^

========================

音頻怪物-琴師 二胡版

原唱:音頻怪物
作詞:EDIQ
作曲:音頻怪物
編曲:劉泰戈
原曲發行時間:2011年9月1日
簡譜:永安
二胡:永安

1=bB
若為此弦聲寄入一段情
6 637 176 563
北星遙遠與之呼應
56 6712 352
再為你取出這把桐木琴
6 637 176 563
我又彈到如此用心
23561 7 5 6

為我解開腳腕枷鎖的那個你
1232355 321 653
哼著陌生鄉音走在宮闈里
123235 32163
我為君王撫琴時轉頭看到你
1232355 321 653
弦聲中深藏初遇的情緒
56563 65656

月光常常常常到故里
356 532 162 533
送回多少離人唏噓
356 532 353
咽著你喂給我那勺熱粥
356 532 1 7 5 1
這年月能悄悄的過去
656 1717 656

燈輝搖曳滿都城聽著雨
6 637 176 563
夜風散開幾圈漣漪
56 6712 352
你在門外聽我練著這支曲
6 637 176 563
我為你備一件蓑衣
23561 7 5 6

琴聲傳到尋常百姓的家里
1232355 321 653
有人歡笑有人在哭泣
123235 32163
情至深處我也落下了淚一滴
1232355\ 321 653
隨弦斷復了思鄉的心緒
56563 65 656

你挽指做蝴蝶從窗框上飛起
356 5322 162 533
飛過我指間和眉宇
356 532 533
呼吸聲只因你漸漸寧靜
356 532 1 7 51 1
吹了燈讓我擁抱著你
656 1717 656

冬至君王施放我孤身歸故地
1232355 321 653
我背著琴步步望回宮闈里
123235 32163
你哼起我們熟知的那半闕曲
1232355 321 653
它夾雜著你低沉的抽泣
56563 65 656

路途長長長長至故里
356 532 162 533
是人走不完的詩句
356 532 533
把悲歡譜作曲為你彈起
356 532 1 7 5 1
才感傷何為身不由己
656 1717 656

月光常常常常照故里
356 532 162 533
我是放回池中的魚
356 532 533
想著你喂給我那勺熱粥
356 532 1 7 5 1
這回憶就完結在那里
656 1717 656
這年月依舊悄悄過去
656 1716 5 6

木材頻譜特性與蟒蛇皮選擇對於二胡音質之影響

為了解決二胡內外弦的問題,作者謝鼎展 這樣論述:

木製樂器無論東方與西方皆有許多不同的曠世巨作,但多半都是以木材來放大弦或是簧片所產生振動。胡琴則是很獨特的案例,使用蟒蛇皮與木材音筒的配合,使胡琴能吟奏出如同人聲般多變的音律。但目前市面上無制式化的琴體與皮膜的配合公式。故此利用頻譜分析儀測定並分析材料頻譜特性與探討材料之物理性質,並加以歸類分析以取得材料之選擇數據。訪談鑫昌二胡琴琴坊,取得許多二胡珍貴資料,將訪談資料與實驗整合並發表使後續學者或製琴師得以參考使用。穩定的二胡音筒對於後續蒙皮有著莫大的關係,如果音筒六邊的特徵頻率不同,蒙皮之數據都不能進行統一,只擇最接近值來搭配。會使後續演奏時的不純淨、渾厚及發悶等問題產生,是一把優良樂器所不

允許的。由聲壓頻譜圖看出,不同的演奏者,並不影響基頻與泛音分佈,故非專業演奏人員也可藉由頻譜分析儀對二胡進行客觀指標的評判。 聲壓頻譜圖的各相關數據帶入公式之中,獲得其純淨度、渾厚度及是否發悶的客觀指標。其中可以得知純淨度差值,改良二胡內外弦皆高於傳統二胡內外弦3 dB/20u Pa以上。渾厚度部分改良二胡的高頻部分響應超過5%。傳統外弦低頻中頻差值平均超過38%。

南渡北歸三部曲:南渡‧北歸‧離別(全新校對增訂、珍貴史料圖片版)

為了解決二胡內外弦的問題,作者岳南 這樣論述:

