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代 Larry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一世代 Larry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ColinKahl寫的 疫後震盪效應:防疫政治學與世界秩序的崩潰 和珍.特溫格的 i世代報告:更包容、沒有叛逆期,卻也更憂鬱不安,且遲遲無法長大的一代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燎原出版 和大家出版所出版 。

國立臺北大學 法律學系一般生組 陳彥良所指導 許立軒的 特別股制度之研究-兼論開放上市上櫃公司複數表決權特別股 (2020),提出一世代 Larry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複數表決權特別股、雙層股權結構、股東平等原則、一股一表決權原則、控制權強化。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政治學系 陳陸輝、蔡宗漢所指導 林政融的 台灣人認同的世代分析:階層世代分析模型的初探 (2019),提出因為有 世代分析、台灣人認同、階層世代分析模型、族群的重點而找出了 一世代 Larry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一世代 Larry,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疫後震盪效應:防疫政治學與世界秩序的崩潰

為了解決一世代 Larry的問題,作者ColinKahl 這樣論述:

「疫情不可免,但流行病是可選。」 一場疫病大流行兩年過去了,對社會的震撼效應依然餘波盪漾 疫後世界該何去何從,它打破的舊世界秩序又該如何修復?     唯一從多方面回顧過去700多個日子防疫作戰失敗與成功的故事。這是一場全人類的浩劫!我們不能忘記,單一疫病全球超過5億確診(數字還在新增當中),突破620萬死亡的大流行,留給我們是哪些教訓!全世界從一開始的無關痛癢、事不關己,到最後的驚嚇,乃至於惶恐,彷彿末日電影般的場景發生在我們的周遭。COVID-19在毫無預警的情形下,成了你我這一世代人類不想要的共同記憶。封城、隔離、口罩、疫苗、足跡已經成了我們的日常,消毒、量體溫、篩檢變成了習慣。疫情

發生之前的生活,彷彿是另存在別個世代的記憶。何時才能夠恢復COVID-19發生前的日子?我們還回得去嗎?     解答這個問題之前,先來看看事情是如何發生的。是從哪裡開始的?為什麼會發生這種事情?它沒有給我們太多時間反應,在一轉眼間,病毒殺向了亞洲、美洲、歐洲、中東,任何飛機可以到達的地方,病毒就可以傳播,全球危在旦夕,就地避難、停止活動成了我們唯一能夠殺死它的手段。最後發現,病毒並沒有因為這樣而滅絕,變種讓它更為兇猛,一時之間,人們束手無策。政治人物病急亂投醫,不再相信科學,專家都被擱在一旁,更加深了疫情的發展。大國沒有肩負起本該有的任務,全世界亂成一鍋粥,病毒也找到機會繼續孳生了。本該引領

民眾走出困境的首長,紛紛出爐奇奇怪怪的解藥,民粹主義還沒有打敗病毒,人民卻快速地感染、病倒了。面對第一擊,我們是輸了!     兩位美國主要的國家安全專家,從對世界各地官員的訪談和廣泛的研究,提出民粹民族主義和大國競爭,如何導致對百年來最嚴重疫病採取令人丟失性命的糟糕應對方式的經過。對有史以來最詭異、影響最重大的這些日子,道出最真實的觀察結果。根據COVID-19對全球的影響,以及它將在21世紀對美國和世界秩序產生的震盪效應,作者提出鏗鏘有力的主張。     COVID-19將我們所認知的世界秩序給打亂了。它不僅僅破壞了衛生健康這種事,最重要的,維繫人類即有秩序的社會、經濟、內政,甚至是地緣政

