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等的教育:批判教育社會學的九堂課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不平等的教育:批判教育社會學的九堂課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黃庭康寫的 不平等的教育:批判教育社會學的九堂課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教育學系 林原宏所指導 黃隆興的 家庭社經背景、社會資本與文化資本對學生學習表現與教育抱負之影響:植基於PISA 2018臺灣學生的分析 (2021),提出不平等的教育:批判教育社會學的九堂課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家庭社經背景、社會資本、文化資本、學習表現、教育抱負。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文化創意產業經營學系碩士班 蕭旭智所指導 李筱婷的 咖啡證照人的誕生 (2021),提出因為有 文化社會學、咖啡證照、咖啡師、職人的重點而找出了 不平等的教育:批判教育社會學的九堂課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不平等的教育:批判教育社會學的九堂課,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不平等的教育:批判教育社會學的九堂課

為了解決不平等的教育:批判教育社會學的九堂課的問題,作者黃庭康 這樣論述:

  教育是階級翻身之鑰,還是階級複製之鎖?   1970年代興起的「批判教育社會學」深入探討了這個無人可置身度外的教育之謎。   常識上,教育促進平等,但現實裡的教育卻弔詭地不斷複製階級不平等。學校不只透過課堂傳遞知識,還透過隱性課程,將有助於鞏固現存社會秩序的觀念,偷偷植入學童的意識當中。看似公平的升學與分流制度,也因各家庭的文化資本分配不均,藍領階級孩童向上流動的機會幾乎淪為泡影。   批判教育社會學犀利指出這些扭曲教育的通道,讓我們看見教育體制表面公平底下的不平等,娓娓描摹化石般僵固的社會階序,如何透過教育而世代繁衍。   本書介紹了批判教育社會學的九道議題,舉凡學校制度與資

本主義經濟的符應、意識形態的再生產、象徵暴力的施展、語言及課程符碼的運作,以及教育思想的演進等教育社會學重要概念,在此皆有鞭辟入裡的討論。對於歷經教改運動及課綱爭議事件的台灣,本書則可提供一幅明晰的輪廓,讓讀者批判思考教育與社會的關係,並將思辨轉化為教育現場的實踐與行動,一起催生出更公平的體制。      本書特色   ◆凸顯批判取向的教育社會學研究。   ◆以經典閱讀的方式帶領讀者深入閱讀。   ◆點出這些經典教育理論在提出時,所受到的文化脈絡限制。      專業推薦   本書並非只是浮面地介紹個別學者的研究,學術研究有其理論脈絡及引發的爭議與發展,再加上社會文化背景的差異,讓某些理論

觀點在跨文化的研究上可能有所限制,而必須加以修正。作者本人在跨國及跨文化的教育研究,持續有豐富且深入的研究成果,因此能就相關研究所引發的爭議及發展提出言之有物的批評,讓讀者能清楚不同理論爭議關鍵之所在,而非只是浮光掠影式的閱讀記誦。──蘇峰山(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副教授)  

家庭社經背景、社會資本與文化資本對學生學習表現與教育抱負之影響:植基於PISA 2018臺灣學生的分析

為了解決不平等的教育:批判教育社會學的九堂課的問題,作者黃隆興 這樣論述: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家庭社經背景、社會資本、文化資本對學習表現與教育抱負之影響。本研究以PISA 2018的臺灣學生為分析對象,運用結構方程模式來檢定本研究所提出的研究模型,以及研究模型之恆等性。研究結果顯示:1. 家庭社經背景對社會資本與文化資本有正向影響。2. 家庭社經背景、社會資本與文化資本對學習表現有正向影響。3. 家庭社經背景透過社會資本與文化資本對學習表現有正向影響。4. 家庭社經背景、社會資本與文化資本對教育抱負有正向影響。5. 家庭社經背景透過社會資本與文化資本對教育抱負有正向影響。6. 學習表現與教育抱負有正相關。7. 家庭社經背景、社會資本與文化資本影響學習

表現與教育抱負之研究模型具恆等性。 最後,依據研究結果對教育人員、學生家長、後續研究與PISA資料庫提供相關建議。

咖啡證照人的誕生

為了解決不平等的教育:批判教育社會學的九堂課的問題,作者李筱婷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探究咖啡證照人的養成和實做,運用文化社會學及進入田野的角度,觀看咖啡證照教室作為咖啡產業的教育場域是如何運作,並試圖拼湊出咖啡證照人的多元樣貌。布赫迪厄(Pierre Bourdieu)認為每一個場域就像一個網絡,而社會施為者就像其中的遊戲參賽者。在咖啡證照中心裡的每一個行動者,皆是這場遊戲的參與者。行動者根據自身所擁有的籌碼(資本)、所處的位置作出有利的選擇。經由擔任咖啡中心的課程助理,深入參與觀察一間台灣全球精品咖啡協會( Specialty Coffee Association, SCA)證照補習中心運作的真實面貌,並從中尋找未來適合進行訪談和觀察的對象。除了從咖啡教室中的講

師、助理及學生中挑選對象之外,也從日常咖啡廳跑店的過程找尋能夠從外部描繪SCA制度的咖啡師。田野採集時間咖啡證照中心教學助理自2019年9月至2020年3月止;台北咖啡廳咖啡師自2020年5月至2022年1月,並於2021年12月考取SCA咖啡師初、中級證照。希望透過現場直接參與觀察咖啡師,將咖啡師整體表演視為主要的訊息來源,不完全依憑他們所說出來的話,更著重在紀錄他們當下的行動表現以及他們的決策和所處環境之間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