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沿岸流烏魚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中國沿岸流烏魚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林佩穎,李怡志寫的 港都人生:旗津島民 和小泉武夫的 令人大開眼界的世界漬物史 :美味.珍味.怪味的舌尖歷險記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烏魚子由來】年節吃烏魚子前,你必須知道的5件事!也說明:每年冬季一到,沿海許多漁村就開始熱鬧起來,為的不是迎接寒流到來,而是迎接隨著洋流游來數十萬斤的烏魚。 歲末將至,年節闔家夜桌上不可或缺的烏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木馬文化 和遠足文化所出版 。

中原大學 設計學博士學位學程 黃承令所指導 莊凱証的 生活漁場知識作為無形文化遺產保存之研究—以澎湖風櫃里為例 (2019),提出中國沿岸流烏魚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關鍵詞:風櫃里、澎湖、漁場、在地知識、無形文化遺產、傳統知識與實踐。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人類學研究所 呂欣怡所指導 楊柏賢的 寓居於海陸之際:高雄西南海岸基礎設施與多樣社群實踐 (2019),提出因為有 海埔地、基礎設施、自然本體、異質社群、海陸韻律、縫隙、漁業採集的重點而找出了 中國沿岸流烏魚的解答。

最後網站目錄 - 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學系則補充:台灣烏魚的盛漁期為每年的十一月至一. 月。 參考資料: ◎參考書目-. 漁具漁法何. 權 ... 大陸沿岸流主要是由中國大陸沿海的河. 流的河水所供給到東海水團,該水團據. 有低溫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中國沿岸流烏魚,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港都人生:旗津島民

為了解決中國沿岸流烏魚的問題,作者林佩穎,李怡志 這樣論述:

港都人生,討海靠港 探訪十五位職人耆老,手繪五十幅岸邊街景 紀錄島嶼的身世,刻劃時代的面容   本書探訪十五位職人耆老,或在幫傭生活流轉,或從赤貧裡翻身,或是習得一身好手藝度過時代的風雨。他們見證了日治時期的市街,經歷二戰期間盟軍轟炸,一九五五年浙江大陳遷村,眼見一九六六年前鎮加工出口區成立,一九七五年的第二港口「破港」,一九八四年過港隧道啟用。這些變化牽動了港都的發展,無可避免地左右了時代裡的小人物。   從以養殖為業,由淺灘貝類撐起生計的小漁村,到吞吐國際貨櫃的大港,再以觀光為主力,以海鮮餵養假期的洶湧人潮。旗津——是高雄港無法忽略的一頁歷史。   沿著海岸線,走進港都,逐

頁閱讀數十年的遷徙來去。登島上岸,踏入旗津,十五位職人匠師、地方耆老,從漁村到大港,自岸邊到深巷,他們窮盡畢生的技藝,說出與這個島嶼相遇分離的記憶。他們的生命故事,描繪了旗津的身世,刻劃港都自漁業至工業的發展歷史,也呈現了成為大港的代價。   港都人生,靠海而生。蚵田曾是養活一大家子的生計來源,手工漁網與手繪漁旗曾因輝煌漁業而有過風風火火的年代。淺灘曾有豐厚肥美貝類,岸邊人家划著竹筏航行,彼時污染尚未入侵。然而一九七五年高雄港第二港口開通,以水道劃開旗津與小港間的聯繫,旗津成為孤島。岸邊風貌改變,港邊人家的生存方式也因此改變。原有依海而生的養殖漁業因工業發展而逐漸消失,在地居民則各尋出路,留

下來的人繼續依海而生。時代的風吹向造船業,船廠與相關行業因應而生,跑船、造船、修船,精巧的螺絲,高度專業的手工螺旋槳,養活了多少港邊家庭。   數十年間,旗津餵養的人口除了世居的家族,還來自浙江大陳、彰化、澎湖、基隆、印尼等地,外地早成在地。他們在貧瘠的漁村找到生路,於蓬勃的大港站穩腳步。   回首過去時光,成為崩隙郭水發記憶裡的蚵田,莊師傅的手工漁網,柯師傅親手調配染料繪製的漁旗,遠渡重洋的印尼女子秋娥,蔡阿世的造船廠,客家阿貞的烤魷魚……本書深入探訪在地的耆老、職人與老店,見證聚落的興衰,聽他們與她們細數日本殖民下的童年,經歷二戰時期緊縮的物資與密集的空襲,凝結大時代歷史的大陳新村。見