治的布局都遭受到破壞。大國利用醫療物資作為外交手段,逼迫小國就範,甚至趁人之危,大搞大外宣,全球一致對抗單一危機的倡議,最後淪為口號。各國為了自保,紛紛關閉邊境,禁止航班入境。短短幾個月時間,二十多年來在消除極端貧困方面取得的成績完全付諸流水。多年努力建立的全球化、地球村,一夕之間全都灰飛煙滅。原本已經脆弱的國家更是進一步遭到掏空。美中醞釀中的衝突白熱化,民主國家與威權主義在全球的角力愈演愈烈。這是一場真正的全球危機。     一場COVID-19讓人類現出了最醜陋的那一面。國際合作幾乎完全崩解,世界主要領袖話不投機,幾乎根本沒有溝通。各國在機場搶物資、停止醫療物資的出口或強制對方要出口的畫面

還歷歷在目。危難之際,人類展現的是叢林原則,弱肉強食的生存法則。疫苗競賽成了各國要主宰他人或保護自己的靈丹妙藥,該是先保命還是要兼顧權勢呢?作者的結論,需要集體應對,唯有團結一致,人類才可能滅絕病毒或減低災害。     在下一次全球疫病大流行到來之前——作者預警一定會再來——人類會有補考的機會嗎?是時候檢視這兩年的錯誤,檢討我們的缺失,參考成功的案例,盤點將來我們要如何應對。面對下一次的攻擊,我們必須做好準備!     二十人專家、學者為本書把關、審閱、建議:   喬希‧巴斯比,奧斯汀大學林頓‧詹森學院副教授   戴雅門,史丹福大學教授   法蘭西斯‧加文,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教授兼基辛格全球事務

中心主任   布魯斯‧瓊斯,布魯金斯研究院副院長   康寧迪,美國國際開發署COVID任務小組執行主任   史都華‧派翠克,美國外交關係協會資深研究員   雷戴克,布魯金斯學會非常駐高級研究員   夏皮羅,歐洲對外關係委員會研究主任   維克多,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全球政策與戰略學院創新與公共政策教授   布萊克維爾,前外交官、政治學者   布蘭茲,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高級國際研究學院季辛吉全球事務中心特聘教授   富利洛夫,澳洲智庫「羅伊國際政策研究院」執行董事   大衛‧高頓,英國國際戰略研究所地緣經濟學暨戰略資深顧問   妮亞‧金恩,美國亞斯本戰略集團執行長   愛德華‧魯斯,英國《金融時報

》駐美國首席評論員   麥艾文,白宮國安會前亞洲事務資深主任   大衛‧米勒班,國際救援委員會執行長兼會長   雅莎.蒙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高級國際研究學院國際事務實踐副教授   蕭可,美國企業研究院外交與國防政策總監   歐漢龍,布魯金斯研究院資深研究員   本書特點     1.作者的專家背景,加上訪問的其他當事者,還原疫情爆發以來的種種事件與經過   2.從遠因到近源,清楚說明疫情失控之後的那些荒腔走板的糟糕應對   3.本書要檢討的是歷史,而非個人,如何再應對可怕的疫病是這本書的重點   4.從多方面去理解,疫情影響的不單單是衛生議題,也是經濟、內政、外交等問題   鄭重推薦     

林氏璧(前台大感染科醫師)   好評推薦     跨黨派現、卸任美國高階官員重量級好評推薦   這本雄心勃勃且引人入勝的書,由美國兩位主要的戰略專家撰寫,將這場疫病擺放在歷史脈絡中,並為我們在這場危機之後如何建立更完善的國際體系提供了重要建議。——瑪德琳‧歐布萊特 (Madeleine Albright),柯林頓時期國務卿     作者是我國兩位重要的地緣政治和美國外交政策專家。本書針對全球如何應對COVID-19、疫情在全球產生的後果,以及它對國際秩序的未來具有什麼意義,提供了至關重要的觀察。——蘇珊‧賴斯 (Susan Rice),歐巴馬時期國務卿 現任白宮國內政策委員會主委     以歷