全新增訂版,未刪節最全本,增加二十多萬字增訂內容 首次披露中央研究院大量珍貴史料、照片 補充大量親歷者採訪資料,如曾氏家族後人、劉文典等大師後人親述 全新校對增訂、珍貴史料圖片版 大師遠去再無大師 全景再現20世紀中國大陸最後一批學術大師群體命運的劇烈變遷   作者岳南耗費十餘年心血,三下江南與西南邊陲實地採訪與考察,遠赴台灣國立清華大學,更兼2015年重走抗戰中大師內遷路,搜閱整理近千萬字珍貴史料及親歷者口述資料,第一次全面描述了20世紀最後一批學術大師群體命運的劇烈變遷。   南渡北歸,分為《南渡》、《北歸》、《離別》三部,岳南講述的是上個世紀大批知識分子冒著抗戰的炮

火由中原遷往西南之地,爾後再回歸中原的故事,再現國難當頭大師的風骨典範。整部作品的時間跨度近一個世紀,所涉人物囊括了二十世紀人文科學領域的大部分大師級人物,如蔡元培、王國維、梁啟超、梅貽琦、陳寅恪、錢鍾書等。本書三部曲對這些知識分子群體命運做了細緻的探查與披露,對各種因緣際會和埋藏於歷史深處的人事糾葛、愛恨情仇進行了有理有據的釋解,讀來令人心胸豁然開朗的同時,又不勝唏噓,扼腕浩歎。   《南渡北歸‧南渡》(全新校對增訂、珍貴史料圖片版)是《南渡北歸》第一部,描述了抗戰爆發前後,中國知識分子和民族菁英的生活,以及從敵占區流亡西南的故事。時間從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始,繼之平津淪陷,北大、清華

、南開等大學南渡西遷,先長沙後昆明、蒙自辦學的歲月,同時涉及中央研究院史語所、同濟大學、中國營造學社在抗戰烽火中艱難跋涉的歷程,突出地描寫了蔡元培、胡適、陳寅恪、傅斯年、梁思成、李濟、林徽因、金岳霖、梅貽琦、馮友蘭等知識分子的生活、學術、精神與情操,搜羅集富,規模宏大,意旨宏遠,堪稱中國知識分子抗戰時期的群雕。   《南渡北歸‧北歸》(全新校對增訂、珍貴史料圖片版)是《南渡北歸》第二部,著重描述了抗戰勝利前後,流亡西南的知識分子的學術追求、思想變化與不同的人生遭際,時間跨度約為抗戰中後期至1948年末,國民政府搶運國寶與「搶救學人」計畫,連同選舉首屆中央研究院院士為止。突出地再現了董作賓、李

約瑟、童第周、陶孟和、沈性仁、梁思永、蔣夢麟、聞一多、劉文典、羅庸、鄭天挺、吳晗等中外知識分子,在民族危亡的艱難歲月裡,顛沛流離,不屈不撓的堅強意志。從不同的角度還原了西南聯大學潮與聞一多被刺案真相,對自由知識分子群體於時代大潮中的分化與演變,做了深入細緻的探究,被蓄意掩蓋的歷史隱祕得到了充分揭示。   《南渡北歸‧離別》(全新校對增訂、珍貴史料圖片版)是《南渡北歸》第三部,描述了流亡西南的知識分子,在回歸久違的故土家園之後,因內戰爆發和各自的政治歧見,不得不忍痛離別,遙天相望,以及在海峽兩岸不同的生活環境和政治氛圍中所遭遇的命運劇變。除述及遷往臺灣的朱家驊、胡適、梅貽琦、傅斯年、李濟、董作

賓、石璋如、蔣夢麟、葉公超等幾位大師級人物,著重描述了留在大陸的梁思成、梁思永、林徽因、陳寅恪、吳金鼎、曾昭掄、曾昭燏、陳夢家、穆旦、向達、葉企孫、饒毓泰、吳宓、錢鍾書等知識分子群體,不同的政治追求與愛恨情仇。令讀者感知歷史真相並扼腕浩歎的同時,也生發出「在史中求史識」的衝動,並從中吸取一些歷史的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