識越戰期間的美軍停泊,記憶中的沙子地,跟著遠洋漁船出發,迎接每艘進港的船隻……,每個小人物的生活,每位職人的精巧手藝,都是旗津的歷史,這片海岸線所承載哺育的討海人,不管是老在地新住民,歸鄉人異鄉客,都寫下了港都多樣的人生。 本書特色   •以圖文細膩呈現旗津的人文風貌   •深入採訪旗津相關行業及歷史業:養殖業、造船廠、修船業   •描繪在地老店與職人匠師:漁旗、漁網、車葉等 推薦人   王御風(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基礎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鄭順聰(作家)   吳瑪悧(國家文藝獎得主)   宋世祥(「百工裡的人類學家」發起人)

生活漁場知識作為無形文化遺產保存之研究—以澎湖風櫃里為例

為了解決中國沿岸流烏魚的問題,作者莊凱証 這樣論述:

  現代漁民會視老一輩漁民的生活智慧為不符合時代需求的過時觀念,特別是與自然環境融為一體的生活漁場知識,久而久之,恐會走向失傳、無人承接的局面。基於此,本研究以在地知識為核心,探究澎湖縣馬公市風櫃里生活漁場知識。諸如居民賴以維生的島嶼環境,潮汐、浪流、山勢、燈火、季節、漁具、漁法、漁獲、組織等,皆是在此漁場環境生成。其漁場認知與漁業觀點必然在歷時性與共時性裡一一實踐。透過島嶼漁場文化的發掘研究,一方面探討人與海洋環境互為擾動之生活關係,建構澎湖生活漁場知識。每一段時空記憶與經歷來自於代代相傳或是個人摸索的過程,深化之後,對於周遭環境的了解與運用,遂能建構一套親近海域的哲理與自我生存的重要技能

。另一方面在於探討風櫃漁場生活經驗,以在地居民為探討中心,其所延伸的各式環境面向,如自然環境的變化如何影響在地居民的生活思維,或風櫃居民的自然觀、時間觀、空間觀可以在生活漁場知識裡找到哪些蛛絲馬跡等課題。進而針對生活漁場知識之探討,試以地方知識、現象學、人文地理學、無形文化遺產等理論基礎來論述及建構風櫃生活漁場知識體系之輪廓,一是人與漁場環境的關係;一是漁場知識的實踐,並導入無形文化遺產保存之探究。  研究對象以澎湖風櫃里為例,風櫃聚落是澎湖典型的漁村,漁業結構表現於在地的生活樣貌,地理位置座落於澎湖本島201縣道尾端,臨海的生活環境,其生計連結,自然與周邊海洋資源有關,造就了以海維生的產業宿

命。當科技文明逐漸凌駕當代社會時,傳統知識勢必受到衝擊,包括人的技能、口傳、工藝與學習模式、價值判斷等,其影響程度可大可小。因此,風櫃漁業生活漁場知識的形成,必須奠定於:人與環境之間的身體實踐,互為主、客體的相互作用,以學習為底,進而內建個人與他人的經驗指數。風櫃生活漁場知識,其傳統性仍保留在中壯年、老一輩的身上。口語之間的在地語言,包括魚種的俗名、漁法的俗稱、手作的漁具、氣候的辨識等等,可謂是延續既有的傳統生活。本研究為蒐集風櫃里漁場知識文化內容,採取多面向的研究途徑,包括田野調查、潮間帶作業參與、社區文化性資源踏查、理論基礎建構等面向。主要採取質性研究方法,以社會文化、個人經驗、言談文本為

探討方向,探究風櫃居民的生活漁場及其相關知識。  因此,風櫃里生活漁場知識值得登錄為無形文化遺產的理由為:具有悠久的漁業發展歷史,漁村結構完整,許多在地知識源自於祖先傳承,代代相傳的生活經驗,居民擁有世代傳承的知識觀點與集體記憶,並經由各時期的發展與轉變,形塑出屬於風櫃里的漁場知識文化;放緄(延繩釣)、魷魚拖釣等漁法仍依循海流潮汐、天候辨識等傳統知識作業;大公(船長)與船員的組織或父子、親友的船組,得以繼續傳承地方漁場知識並實踐之;在地信仰的篤信,民俗規範的遵守等超自然力量的展現,可謂是民俗生活的一環;漁場環境的善用與定位,表現於各種捕魚技術、開船方法以及山範辨視等。以上皆為無形文化遺產保存之