史、報導和真正的全球視角為基礎,這是引領我們如何向前邁進、不可或缺的歷史初稿和藍圖。——班‧羅德斯 (Ben Rhodes),歐巴馬時期副國家安全顧問     美國醫生拉瑞‧布瑞里安 ( Larry Brilliant) 曾經說過:「疫情是不可避免的。流行病是可以選擇的。」本書及時、抓住重點,提出必要的行動呼籲,展示政府、國際組織和公民必須採取的步驟,以便為我們所有人提供更可靠和永續的安全。——薩曼莎‧鮑爾 (Samantha Power),歐巴馬時期駐聯合國大使現任國際開發總署署長     兩位對當前美國在國際事務中的角色,有最敏銳觀察的作者所撰寫,一本最及時、有見地、發人深省的書。他們的分

析應該讓所有關心美國外交政策行為的人停下來深思。他們的建議為未來的美國政府指出了一條重要的前進路徑。——菲歐娜‧希爾(Fiona Hill),川普時期白宮國家安全會議歐洲暨俄羅斯事務資深主任     COVID-19疫情加速並暴露了已經破敗的國際秩序的現有狀況。我想不出還有那兩位比作者更好的觀察家,可以幫助我們理解這個巨大的轉變時刻,以及它對美國戰略的意義。本書是一本非常有價值的書,它既重要又及時。——威廉‧伯恩斯 (William J. Burns),歐巴馬時期副國務卿現任中央情報局局長

一世代 Larry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在「#宅經濟」+「#疫經濟」+「#新經濟」下,如何尋找高增長股?《致富解碼》今集邀請到中原資產管理投資總監及博立聯合創辦人簡志健(紅猴)、洪龍荃(Larry),介紹新書《#瞄準新世代增長股》,教你發掘優質的增長股,擺脫舊經濟思維!

【第9集主題:#增長股】
主持:天窗文化集團 CEO 李偉榮、資深 iBanker 蕭少滔
➤ 業界嘉賓:簡志健(紅猴)、洪龍荃 Larry(中原資產管理投資總監及博立聯合創辦人)
兩位於2010年代中為香港第一代的投資Blogger,其後分別投身投資界,從不同渠道吸收投資知識及經驗,大家有着同一投資理念,2017年前一拍即合,創立投資品牌「博立」,為客戶夥伴管理他們的投資組合,並於一年前正式與中原資產管理合作,重塑品牌為「中原博立」,管理規模倍增,目標成為香港本地價值投資的一個新興代表,並藉投資為社會出一分力,建立投資的正面思維。

00:00 致富解碼第9集
00:05 本集精華
00:50 嘉賓介紹
02:25 為何價值投資現時仍是成功的投資方法?
05:01 如何應用增長股概念,新舊經濟如何衍接?以滙豐控股和螞蟻集團為例。
12:24 散戶投資者如何尋找好的資訊,建立良好的價值投資觀念?
16:45 如何繼續嚴守紀律持有股票?
19:01 現時觀察多少股票,客觀標準是甚麼?
21:51 未來數年的首選是哪3個行業?
26:48 美股有何投資心得?
28:30 價值投資如何達成財務自由?
31:30 每年的回報是多少?

======================================================

新書介紹 ➤ 瞄準新世代增長股(簡志健、洪龍荃)
實體書(登記天窗會員享9折):https://bit.ly/31UnBJb
Google Play 電子書:https://bit.ly/37Uoghy

書中詳述增長股的獨特估值方法、投資策略以及風險管理,教大家盡佔先機,適時進退,成為新時代的大贏家。

======================================================

➤ 全新單元《iBanker見聞錄》,資深 iBanker 蕭少滔(Alex)暢談投行二三事。

【第4集主題:IPO上市路演的二三事】
蕭少滔(Alex)簡介:
擁有超過二十年企業融資專業經驗,涵蓋廣泛的投資銀行以及上市公司的管理工作。先前為星星地產(1560.HK)的獨立非執行董事,以及中國首控集團有限公司(1269.HK)之投資銀行部門董事總經理。另外曾於香港著名投資銀行主管資本市場部門業務,包括星展亞洲以及招商證券。企業管理方面,蕭先生曾任職越秀集團資本經營部副總經理,參與2005 年全球首個中國房託越秀房地產信託基金(405.HK)的上市工作,是資產證券化的專家、並出任越秀集團的各上市公司投資者關係主管。

