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min vivosmart 4 D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高雄醫學大學 職能治療學系碩士班 陳明德所指導 鄭吚柔的 運用穿戴式科技提升慢性精障者身體活動之方案發展與成效 (2019),提出Garmin vivosmart 4 D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精神障礙者、穿戴式科技、身體活動、健康促進、mHealth。

而第二篇論文亞東技術學院 資訊與通訊工程研究所 黃獻鋒所指導 謝孟哲的 建構一個分析高風險銀髮族中風預防雲端照護系統 (2015),提出因為有 腦中風的重點而找出了 Garmin vivosmart 4 D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Garmin vivosmart 4 D,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運用穿戴式科技提升慢性精障者身體活動之方案發展與成效

為了解決Garmin vivosmart 4 D的問題,作者鄭吚柔 這樣論述:

第壹章 緒論 1第一節 研究背景 1第二節 研究目的 3第三節 研究假設 4第四節 名詞解釋 4第貳章 文獻回顧 6第一節 慢性精障者的身體活動量及對健康之影響 6第二節 促進精障者參與身體活動的介入方案與限制 9第三節 穿戴式科技於身體活動之應用與挑戰 12第四節 社會認知理論於身體活動促進之應用 18第參章 研究方法 24第一節 研究設計 24第二節 研究對象 26第三節 研究步驟 27第四節 研究工具 38第五節 統計分析 48第肆章 研究結果 50第一節 受試者收案結果與基本資料 50第二節 研究過程與參與情形

53第三節 身體活動參與量之成效 56第四節 實驗組組內各因素對於身體活動參與量之影響 69第五節 體適能與認知功能、社會認知理論相關影響因子之成效 72第六節 小結 77第伍章 討論 78第一節 介入方案對精障者身體活動參與量之成效 78第二節 介入方案對體適能及認知能力之成效 84第三節 介入方案與社會認知理論相關影響因子 90第陸章 研究建議與結論 99第一節 研究優勢與限制 99第二節 臨床應用 100第三節 總結與未來研究建議 102參考文獻 103附錄附錄一 團體課程計畫書 129附錄二 焦點團體訪談大綱 133附錄三

介入方案滿意度問卷 134附錄四 手環與手機使用經驗調查問卷 136

建構一個分析高風險銀髮族中風預防雲端照護系統

為了解決Garmin vivosmart 4 D的問題,作者謝孟哲 這樣論述:

目前天候的極端變化以及一些科技興起造成的文明病等,如:肥胖、三高,是造成中風的很大因素,中風是國人第二大死因,尤其銀髮族血液循環有時不夠順暢,可能造成頭暈、嘔吐,但很多人誤以為是小感冒卻是中風的前兆,結果中風時常被人們忽略,而造成嚴重的傷害。 因此我們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手機APP製作一套監控銀髮族的系統,結合了腦波儀、血壓計以及心率錶,還有一台伺服器,藉由心率器量測脈搏和心跳數值,利用腦波儀偵測腦波的數值,血壓計和心率錶量測出銀髮族的脈搏跳動,以及血壓和心率的跳動的數值,綜合以上數值,將資料傳送至資料庫分類,由醫生來看是否異常,若有異常可讓醫生來通知病患盡速就醫,或避免做激烈活動

等,來達到預防中風發生,尤其現在日夜溫差大,面對突如其來的低溫已造成很多人血管急速收縮導致血液流通不順暢而致命,因此這套系統能夠在家自己偵測血液的流動數值是否異常,以及心率的跳動狀況,並傳送資料至醫生那方來檢測。 也可以讓這些中風前兆可以提前被發現,不至於忽略,目前中風很多發現時已經造成嚴重傷害,藉由這項研究分析高風險銀髮族中風預防雲端照護系統,使中風的高危險群能夠更有效地做控管,讓高危險群銀髮族可以即時的接受治療,並降低中風造成重大傷害的機率。