重要內容。  研究結果認為風櫃里生活漁識知識具有無形文化資產之傳統知識與實踐、民俗、口述傳統等類項登錄之絕對保存價值。風櫃漁業發展悠久,自清領時期起,歷經日治、戰後,以及至今,至少已有三代以上的相傳經驗,代代相傳的歷史性與傳統性的發展脈絡更是顯明,放緄、魷魚拖釣等漁法仍繼續延續老一輩的討海知識與信念,每一發展階段皆有其不同的知識塑成與特質,一日為海,終身為海的生活觀,更加說明生活漁場知識的永續性與在地性。風櫃里的案例,可以是臺灣、澎湖在推動無形文化資產保存之先例。日後,建議風櫃里生活漁場的保存與發展,大致可朝向科技設計的運用、環境教育的導入、文化旅遊的地方活化、文資保存的登錄與指定以及生態保育

的合作等面向著手,其最終的目標,在於島嶼型永續生活學習中心與島嶼生態博物館之建構。

令人大開眼界的世界漬物史 :美味.珍味.怪味的舌尖歷險記

為了解決中國沿岸流烏魚的問題,作者小泉武夫 這樣論述:

人類歷史上最悠久的加工食品,飲食文化中最令人欣喜的出現漬物、醃菜、醬菜…在全球各地,它擁有數以百計的各式稱呼!日本發酵學達人小泉武夫 帶你從漬醃物重新認識世界   ●除了美味開胃的辣白菜,韓國人還嗜吃臭氣沖天的醃魟魚?  ●日本人無所不醃,山珍海味蔬菜水果全都可以化身可口漬物!  ●中國的「泡菜」取名其來有自,全因為醃漬過程中真的會冒泡?  ●川燙、油炒、燉煮…德國酸菜熱熱吃更好吃。  ●泰國人喜愛涼拌青木瓜,馬達加斯加島人熱愛醃漬青芒果!   所有加工食品裡頭醃漬物的歷史最悠久,是人類開創的飲食文化當中最令人感到欣喜的一種食品。地球上幾乎每個國家都擁有醃漬物文化,而且各個民族都會對它感到親切

、嚮往,有時甚至會寄予浪漫,透過漫長的歷史來培育它。   除了蔬菜的根、莖、葉,魚貝類、肉類,甚至是果實類都一直是醃漬物的材料,而且這裡頭還充滿了人類的奧妙智慧。例如醃漬物在製作的時候,可以讓香味更加豐富,同時提高保存性;食用的時候不但可以促進食慾,甚至還能夠攝取有益身體的重要成分。醃漬物的起源可追溯至史前時代,而人們透過醃漬物的製作還能夠學習到不同的事物,進而累積豐富的知識。   從日本醃漬物的現況來看,這個國家一年可生產一百數十萬噸,出貨金額更是高達六千億日圓,規模非常龐大。雖然近幾年來多數日本傳統食品消費量持續在減少,但唯獨醃漬物每年都在增加。這項擁有古老歷史的嗜好品需求不減反增的謎,換

句話說,也就是人類喜歡這種醃漬物的理由究竟是什麼?其實答案就是醃漬物這種食物對於眾人來說,無論何時都充滿魅力,而且吃得越多,就越會被它的香氣所俘虜。   本書企圖從各個層面來探索醃漬物的魅力。首先從歷史著手,來驗證人們起初邂逅這種食物的點點滴滴。醃漬物是種充滿地方色彩的食物,想要明白其魅力的原點,就必須身體力行,用舌頭、鼻子與眼睛來品嘗。因此接下來就是實地走訪日本全國醃漬物的產地,以「諸國醃漬物風物誌」的手法,來敘述與該土地息息相關、發展成長的醬菜香究竟是什麼樣的東西。   最後是以「醃漬物民族誌」的方式,來敘述這個深受眾人喜愛又充滿魅力的食物與各個民族有什麼關係,至於熟壽司這種獨特的醃漬物以