蕭先生在香港中文大學工商管理系獲得國際工商管理學士學位,其後獲取法國政府獎學金負笈法國深造,取得法國巴黎高等商業學院頒發之金融碩士學位。

33:03 iBanker見聞錄第4集
33:26 iBanker在上市項目路演中有甚麼角色?
37:02 螞蟻集團IPO路演要求投資者填表自薦的傳聞屬實?
38:49 資本市場部以往頻繁出差路演,疫情下有甚麼路演新方式?
39:53 iBanker如何緩解壓力?
40:33 香港IPO上市長做長有?

? 鎖定睿富財經頻道,《致富解碼》新集數逢星期六 10a.m. 上線!

======================================================

【更多推薦影片】
➤ 科技股受美國總統大選影響? | 嘉賓:譚新強: https://youtu.be/YJBhxBo1qKs
➤ 如何利用 FinTech 金融科技賺錢? | 嘉賓:陳立德:https://youtu.be/OfAWOlWncL8
➤ 英國樓市尋寶圖,倫敦Zone 1、2以外的最佳選擇:https://youtu.be/kzDjuMVszBs

======================================================

【追蹤 WealtHub睿富,即可獲得最新財經金融資訊】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wealthub.hk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wealthub18/
YouTube: https://youtube.com/c/睿富財經頻道WealthubC...
Website: http://www.wealthub.hk/

投資涉及風險。本節目純為嘉賓個人意見分享,不構成任何投資招攬或建議。本節目對閣下因援引有關資料所引致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Wealthub #iBanker見聞錄 #睿富財經頻道 #蕭少滔 #iBanker #投資銀行 #投行

特別股制度之研究-兼論開放上市上櫃公司複數表決權特別股

為了解決一世代 Larry的問題,作者許立軒 這樣論述:

本文主要探討我國公司特別股制度之發展,其中特別聚焦於有助於經營權掌控之特別股種類,例如:複數表決權特別股、當選一定董事特別股以及黃金表決權特別股。近年來我國法制不斷放寬特別股之限制,希望有助於創新創業之發展,同時各國也皆以此為目標而修正法規範。然而在放寬特別股制度的同時,為了避免有助於經營權掌控特別股所帶來之風險,各國均有不同程度之配套措施,但多數先進國家均已允許上市公司使用有助於經營權掌控之特別股,反觀我國於2018年修法時仍禁止已公開發行公司使用有助於經營權掌控之特別股,因此本文希望藉由觀察外國法制,提供我國法制建議,以利與國際接軌,創造真正適合創新創業之環境。本文觀察美國德拉瓦州普通公

司法以及模範公司法,同時比較紐約證券交易所以及納斯達克上市規則制度,同時借鑒同為亞洲四小龍之香港以及新加坡公司法和主板上市規則,最後比較英國和歐盟對於有助於經營權掌控特別股之態度,提出修法建議。公司法修正內容包含:公司法應放寬所有公司均可使用有助於經營權掌控之特別股、公司法關於複數表決權特別股之相關配套修正以及未來可能可以考慮於公司決議發行有助於經營權掌控特別股時,賦予異議股東股份收買請求權;上市上櫃審查準則修正內容主要為:著重資訊揭露義務、僅允許新申請公司使用複數表決權特別股、重要議案需回歸一股一表決權計算、普通股股東權利除表決權外應與複數表決權股東相同、不得以任何形式增加複數表決權特別股佔

股比例以及強制設立日落條款。最後,希望我國在香港政治經濟環境產生重大變化以及東南亞經濟迅速崛起之同時,能夠接上國際步伐為我國投資人以及公司提供更完善之投資以及募資環境。

i世代報告:更包容、沒有叛逆期,卻也更憂鬱不安,且遲遲無法長大的一代

為了解決一世代 Larry的問題,作者珍.特溫格 這樣論述:

誰是i世代?他們和過去的世代有何不同?我們又要如何了解他們? 本書是第一本全方位理解i世代的調查報告。 而理解i世代,我們才能知道未來該何去何從!   i世代正是,或即將是你巿場行銷的對象、你要招募的新人、你台下不信任教科書的學生,或是你家中遲遲不願長大的孩子。不論你是嬰兒潮世代、X世代或是千禧世代,你都該了解他們 ── i世代跟前幾個世代的差異之大,差異形成的速度之快、來勢之洶洶,都是前所未見,且耐人尋味,原因是,青少年是對改變最為敏感的一群,因此影響i世代的事物,最後也終將影響更年長的人。   如果你就是i世代,你難道不想知道自己的世代特性是如何形成,而別人又是怎麼看待你們?  

 i世代是出生於1995年至2012年的一代,相較於過往的世代都只是數位世界的移民,他們是數位世界的原住民,他們就是在網際網路中成長,更透過網路呼吸的世代。   正如同「i世代」這個名稱所標示的,此一世代極度仰賴智慧型手機與網路,他們隨時要查看手機裡是否有新訊息,一旦無法上網,就焦慮不安──或許對他們來說,網路世界才是現實的世界。   然而,對於i世代的理解,絕不能片面簡化為「手機成癮」或「網路沉迷」。「i世代」指出了一個世代集體的心理狀態,對於網路的全然依賴,使得這個世代不善於實體世界的人際相處,拉長了童年期、延後了長大成人的時間,形成與過往的千禧世代(1980-1994)、X世代(19

65-1979)、嬰兒潮世代(1946-1964)全然不同的新世代。   可是我們真的了解i世代嗎?我們對i世代的一些觀感,的確是真實的。例如,i世代確實遠比上一代憂鬱、不愛讀書,也比上代更包容、擁抱差異。同時,他們不但遲遲不願長大,對未來更有難以言述的不安及恐懼。但或許我們對i世代仍有更多誤解──   【誤解一】i世代比過往的世代更愛跟父母作對   本書指出:i世代其實是對父母的反抗較少的一代。不僅如此,他們也更不愛冒險、更少喝酒、開車更注意安全。   【誤解二】i世代喜歡上網,是因為他們可以在網路上找到快樂   本書指出:花越多時間在螢幕前上網的青少年越容易不快樂;相反地,花越多時間

在非螢幕活動者,越容易快樂。甚至因為網路霸凌,使得i世代自殺的比率也偏高。   【誤解三】i世代已進入職場,但他們抗拒加班,老是想著創業當老闆   本書指出:i世代雖然不認為工作就是他們人生的全部,但與千禧世代相較,他們對工作有較高的現實感。此外,由於創業有較高的風險,追求穩定、不愛冒險的i世代並不嚮往創業。   【誤解四】i世代重視人生意義的追求,對於賺大錢並不感興趣   本書指出:i世代面臨不那麼優渥的經濟大環境,包括債台高築的學貸,使得他們重視經濟的富裕更甚於對人生意義的思考。此外,使用螢幕的時間增長,也刺激了他們對於財富的渴望。   【誤解五】i世代在政治上偏向自由派,支持保守派

的年輕人少之又少   本書指出:偏向自由派的年輕世代確實不少,但政治傾向朝兩極移動,才是對i世代的準確描述,i世代並非全然擁抱自由派。   其實,我們並不那麼理解i世代,事實上我們對i世代,甚至對所謂「世代差異」,都有太多的偏見。   本書作者珍.特溫格教授是「i世代」一詞的創始人,同時也是三個「i世代」女兒的母親,研究世代差異已超過二十五年。她透過大量權威的數據調查以及深入訪談,從十個層面畫出i世代的一幅幅剖繪,並透過上百張圖表,呈現i世代以及世代差異的面貌,可視為i世代藉由這些資料的集體發聲,足以作為我們理解i世代與各世代的重要指引。   i世代現在已經是國家的公民、經濟的生產者與消

