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級會計學開放式課程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另外網站會計學開放式課程ptt - 軟體兄弟也說明:會計學開放式課程 ptt,... 也讀不下去所以就去估狗科系的資訊可以上大學的課程查詢網站查查四年的必修聽聽開放式課程翻翻課程相關的課本內容也可以到ptt相關看板爬 ...

國立東華大學 財經法律研究所 陳忠將所指導 江玉美的 所得稅法中租稅規避研究~以營利事業所得稅爭議問題為核心之探討 (2017),提出中級會計學開放式課程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營利事業所得稅、實質課稅原則、租稅規避、過少資本稅制、隱藏性盈餘分配。

而第二篇論文逢甲大學 會計學系 康淑珍所指導 劉任翔的 應用合作學習教學策略於中級會計學之研究 (2016),提出因為有 合作學習、學習成效、中級會計學的重點而找出了 中級會計學開放式課程的解答。

最後網站1072-140132 中級會計學(二)則補充:訪客無法存取這一課程,請登入。 繼續. 返回.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中級會計學開放式課程,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所得稅法中租稅規避研究~以營利事業所得稅爭議問題為核心之探討

為了解決中級會計學開放式課程的問題,作者江玉美 這樣論述:

壹、研究動機:所得稅,是國家最主要的稅收,但台灣現行所得稅制,存在效率及公平的問題─稅基侵蝕日益嚴重,稅制的漏洞讓富人得「合法」避稅,例如,兆豐洗錢案;永豐金弊案;王雪紅「假公益、真避稅」,而且2012年兩稅合一稅改,導致假外資橫行,因此,貧富差距日益嚴重、稅負重擔落在中產與受薪階級頭上。綜上所述,稅制改革成為社會關切的議題!貳、研究目的:盼藉由本論文的討論,能夠提供政府所得稅制改革的參考,有助於建置更公平正義、財政平衡與均富生活的租稅環境,兼顧財政永續及國家長遠發展。叁、研究方法:彙整國內外相關的議題、期刊、研討會內容;並且,參酌教科書、註釋資料及財政部、司法院網站資訊。以「文獻分析法、案

例分析法、比較分析法、歸納法」,探討國內判決:「所得稅法中租稅規避」爭議;同時,提出國內學者建議及國外作法,使抽象法律得以具體化。肆、實質課稅原則:一、實質課稅原則的涵義:指稅法之適用,形式與實質不同時,應探究實質經濟意義:廣義之實質課稅原則,包括脫法避稅行為,依量能課稅原則調整。實質課稅原則與納稅人權利保護相輔相成,而且與稅務人員權利保護息息相關;畢竟實質課稅原則追求的是稅法之公平正義、經濟實質與保護納稅人權益。稅務機關運用實質課稅原則查核且負舉證責任,稅務人員不因保護納稅人權利而招致圖利他人之懷疑,或因執法過當而招來圖利國庫之非議,權利可獲合法保障,達到徵納和諧目的!二、建立更周延的反避稅

機制:2016 年三讀通過受控外國公司 (CFC)、實際管理處所 (PEM) 制度,與 2004 年訂定的「移轉訂價查核準則」、2011年增訂的「反資本弱化原則」,構成我國四大反避稅機制。而且為防堵跨國性逃漏稅, 2017 年財政部發布「金融機構執行共同申報及盡職審查作業辦法」,預計2019年實施共同申報準則(CRS),2020年進行各國金融資訊交換,建立透明金流軌跡,加強我國金融活動信譽評。法案正式實施後,企業成立受控外國公司(CFC)或實際管理處所(PEM)在台灣,視為境內公司來課稅。同時,2017年三讀通過「所得基本稅額條例」修正案(建立個人CFC制度),避免營利事業 CFC 制度實施後

,衍生以個人名義設立 CFC 方式規避適用。另外,為加強查緝逃漏稅,2016年修正所得稅法第66條之9;訂定「維護租稅公平重點工作計畫」伍、結論與建議:司法院研議制定適用於刑事、民事、行政訴訟的證據法專法;仿效日本、德國和美國成立專業稅務法庭;法官可借重具財經背景的司法事務官,對課稅事實進行認定,直接對課稅事實做出判決;稅制採總額主義(相牽連的稅案一起解決爭訟);建立裁判憲法審查(訴願)制度;並恢復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擴大稅基、培養稅源,以創造整個社會的財富。

應用合作學習教學策略於中級會計學之研究

為了解決中級會計學開放式課程的問題,作者劉任翔 這樣論述:

  為因應全球化之經濟活動競爭,財會人員於實務上將須具備更多的專業判斷技巧與溝通表達能力。為達成此目標,會計教育的策略就相形重要。過去研究發現,注重解題的傳統會計教學很難培育出學生的專業判斷與溝通表達能力。本研究旨探討合作學習教學策略在中級會計學之應用,並比較合作學習前後對學生專業判斷與溝通表達的成效。本研究以某私立大學會計學系二年級修習中級會計學課程之學生為研究樣本,有別於以往採用控制組與實驗組之研究,以一學期為研究時間,針對合作學習前與合作學習後進行實驗教學。本研究分別以個案發現問題及專業知識筆試作為衡量學生專業判斷能力的替代變數,亦分別以團隊合作與書面(口頭)表達作為衡量學生溝通表達能

力的操作變數,採用實驗教學與問卷調查之混合研究方法進行分析。  本研究實驗結果發現,學生透過合作學習的方式學習,對於學習成效方面不論是發現問題能力或專業知識能力皆有顯著地進步。同時,將受測者依照隨機區集設計之變異數分析進行分組後,以避免各組內仍存在異質性現象,實驗結果顯示中度學習成就之學生群組經過合作學習後其學習成效明顯優於高成就與低成就群組,支持教育因材施教的精神。本研究問卷調查分析結果,亦發現經由合作學習活動皆能提升學生自身的團隊合作能力與表達能力。本研究結果可供會計教育制定決策之參考。證實合作學習教學策略有助於培育學生具備財會人員所需專業判斷技巧與溝通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