及日本魚貝類醃漬物也另起章節敘述。此外,卷末還附上與醃漬物分類和原理相關的資料,提供讀者做為基本知識參考。   在此將本書獻給喜愛醃漬物的人,希望能夠有助於讀者增加和醃漬物有關的知識與資訊,甚至是成為讀者的話題。 作者簡介 小泉武夫   1943年出生於福島縣。東京農業大學釀造系畢業,專攻釀造學與發酵學,現為東京農業大學教授,國立民族學博物館共同研究員。主要著作有《灰燼文化誌》(Libro)、《發酵》(中公新書)、《銘酒誕生》(講談社現代新書)、《納豆的快樂》(講談社)、《中國怪食紀行》(日本經濟新聞社)、《嘗盡地球怪食》(文藝春秋)、《發酵食品禮讚》(文春新書)。 譯者簡介 何姵儀   躲在

鄉下、閒暇之餘種菜捕魚、熱愛飲食文化卻不敢吃生魚片的日文譯者。 前言 9 第一章 醃漬物的歷史 11 1 日本的醃漬物歷史 12誕生的靈感來自鹽與魚?得到鹽之後日本最初的文獻紀錄關於「香之物」醬菜店的誕生與發展 2 中國的醃漬物歷史 22鹹菜、醃菜與醬的意思先行的肉醬與魚醬醋與醃漬物的關係做為醃床的「糟」 3 朝鮮半島的醃漬物歷史 32 4 其他國家的醃漬物歷史 34調查湄公河流域最早使用醋的巴比倫 第二章 日本醃漬物遊記 39 1 比較各地醃漬物風味 40北海道—經常使用水產品東北地方—醃漬物王國關東地方—風味清雅的醃漬物中部地方—豐富多變的名產近畿地方—展演歷史深度中國地方—豐富的醃漬材

料四國地方—來自山海的恩澤九州地方—為數不少的根菜與魚貝類醃漬物沖繩地方—使用熱帶系列材料 2 吾家醃漬物舞台 55阿茶羅漬茄漬酸莖醃白菜野澤菜漬高菜漬與廣島菜品嘗鮮花的文化醃蘿蔔壺漬東京名產醬蘿蔔與福神漬鹹梅干鹹梅干的作法醃蕪菁奈良漬歷史悠久的味噌漬甜醋漬木通果與山葡萄的熟壽司大館的醃紫蘇果 流傳世家的美味名稱奇異的醃漬物 3 醃漬物徒然草 94「雅香」還是「合香」-醃漬物的香味鹹梅干與反射條件有趣的澤庵氣味吾家珍味之一—昆布片味噌漬吾家珍味之二-蛋黃味噌漬吾家珍味之三—醃豆腐豆腐乳的魅力烤過再吃的醃漬物,米糠醃魚余吳町的「米糠醃活香魚」醃漬物是整腸藥 第三章 醃漬物民族學-來自異國的醃漬物

 113 1 同為醃漬物大國的中國 114不同民族之間的醃漬物中國醃漬物的分類泡菜與榨菜 2 泡菜國,韓國 122種類多達數十種的泡菜泡菜的作法與促進健康的效果讓全韓國「動起來」的泡菜辣椒的辛辣奧妙臭氣沖天的醃魟魚 3 泰國的醃漬物 132用來做菜的「Phak Dong」利用洗米水醃的醃漬物香味奇特的鹽漬蟲 4 緬甸的醃漬物 139東南亞數一數二的醃漬王國連豆芽菜也可以醃漬拿茶葉來發酵 5 菲律賓的醃漬物 145 6 歐洲的醃漬物 146代表歐洲的西式泡菜讓日本人感覺過於刺鼻的酸味酸高麗菜,Sauerkraut 7 其他國家的醃漬物-從尼泊爾、非洲到墨西哥 152 第四章 「熟壽司」的神奇世界