費者、企業的員工,他們更可能是我們身邊的家人、親人與情人。i世代的煩惱是社會整體必須面對的問題,i世代的希望,也是我們國家的未來。   本書以中立、客觀的角度,盡可能以不帶偏見、不預設價值判斷的立場,敘述i世代的特質,並不將問題指向特定世代。事實上,作者強調,文化變遷包含許多因素,不會只有單一原因——不會只來自父母,而是包括科技、媒體、商業,以及教育的共同作用,才創造出這一整個與我們的父母及祖父母輩截然不同的文化。當文化改變時,我們全都身在其中。   【i世代小測驗】   作者在書中提出了15個小問題,可以測試看看你有多「i世代」。   請回答以下問題,看看你的生活經驗與i世代有多少重疊

,就當是一場世代差異的預演。先不管你在何時出生,讓我們看看你有多i世代?請以「是」或「否」答題。   1. 過去24小時內,你是否至少用了1小時在手機上傳訊息?   2. 你有智慧型手機上的社群軟體帳號嗎?   3. 你認為自己是有宗教信仰的人嗎?   4. 你滿17歲時已經擁有駕照嗎?   5. 你認為同性婚姻應該合法嗎?   6. 你滿16歲時喝過含酒精飲料嗎(小啜幾口不算)?   7. 你在青少年時期常和爸媽吵架嗎?   8. 你上中學時,學校裡種族背景和你不同的人是否超過三分之一?   9. 你上中學時,每個週末晚上是否都與朋友共度?   10. 你上中學時,有沒有在學期間打工?  

 11. 你是否同意人際間的安全距離及預先警示是好主意,並同意這樣能減低不經意的冒犯?   12. 你在政治上是獨立派嗎?   13. 你是否支持大麻合法化?   14. 追求不涉感情的性愛沒問題嗎?   15. 你上中學時,是否經常感覺被忽略並覺得寂寞?   計分方式:回答第1,2,5,8,11,12,13,14與15題時,答「是」者得1分。回答第3,4,6,7,9與10題時,答「否」者得1分。你的分數越高,你在行為、態度與觀念上就越趨近i世代。   ★ 榮獲《Wired》雜誌2017年最佳科技圖書   ★《商業周刊》1690期書摘推薦 各界重量級推薦   ■「多樣化的個人故事與研究

資料分析的結合,賦予本書令人信服的權威感。……過去的三十年,科技不只改變了美國文化,更徹底令美國文化發生轉變。這本書的內容振聾發聵,也提出了一個至關緊要的問題:我們接下來該何去何從?」──《芝加哥論壇報》   ■「我們都亟欲了解大量使用社群媒體對青少年的影響。拜本書作者的縝密析之賜,現在我們知道:這會讓他們感到孤獨、焦慮、脆弱,女生受到的影響尤其嚴重。無論你為人父母,或者是老師、雇主,都一定要讀這容引人入勝的書,了解一下i世代與你才剛開始有點概念的千禧世代有什麼不同。」──強納森.海特(Jonathan Haidt),紐約大學史登商學院教授、《好人總是自以為是》(The Righteous

Mind)作者   ■「珍.特溫格將針對一個世代的研究資料整理成書,不僅提出令讀者大為意外的驚人發現,更協助我們理清頭緒,了解該如何看待這些發現。任何對了解學生感興趣的人,一定要讀一讀這本書。」──蒂姆.埃爾莫爾(Tim Elmore),《拋開舊地圖大步前進》(Marching Off the Map)作者、GrowingLeaders.com董事長   ■「當今主宰世代變遷研究領域的專家,在本書中針對i世代提出見解,並探討僅僅在過去五年間就發生的種種巨大變化。很少有對現象的描述能如此聳人聽聞,卻又真實得不能再真實。」──麗莎.韋德(Lisa Wade),《美式約炮文化》(American

