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分析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分析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林雨,劉堂發,湯恒寫的 證券投資實務:了解中國證券市場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財務報表分析】A股投資者注意!!這家上市公司怎麼了??也說明:[財務報表分析-挖掘上市公司專題]A股投資者注意!!這家上市公司怎麼了?? 近日,開始學習財務報表分析的課程發現,財務報表背後竟然有這麼多故事老闆 ...

國立中山大學 兩岸高階主管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林豪傑、熊國鉞所指導 蒲盈霏的 日月光併矽品案之研究 (2019),提出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分析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收購整合法、五力分析、半導體、封裝測試。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屏東商業技術學院 國際企業所 劉子年所指導 劉新屏的 以巴菲特選股模式挑選投資標的:在台股與陸股之實證研究-以工程承攬業為例 (2013),提出因為有 洪瑞泰、工程承攬業、巴菲特的重點而找出了 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分析的解答。

最後網站【財報分析】新手教學:看懂四大財報、10步驟輕鬆分析一間公司則補充:每一個數字在不同行業所代表的意義也不一樣。 網站推薦. 以下介紹幾個台股、美股上市櫃公司財報查詢網站. 台股.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分析,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證券投資實務:了解中國證券市場

為了解決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分析的問題,作者林雨,劉堂發,湯恒 這樣論述:

  本書強調基礎性與應用性的統一,力求實現理論聯繫實際,透過列舉大量案例,增強對學生分析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並且要求學生進行模擬操作,讓學生樹立風險意識,慢慢形成自己的投資理念。當然,這也是一本自學證券投資的入門教材。

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分析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主持人:楊應超
第一季-第12集:賺高薪需要具備的能力
節目直播時間:週五 14點
本集播出日期:2020.11.27

⏭ 章節:
00:00 頻道片頭
00:07 開場
01:12 節目片頭
01:30 賺高薪需要具備的能力
24:18 Q&A:股票如何停利或停損
34:24 Q&A:第一季13集節目後,請用臉書粉絲頁繼續聯絡
45:07 請繼續提問:你活著不是為了工作,祝大家早日達到FIRE財務自由
48:24 節目片尾
48:50 頻道片尾

📝 名詞補充:
1. Manage Expectation:預期管理
2. Assume - "Make an ass of U and ME":不要亂假設,再確定比較安全
3. Stephen Covey -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美國有名的效率提升書
4. Responsive:做事要很快的回覆
5. 10Q and 10K:美國上市公司需要公佈的季報和年報
6. Charles Schwab,Fidelity,Vanguard:美國三大免交易費的證券商
7. Market Timing:抓股市的時機進場退場,很不建議,因為很難
8. Opportunity Cost:機會成本

📚 參考書訊:《財務自由的人生:跟著首席分析師楊應超學華爾街的投資技巧和工作效率,40歲就過FIRE的優質生活》 https://eslite.me/w24ad

#楊應超 #財務自由 #FIRE


-----
訂閱【豐富】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豐富
按讚【豐富】FB:https://www.facebook.com/RicherChannel

日月光併矽品案之研究

為了解決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分析的問題,作者蒲盈霏 這樣論述:

近年來半導體產業面臨短期調整的現象,導致行業景氣下滑;台灣企業更面臨中國大陸及全球廠商的強大競爭壓力。然而,環境的變動也為日月光創造了收購的契機,期望透過打群架來提升競爭能量,因此在2016年啟動了合併矽品的計畫,並在2018年4月30日以日月光投資控股公司名稱重新掛牌上市。本論文主要探討,當初日月光看到了什麼問題,基於什麼動機、目的而併購矽品,同時也進行併購後日月光控股的競爭力分析。本研究首先檢視兩家公司的SWOT(優勢、劣勢、機會、威脅),藉以審視兩家企業面臨的內部與外部環境差異與問題。然後利用收購整合法,探討日月光公司併購矽品公司的目的及價值,分析此價值是否可以強化日光的封測業務,增強

資源運用效率。最後,再審視日月光及矽品實質合併後的競爭力表現。研究結果可以作為後續併購個案的參考。

以巴菲特選股模式挑選投資標的:在台股與陸股之實證研究-以工程承攬業為例

為了解決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分析的問題,作者劉新屏 這樣論述:

摘要本研究運用股神巴菲特之投資理念為主軸,配合洪瑞泰先生的研究,針對台灣及中國大陸兩地的工程承攬業作為研究範圍,挑選出好公司,作為投資的參考。在台灣及中國大陸,挑選2012年營業額中工程承攬業業務占當年度營業額50%以上的股票公開發行公司做研究分析。並依據以下步驟:1.上市時間達兩年以上、2.稅前淨利挑選大型股、3.股東權益報酬率(ROE)、4.低盈餘再投資率、5.配股配息率、6.老闆的誠信、7.五年平均股息及股利折現法等以上步驟挑選出好公司與好價格。經過以上步驟篩選,共挑出台灣地區上市公司共四家可以達到好公司的要求,而大陸地區股票,雖有多家公司為ROE平均15%以上與低盈再率,但在盈餘分配

上多以發放股票股利為主而非現金股息,因此配息率無法達到40%的要求予以淘汰。本文獲得以下結論:1.中國上市的工程承攬業上市時間多在十年以內,台灣則多在十年以上;2.中國公司多為國營企業,台灣則均為民營企業;3.中國企業規模一般都較台灣企業規模大很多;4.中國企業經積極開拓海外市場,台灣除中鼎工程等少數幾家外,承包工程的地點多以台灣為主,嚴重影響未來企業的成長與獲利;5.中國公司雖然在ROE及盈再率的表現亮麗,但多以配發股票代替配息,台灣的公司則以配息為主;6.折現法所挑出的合理價與平均每股盈餘法的偏低價較為接近,可以做為買入參考價;7.在使用平均每股盈餘法求取合理價及偏低價時應注意計算期間每股

盈餘走勢;8.挑選出好公司以後要耐心等待,當購買價格越低時,則獲利空間也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