 157 1 探究其起源與傳來日本的歷史 158熟壽司的起源與兩條傳來的的路徑日本代表-近江的鯽魚壽司奢侈至極的魚卵熟壽司日本海沿岸的熟壽司黑潮孕育的青花魚熟壽司吃了更健康的熟壽司日本各地的熟壽司 2 尋訪中國的熟壽司 171做為少數民族的飲食文化醃漬長達四十年的侗族熟壽司醃漬十年的豬肉熟壽司 3 朝鮮半島的熟壽司 178以海魚為材料 4 東南亞各地的熟壽司 180泰國越南柬埔寨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尼緬甸 5 其他國家類似熟壽司的醃漬物 189極北的醃漬物熱帶亞洲與非洲 第五章 尋訪日本魚類醃漬物 195 北海道的松前漬與鹽漬鮭魚腎北海道常見的醃鯡魚琳琅滿目的醃魚卵鹽漬花枝(鹽辛)的「赤造」「黑造

」鯡魚的醃魚白與鱈魚的親子漬在青森嘗到的花枝沖漬日本也有肉類醃漬物因智慧而誕生、來自伊豆七島的kusaya魚類醃漬物的發源地,北陸珍饈-醃海參腸的製作方式世界最珍奇的發酵食品寶漬—石川縣的夢幻美味內陸地區的魚類醃漬物飛驒的寢壽司與長良川的香魚潤香近畿地方的魚類醃漬物中國、四國的魚類醃漬物長崎的珍饈,烏魚子九州的魚類醃漬物沖繩名產,臭肚鹽辛 資料 何謂醃漬物 235 1 醃漬物的分類 236發酵醃漬物與無發酵醃漬物依材料分類 2 「發酵」與發酵菌 240大為活躍的乳酸菌耐鹽,但不愛空氣 3 醃漬物的原理 245「醃漬」是怎麼一回事酵素的功能為何 4 醃漬物的營養成分與保健機能性 248維他命與膳

食纖維的寶庫礦物質亦相當豐富的醃漬物 後記 255 第二章 日本醃漬物遊記1 比較各地醃漬物風味日本是世界數一數二的醃漬物王國。別小看這個小小的島國,從北到南全國各地可是擁有獨具特色的醃漬物名產品,種類多到不僅可以比較各地的醃漬物風味,甚至還可寫出一本日本列島醃漬物遊記呢!就讓我們先大致瞭解一下各地的醃漬物特色與當地的特產醃漬物吧。北海道—經常使用水產品此地從以前就是水產加工業發達的地區,常見使用鯡魚、鮭魚、魷魚、昆布、螃蟹、鯡魚卵與鱈魚卵等水產品的醃漬物。這裡還有我最愛的「麴漬鯡魚」「米糠漬鯡魚」「麴漬鮭魚」。此外使用魷魚與昆布醃漬的「松前漬」亦相當有名。「松前漬」是將魷魚、昆布、鯡魚卵(

有時是使用胡蘿蔔)等材料切成絲,混合之後放入味醂與醬油內醃漬而成的。這裡還有「醋漬蟹肉」。有一次我買了這個特產,回家煮好飯之後把這個醋漬菜撒在上面做成蟹肉散壽司,味道還不錯呢。那麼北海道是不是找不到根菜類的醃漬物呢?其實不然。函館地方的大沼蕪菁醃漬的「蕪菁千片漬」就十分出名。最近「茖蔥漬」與「光皮木瓜蜜糖漬」等新興特產也越來越多。另外,將鱈魚、鮭魚、墨魚、牛尾鯥、鹹鮭魚卵、鱈魚卵與扇貝等醃漬在酒粕裡,並且細心地一片一片包起來的酒粕漬亦十分熱門。東北地方—醃漬物王國這裡是擁有「醃漬物王國」這個關鍵字的地區,長久以來歷史均以農家為中心發展,地形多田地,糟糠與味噌之類的醃床種類豐富,加上東北地方的人

口味又比較重(平均每人的食鹽攝取量在日本全國各地居首位),讓這個地方擁有不少種類繁多的傳統醃漬物。在這個號稱醃漬物王國的東北地方當中,種類最為多樣的就是秋田縣,例如此地的「煙燻醃蘿蔔」或「煙燻醃漬物」就十分特別。這是將蘿蔔垂吊在圍爐上方的天花板,底下用柴火的煙燻過之後,再放入糟糠裡醃漬,口感特殊而且燻香獨特。另外,同樣以蘿蔔為原料的還有「柴刀漬」。這是將柴刀切成的大塊蘿蔔放入麴裡醃漬而成的,在當地又稱為「Gakko」。不過有時秋田縣的人也會將醃漬物統稱為「Gakko」。加上擁有日本海這個得天獨厚的好漁場,秋田縣自古以來漁獲量豐富,其中以雷魚(鱸魚目)最為有名,甚至還以此為材料做成「雷魚壽司」(