Hookup: The New Culture of Sex on Campus)作者   ■「這是一本改變既有遊戲規則的書。面對1995-2012年出生的年輕人,如果想掌握為人父母、為人師表之道,在職場上招募、雇用他們,或者對他們行銷,還是想拿到他們手中的選票,你都需要讀這本書。《i世代報告》會使你對下個世代美國人的看法改觀。」──茱莉安娜.梅納(Julianna Miner),喬治梅森大學公共衛生教授   ■「特溫格博士透過縱向科學研究資料和個人訪談,揭露了一個真正獨特的世代。這是一本內容淺顯易懂、科學資料豐富的讀物。」──拉里.羅森(Larry D. Rosen),名譽教授,《紛擾

心靈:高科技世界中的古老大腦》(The Distracted Mind: Ancient Brains in a High-Tech World)共同作者   ■「《i世代報告》一書充滿珍貴的洞見,能改變既定的遊戲規則,是這個十年的『必讀』作品,非常推薦父母、教育者、企業領袖閱讀。特溫格博士的發現相當有趣,並提出令人信服的觀點,針對問題更提供了非常寶貴的解決方案。」──蜜雪兒.博爾巴(Michele Borba),教育學博士、教育心理學家,《我們都錯了!同理心才是孩子成功的關鍵》(UnSelfie)作者   ■「珍.特溫格是世代差異研究的頂尖權威,她的研究時常處在許多時代趨勢的最前端。她的

最新著作《i世代報告》描繪了當代令人驚訝的嶄新常態。任何對年輕人和科技有興趣的人,都一定要讀一讀這本書;書中充滿饒富趣味的研究資料,從許多獨特層面切入,帶我們了解現今的年輕一代。」──雅爾妲.烏爾斯(Yalda T. Uhls),《媒體媽媽、數位爸爸》(Media Moms and Digital Dads)作者   ■「我們都對當今的青少年和年輕成人族群有一定的印象,但他們真正的情況究竟為何?珍.特溫格多年來透過系統性調查累積資料,以了解歷代年輕族群的經驗、態度、心理特徵如何隨著世代更迭而改變;她對這些常模研究資料的運用方式相當專業。本書結合嚴謹的統計數據分析、富有洞見的訪談、出色的寫作手

法,成為一本可信度高、引人入勝的作品。」──彼得.格雷(Peter Gray),波士頓學院(Boston College)心理學研究教授,《會玩才會學》(Free to Learn)作者   ■「《i世代報告》是一本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科學研究書籍,書中針對現今的年輕成人族群提出了驚人的看法。如果有興趣了解美國未來棟樑的行為習慣和心理運作,請從本書開始!」──伊萊.芬克爾(Eli J. Finkel),《非成即敗的婚姻》(The All-Or-Nothing Marriage)作者  

台灣人認同的世代分析:階層世代分析模型的初探

為了解決一世代 Larry的問題,作者林政融 這樣論述:

本研究從世代角度分析台灣人認同變化的原因,但過去世代研究有研究方法的APC問題,意即無法區分出年齡、時期、世代效果,故本研究使用階層世代分析模型,能有效分析世代、時期效果對台灣人認同的影響。本研究發現世代、時期效果對台灣人認同有顯著影響;世代與台灣人認同呈現U型因果關係,有先降後升的趨勢;時期效果上,時期愈晚,台灣人認同愈強。另外,本研究再將閩南、客家、外省族群分別進行世代分析,發現世代、時期也對各族群的台灣人認同有一樣影響,另外發現世代與台灣人認同當中的族群差異。從世代效果對各族群的台灣人認同影響來看,閩南族群最受世代效果影響、客家次之,最後是外省族群;時期效果上,閩南族群最受影響、外省族

群次之,最後是客家族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