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氣象局超大豪雨定義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中央氣象局超大豪雨定義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周婉窈寫的 島嶼的愛和向望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新雨量分級Q&A全書下載 - 中央氣象局也說明: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網站導覽. ::: 首頁; 新雨量分級Q&A全書下載 ...

逢甲大學 水利工程與資源保育學系 葉昭憲、林秉賢所指導 黎宗翰的 林道邊坡崩塌風險評估 —以郡大林道為例 (2021),提出中央氣象局超大豪雨定義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崩塌風險評估、不安定指數、邏輯斯迴歸。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大氣科學研究所 周仲島所指導 梁玉笙的 2018年9月8日臺北豪雨之觀測研究 (2020),提出因為有 臺北豪雨、短(長)延時豪雨、雙偏極化雷達、中尺度渦旋的重點而找出了 中央氣象局超大豪雨定義的解答。

最後網站豪雨、大豪雨、超大豪雨怎麼分?氣象局修正標準更明確則補充:依據中央氣象局「修訂豪(大)雨雨量分級標準」草案,未來大雨改為24小時累積雨量達80毫米以上,或1小時雨量達40毫米以上;豪雨指24小時累積雨量達200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中央氣象局超大豪雨定義,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島嶼的愛和向望

為了解決中央氣象局超大豪雨定義的問題,作者周婉窈 這樣論述:

我們走到現在,未來應該可以越來越好; 但是,我們絕不能忘記我們的前輩、無名的平民和我們所尊敬的社會菁英們的犧牲。 因為他們的犧牲、他們的血汗和努力,我們才能走到今天,讓希望有機會落實。   —周婉窈   本書集結了臺灣史學者周婉窈寫於二○○八〜二○一六年期間的文章,   而這八年正好是臺灣主體意識遭受強烈衝擊的時期,   對於長期從事臺灣史研究、關心臺灣社會發展的她來說,   有如踏入陰暗的幽谷,看不到日光。   於是,在這八年中,   我們在太陽花運動、反課綱微調等社會運動場域中,   都能看見周婉窈教授親自參與、積極以專業知識導正視聽的身影。   此外,她也透過文字,苦心闡述作為主

體的臺灣歷史,以及前人的努力,   以及臺灣走到現在的不容易。   周教授戲稱這本文集是「抗戰八年文集」,   是臺灣價值對抗強國價值的努力,   內容分為「呼喚轉型正義」、「思索我們的歷史」、   「歷史的文學向度」、「懷思故人」、「向望的所在」五篇,   以史家的角度,寫史也寫人,   從不同領域反思臺灣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本書特色   1.    一個台灣史學者在學術論文之外,以史家的角度,思考國家、社會、族群等各種面向的文字記錄,寫史也寫人。   2.    從這些文章中,我們看到幾位台灣歷史研究前輩如王世慶、曹永和等人的風骨與堅持,看到作家平路在小說中所展露的台灣宿命與台灣

人的焦慮,知道台灣在轉型正義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3.    在周婉窈教授的歷史之筆下,這些文章都不僅只是發言稿或序文,而是具有深厚的文化、社會與歷史底蘊。  

林道邊坡崩塌風險評估 —以郡大林道為例

為了解決中央氣象局超大豪雨定義的問題,作者黎宗翰 這樣論述:

臺灣人口稠密、交通便利,山區道路開闢普及,諸多林道及農路是山區居民對外聯繫的唯一交通要道,而山區道路之養護不易,極需精確道路的穩定性,本研究利用歷史資料與現有邊坡資料作道路潛勢評估,期望能更精確掌握道路之穩定性,做出適宜之應對。本研究以郡大林道為實證區,對林道之邊坡劃分分析單元,蒐集自2005年至2017年之崩塌資料,選取坡度、坡向、地質、高程、道路占比、距河道距離、降雨等七個崩塌潛勢因子,以不安定指數法與邏輯斯迴歸模型建置崩塌潛勢模式,依照其結果分為低崩塌潛勢區、中崩塌潛勢區、中高崩塌潛勢區及高崩塌潛勢區四個等級,並驗證模式探討預測之準確率。經研究結果,邏輯斯迴歸模式驗證之準確率為65.3

%,並在後續加入復育率做為新的崩塌潛勢因子進行討論,發現整體準確率上升至80.1%,而本研究中整體崩塌潛勢因子由坡度與地質之重要性最高,而高程之重要性最低,顯示崩塌潛勢因子選用之重要性;最後本研究將模式匯入超大豪雨與豪大雨之實際雨量進行估算,相對危險之路段為0K~5K、16.3K~17.8K、20K及29.3K以上等路段。關鍵詞:崩塌風險評估、不安定指數、邏輯斯迴歸

2018年9月8日臺北豪雨之觀測研究

為了解決中央氣象局超大豪雨定義的問題,作者梁玉笙 這樣論述:

2018年9月8日傍晚在臺北市發生的大豪雨事件,造成臺北地區多處的都市閃洪與積淹水災情。當日雙北地區有多個地面雨量站達到24小時累積降雨超過200毫米的記錄(即中央氣象局的長延時豪雨定義)。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在豪雨期間總共有9個雨量站觀測到60分鐘累積雨量超過100毫米的驚人降雨強度,最高的記錄為信義區挹翠山莊測站所量測到的138毫米。這次豪雨事件雨勢相對集中於北市南區,並顯示出極具短延時豪雨的特性。本論文利用五分山氣象站的雙偏極化雷達與中尺度站網資料進行中尺度分析,探討造成9月8日傍晚臺北市豪雨的強對流天氣系統,其發展移動、結構特徵、以及形成機制等。再分析資料顯示,北臺灣周邊的低層環境存在

較多水氣,在此豪雨個案的對流胞形成之前,北部外海鋒面帶有零星回波移入陸地,但最初並未有完整組織,而在鋒面南移、東北風風速增加後伴隨著中低層環境的渦度,才使北部沿岸的對流得以在大屯山東北側迎風面地形上舉升,而後逐步發展、整併,並隨著鋒後東北風越過地形進入臺北盆地。衛星雲頂影像及雷達資料顯示,此中尺度對流系統在進入盆地之後出現明顯旋轉滯留特徵。由雙偏極化雷達風場及渦度分析則顯示,此個案在盆地內形成中尺度渦旋,伴隨強回波並滯留二小時左右。渦旋的旋轉性質使其中心兩側呈現反向偶極的風場特徵,並存在垂直風切。當渦旋發展至成熟期的時候移至市中心,造成傍晚臺北市南區的短時豪雨。雷達雙偏極化參數則在對流系統南緣

反映了入流區的特徵,低層西風進入系統的輻合位置出現了ZDR的極值,並有部分垂直結構,但發展高度低於融解層,顯示此對流的垂直速度並不大,是一個以暖雨過程為主的劇烈降水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