後述)。青森縣亦擁有不少山珍海味醃漬的名品,其中以將昆布、魷魚、鯡魚、鯡魚卵切碎混合,並且浸泡在利用醬油與酒等調好味的醬料裡醃漬的「津輕漬」最為出名。此外還有「油漬扇貝」之類的新產品。山形的「青菜漬」是將一種在當地名為青菜的芥菜以鹽漬的手法醃漬而成的。此外,這個地方的「小茄芥末漬」亦十分有名。這是以果房較小的民田茄這個山形特產為材料,將其與芥末醃漬而成的。隔壁的宮城縣有「長茄漬」。這是將仙台特產的長茄子一刀不切,直接以鹽醃漬而成的特產,非常熱門。岩手縣也有各式各樣的醃漬物,其中以「金婚漬」最為知名。這是將越瓜的籽剔除之後,填入用昆布捲起的蘿蔔與胡蘿蔔這兩種菜絲,之後再放入味噌裡醃漬而成的。這種

構造的醃漬物又稱為「印盒漬」。福島縣以「三五八漬」與會津的「鯡魚漬」最廣為人知。所謂三五八指的是鹽、麴與飯以三、五、八的比例混合調成醃床,只要是醃漬在這種醃床的根菜都會以此為名。會津地方的鯡魚漬是將鯡魚乾連同山椒葉浸漬在像甜醋醬油的醬汁裡,這個真的會讓人吃了食慾大開。屬於乾燥魚肉的鯡魚乾對於生活在會津這個離海遙遠的地方的人而言,自古以來就是非常重要的蛋白質來源,而鯡魚漬就是善用智慧製成的醃漬物。山形縣有「近江漬」。這是將名為青菜的芥菜與蘿蔔、胡蘿蔔、菊花切碎混合之後浸在醬油裡醃漬而成的,而青菜與蘿蔔釋出的辛辣滋味讓人吃了忍不住眉笑眼開呢。

寓居於海陸之際:高雄西南海岸基礎設施與多樣社群實踐

為了解決中國沿岸流烏魚的問題,作者楊柏賢 這樣論述:

高雄西南海岸自1950年代起,經歷不同時期治理思維下的海岸工程,除了不斷形塑海陸之際的地景,也牽涉到土地、空間、物種、社群活動、知識動員等交織的過程。不同於過往臺灣西海岸社科研究將焦點置於漁村或漁港,本研究從海岸出發,以高雄港十二年擴建工程、第二港口開闢、南星計畫與近年的洲際貨櫃中心工程等當地的海岸工程為例,探討在海岸人工化過程中不同尺度行動者如何相互連結與動員?在不斷打造海岸的過程中,跨尺度的社群、魚、海水、泥沙如何共構與寓居,形成何種社會關係與想像?本論文奠基在近年基礎設施對於人類學與自然的討論,將高雄西南海岸的變遷視作基礎設施化的過程,並藉政府檔案、科學研究報告、工程規劃書與民族誌等材

料,分成三個面向回應上述問題。首先,將高雄西南海岸的人工化放在戰後臺灣西海岸「海埔地」開發的脈絡,說明國家如何藉由「基礎設施的作業」(infrastructural work),將法規、機構、知識、技術、人、非人物種與自然現象等異質元素,組織進海岸基礎設施的網絡系統,形塑人、非人物種與地球作用力複合而成的海岸自然本體。第二,聚焦在各尺度人類行動者如何動員科學知識、論述、對土地的情感與日常生活經驗,一再協商與模塑海埔地穩定/變動的狀態,而海埔地也成為需要人類維持的建成環境。第三,將視角轉移到自然現象與非人物種,藉由不同時期基礎設施作業中的泥沙與魚,指出在地社群的採集實踐實際上交織在被基礎設施化、

不停變動的海陸韻律,持續生成社會關係與想像,並說明基礎設施系統內在「縫隙」展現的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